跨专业角色扮演教学法在临床实践技能中的应用
pbl结合角色扮演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pbl结合角色扮演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5b45317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f9.png)
pbl结合角色扮演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在临床护理教学中,PBL(问题导向学习)结合角色扮演教学法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PBL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具有课程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的特点,进而培养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角色扮演教学法则是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体验临床问题解决过程,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在教学中,首先要确定一个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场景。
学生通过PBL的思维导入、讨论小组、小组汇报等过程逐步了解问题背景、研究现有知识,同时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和解决方案。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深入了解临床环境,可以借助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模拟临床中的不同角色参与讨论,例如护士、医生、患者等。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各方面的需求和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可以逐渐明确问题的核心,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个阶段,老师可以慎重地引导学生,确保学生的解决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提供必要的帮助。
最后,小组成员应根据研究结果,自行完成小组汇报,陈述各成员对问题的看法,同时对采取的解决方案进行详细讲解。
这样的过程可以促进小组之间的学术交流,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为日后的护理工作做好准备。
总之,PBL结合角色扮演教学法,是一种集团体智慧和互动学习为一体的教学方式,通过一步步引导学生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让学生更直观地领悟到临床实践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教学的成效与质量直接关系到护士的职业素养、技能水平和质量,希望各位老师在教学时要扣好门槛,细心耐心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得到实际提高。
角色扮演在眼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角色扮演在眼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4f808e1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d4.png)
角色扮演在眼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角色扮演在实习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眼科作为医学专业的重要学科之一,角色扮演也被应用在眼科实习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角色扮演能够加深学生对临床实习场景的了解。
在实际的临床教学中,学生通常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医生、护士、病人等。
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临床工作的紧张与责任,提高对真实临床场景的模拟能力,减少因缺乏实际经验而引发的困惑和尴尬。
角色扮演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至关重要。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扮演医生与患者进行对话,学会倾听、询问、解答疑问等必要的沟通技巧,从而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通过与同学的协作,学生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角色扮演可以加深学生对眼科疾病的理解。
眼科是一个涉及眼睛疾病的学科,学生们需要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眼科疾病的症状、治疗方法等。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扮演患者,模拟不同眼科疾病的症状,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疾病的特点和治疗方法。
学生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学生的对话和交流,了解和分享不同疾病的临床操作技巧和经验。
角色扮演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进行判断,并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模拟真实的临床场景,与同学们一起进行病例讨论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角色扮演在眼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临床工作的紧张与责任,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加深对眼科疾病的理解,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在未来的眼科实习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角色扮演的应用,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体验。
角色扮演教学模式在《临床中医美容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角色扮演教学模式在《临床中医美容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1eee3956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1.png)
角色扮演教学模式在《临床中医美容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1. 引言1.1 引言角色扮演教学模式在《临床中医美容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本文旨在探讨角色扮演教学模式在《临床中医美容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提高中医美容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文章将介绍角色扮演的定义和特点,探讨其在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接着,将分析角色扮演教学模式的优势,比较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差异。
然后,具体探讨角色扮演教学模式在临床中医美容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情况,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探讨其实际效果。
总结角色扮演教学模式在临床中医美容学教学中的实施步骤及注意事项,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具体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探讨角色扮演教学模式在中医美容学教学中的应用,为中医美容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2. 正文2.1 角色扮演教学模式在临床中医美容学教学中的应用在临床中医美容学的教学中,角色扮演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这种教学模式通过模拟真实临床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实践和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角色扮演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医美容学理论知识。
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医美容学的理论知识,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临床中。
角色扮演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扮演不同的角色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其他同学合作、协商,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提高团队合作的效率和效果。
角色扮演教学模式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临床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学生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中练习和应用所学技能,增加实践经验,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为以后的临床实践做好准备。
2.2 角色扮演的定义与特点角色扮演是一种通过模拟特定场景或情境,扮演不同角色进行互动的教学模式。
在角色扮演中,学生可以扮演医生、患者、护士等不同的角色,通过模拟真实的临床情况来进行学习和讨论。
角色扮演结合多媒体技术在骨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角色扮演结合多媒体技术在骨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e3b6ff95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6.png)
角色扮演结合多媒体技术在骨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前景骨科临床实践教学在医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关系到医学生日后的临床实践能力和临床工作质量。
如何有效地进行骨科临床实践教学,是当前骨科教学中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角色扮演与多媒体技术结合在骨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备受重视。
本文将就该前景进行探讨,以期为骨科临床实践教学提供新的方法和理念。
角色扮演是一种通过模拟特定场景来进行学习和教学的方法,通过角色扮演教学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真实的临床场景,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骨科临床实践教学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们扮演医生、患者、护士等不同的角色,模拟骨科手术、术后护理、康复训练等场景,让学生们在模拟场景中学习并实践相关的临床技能。
通过角色扮演教学,学生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骨科临床实践的各个环节,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声音处理技术等多媒体技术手段,将不同的媒体元素进行整合,并通过电子设备进行展示和传播的一种技术。
在骨科临床实践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教师们更直观、生动地呈现骨科相关的手术视频、影像资料、解剖图谱等资料,让学生们在观看这些资料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临床技能。
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帮助教师们设计各种互动式教学内容,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该方法还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建立更紧密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对角色扮演与多媒体技术结合在骨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前景进行探讨,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结合方式对于骨科临床实践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可为骨科教学提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结合方式将在骨科临床实践教学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角色扮演与多媒体技术结合在骨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这种结合方式可以提高骨科临床实践教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临床技能,为日后的临床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践中的医学角色扮演与培训(1)
![实践中的医学角色扮演与培训(1)](https://img.taocdn.com/s3/m/474a390b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f.png)
角色扮演评价的方法
可以采用量表评分、专家评审、同行评议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确保 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03
培训内容与课程设计
基础知识与技能培训
01
02
03
医学基础知识
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 理学等,为角色扮演提供 理论支撑。
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收集和分析学习者在医学角色扮演培训中的表现数据,发现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为 个性化教学提供支持。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
结合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创建逼真的医学场景和情境,提升学习者的参与度和体验 感。
THANKS
感谢观看
临床技能操作
培训医学生的临床操作技 能,如穿刺、缝合、急救 措施等。
医疗器械使用
教授医疗器械的正确使用 方法,如听诊器、血压计 、注射器等。
临床案例分析与讨论
经典案例解析
通过分析经典病例,让医学生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诊疗过程 。
角色扮演与模拟诊疗
医学生扮演医生、患者等角色,模拟真实诊疗场景进行实践。
个性化学习路径
针对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和背景,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路径,使医学角 色扮演培训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评估与反馈机制
建立有效的评估与反馈机制,对学习者在医学角色扮演培训中的表 现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科学的融合
在医学角色扮演培训中,引入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提高学习者的沟通、协作和共情能力。
04
医学角色扮演的实践效果 评估
学生满意度调查
调查目的
评估学生对医学角色扮演活动的整体满意度,以 及在不同方面的感受。
角色扮演的教学活动实践(3篇)
![角色扮演的教学活动实践(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d8ef247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15.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逐渐从知识传授转向学生能力的培养。
角色扮演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以一次角色扮演教学活动为例,探讨角色扮演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 锻炼学生的沟通技巧,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活动准备1. 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角色扮演教学内容。
2.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控制在5-8人。
3. 角色设计: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角色,确保每个角色都有明确的任务和职责。
4. 场地布置:选择一个宽敞、安静的教室或活动室作为活动场地。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角色扮演教学法的概念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分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如何完成角色扮演任务。
在此过程中,教师巡视各组,解答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角色扮演各小组按照事先设计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教师巡回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1)情景一:学生扮演一个公司的员工,进行一次产品推广活动。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产品介绍、解答客户疑问等。
(2)情景二:学生扮演一名医生和一名患者,进行一次医患沟通。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病情询问、治疗方案介绍等。
(3)情景三:学生扮演一名教师和一名学生,进行一次课堂互动。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提问、解答等。
4. 总结反思各小组进行总结反思,分享角色扮演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5. 评价与反馈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同时,鼓励学生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五、活动总结1.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深入理解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实际应用能力。
角色扮演在眼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角色扮演在眼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febc8b8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75.png)
角色扮演在眼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眼科是医学专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生需要通过实习来掌握眼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传统的实习教学方式往往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接触的眼科病例数量有限,没有足够的机会进行实际操作,无法全面了解病人的实际情况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角色扮演被引入眼科实习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病人沟通能力。
角色扮演可以模拟真实的临床场景,让学生扮演医生或者患者的角色,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对话,提高他们的技能和沟通能力。
在眼科实习中,学生可以扮演医生,对模拟的眼科病人进行眼部检查、病历记录等操作。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重复练习和掌握眼科操作技巧,减少对真实患者的风险。
在眼科实习教学中,角色扮演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病人沟通能力。
眼科病人通常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需求,但是有些问题患者不容易表达清楚,或者不太愿意接受检查治疗。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扮演患者的角色,模拟病人的情况和需求,帮助学生了解和体会患者的感受,提高他们的沟通技巧和同理心。
角色扮演还可以加强学生与医生之间的合作与团队协作能力。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和医务人员之间需要紧密合作,共同协作解决患者的问题。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扮演医生或者医务人员的角色,与其他学生一起完成一系列操作和任务。
通过合作和团队协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医疗团队的工作方式,培养团队意识和沟通技巧。
角色扮演在眼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角色扮演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来进行,包括场地、模拟设备等。
角色扮演需要有一个专业的指导教师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和指导。
角色扮演的效果与学生的参与和积极性有关,如果学生对角色扮演没有兴趣或者投入不够,那么教学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
角色扮演在眼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很多优势,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病人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克服一些挑战,在合适的时间和条件下进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投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角色扮演在新疆少数民族医学生儿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角色扮演在新疆少数民族医学生儿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583c0fe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9.png)
角色扮演在新疆少数民族医学生儿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角色扮演在新疆少数民族医学生儿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导语:在医学教育中,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多样化对培养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角色扮演在新疆少数民族医学生儿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并分享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角色扮演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1.1 角色扮演的定义和特点角色扮演是一种教育方法,通过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模拟的情境中进行活动和对话,以达到学习和培养实践能力的目的。
角色扮演具有真实性、互动性和挑战性的特点。
1.2 角色扮演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角色扮演在医学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可以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帮助学生培养临床技能和专业素养。
特别是在儿科实践教学中,由于孩子的芳龄特点和情绪特点,角色扮演更具优势。
二、角色扮演在新疆少数民族医学生儿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2.1 角色扮演对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新疆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对于培养少数民族医学生的敏感性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至关重要。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扮演不同少数民族的孩子或家长,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文化习俗和观念。
2.2 角色扮演对与儿童患者的互动能力的培养在儿科实践教学中,儿童患者的情绪和行为较为复杂,需要医生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商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医学生可以扮演医生和患者的角色,模拟真实情境,培养与儿童患者的互动能力,提高对患者的敏感度和关怀度。
2.3 角色扮演对儿科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处理能力的提升在儿科实践教学中,早期诊断和处理儿科疾病对医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通过角色扮演,医学生可以模拟不同儿科疾病的症状和表现,加深对疾病的了解,并提升早期识别和处理的能力。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角色扮演在新疆少数民族医学生儿科实践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新疆地区的特殊环境和多民族文化背景,要求医学生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儿科实践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可以创造更真实的实践环境,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角色扮演结合多媒体技术在骨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角色扮演结合多媒体技术在骨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b678f260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34.png)
角色扮演结合多媒体技术在骨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角色扮演是一种模拟真实情景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真实的临
床场景来进行教学。
在骨科临床实践教学中,角色扮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诊
断和治疗的技能,提高其应对临床实践的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在模拟的真实临
床场景中扮演医生、患者或护士等不同的角色,学习如何进行临床检查、处理急救情况、
进行手术等实践技能,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将角色扮演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可以使骨科临床实践教学更加生动和有效。
通过角
色扮演,学生可以在模拟的临床场景中扮演不同的医学角色,学习如何应对各种临床实践
情景;而多媒体技术则可以用于展示医学影像资料、手术操作视频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
理解和掌握医学知识。
角色扮演结合多媒体技术在骨科临床实践教学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角色扮演结合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模拟真实的临床场
景进行角色扮演,可以使学生更加投入到学习中,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而多媒
体技术的图像和声音效果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医学知识和临
床实践技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角色扮演结合多媒体技术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通过角色扮演,学
生可以模拟真实的临床场景进行实践训练,与教师和同学之间进行角色互换、交流和讨论,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和灵活性;而多媒体技术可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工具和资源,帮助
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展示教学内容,促进教学与学习的互动和交流。
角色扮演联合PBL教学法在临床药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角色扮演联合PBL教学法在临床药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01ffccb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31.png)
角色扮演联合PBL教学法在临床药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究角色扮演联合PBL教学法在临床药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期间的34名临床药学专业学生开展研究,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法)、观察组(采取角色扮演联合PBL教学法),各17名,对比教学效果。
结果观察组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综合成绩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
结论角色扮演联合PBL教学法的作用效果更明显,可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及综合成绩,使其对教学法感到满意。
【关键词】临床药学实践教学;角色扮演;PBL教学法;应用效果作为医疗机构的重要科室之一,药学部门可为临床及门诊提供重要的药物方面指导,所以要求药学医师具备及较强实践性、技能性的专业能力,以及高度的工作责任心、较强的独自解决问题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
实习是临床药学专业学生课堂学习的延伸,然而常规教学法方式单一,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为此,本研究就我院临床药学部门学生为例,探究角色扮演联合以问题为导向(PBL)教学方法对其影响,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线资料纳入标准:本科以上;入组对象知晓研究的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表达能力欠缺;参与其他研究试验。
结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于我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期间的临床药学专业学生中纳34名开展研究,随机抽签法分为以下两组:对照组17例,包括男性10名、女学生7名,年龄22~28岁。
观察组17例,包括男性9名、女性8名,年龄23~27岁。
经比较,上述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显著性。
1.2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教学法,即带教老师以教学大纲要求为指导,带领学生学习,视情况予以学生相应的指导。
观察组在常规教学法基础上联合采用角色扮演、PBL教学法,如下:带教老师以大纲为指导,选择“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为案例,结合课堂的理论知识、药物治疗等内容,提出假设性问题(心房颤动的诊断标准?心房颤动为何要口服抗凝药?抗凝药的作用机制?华法林的不良反应及药效影响因素包括哪些?),再指导学生通过网络工具查阅资料,分组讨论、回答各问题的答案,最后结合案例及提出的假设性问题,设置4个情景(药学查房、用药指导、用药监护、门诊用药咨询),最后进行角色扮演,即小组成员均为3名学生,撰写剧本,并合理分配角色,根据不同情景进行角色扮演,待角色扮演结束,带教老师再详细阐述案例问题,纠正学生在表演期间出现的问题,加以讲解重点,最终带教老师再总结、归纳重点与难点,同时对学生表现予以评分。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临床示教中应用的研究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临床示教中应用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50cf0b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0a.png)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临床示教中应用的研究角色扮演教学法是一种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来进行学习和教学的方法,通过担任特定角色的扮演来体验和学习相关技能。
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临床示教中,角色扮演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探讨角色扮演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临床示教中的应用研究。
首先,角色扮演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模拟真实临床情境,提高诊断能力和专业技术。
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中,学生需要学会如何正确评估影像结果,识别疾病和异常情况。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扮演医生或技师等角色,模拟临床实践场景,从而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模拟X线检查中,学生可以扮演医生,由其他学生扮演患者,在模拟的临床环境中进行诊断和报告撰写,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沟通能力。
其次,角色扮演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中,医生和技师之间需要密切合作,共同完成患者的检查和诊断工作。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模拟医疗团队的成员,学习如何与其他成员协同工作,共同解决检查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
例如,在模拟MRI检查中,学生可以扮演技师,与其他学生扮演医生合作完成检查过程,学习如何与医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此外,角色扮演教学法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自主探索和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在模拟超声检查中,学生可以扮演技师,根据临床需求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和设备参数,并解决意外情况和异常结果。
这样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工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最后,角色扮演教学法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和应变能力。
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中,学生需要具备处理各种情况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模拟真实情境,锻炼自己的反应能力和心理素质。
例如,在模拟CT检查中,学生可以扮演医生,面对紧急情况和临床急救措施,提高应变能力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自信心。
角色扮演结合多媒体技术在骨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角色扮演结合多媒体技术在骨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ddc5c9b9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65.png)
角色扮演结合多媒体技术在骨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角色扮演也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可,并开始应用在教学中。
在骨科临床实践教学中,角色扮演结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着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探讨这一应用的前景,以及它在骨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角色扮演是一种通过角色扮演、模拟、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加生动地参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而多媒体技术则可以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教育内容,使得教学更加生动有趣、直观形象。
在骨科临床实践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互动性,学生参与度不高,并且很难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际临床操作相结合。
而角色扮演结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变这一现状。
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传统教学往往以老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角色扮演结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打破这种传统模式,让学生通过互动、模拟等方式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2. 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传统教学很难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
而角色扮演结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在模拟的临床场景中进行实际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
3. 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图像、视频等形式展现相关的临床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使得教学更加直观形象。
角色扮演可以通过情景模拟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方式。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在角色扮演中,学生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团队合作和沟通,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 提高教学效果角色扮演结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医疗仿真技术的发展,未来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结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针对不同的临床操作场景进行医疗仿真模拟,让学生在医疗仿真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临床经验。
角色扮演在眼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角色扮演在眼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012e2b3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fd.png)
角色扮演在眼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角色扮演是一种互动式教学方法,它可以让学生在场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真实
情境,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眼科实习教学中,角色扮演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本
文将探讨角色扮演在眼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病史采集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在眼
科实习教学中,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扮演医生和患者的角色,模拟真实的病史
采集过程。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熟悉询问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加深对病史采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认识不同病人的心理需求,提高医患沟通能力。
常规检查是眼科医学的基础,它包括验光、眼压测量、前房角检查等。
在眼科实习教
学中,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扮演医生和患者的角色,模拟真实的常规检查过程。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各项检查的操作步骤和技巧,同时还能够加深对检查结果的理解和
分析能力。
总之,角色扮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具有互动性、趣味性和真实性。
在眼
科实习教学中,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眼科医学,提高诊断和治疗能力。
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医生的职业素养。
因此,我们应该在教
学中积极运用角色扮演,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广泛的学习体验。
角色扮演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角色扮演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385e7daea98271fe900ef91e.png)
角色扮演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摘要】目的:分析角色扮演法在临床护理学教学中的运用效果。
方法:将我院护理专业60学生采用随即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人。
对照组学生进行常规教学方式,观察组学生采用多角色扮演教学方式,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理论成绩评分和实际操作中护理缺陷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护理理论成绩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2%,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将角色扮演法运用在临床护理教学中能够极大发掘学生潜能,有利于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实践综合技能,培养学生主动创造性和动手能力。
【关键词】多角色扮演;护理教学;综合技能;效果评价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学生作为临床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已经成为临床护理教学改革主要的研究方向。
为了适应和创新教学改革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引入了“角色扮演法”课堂教学方式。
“角色扮演法”是给学生虚拟一种工作情境,让他们分别演示不同角色的方法。
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使其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作为指导者,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受到学生接受和好评。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将我院临床护理专业60名学生按照随即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人,对照组30人。
学生年龄在17岁至23岁之间,平均年龄(19.19±1.58)岁。
所有学生护理专业女生,学习时间为2.5年。
2 组护生的生源、年龄、性别及入学平均分数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对照组学生开展常规教学模式,教师教授相关知识实验重点,进行常规教学演示。
观察组:采用多角色扮演教学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分组:按照随机法把该组的30名同学进行分组,分为5个小组,每组6名学生,每组选取出小组长。
角色分派:每个小组6名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1 位同学扮演病患,1 为学生扮演护士长,1位学生扮演护士,另外3名为学生作为患者家属的角色。
角色扮演法在手术室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角色扮演法在手术室教学实践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f8ab679b84ae45c3b358cb6.png)
角色扮演法在手术室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角色扮演法是美国精神病学家Moreno[1]1960年所创建的一种社会心理技术,就是使人暂置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它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和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教学模式[2]。
其独特的教学功能主要体现在能增进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角色[3]。
这与现代护理教育注重护理人员全面素质的培养,不但在知识水平和操作技术上达到合格,而且最终要帮助护生从认识水平与情感水平进入护士角色的理念不谋而合。
1 手术室角色扮演法教学程序角色扮演具有严密的教学程序,美国著名教育者乔治·谢夫特和范尼·谢夫特建议的程序为依次为小组准备活动,挑选扮演者,布置场景,组织观众,表演,讨论等九个步骤[4]。
1.1 准备阶段1.1.1 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根据护生已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教学目标设计表演情景。
精心选择并认真设计角色。
注意不要强求在一次表演情景中达到所有教学目标,而应根据教学内容有所侧重表演的情境。
情境既不能太单一,使护生觉得浅显,乏味无趣;也不宜太复杂,超出护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和思考能力。
注意要设置一些能引起人际矛盾冲突的情境。
角色扮演剧情举例(见表1)。
1.1.2 挑选角色扮演者,布置表演内容:教师首先要将整个表演的框架向护生作详尽的描述,尽量鼓励护生参加表演。
挑选角色要把握几个标准:首先要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又有主动参与的强烈愿望,如果还有与将要表演的角色类似的经历最佳。
分配好角色后,将每一角色大致的表演内容给护生“说戏”,并与表演该角色的护生进行交流探讨。
1.1.3 给不参加表演的护生布置观察和评价的任务:观察“演员”的表情、仪表、语言等方面是否恰当,技术操作是否规范等,让观众与“演员”都积极地参加到角色的扮演中去,“过程观察者”对反馈及角色扮演的执行过程报告是非常关键的。
1.1.4 热身练习:扮演者在角色分配后的两三天里通过观察和询问等方法进一步模仿熟悉待演角色并写出该角色的剧本。
角色扮演结合多媒体技术在骨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角色扮演结合多媒体技术在骨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a01207a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6.png)
角色扮演结合多媒体技术在骨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前景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医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要求。
在骨科临床实践教学中,角色扮演结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骨科临床实践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角色扮演结合多媒体技术在骨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一、角色扮演在骨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作用角色扮演是一种通过模拟和扮演特定角色来进行教学的方法。
在骨科临床实践教学中,角色扮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骨科临床实践技能。
通过扮演医生、护士、患者等不同的角色,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每个角色的责任和工作内容,进而更好地理解医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角色扮演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的提升。
二、多媒体技术在骨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技术是一种集成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的技术,可以帮助教师更生动地呈现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骨科临床实践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可以用于展示骨科手术的视频、X光片、CT片等影像资料,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骨科临床实践的具体操作过程和解剖结构。
多媒体技术还可以用于模拟临床案例、展示临床技术操作步骤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骨科临床实践技能。
三、角色扮演结合多媒体技术在骨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角色扮演和多媒体技术虽然分别有着各自的优势,但是它们结合起来可以发挥更大的教学效果。
在骨科临床实践教学中,可以将角色扮演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通过模拟临床案例和展示相关影像资料,让学生在扮演不同角色的情境中学习和实践相应的临床技能。
学生可以扮演医生和患者,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手术视频和影像资料,模拟临床手术操作过程,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掌握骨科临床实践技能,提高临床技能操作的熟练程度和专业水平。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41d3f09c281e53a5802ff64.png)
中图分 类号 :G 7 1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 0 0 5—1 4 2 2( 2 0 1 5 )0 5— 0 0 6 3— 0 2
收稿 日期 :2 0 1 5— 0 3—2 5 作者简介 :周金梅 ( 1 9 8 2一) ,女 ,河源市卫生 学校护理学 实验指导教师 ,本科。研究方向 :护理。( 广东  ̄ / 5 1 7 0 0 0 )
职业藏I 2 0 1 5年第 5期
・6 3・
_B I 鏊 1
人的角度思考 、看待 、处理问题 , 从 而有利 于学生在今 后的
活 动。
扮演 活动 的组 织工 作 。根 据教 学 内容 特 点 和要求 准 备适 宜 的 、真实的案例并创设 病例情景 ,提前发 给学生 自学 ,由小 组长组织 学生去图书馆或上 网查找相关资 料。然后根 据临床 见 闻,就所创设情景 和对教 材的理解 分别扮 演护士 、患 者及
家属 等。
角 色扮 演 教 学 法 在 护 理 实 践 教 学 中 的应 用
周金梅
摘
要 :现代社会对护 士的职业素养要 求越 来越 高 ,主要 包括扎 实的临床护 理知识和技 能 、严谨 的工作 态度 、 良好 的沟
.
通能力与应变能力 ,发现 、分析 、解决 问题能 力以及创新 能力、人 文关怀等 ,角 色扮 演是利 用演戏和 想象创造情景 ,启发 学
料 ,编 写剧情 、对话 ,分 配角色 ,学生 充分动手 、动 口、动
.
、
实 施方 法
( 一 ) 课 前 准 备
角色扮演在临床实验教学中团队协作精神培养中的应用
![角色扮演在临床实验教学中团队协作精神培养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f50054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3e.png)
·愿园园·允燥怎则灶葬造燥枣悦造蚤灶蚤糟葬造葬灶凿耘曾责藻则蚤皂藻灶贼葬造酝藻凿蚤糟蚤灶藻灾燥造援员员,晕燥援员园酝葬赠援圆园员圆角色扮演在临床实验教学中团队协作精神培养中的应用郑慧宁(桂林医学院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广西桂林缘源员园园员)【摘要】通过不同的角色扮演,探讨医学生在临床实验教学中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模式,强调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通力协作,相互尊重,相互学习,互通信息,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协作能力得以提高,有利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素质全面的新型人才,为今后临床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临床实验教学角色扮演团队协作培养医学生明确的角色意识,使他们能自觉地按照医务工作者的角色期待行事,并恰当地承担起这一角色,是提高医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员]。
在临床实验教学中,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不仅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的需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团队成员经过分配角色,变换角色和角色协调,彼此增进了解、加强沟通、互通信息和协同合作。
分配角色:每个成员都必需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尽职、尽责、尽心去扮演自己的角色,完成这个角色所赋予的使命,对于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变换角色:每个成员从中学会体谅对方,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提高全面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一味只看到自己的角色,就会变成目光短浅,心胸狭窄。
角色协调:每个成员之间为完成共同的任务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互相配合。
通过角色扮演,医学生更加明确自己在实验课程中的定位,自觉履行自己的职责,学会换位思考问题,协调关系,积极进取,为高质量完成实验任务共同努力。
员团队协作在临床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员援员团体协作能有效地缩短临床技能训练时间,提高教学满意度临床技能训练是师生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的过程。
一项实验内容需要带教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密切协作,没有团队协作精神,临床技能训练就无法进行。
角色扮演结合多媒体技术在骨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角色扮演结合多媒体技术在骨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a100cba5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8a.png)
角色扮演结合多媒体技术在骨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前景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角色扮演结合多媒体技术在骨科临床实践教学中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真实、生动的学习体验,有望成为骨科临床实践教学的新趋势。
本文将就角色扮演结合多媒体技术在骨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1.提高学生参与度。
传统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其中扮演着被动的角色,难以积极主动地参与进去。
而角色扮演结合多媒体技术则可以使学生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真实模拟临床情境,使学生能够更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持久。
而角色扮演结合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来呈现知识,使学生更容易产生学习兴趣,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3.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结合多媒体技术,在模拟的临床情境中,学生需要动手操作、观察病例、进行诊断,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相比于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角色扮演结合多媒体技术更加贴近临床实践,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虚拟实景模拟。
借助虚拟实景技术,可以在教学中模拟各种真实的临床情境,比如手术室、急诊室等,让学生通过虚拟实景模拟进行角色扮演,更真实地感受临床工作的压力和挑战,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各种资料、病例、手术视频等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将这些资料呈现给学生,为他们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
3.角色扮演游戏。
设计各种不同的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在其中扮演医生、护士、病人等不同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训练学生的临床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1.提高教学效果。
角色扮演结合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生动的学习体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提高医护人员的实践能力。
临床实践教学是医学生接触医疗实践的重要途径,角色扮演结合多媒体技术有望提高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更加从容应对各种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专业角色扮演教学法在临床实践技能中的应用目的探讨医护融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学法在临床技能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方法在该校入学成绩班平均水平相似的2010级临床专业英文班1班和2班共6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1班作为对照组,2班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医护融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学法,并对这两组学生在临床技能考试中采集病史、书写病例、体格检查、化验单判断、及病例分析成绩进行比较。
结果2010级1班临床专业的学生在临床技能考试中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实验室结果判读及病例分析的成绩明显高于2010级2班临床专业的学生(P<0.05)。
结论医护融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学法有助于医学生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例书写、辅助检查判断及病例分析等方面临床技能操作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标签:医护融合;情景模拟教学法;临床技能;教学方法[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situational simulation teaching method for medical and nursing integration in the clinical skill teaching. Methods 62 cases of students in class 1 and class 2 in the clinical English major in 2010 whose average admission achievement in our school was similar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 control group us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pplied the situational simulation teaching method,and the disease history collection,writing cases,physical examination,determination of laboratory sheet,and case analysis sco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cores of the disease history collection,writing cases,physical examination,determination of laboratory sheet,and case analysis score in the class 1 in the clinical major in 2010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students in class 2 in 2010(P<0.05). Conclusion The situational simulation teaching method for medical and nursing integration contributes to the improvement of disease history collection,writing cases,physical examination,determination of laboratory sheet,and case analysis score of students,which is conductive to training the 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determination abilities,and training the strict working attitude,thus laying foundation for the clinical practice of students.[Key words] Situational simulation;Teaching method for medical and nursing integration;Clinical skill;Teaching method醫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而临床技能学作为医学的核心组成,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保证[1]。
那么如何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能水平已成为近几年各大医学相关高校研究的重点[2]。
过去一直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先进行理论的讲解及示教,学生被动地听、写、记笔记,最后考核,学生的技能水平及考试成绩一般。
而医护融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学法教传统教学法能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3]。
故在2015年起,该校在2010级临床专业实习临床医护融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学法,在授课老师指定病例的情况下,学生们主动去图书馆或通过网络查找资料,翻阅文献,最终汇集成册,并进行讨论。
学生们通过医护融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辅助检查判断及病例分析等临床技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一定的临床思维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这与徐晤等的某项研究结果是一致的[4]。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为避免入学成绩的影响,选取入学成绩班级平均水平相似的2010级1班2班为研究对象。
将这些学生分成两组,即对照组2010级2班临床专业32名,实验组2010级3班临床专业30名。
同时该校临床经验丰富、且中级以上职称的优秀教师进行授课。
1.2 方法由授课教师筛选临床病例,病例要求真实、典型、难易程度可由淺入深。
实验组采取由医护融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学法。
实验组组员在接受到病例资料后,可提前查阅相关文献及资料,最终汇集成册。
之后由教师引导,进行讨论、总结及点评。
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先进行技能操作的讲解及示教,学生被动的听、写、记笔记。
考核方法均采用模拟执业医师临床技能考试的“多站式”技能考试,考试内容包括:病史采集(15分)、体格检查(20分)、病历书写(20分)、辅助检查判断(23分)及病例分析(22分),总分数100分。
1.3 统计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两者的技能考试成绩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比较两组学生在临床技能考试中的成绩,实验组在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辅助检查判断及病例分析方面的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特别是病史采集、病例分析方面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论王淑珍等[5]的某项研究表示临床技能操作是每个医学生必须具备的实践能力,是成为一名合格医师的前提。
目前临床技能学已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近几年如何提高学生的基本临床技能操作水平也成为各大医学院校研究的热点问题。
该校对2010级临床专业在临床技能学中采用医护融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学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主要是以填充式知识灌输为主,多采用教师先进行理论的讲解及示教,学生被动地听、写、记笔记。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都是在被动地接受,学生易产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学习态度,从而影响了技能水平的提高。
而采用医护融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学法,以学生占主导,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提前模拟“医生”的角色,去总结病例特点、仔细解读每一个阳性的体格检查及化验结果、进而综合分析判断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利用图书馆或网络资源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学科的新进展,开拓了视野,不仅巩固了既往所学的理论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思维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达到了临床医学理论和技能的均衡发展,这与某研究结果是一致的[6-7]。
该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临床技能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也验证了医护融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学法的优点所在。
医护融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学法以选择临床真实病例进行讨论,医学生模拟“医生”的角色进行临床问题的处理[8],早期接触临床,更好地培养社会责任感。
在独立处理这些临床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意识到了细节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为学生尽快进入临床角色,适应临床实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践证明,在临床技能学教学中,医护融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学法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 冯建武,余震,杨丽丽,等.医学生实习期临床技能强化培训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1,1(1):22-26.[2] 王会元,王亚军,康骅.临床技能评估与考核的现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30-32.[3] 杨眉峰,肖慧.以执业医师技能考试为导向的临床技能教学模式改革[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1):157-160.[4] 徐晤,夏勇,王志荣,等.医护融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6,5(2):136-139.[5] 王淑珍,肖海鹏,王庭櫆,等.中山大学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践与成效[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3,33(2):83-185.[6] 冯正巩,孟卫东.以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为导向,提高培训医师临床技能[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3):4-5.[7] 王美堂,丁娴,钟海忠.临床医护融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八年制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5,22(2):176-177.[8] 张志华,罗悦性.医护融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课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5,17(16):379-380.(收稿日期:2018-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