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范畴化及其认知模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范畴化及其认知模型
谭雪莲
(湖北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恩施 445000)
[摘 要]认知语言学是近些年来引起各个语言学门派广泛注意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以心理学的认知方法为基础,把语言学中的问题带到其中进行新的解释。

范畴化是分类的心理过程。

作为人类思想、语言、推理等认知活动中的最基本能力,范畴化必然依赖于人类思想的基本方式和途径,遵循人类认知模型的一般规律。

范畴化的认知模型可归结为:命题模型,意象图式模型、隐喻模型以及转喻模型。

这四类模型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产生出原形效应,达到对认知客体系统而合理的类属划分即范畴化。

 
[关键词]范畴化;认知模型;意象图式模型;隐喻模型;转喻模型 Abstract: Cognitive linguistics is a newly emerging science which arouses the wide interests of various linguistic fields. Categorization is a psychological process of classification. As one of the basic human capabilities among various cognitive activities of thought, language and inference, categorization has its own cognitive models, which can be presented as the following four: propositional model, image-schematic model, metonymic and metaphoric transformations. These four models produce their own prototypic effects and lead to a systematic and reasonable classification, that is , categorization. 
Key Words: categorization, cognitive model, propositional model, image-schematic model, metaphoric model, metonymic model. 
一、引言 
范畴化是人类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范畴化能力,我们根本不可能在外界或社会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中发挥作用。

”(Lakoff,1987:6)范畴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是人类理性思维的逻辑形式。

 
在认知语言学中,对范畴化问题的研究有其特殊的地位和意义。

这不仅是因为对范畴化的经典理论(classical theory)重新审视促使对语言的研究从形式转向认知。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催生了认知的语言学这门新兴学科。

更为重要的是对范畴及范畴化的研究为认知语言学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基础。

 
近十几年来的,认知语言学对范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范畴的结构特征方面。

无疑,这些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范畴化本质属性以及范畴内部结构特征的理解。

本文借助有关认知模型的理论,提出范畴化的认知模型:即命题模型、意象图式模型、隐喻模型及转喻模型,分析各种模型在范畴化过程中的功能及其意义。

 
二、认知模型 
认知模型是储存在我们头脑中的关于特定认知对象的所有认知表征(Ungerer &schmid2001:51),它具有开放性及网络构建倾向性的特征。

所谓开放性是指对某一特定概念范畴的认知描述尽管具有高度选择性,人类认知能力在逐步提高而认知手段亦不断丰富,因此相关的概念范畴在结构上甚至在内容上都有可能改变。

所谓认知模型的网络构建倾向性指的是认知模型本身并不孤立的,而是互相关联形成一张认知模型的网络。

Lakoff(1987:68)认为,人们是通过其所谓的“理想化的认知模型”(ICMs)来组织我们的经验和知识,而范畴结构以及范畴所表现的“原形效应”(prototype effects)只不过是该组织方式的副产品而已。

同时,一个概念范畴可在其认知的模型在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对应成分。

用Langacker(1987)话说,概念范畴来源于对认知模型中的某人构型(configuration)以特定的方式勾勒出来的侧面(profile)。

因此,每个ICMs便是一个结构复杂的感知整体(perceived whole)即完形(gestalt)。

 
感知整体或完形是通过何种认知手段获得并得以构建的呢?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表明,思维是想象的(imaginative),而人们正是通过诸如隐喻、转喻以及心理意象等方式不断拓展自己的想象空间。

正因为如此,隐喻映射、转喻映射以及意象图式便成为完形感知最有力的认知手段。

既然以体验、互动、概括、归类为基础的范畴化是人类思维、语言、推理、创作等认知活动中最基本的能力(王寅,2001),它必然依赖于人类思维与认知的基本方式和途径。

因此范畴化的认知模型可归结为:命题模型、意象图式模型、隐喻模型以及转喻模型。

下文将对这四种基本认知模型对范畴化作用及其意义作详细的阐述。

 
三、范畴化的四种认知模型 
(一)命题模型 
认知语言认为,作为认知模型的命题概括了特定概念范畴所涉及的相关认知域里的背景知识和信念,也就是说,范畴化不单依赖认知客体所处的直接语境(immediate context)同时依赖所有与之相关的语境(Ungerer & schmid 2001)。

一个命题认知模型往往包括认知客体的成分、属性及其之间的关系。

 
让我们来看英语中对“Tuesday”的范畴化过程。

据Lakoff(1987:68-69)分析,对“Tuesday” 
范畴化需依赖如下图素:太阳的移动规律:对一天结束第二天开始的确定标准以及七天为一周期约定。

命题表述为:1)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2)一天为24小时,一点钟起为一天的开始,24点钟止为一天的结束:3)一周总是七天,在西方文化模型下,星期(week)是一个一分为七按线形顺序组织的过错形,其中每一部分为一天,而每星期的第三天便是“Tuesday”的范畴化命题认知模型为“所有”Tuesday”都是一星期的第三天。

 
正如Lakoff&Johnson(1999:47)所言:“概念是通过身体、大脑和对世界的体验而形成的,并只有通过他们才能被理解。

概念是通过体验,特别是通过感知和肌肉运动能力而得到的。

”而后者以客观主义为基础,因而强调范畴应是对外部现实客观、镜像的反映。

以上面“Tuesday”例,其中第一个命题表述“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就是一种感知经验的反映,而不是客观意义上的镜像反映,因为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地球绕着太阳转而不是相反,太阳是相对静止的而地球是绝对运动的。

由此可见,命题是范畴存在的基本元素,正是有了这些元素,人们才可以作出各种判断、归纳、推理等一系列的思维及认知活动。

 
(二)意象图式模型 
意象图式是来源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世界的互动经验的简单而基本的认知。

(Ungerer &Schmid2001:127)意象图式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1)高度抽象性。

意象图式与特定的环境无关,其形成以及呈现也是无意识的。

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和意象图式尽管与认知心理学所说的“心象”密切相关,它们并非完全相同的概念。

意象图式是完全独立于任何特定文化背景的高度抽象。

(2)结构简单。

典型的意象图式往往包含成分和成分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其构成成分数目较少,关系也较简单。

而其中的关系是:从起点移向终点的动力向量关系。

(3)具有完形的特征。

意象图式是由可辩识的部分和关系组成的内部结构一致的、有意义的统一体。

(4)数量有限。

意象图式的高度抽象性自然决定了其数量的有限性。

 
由此看出,意象图式代表的是抽象的认知结构而非具体的图像。

从范畴化过程中,意象图式模型是命题认知模型的补充,其作用表现在对非命题知识的抽象、概括。

正是借助这些有限的意象图式,人类对无限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才变得简单而有序,而思维及推 
142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探 
刘颖 
(武汉大学留学生院 湖北武汉 430072) 
[摘 要]听力理解过程是输入的语言信息与听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或体验的动态交互过程。

本文分析了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以及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中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时结合本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践对初级阶段听力课的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级阶段课堂教学 
听力是指听别人说话的能力,也可以说是一种话语理解能力,是言语技能训练中的一个环节,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语言学习和语言交际中,听力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40年代产生的听说法,50年代产生的视听法都以听力输入为主要的教学方式。

吕必松(1996)从语言学习过程的角度和语言交际的角度分别阐述了听力的重要性。

从语言学习过程的角度说,听总是先于说,听不懂说也无从说起。

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只有先听,然后才能跟着模仿。

听的能力越强,学说话就学得越快。

从语言交际的角度说,听的能力总要大于说的能力,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言常规教学中的“输入”大于“输出”。

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说”是“输出”,是主动的行为;“听”是输入,是被动的行为。

如果听不懂听人说的话,交际就无法进行。

 
听力理解过程不是简单地对字面语言信息进行解码的过程,而是输入的信息与听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的动态交互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外部语言信息进入记忆系统,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或体验发生作用,经过分析、合成、归纳和概括形成一个对输入信息的更高层次的理解,从而实现语义的重构。

 
一、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 
听力理解不仅仅是对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的听辨和理解,而且还有对材料所包含的各种非语言信息的探究和理解。

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二者是统一的。

听力目的或动机,发话者与听话者的社会关系,听话情境中可利用的各种非语言信息,如表情、体态等对听力理解也有一定的影响。

某些与听话内容有关的过去的知识和体验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把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分为两类,一是语言因素,二是非语言因素。

 
语言因素包括词汇量、语法知识、语用规则的掌握、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等等。

 
听力理解中每一个句子都是由词或短语组成的。

听者要在短时间内对听力材料做出迅速的反应和理解语意,听者大脑中储备的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理亦因此变得既轻松又有意义。

 
(三)隐喻模型 
隐喻的认知观摒弃了将隐喻看成词汇层次上的一种修辞手法的传统观点,认为隐喻是人类思维的方式,是人类认知、思维、经历、言语和行为的基础,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方式。

作为一种基本的认知模型,隐喻是源域(source domain)向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结构映射(Ungerer﹠Johnson,1980:5)。

以+TIME IS MONEY+为例,我们来看一看隐喻模型在范畴化中的认知的构建力。

我们不光直接拿金钱去比喻时间,更是用思考金钱的方式去思考时间。

也就是说,我们是通过“金钱”这个来源(source)范畴去构想“时间”这个目标(target)范畴,不仅如此,时间还是一种有价值的商品,一种有限的资源,因此,我们可以花消、可以投资、可以浪费、可以节省、可以计划其开支。

 Layoff &Johnson(1980;9)指出,由于在我们的文化模式中,金钱往往是一种有限的资源,而有限的资源无疑是有价值的商品,因此,+ TIME IS MONEY+包含了+TIME IS A LIMITED RESOURCE+(时间是种有限的资源)以及+TIME IS A VALUABLE COMMODITY+(时间是种有价值的商品)两个次范畴化(subcategorization)概念隐喻,三者的关系表现为蕴涵的关系(entailment relationships),其中,+TIME IS MONEY+蕴涵了+TIME IS A LIMITED RESOURCE+,而+TIME IS A VALUABLIMITED RESOURCE+。

 
由此可见,人们对抽象范畴的构建是以我们在生活中对人、日常用品、可见可闻的行为和事件所产生的基本经验的多样性,势必造成对同一范畴的多个不同的隐喻认知模型,这恰好为人们从不同视角理解认知范畴提供了可能性,而范畴结构的某些方面也因此得以彰显或隐藏。

 
(四)转喻模型 
转喻是认知的基本特征之一。

认知语言学认为,跟隐喻一样,转喻是我们日常思维的一种方式,在本质上具有概念性。

它以经验为基础,遵循一般和系统的原则,其过程亦可解释为映射的过程。

但是,转喻映射是同一认知域内由源元素(source element)向目标元素(target element)的映射,而隐喻映射是不同认知域之间由源域向目标域的结构映射(Ungerer&Schmind2001:128)。

以“I like Beethoven”这句简单的话为例,这里, Beethoven显然不指“Beethoven”其人,也不简单地替代音乐,而是代表“Beethoven创作的音乐”。

在这个转喻映射中,作为认知目标的概念实体“Beethoven”这一概念实体更具突显性因而被我们选择作为参照点或认知工具。

 
实际上,转喻模型是一种表示A、B关系的模式,其关系通常形式化为:B STANDAS FOR A。

这种“代表关系”不只局限于事物名称上的简单替代,它反映了人们感知和认识世界的一种认知模型。

但是,Lakoff(1987:85)认为,大多数转喻模型属于所谓的个人模式(models of individuals),只有当A是范畴时,其结果才是范畴的转喻模型,而原形效应由此而生。

以“The hamburger is waiting for his check.”为例:“hamburger”此处指的是吃汉堡包的人,那个人或许有其它特征,而选择用“汉堡包”来代表他,与其说有餐馆的语境因素,不如说更多的是个人的心理偏好。

显而易见,“汉堡包”不能稳定而持久地对这位食客予以归类或曰范畴化。

这种转喻属于个人转喻模型,它不产生原形效应。

自然语言中的大多数转喻都属于这一类。

 
四、结束语 
语言的范畴化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焦点,范畴的建立可使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并使人们的知识和经验不断趋于调理化、系统化。

范畴化的认知模型(即命题模型、意象图式模型、隐喻模型、转喻模型)显然符合人类认知的一般规律和模式,并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产生原形效应,达到对认知客体系统而合理地类属划分,这一功能展现了凝聚在丰富多彩的语言现象中的人类认知。

 
参考文献: 
[1] Aitchison,J.1994 Words in the Mind: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ntal Lexicon [M],2nd end. Oxford:Basil Blackwell. 
[2]Lakoff,G.& Johnson,M.1980.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Langacker,R.W.1987.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 I: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M].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4]Rosch.E.1977.Human categorixation[A].In Neil Warren(ed ),Studies in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Vol,I[C].London,etc:Academic Press. 
[5]Ungerer,F&Schmid,H.J.2001.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aearch Press. [6]胡壮鳞. 语言.认知.引喻[J]. 现代汉语,1977(4). 
作者简介:谭雪莲(1971-),土家族,湖北民族学院外语学院讲师。

 
收稿日期:2005-8-16 
1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