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1.3: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1.3: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https://img.taocdn.com/s3/m/06a87fd028ea81c758f57837.png)
东平明湖中学高一地理学案班级姓名座号排号科目:地理课题:1.3: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编号:03课型:新授课主备人:王申华审核人:高一地理组使用时间:2.23教学重难点:1、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2、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学法指导:通过分析地理图、表等各种地理信息载体,能够得出一定结论(规律),并能够较深入地分析并解释其形成原因教师寄语: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补何及!【知识梳理】一、人口分布1.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人口分布一般以为衡量指标,我们不仅要了解人口分布的状况,而且要分析研究格局。
2.世界人口分布:世界人口分布很。
主要分布在半球的20°—60°N;一半以上人口分布距海岸千米范围内;近80%人口分布在海拔低于米范围内。
小结: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规律是:。
3.世界人口密集地区在东亚、南亚、西欧、北美洲的东部,在图1-3-2中分别用字母A、B、C、D标出东亚、南亚、西欧、美国东北部等世界人口密集地区的位置,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地区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练习1:(1)一下地区中,既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又是人口负增长的地区是()A、南美洲B、北美C、欧洲D、大洋洲(2)下列四个流域中,人口最稀少的是()A、尼罗河流域B、亚马孙河流域C、刚果河流域D、印度河流域4.我国人口分布的显著特点:东西部对比,人口多,人口少。
从地形看,人口多,人口少;从经济和交通发展状况看,人口多,人口少;从各民族居民住地看,人口多,人口少。
5.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界线()线:由到。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①地形:有的工农业生产活动大多集中在地区。
②气候:气候主要通过和来影响人口分布,降水主要通过影响分布间接影响人口分布。
一般来讲,北半球并且多的地方人口较密集。
阅读P20知识窗思考:为何热带多雨地区人口最稠密的地方通常在高原和山区?③水资源和土壤:干旱地区,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多呈、、分布。
第三节 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教案
![第三节 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a742ae284ac850ad02426a.png)
第三节 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地理教案冠县武训高中 吕海国2015年3月25日第三节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和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成因;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各方面因素;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分析其影响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世界和中国人口分布图的分析,总结世界和中国人口分布规律及其成因;运用图表信息,总结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结合教材内容,分析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概念,并进一步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对中国东西部差异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发展观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2.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难点:1.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及估计2.理解我国为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采取相应措施三、教学方法1.讨论法: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导入新课:通过观看2015年最感人的春运歌曲,复习提问有关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及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
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教师强调重难点。
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个问题,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的联系与区别有哪些?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人口分布1.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的联系与区别有哪些?教师: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很好,看得出课前同学们认真预习了。
那么我们今天主要来解决这些问题,多媒体展示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的联系与区别有哪些?教师点拨:(1)人口密度是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标(2)人口密度不能反映人口分布格局思考:两个人口密度相同的地区,人口分布格局是否相同?2.结合表1—3—1、1—3—2、1—3—3信息讨论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及原因。
一地理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教案
![一地理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76635b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09.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地理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教案学科领域:地理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及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2)掌握人口密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3)理解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观察世界人口分布;(2)利用数据计算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3)探讨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2)增强学生的人口国情意识;(3)培养学生的人口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教学内容1. 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1)人口的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世界人口分布的很不均匀;(3)四大人口稠密地带和四大人口稀疏地带。
2. 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1)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分布格局;(2)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较多;(3)农业地区人口较多,城镇地区人口较少。
3. 人口密度的计算方法及应用(1)人口密度的概念及计算公式;(2)不同地区人口密度的计算实例;(3)人口密度在地理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4. 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及其重要性(1)人口合理容量的定义;(2)人口合理容量与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3)人口合理容量在制定人口政策和区域发展规划中的作用。
5. 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1)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2)科技水平的高低;(3)地区开放程度;(4)人口消费水平;(5)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2)展示我国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
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人口密度的计算方法及应用;(2)学生计算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并进行交流分享。
3. 课堂讲解(1)讲解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及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2)讲解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019-2020年高中地理必修2人口的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2019-2020年高中地理必修2人口的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https://img.taocdn.com/s3/m/1facaaff52ea551811a687a1.png)
2019-2020年高中地理必修2人口的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一、世界人口分布1.主干知识(1)人口分布衡量指标:一般以人口密度作为衡量指标。
(2)两个人口密度相同的地区,人口分布格局也不尽相同。
2.思维提示(1)从大洲来看:世界人口的分布极不平衡。
从各大洲来看,亚洲人口最多,占一半以上;亚洲连同非洲和拉丁美洲,则占世界人口的70%以上。
(2)从地区来看(如下表):人口分布地区原因人口稠密区东亚(中国东部、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东亚和南亚有世界古老的文化中心,人类在此聚居的历史悠久,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南亚西欧世界上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和商业贸易活动频繁的重要工业地带北美洲的大西洋沿岸及五大湖区北美洲的大西洋沿岸及五大湖区,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人口稀少区北美洲和亚洲的高山地形崎岖,气候寒冷撒哈拉、中亚和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带气候干热,水资源缺乏亚马孙河、刚果河流域的湿热地带气候湿热南极洲、北冰洋沿岸寒冷地带气候寒冷世界人口的分布图(3)从国家来看: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和巴基斯坦。
3.能力提升(1)一个地区人口密度大好,还是人口密度小好?人口分布一般以人口密度作为衡量指标。
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不能说明和决定这个地区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只有把人口的数量、密度和经济条件结合起来,才能说明问题。
例如,有些地区人口过密,劳动力过剩,就业发生问题;有些地区人口过稀,劳动力不足,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影响经济发展。
这些问题就涉及人口分布的问题。
因此,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人口分布是否合理,人口密度是否适当,应该看在一定社会历史时期,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的结合和利用程度。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人口的发展和人口的分布能够与之相适应,这是一个需要逐步解决的问题。
(2)两个人口密度相同的地区,人口分布格局是否相同?如下图所示:图中两个地区的面积相同,都是一平方千米,总人口数都是5,根据公式:人口密度=总人口数÷总面积,可以求出两地的人口密度都是5人/平方千米。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6章 第1讲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教案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6章 第1讲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db75f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bb.png)
第一讲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一、人口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1)衡量指标: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格局。
(2)规律⎩⎪⎨⎪⎧从纬度看:集中于北半球的中低纬度从海陆位置看:集中于近海地带从地形上看:集中于平原地区(3)人口密集地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西欧,美国东北部。
2.我国的人口分布(1)特点:地理分布很不平衡。
(2)具体表现以西以北人口稀疏。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影响逐渐减弱,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和土壤、矿产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文化教育状况等,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3.政治文化因素战争、宗教、文化习俗、政策和历史因素等。
三、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1)实质:某地环境承载力的直观反映。
(2)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是主要的制约因素。
3.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1)条件: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不妨碍未来人口的生活质量。
(2)实质: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4.世界各国实现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1)世界:发展中国家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建立公平的秩序。
(2)地区: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
◎目前,全球70多亿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纬70°至南纬50°地区。
下图显示“纬度每隔10°范围分布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
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占全球人口比重最大的纬度范围是()A.10°S~20°S B.20°N~30°NC.30°N~40°N D.40°N~50°N2.南纬40°~50°范围人口分布稀少的主要原因为()A.气候酷寒B.山地多,平原少C.陆地面积小D.干旱区面积大1.B 2.C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https://img.taocdn.com/s3/m/104c6509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36.png)
科技发展水平
人口的生活和 文化消费水平
决定开发数量 决定消耗数量
资 最主要 人口合 源 的因素 理容量
M县在制定县域内精准扶贫方案时,规划将某个村实行生态搬迁。读图,回答1~2 题。
1.考虑环境承载力等因素,该村最适宜选址在
√A.甲
B.乙
C.丙
D.丁
2.搬迁后,该村适宜重点开展的生产经营活动是
A.开采矿山
的人口空间分布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人口密度最大值的分布区在
√A.渭河平原
C.汉水谷地
B.秦岭 D.大巴山
2.影响秦巴山区109°E经线上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的
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城镇分布
C.海陆位置
√D.地形起伏
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地中海沿岸为降水较多的平原。近年来,叙 利亚国内矛盾激化,政局动荡。下图示意1950~2020年叙利亚总人口数变化情况。据 此完成3~4题。
12345678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和平区常住人口小于户籍人口,表明该区经济落后,以人 口迁出为主,商业、服务业欠发达,A错误。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与人口的多少无关,B错误。 材料中没有给出河北区和南开区的人口合理容量数值,无法判断是否达到人口 合理容量,C错误。 西青区户籍人口远远少于常住人口,表明外来人口数量多,导致常住人口与户 籍人口差异大,D正确。
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 金融贸易区
中国人口分布空间地带性:
“胡焕庸线”(我国人口分界线)
稀疏
稠密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
地形
平原和低地 高山和高原
气候
气温 降水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案例
1.31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1.31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https://img.taocdn.com/s3/m/3b649584a0116c175f0e48c2.png)
课题: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第1课时教案编号005 备课人徐进芬使用时间2013-02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明确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的概念,运用相关的图表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形成的原因;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教材中三幅表提供的相关数据,结合“世界人口密度”图,分析归纳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结合自身生活体验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综合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对地理事物分析、探索的兴趣和热情,养成积极主动,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教学难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教学方法案例法、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第 1 页共 3 页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人口分布图片及相关资料,让学生观察,创设问题情景:教师适当解说 1999年10月12日“地球村”第 60亿位居民诞生,预计到2030年全球人口将超过80亿,有人惊呼,人类目前进入“人口爆炸时代”。
那么地球上最多能够供养多少人?供养多少人合适?世界人口分布如何?进而导入新课——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板书)[板书] 一世界人口分布[学生思考] 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的概念及联系。
学生运用初中学过的知识并结合图1—3—1,思考然后回答。
[学生回答]略[教师强调] 人口的密度相同的不同地区,人口分布格局不尽相同,因此,我们不仅要了解人口分布的状况,而且要分析人口分布格局。
[学生活动] 分组讨论世界人口分布规律全班分为三组,分别从纬度、海陆、地形三个角度进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及时提醒学生,利用教材中提供的相关图表学会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并联系实际分析、讨论总结。
2分钟后,分别找学生单独回答。
[学生总结]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带。
[读图分析] 多媒体展示“世界人口密度图”学生读图观察,然后单独回答第 2 页共 3 页1、世界人口分布密集的地方?布置作业完成学案中的其他习题并预习第二课时相关内容板书设计1.3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一、世界人口分布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课后反思创设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不同观点相互补充完善,加深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共72张PPT)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共7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d9a0ffca8956bec0875e324.png)
(1)地形 影响:世界9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
下的 平原 、 低山丘陵 区, (2) 气候
影响:①气候通过气温和降水来影响人口分布, 降水通过影响植被间接影响人口分布。
• ② 北半球温带 地区居住着世界约80%的人口, 且人口密度由沿海向内陆基本呈 递减 趋势。
探究:热带地区人口也是集中分布在平原地区? 为什么?
(1)地形 水源 气候
【例1】 读下图及表中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命 保障
>49℃
图1
不利 高温 >29℃
高温 >24℃
舒适
图2
低温
21℃±3℃ ﹤18℃
不利低温 ﹤ 10℃
冷金属 粘皮
﹤ -20℃
(2)由表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口的海陆分布规律
⑴、哪个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所占比重最大?大洋洲
⑵、计算哪个大洲人口与沿海地区面积比最大? 非洲
⑶、从表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
3、人口的地形分布规律
分析过程:
海拔越高人口越少
⑴、世界人口分布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有何特点?
⑵、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形区?
波黑人口下降幅度最大,总人口减少17﹪,约70万。
造成半岛人口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动荡的政局和连
政 年的战乱。
治
文 化
材料二 印巴分治中的宗教与人口变化:1947年,英属 印度被分割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印度人多信仰印度 教,而巴基斯坦则是穆斯林建立的伊斯兰共和国。为了
因 躲避宗教歧视或迫害,当时南亚次大陆出现了规模空前
高二地理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7f047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7.png)
高二地理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俄罗斯局部地区人口与城市分布图。
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人口分布特点主要是A.东部少西部多B.平原少山区多C.河谷少沿海多D.低纬少高纬多【答案】B【解析】读图中人口的分布可知:人口的分布南北差异大,北部地处高纬气候寒冷,所以沿海、平原地区人口稀少,而南部纬度低,热量条件好,所以南部山区人口也较多。
故选B。
【2】甲市是俄罗斯第三大城市,该市兴起并发展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势平坦,人口稠密B.鄂毕河水力资源的开发C.自然资源的大规模采掘D.交通运输线路的修建【答案】C【解析】甲城市为新西伯利亚,附近地区煤、石油资源丰富,所以该城市的兴起是因自然资源的大规模的开发而兴起的。
故选C。
【考点】人口分布、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2.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科技发展水平B.对外开放程度C.生活消费水平D.资源【答案】D【解析】由于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的总量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而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生活消费水平都是通过影响资源的开发与消耗而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故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考点】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各个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关系及相互关系即可判断。
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3. 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了《中国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
该报告认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7亿左右,最多人口数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
完成问题。
【1】报告中所指的“7亿左右”人口数值是指我国的A.合理人口容量B.环境承载力C.维持最低生活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D.环境所能供养的人口极限【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7亿”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即为人口合理容量。
【2】制约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资源状况B.人口的精神文化消费C.科技水平D.人口的物质生活消费【答案】A【解析】资源是制约人口环境容量的首要因素。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8章人口第1讲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8章人口第1讲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https://img.taocdn.com/s3/m/7c073052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e.png)
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与人均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1)不确定性: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会随时间发生变化,具
有明显的不确定性
(2)相对确定性:在某一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稳定,可对区
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进行相对的定量估计,
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2.资源与制约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其他因素的关系
[真题剖析]
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如东亚、南亚的人口稠密区
[真题剖析]
〔2018天津卷,13(3)〕阅读图文材 料,完成下题。 四川省攀枝花市是20世纪60年代 中期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由乡村 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 据图中信息,概括攀枝花市人口分 布的两个特点。
攀枝花市人口统计图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对人口分布特点的分析。直接从图中读取攀枝花 市人口分布的两个特点,注意整体总结,并对迁入集中地的人口进行说明。 尝试解答:特点:人口密度差异大(人口分布不均);1965年后迁入人口主要分 布在东区和西区,其他区域迁入人口少于祖籍人口。
知识点2 人口容量
[知识筛查]
1.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1)概念: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 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 (2)影响因素:自然资源状况、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人均消费水平。 2.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的水平,同时又在不妨碍未来 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意 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
住,世界人口主要分布 生存环境恶劣,往往成为无人区或人口稀
在气候较为适宜的中、少区;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也不适宜人类
1.3.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优质课件
![1.3.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db519e84868762caaed5bc.png)
黑河
东多西少;平原多,山地、 高原少;发达地区多,落
后地区少;汉族集中区多, 少数民族区少
腾冲
注意:人口分布不均匀,不代表人口分布不合理
课本P19知识窗:我国沿海地区人口增长较快的原因: 自然环境优越,经济发达;政策因素.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一)自然环境因素(最基本因素,影响人口分布的宏观 格局;随着生产力提高,影响逐渐减小) 1.地形:a.平原人口稠密,高山、高原地区人口较稀疏; b.在热带地区的高原和山区,人口密度较大(气候凉爽适 宜,排水通畅,免收疟疾等疾病干扰);比如亚马孙平原、 非洲刚果盆地人口密度小;而巴西高原,东非高原人口密 度更大。 2.气候:北半球温带地区,气温适宜,人口稠密。干旱地 区,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呈点状、线状和片状分布。 3.水资源和土壤:干旱地区,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多呈点状、 线状和片状分布。不同的土壤自然肥力和耕作性能不同, 开发利用程度也不同,影响到人口分布。 4.矿产资源(马来西亚的吉隆坡、英国的伯明翰,东营)
乐观派着眼于尚未被人类开发 和利用的资源,以及未探知和未发
现的领域,认为未来世界的人口,
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 值。在经济高度发展、科技进一步 提高的未来,人类有足够的力量制 止环境退化,推动人口与环境关系 的良性循环。
我们一方面要看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同时也要看到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开
【典题训练】 下面的两幅图表示我国的人口密度与海拔和年降水量之 间的对应关系,读图回答(1)、(2)题。
(1)两幅图所表示的论断正确的是( C ) ①随海拔升高,人口密度均匀递减 ②随降水量减少,人口密 度均匀增加 ③在海拔1 000 m以上,人口密度的变化较小 ④在降水量1 000 mm以上,人口密度的变化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高中地理_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地理_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add13e1e518964bcf847cee.png)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明确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的概念。
(2)让学生通过图表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3)根据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探究世界分布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相关图表分析,总结世界人口分布规律。
(2)以中国人口分布为例,利用地图叠置法,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3)通过问题讨论,强化学生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用可持续发展的目光看待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发展观。
(2)树立联系的观点,养成有条理、全面地分析问题的习惯。
教学过程回顾人口增长与人口迁移切入主题。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前面所学内容切入主题,板书课题。
先检查预习情况让学生明确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格局的关系。
师:“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标是什么?”生:“人口密度”“人口分布格局”师:“那么,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格局相同吗?”(可利用课本图1-3-1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对比帮助理解,强调如果单独讲一个地区的人口密度,并不能说明这个地区内部的人口分布状况,存在“被平均了”的情况)设计意图:通过漫画引入人口问题,形象生动,直接切入主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这节课的学习。
世界人口分布规律利用教材中的表1-3-1、1-3-2、1-3-3,引导学生从纬度、距海远近、地形三方面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特征。
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概括出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
(学生在分析表格的过程中,思路清晰的学生能很快给出答案,但也有部分学生存在无从下手的情形,所以这在部分可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读图:判读地理分布图时,遵循以下步骤:1.读图名;2.读图例;3.寻找归纳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4.根据所学知识,对该事物的分布规律进行原因分析)设计意图:新课改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储备和经验转化为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需要经历体验、思考、协调和内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B2-1-3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B2-1-3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https://img.taocdn.com/s3/m/5d351788d4d8d15abe234e45.png)
均匀 分布
★看人口分布,不仅要看人口密度, 而且要看人口分布格局
●世界人口分布
集中分布 在北半球 中低纬度
世界人口分 布极不均衡: 主要集中分 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 布 在 北 半 球 中低纬度沿 集中分布 海平原地区
在平原和 丘陵地区
●世界人口分布 东亚南亚开发早,文化中心很古老, 农业生产条件好,西欧资本和商贸, 美国东北炒股票,工业发达人不少。
地区 1990年 2000年 环比 西部 52.5 51.3 98% 中部 241.2 262.2 109% 东部 392 452.3 115%
●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最基本因素
☆地形—平原平坦开阔 ☆气候—中低纬度温暖湿润 ☆土壤—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深厚 ☆水资源—河流中下游地区淡水丰富 ☆矿产资源—开发矿产资源人口激增
B2-1-3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1.通过图表资料,了解世界和我国 的人口分布概况,并分析其原因。 2.了解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知道影 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3.区别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 量的含义。
●人口分布的衡量指标 人口密度 =人口总数÷面积 2) (km2) (人/km (人)
集中 分布
西欧
南亚 东亚
美国东北部
北美亚洲高山寒,撒哈中亚澳内环, 亚马刚果湿热天,南极大陆定居难。
●我国的人口分布
东部多西部少; 沿海多内地少; 平原多山区少; 经济发达地区多, 经济欠发达地区少。
●我国人口分布的变化
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度增幅 较中部和西部地区更大,主要是经济 原因,就业和收入好吸引中、西部的 人口向东部迁移。
是一个最大值,即警戒值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高一地理《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新人教版
![高一地理《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923d5f2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3.png)
标准
指标
人口容量
年人均消费粮食
500千克 550千克 600千克
16.6亿 15.1亿 13.8亿
环境人口
容量约为 16亿人
资源、人体营养和 耕地、草原和水资 人口合理容量为8亿
文化教育
源利用状况
~9亿人
保证人民能获取所需营养 按美国的消费水平
人口应控制在10亿 之内 人口大致应控制在7 亿之内
4.政策:
【例1】 读下图及表中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命 保障 >49℃
图1
不利 高温 >29℃
高温 >24℃
舒适 21℃±3℃
图2
低温
﹤18℃
不利低温 ﹤ 10℃
冷金属 粘皮 ﹤ -20℃
(4)上述自然因素往往通过对人口____________的 影响而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同时又通过人口分布而 影响_________的形成和发展。
世界人口密度
思考:找出图中 的人口分布密集 区,分析其人口 密集的原因。
东亚 南亚 西欧
美国东北部
东亚 南亚: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久,农业生产发达 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早,工业发达,商贸繁荣 美国东北部: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区和金融贸易区
三、我国人口分布
爱辉(黑河)
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面积占53﹪ 人口占6﹪
世界人均能源消费量从1850年的不到100公斤,增加到 1950年的1000公斤,1995年已经达到人均2055公斤, 1995年美国人均消费11312公斤,中国人均1083公斤。如果 5个中国人要用1个美国人那么多的石油,也就是说中国的石 油消耗量跟美国持平,人类就该另找一个星球搬家。
一个由许多块长短不同 的木板箍成的木桶盛水量多 少不取决于其最长的木板, 而取决于其最短的木板。
24.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
![24.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https://img.taocdn.com/s3/m/6149f2c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b6.png)
人口合理容量
从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及经济、社 会发展和消费水平等角度确定的 人口规模(发展层面)
合理值 8亿 60亿
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共同 作用的结果
备考技巧
1.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关系
某一地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共同点
由于制约的因素不确定,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 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 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条件为(D) A.矿产资源
B.水资源
C.土地资源
D.气候条件
2.加拿大环境人口容量潜力大,主要表现
在(A)
A.地域辽阔,地广人稀
B.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集中
C.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
D.气温低,人均消费水平低
广州提出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以内,应该说,这“1500万”是让 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据此回答以下小题。
B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是指环境承载力 B. 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C. 该指标是一个理想的 该指标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成反比 D. 该指标与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成正比
B 4.针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广州应 ( ) ① 超出本地区范围索取资源,发展生产 ② 建立公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 ③ 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 加快人口的增长,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世界人口分布
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
南亚地区
世界第二大人口稠密区,人口集 中于恒河、印度河下游平原地区, 主要国家有印度、巴基斯坦、孟 加拉国等。
第三讲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第三讲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https://img.taocdn.com/s3/m/8175e11e0722192e4536f699.png)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返回
解析:第(1)题,亚马孙河流域位于亚马孙平原,东临大西洋,所 以A、D两项错误;该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动植物资源、水资 源等十分丰富,但是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生存、居住,所以B 项正确,C项错误。第(2)题,巴西既有欧洲移民文化又有当地土 著文化;其东部虽仍处热带,但由于地形平坦,加之地势高,气 候凉爽,适宜人类生产和生活,因而开发较早,形成人口密集 区;地势平坦,水力资源不丰富。 答案:(1)B (2)D
第 三 讲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No.1 No.2 No.3
研清教材——这是命题之“根源” 研细高考——这是命题之“样板” 研明热点——这是命题之“视野”
课时跟踪检测
返回
NO.1 研清教材
——这是命题之“根源”
返回
抓住要点>>> 温教材
一、人口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
(1)衡量指标:人口密度 和人口分布格局。
(2)规律从 从纬 海度 陆看 位: 置集 看中 :于 集北 中半 于球近的海
中低 纬度 地带
从地形上看:集中于 平原 地区
(3)人口密集地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西欧,美国 东北 部。
2.我国的人口分布
返回
(1)特点:地理分布 很不平衡。
(2)具体表现:
东西差距 _东__部___地区人口多,_西__部__地区人口少
自然差距
沿海、沿江、沿湖的_平__原__地区人口多,内 陆干旱的_高__山__、高原地区人口少
经济、交通 _经__济__发__达__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_经__济__ _落__后__、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
民族方面 _汉__族__居__民__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_少__数__ _民__族__地区人口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21
24
课堂总结
分布范围
人 口 分 布
世界人口 分布
分布地区
特点
我国人口分布
界线
于 影响人口分布 自然环境因素
人 的因素 口
社会经济因素
合 理
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概念、区别 影响因素
容 量
特点
我国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
2021/2/21
基本国策
25
练习
1. 读“制约中国环境人口容量资源木桶图”,则制
20
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值16亿左右。 •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8亿~9亿。
缓解人口与环境矛盾的基本国策:
2021/2/21
计划生育
环境保护21
4、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因素:
资源丰富程度
首要条件
科技发展水平 经济发达程度 对外开放程度 人口受教育水平
正相关
消费水平
负相关
2021/2/21
⑵社会条件:开发历史悠久,20世纪80年 代以来,由于改革开放的政策,我国沿海地 区经济发展迅速,水陆交通便利,科技水平 高、教育、医疗条件优越,吸引了大量外来 人口,所以人口增长较快。
2021/2/21
18
三、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某一时期内生态系 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 的限度。
约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资源是B( ) B
A.水资源 B.耕地资源
C.矿产资源 2021/2/21
D.土地资源
26
2、对人口分布影响最大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A)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社会生活方式 C、交通 运输条件 D、文化教育状况
3、东亚、南亚人口稠密的原因是(B)
A、是世界最发达的农业和工业区 B、自然条件优越,人类聚居的历史悠久 C、特产丰富、经济发达,人口大量迁入所致 D、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世界商业活动最
2021/2/21
11
(3)美国东北部
自然条件: 地处五大湖,矿产资源丰 富,水源充足,地势平坦, 气候湿润
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发达,城市密集,商 贸金融活动频繁
2021/2/21
12
探究:热带地区人口也是集中分布在平原地区? 为什么?
热带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区
原因:热带多雨地区,气温和降水适中, 排水通畅,还免受疟疾的影响;热带干旱 地区,高原、山地气候凉爽,降水较多。
谢谢!
2021/2/21
29
8
2021/2/21
9
3、世界人口四大密集区:
东亚、南亚、西欧、美国东北部
(1)东亚、南亚:
自然因素:气候条件优越,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农 业发达,历史悠久,
交通便利
2021/2/21
10
(2)西欧 自然因素: 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 资本主义发展早,工业发达, 因素: 商业贸易频繁,交通便利
结论: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
表1-3-2世界各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面积、人口 占各洲的比例(%)
结论:沿海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
表1-3-3世界人口垂直分布趋势
2021/2结/21 论:平原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
7
世界人口分布主要规律:
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
热量 降水 地形
2021/2/21
22
5、环境人口容量的特性
不确定性 影响因素不确定
相对确定性 各因素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
6、我国如何实现合理人口容量
坚定不移的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
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努力提高
科技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资源管
理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
境保护相协调 2021/2/21
23
第三种方案比较科学合理 第一种方案导致当地人口压力增大, 造成山区生态环境恶化,第二种方 案会增大移民成本,且给迁入地带 来人口压力,第三种方案既保护了 当地的生态环境,又可以缓解迁入 地的人口压力。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2021/2/21
1
2021/2/21
2
教学目标
1、根据图表总结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及我国人
口分布的特点 2、分析归纳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3、能理解并区别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
4、能举例说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理解
环境容量的特点
重难点
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2021/2/21
频繁的地区
2021/2/21
27
4.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C ) A.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
容量应该是基本相同的
B.环境人口容量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指它 的确定性
C.确定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 产生较大的影响
D.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
2021/2/21
28
3
一、人口分布 1、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是衡量人口分布的标准
思考:两个地区人口密度相同,人口分布格局
一定相同吗?
2021/2/21
4
A地
B地
N
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对比
2021/2/21
5
开动脑筋
▪ 读课本P17三个表格,思考每一个表格, 得出结论
2021/2/21
6
表1-3-1世界人口纬度分布趋势
矿产资源 大庆、攀枝花、东营等
2021/2/21
16
2、社会经济因素
最重要因素
生产力发展水平 经济发达地区
生产活动方式
交通运输条件
文化教育状况
政治因素 巴西利亚 深圳
2021/2/21
17
P19活动:请从自然和社会的角度,说说20世 纪80年代以来,我国沿海地区人口增长较快 的主要原因?
⑴自然条件: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河 网稠密,水源充足。
➢东多西少; ➢平原多,山地、高原少 ➢发达地区多,落后地区少 ➢汉族集中区多,少数民族区少
想一想:结合中国人口分布特点,说出哪些因
素影响了人口分布
2021/2/21
15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基础因素
地形 气候 水源
平原丘陵地区
温带、降水较多地区
热带湿热 地区
干旱地区
土壤
东北黑土地
2、环境人口容量:在可预见的时期
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
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
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Biblioteka 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
口数量。 2021/2/21
人口极限值
19
3、人口合理容量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比较 世界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110亿,60亿
2021/2/21
2021/2/21
13
思考: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有哪些?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 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1.北美洲、亚洲
高山和寒冷地区
2.撒哈拉、中亚、澳大利亚
沙漠地带
3.亚马孙河、刚果河流域
湿热地带
4.南极洲至今无人定居
极度寒冷
2021/2/21
14
阅读中国人口分布图,说出中国人口分布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