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12种病害防治新法

合集下载

南美白对虾主要疾病及防治技术

南美白对虾主要疾病及防治技术
预防:保持适宜的放养密度,定期使用水质改良剂如沸石粉和有益微生物 制剂如活力菌、亚硝酸盐降解剂等改良池水,降低水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治疗:①全池泼洒亚硝酸盐降解剂,其用量为每亩每米水深 1~2 千克,3 天后亚硝酸盐可绝大部分被降解。②全池泼洒水质改良剂如沸石粉、麦饭石 等,其用量为每亩每米水深 30~50 千克,可有效降低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含 量,同时每亩全池泼洒增氧宁 1~2 千克,增加水中的溶氧,可降低水中有毒因 子的毒性。
治疗:全池泼洒甲壳宁每亩每米水深 200 克,隔天再全池泼洒溴氯海因每 亩每米水深 200 克一次,病情严重,隔天再用甲壳宁一次。
七、蜕壳综合症 其病因是虾苗放养密度过大,饵料不足,尤其饵料中含 Ca、P 质不均衡及 水体理化因子骤变、水质不稳定等环境变化引起。患病的虾甲壳变软、体色变 红、鳃丝发红或发白,有的还伴有零星黑色斑点,活力减弱。 流行情况:该病发病突然,流行范围广,死亡率高。全年均可发现,但多 发于雨季及季节交替之际,以 4~10 月份为高发期,对虾不论个体大小均可发 病,但以 3~8 厘米幼虾发病较多。 预防:①经常全池泼洒生石灰每亩每米水深 8~1O 千克或强壳宝每亩每米 水深 300~350 克。②稳定水体环境,定期改良底质。每 10~15 天每亩每米水 深 500~1000 克全池泼洒。 治疗:全池泼洒沸石粉每亩每米水深 30~50 千克,一小时后时后全池泼洒 强壳宝每亩每米水深 300 克一次;同时于每千克饲料中添加虾蟹脱壳素 1~2 克 +高稳 Vc2 克+复方恩诺沙星 2 克,连投 7~1O 天为一疗程。 八、亚硝酸盐中毒症
天再全池泼洒活力菌,每亩每米水深 500~1000 克,保持池塘中有益微生物的 优势种群。②外用同时于每千克饲料中添加 FRC 活力源添加剂 8~10 克+复方恩 诺沙星 1 克+Vc2 克+复合免疫多糖 2 克,连续投喂 7~10 天为一疗程。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南美白对虾是目前国内养殖规模较大的一种虾类,但在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病害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些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一、白斑病(WSSV)白斑病是目前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

病虫体内有大量的病毒颗粒,造成虾体呈现出白色或透明的斑块,虾体表面也会出现黏液。

白斑病可导致虾的生长迟缓、死亡率升高等问题。

防治措施:1. 做好防疫工作,定期检查虾苗的健康状况,如果发现虾苗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隔离。

2. 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

定期检测水质指标,确保水质符合虾的生长要求。

3. 控制水质温度和盐度,因为白斑病对温度和盐度都有一定的敏感性。

保持水温在29-32摄氏度,盐度维持在25-30ppt。

4. 推荐使用对斑病抵抗力较强的虾种,选购优质的南美白对虾种苗,提高养殖的稳定性。

二、黄头病(YHV)黄头病是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是由黄头病毒引起。

患病虾体表现为头部呈现明显的黄色,食欲减退,虾体弱,易感染其他病害。

防治措施:1. 加强池塘水质管理,确保水质清洁,定期清理池底淤泥及池壁的附着物,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2. 做好虾苗的养殖环境,提高虾苗的免疫力。

定期检查虾苗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隔离。

3. 增加虾类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增加虾体的免疫力,提高抗黄头病的能力。

4. 定期检测水质,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烂鳃病(EMS)烂鳃病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对虾病害,主要是由细菌引起。

疾病主要表现为虾的鳃部组织严重坏死,导致虾的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甚至死亡。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有白斑病、黄头病和烂鳃病等。

养殖户可以通过加强防疫工作、合理管理水质和提高虾体免疫力等措施来预防和控制这些病害的发生,确保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南美白对虾常见病害防治

南美白对虾常见病害防治

南美白对虾常见病害防治在人工养殖环境中,对虾都有可能发生四种虾病,即病毒感染症、细菌感染症、立克次氏体感染症和寄生虫感染症。

而南美白对虾主要引起病毒感染种类有桃拉病毒TSV、白斑病毒WSSV等。

以上两种病毒并随着种虾、虾苗进出口突破国界,后患无穷。

而白斑病是现在流行最广的世界性病毒。

我省近几年来南美白对虾的引进和养殖逐步增加,但南美白对虾病害流行也并不乐观,有近70%的养虾地不同程度地开始出现病害。

所以,对南美白对虾的病害要防重于治。

首先是做好白斑病病毒的预防处理工作,主要是通过过滤系统彻底清除敌害生物和病毒的媒介生物,过滤水再经过臭氧水处理机,保证水源不带病菌和病毒,其次是通过适时换水和使用生态制剂稳定水质,调控池水藻相使池水保持有效生物生态平衡,预防细菌和其他疾病发生,有效控制病毒病的暴发。

适时补充足够的营养强化和免疫强化物质,保证对虾自身防御系统发挥作用。

当发生病害时也主要采用抗生素、中草药等对环境无害的药物进行治疗。

南美白对虾养殖开始时,池塘施泼2毫克/升的土霉素于水体中;以后每隔一星期,改施用1-1.5毫克/升的呋喃西林一次,定期在饲料中添加一种甚至多种药物,以增强虾抗病能力,拌饵药有维生素C、E、大蒜素、土霉素、抗病毒元、氯霉素等,对虾池进行科学的管理,使虾池持续保持生物生态平衡,平衡虾池藻相和菌相,有效防治南美白对虾虾病的发生。

(一)病毒性疾病1、对虾白斑综合病(wssv)对虾白斑综合病(wssv)为全球对虾危害最大的病毒,毒力极强,污染宿主后致死率高达90—100%。

对虾一般污染后48小时出现白斑,4天内死亡率达100%。

每年因此全球养殖对虾产量减产一半,损失几百亿人民币。

该病1994—1995年在泰国、印度、朝鲜、日本及太平洋沿岸国家酿成暴发性流行病。

1996年,由于病毒性虾病暴发,斯里兰卡80%以上养虾场频于绝产。

该病自1998年首次在台湾暴发以来,随后从福建沿海蔓延到黄海和日本海对虾养殖水域,并逐年导致养殖对虾暴发性、毁灭性死亡,其疫情至今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是一种重要的养殖品种,在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病害。

下面我将
介绍一些常见的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1. 溶血弧菌病
溶血弧菌病是一种严重感染对虾的疾病,主要通过对虾体表伤口和消化道感染。

主要
症状包括虾体变黑、虾体溃烂、虾壳变软等。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消毒养殖池,保持水质清洁,提高水质环境,定期投放预防性抗生素等。

2. 软体动物病
软体动物病是一种常见的对虾病害,主要是因为水质脏污、饲料无菌性差等原因引起。

对虾感染软体动物病后,会出现肢节变形、虾足脱皮、虾体畸形等症状。

防治措施包括加
强饲料卫生管理,及时清理养殖池内废弃物,维持适宜的水质环境等。

3. 白点病
白点病是由于养殖池水温度过高、水质污染、投喂过量等原因引起的。

感染白点病的
对虾体表会出现白色斑点,食欲减退,虾体浑浊等症状。

防治措施包括控制养殖池水温度,加强水质管理,规范投喂量,及时清理养殖池等。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有溶血弧菌病、软体动物病、白点病、霍乱病和传
染性肝胰脏坏死病等。

养殖户可以通过控制养殖池水质,加强饲料管理,定期检测病害等
方式,进行有效的防治措施,保障对虾的健康生长。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是一种重要的养殖品种,但在养殖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病害。

下面将介
绍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一、白斑病
白斑病是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常见的病害,主要症状是虾体表出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
并且虾体活动能力减弱。

白斑病的感染主要通过病菌侵入虾体而引起,病原菌主要为白斑
杆菌。

防治措施:
1. 控制养殖水体的水质,保持水质清洁、稳定,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2. 治疗感染病虾,通常采用浸泡药物相结合的方法,选用抗生素类药物如磺胺类、
四环素类等进行治疗。

3. 对养殖池进行清洗和消毒,以减少病原菌的存活。

四、氧毒
氧毒是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常见的病害,主要症状是虾体呈现麻痹、翻白和死亡等症状。

氧毒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养殖水体中溶氧过高导致。

防治措施:
1. 定期检测养殖水体中的溶氧量,保持溶氧量在合适的范围内。

2. 控制水体中的氧气供应,避免溶氧量过高。

3. 提供充足的防护措施,避免养殖水体受到直接阳光照射。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有白斑病、黄体病、霉菌病、氧毒和水霉病等。


对不同的病害,可以采取控制水质、隔离感染病虾、进行药物治疗等防治措施来减少病害
的发生和传播,提高养殖效益。

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含五篇)

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含五篇)

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含五篇)第一篇: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近几年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已成为闽南河口地区主要养殖品种。

随着养殖集约化程度提高,养殖环境日趋恶化,虾病的发生,危害程度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养殖可持续发展主要因素。

要减少对虾疾病发生,必须注重养殖环境,提倡生态养殖。

加强养殖管理,运用有益活菌调控养殖水环境,为对虾创造良好、稳定生长环境;结合基层指导养殖生产体会,就南美白对虾病害综合防治措施谈几点观点,与养殖同行共同交流。

一、放养体质健壮,营养基础好虾苗,控制合理养殖密度。

从目前养殖情况看,种苗质量问题比较突出。

一些育苗单位不规范、育苗过程滥用抗生素、投喂饵料营养不全,造成虾苗出池时营养基础差、免疫力下降、下池后成活率低。

所以购苗时应选择体质健壮、大小均匀、反应灵敏、营养基础好、体长0.8cm以上虾苗。

视虾池条件和养殖技术水平情况,放养密度控制在5~7万尾/亩为宜。

建议放养合法途径引进的国外无特定病毒SPF虾苗,由于近几年亲虾近亲繁育,种质明显退化,免疫抗病力普遍降低,从遗传选种的角度考虑,因此必须不断引种,选育适应力强、生长快、规格大、抗病力强的优质虾苗。

二、科学的投饵管理:选择厂家规模大、质量稳定的优质虾料;投饵量、投饵次数要根据气候、水质情况灵活掌握。

一般晴天气温高、水质好多投料;低温阴雨天、气压低、水质突变或对虾集中脱壳期少投料或停投料。

遵循宁少勿多原则。

定期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维生素C、免疫多糖、保肝泰以及大黄、穿心莲、板蓝根等中草药物。

对虾发病期间应减少投饵量或停料数餐,减轻病虾胃、肝胰腺压力,有助病情恢复,同时可防止残饵污染水质。

投饵过程注意观察对虾摄食情况,当对虾吃料突然变猛往往是疾病暴发前的信号,应该注意预防。

可采取减少投料,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维生素CAE、保肝泰以及大黄、穿心莲、板蓝根等中草药物或0.2%氟苯尼考、0.1%盐酸吗啉胍。

南美白对虾12种病害防治有法

南美白对虾12种病害防治有法

南美白对虾12种病害防治有法一、红体病(又称桃拉综合症)症状:虾体虚弱,甲壳变软,不摄食,空胃,体色素扩散,附肢呈红色,尤其是在尾扇、尾节和腹肢更明显,有时整个虾体变成红色。

急性期感染的南美白对虾全身暗红,尤以尾扇与游泳足明显。

病虾肝胰脏肿大变白。

防治:切断传播源,选择无感染的亲虾和虾苗,养殖水体用含氯或含碘药物消毒;用免疫增强剂如参素、核苷素、多肽类、酶类等生物活性物质以及多糖类等增强免疫功能;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2克,红体消15克,EM原露3克,连续内服5~6天。

在水体中可用超碘季胺盐0.2克/立方米,连续泼洒2天。

在第3天用0.2~0.3克/立方米二溴海因全池泼洒,隔2天后再全池泼洒清水素(枯草杆菌)0.2克/立方米,沸石粉20克/立方米。

二、红腿病症状:病虾附肢变红,尤以游泳肢最明显。

步足、尾扇也呈红色。

病虾在水面慢游或旋转或上下垂直游动。

防治:①全池泼洒二溴海因0.3~0.4克/立方米;②第二天全池泼洒超碘季铵盐0.2克/立方米;③内服药饵,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10%氟苯尼考0.3~0.5克,连续投喂3~5天。

三、白斑病症状:病虾反应迟钝,不摄食,甲壳上有白色的圆点,以头胸甲处最为显著,鳃丝发黄,肝胰脏肿大,糜烂,通常在几天内便可大量死亡。

防治::①全池连续泼洒二溴海因0.3克/立方米,2天;②投喂药饵,每千克饲料中添加对虾病毒灵10克、维生素C3克,连续投喂5~7天。

四、肠炎病症状::病虾游动缓慢,体质弱,肠道明显变粗、呈红色,肠胃空,有液体或黄色脓状物。

防治:①全池泼洒二溴海因0.3克/立方米一次;②每千克饲料中添加肠炎灵5克、大蒜素5克,连喂3天。

五、烂鳃病症状:病虾鳃丝呈灰色,肿胀,鳃丝溃烂,呼吸困难,食欲不振。

防治:全池泼洒溴氯海因或二溴海因0.2~0.4克/立方米一次。

两天后全池泼洒清水素(枯草杆菌)0.25克/立方米或EM原露0.3克/立方米,同时内服适量的环保抗菌药物。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 1发病症状 桃拉综合症 又称红体病 .由桃拉病毒 引 起。 该病的暴发有以下规律 : 一是通常在气 温 骤升或骤降时出现 :二是养殖对虾 的发病 时 间约在 3 ~ o天 : O6 三是 发病的对虾规 格在 5 ~ 9m; c 四是发 病虾池 水 色浓 , 明度低 , 透 仅在 2c 以 内 , H值 高 于 9 0m p 。氨 氮 含 量 则 在
喂 5 ,第一天药量加倍 。或在饲料 中加入 天 l 3 %~ %的大黄片投 喂 , 有较好疗效 。⑤ 腐皮 病。 病鳝 初期体 表出现大小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红斑 , 腹部
两侧有点状充血发炎 , 游动无力 , 病情严重时 表皮点状溃烂 , 体表有形状不规则小洞 , 并感
染 内脏 而死亡 。 防治该病 , 可每立方米水体用 5 lm ~ O L鳝病灵 , 全池泼洒 , 连用 3天 : 也可每 立方米水体用 2 g五倍 子煎水全池泼洒 , 连用
南 美自对虾养殖过程 中
对虾 白斑综合症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 物, 应当坚持“ 以防为主 、 科学饲养管理” 的原
{萋
箔囊施l
则,从 改善养 殖环境 、增强虾体抵抗能力人 手, 提倡健康养殖 。第 一 . 放苗之前应彻底清
淤整池 、 曝晒消毒 , 切断该 病毒的水平 传播 : 第二, 要投 放健康 、 无病 的虾 苗 . 断病 毒 的 切 垂直感染途径 ; 三 . 第 不直接投喂海产鲜活饵
o 闰雪松
南美 白对虾具有抗病能力强 .生 长速 度 快, 对水环境变化的抗逆能力强 。 对饵料要 求 低等优点 , 但随着养殖时间 的推移 , 的优 良 它 品性也在慢慢退化 . 养殖过程 中病 害频 发 , 主 要病害有以下几种。 病 毒 性 疾病

汇总南美白对虾常见疾病及防治.ppt

汇总南美白对虾常见疾病及防治.ppt
课件
十二、痉挛病
• 病因:缺钙、磷、镁及B族维生素等,水体 透明渡过高,水中钙磷比例失调。
• 症状:病虾躯干迂回,背部弓起,僵直, 无弹跳力,不久死亡。
课件
• 防治:加大换水量,进步池塘水位,将透 明度节制在30—40厘米;饲料内适当补充添 加钙、磷及维生素B等微量元素。水温30℃ 以上少惊动虾池内的对虾。
课件
课件
• 防治:切断传播源,选择无感染的亲虾和 虾苗,养殖水体用含氯或含碘药物(溴氯 海因、二溴海因、二氧化氯、季胺盐等) 消毒;用免疫加强剂如参素、核苷素、多 肽类、酶类等生物活性物质以及多糖类等 加强免疫功能;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免疫 多糖2克,康健0.5-0.75g,EM原露3g,连续 内服5—6天。在水体中可用神碘2号0.3g每 立方米,连续倾注2天。在第3天用0.3-0.6g 每立方米二溴海因全池倾注,隔2天后再全 池倾注枯草杆菌0.2克每立方米,沸石粉20g 每立方米。
课件
• 红体病判断依据: • 1、看身体发不发红 • 2、看肠胃有没有食物 • 3、看头胸甲容不容易剥离 • 如果上述3点全部具备那就说明是急性红体
病,一般由病毒引起;如果只是前两点符 合,则是慢性红体病,一般是由细菌感染 引起;如果仅有一点病症,则有可能是应 激性红体,一般是有环境变化引起。
课件
课件
十一、蜕壳综合症
• 病因:放养密渡过大,水质不稳,水环境 突变或者饵料不足,尤其饵料中含Ca、P物 质不均衡,脱壳后钙磷转化艰苦,致使对 虾不能利用磷所引起。
• 症状:病虾甲壳薄而软,活气差,体色灰 暗,生长迟缓。
课件
软壳病
课件
• 防治:①适当加大换水量,改良水体环境 ,常常全池倾注生石灰每亩每米水深8—15 公斤,或者巨能钙每亩每米水深60—80克, 医治时全池倾注沸石粉,每亩每米水深30— 50公斤;②每隔半个月全池倾注枯草杆菌 0.25克/立方米;③饲料内添加3—5磷酸二 氢钙,连续投喂5—7天。

南美白对虾病毒有哪些、怎样防治?

南美白对虾病毒有哪些、怎样防治?

南美白对虾病毒有哪些、怎样防治?南美白对虾病毒有哪些呢?南美白对虾的病毒病主要有白斑病毒病、桃拉综合征、杆状病毒病、黄头病。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南美白对虾病毒的防治方法。

一、南美白对虾病毒有哪些(1)白斑病毒病病虾活动能力下降,在池边慢游或伏卧,不摄食、空胃,游动缓慢、反应迟钝、体色微红或正常。

病虾头胸甲及腹甲易剥离,甲壳上有白色斑点,头胸甲最为明显,镜检可看到重瓣花状,周缘透明,中央不透明,似环状。

(2)桃拉综合征一般在虾苗下池20-60天,天气变化大,连续阴雨后该病较多见。

病虾不摄食,消化道无任何食物,游动乏力,反应迟钝,甲壳变软,虾体转红,尤其尾扇变红,此病也称“红体病”,死亡率高达80%-90%,幸存者甲壳有黑斑。

(3)对虾杆状病毒病病虾身体黑褐色,被感染的虾体肝胰细胞核肥大,病毒遍及整个肝胰脏细胞,中肠腺至直肠均显不透明白色混浊状。

病虾反应迟钝,漫游于水的表层,有的发现虾头朝上,身体垂直在水中打转。

(4)黄头病病虾活动能力低下,食欲减退,不规则地游动于水面,虾体体色变淡,头胸甲呈黄色或发白,膨大。

鳃变成淡黄色到棕色,肝胰腺变为淡黄色、红色,此病尤以幼体及50-70日龄虾发病严重,死亡率高达80%-90%。

二、南美白对虾病毒病的防治方法①彻底清塘:排淤修池、暴晒池底,采用70-100千克生右灰现化现浇,不留死角,包括进水渠,彻底消灭病原体,杜绝传染源。

②投入苗种前必须及时培肥水质,定向培育浮游生物,可采用“肥水菌”使虾苗下池后有充足的天然饵料,快速生长,体质健壮,抗病力强。

③选择优质全价饲料,严格控制投饲量,采取少吃多点投饲方法,减少残饵污染。

④使用“超浓缩活力菌”、“微胶囊复合菌”、“虾用海菲利”或用“底保净”控制水质,保护好水环境。

⑤一旦虾发生病毒疾病,只能采取措施控制疾病的蔓延。

水体消毒一般选用抗病毒的消毒剂“聚维酮碘”、“虾蟹克毒王”、“大黄消毒露”、“灭菌灵(二氧化氯)”、“醛速康”等。

南美白对虾的18种病害,全面剖析

南美白对虾的18种病害,全面剖析

南美白对虾的18种病害,全面剖析1白斑症病毒病【病状】病虾首先停止吃食、空胃;反应迟钝,游泳不规则,时而漫游于水面或伏于水底;体表甲壳内表面出现白斑,发病后期腹部变白,有的体色微红,甲壳容易剥离,血淋巴不凝固、混浊。

【病原】病原为白斑症病毒(White spotsyndrome virus)又称中国对虾杆状病毒(Penseus Chinensis baculovirus)或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baculovirus)。

病毒粒子呈杆状,具有囊膜,其大小为120-150纳米X350-450纳米,双链DNA。

【临诊】根据临床病状可以诊断。

进一步诊断可用组织切片法、T——E染色法、超薄切片电镜观察上ELISA法、核酸探针和PCR等技术诊断。

【流行情况】主要危害中国对虾幼虾及成虾养殖期(幼体期发病不显著),感染率达11%,死亡率90%以上。

除中国对虾外,日本对虾、斑节对虾、长毛对虾、墨吉对虾等也会被感染。

流行于我国沿海及东南亚各国。

18℃以下为隐性感染,水温20-26T 时发病猖撅,为急性暴发期。

2肝胰腺细小病毒病【病状】病虾外观无明显特殊症状。

幼体被感染后行动不活泼,食欲减退,生长缓慢,很少蜕皮,体表常挂有污物,或固着许多共栖性生物,养殖期的幼虾或成虾,虾体瘦弱,体色较深,甲完表面有大量黑色斑点。

有的甲壳变软,腹部肌肉变白。

抗逆能力差,容易继发性感染细菌性疾病。

该病毒侵犯肝胰腺管上皮,组织切片观察,可见细胞核内有包涵体(HE染色)。

严重感染时肝胰腺变白、萎缩、坏死。

【病原】病原为肝胰腺细小样病毒[Hepatopancereatic parvovirus(简称HPV)]。

病毒粒子球形,直径22-24纳米,单链DNA 。

【临诊】临床诊断可依据病虾的病状,也可用肝胰腺涂片以T-E(曲利本蓝一伊红)或Giemsa(吉姆萨)或孔雀绿染色法,或组织切片H-E染色,显微镜检查病变细胞核内的包涵体。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1. 引言1.1 南美白对虾养殖概述南美白对虾是一种重要的养殖物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受到关注。

其肉质鲜美,口感鲜美,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南美白对虾养殖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产量高等优点,因此受到许多养殖户的青睐。

南美白对虾主要生长在温暖的水域,通常适宜的养殖水温为25-30摄氏度。

养殖户在进行南美白对虾养殖时,需要注意水质的控制、饲料的合理投喂以及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包括白点综合症、溶血菌病、白肠病、黄疸病等。

这些病害如果不及时有效的防治,将对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

了解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其防治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和预防措施,才能保障养殖户的经济利益,确保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接下来的我们将详细介绍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常见的病害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2. 正文2.1 南美白对虾养殖常见的病害南美白对虾养殖常见的病害包括白点综合症、溶血菌病、白肠病和黄疸病。

这些病害在养殖过程中可能会对养殖效益造成影响,因此及时发现和有效防治非常重要。

白点综合症是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常见的病害之一。

这种病害主要表现为虾体表出现白色小点,严重的话会导致虾体变白、虾头凹陷等症状。

感染白点综合症的虾往往活动减少,食欲下降。

溶血菌病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病害,会导致虾体表现为出血斑点、活动力下降等症状。

白肠病和黄疸病也是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常见的病害,会影响虾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为了有效防治这些病害,养殖户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要保持养殖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源,防止病原菌的繁殖。

其次要注意虾苗的质量和健康状况,选择健康的虾苗进行养殖。

定期检查虾塘水质和虾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病害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常见的病害需要引起养殖户的重视,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病害发生,提高养殖效益。

2.2 白点综合症白点综合症是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症状是虾体表出现白色小点,严重影响虾的生长和养殖效益。

南美白对虾12种病害防治有法

南美白对虾12种病害防治有法
使用含复方中草药成分的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 同时内服抗病毒药物。
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
病原体
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 毒(IHHNV)
症状
病虾体表出现黑斑,甲壳软而薄, 体色发白。
防治方法
使用含复方中草药成分的消毒剂进 行水体消毒,同时内服抗病毒药物 。
传染性肌坏死病
病原体
传染性肌坏死病毒(IMNV)
毒。
03
真菌性疾病防治
水霉病
症状
感染水霉病的南美白对虾会出现 活动能力减弱、食欲不振的情况 ,严重时,病虾的体表会出现灰
白色的棉毛状物。
原因
水霉病主要由水霉菌感染引起, 这种霉菌在虾体受伤或死亡后, 会大量繁殖并附着在虾体表面。
防治方法
保持水质清洁、避免虾体受伤、 及时隔离病虾、使用抗真菌药物
进行治疗。
甲壳类引起的疾病
总结词
甲壳类如螃蟹、龙虾等可能与南美白对 虾竞争生存空间和食物,从而引发疾病 。
VS
详细描述
甲壳类与南美白对虾在食物和生存空间上 存在竞争,当甲壳类数量过多时,可能会 引发虾的疾病。此外,甲壳类可能携带病 原体,如病毒和细菌,对虾的健康产生不 利影响。
鱼类引起的疾病
总结词
鱼类可能与南美白对虾竞争生存空间、氧气和食物,从而引发疾病。
确保虾池之间有足够的间距,避免疾病快速传播 。
3
科学投喂饲料
选用高品质饲料,避免过量投喂,减少对虾应激 反应和疾病发生。
强化健康养殖管理
做好虾苗选择
选择健康无病的优质虾苗,从源头上预防病害发生。
加强水质监测
定期检测虾池水质,包括酸碱度、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确保水 环境稳定。
注重饲料营养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水产品,但在养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病害。

以下是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1. 尾部坏疽病:尾部坏疽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疾病。

病虾尾部出现浅褐色斑点,逐渐扩大,最终导致尾部溃疡。

防治措施包括保持水质清洁,避免过度密度,提供足
够的氧气,定期检查并及时处理感染的虾。

除了以上列举的病害外,南美白对虾还可能受到其他疾病的影响,如细菌性疾病、寄
生虫感染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养殖户应该采取以下的防治措施:
1. 维持水质清洁:定期检测水质,保持适宜的pH值和溶氧量。

定期更换水源,防止
水体沉积物积累。

2. 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密度,保持虾池中虾的适宜数量。

合理的养殖密度有利
于虾的生长和健康。

3. 提供良好的饲料:提供营养丰富的饲料,保证虾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提高虾的
免疫力。

4. 加强管理和监测:定期检查虾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的虾。

隔离病虾,防止疾病传播。

5. 使用药物治疗:在疾病爆发时,可以使用适当的药物治疗病虾,但应该遵循药物
使用规定,避免药物滥用和残留物超标。

对于南美白对虾的养殖,预防疾病比治疗疾病更为重要。

养殖户应该注重水质管理,
提高养殖过程中的卫生条件,并加强养殖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南美白对虾常见疾病防治

南美白对虾常见疾病防治

喂药饵的同时,结合二溴海因复合消 毒剂全池泼洒,进行水体消毒。④罗 红霉素按1‰比例制成药饵连续投喂3 天。
三、滞壳病 1.病症 在蜕壳时病虾头胸甲 无法脱落,粘带在步足基部,死亡率 可达100%。在淡水养殖或工厂化养 殖过程中,体长6厘米以上的南美白 对虾易发此病。在室外池塘养殖过程 中不易被发现,故危害性很大。 2.病因 换水条件差,池水浑 浊,水质富营养化,蓝藻旺盛,特别 是天气持续高温,养殖密度大。 3.防治方法 ①用生石灰拌水 泼洒,每天2次,连续2天。②投喂 优质饲料,最好投喂鲜活饵料。③ 养殖水体用二溴海因复合消毒剂消 毒。
水产养殖
南美白对虾常见疾病防治
辽宁省1.病症 对虾头胸甲触角区出 现白斑,头胸甲易剥离。 2.病因 主要是白斑杆状病毒 所致。导致发病的主要因素有:①虾 池老化,底质差。②放养密度过高。 ③滥投饵料,由于不少杂鱼、兰蛤、 卤虫等带有该病原体,使病原体直接 由摄食进入虾体。④持续高温。 3.防治方法 ①改善虾池环境 条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②发现 虾病后及时清除死虾,防治交叉感 染。③投喂优质配合饵料,适量投喂 鲜活贝类,增强体质。④进行水体消 毒,施用二溴海因复合消毒剂,消灭 水体中病原体。⑤投喂饵料,用盐酸 恩诺沙星按1‰的比例配置药饵,连 续投喂3天,以后可以间隔3~4天, 再连续投喂2天。
二、红体病 1.病症 主要是附肢、大触 角、尾扇呈红色,尾尖充血肿胀,严 重时整个虾体呈暗红色,在水中游动 十分缓慢,反应迟钝。部分病虾有摄 食行为,能拖便。 2.病因 根据病虾壳硬度分为 硬壳红体病和软壳红体病。硬壳红体 病是感染了白斑病毒,在天气忽冷忽 热、阴晴交错或台风后,饲养管理不 当时易发生。软壳红体病又分两种情 况:桃拉综合征和蜕壳综合征。桃拉 综合征由桃拉病毒引起。蜕壳综合征 病因不详。 3.防治方法 ①彻底清淤,保 持水质清洁。②合理放养,定期泼洒 生石灰,清洁池底。③用红体消配药 饵防治,每100公斤饵料中加入红体 消150克,制成药饵连续投喂3天。投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与病害防治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与病害防治

摘要:南美白对虾是南美的一种优质虾种。

南美洲的大部分人都把养殖白对虾作为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研究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治有利于树立健康繁育新理念。

本文首先从生活习性、食性和养殖技术三个方面对南美白对虾进行了介绍,接着分析了南美白对虾几种常见的病症以及对应的防止技术。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病害防治一、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1.1南美白对虾的生态习性首先,温度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

不同大小的白对虾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不一样的。

18℃到33℃之间的水温条件比较适合白对虾生存,而且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水温越高,白对虾的适应能力越好。

但是在低于18度或是高于33度的条件下,白对虾的抗病能力就会下降。

其次,盐度和酸碱度都会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10%-25%的盐度和7.6-8.5的酸碱度环境比较适合白对虾的生长。

除此之外,不同大小的白对虾溶氧耐受能力有所不同,白对虾的溶氧能力会随着白对虾个体的长大而变小。

一般来讲,南美白对虾的耐干适应性较强。

由此也可以得出不耐干的白对虾定是患病的。

1.2南美白对虾的食性南美白对虾喜欢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同时这也有利于它的生长。

除此之外,南美白对虾的饮食习惯是晚上比白天食量大。

晚上的食量比重约占百分之七十。

1.3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在白对虾引进回来之前,一定要将池底洗净消毒,最好是淡化养殖。

水色多为绿色或是黄绿色。

这样有利于南美白对虾脱皮。

饵料和管理方法都必须严格按照白对虾的生活习性来安排和选择。

选择白对虾的幼体时一定要严格筛选,检查一下白对虾是否没有携带病毒,尽量选择活动能力比较强、四肢健全的白对虾幼体,运输白对虾的时候要对袋子进行消毒,然后在袋子中注入新鲜的水,然后再将白对虾放进去。

注入池底的不能直接就把白对虾放进去,要先将装白对虾的袋子放入池底适应半小时后再打开袋子。

二、南美白对虾的常见的病害防治技术2.1烂眼病烂眼病是所有品种的虾基本都会出现的病症,它的出现是由于养殖水底的致病菌或是饵料携带的病菌引起的。

南美白对虾12大疾病防治

南美白对虾12大疾病防治

南美白对虾12大疾病防治一、肠炎病病因可能因细菌感染或摄食某些藻类中毒引起。

病症病虾消化道呈红色,有的胃部呈血红色,中肠变红且肿胀,后肠部分外观混浊,界限不清。

防治1.全池泼洒“虾舒宁”,用量为每亩1升~升;也可泼洒“虾舒泰”100毫升~200毫升/亩或按照100毫升~200毫升/(亩·米)用量全池泼洒“虾净”,病情严重时第二天再泼洒一次;“溴氯海因”全池泼洒,使池水成~可治疗此病;每亩水面泼洒“富溴”千克~千克,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2.在饲料中按照1%添加量添加“虾健康”,同时配合使用“解毒保肝散”和“排毒护虾丹”,另加“LAPP-高效营养素”可促进虾的机体修复。

二、荧光病病因弧菌感染引起。

病症发病初期病虾鳃、头胸部、腹部在黑暗处发荧光,病虾常断触须,摄食减少或停止,缓慢游于池边,反应迟钝。

1.防治发生此病时可全池泼洒“溶藻素”治疗,同时内服“虾用脑黄金”增强虾体抵抗力。

2.泼洒“解毒减肥灵”降低水体肥度,降低水体污浊度。

3.在饲料中按照1%添加量添加“虾健康”,同时配合使用“解毒保肝散”和“排毒护虾丹”,另加“LA PP-高效营养素”可促进虾的机体修复。

三、对虾固着类纤毛虫病病因聚缩虫、累枝虫、单缩虫、钟虫等寄生虫附生引起。

病症当虫体大量附生时,病虾的鳃、体表、附肢等外观呈土黄色,体表具黄灰色绒毛状物,病虾经常浮于水面、呼吸困难、反应迟钝、不摄食、不蜕壳、生长停滞。

防治1.全池泼洒“纤毛虫清”,使池水成1ppm;2.在饲料中按照1%添加量添加“虾健康”,同时配合使用“解毒保肝散”和“排毒护虾丹”,另加“LAPP-高效营养素”可促进虾机体修复。

四、烂鳃病病因弧菌或其他杆菌感染。

病症鳃丝呈灰色,肿胀变脆,然后从尖端基部溃烂,溃烂坏死的部分发生皱缩或脱落。

虾浮于水面,游动缓慢、反应迟钝、厌食,最后死亡。

防治1.全池泼洒“虾舒宁”用量为每亩1升~升;也可泼洒“虾舒泰”100毫升~200毫升/亩或按照100毫升~200毫升/(亩·米)用量全池泼洒“虾净”,病情严重时第二天再泼一次;“溴氯海因”全池泼洒,使池水成~可治疗此病,每亩水面泼洒千克~千克“富溴”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痉挛病
病因:缺钙、磷、镁及B族维生素等,水体透明渡过高,水中钙磷比例失调。
症状:病虾躯干迂回,背部弓起,僵直,无弹跳力,不久死亡。
防治:加大换水量,进步池塘水位,将透明度节制在30—40厘米;饲料内适当补充添加钙、磷及维生素B等微量元素。水温30℃以上少惊动虾池内的对虾。
一、红体病(又称桃拉综合症)
症状:虾体虚弱,甲壳变软,不摄食,空胃,体色素扩散,附肢呈红色,尤其是在尾扇、尾节和腹肢更显然,有时全体虾体变成红色。急性期感染的南美白对虾全身暗红,尤以尾扇与游泳足显然。病虾肝胰脏肿大变白。
防治:切断传播源,选择无感染的亲虾和虾苗,养殖水体用含氯或含碘药物消毒;用免疫加强剂如参素、核苷素、多肽类、酶类等生物活性物质以及多糖类等加强免疫功能;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2克,红体消15克,EM原露3克,连续内服5—6天。在水体中可用超碘季胺盐0。2克/立方米,连续倾注2天。在第3天用0。2—0。3克/立方米二溴海因全池倾注,隔2天后再全池倾注清水素(枯草杆菌)0。2克/立方米,沸石粉20克/立方米。
症状:病虾反映愚钝,不摄食,甲壳上有白色的圆点,以头胸甲处最为显然,鳃丝发黄,肝胰脏肿大,糜烂,一般在几天内便可大批死亡。
防治:①全池连续倾注二溴海因0。3克/立方米,2天;②投喂药饵,每千克饲料中添加对虾病毒灵10克、维生素C3克,连续投喂5—7天。
四、肠炎病
症状:病虾游动迟缓,体质弱,肠道显然变粗、呈红色,肠胃空,有液体或黄色脓状物。
防治:①全池倾注二溴海因0。3克/立方米一次;②每千克饲料中添加肠炎灵5克、大蒜素5克,连喂3天。
五、烂鳃病
症状:病虾鳃丝呈灰色,肿胀,鳃丝溃烂,呼吸艰苦,食欲不振。
防治:全池倾注溴氯海因或二溴海因0。2—0。4克/立方米一次。两天后全池倾注清水素(枯草杆菌)0。25克/立方米或EM原露0。3克/立方米,同时内服适量的环保抗菌药物。同时可用沸石粉10—20克大,水质不稳,水环境突变或者饵料不足,尤其饵料中含Ca、P物质不均衡,脱壳后钙磷转化艰苦,致使对虾不能利用磷所引起。
症状:病虾甲壳薄而软,活气差,体色灰暗,生长迟缓。
防治:①适当加大换水量,改良水体环境,常常全池倾注生石灰每亩每米水深8—15公斤,或者强壳宝每亩每米水深300—350克,医治时全池倾注沸石粉,每亩每米水深30—50公斤;②每隔半个月全池倾注清水素(枯草杆菌)0。25克/立方米;③饲料内添加3—5磷酸二氢钙和2的脱壳素,连续投喂5—7天。
十一、蓝藻中毒
病因:因池内微囊藻过量滋生。当藻体大批死亡时,经细菌分解产生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引起对虾中毒死亡。
诊断方法:池水表层出现大批蓝绿色或铜绿色浮游藻类,当有风时下风处水表层会积聚很多微囊藻,并有腥臭味,对虾即可能中毒。
防治:①节制投饲量,以免残饵积攒太多;②用络合铜0。7克/立方米或青苔净0。3克/立方米全池倾注,过3天后再倾注一次。留意,用药时容易缺氧,必需开启增氧机,预防泛塘。
二、红腿病
症状:病虾附肢变红,尤以游泳肢最显然。步足、尾扇也呈红色。病虾在水面慢游或旋转或上下垂直游动。
防治:①全池倾注二溴海因0。3—0。4克/立方米;②第二天全池倾注超碘季铵盐0。2克/立方米;③内服药饵,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10%氟苯尼考0。3—0。5克,连续投喂3—5天。
三、白斑病
防治:连续倾注超碘季铵盐0。2克立方米,2天,同时每千克饲料中添加10%氟苯尼考0。5克,连续内服5天。
八、固着类纤毛虫病
症状:病虾的体表、附肢和鳃上构成一层灰黑色绒毛状物或鳃部变黑,呼吸和蜕皮艰苦。底质腐殖质多且老化的池塘易发生黑鳃
防治:①全池倾注纤虫净1。2克/立方米,过5天后再用一次。再全池倾注工业硫酸锌3—4克/立方米,过5天后再倾注一次。或者全池倾注甲壳宁每亩每米水深200克;②以上药物用过后,隔天再全池倾注0。2—0。3克/立方米二溴海因一次。
十二、死底症(偷死症)
病因:放苗密渡过大,管理配备跟不上,造成缺氧或局部缺氧,水质变坏,加之后期投饵量大,造成虾池氮素积攒,氨氮、亚硝酸氮和硝酸氮偏高,低盐度虾池亚硝酸氮高于0。5ppm,即可出现“死底”现象。而盐度高的水体,亚硝酸氮高于4。0ppm也会发现“死底”现象。
预防办法:强力增氧;放苗30天后,全池泼1次纯化硝化细菌,每亩1000克;放苗40天左右,每隔20天,每亩每米水深用降解灵500克/全池倾注;科学合理投饵,加强水质调控,可常常使用有益菌,维持良好水质。
六、烂眼病
症状:眼球肿胀,由黑色变成褐色,进而溃烂,有的只剩下眼柄。病虾漂浮于水面翻滚。
防治:全池倾注“二溴海因复合消毒剂”0。3克/立方米,连续泼2天,同时内服抗菌药,每千克饲料内添加10%氟苯尼考0。5克,连续投喂3天即可。
七、褐斑病
症状:病虾体表甲壳和附肢上有黑褐色或黑色雀斑状溃疡,雀斑的边缘较浅,中间颜色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