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创面修复的现状与展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烧伤创面修复的现状与展望

作者:孙永华

烧伤是平时和战时常见的一种创伤,伤在体表,但如果烧伤面积超过体表面积的30%,就会影响到全身多脏器和多系统的生理与病理生理改变。烧伤面积愈大,深度愈深,对机体的打击愈大,影响着治愈率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烧伤治疗包括维持内环境稳定和创面修复二个方面。不同烧伤深度的创面修复,各有其特点,浅Ⅱ度烧伤创面是表皮层修复,不涉及结缔组织形成和伤口的重新塑造。修复的基本过程为上皮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深II度烧伤创面的组织缺损除表皮外还有相当深度的真皮缺损,修复的基本过程除残留的皮肤附件的上皮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外,还有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结缔组织形成以及伤口重新塑造;III度烧伤创面为全层皮肤缺损,修复的基本过程为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结缔组织形成,最后为伤口重新塑造,而表皮层因为缺乏残留的皮肤附件,除小范围的全层皮肤缺损能凭借创缘的上皮细胞增殖、分化和肉芽组织上迁移而完成修复外,范围较大的全层皮肤缺损,超过创缘上皮细胞扩展的能力,必须凭借移植自体游离皮片或培养的表皮细胞膜片,才能完成表皮修复。烧伤创面修复与治疗的正确与否紧密相关,且贯彻于治疗的全过程。

影响创面修复的因素很多,有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有生物化学、组织学、物理学和微环境等因素,在伤后不同期如炎症期细胞增殖、肉芽组织形成期、伤口重塑期,影响的因素也不尽相同,认识创面修复的全貌,本质、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一、烧伤创面的深度及转归

一般采用三度四分法。

1.I°烧伤又称为红斑性烧伤,包括表皮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的损伤,偶可伤及棘状细胞层,临床表现为局部干燥,疼痛,微肿而红,无水泡。3~5天后局部由红转为淡褐色,表皮皱缩、脱落、露出红嫩光滑的上皮面而愈合,不留瘢痕,可有短时间的色素沉着改变。

2.II°烧伤根据伤及皮肤的深浅可分为浅Ⅱ°烧伤和深Ⅱ°烧伤。

浅II°烧伤:伤及整个表皮和部分真皮乳头层,生发层部分受损,局部红肿明显,有大小不一的水泡形成,内含黄色血浆样液体或蛋白凝固的胶冻物。水泡破裂后,可见潮红的创面,质地较软,温度较高,疼痛剧烈,疼觉敏感,上皮的再生有赖于残存的生发层及皮肤附件,如汗腺及毛囊等的上皮增殖。如无继发感染,一般经1-2周左右愈合,也不留瘢痕。短期可有程度不等的色素沉着。

深II°烧伤:烧伤深及真皮乳头层以下,但仍残留部分网状层,真皮内毛囊、汗腺等皮肤附件残存,仍可再生上皮,成为修复创面的上皮小岛。局部肿胀,表皮较白或棕黄,间或有较大的水泡。去除坏死的表皮后,创面微湿、微红或红白相间,质地较韧,感觉迟钝,温度较低,拔毛有疼痛。干燥后有栓塞血管呈

脉络状,针刺疼觉迟钝。如无感染,一般需3-4周创面自行愈合,深Ⅱ°创面未被增殖的上皮小岛覆盖之前,就有一定量的肉芽组织形成,故愈合后可存留不同程度瘢痕,可引起局部功能障碍。

3.III°烧伤指全层皮肤的烧伤,除表皮、真皮及皮肤附件全部毁损外,有时可深及脂肪、肌肉甚至骨骼及内脏器官等,故III°烧伤的含义较广,代表的严重程度也不一致。曾有人将深及肌肉、骨骼或内脏器官的烧伤称为IV度烧伤。局部表现可为苍白、黄褐、焦黄,严重者呈焦灼状或炭化,皮肤失去弹性,触之硬如皮革,创面干燥,无渗液,发凉,针刺无痛觉,拔毛不痛,表面可见粗大的栓塞的血管网,如树枝状,面积较小可自周围健康皮肤长入。如面积超过体表面积1%,创面修复有赖于手术植皮或皮瓣修复。

二、皮肤烧伤时微循环的变化

皮肤烧伤时微循环的变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微循环中微血栓形成使血流停止,皮肤坏死范围和深度扩大;二是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渗出,局部肿胀。烧伤创面局部微循环的恢复对创面愈合有重要作用。微血栓形成

自从Jackson提出将烧伤创面分为三个带以来,不少人对这一理论进行研究,认为由于血管受热损伤程度不同,出现三个区域,受伤中心部为凝固性坏死区,向外为淤滞区,此处毛细血管及小静脉扩张,管腔内堆积大量溶解的红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排列松散,内皮细胞膜出现裂隙,再向外侧为充血区,毛细血管及小动脉扩张充盈。淤滞区的位置随烧伤深度不同而不同,淤滞区位于真皮深层者为二度烧伤,位于全层皮肤及皮下组织者为三度烧伤。淤滞带的发展与烧伤深度有关,若淤滞带逐渐加重扩展到全层皮肤引起全层皮肤血流停止和坏死,就形成III度烧伤;反之,若能改善淤滞带的血液循环,就可避免深二度烧伤向三度烧伤过渡。此外,淤滞常随烧伤的局部条件或全身状态及时间的变化而变化。Docamam观察到豚鼠深二度烧伤在24小时内有进行性破坏,破坏高峰在伤后8小时,伤后24小时后自行局限。Noble将鼠的三度创面作血管造影,发现血管进行性损伤可达24小时以上,如伤前给以肝素,则血管通畅可保持到伤后72小时,因而有人提出烧伤后4小时属病理前期,采用一些手段可扭转这一病理过程。

血流淤滞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烧伤时,微血管的收缩血流减慢,血管内皮细胞的破坏、白细胞的粘附以及血小板等有形成分的聚集,对血栓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同时,烧伤创面脱水和感染也是加重血流淤滞的因素之一,故水疱完整的烧伤创面有利于血流恢复,反之除去水疱而又不加覆盖物的创面,常造成继发性坏死。

血管通透性增强

烧伤后立即引起局部血管和全身血管收缩和血管通透性增高,局部皮肤肌肉改变最明显,一般血管通透性变化可分为两个时相:

1、立即时相烧伤后立即出现,40~60分钟消失,漏出多限于细静脉,在细静脉连接部出现裂隙,示踪粒子由此漏出,内皮细胞无明显损伤,基膜大都完整。

2、延迟时相烧伤后1~2小时出现,持续时间较长,4小时达高峰,8小时后逐渐消退,此时细静脉和毛细血管均受侵犯,以毛细血管漏出为主,电镜下可见内皮细胞出现裂隙,内皮细胞肿胀,部分坏死脱落,基膜可增厚、断裂,腔内有时有血栓形成。

烧伤时血管通透性增高的机理尚不甚明了,目前认为立即时相与烧伤后组织胺、五羟色胺、激肽及前列腺作用有关。近年有人发现,对于白细胞缺乏的动物,其延迟时相明显抑制,从而提出白细胞粘着于血管壁在延迟时相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粘着的白细胞释放的溶酶,白三烯类物质以及自由基均可促进血管通透性增强。

三、细菌通过创面侵入

皮肤及皮下组织面积很大,一旦创面发生感染,对机体威胁很大,是创面脓毒症和脓毒败血症的根本原因。

1963年Walker建立了假单孢菌属烧伤创面脓毒症的模型,通过活组织检查表明,伤后24小时创面表浅部分有少数细菌生长,24小时后细菌数量大增,并向深部侵入,沿淋巴管途径扩散。在焦痂下疏松组织中逐渐向深层侵犯。在大白鼠背部致20%III°创面,伤后立即移植绿脓杆菌每毫升2.9×108悬液0.5ml,于伤后24小时、4天、6天做焦痂下菌量测定,分别为9.4×10-1/g、2.9×107、1×108/g,组织切片检查示细菌由浅入深侵入。因此,对II°创面应予以保护,创造利于创面愈合的微环境,防止感染;对Ⅲ度创面早期去痂植皮;减轻内毒素吸收和细菌移位。

四、创面修复的特点及调节因素

损伤组织修复,是生物对生命的基本反应其愈合过程极为复杂,包括炎性反应、细胞增殖、结缔组织形成、创面收缩与重组等多步骤。浅表损(烧)伤,细胞增殖只有上皮,受上皮生长因子(EGF)的调节,而深度损(烧)伤,则包括愈合过程的每一个步骤。体内对创(烧)伤愈合的调节涉及到免疫因素,多种细胞和多种因子参与。淋巴细胞具有调节作用,涉及的细胞因子有上皮生长因子(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DFGF)转变生长因子β(TGF-β),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IL-1)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生成,IL-2促进人体成纤维细胞合成纤维细胞活化因子(FGF)血小板源性长生因子(PDGF),血小板因子4(PF-4),T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及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等。其中重要者为TGF-β,它是强烈的成纤维细胞趋化因子。也可以引起单核细胞趋化,分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和IL-1、TGF-β刺激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元蛋白。FGF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淋巴细胞产生刺激和抑制成纤维细胞的活性的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