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监测技术报告
压裂裂缝监测技术
![压裂裂缝监测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b781880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00.png)
压裂定位控制——Frac-Hook多分支套管压裂技术,可以更好地定位 压裂位置,更精确地控制分支井筒,提供有选择性的高压压裂能力。
多级压裂能力——FracPoint EX技术,使用投球或滑套一次起下封隔 完井,在Williston油田成功完成24级裸眼封隔压裂。
IntelliFrac技术
This new service combines advanced microseismic services from Baker Hughes with pumping services from fracturing technology leader BJ Services.
导流 缝长 缝高 缝宽 方位 倾角 体积
能力 ◆◆◆○○◆◆ ◆○◆○○○◆ ◆○◆○○○◆ ○◆◆◆◆○○ ○◆○○○○○ ○○○◆◆○○ ○◆○○○○○ ○○○◆○○○ ★◆○★◆○○ ★★◆◆◆◆○ ◆◆○★★★○ ◆★★○○○○
★—可信 ◆—比裂缝监测技术
压裂裂缝监测技术
水力压裂技术是目前世界上老油田增产和非常规油气田 开发所应用最为广泛且最为有效的技术措施。油气储层裂缝 分布规律的研究分析是贯穿油田勘探开发各阶段的基础工作。
压裂裂缝监测技术
压裂监测的 主要目的是通过 采集压裂施工过 程中的一些参数 资料来分析地下 压裂的施工进展 情况和所压开裂 缝的几何参数。
要求:放射性同位素应不 发生自然扩散。
近井地带监测技术
放射性示踪剂技术
操作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5327-2008”----《放射性核素载体法示踪测井技术规 范》执行。
地面裂缝检查报告模板
![地面裂缝检查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c857522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a3.png)
地面裂缝检查报告模板检查单位:________检查日期:________检查地点:________1. 检查目的本次地面裂缝检查旨在评估和记录地面裂缝的数量、长度、宽度、深度以及可能的变化情况,以确保场地和建筑物的安全性。
2. 检查方法采用目视检查和测量的方法对地面裂缝进行评估。
使用测量工具,如测量尺、测量轮等,对裂缝长度、宽度和深度进行准确测量。
3. 检查结果经过仔细检查和测量,以下是本次地面裂缝检查的结果:裂缝编号裂缝位置裂缝长度(m)裂缝宽度(mm)裂缝深度(mm)变化情况-------------------------------------------------------------------------------------1 地点1 1.5 2.0 10 无变化2 地点2 0.8 1.5 8 有所扩大注:需根据实际情况添加检查结果数据。
4. 结论与建议根据本次地面裂缝检查的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a) 地点1的裂缝长度、宽度和深度未发生明显变化,不会对场地和建筑物的安全造成影响。
b) 地点2的裂缝长度、宽度和深度有所扩大,建议进行修复和加固工作,以确保场地和建筑物的安全性。
5. 安全风险评估根据对地面裂缝的检查结果和结论,结合场地和建筑物的使用情况,对可能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
在本次检查中,未发现严重的安全风险,但对于地点2的裂缝扩大情况需要引起关注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减轻潜在的风险。
6. 建议维护和监测为了确保场地和建筑物的安全性,建议进行以下维护和监测工作:a) 对地点2的裂缝进行及时修复和加固,以防止进一步扩大。
b) 进行定期的地面裂缝巡检,以监测裂缝的变化情况。
c) 如发现有新增裂缝或既有裂缝变化明显的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维修和加固措施,确保场地和建筑物的安全性。
7. 总结本次地面裂缝检查评估了场地和建筑物上的裂缝情况,并提供了相关的结论、建议和安全风险评估。
房屋裂缝鉴定报告
![房屋裂缝鉴定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e7a795b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d4.png)
房屋裂缝鉴定报告一、鉴定目的本鉴定报告旨在确认被鉴定房屋的裂缝情况及其产生原因,为相关方提供客观、准确的结论和建议。
二、鉴定范围本次鉴定涉及位于xx区xx街道xx号的xx建筑内所有房间的墙体裂缝情况。
鉴定过程中,我们仔细观察了裂缝的位置、长度、宽度和走向等方面,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三、鉴定结果通过对房屋裂缝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裂缝位置该建筑内裂缝位置主要集中在南侧和西侧。
其中,南侧裂缝主要分布在一楼和二楼的客厅和次卧;西侧裂缝主要分布在三楼和四楼的卧室和阳台。
2. 裂缝长度和宽度裂缝长度和宽度在不同位置有所不同,南侧裂缝长度主要集中在30cm左右,宽度在2mm左右;西侧裂缝长度主要集中在50cm 左右,宽度在3mm左右。
3. 裂缝走向裂缝走向主要呈近竖直方向,但在部分位置呈斜向或水平方向。
4. 裂缝原因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房屋裂缝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建筑本身的结构问题和施工质量问题。
具体表现为:地下室不够稳固,地基不均匀,没有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导致上部结构承重不稳定;施工过程中未能确保水泥柱和墙体之间的粘结力度,导致墙体出现开裂现象。
四、鉴定建议针对上述原因,我们提出如下建议:1. 对地下室进行加固,确保地基稳定,防止房屋产生进一步移动。
2. 对裂缝位置进行重新修补,加强墙体之间的粘结力度,防止裂缝恶化。
3. 对整个建筑进行维护和加固,确保房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五、结论通过对房屋裂缝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该建筑内出现的裂缝问题,根本原因是建筑本身的结构问题和施工质量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鉴定建议,希望相关方能够尽快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房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鉴定人:日期:xxxx年xx月xx日。
压裂裂缝监测方法分析及应用-报告
![压裂裂缝监测方法分析及应用-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12dd7ff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d1.png)
压裂裂缝监测方法分析及应用项目名称:《压裂裂缝监测方法分析及应用》研究起止时间:2011年3月—2011年12月负责人:卢云霄技术首席:杜发勇报告编写人:杜发勇主要研究人员:张培东陈东茹红丽黎石松暴志娟潘勇姜立辉孙文森黄琼冰薛仁江林惠星等审核人:陈东审定人:李云目录一、项目概况 (3)(一)立项背景 (3)(二)主要研究内容 (4)(三)完成工作量 (4)(四)提交成果与主要技术指标 (5)(五)主要成果和认识 (5)二、水力压裂裂缝监测方法分析 (6)(一)水力压裂裂缝监测技术分类 (6)(二)裂缝监测方法分析 (7)1、间接裂缝监测(诊断)方法分析 (7)2、直接近井裂缝监测方法分析 (12)3、直接远场裂缝监测方法分析 (18)(三)水力压裂裂缝监测方法对比 (29)三、探井水力压裂裂缝监测资料统计分析 (31)(一)探井水力压裂裂缝监测技术及应用情况 (31)(二)探井水力压裂裂缝监测资料分析 (31)1、压前压后井温测试资料分析 (31)2、井底压力温度监测资料分析 (37)3、地面多点式微地震裂缝监测资料分析 (43)4、大地电位法裂缝监测资料分析 (45)5、压后压力恢复资料分析 (46)6、裂缝监测资料综合分析 (47)四、认识和建议 (49)1、认识 (49)2、建议 (49)附图探井压裂前后井温测井曲线图 (49)一、项目概况(一)立项背景随着油田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新增探明储量中低渗透油气藏所占比例大幅上升。
“十一五”期间,达到当年探明储量的52.5%。
“十二五”期间勘探增储主阵地仍为低渗透油藏,年均在4000万吨以上。
压裂改造是这类储量得以探明和有效开发动用的关键技术。
正确的认识水力压裂裂缝的几何形态和延伸状况,对评价压裂效果,检验和提高压裂设计的准确性,优化开发方案,进而改善压裂增产效果,提高单井产能及最终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因此,压裂裂缝监测诊断方法,始终是相关领域专家们最为关注,同时长期进行探索与开发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
裂缝监测报告模板
![裂缝监测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e39d880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1e.png)
裂缝监测报告模板1. 项目基本情况1.1 建设单位信息•建设单位名称:xxx公司•地址:xxx市xxx区xxx路xxx号•联系人:xxx•联系电话:158xxxxxxxx1.2 监测单位信息•监测单位名称:xxx公司•地址:xxx市xxx区xxx路xxx号•联系人:xxx•联系电话:158xxxxxxxx1.3 工程名称及位置•工程名称:xxx项目•位置:xxx市xxx区xxx路xxx号2. 监测目的本次裂缝监测的目的在于:对建设工程所在地基及结构存在裂缝的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了解裂缝发展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风险隐患,保证建设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3. 裂缝监测方案3.1 监测场地及设备监测场地:xxx项目工地;监测设备:xxx(型号),xxx(型号)等设备。
3.2 测点设置本次监测设置了xxx个裂缝监测点,具体分布如下: - xx号设备监测点:位于xxx位置,监测范围为x米; - xx号设备监测点:位于xxx位置,监测范围为x米;- …3.3 监测时间本次裂缝监测开始时间为xxxx年xx月xx日,结束时间为xxxx年xx月xx日,共计x天。
3.4 监测方法使用xxx等设备进行自动化监测,定期进行手动巡视,并记录巡视数据。
4. 监测结果4.1 监测数据监测期间,共记录到xxx条监测数据。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的统计结果:数据类型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X xx xx xx xxY xx xx xx xx……………4.2 监测图表下图为xxx测点的裂缝监测数据示意图:// 插入图表Markdown代码4.3 监测分析根据监测数据和监测图表,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监测分析结论:- 在监测期间,共检测到xx个裂缝,绝大部分裂缝没有明显的扩展趋势; - 在x号位置,发现xx月xx日与xx月xx日之间,裂缝出现明显扩展的情况,建议进行加固处理。
5. 监测建议结合本次监测结果和监测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 继续对监测点进行动态监测,细化监测数据范围,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风险隐患; - 在出现明显扩展的情况下,及时采取加固处理措施,提高建设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裂缝分析报告
![裂缝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c23e667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1a.png)
裂缝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针对建筑物中出现的裂缝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裂缝的特征、原因和影响的分析,旨在提供客观准确的裂缝评估和解决方案。
2. 裂缝的特征和分类裂缝是建筑物中一种常见的结构问题,其特征和分类可以帮助我们对裂缝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估。
2.1 裂缝的特征裂缝通常具有以下特征:•形态:裂缝可呈直线状、弧形状或网状等多种形态。
•宽度:裂缝的宽度可以是毫米级到厘米级不等。
•深度:裂缝的深度可以是表面级到深层次不等。
•长度:裂缝的长度可以是几厘米到数米不等。
2.2 裂缝的分类根据裂缝的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裂缝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抗拉裂缝:由于构件的受拉变形而引起的裂缝,常见于悬挑结构和混凝土梁。
•抗剪裂缝:由于构件的受剪变形而引起的裂缝,常见于梁-柱节点和板-柱节点。
•抗弯裂缝:由于构件的受弯变形而引起的裂缝,常见于梁和板。
•温度裂缝: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构件热胀冷缩而引起的裂缝,常见于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
•沉降裂缝:由于地基沉降不均匀所引起的裂缝,常见于建筑物地基部位。
3. 裂缝的成因分析裂缝的成因分析对于解决裂缝问题至关重要。
根据裂缝的特征,我们可以进行以下成因的分析:3.1 结构设计问题结构设计存在问题是导致裂缝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合理的结构设计可能导致构件受力不均匀,进而引发裂缝的生成。
3.2 施工质量问题施工质量问题也是裂缝产生的常见原因。
如混凝土浇筑不均匀、震动不足、养护不到位等,都可能导致裂缝的形成。
3.3 建筑材料问题建筑材料的选择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整体性能。
低质量的建筑材料容易导致裂缝的发生,如低强度的混凝土、劣质的砌块等。
3.4 外力作用问题外力作用也是裂缝产生的因素之一。
包括地震、风力、温度变化、地基沉降等外力的作用,可能导致结构变形和裂缝的产生。
4. 裂缝的影响和评估裂缝对建筑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通过对裂缝的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对建筑物结构安全性和使用功能的影响程度。
裂缝监测方案
![裂缝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669376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f.png)
裂缝监测方案摘要:裂缝监测是一种用于评估结构物或地面的裂缝形成和扩展情况的技术。
本文介绍了一种裂缝监测方案,该方案利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实时监测裂缝的形成和变化,并提供实时的监测数据。
该方案通过将传感器安装在结构物或地面上,可以持续监测裂缝的宽度和长度,并通过无线通信将数据传输到数据采集系统中进行分析和处理。
本方案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物、桥梁、隧道等结构物的裂缝监测,以及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
1. 引言裂缝是结构物或地表上常见的问题,具有与结构物安全相关的重要性。
因此,裂缝监测对于结构物的安全和维护非常重要。
传统的裂缝监测方法通常需要人工巡视,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监测结果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因此,开发一种自动化的裂缝监测方案势在必行,以提高监测的精度和效率。
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裂缝监测方案已逐渐引入自动化监测系统。
这些系统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裂缝的形成和变化,并通过无线通信将数据传输到数据采集系统中进行分析和处理。
这种裂缝监测方案具有实时和无损的特点,可以提供准确的裂缝监测数据,对于及时发现裂缝的形成和扩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的裂缝监测方案,描述了该方案的工作原理、系统架构和实施步骤,并对其优势和适用范围进行了讨论。
2. 裂缝监测方案2.1 工作原理裂缝监测方案通过安装传感器在裂缝附近,实时测量裂缝的宽度和长度。
传感器可以采用光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或应变传感器等,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类型。
传感器将测量数据发送到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分析和处理。
数据采集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蓝牙)接收传感器发送的数据。
数据采集系统负责对数据进行解析、存储和处理,可以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可视化。
监测数据可以通过手机App、电脑软件或Web页面进行访问和查看。
2.2 系统架构裂缝监测方案的系统架构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访问界面。
传感器负责实时测量裂缝的宽度和长度,并将数据传输到数据采集系统。
道路裂缝数据分析报告(3篇)
![道路裂缝数据分析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a5751d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70.png)
第1篇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
然而,由于自然因素、材料老化、施工质量等原因,道路裂缝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理道路裂缝,提高道路使用寿命,本报告通过对道路裂缝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道路养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1. 数据来源本报告数据来源于我国某城市道路裂缝检测项目,包括道路裂缝的长度、宽度、深度、裂缝类型、裂缝分布等数据。
数据采集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共采集到10000条道路裂缝数据。
2. 数据处理(1)数据清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初步筛选,去除异常值和重复数据。
(2)数据分类:根据裂缝类型、裂缝深度、裂缝长度等特征对数据进行分类。
(3)数据统计分析:对分类后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包括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等。
三、道路裂缝数据分析1. 裂缝类型分析根据数据分类,道路裂缝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纵向裂缝:占总裂缝数量的30%,裂缝长度一般在5-10米之间,宽度在0.5-1厘米之间。
(2)横向裂缝:占总裂缝数量的40%,裂缝长度一般在2-5米之间,宽度在0.5-1厘米之间。
(3)龟裂:占总裂缝数量的20%,裂缝长度一般在1-2米之间,宽度在0.1-0.5厘米之间。
(4)网状裂缝:占总裂缝数量的10%,裂缝长度一般在1-3米之间,宽度在0.1-0.5厘米之间。
2. 裂缝深度分析道路裂缝深度分布如下:(1)0-0.5厘米:占总裂缝数量的25%。
(2)0.5-1厘米:占总裂缝数量的40%。
(3)1-2厘米:占总裂缝数量的25%。
(4)2-3厘米:占总裂缝数量的10%。
(5)3厘米以上:占总裂缝数量的0%。
3. 裂缝长度分析道路裂缝长度分布如下:(1)1-3米:占总裂缝数量的40%。
(2)3-5米:占总裂缝数量的30%。
(3)5-10米:占总裂缝数量的20%。
(4)10米以上:占总裂缝数量的10%。
4. 裂缝分布分析道路裂缝分布情况如下:(1)城市主干道:裂缝数量最多,占总裂缝数量的50%。
建筑物结构裂缝监测整改报告
![建筑物结构裂缝监测整改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02b32b2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cf.png)
建筑物结构裂缝监测整改报告一、引言建筑物的结构裂缝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
为了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于出现裂缝的建筑物,必须进行监测和整改。
本报告旨在对某建筑物结构裂缝进行监测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
二、背景该建筑物位于城市中心区域,是一座多层框架结构的办公楼。
最近,我们接到了相关部门的通知,称该建筑物出现了严重的结构裂缝,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组织了专业团队对建筑物进行了全面的监测和评估。
三、监测方法与结果1. 监测方法我们采用了多种监测方法,包括激光扫描、传感器监测以及结构力学测试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能够全面了解建筑物的结构情况,并准确掌握裂缝的变化趋势。
2. 监测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监测,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建筑物存在严重的结构裂缝,主要分布在南侧和西侧墙体及地板上。
(2) 裂缝的宽度和长度呈逐渐扩大的趋势。
(3) 部分裂缝已经影响了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四、问题分析1. 裂缝原因经过分析,我们确定以下几个因素可能导致建筑物出现结构裂缝:(1) 地基沉降:周围地区地基沉降较大,给建筑物造成一定影响。
(2) 建筑物使用年限较长: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已经超过设计寿命。
(3) 建筑物结构设计不合理:某些结构节点存在缺陷,导致裂缝产生。
2. 安全隐患建筑物的结构裂缝给其安全性带来了严重隐患,主要包括:(1) 建筑物的承载能力下降,存在倒塌风险。
(2) 裂缝对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人员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3) 长期存在的裂缝可能会导致其他结构问题的出现。
五、整改建议1. 加固方案针对建筑物的结构裂缝,我们提出以下整改建议:(1) 对于已经超过使用年限的建筑物,应当考虑进行加固处理或者进行整体拆除重建。
(2) 加强地基处理,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以减少地基沉降对建筑物的影响。
(3) 对于裂缝较小的地方,可以采用注浆、打补丁等方法进行修复。
(4) 检查并加固建筑物的结构节点,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房屋裂缝检测报告
![房屋裂缝检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d485d69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11.png)
房屋裂缝检测报告1. 引言本报告是针对房屋裂缝进行的检测和评估。
裂缝是房屋结构中常见的问题,能够影响房屋的结构完整性和安全性。
通过本次检测,我们旨在识别潜在的裂缝问题,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报告将介绍检测过程、裂缝类型和分析结果。
2. 检测过程2.1 目的本次检测的目的是确认房屋中是否存在裂缝问题,并对这些裂缝进行评估。
我们将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目标:1.进行外观检查:观察房屋内外的表面裂缝;2.使用测量工具:测量裂缝的长度、宽度和深度;3.分析裂缝的类型和程度。
2.2 工具和设备在本次检测中,我们使用了以下工具和设备:•放大镜:用于观察和分析细微裂缝;•水平仪:用于测量墙面的水平度;•测量尺:用于测量裂缝的长度和宽度;•深度测量器:用于测量裂缝的深度。
2.3 检测过程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了房屋裂缝的检测:1.外观检查:对房屋内外进行仔细的外观检查,记录所有可见的裂缝,并拍摄照片作为记录;2.测量裂缝:使用测量尺和深度测量器测量裂缝的长度、宽度和深度;3.分析结果:根据裂缝的类型和程度,对房屋裂缝进行分类和评估。
3. 裂缝类型和分析结果根据我们的检测和分析,我们将裂缝分为以下几种类型:3.1 建筑龟裂建筑龟裂是由于房屋在建造过程中的自然沉降或基础移动引起的。
这种裂缝通常是沿着墙体垂直或水平方向延伸的细长裂缝。
龟裂通常不会对房屋的结构造成显著损害,但需要密切监测,以确保裂缝不会进一步扩大。
3.2 环境裂缝环境裂缝是由于自然环境变化导致的,例如季节性气温和湿度变化,土壤膨胀和收缩等。
这些裂缝通常是细小的,多发性的,并且通常在墙角和门窗周围出现。
环境裂缝往往不会对房屋结构造成严重影响,但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
3.3 结构裂缝结构裂缝是由于房屋结构不稳定或负荷超载引起的。
这些裂缝通常是长而宽,呈现出较明显的偏移和不对齐。
结构裂缝可能对房屋的安全性和结构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来修复和加固。
3.4 其他裂缝除了以上提到的主要裂缝类型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其他类型的裂缝,例如装饰裂缝和管道渗漏引起的裂缝。
裂缝监测实施细则
![裂缝监测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e7ce902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e.png)
裂缝监测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裂缝是指岩石、土壤或者建造物等物体表面浮现的线状或者面状的裂缝,是地质灾害中常见的一种形式。
裂缝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地壳运动、地震、地下水位变化、地质构造活动等原因引起的。
为了及时掌握裂缝的变化情况,采取裂缝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二、监测目的裂缝监测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掌握裂缝的变化情况,判断其稳定性,并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合理的防治措施。
三、监测方法1. 传统测量法:采用传统的测量仪器,如经纬仪、水准仪等,通过测量裂缝的长度、宽度、深度等参数,来判断裂缝的变化情况。
2. 光电测量法:采用光电测量仪器,通过测量裂缝两侧的光电信号变化,来判断裂缝的变化情况。
3. 形变监测法:采用形变传感器,如应变计、位移传感器等,通过测量裂缝周围的形变情况,来判断裂缝的变化情况。
四、监测频率1. 常规监测:根据裂缝的稳定性和重要性,定期进行监测,普通为每年一次或者每季度一次。
2. 暂时监测:对于新浮现的裂缝或者发生重大地质灾害的区域,应及时进行暂时监测,以确保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五、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1. 数据采集:监测数据应按照事先确定的监测方法进行采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整理、筛选和校正,排除异常值和误差,得到可靠的监测数据。
3. 数据分析: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和规律,进行数据分析,判断裂缝的稳定性和变化趋势。
六、监测报告1. 监测报告应包括监测的目的、方法、频率、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等内容。
2. 监测报告应及时提交给相关部门和单位,供其参考和决策使用。
七、监测责任1. 监测责任单位应具备相应的监测设备和技术人员,保证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监测责任单位应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以上为裂缝监测实施细则的详细内容,希翼对您有所匡助。
如有任何疑问或者需要进一步了解,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住宅裂缝分析报告
![住宅裂缝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a1e0a70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bf.png)
住宅裂缝分析报告1. 背景介绍住宅裂缝是指在住宅建筑物中出现的墙体裂缝现象。
裂缝的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地基沉降、建筑物自身结构问题、地震等。
裂缝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还可能引发建筑物的结构安全隐患。
因此,及时准确地分析和评估裂缝现象至关重要,以制定相应的修复措施。
2. 分析方法在进行住宅裂缝分析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2.1 目视检查目视检查是最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
通过察看裂缝的位置、形态、宽度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裂缝的原因和严重程度。
通常,裂缝的宽度越大,表明问题越严重。
2.2 测量观测对裂缝位置进行测量观测,可以提供更精确的数据以支持分析。
常用的测量工具包括测距仪、测角仪等。
通过测量裂缝的长度、宽度、深度等参数,可以量化裂缝的大小和发展趋势。
2.3 结构力学分析通过结构力学分析,可以评估裂缝对建筑物结构的影响,以及裂缝的承载能力。
结构力学分析需要借助专业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得出裂缝对建筑物结构的影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
3. 裂缝类型和原因3.1 裂缝类型常见的住宅裂缝类型有以下几类:•垂直裂缝:沿着竖直方向开裂,通常由地基沉降引起;•水平裂缝:呈水平或近水平方向开裂,通常由土壤侧压引起;•斜向裂缝:呈斜向开裂,常见于结构受力不均匀的情况下;•抬起裂缝:出现于地震等外部力作用下,建筑物受到抬起的裂缝。
3.2 裂缝原因住宅裂缝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地基沉降:由于地基不稳定或地面下沉,导致建筑物产生裂缝;•施工质量问题:建筑物施工工艺不当,如水泥配比不当、钢筋绑扎不严密等,容易引发裂缝;•外部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外部自然灾害,会导致建筑物受力不均衡,从而产生裂缝。
4. 裂缝分级标准为了准确评估住宅裂缝的严重程度和对建筑物安全的影响,可以采用以下分级标准:•一级裂缝:裂缝宽度小于2毫米,裂缝一般较浅,不影响建筑物结构安全。
•二级裂缝:裂缝宽度在2毫米至5毫米之间,裂缝较深但不影响建筑物结构安全,建议进行修复。
金属构件裂缝检测报告
![金属构件裂缝检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28db0c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68.png)
金属构件裂缝检测报告1. 背景和目的金属构件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裂缝,这些裂缝可能会导致结构的强度减弱甚至失效,因此对金属构件进行裂缝的检测和监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档旨在对某一金属构件进行裂缝的检测,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2. 裂缝检测方法本次裂缝检测采用了以下方法:- 目视检查:裂缝的外观往往可以通过目视观察来初步判断。
- 渗透检测:通过涂抹特殊的染料,利用其在裂缝中的表面张力作用来检测裂缝的存在和位置。
- 超声波检测:使用超声波技术来探测裂缝的位置和尺寸,通过反射和传播特性得出结论。
- 磁粉检测:在金属构件上涂覆磁粉,通过观察磁粉在裂缝处的聚集情况来检测裂缝。
3. 检测结果经过以上的裂缝检测方法,我们得出以下结果:- 目视检查:未发现明显的裂缝,金属构件表面平整、无凹陷和变形。
- 渗透检测:在特定区域发现了一处较小的裂缝,裂缝长度约为2cm。
- 超声波检测:在金属构件内部发现了一处裂缝,裂缝长度约为5cm。
- 磁粉检测:未在裂缝处观察到磁粉的聚集。
4. 结论和建议根据以上的检测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衰减的裂缝存在于金属构件的特定区域,其中裂缝较小的一处应引起重视,因为其可能导致零件的失效。
建议对该处裂缝进行修复或更换该部分。
- 其他检测方法没有发现明显的裂缝存在,但仍然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维护,以确保金属构件的安全运行。
- 推荐在未来的使用过程中,进行更加精细的检测和监测。
可以采用更高级的技术方法,如X射线检测或红外热成像检测,以提前发现和修复裂缝。
5. 参考文献1. XXX, XXXX. 金属构件裂缝检测方法研究[D]. XXX大学,2020.2. XXXX, XXXX. 金属构件裂缝的检测与分析[J].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8,(10):23-27.以上是一份关于金属构件裂缝检测的报告,其中包含了背景和目的、裂缝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结论和建议以及参考文献。
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地表裂缝巡查总结汇报材料
![地表裂缝巡查总结汇报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096912fe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a1.png)
地表裂缝巡查总结汇报材料地表裂缝巡查总结汇报材料尊敬的领导和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地表裂缝巡查小组的组长,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向大家汇报我们的巡查工作总结。
在过去一个季度里,我们小组共计发现了50处地表裂缝,并及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修补和处理。
接下来,我将就我们的工作成果和问题进行详细的汇报。
首先,我想对小组成员们的辛勤努力表示诚挚的感谢。
大家在巡查过程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查勘各个区域的地表裂缝,确保了工作的高效进行。
同时,在巡查中,小组成员们互相协作,相互支持,并及时报告发现的问题,确保了问题的及时处理和解决。
在我们的巡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
首先,一些地表裂缝的形成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有关,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地下水资源产生了影响。
其次,由于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和监测方法,一些地表裂缝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处理,导致了一定的安全风险。
此外,有的地表裂缝并未得到及时的修补,给周边地区的居民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小组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监测,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开采,防止过度开采导致地面沉降和地表裂缝的形成。
其次,推广使用先进的地表裂缝监测技术和设备,及时发现和监测地表裂缝的变化,并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
最后,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合作与协调,共同出台和贯彻有关地表裂缝管理的政策和措施,全面提高地表裂缝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在巡查工作中,我们也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首先,我们注重学习和积累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
其次,我们不仅注重对地表裂缝的查勘,还重视对周边环境的调查和分析,从而更好地了解地表裂缝的成因和规律。
最后,我们与社区居民进行了广泛的沟通与交流,加强了与居民的联系,提高了工作的公信力。
总结起来,地表裂缝巡查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我们的努力,一方面及时发现并处理了地表裂缝问题,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也为地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建筑物裂缝观测报告书
![建筑物裂缝观测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7cac1d6e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5.png)
建筑物裂缝观测报告书一、工程概况XX市XX区XX镇XX农居点(一期)多高层住宅房屋建筑工程,由施工单位XX建设有限公司承建。
该项目由10栋六层两单元住宅楼和4栋14层高层楼群组成;其地下车库和地下储藏室集中设置于多高层公寓下面,地下车库南北长度约190米,宽度65余米,工程总建筑面积10.5 万余㎡,其中地下室总面积约为15627㎡.本工程为建筑一类工程,工程建筑耐久等级为一级。
高层楼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群楼间的地下室和车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先张法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管桩,地下室底板厚500mm ,地下室外墙厚400mm。
本住宅小区房屋建筑工程,设计单位:XX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采用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墙柱为C25~C35 ,梁板C30 ,其余部位C15~C20 。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15mm~35mm(地下迎水面为50毫米)。
二、监测项目和各监测点的平面和立面布置图三、仪器设备和监测方法3.1仪器设备钢尺、相机、刻度放大镜、超声波仪3.2、监测点布置监测点布置原则:测点位置应结合工程性质、周边环境、地下管线分布、地质条件、设计要求、施工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着重于监测工作井、接收井变形,周围管线、道路与建筑物的变形。
本次监测共布设8个地面沉降、位移点,13个建(构)筑物沉降点,3个建筑物沉降、位移点,具体点位详见附图。
3.3、监测方法裂缝调查采用全数检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跟踪时间超过6个月。
对于裂缝比较集中的地下车库,顶板区块的裂缝分布情况进行全数检查,对裂缝深度进行抽查,并对比较典型的裂缝的发展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和观测。
3.4 裂缝监测的方法(1) 裂缝位置主要根据设计图,借助于钢尺、相机、DV等进行检查调查,并绘制裂缝分布图。
(2) 裂缝宽度使用塞尺、刻度放大镜进行测量。
(3) 裂缝长度用钢尺和皮尺测量。
(4) 裂缝深度按照规范要求用超声波仪测量超声波发送和响应时间,经过计算得到裂缝深度。
裂缝检查鉴定报告模板
![裂缝检查鉴定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336a405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6a.png)
裂缝检查鉴定报告模板一、背景描述在对某建筑物进行日常检查中,发现出现一些裂缝现象。
为了确定裂缝的原因和严重程度,特进行裂缝检查鉴定工作。
以下是该建筑物的裂缝检查鉴定报告。
二、检查人员及时间检查人员:XXX检查时间:20XX年XX月XX日三、检查目的通过对建筑物的裂缝进行细致观察和分析,确定裂缝的原因和严重程度,以及可能对建筑物结构安全带来的影响。
四、检查范围对建筑物的外墙、内墙、地板、屋顶等部位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裂缝的位置和数量2. 裂缝的形状和直径3. 裂缝的延伸方向和深度4. 相邻构件是否受到损伤五、检查方法1. 目视检查:利用肉眼观察裂缝的形状、颜色、宽度等特征2. 测量检查:使用测距仪等工具测量裂缝的长度、宽度、深度等尺寸数据六、检查结果1. 裂缝的位置和数量根据检查,发现裂缝主要分布在以下位置:- 外墙:西侧墙体出现多条裂缝,分布较密集,其中最大裂缝位于西北角- 内墙:南侧起居室内墙部分出现少量裂缝,分布较散共计检查到裂缝数目如下:- 外墙:10条- 内墙:5条2. 裂缝的形状和直径根据目视检查,裂缝的形状和直径主要为以下类型:- 线状裂缝:大部分裂缝为线状,呈直线或曲线状分布- 缝隙裂缝:少量裂缝为缝隙状,呈V字形或Z字形裂缝的直径主要集中在以下范围:- 线状裂缝:直径大多在1mm至3mm之间- 缝隙裂缝:缝隙宽度在2mm至5mm之间3. 裂缝的延伸方向和深度通过测量检查,确定裂缝的延伸方向和深度如下:- 外墙:裂缝主要呈水平方向延伸,深度在5mm至10mm之间- 内墙:裂缝多呈垂直方向延伸,深度较浅,大多在2mm至5mm 之间4. 相邻构件是否受到损伤经检查,发现相邻构件普遍未受到明显损伤,但部分裂缝附近的墙体颜色出现浅色斑点,需要进一步观察。
七、结论1. 根据裂缝的分布、形状和尺寸等特征,初步判断裂缝的产生可能与建筑物的结构变形有关,但具体原因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
大坝表面裂缝监测仪器的技术原理和实践应用
![大坝表面裂缝监测仪器的技术原理和实践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592787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b5.png)
大坝表面裂缝监测仪器的技术原理和实践应用大坝是重要的水利工程设施,承担着调节河流水量、防洪、发电等多种功能。
然而,长期以来大坝表面裂缝的出现一直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因为裂缝的扩展可能导致大坝的损坏甚至倒塌。
为了实时监测大坝表面裂缝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科学家们发展了各种大坝表面裂缝监测仪器。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监测仪器的技术原理和实践应用。
大坝表面裂缝监测仪器的技术原理主要包括光电测量、电阻应变测量和声波测量等方法。
其中,光电测量是最常用的一种技术原理,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光电传感器测量大坝表面裂缝的位移变化。
具体而言,在光电传感器的作用下,当大坝表面发生裂缝时,传感器将检测到光线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计算出裂缝的长度和变化程度。
电阻应变和声波测量技术则通过变化的电阻和声波信号反映大坝表面裂缝的情况。
在实践应用中,大坝表面裂缝监测仪器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实时了解大坝表面裂缝的情况,预防潜在的危险。
首先,利用这些监测仪器可以提前发现并及时处理大坝表面裂缝,避免其扩展带来的安全隐患。
其次,监测仪器可以提供实时数据,帮助工程师判断大坝的结构是否稳定,便于采取正确的维护和修复措施。
此外,监测仪器还可以提供持续的数据记录,用于长期分析和研究大坝表面裂缝的形成原因和特点,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在实际的大坝表面裂缝监测中,监测仪器的选择和布置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应根据大坝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监测仪器。
根据大坝的结构和裂缝的特点,可以选择光电测量、电阻应变或声波测量等技术原理。
同时,还应考虑到监测仪器的灵敏度、准确性和可靠性等因素,以确保数据的精准性和可靠性。
另外,监测仪器的布置也需要科学合理。
一般来说,应根据大坝的结构和可能出现裂缝的位置合理安放监测仪器,以最大程度地监测到裂缝的变化情况。
在大坝表面裂缝监测的实践应用中,需要注意的是及时分析和处理监测数据。
监测数据的及时分析可以帮助判断大坝表面裂缝的演变趋势,是否需要采取紧急措施。
压裂裂缝监测技术
![压裂裂缝监测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1468244f18583d0496459c3.png)
(3)间接压裂诊断技术
包括压裂模拟、不稳定试井和生产数据分析,通过对 有关物理过程的假设,根据压裂施工过程中的压力响 应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流速可估算裂缝的大小、有效裂 缝的长度和裂缝的导流能力。
英国
缺点:解的不唯一性,因此需要用直接的观察结果来 进行校准。
间接裂缝诊断技术的性能特点对比
净压裂缝分析
EB Mid ... EB Low... Shale
10475
10500
裂 10525 缝 高 10550 度
10575
10600
10625
10650
Concentration of Proppant in Fracture (lb/ft?
Width Profile (in)
裂缝长度
Proppant Concentration (lb/f t?
【精品文档】 压裂裂缝监(检)测技术与应用
汇报内容
一、裂缝检测技术概述 二、常用裂缝检测技术与应用 三、认识与建议
一、裂缝检测技术概述
压裂是低渗透油藏增产的重要手段和必须手段。 压裂后产能如何以及是否能达到预期产量是工程人员 最为关心的问题。 影响压后产能的因素有很多: 包括地下地质条件 压裂设计、压裂工艺、设备配套、人的素质等
(1)远离裂缝的直接压裂诊断技术
包括两种新型的压裂诊断方法:
测斜仪裂缝成像 微地震裂缝成像。
它们均在压裂施工过程中,利用井口偏移距与 地面保角投影定位,并且提供井场以外区域上 裂缝发育情形的“大图片”信息。
缺点:这些技术虽然均能对水力压裂延伸的总 范围成像,但不能提供有效支撑裂缝的长度或 导流能力,并且分辨率随距压裂井的距离的增 大而减小。
压裂后形成的裂缝形态(裂缝长度、宽度和高度) 以及支撑裂缝的渗流能力(裂缝渗透率和导流能力) 是影响压后效果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因素。 因此检验和评估压后裂缝的状态常常是工程上必须 开展的一项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法:是在压裂过程中将放射性示踪剂 加入压裂液和支撑剂,压裂之后进行光谱伽马射线测井 温度测井:用于测量由于压裂液注入导致地层温度的下 降,将压裂后测井和基线测量进行比较,可以分析得到 吸收压裂液最多的层段。 声波测井:利用压裂液进入井筒的声音变化情况能够 确定压裂液流动的差异,从而得到井筒裂缝的大致高 度。
施工压力分析
生产动态分析法
间接监测技术
静压力分析方法
不稳定试井法
一、裂缝监测技术目的与意义
放射性示踪法
井温测井 直接的近井 地带技术
放射性示踪法 井眼成像测井
井径测井 电位法 微地震 周围井井下倾斜
直 接 监 测 技 术
直接的远井 地带技术
地面测斜
施工井倾斜仪
过套管交叉偶极横波 测井监测技术
一、裂缝监测技术目的与意义
3 直接近井筒裂缝监测
是在井筒附近区域通过对压裂后页岩气井的流 体物理特性,如温度或示踪剂等进行测井,从而获 得近井筒范围裂缝参数信息。
注意:
直接近井筒裂缝监测通常作为选择应用技术的补充。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法、温度测井、声波测井、井 筒成像测井、井下录像和多井径测井技术。
二、页岩气井水力压裂监测技术
对井下仪器采集得到的压裂施工过程中的动态资
料,结合所施工储层的静态资料以及压裂施工参数, 应用数学分析方法对压裂过程进行分析;最终的目的 是得到裂缝及压裂施工评价参数,从而对压裂施工过 程有一个及时、科学的认识。该技术具有适时、准确 、高效、快速的特点。
二、页岩气井水力压裂监测技术
基础数据录入
常规测井资料导入 井下监测资料导入 井温测井资料导入
累积时间(h)
二、页岩气井水力压裂监测技术
系统试井 产能试井 等时试井 修正等时试井 一点法试井 试井 压力降落试井 单井不稳定试井 压力恢复试井 中途测试 不稳定试井 多井不稳定试井 干扰试井 脉冲试井
数据预处理 数据计算处理
泵入过程压力反演
闭合过程压力反演
返排过程压力反演
结果显示
设计报告输出
二、页岩气井水力压裂监测技术
6 不稳定试井分析
不稳定试井分析用于评价油气藏 的动态特征和地层参数。
45000 40000 35000
压力(KPa)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通过对人工裂缝的监测,可以深入了解水力压裂裂缝的几何 形态和延伸情况,从而制定出更有利于油田开发的开发方案。
一、裂缝监测技术目的与意义
2 人工裂缝监测技术类型
早期技术:井下微地震检测技术、地面电位法监测技术 间接裂缝监测 现代技术主要分为三类
直接远场裂缝监测
直接近井筒裂缝监测
一、裂缝监测技术目的与意义
二、页岩气井水力压裂监测技术
目前,在美国页岩气开发地区,主要运 用井下微地震监测、测斜仪裂缝监测、直接 近井筒裂缝监测和分布式声传感(DAS) 裂缝监测等裂缝监测技术来了解和评价页岩 气井水力压裂裂缝的特征。
二、页岩气井水力压裂监测技术
1 井下微地震裂缝监测
井下微地震裂缝监测通过采集微震信号并对其进行 处理和解释,获得裂缝的参数信息从而实现压裂过程 实时监测,可用来管理压裂过程和压裂后分析,是目 前判断压裂裂缝最准确的方法之一。
的数据采集系统接收这些微地震数据,然
后对其进行处理来确定微地震的震源在空 间和时间上的分布,最终得到水力压裂裂 缝的缝高、缝长和方位参数。
二、页岩气井水力压裂监测技术
井下微地震监测工作原理图 (如图1)
压裂井和监测井位于同 一井区,压裂井压裂施工过 程中产生的微地震信号通过 地层向周围传播,位于邻井 中的接收器接收这些信号并 传至地面数据采集器,处理 后可得到微地震监测图。
原理
水力压裂产生微地震释放的弹性波,其频率相 当高,大概在200~2000Hz声波频率范围内变化。 这些弹性波信号可以采用合适的接收仪在邻井检测 到,通过分析处理就能判断微地震的具体位置。
二、页岩气井水力压裂监测技术
页岩气井进行水力压裂施工时,在压 裂井的邻井下入一组检波器,对压裂过程 中形成的微地震事件进行接收,通过地面
4 分布式声传感裂缝监测(DAS)
是利用标准电信单模传感光纤作为声音信息 的传感和传输介质,可以实时测量、识别和定位 光纤沿线的声音分布情况。 原理
分布式声传感裂缝监测(DAS)系统将传感光纤沿井筒布 置,采用相干光时域反射测定法(C-OTDR),对沿光纤传输 路径的空间分布和随时间变化的信息进行监测;在传感光纤附 近由于压裂液流的变化会引起声音的扰动,这些声音扰动信号 会使光纤内瑞利背向散射光信号产生独特、可判断的变化。地 面的数据处理系统通过分析这些光信号的变化,产生一系列沿 着光纤单独、同步的声信号。
类型 诊断方法 净压分析 间接 诊断 试井分析 生产动态分析 放射性示踪法 局限性 油藏模拟与实际不符 要求准确的渗透率和压力 要求准确的渗透率和压力 仅能探测井筒附近 受到岩层导热性影响 只能在裸眼井工作 只能录取射孔孔眼情况 固井质量会影响结果 信号较弱,需特殊处理 井距越远,分辨率越低 随深度增加,分辨率下降 缝长必须由缝高和缝宽算出 缝长 ◆ ◆ ◆ ○ ○ ○ ○ ○ ★ ★ ◆ ◆ 缝高 ◆ ○ ○ ◆ ◆ ○ ◆ ○ ◆ ★ ◆ ★ 缝宽 ◆ ◆ ◆ ◆ ○ ○ ○ ○ ○ ◆ ○ ★ 方位 ○ ○ ○ ◆ ○ ◆ ○ ◆ ★ ◆ ★ ○ 倾角 ○ ○ ○ ◆ ○ ◆ ○ ○ ◆ ◆ ★ ○ 体积 ◆ ○ ○ ○ ○ ○ ○ ○ ○ ◆ ★ ○ 导流 能力 ◆ ◆ ◆ ○ ○ ○ ○ ○ ○ ○ ○ ○
图1
井下微地震监测示意图
二、页岩气井水力压裂监测技术
2 测斜仪裂缝监测
通过在地面压裂井周围和邻井井下布置两组 测斜仪来监测压裂施工过程中引起的地层倾斜, 经过地球物理反演计算确定压裂参数的一种裂缝 监测方法。
原理
页岩气井水力压裂过程在裂缝附近和地层表面 会产生一个变位区域,通过测量变形场的变形梯度 即倾斜场,裂缝引起的地层变形场在地面是裂缝方 位、裂缝中心深度和裂缝体积的函数。这种变形场 几乎不受储层岩石力学特性和就地应力场的影响。
情况和所压开裂
缝的几何参数。
二、页岩气井水力压裂监测技术
二、页岩气井水力压裂监测技术
页岩气概念
页岩气是指赋存于富含有机质的暗色泥页岩或高碳 泥页岩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天然气 聚集。
页岩气开发前景
页岩气的资源前景巨大,且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 据估计全球页岩气的资源量约为456×1012m3,约占 全球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50 %。
分布式声传 感
需要压裂后进行,且只能应 用于井眼周边
无法确定复杂裂缝的尺寸
二、页岩气井水力压裂监测技术
小结
上述几种裂缝监测技术是目前页岩气井水力压 裂过程中常用的裂缝监测技术,还有一些其他监测 裂缝参数的方法,如采用电位法观测压裂施工前后 地面电位变化推算裂缝延伸方位和缝长。在实际应 用中,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利用和相互比较,得出 水力压裂裂缝的参数,如成像测井和微地震监测相 结合的监测技术,测斜仪监测和微地震监测相结合 的综合裂缝监测技术。
直接 的近 井地 带技 术
直接 的远 井地 带技 术
井温测井 井眼成像测井 井下电视 井径测井 微地震 周围井井下倾斜 地面测斜 施工井倾斜仪
★—可信 ◆—比较可信 ○—不可信
一、裂缝监测技术目的与意义
说 明
(1)直接近井筒裂缝监测技术只作为补充技术。 (2)井下微地震裂缝监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 最精确的方法。 (3)测斜仪裂缝监测的应用也比较广泛,但无法 用于深井。 (4)分布式声传感裂缝监测在2009年首次用于 现场压裂监测,还处于起步阶段。
图2
地面测斜仪监测示意原理图
二、页岩气井水力压裂监测技术
由地面测斜仪监测的垂直裂缝引起的地 面变形是沿着裂缝方向的凹槽,而且凹槽两
侧地面发生突起,通过凹槽两侧的突起可以
推算出裂缝的倾角。井下测斜仪布置在与压 裂层相同深度的邻井中,垂直裂缝会在邻井 处产生突起变形,从而可以推算出裂缝的几 何形态。
二、页岩气井水力压裂监测技术
二、页岩气井水力压裂监测技术
测斜仪在两个正交的轴方向上测量倾
斜,当仪器倾斜时,包含在充满可导电
液体的玻璃腔内的气泡产生移动,以便 与重力矢量保持一致。精确的仪器探测 到安装在探测器上的两个电极之间的电 阻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由气泡的位置
变化所引起的。
测斜仪监测垂直裂缝原理图
压裂施工过程中地层形
成裂缝时,地表将产生微量 位移(一般0.003~0.13cm ),这种微量位移可以通过 高灵敏度的水平仪测出。
裂缝监测技术报告
报告人:张公社(教授)
内容提纲
裂缝监测技术目的与意义 页岩气井水力压裂监测技术 其他裂缝监测技术
1 2
3 4
裂缝监测实例
6
一、裂缝监测技术目的与意义
1 目的及意义
1.测量和评估压裂增产作业期间水力裂缝的延伸情况。
2.监测结果对于合理安排井位以及选择压裂施工时的施工规模、 加沙浓度和用砂量、一次施工的井段数量、最佳射孔方式和其 它压裂参数,评估现场施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页岩气井水力压裂监测技术
分布式声传感裂缝监测(DAS)原理示意图
图3
分布式声传感系统示意图
二、页岩气井水力压裂监测技术
壳牌加拿大分公司于2009年2月首次将
该技术应用于裂缝监测和诊断的现场试验, 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有效地优化水力压裂的 设计和施工,从而降低完井成本及提高井筒 导流能力和最终采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