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合集下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新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新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新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新时代,新目标。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确定的宏伟目标,也是我们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

随着国家发展的进步和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化,我们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使之更加符合新时代的要求,更加贴近人民的需求。

首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是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经济发展稳定健康,才能为全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生活条件。

新的小康社会目标要求我们要继续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其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是要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

小康社会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小康,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小康。

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就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让全体人民都能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第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是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突破。

人与自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只有和谐相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的小康社会目标要求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突破,让美丽的环境成为人民的共同财富。

最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是要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富强。

小康社会是国家繁荣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富强的基础。

新的小康社会目标要求我们要加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富强,让中国成为世界的重要力量。

总的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是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公平和公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突破,以及国家的繁荣和富强。

只有不断调整和完善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新时代。

愿我们共同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人民更加幸福。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三步走”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
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
增长一倍,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 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 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 性跨越。
发展 乡差距、不同收入群体存在 乡各阶层的差距,惠及十几亿
程度 差距
人口,体现共同富裕原则
联系
①都是小康社会,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总 体小康是我国目前已经达到的小康水平,全面小康社会是本 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目标,二者只是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 ②总体小康是全面小康的基础和条件,全面小康是总体小康 的发展和完善。
(1)材料一、二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2006年到2010年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得 到了较快增长;除2010年之外,农村居民 收入的增速均低于同期城市居民,同时城 乡居民收入的增速明显低于国家财政收入 的增速。材料二反映了影响人们幸福感的 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人们关注更多的是收 入、住房、生态环境和交通等方面。
③总体小康是发展均衡的小康,全面小康指基本 实现现代化
④总体小康是低标准,全面小康是较高标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中国有大量农民从事竹藤生产和加工,并从中 获得稳定收益。我国竹、藤等资源丰富,而竹藤 产业又具有链条长、就业门槛低、节能环保等特
B 点,所以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由此可见( )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谈谈上述措施对 于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幸福指数的 意义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10.1【教学设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10.1【教学设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本课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框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明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对于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来说,十分重要。

本框题,设计两个目录。

第一目“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这一部分的逻辑结构如下:首先讴歌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接着具体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分别展示总体小康的成果,但是,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第二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这一目录是本框题的重难点把握。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的微观与宏观表现;知道总体小康存在的不足;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远景;知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方面的新要求。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总体小康成就与不足的分析培养学生辩证分析我国发展现状的能力,在对数据材料的分析中,提高学生的理解、归纳能力。

增强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小康社会历史性跨越的感受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通过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差距的对比,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结合全面小康宏伟目标的描绘,激励学生为创造更加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

【教学重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学难点】全面小康经济建设的新要求了解思考:你的家乡近些年有什么变化?现代人生活的巨大变化说明了什么?【新课导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中华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

【探究一】①现代人生活的巨大变化说明了什么?②你的家乡近些年有什么变化?③你憧憬的幸福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三步走”发展战略和总体小康(1)展示小康一词的由来(2)“三步走”发展战略(展示)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200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10.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10.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
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
本实现现代化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第2页,共37页。
探究活动: (1)我国现在完成了“三步走”战略中 的几步?
(2)结合你个人的感受以及和同学们的交
流,你认为和过去的生活相比,现在有些 什么样的变化?
城镇
农村
前5
后5
前5
后5
上海31838 贵州14180 上海13746 陕西4105
北京29073 黑龙江13856 北京13262 云南3952
浙江27359 青海13855 天津11801 青海3863
天津24293 新疆13500 浙江11303 贵州3400
广东23898 甘肃13062 江苏8980 甘肃3308
文化——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社会民生——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生态文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第27页,共37页。
2.新要求的具体内容
①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28页,共37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2、不足
低水平
世界银行将世界每个国家和地区按收入分为四组
类别 低收入国家 中等偏下收入国家 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高收入国家
人均GDP 少于975美元 976—3855美元 3886—11905美
元 高于11906美元
第13页,共37页。
这是他们的课堂
第14页,共37页。
国家 中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

达到这一目标意味着中国将实现现代化,人民生活将进一步改善,国家的发展也将取得历史性的跨越。

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努力: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和治理水平。

首先,经济发展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

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

发展的重点要从数量向质量转变,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实体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要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服务业的支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城乡区域发展协调。

其次,社会保障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要全面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住房保障等基本社会保障。

要加强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

同时,还要继续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的扶贫力度,确保贫困群众脱贫。

第三,环境保护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实施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

加强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提高环境质量。

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绿色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同时,要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美丽中国。

第四,公共服务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

要加大对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服务质量和覆盖面。

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

加强文化建设,弘扬中华文化,提高文化自信。

同时,还要加快发展体育事业,提高人民体育素质。

最后,治理水平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提高法治水平和司法公正度。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加强权力监督,加强反腐败斗争,建设廉洁政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凝聚全社会的积极力量,形成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课件(1)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课件(1)

【方法技巧】措施类问答题解题策略 “措施类”问答题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引导语来 设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如:“…是如何(怎样) 做到…的?”“…是如何(怎样)坚持…的?”。解答这类题 目一般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主体定位法、客体定位法、内 容定位法。即根据设问不同,分别从主体、客体或具体内容 等不同角度找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化的措施。
1.现阶段,我国已经实现初步小康,并正在为建设更高水 平的小康社会而奋斗。下列对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水平认识正 确的是( ) A.只是在经济上实现全面小康 B.已经实现全面小康,只是水平仍较低 C.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D.是少数人的小康,多数人仍处于贫困状态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我国现阶段总体小康水平的认识, A说法本身有误;总体小康不是全面小康,B说法不正确;某 些人的小康,不是国家的小康,D说法不正确,正确答案为C。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掌控人心方位上 。01:40: 3101:4 0:3101: 40Monday, January 11, 2021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1.1.1 121.1.1 101:40: 3101:4 0:31January 11, 2021
(2)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中指出,要基本实现工业 化,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 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在逐步扭转。 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工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要达到 基本实现工业化的目标,必须走农业现代化道路,提高农业 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业劳动人口的比重;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及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③通过加大对农业的支持等一系列措施,努力提高农民收入, 缩小工农差距和城乡差距。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十课《第1课时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导学案及答案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十课《第1课时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导学案及答案

第1课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标要求】【自主学习】一.体系构建(要求:认真通读教材,完成下面知识结构,不能填写的,自主探究后再做。

)五个方面:②经济方面:③社会民生方面:④生态方面:⑤二.自主探究(课前自主回答完成下列问题,把握教材知识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问题导航(仔细阅读课本,将问题的有关内容在课本上画出,找出关键词句,试着快速记忆。

)1.总体小康的实现时间、表现及特点?2.全面小康的预计实现时间及目标?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的内容?(二)目前,我国已经实现总体小康,正在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

对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水平认识正确的是A.全国人民都已经达到以享受资料消费为主的生活B.是少数人的小康,多数人还处于贫困状况C.是全面的小康,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已经很进步、很完善D.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中首次提出要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

从初次分配领域看,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四)困惑扫描(写出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交小组讨论,仍不能达成共识,组间或全班讨论解决。

)【释疑解惑】一.“三步走”战略第1步:1981-1990年,人均GNP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

第2步:1991-2000年,人均GNP再翻一番,实现小康。

第3步:21世纪中叶,人均GN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二.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三大区别1.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2000年底,我国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

而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总体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进小康的门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

2.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

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2022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第1课时教案

2022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第1课时教案

教学课题:《经济生活》第十课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目标导航1.知识目标:⑴识记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的新要求。

⑵理解总体小康的特点及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不平衡性。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培养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展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方面的新要求★教学方法教师讲解为主,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方案一小康的提出“小康社会”概念的历史由来和现实涵义“小康”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典籍,是指比较富裕的、中等的、温饱有余的居民生活状况和社会发展状态。

我国现阶段的小康生活,是指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生活状况,是在解决温饱后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按照国际惯例来划分,小康生活大体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当今“小康社会”概念是邓小平同志在1984年3月对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的谈话中首先提出,此后,邓小平同志有多次重申“小康”概念,并把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界定为达到小康。

邓小平同志的“三步走”指哪三步?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90年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方案二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怎样提出的?“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怎么回事?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多媒体展示并讲解下列材料材料一: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与任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与任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与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与任务1.引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设定的一个重要目标,其核心思想是让人民在物质、文化和政治上全面富裕,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本文将深入探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与任务,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估和分析。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实现全面进步和全面发展,确保人民生活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得到保障。

这一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2.1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和动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收入实现相对均等和可持续增长。

还需要建立起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和现代化的市场体系,推动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提高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2.2 政治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政治稳定和政府的公信力至关重要。

目标是确保人民在政治权利、公平正义、制度完善等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

政府需要提高治理能力,加强法治建设,促进公平正义,提高政府公信力和人民的满意度。

2.3 社会进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要求实现社会进步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这包括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环境等方面的发展。

目标是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保证人民的文化需求得到满足,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美丽中国。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重要任务:3.1 深化改革改革是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动力。

我们需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改革,构建更加公平、有效、可持续的发展体制机制。

还需要解决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等方面的问题,提高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3.2 推动发展发展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前提和保障。

我们需要构建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意义2.掌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和措施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和措施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和要求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介绍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什么。

2.知识讲解(15分钟)理解什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提出的目标。

小康社会是指经济比较富裕、社会比较和谐、人民比较幸福的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和措施:-经济发展:稳定经济增长,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国民经济核心竞争力。

-社会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生态环境保护: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推动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民生改善: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提高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率和质量。

-党的建设: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3.案例分析(15分钟)呈现一些案例,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系,并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4.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如就业、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设计相应的措施,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5.小组展示和总结(15分钟)请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并进行总结,突出各组的创新和可行性。

6.课堂练习(10分钟)布置练习题,检测学生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四、教学方式:1.教师讲解2.案例分析3.分组讨论4.小组展示和总结五、教学资源1.电子设备2.网络资源3.课堂练习题六、教学评价:1.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展示的创新性和合理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1. 小康社会的定义与目标说到“小康社会”,你可能会想,这究竟是什么呢?简单说,就是一个让每个人生活得更好、更幸福的社会。

小康社会,就像是在生活中加了糖的茶,不仅味道更好,而且让人感到舒心。

这不仅仅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也是我们中国人多年来的奋斗目标。

它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逐步实现的目标。

你看,咱们国家从以前的“温饱”到现在的“小康”,可真是不容易,这中间的变化可以用“千锤百炼”来形容。

毕竟,这一路走来,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

2. 小康社会的标准与实现路径2.1 经济发展:让钱包鼓起来首先,经济发展当然是重中之重。

咱们要想过上小康生活,首先得有一个稳定而强大的经济支撑。

就像做菜,得有足够的好材料。

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就像是一个大锅炉,一天到晚在“煮火锅”,只不过这锅火锅里放的都是各种各样的创新和发展,慢慢地,经济就会变得越来越好。

听说现在不少地方的人民收入已经提高了,这可真是令人欣慰的好消息。

以前我们常说“过得去”的日子,现在已经变成了“过得好”的日子。

这就是我们的努力在逐渐见效,真是“功夫下得深,铁杵磨成针”呀!2.2 民生改善:生活质量的提升其次,就是民生方面的提升。

这包括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

你瞧,孩子们上学不用再担心学费了,医院里看病也不再那么难,这些都是我们逐渐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

现在我们不仅仅在说“有饭吃有地方住”,而是要确保“饭好吃,房子也舒适”。

这就像是我们平时打麻将,要想赢,就得有策略,不仅要有好牌,还得把牌打得好。

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国家在上也下了不少功夫。

大家的生活条件一天天改善,就像是小花开得越来越艳丽,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希望我们大家都能享受到这些福祉。

3. 未来展望:奋斗的方向与希望3.1 持续发展:一鼓作气那么,展望未来,我们该如何继续前行呢?一方面,咱们要保持现在的发展势头,一鼓作气,继续推进改革。

想当初,我们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这一路上可是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和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和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和目标1.引言1.1 概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和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一环。

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意味着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全面实现现代化,实现人民的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幸福生活。

首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是指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管理等方面全面实现小康。

在经济领域,要实现全面小康就需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同时,还需要加强民生保障,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推动发展的成果更加均衡地惠及全体人民。

在社会管理方面,要加强社会治理能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其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指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要求是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得每一个人都能够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公平的分配结果。

在经济上,要实现居民收入水平合理增长,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缩小贫富差距,让每个人都能够分享发展成果。

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领域,要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求。

在环境治理方面,要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存环境。

总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只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才能真正享有全面、全方位、全覆盖的发展成果,社会才能实现和谐稳定的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的领导,凝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是对整篇文章的框架和组织结构进行介绍和说明。

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采用分章节的方式进行组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概述部分可以简要介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至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实现由贫困到温饱,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至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总体小康。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总体小康的成就:(1)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2)宏观上:千百年来始终困扰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从此得到解决,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1.改革开放以来,新疆这个民族乡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1)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2)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大为改善;(3)普及了电视,居民文化生活丰富了;2.请查找资料,探究新疆这个民族乡发生巨变的原因。

(1)改革开放的政策;(2)国家的扶助和各族人民的支持;(3)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原则得到了很好的贯彻;(4)当地人民的艰苦奋斗;(1)从人均收入来看,虽然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但总体仍然偏低。

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农村人均收入7917元;(2)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虽然我国的经济总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GDP仍然不高;(1)目前的小康基本上处于生存消费得以满足,而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的阶段;(2)我国的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不平衡的: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小康水平存在很大差距,这些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

我国总体小康存在的不足: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1.低水平的:(1)从人均收入来看,虽然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但总体仍然偏低。

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农村人均收入7917元;(2)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虽然我国的经济总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GDP仍然不高;2.不全面的:(1)目前的小康基本上处于生存消费得以满足,而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的阶段;(2)我国的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3.不平衡的: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小康水平存在很大差距,这些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3)收入分配差距缩小, 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 大,扶贫对象大幅减 少
2、人民生活水平 全面提高
4)社会保障全民 覆盖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 护生态环境的社会
3、建设生态文明
中国环境科学院的任陈海院士说:”可以说,中国20 年来的经济发展是以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资 源浪费为代价换来的.首先是对自然资源利用率低,我 国GDP增长的能耗是美国的5.5倍、日本的13倍、德国 的7.7倍、英国的4.6倍、法国的10倍、意大利的9、 7倍。 其次,环境污染严重。到今天,环境和生态的 承受能力正在达到极限。譬如水资源问题,全国70% 的河流污染严重,50%的城市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 的污染,淮河流域污染企业首先遭到了关闭,继之是 太湖地区的污染企业,长江的年排污水量为每年130多 亿立方米,水质已严重恶化。
类别 低收入国家 下中等收入国家 人均GDP 少于756美元 756—2995美元
上中等收入国家
高等收入国家
2996—9265美元
高于9265美元
材料二:2009年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将分别降 低到37%和43%左右,总体上已经进入小康居民 消费阶段。我国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 消费,发展性消费、享受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 的满足。中国现有300万失学儿童。社会保障还不 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已从城镇扩大 到乡村,从国有企业扩大到各类企业,从就业群体 扩大到非就业或就业不稳定的群体,我国已经建立 起世界上覆盖人群最多的社会保障计划。截至2015 年上半年,全国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 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8.46亿人、 6.56亿人、1.71亿人、2.08亿人、1.76亿人。
2)科技进步对经 济增长的贡献率业化基本 实现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思想政治》教材第九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部分,具体内容为第一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发展历程,掌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和要求,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发展历程,认识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意义。

2. 使学生掌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和要求,提高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教学重点: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发展历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近年来的发展成果,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意义。

2. 讲解:讲解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发展历程,阐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3.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2. 板书内容:(1)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发展历程(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和要求(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如何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1)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2)关注国家发展,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国家建设献计献策;(3)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倡导绿色生活,保护生态环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2016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2016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2016什么是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指经济相对繁荣、人民生活相对富裕、文明程度相对提高的社会。

按照中国的国情和实际情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全面建设经济更加发展、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美好的社会。

2016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既是中国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人民的期盼。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这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要条件。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

其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增强人民幸福感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需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我们重视民生,关注人民生活,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最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加强国家安全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保持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稳定。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将体现在各个方面的指标上。

其中,GDP总量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

据统计,2015年我国GDP总量达到了67.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了6.9%,今年我国GDP总量的增长率预计为6.5%。

同时,人均GDP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5年我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了10393元和31161元,人均GDP也达到了国际上承认的10,000美元的标准。

接下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要关注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让社会财富更加公平地分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更加美丽的城乡。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径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努力。

具体来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径包括:一、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确保经济运行基本稳定。

2024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

2024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

2024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思想政治》教材第九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全面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战略部署、实践路径以及2024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任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全面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认识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意义。

2. 使学生掌握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和实践路径,明确2024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任务。

3. 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责任意识,激发他们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全面小康社会的实践路径和2024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任务。

重点:全面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战略部署以及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的成就和经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成就图片,引发学生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关注。

2. 教学新课:(1)讲解全面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让学生认识到全面小康社会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

(2)阐述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分析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的成就和经验。

(3)介绍全面小康社会的实践路径,强调2024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任务。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为2024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合理化建议。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一道关于全面小康社会的题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全面小康社会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路径4. 2024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任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内容,谈谈你对全面小康社会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