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文化史导论》有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竖排繁体,这是我对于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最初的印象。自老师布置作业很久以来,我一直迟迟不肯去碰这本书。繁体竖版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艰涩难懂,以我薄弱的俄国学文化功底,我想我是看不出个所以然的,于是便将其抛至一边,眼看截止日期将近,于是我就艰难的作出了决定,看,一定要看下去,没日子了啊!于是在没多久的前几个星期,我开始了我的艰涩阅读之旅。可是读着读着,我发现这本看似吓人的《中国文化史导论》并不如我想象的读起来那么费劲,那么需要花功夫。钱先生的文笔深入浅出,对历史对文化此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他书中的概念阐述得丝丝入扣,很是吸引人。从引言开始,我的兴趣就被调动了起来。我想所谓的大家就该如此,不是关起门来做学问,而是能够用普通人都熟知的语言去阐述普通人所不能理解的深奥概念。此处我想摘抄钱穆先生书中的一段文字引证:“我们先问一句,什么叫‘文化’?这两个字,本来很难下一个清楚的定义。普通我们说文化,是指人类的生活;人类各方便各种样的生活总括汇合起来,就叫它做文化。但此所谓各方面各种样的生活,并不专指一时性的平铺面而言,必将长时间的绵延性加进去。譬如一人的生活,加进长时间的绵延,那就是生命。一国家一民族各方面各种样的生活,加进绵延不断的时间演进,历史演进,便成所谓‘文化’。因此文化也就是此国家民族的‘生命’。如果一个国家民族没有了文化,那就等于没有了生命。因此凡所谓文化,必定有一段时间上的绵延精神。换言之,凡文化,必有它的传统的历史意义。故我们说文化,并不是平面,而是立体的。在这平面的、大的空间,各方面各种样的生活,再经历过时间的绵延性,那就是民族整个的生命,也就是那个民族的文化。所以讲到文化,我们总应该根据历史来讲。”

无论如何,这部书是一次历史与文化的盛宴。从大处看,作者赖以成书的信念清楚明晰且振聋发聩,历史与文化贯穿于每一章节的写作中,就像血液融入身心一般。正如书名特地强调了--文化史,直译过来就是文化与历史的结合体,融文化与历史,两者兼而有之。我想这本书作为中国文化读者的入门读本是再好不过的了。这本书里汇集了钱穆先生的主要国学思想及主要内容。首先,它是一本纲要性的书籍,20多万字框出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来。其次,此书浅显易懂,比起读古文言文,它更能让我们这些缺乏文化底蕴的门外汉理解历史与文化中的种种知识。同时历史的引证用能增长我们对于历史知识的积累。

在每一章节中,我还注意到了以下特点-- 作者的叙述都极有条理。如正文刚开始的部分都会是总结性的语言,或是对前章节或前几章节的复述,亦或是对此章内容的提示。章节中间的则仔细叙述其想表达的内容,详尽可证。有些地方还分点陈述,详略有致,重点突出。在每章节的末尾段还作总结性的陈词,帮助读者回忆并梳理笔者的思路,一方面,体现出了作者钱穆先生的严谨不苟的文学造诣,另一方面,又方便了读者能更好的理解并把握每章节的内容。这一特点又一次凸显其可作为中国文化初学读本的优越性。

除了结构的严谨,叙述流畅,详略有致,重点突出外,作者还运用了很多技法来应证作者想表达的观点。比如,书中常用的典型对比法,这一特点在前几章的叙述中尤为突出。第一章中,文化的地理背景中,作者多处将古中国与古埃及,古巴比伦以及古印度进行对比,大到从其环境的不同,小至水系,支流,耕地。作者以别处的水系渺小分支少与中国水系的庞大支流多复杂相对比,以别处文化起源于小地面上,孤立,分散与中国文明发展地理位置四围有天然的屏障,集中,安居乐业相比较更突出了中国文明发源的优越性和特殊性。由此起源的不同又引出第二章小文化与大文化的区别。小环境里的文化易受外族侵略,而中国则不同,大环境下有利于团结统一,所以抵制能力强。小文化易于达到顶峰,而招致奢侈退化。但中国文化产生于贫瘠广大的地面,具有发展的空间和前途,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培养中国人的勤奋朴素的美德。还以埃及、古巴比伦、印度三国文明退出曾属的地位来反衬对比显示了中国文化经久不衰的神话。先生认为这是中国所独有得,显示出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一种与生俱来的幸运。

钱穆先生虽如此以中国的大文化为傲,但他同时也能在看到中国内部有新气概的同时看到中国文化后来的若显腐朽,并对新气概抱有期望。观点并不盲目乐观或悲观,较客观的分析了当时中国的形式。其次,他还从国家分裂的角度,讲罗马与中国对比,陈述了罗马的分裂是从外部,中国的分裂是从内部。还有汉代疆域及体制是以继承为主,这点区别与罗马帝国带有侵略意味的的形成方式。又如:书中指出外来文化和原始文化之间的关系:西方外边传来的东西总是能在西方本土上占一席之地,甚至导致西方的衰败,映证出小文化“成不了大气候”这一说法:而中国总能兼收并蓄,集各家之大成,由此反映可以看出中国整个民族强大的生命力以及中间力量殷实的特点。还有:中国的封建是中国统一的政治进展中的一个步骤一个动向,而西方的封建是罗马政治崩溃后自然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統一西方的乃是基督教的教会组织—而这种组织又是新兴的。诸如此类,书中还有多处,我就不全盘列举了。对比法,大概算是书中最显眼的写作技巧了。

书里不仅将中国文史与外国进行横向比较,还从纵向的层面对于中国的发展进行了剖析,并找出其联系。如书描述:汉代在内部组织上与先秦区别开,只能说他是有了一个新的组织,却并不能说他遇到了一个新的征服者。这里與罗马又进行了对比。对比之上又反映了中国文化的联系。在钱穆先生眼里,其实汉代也只是对前代稍作改变,大体上的中国还是大一统的样子,国家体制是在商周时代早就完成了的。在对于君主的称号的知识点上,作者也做了一些分析。周称呼为王,王天下之后则各诸侯互称为王,后来更上一层,改为称帝,直至秦王统一,由此始皇帝出现。之后皇帝的称号一直沿用。这体现了变化与集成的特点。

还有与上文呼应的特点,在第三章节初有所体现。这似乎是作者在帮读者复习之前看过的内容,使得同姓不通婚与地理位置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也看得出其结构严谨。此章转换视角的分析,看似与前两章没有太多关联,作者通过用一个小小的习俗来将他们串联起来,实则有趣。前章节提出,同姓不通婚的习俗使得王室与诸侯,以及诸侯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依赖松弛的礼节使得人文益趋同化,国家向心力益趋凝固。--这便是中国所谓的“礼制”。而第三章叙述民族界限不是很清楚时又带到这与他们的一个习俗有关 -- 即同姓不通婚。这一习俗不但使民族界限没那么明确而且还是异血统的各部族间经通婚二感情日臻融和。这习俗的陈述又恰巧体现了文章结构严谨的特征,印证前几段落我的观点。

其书中的举例法也不容忽视。譬如举实例汉字印证了汉字的演变,淘汰,新增的变化。其中还包含了方言的使用。清楚讲述第四章文字部分重点,突出汉字统治了语言。

再从内容的陈述上细说,作者大量应用了历史考证的方法对于书中陈述的观点进行有据的解释,说明其观点的可靠性,而非自己的随想。1、书中说春秋的霸业并不是一股形成,而是向两个方向同时并进的,一方面朝和平,另一方面吵团结。我认为先生将历史看得很仔细,每一点都仔细的分析,结合史而成文。我能在此书中清楚的看清先秦时代的各个细枝脉络。结合历史考证过的内容更具说服力。2、还有在第四章中列举孔子以前的典籍,其流传不多,以尚书、诗经、易经三种。可考证中国古代上层统治阶级的宗教统治观念及政治观念。 3、还用甲骨文反映殷墟时已有上帝的观念。 4、其汉字的演变则说明中国的文字是中国人的独特创造,别具风格的代表性的艺术品。总结出来的中国文字的两个特征和具典型性。一是:他是种象形,很快走上了象意与象事的范围里去。明确的说就是可用汉字表达抽象的意象或事象。并将其与易经八卦里的简单空灵的符号对比,更显示其优越性。二是汉字能利用曲线描绘轮廓,此处将其与巴比伦楔形文字以及与埃及的包体象形文对比,显示汉字的简易。

5、书中还结合历史具体位置讲解当时水系以及用【左传】{诗经}以及中庸里面的言辞印证想表达的观点。

最后不得不说,钱穆先生此书的整体性与复雜性。沉浸于此书,我不仅看到了作者此书的结构特点、技巧应用,还看到了作者的学贯中西的学术风格,本书虽然主要在导论中国方面,实际也兼论了中西文化共同问题。世界各国文化,或含蓄奔放,或异彩纷呈。不论其是断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