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检测方法和标准介绍

合集下载

无线通信设备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无线通信设备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无线通信设备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无线通信设备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们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确保无线通信设备的质量,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是必要的。

质量标准是衡量无线通信设备质量的准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抗干扰性和稳定性:无线通信设备工作环境复杂多样,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干扰。

因此,抗干扰性是无线通信设备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设备在高频、电磁场、电压等外界干扰条件下能否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是衡量无线通信设备抗干扰性的重要标准之一。

2. 传输速率和信号强度:无线通信设备主要用于数据传输和通信,传输速率和信号强度是衡量设备质量的重要指标。

传输速率越高,设备能处理的数据量就越大;信号强度越强,设备在复杂环境中传输数据的稳定性就越高。

3. 设备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无线通信设备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的风险。

因此,设备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是无线通信设备质量标准中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

设备是否采用了先进的加密和认证技术,是否有安全防护机制,都是衡量设备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4. 能耗和电池寿命:无线通信设备通常需要使用电池供电,因此能耗和电池寿命也是重要的质量指标。

设备是否能够高效地利用能源,是否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这些都是衡量设备质量的重要标准。

针对无线通信设备的质量标准,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法进行检验:1. 信号测试:通过对设备的信号传输和接收进行测试,检测设备的传输速率和信号强度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可以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或者软件进行无线信号测试,例如使用功率计、频谱分析仪等设备进行测试。

2. 抗干扰性测试:通过在设备周围引入不同频率、强度的电磁场和干扰源,观察设备是否能够在干扰环境下正常工作。

可以使用专业的电磁兼容性测试设备和方法进行抗干扰性测试。

3. 安全性测试:通过模拟实际的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场景,测试设备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能力。

sar测试标准

sar测试标准

sar测试标准SAR测试标准。

无线电频率电磁场特性测试(SAR测试)是指对无线电频率电磁场对人体吸收的特性进行测试,以评估无线设备对人体的辐射影响。

SAR测试是无线设备上市前必须进行的重要测试之一,也是保障用户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SAR测试的相关标准和要求。

1. 国际标准。

目前,国际上对SAR测试的相关标准主要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

其中,IEC发布了IEC 62209系列标准,涵盖了SAR测试的各个方面,包括测试方法、测量设备和测试程序等。

而ITU则发布了ITU-T K.52和ITU-T K.61两项建议,对SAR测试进行了详细规定和说明。

这些国际标准为全球范围内的SAR测试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保障了无线设备在全球范围内的通用性和安全性。

2. 国内标准。

在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AQSIQ)发布了GB 9175-2008《移动通信设备人体电磁辐射防护要求》标准,对移动通信设备的SAR测试进行了规定。

此外,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也发布了GB/T 18801-2015《无线通信设备人体电磁辐射特性测量方法》标准,对无线通信设备的SAR测试进行了详细规定。

这些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确保了国内外无线设备的一致性和安全性。

3. 测试要求。

在进行SAR测试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测试要求,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测试设备和测试环境需要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包括测试设备的精度和灵敏度、测试环境的电磁干扰和辐射环境等。

其次,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测试人员的安全和健康,确保测试操作符合相关的安全规范。

最后,测试结果需要进行准确的数据分析和处理,以得出符合标准要求的测试结论。

4. 测试方法。

SAR测试的方法主要包括体外测试和体内测试两种。

体外测试是指在测试设备周围放置仿人头模型或仿人体模型,通过测量模型吸收的电磁能量来评估设备的辐射特性。

无线电设备的检验

无线电设备的检验

无线电设备的检验检验概览无线电设备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来传输信息的设备。

检验是为了验证设备是否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发射、接收信息,是否符合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

如果设备没有经过检验或未通过检验,使用者可能会受到电磁辐射或其他损害。

无线电设备检验的过程包括审核文件、检查设备、进行测试、记录信息和评估结果。

在检查设备时,焊缝、过滤器、电容和电感等元件都需要进行细致的检查。

相关标准无线电设备检验所依据的相关标准如下:国际标准国际上无线电设备检验方面的主要标准有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发表的ITU-R建议,以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的标准。

国家标准中国的无线电设备检验标准主要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相应的行业标准制定机构发布。

例如,无线电发射设备可能会根据《无线电发射设备技术规定》进行检验、调整和维护。

此外,在行业内也有自制的标准,例如中国电信行业标准《无线电设备技术要求》等。

检验测试无线电设备检验的测试内容主要包括如下方面:电磁兼容性电磁兼容性是指在特定电磁环境下,设备可以正常工作并且不会以其它无线电设备干扰到该设备的工作。

电磁兼容性测试可以分为发射、传输和接收三个部分。

电气安全电气安全测试的主要目的是验证设备的绝缘抗电强度是否符合标准,电气接地是否合理等。

辐射危害辐射危害测试包括人体可承受电磁波的范围试验、设备对环境的干扰测试、人体在该电磁环境下保持正常心率的能力等方面的测试。

不良事件评估不良事件评估可使检验员了解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改进方法。

检验应用无线电设备的检验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以下方面:通信对于通信行业,无线电设备的正确性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在国家的视野下,即使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也必须保持通信设备的稳定工作。

公共安全对于公共安全方面,无线电设备的检验体现在警车使用的通讯设备、消防通讯装备以及气象防灾设备等方面。

科研在科研方面,无线电设备检验广泛运用于电磁兼容性测试、电磁辐射场强测试等方面。

无线电频率占用度测量要求及方法

无线电频率占用度测量要求及方法

频 电
4.1 对场地的要求
家线
国 无 测量场地需满足要求,才能得到能够反映客观实际的测试结果,一般应满足以下条件:
家 a) 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电台; 国 b) 远离可能引起反射的楼房和建筑物;
c) 远离各类噪声源;
d) 位于待测量无线电业务系统的发射覆盖区域内。
4.2 对设备的要求
设备的以下功能有助于更好的完成占用度测量,可根据测试电磁环境以及频段的特点, 结合测量实际需要考虑取舍。
3 术语和定义
测理
监管
3.1 监测时长
电谱
线 频 系统完成一次占用度测量的全部时间。
无电
3.2 信道观测时间
家线
国 无 系统对一个信道进行测量所需的时间。
3.3 测量周期
家 国
系统完成所有被测信道的测量并返回初始信道的一个周期的时间。
3.4 信道数量
被测频段包括的全部信道的数量。
3.5 平均发射时长
被测频段典型业务信号的平均发射时长。
3.6 扫描步进
占用度测量时设定的频段扫描步进值。
1
3.7 信道占用度测量门限电平
进行信道占用度测量时参照的判决门限电平。
3.8 信道占用度时间分辨率
对信道占用度数据进行统计的时间间隔。
3.9 频段占用度判决门限
根据信道占用度数据对频段占用度进行统计计算的占用度判决门限。
8 占用度数据交换标准格式
占用度数据交换的标准格式应符合“ITU-R SM.1809 建议书 无线电监测站登记和测量
使用的数据交换标准格式”中的描述。
频段占用度基于频段扫描信道占用度结果统计生成。 基于某一频段的信道占用度测量结果,所有占用度数据大于频段占用度判决门限(可调) 的信道即认为被占用,用所有被占用的信道数除以该频段的总信道数,即为频段占用度。

无线电发射设备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

无线电发射设备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

(实用版4篇)编制人: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月___日序言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了4篇《无线电发射设备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供大家借鉴与参考。

下载后,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射!(4篇)《无线电发射设备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篇1无线电发射设备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是指对无线电发射设备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进行规范的标准。

这些标准对于无线电发射设备的设计、生产和使用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设备类型,无线电发射设备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和频段。

例如,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发射机测量方法适用于移动通信领域的无线电发射设备,而无线电发射机相关则包括了各种不同类型和用途的无线电发射设备。

通常,无线电发射设备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发射设备的频率容限参数项,即设备能够正常工作的频率范围。

2. 发射设备的上限工作频段,即设备能够正常工作的最高频率。

3. 发射设备的功率和调制方式,即设备输出的功率和信号的调制方式。

4. 发射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即设备在各种工作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发射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即设备与其他电子设备相互干扰的程度。

针对不同的无线电发射设备类型和应用场景,还有相应的测量方法和技术要求。

例如,对于广播发射机,需要测量其输出功率、载波抑制比、调制深度等参数;对于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发射机,需要测量其频率容限、调制方式、发射功率等参数。

《无线电发射设备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篇2无线电发射设备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是指对无线电发射设备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进行规范的标准。

这些标准对于无线电发射设备的设计、生产和使用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无线电发射设备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包括了一系列的技术指标,如频率容限、调制方式、输出功率、频率稳定性、谐波分量等。

移动通信设备的无线电性能测试

移动通信设备的无线电性能测试

移动通信设备的无线电性能测试移动通信设备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无论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还是手持终端设备,它们的普及和应用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但同时,由于移动通信设备的无线电性能涉及到人们的健康和通信的可靠性,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无线电性能测试,以确保设备的安全和可用性。

一、测试背景移动通信设备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因此对其无线电性能的测试也愈发重要。

移动通信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无线路由器和手持终端,这些设备都需要进行无线电性能测试,以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

无线电性能测试包括如信噪比、频率误差、输出功率、调制度等多项测试。

二、测试方法对于移动通信设备的无线电性能测试,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1.专用测试设备测试:采用专门的无线电测试仪器和软件,对设备进行多项测试,如频谱测试、通信测试、场强测试等,以评估其无线电性能。

2.OTA(Over The Air)测试:通过模拟真实的无线通信环境进行测试,以检测设备的信号质量、传输速率、灵敏度等。

该测试方法能在真实的使用环境下进行测试,更加接近实际应用情况。

3.算法仿真:采用电磁场仿真和数值计算方法进行测试,以确定设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无线电性能。

虽然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但可以更快速地解决一些电磁干扰问题。

三、测试评估指标移动通信设备的无线电性能测试需要考虑以下指标:1.频率误差:指移动通信设备传输信号的实际频率相对于标准频率的误差。

频率误差会影响设备的通信质量和稳定性,因此该指标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

2.输出功率:指设备发送信号时的功率大小。

输出功率小于标准值会影响设备的通信质量,而输出功率过大则可能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精确的测试。

3.灵敏度:指设备接收信号的能力。

灵敏度越高,设备接收信号的能力就越强,从而提高了通信质量和可靠性。

4.调制度: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是否能达到预期的调制度。

调制度越高,设备的通信质量就越好,因此该指标也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

无线电测量实验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无线电测量实验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无线电测量实验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无线电测量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广泛应用于电子学、通信工程等领域。

在进行无线电测量实验时,为了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并确保实验安全进行,有一些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是需要遵守的。

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进行无线电测量实验前,首先要对实验器材进行检查和准备。

检查实验设备是否齐全,如示波器、信号源、天线等,确保它们的正常工作状态。

同时,还应核对所需的测量电压、电流范围是否与实验要求相符。

二、无线电测量实验操作步骤1. 设置实验装置:根据实验要求,正确连接实验装置和所需的测量仪器。

如需要使用信号源,将信号源输出与被测电路相连。

若使用示波器,将示波器的探头正确接入被测电路。

2. 调整仪器参数:根据实验目的,调整示波器的水平、垂直分辨率和触发电平等参数,确保示波器显示的波形清晰可见,并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测量被测量:调整信号源的输出频率、幅度等参数,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变化,并记录相关数据。

根据实验目的,调整信号源的频率范围和幅度范围,以确保准确测量到所需的信号。

4. 分析测量结果:根据实验目的,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记录。

可采用数学工具和仪器,如频谱分析仪,对测得的信号进行进一步分析。

在分析测量结果时,要注意对信噪比、谐波失真等参数的评估。

5. 实验结束:实验完成后,要注意关闭所有仪器,切断电源,并将实验装置恢复到初始状态。

清理实验场地,保持实验环境整洁,确保无线电测量实验设备良好存放。

三、注意事项1. 安全操作:在进行无线电测量实验时,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触电、短路等意外事故发生。

正确使用接地线,确保实验设备的良好接地,保证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2. 防止干扰:无线电测量实验易受到外界干扰,因此要注意实验环境的选择和设置。

远离大功率电子设备、强电磁辐射区域,确保实验环境的电磁噪声尽可能小。

同时,也要避免实验装置之间的互相干扰。

3. 调整仪器参数:在进行无线电测量实验时,正确调整仪器参数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的关键。

通信无线电设备的性能测试和校准技术

通信无线电设备的性能测试和校准技术

通信无线电设备的性能测试和校准技术通信无线电设备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通信工具,包括手机、对讲机、GPS、卫星通信设备等。

这些设备的性能测试和校准技术不仅关系到设备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可靠性和精度,还关系到人们的通信安全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性能测试和校准技术两个方面详细介绍通信无线电设备的测试和校准技术及其重要性。

一、性能测试技术通信无线电设备的性能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功率测试通信无线电设备的功率测试是对设备发射功率的测试。

常用的测试方法有接收功率计和扫频仪测量法。

接收功率计法是将接收功率计与待测设备进行连接,测量设备在不同频段和功率下的实际发射功率。

扫频仪测量法则是利用扫频仪测量设备在不同频段和功率下发出的实际信号强度。

这些测试方法可以对设备发射功率的准确性和精度进行检验。

2. 灵敏度测试灵敏度测试是对通信无线电设备接收灵敏度的测试。

灵敏度是设备接收信号的最小功率值,这也是一个接收机常常接受和处理识别的最低信号功率。

灵敏度测试方法通常采用噪声发生器或信号发生器进行测量。

噪声发生器发出的噪声信号的强度是已知的,用于检测不同功率的信号的最低信噪比值。

信号发生器则可用于测量设备接收灵敏度的底限。

3. 正确性测试正确性测试是检验通信无线电设备采集、处理和输出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度。

该测试可包括频率稳定度、时钟稳定度、频偏误差、时偏误差等测试。

具体测试方法包括1HZ GPS时钟测试、GPS频偏误差测试等。

4. 频率误差测试频率误差测试是对设备发射频率误差的测试。

设备误差是指实际发射频率与标准频率的偏差,可以通过不同的测量方式来测试。

通常使用时间计数法和扫频法来进行测量。

以上四个测试方法都是通信无线电设备性能测试的基本内容,可以有效检验设备工作性能的可靠性和精度。

二、校准技术通信无线电设备的校准技术是指将测试结果与标准值相比较,然后对设备进行校准调整,使设备达到标准要求。

校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标准信号的产生和校准技术标准信号的产生是测试和校准的基础之一。

无线电监测技术标准简介

无线电监测技术标准简介

11:43
第一章 标准概述
• 基本概念
标准化组织:
目前全世界有约300个国际组织和区域性组织在制定和发布标准和技术规则;
常见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等;
国内标准化管理组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各级标准化行政管理部门;
国务院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第三章 常用国家标准
常用国家标准
• 电气标准
• GB /T 4728.1-2018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合 第1部分 一般要求;
• GB /T 4728.2-2005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合 第2部分 符号要素、限定符号和其他常用符号;
• GB /T 4728.3-2005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合 第3部分 导体和连接件;
适用范围:在全国范围内适用的标准;
优先级:优先级最高,其它各级别标准不得与国家标准相抵触;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地方标准
【团体标准】
团体标准
【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
制定方:由国家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制定;
适用范围: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适用的标准;
优先级:优先级高,在行业范围内级别最高;
制定方:由地方政府或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制定















11:43
03
常见国家标准
第三章 常用国家标准
常用国家标准
标准名称的构成
标准名称由几个尽可能短的独立要素构成:引导要素、主体要素、补充要素;

#[精品]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测的检验依据(含参考标准)

#[精品]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测的检验依据(含参考标准)

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测的检验依据(含参考标准)(一)调频收发信机1.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文件《关于350 MHz频段移动通信设备主要技术指标的通知》(国无办频〔1996〕93号)使用频段:336-399.9MKz(1)360MHz:基站发射频段:361-368MHz移动台发射频段:351-358MHz同频单工频段:358-361MHz(2)380MHz:基站发射频段:382-389MHz移动台发射频段:372-379MHz同频单工频段:379-382MHz2.《关于重新调整336-399MHz频段移动通信频率配置及管理办法的通知》(信无函【2001】85号)频率配置: 频率配置分为12.5kHz信道间隔和25kHz信道间隔两种方式频率分配及审批管理:(1)部门规划使用频率: 1)351-356MHz/361-366MHz2)356-358MHz/366-389MHz3)376-379MHz/386-389MHz4)358-361MHz5)379-380.5MHz上述各段频率由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分别配给军队、武警部队和公安系统,用于组建各系统指挥调度通信网。

(2)共用组网频率: 1.372-376MHz/382-386MHz2.380.5-382MHz上述二段频率主要分配给国家安全、法院、检察院、司法监狱劳教、海关等政府部门用于组建区域性或全国指挥调度通信网,原则上异频单工频段管理用于建设各部门共用网。

3.信息产业部《关于公众对讲机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信部无【2001】869号)工作频率(单位:MHz):409.7500; 409.7625; 409.7750; 409.7875; 409.8000;409.8125; 409.8250; 409.8375; 409.8500; 409.8625;409.8750; 409.8875; 409.9000; 409.9125; 409.9250;409.9375; 409.9500; 409.9625 ;409.9750; 409.9875。

无线电检验工作总结

无线电检验工作总结

无线电检验工作总结1. 引言无线电产品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出厂前的无线电检验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因此,本文对无线电检验工作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改进和完善检验工作流程。

2. 检验目标无线电检验的主要目标是确保无线电产品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法规要求,以确保产品的性能稳定可靠,并且满足用户的需求。

具体的检验目标包括: - 电气性能检验:包括无线电频段、功率输出、接收灵敏度等。

- 电磁兼容性检验:包括抗干扰性能、辐射性能等。

- 安全性能检验:包括电源安全、辐射安全等。

3. 检验方法针对不同的无线电产品,可以采用不同的检验方法。

常见的检验方法包括: - 静态检验:通过对产品的外观、电路板等进行目视检查,判断是否存在明显的缺陷或故障。

- 功能检验:通过模拟与实际使用环境中的各种情况进行对比,验证产品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功能是否正常。

- 仪器测量:使用专业的测量设备对产品的电气性能进行测试,如频率测量、功率测量等。

- 辐射测量:使用辐射仪器对产品的辐射性能进行测量,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评估其合格程度。

4. 检验记录与报告在进行无线电检验工作时,需要准确地记录每一次的检验结果和过程。

检验记录包括以下内容: - 检验日期和时间 - 检验人员和职务 - 接受测试的产品型号和序列号 - 检验所使用的设备和仪器 - 检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检验结果和评估(合格或不合格)检验报告是对检验工作进行总结和归纳的文档,为了方便阅读和理解,检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 报告的目的和背景 - 检验所使用的方法和仪器 - 检验结果的详细描述和分析 - 对检验结果的评估和建议 - 相关的图片、表格和图表(可选)5. 检验结果分析在进行无线电检验工作后,需要对检验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

对于合格的产品,应对其性能进行定量化的评估,以便进一步改进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

对于不合格的产品,需要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或修复。

无线电物理实验中的调试与测试方法

无线电物理实验中的调试与测试方法

无线电物理实验中的调试与测试方法无线电物理实验是研究无线电波的传播、发射和接收过程的实践性课程。

在进行无线电物理实验时,为了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调试与测试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调试与测试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无线电物理实验中。

一、电路调试方法1. 确保电源和地线的连接正确:在进行无线电电路调试时,首先要确保电源和地线的连接是正确的。

错误的电源和地线连接会导致电路无法正常运行或产生干扰信号。

2. 使用示波器观察信号:示波器是无线电电路调试中常用的仪器之一。

通过连接示波器,可以观察信号的波形特征和频率。

在调试过程中,可以根据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特征判断电路的工作状态。

3.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信号:信号发生器是用于产生特定频率的信号的设备。

在无线电物理实验中,可以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特定频率的信号,然后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观察信号的接收情况,以判断电路的接收性能。

二、天线调试方法1. 天线调谐:天线调谐是指调整天线的参数,以实现最佳的发射或接收性能。

调谐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天线长度、角度和位置等参数,观察信号的强度和质量变化。

通常,调整天线参数直到达到最佳接收或发射效果。

2. 天线指向性测试:在进行无线电通信时,天线的指向性对于信号的传输和接收都至关重要。

通过天线指向性测试可以确定天线的最佳指向和位置,以提高通信质量。

三、信号测试方法1. 信号强度测试:信号强度测试是用于测量无线电信号强度的方法。

可以使用专用的信号强度表或接收设备进行测量。

通过信号强度测试,可以评估无线电信号的传播距离和强度,进而优化天线的放置和方向。

2. 信号质量测试:信号质量测试是用于评估无线电信号质量的方法。

常用的测试指标包括信噪比、误码率等。

通过信号质量测试,可以判断无线电信号是否受到干扰或丢失,从而指导调整信号源或接收设备。

四、安全测试方法1. 辐射功率测试:无线电设备产生辐射,对人体和其他电子设备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无线射频检测标准

无线射频检测标准

无线射频检测标准
无线射频(RF)检测标准是用于评估和确保无线电频率和射频设备的安全性、合规性以及其对人体和环境的潜在影响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

这些标准通常由国际标准组织和各个国家的监管机构所制定和管理。

以下是一些与无线射频检测相关的常见标准和规范:
1. 电磁兼容性(EMC)标准:这些标准用于确保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正常运行,同时不对周围其他设备或系统造成干扰。

例如,EN 301 489(欧洲标准)和FCC Part 15(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规定了无线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

2. 电磁辐射安全标准:这些标准规定了无线设备的辐射水平限制,确保人体在使用无线设备时不会受到不良影响。

比如,ICNIRP(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和FCC对于无线设备的辐射限值提出了相关要求。

3. 特定频谱和无线技术的标准:针对特定频段和无线通信技术,有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例如,Wi-Fi、蓝牙、LTE等无线技术都有各自的规范标准,确保其合规性和互操作性。

4. 产品认证标志和测试要求: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要求无线设备符合特定的认证标志(如CE 标志、FCC标志等),这些标志意味着设备已经通过了相关的测试和合规性要求。

这些标准通常包括对辐射水平、频率使用、设备的辐射性能、安全性和合规性的严格要求。

无线设备制造商和供应商通常需要遵守这些标准,以确保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并且满足各国的法规要求。

无线电波束角测量标准及使用指南

无线电波束角测量标准及使用指南

无线电波束角测量标准及使用指南示例文章篇一:《无线电波束角测量标准及使用指南》嗨,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超酷的东西——无线电波束角的测量标准和使用指南。

这可不是什么特别难懂的大怪兽,就像是我们玩游戏的时候要知道游戏规则一样,只要我们慢慢去了解,就会发现它还挺有趣的呢。

我先给你们讲讲啥是无线电波束角吧。

想象一下,无线电波就像从一个超级小的点发出来的光线,但是呢,它不是直直的一条线,而是像一个扇子一样展开的。

这个扇子打开的角度,就是无线电波束角啦。

就好像我们用手电筒照出去的光,它也不是只有一条细细的线,而是有一个范围的光,无线电波束角就是这个类似的概念。

那这个无线电波束角的测量标准是怎么来的呢?这可就像是我们在学校里考试有评分标准一样,是非常重要的哦。

我听我爸爸说(我爸爸可懂这些啦),在测量无线电波束角的时候,有专门的仪器呢。

这个仪器就像是一个超级灵敏的小耳朵,它能准确地捕捉到无线电波的范围。

比如说,我们要测量一个无线电发射源的波束角,我们就把这个仪器放在合适的位置,然后它就能告诉我们这个波束角的大小了。

我有个好朋友叫小明,有一次我们俩就一起讨论这个无线电波束角。

小明就问我:“这东西到底有啥用啊?感觉离我们好远。

”我就跟他说:“你可别这么想呀。

就像我们家里的电视信号,那也是通过无线电波来传播的。

要是没有准确测量无线电波束角,电视信号可能就不好,我们就看不了好看的动画片啦。

”小明一听,眼睛都瞪大了,说:“哇,原来是这样啊。

”这就说明啊,无线电波束角的测量标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可是有很大影响的。

再说说使用指南吧。

当我们要进行无线电波束角测量的时候,第一步就是要选好测量的地点。

这个地点就像是我们搭积木的时候选择的一个平坦的地面一样重要。

不能有太多的干扰源,比如说不能靠近大的金属物体或者其他强大的无线电发射源。

不然的话,就像是在很吵闹的环境里听别人讲话一样,根本听不清,测量出来的结果肯定也不准确啦。

我还有个叔叔,他是做无线电相关工作的。

无线电设备测试标准

无线电设备测试标准

无线电设备测试标准
无线电设备的测试标准通常由国际、国家或地区性的标准化组织制定,以确保设备符合特定的技术规范和法规。

以下是一些通常与无线电设备相关的测试标准的示例:
1.电磁兼容性(EMC):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IEC 61000 系列标准,包括IEC 61000-6(通用标准)、IEC 61000-3(辐射和传导发射)
等。

•欧洲标准(EN):EN 301 489 系列,涉及无线电设备的电磁兼容性。

2.射频性能和无线通信标准:
•电信标准化部门(ITU):ITU-R 系列标准,如ITU-R P.528(射频辐射测量)等。

•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ETSI EN 系列标准,如ETSI EN 300 328(2.4 GHz ISM频段设备)等。

3.射频暴露和辐射安全: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IEC 62209 系列标准,涉及人体与射频电磁场的暴露。

4.产品安全和认证:
•欧洲联盟(EU):CE 认证,根据欧洲EMC 和射频性能标准。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FCC Part 15,涉及未授权
射频设备的操作。

5.卫星通信设备:
•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ETSI EN 301 428(VSAT设备)等。

请注意,具体的测试标准可能因设备类型、频段、国家/地区而有所不同。

此外,标准可能会随时间而变化,因此建议查阅最新版本的标准文档。

在进行测试和认证时,最好与专业的测试实验室或认证机构合作,以确保设备符合适用的标准和法规。

SAR测试方法介绍

SAR测试方法介绍

SAR测试方法介绍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是指定吸收比率,用于测量人体暴露在无线电频谱辐射下吸收电磁能量的速率。

SAR测试旨在评估由无线通信设备和其他电子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的潜在健康影响。

以下将介绍SAR测试的方法。

1.标准和规范:2.测试装置和设备:3.SAR值测定原理:SAR值测定是通过测量电磁场在仿体内引起的能量吸收情况来确定的。

测试中,设备放置在仿体附近,并以不同的位置和方向进行测试,以计算在不同身体部位吸收的能量。

然后通过一系列的计算和分析,得出SAR值。

4.测试过程:在测试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测试频率和功率水平。

然后,按照标准规定的位置和方向放置设备和仿体,进行测试。

测试中需要测量电磁场的分布、辐射功率和温度等参数。

5.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测试完成后,需要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首先,对电磁场分布和强度数据进行计算和转换,得出吸收能量。

然后,根据仿体的尺寸和结构,计算吸收能量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和平均值。

最后,根据标准和规范计算得出SAR值。

结果分析可根据不同频率和功率水平进行。

对于移动通信设备和其他无线电设备,通常需要将SAR值与国际和国家标准进行比较。

如果超过了标准限值,则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辐射。

6.精度和可靠性:总结:SAR测试是评估无线通信设备和其他电子设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重要手段。

通过标准化的测试方法和装置,可以准确测量和评估电磁辐射的吸收能量和分布情况。

SAR测试的结果对于制定和执行相关法规和标准具有重要意义,保护用户免受电磁辐射的潜在风险。

国标12572无线电发射设备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 检测

国标12572无线电发射设备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 检测

国标12572无线电发射设备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检测一、概述国标12572是针对无线电发射设备的标准,旨在规范设备的发射功率、频率、调制方式等参数,确保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本文将介绍国标12572的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对无线电发射设备进行检测。

二、通用要求1. 发射功率限制:设备发射的功率应当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不得超过规定的限值。

2. 频率准确度:设备应当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工作,并且频率准确度应当满足标准要求。

3. 调制方式:设备应当采用符合标准的调制方式,不得使用禁止的调制方式。

4. 杂散辐射:设备在工作频带以外的频率上产生的杂散辐射应当符合标准要求,不得对其他无线电设备造成干扰。

5. 安全性能:设备应当具备必要的安全性能,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三、测量方法1. 测量发射功率:使用功率计对设备的发射功率进行测量,确保其不超过规定的限值。

2. 测试频率准确度:使用频率计和标准信号源配合使用,测试设备的频率准确度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3. 检测调制方式:检查设备的说明书和型号标识,确保其采用符合标准的调制方式。

4. 测试杂散辐射:使用频谱分析仪测试设备在工作频带以外的频率上产生的杂散辐射,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5. 安全性能检测:检查设备的安全警示标识、电源线材质和尺寸、外壳接地等方面,确保设备具备必要的安全性能。

四、检测流程1. 准备检测设备:包括功率计、频率计、频谱分析仪等必要的测量仪器。

2. 确认设备型号和规格:确保设备符合国标12572的要求,并检查设备的型号和规格是否与销售凭证上一致。

3. 检测发射功率:按照国标要求对设备的发射功率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4. 测试频率准确度:按照上述方法测试设备的频率准确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5. 检查调制方式:检查设备的调制方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并记录检查结果。

6. 测试杂散辐射:使用频谱分析仪测试设备在工作频带以外的频率上产生的杂散辐射,并记录测量结果。

无线通信产品FCC认证及测试方法介绍

无线通信产品FCC认证及测试方法介绍

无线通信产品FCC认证及测试方法介绍FCC认证流程1.提交申请:首先,申请者需要向FCC提交一份申请,包括产品技术资料和相关测试报告。

3.样品测试:FCC要求所有申请者提供样品进行测试,以确保产品符合FCC规定的技术标准。

4.技术评测:FCC会对样品进行一系列的技术评测,包括无线电频谱测试、发射和接收敏感度测试等。

5.合规性评价:FCC将评估产品是否符合美国的电磁兼容性(EMC)要求,并验证其对公共无线电服务的潜在干扰水平。

6.认证授权:一旦产品通过了所有的测试和评估,FCC将颁发认证授权,允许产品在美国使用和销售。

FCC测试方法1.无线频谱测试:这是评估无线通信产品频率使用的测试,包括发射功率测试、频率偏差测试和调制特性测试等。

2.发射测试:这种测试是为了评估产品的电磁辐射水平,以确保其在操作时不会对其他无线电设备和服务造成干扰。

测试项目包括射频辐射、谐波射频功率和不包括谐波射频功率等。

3.接收测试:这种测试是为了评估产品的接收能力,以确保它能够接收并解码其他无线设备发送的信号。

测试项目包括接收灵敏度、接收杂散级和抗干扰等。

4.电磁兼容性测试:这种测试是为了确定产品是否会对其他电子设备造成干扰,测试项目包括辐射骚扰、导频骚扰和传导骚扰等。

此外,根据产品的不同类型和应用领域,还可能需要进行其他特定的测试,例如无线麦克风的音频性能测试、无线路由器的网络通信性能测试等。

总结起来,FCC认证和测试是确保无线通信产品在美国市场上合法销售和使用的重要流程。

通过提供详细的技术资料和样品进行测试,FCC能够评估和验证产品是否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法规要求。

这些测试方法不仅有助于保护公共无线电服务的正常运行,也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无线电检测方法和标准介绍 共75页PPT资料

无线电检测方法和标准介绍 共75页PPT资料

直接法测量辐射功率:
测量布置图如下:
此种方法一般在全电波暗室中进行。发射机天线 到接收天线的空间损耗可以用自由空间损耗公式 计算,亦可用实测值为准。发射机天线和接收天 线的极化方式尽量相同,(若不相同,则接收天 线应分别在水平及垂直极化两种方式下进行,并 对测量结果进行均方根合成)。接收机记录的结 果加上电缆损耗减掉接收天线增益即为发射机辐 射功率。全电波暗室应在所测的频率范围内满足 ETS 50147-3标准的有关要求。
无线电发射机检测方法和标准介绍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设备检测处 常若艇
一、前言
无线电发射设备的检测工作是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日常工作中很重要 的一个方面。对无线电发射设备的研制、生产、进口、销售等环节进 行严格的控制,对维护正常的空中电波秩序,从源头上减少干扰源的 产生是至关重要的。在设台前对无线电发射设备进行检测以及日常的 年检是监测工作及进行合理的台站面局的基础性工作。
当发射机使用一体化天线时,可能需要测 试其辐射功率。此时对测试的场地有明确 的要求:①必须满足远场条件;②测试场 地可在开阔场地或全电波暗室,必须消除 周围空间对电波的反射;③测试天线最好 使用对应频段的标准增益天线。
此时可以采用替代法或直接法测量辐射功 率。
采用替代法布置图如下:
采用替代法一般在开阔场或半电波暗室中进行。按上图布置。
第一步:打开发射机,接收天线在1~4范围内升 降,找到最大值并记录下来。
第二步:移开发射机,改用已知增益的天线与信 号源的组合,调整信号源的电平,接收天线在1~ 4米间升降,直到接收电平与第一步中取得的结果 相同时,记录此时的信号源输出电平,此电平加 上发射天线的增益减去电缆及接头损耗即对应发 射机的输出功率。为了提高精度,测量时应尽量 优化各种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

占用带宽
测试方框图如下:
发射机 衰减器 频谱仪
现代频谱仪一般都有占用带宽的测试功能,但需 要指出的是:对于TDMA信号或TDD双工方式的 信号测量时,必须使用门限触发功能,捕捉到全 部的发射频谱。
3.4
邻道功率测试
3.4.1

引言
基于CDMA原理(码分多址)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与第二代 TDMA(时分多址系统,如GSM或IS-136)系统或传统的第一代 模拟FDMA系统(频分多址,如AMPS)相似都采用频率复用原 理。这意味这些系统的频带内要有多个相同带宽的无线信道以提 供复用。这些系统与传统的模拟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无线 信道占用较大的带宽。传统的模拟无线系统如美国的AMPS系统, 指配给每个用户分离的发射和接收信道,通信期间这些信道一直 被占用。TDMA系统中,多个用户在时域中共用发射和接收信道 (频分双工如GSM系统),或发射和接收的信道相同(时分双工 如DECT系统)。基于CDMA原理的移动通信系统,许多用户 (通常约为128个)共享足够宽的发射和接收信道,两个信道一 直被占用,采用不同的解扩码区分用户。
0
1
2
用户信道和上/下邻道+第一个相间信道 用户信道和上/下邻道+第一个相间信道+第二个相间信道
3
3.4.3

邻道功率测量的动态范围

在假定滤波器的选择性足够高可以抑制用户信道和有用信号的影 响的情况下,有三个因素影响频谱仪邻道功率测量动态范围: l 分析仪固有的热噪声 这里指在特定的器件设置(分析仪测量电平、RF衰减器、参考电 平)可获得的信噪比。 l 分析仪的相位噪声 l 互调产物(频谱再生) 落到邻道中的互调产物是关键因素,特别是对于宽带CDMA系统 的测量。 邻道功率是以上三种产物的线性叠加。热噪声和互调产物的贡献 取决于第一级混频器的输入电平。热噪声的影响与混频器电平成 反比,但同时混频器电平的提高意味着互调产物的增加。由功率 的总和曲线可得到每一个混频器电平对应的最大动态范围。
3.4.4 使用频谱仪测量 邻道功率的方法
3.4.4.1

带宽积分法

频谱仪的IF滤波器通常为相对稀疏的1,3或1,2,3,5步进。而 且,它们的选择性不能满足对信道滤波器的要求。对于模拟IF滤 波器通常采用同步调谐的4级或5级滤波器来提供优化的瞬态响应, 以得到最小的扫描时间。4级和5级滤波器的形状因子分别大约为 12和9.5,其选择性相当差,在进行邻道功率测量时通常不能对用 户信道的信号提供足够的抑制。现代频谱仪通常使用的数字滤波 器为高斯型滤波器,尽管它们有较好的选择性(形状因子为 4.6) 也不适合作为信道滤波器使用。 因此,频谱仪通常提供在频域中的功率积分来进行邻道功率的测 量。相对于信道带宽,要选择十分小的分辨率带宽,典型值为信 道带宽的1%到3%来提供适当的选择性。取决于要测量的邻道功 率的序号,频道仪要从较低邻道的开始扫描到较高邻道的结束。
直接法测量辐射功率:

测量布置图如下:


此种方法一般在全电波暗室中进行。发射机天线 到接收天线的空间损耗可以用自由空间损耗公式 计算,亦可用实测值为准。发射机天线和接收天 线的极化方式尽量相同,(若不相同,则接收天 线应分别在水平及垂直极化两种方式下进行,并 对测量结果进行均方根合成)。接收机记录的结 果加上电缆损耗减掉接收天线增益即为发射机辐 射功率。全电波暗室应在所测的频率范围内满足 ETS 50147-3标准的有关要求。 直接法显然比替代法使用更少的测量时间。
n2 BCH 1 Lch 10 log 10Pi / 10 B N , IF n2 n1 n1



分辨率带宽(RBW)的选择

选择的分辨率带宽相对于要进行精确测量 的信道带宽要很小。如果分辨率带宽太大, 被仿真的信道滤波器的选择性不足够高以 至于当进行邻道功率测量时部分主信道也 被包括进去,因此,测量结果就不正确。 对于较好的分辨率带宽选择,其典型值为 1%至3%的信道带宽。如果分辨率带宽太小, 则需要相当长的测量时间。
三、部分发射机参数的 通用检测方法
3.1 功率
3.1.1 载波及平均功率测量

测试方框图如下:
发射机 衰减器 频谱仪 或功率计

测量时,要选用合适的衰减值,以防止功率计或频谱仪的 过载。 对于TDMA信号的测量,必须使用有门限触发功能的功率 计或频谱仪,频谱仪的检波方式要选择有效值检波,同时 VBW≥3RBW。
全电波暗室:
3.2

频率容限
计数器
测试方框图如下:
发射机
衰减器
频谱仪
高稳时基
矢量信号分析仪


测量时如果发射机可以发射载波,则可用计数器或频谱仪 的计数器功能直接进行测试。如果发射机不能去掉调制信 号,则可用频谱仪寻找是否有载波泄漏或寻找与载波频率 有固定关系的单频信号并进行测试。如果以上两种情况都 不满足可用矢量信号分析仪在调制域对其频率容限进行测 试,但必须知道发射机发射信号的调制方式、符号速率、 匹 配 滤 波 器 等 参 数。 对 于 大 多 数TDMA 系 统 如GSM 、 Tetra手机都需要在调制域中进行频率容限的测试。 计数器、频谱仪或矢量信号发生器使用的参考时基精度应 比被测指标至少高一个数量级。
二、技术各词解释
2.1 频率容限

发射的特征频率偏离参考频率的最大允许 偏差。单位为相对值或绝对值。
2.2
发射功率
发射功率依据其测试位置或发射途径不同分为: ——端口传导功率(匹配状态) ——辐射功率(包括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和有效 辐射功率,前者比后者大2.15dB) 根据发射类别或信号特征发射功率亦可分为: ——峰包功率(调制包络最高峰一个射频周期 内的平均功率) ——平均功率(发射机在调制中以所遇到的最 低频率周期相比足够长的时间内的功率) ——载波功率(无调制时载波的平均功率)
检波器的选择


对于信道功率测量,只有取样检波和有效值检波方式是 合适的,因为它们的得到的结果可以进行功率计算。由 于对于噪声或类似噪声的信号不能找出检波出的视频电 压与输入信号功率的关联,因此峰值检波(最大峰值、 最小峰值、自动峰值)不适宜进行此类信号的测量。 当使用取样检波器时,像素点对应的测量值是从IF包络 电压中取样得到的,如果显示的频谱范围相对于分辨率 带宽很大(频跨/分辨率带宽500),离散的信号分量 (正弦波信号)可能由于频谱仪有限的屏幕像素点(约 501个)而被漏掉显示,因此信道或邻道功率的测量就 不正确。
采用替代法布置图如下:
采用替代法一般在开阔场或半电波暗室中进行。按上图布置。


第一步:打开发射机,接收天线在1~4范围内升 降,找到最大值并记录下来。 第二步:移开发射机,改用已知增益的天线与信 号源的组合,调整信号源的电平,接收天线在1~ 4米间升降,直到接收电平与第一步中取得的结果 相同时,记录此时的信号源输出电平,此电平加 上发射天线的增益减去电缆及接头损耗即对应发 射机的输出功率。为了提高精度,测量时应尽量 优化各种配置。

第四种方法:直接使用峰值功率计。
3.1.3

辐射功率的测试

当发射机使用一体化天线时,可能需要测 试其辐射功率。此时对测试的场地有明确 的要求:①必须满足远场条件;②测试场 地可在开阔场地或全电波暗室,必须消除 周围空间对电波的反射;③测试天线最好 使用对应频段的标准增益天线。 此时可以采用替代法或直接法测量辐射功 率。



为了确保大量用户无骚扰的接收,绝对有必要避免频带内的邻道 干扰。一个重要的准则是邻道功率要足够小,其可以定义为绝对 值(单位dBm)或与发射信道功率的相对值(单位dBc)。 对于CDMAOne系统(IS-95,1.25MHz信道带宽),补充规定了 在相邻的模拟移动通信系统AMPS(30kHz信道带宽)信道内的 泄漏功率。 TDMA系统(如IS-136或GSM),发射功率和由此在邻道内产生 的无用功率都只在一定的时隙内产生。因此特殊的测量如门限功 能(只在击活的时隙内测量)是需要的。经常要去区分在邻道产 生的杂散是由调制的稳态信号(调制谱)产生或由发射信号的关 断(开关谱)产生的。因此测量TDMA系统所用的频谱仪必须具
3.1.2 峰包功率的测试

测试框图如下:
信号源 二极管检波器 发射机 衰减器 频谱仪 示波器
峰值功率计
测量蜂包功率(PEP)有四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直接使用示波器,此种情况下示波器的带宽必须足 阻抗问题并进行适当的修正。 第二种方法:发射信号经过通过二极管检波器,并用示波器显示 其包络,记录下示波器包络峰点对应的幅值,然后用信号源取代 发射机,信号源的频率对应发射机发射频率,调整信号源输出电 平值,直到示波器上显示的包络值与上一次记录的包络峰点值相 等。此时信号源的输出电平加上衰减器值并进行必要的路经损耗 修正后即为发射机输出的蜂包功率。 第三种方法:发射机输出经过合适的衰减器后馈入到频谱仪,此 种情况下要求频谱仪的RBW至少5倍于被测信号的带宽。频谱的 设置如下:Span=0, Center freq.=发射机输出载频,VBW≥RBW。 找到时域包络信号的峰点即对应峰包功率。

测量的结果对应于在选择的信道带宽内像素点的线性值的积分, 所得的邻道功率dBc是相对于用户信道的功率。 测量中如下的几个步骤被执行: l对于信道内的所有电平,功率表示为线性值。应用下式: Pi 10L / 10
i

这里Pi为像素点i对应的线性功率值,单位为mW。 Li为像素点i对应的测量电平,单位为dBm l信道内所有像素点对应的线性功率值进行相加,然后除以信道 内对应的像素点数。 l上一步所得的结果乘上选择的信道带宽与分辨率滤波器噪声带 宽的商值。 由以上的步骤,可由以下的关系式计算绝对信道功率: 这里: LCH=信道功率,单位为dBm BCH=信道带宽,单位为Hz BN,IF=中频滤波器的噪声带宽,单位为Hz n,n2=进行相加运算的测量值的号码 P =第i个像素点对应的功率值,单位为m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