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特征
种群的特征课件
种群的特征课件一、引言种群是生态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指的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一物种个体所构成的总体。
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种群结构、种群动态和种群分布等方面。
通过研究种群的特征,我们可以了解物种的生存状况、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以及种群的分布规律,从而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种群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是衡量种群数量特征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生存状况和资源利用效率。
种群密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食物资源、栖息地质量、环境条件等。
种群密度的变化可以影响种群的生态功能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三、种群结构种群结构是指种群中不同年龄、性别、大小等个体组成的比例和分布。
种群结构对于种群的生存和繁殖具有重要意义。
种群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种群的生殖力和生存力。
种群结构的变化可能受到环境变化、资源利用、竞争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研究种群结构,我们可以了解种群的生殖策略、生存策略和适应能力。
四、种群动态种群动态是指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种群动态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种群的生存状况、数量变化趋势和生态功能。
种群动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出生率、死亡率、移民率和迁移率等。
种群动态的变化可能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产生影响。
通过研究种群动态,我们可以预测种群的未来发展趋势,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五、种群分布种群分布是指种群个体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种群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条件、资源分布、种群密度等。
种群分布的变化可能对种群的生存和繁殖产生影响。
通过研究种群分布,我们可以了解种群的适应能力和生态位。
种群分布的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种的分布范围和生境需求,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六、结论种群的特征是生态学研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种群密度、种群结构、种群动态和种群分布等方面都是种群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研究种群的特征,我们可以了解物种的生存状况、数量变化趋势和生态功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种群的四个基本特征
种群的四个基本特征
(一)数量特征
这是种群的最基本特征。
种群是由多个个体所组成的,其数量大小受四个种群参数(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这些参数继而又受种群的年龄结构、性别比率、内分布格局和遗传组成的影响,从而形成种群动态。
(二)空间特征
种群均占据一定的空间,其个体在空间上分布可分为聚群分布、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此外,在地理范围内分布还形成地理分布。
(三)遗传特征
既然种群是同种的个体集合,那么,种群具有一定的遗传组成,是一个基因库,但不同的地理种群存在着基因差异。
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世代传递,在进化过程中通过改变基因频率以适应环境的不断改变。
(四)系统特征
种群是一个自组织、自调节的系统。
它以一个特定的生物种群为中心,也以作用于该种群的全部环境因子为空间边界所组成的系统。
因此,应从系统的角度,通过研究种群内在的因子,以及生境内各种环境因子与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从而揭示种群数量变化的机制与规律。
生态学: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生态学:种群及其基本特征1、种群及其基本特征名词解释1、种群:是同一时期内一定空间中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
2、种群生态学:研究种群的数量、分布以及种群与其栖息地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及其他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
3、种群动态:研究种群数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动规律。
4、内分布型: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的内分布型,一般有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成群分布。
5、最大出生率:是指理想条件下中群内后代个体的出生率。
实际出生率:是一段时间内种群每个雌体实际的成功繁殖量。
特定年龄出生率:特定年龄组内每个雌体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后代数量。
6、最低死亡率:种群在最适环境下由于生理寿命而死亡造成的死亡率。
生态死亡率:种群在特定环境下的实际死亡率。
7、年龄锥体:是以不同宽度的横柱从上到下配置而成的图,横柱从上到下表示不同的年龄组,宽度表示各年龄组的个体数或各年龄组在种群中所占数量的百分比。
种群年龄结构是指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在种群内的比例和配置情况。
8、生命表:用来呈现和分析种群死亡过程的表,分为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
静态生命表: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做一年龄结构的调查资料而编制的,称为静态生命表。
综合生命表:加入了mx栏,即同生群平均每存活个体在该年龄期内所产后代数,这样的生命表称为综合生命表。
9、同生群:动态生命表总结的是一组大约同时出生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命运,这样一组个体称为同生群,这样的研究叫做同生群分析。
10、生命期望:是种群中某一特定年龄的个体在未来所能存活的平均天数。
11、净增殖率(R0):存活率lx与生殖率mx相乘,并累加起来,即得净增殖率。
12、K-因子分析:根据连续观察几年的生命表系列,我们就能看出在哪一时期,死亡率对种群大小的影响最大,从而可判断哪一个关键因子对死亡率ktotal的影响最大,这一技术称为K-因子分析。
种群的特征
2、公式(数学模型构建):
Nt = N 0 .
t λ
N0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为时间,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
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若λ>1,种群密度增大,为增长型种群;若λ<1,种群 密度减小,为衰退型种群;若λ=1,数量不变,为稳定 型种群。
3、模型构建(曲线图):
解读: a.横坐标:时间,纵坐标:种群数量; b.前提条件:环境资源无限(理想条件); c.特点:无K值 d.影响因素:N0(即起始数量),λ值。
4、增长率:
=(第二年数量-第一年数量)/第一年数量
5. K值与K/2在实践中的应用
注意事项 灭 鼠 捕 鱼
灭鼠后,防止鼠的 K/2(达到 种群数量在K/2附近,捕捞后,使鱼的种群数 最大增长速 这样鼠的种群数量 量维持在K/2,这样鱼的 率) 会迅速增加,无法 种群数量会迅速回升 达到灭鼠效果 K(环境 容纳量) 降低K值,改变环境 保护K值,保证鱼生存的 条件,使之不适合 环境条件,尽量提升K值 鼠生存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一节:种群的特征 第二节:种群数量变化 第三节:群落结构 第四节:群落演替
种群的概念 种群特征 种群密度调查方法 种群空间特征
一:种群的概念: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种群概念的理解 (1)两个要素:“同种”和“全部”。 (2)两个条件:“时间”和“空间”,即种群的的时空限制,离开 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 (3)两个基本单位: ①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②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最大捕捞量≠最大日捕获量: 种群数量达时及时捕捞可持续获得可持续利用的最大捕捞量,但不 能获得最大日捕获量——最大日捕获量应对应种群密度最大时。
生态学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000
3龄(3) 1922 0.044 0.010 0.240 3.284 -1.4 0.12
000
4龄(4) 1461 0.033 0.004 0.110 3.165 -1.5 0.05
000
成虫(5) 1300 0.030
3.114 -1.5
22617 17 0.50
注:净增率Ro=∑lxmx=∑Fx/n0
3
构件生物 (modular organism):受精卵先发育 成构件,再发育成更多构件,形态、发育不可 预测。
群体状态动物、植物。
无性系分株 (ramets):构件生物个体连接部分 死亡后形成旳分离个体。
不同学科旳用语:群体(遗传学)、居群 或繁群、个体群(日本)
4
种群生态学
研究种群旳数量、分布以及种群 与其栖息环境中非生物原因和其 他生物种群之间旳相互作用
径,比年龄构造更有效。 构件生物旳年龄构造 性比 (sex ratio)
21
年龄构造:某一年龄群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 年龄锥体:横柱表达从下到上幼体到老年,宽度表达年龄
组个体数量
增长型:幼多,老少,种群较年轻,出生率>死亡率。 稳定型:幼≌中≌老,出生率≌死亡率。 下降性型:幼体百分比很小而老体个体旳百分比较大,死
5
2. 自然种群旳基本特征
空间特征:种群具有一定旳分布区域 数量特征:每单位面积(或空间)上旳个体
数量(即密度)及变动 遗传特征:种群具有一定旳基因构成
6
二、种群动态
种群动态:研究种群数量在时间上和空间 上旳变动规律。
(一)种群旳密度和分布 (二)种群统计学 (三)种群增长模型 (四)自然种群旳数量变动
森林中植物为竞争阳光(树 冠)和土壤中营养物(根际)
植物种群特点和种间关系
种群特质和中间关系概述自然界的生物,极少以孤立的个体形式长期存在,而是以种群的形式生存。
对植物而言,所谓种群(population),就是在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集合,即同一种群内的个体之间能够自由授粉、繁殖。
譬如,某山地的茶树种群,某水域的莲花种群、某农田的玉米种群,等等。
一、种群的基本特征种群,并不是个体的简单总和,而是客观的生物学的基本单位,是一个具有自身独立的特征、结构与机能的整体。
通常,自然种群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空间特征——即种群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域;二是数量特征——即种群在单位面积或体积中的个体数量;三是遗传特征——就是种群具有一定的基因组成,遗传的多样性增强了种群对环境条件的适应力。
研究种群的空间分布与数量变化,是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的主要任务。
(一)种群的分布格局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布,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随机分布(random distribution)是指种群中的每一个体在种群领域中各处出现的几率是均等的,而且每一个体的存在并不影响其它个体的分布。
事实上,随机分布并不多见。
只有环境因子对多种植物的作用无太大差别时,或者某一主导因子成随机分布时,才会引起种群的随机分布;或者在生态条件比较一致的环境中,才会出现随机分布,如生长在潮汐带的植物。
此外,用种子繁殖的植物,初次入侵某一地区时,常呈随机分布。
2.均匀分布(regular distribution)或称规则分布。
系指种群内每一个体近乎等距离分布。
当植物占有的空间超过所需的空间时,则在分布过程中所受的障碍也就很小,从而导致均匀分布。
在自然情况下,这种类型的分布极少出现。
但是,由于以下原因,常会引起植物的均匀分布:一是病虫害、种间竞争时、优势种成均匀分时,其伴生种则呈均匀分布;二是地形、坡向、土壤水分状况的均匀分布时,也使植物种群呈均匀分布;三是人工干预的种群,如人工林、栽培作物,多为均匀分布。
种群的特征
如何调查 一片草地 中蒲公英 的数量?
2)测定种群密度的方法
样方法 标记(志)重捕法
a、
模拟草地中的蒲公英
模拟草地中的蒲公英
调查一般的植物种群、昆虫卵、作 物植株上蚜虫、跳蝻等,都可以采用样 方法。
如果一些动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 围大,还能用样方法吗?
b、标记重捕法:
(常用于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Nt=N0 λ
t
( N0为起始数量, t为时间,Nt表示t年后 该种群的数量,λ为年均增长率。)
例:我国自1393-1990年以来人口 统计数据如下:
年份 1393 1578 1764 1849 1928 1982 1990
亿
0.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6
2.0
4.1
4.7
10.3 11.6
以上人口增长曲线符合哪种类型? 按照此曲线发展下去将会出现什么 状况,鉴于我国人口的现状应当采取什 么措施?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 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 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 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算一算:
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 一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 二次捕获30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是15 只。请估算这个种群的密度。 39 : N= 15 : 30 N=78
b、雌多雄少型:特点是雌性个体显著多于 雄性个体。 这种类型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及象海豹等
象海豹群体
奶牛群体
c、雌少雄多型:
特点是雄性个 体明显多于雌性 个体。这种类型 较为罕见。如家 白蚁等营社会性 生活的动物。
白蚁
性别比例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 降进而引起种群密度下降。
种群的基本特征
2.均匀分布 均匀分布
种群的个体是等距分布, 种群的个体是等距分布,或个体间保持一定的 均匀的间距。均匀分布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种群 均匀的间距。 内个体之间的竞争。例如, 内个体之间的竞争。例如,森林中植物为竞争阳光 树冠)和土壤中营养(根际), ),沙漠中植物为竞 (树冠)和土壤中营养(根际),沙漠中植物为竞 争水分都能导致均匀分布。 争水分都能导致均匀分布。虫害或种内竞争发生时 也可造成种群个体的均匀分布。 也可造成种群个体的均匀分布。地形或土壤物理性 状呈均匀分布等客观因素或人为的作用,都能导致 状呈均匀分布等客观因素或人为的作用, 种群的均匀分布。均匀分布在自然种群中极其罕见, 种群的均匀分布。均匀分布在自然种群中极其罕见, 而人工栽培的种群(如农田、人工林), ),由于人为 而人工栽培的种群(如农田、人工林),由于人为 保持其株距和行距一定则常呈均匀分布。 保持其株距和行距一定则常呈均匀分布。
eg:养鱼池中每立方米的水体中非洲鲫鱼的数量, eg:养鱼池中每立方米的水体中非洲鲫鱼的数量, 每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黑线姬鼠的数量等。 每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黑线姬鼠的数量等。
种群密度很高 特点
种群密度较高
种群密度一般
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很大。 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很大。 同一种群的种群密度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也有 差异。 差异。
小结: 小结
种群数量
直接影响 预测变化方 年龄组成 向 影响数量变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种群密度
性别比例
决定大小 和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巩固练习
下列环境中的生物,构成一个种群的是( 1. 下列环境中的生物,构成一个种群的是( B )
A. 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 B.一块农田里的所有东亚飞蝗 B.一块农田里的所有东亚飞蝗 C. 一片森林中的鸟 D. 一条河流中的全部草履虫
种群的特征(理)生物必修
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有助 于合理利用资源,避免过度开 发和资源浪费。
保护濒危物种
了解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变化 规律有助于制定有效的保护措 施,促进物种的恢复和保护。
预测流行病
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有助于 预测流行病的爆发和传播,为防
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04
种群的遗传特征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
种群的特征(理)生物必修
目录 Contents
• 种群的概念与定义 • 种群的分布与密度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的遗传特征 • 种群的行为特征 • 种群的进化特征
01
种群的概念与定义
种群的定义
种群是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集合体。 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种群遗传学和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对象。
社群行为与交流方式
社群行为
是指种群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行为模式,包括分工合作、等级制度、领域 行为等。
交流方式
是指种群内部成员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方式,包括声音、气味、动作等非语言和 语言形式的交流。社群行为的形成和维护需要有效的交流方式来传递信息和协调 行为。
06
种群的进化特征
自然选择与进化
进化速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环境变 化的速度、种群大小、突变率等。
种群的适应性进化
适应性进化
种群通过自然选择和基因突变,逐渐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适应性特征
适应性进化使种群获得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如耐寒、耐旱、抗 病等。
适应性进化的意义
适应性进化使生物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生存和繁衍能力,促进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周期性变化
由于环境因素的不稳定性,种群数量变化常常呈现周期性变化,如季 节性变化、年际变化等。
种群基本特征
种群基本特征【整理】
种群特征包括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空间特征等。
1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不同的种群密度差异很大,同一种群密度在不同条件下也有差异。
农林害虫的预报、渔业上捕捞强度的确定等,都需要对种群密度进行调查。
自然状态下一个种群的种群密度往往有着很大的起伏,但不是无限制的变化。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与迁出率对种群密度都有影响。
2种群的年龄结构
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一个种群幼年个体(生殖前期)、成年个体(生殖时期)、老年个体(生殖后期)的个体数目,分析一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间接判定出该种群的发展趋势。
①在增长型种群中,老年个体数目少,年幼个体数目多,在图像上呈金字塔型,今后种群密度将不断增长,种内个体越来越多。
②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结构适中,在一定时间内新出生个体与死亡个体数量相当,种群密度保持相对稳定。
③衰老型种群多见于濒危物种,此类种群幼年个体数目少,老年个体数目多,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3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空间格局。
种群的空间格局大致可分为3类:①均匀型分布,指种群在空间
按一定间距均匀分布产生的空间格局。
②随机型分布,是指中每一个体在种群领域中各个点上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并且某一个体的存在不影响其他个体的分布。
③集群分布:集群分布又可进一步按群本身的分布状况划分为均匀群、随机群和成群群,后者具有两级的成群分布。
第64讲 种群的特征-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导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1节
第1课时 种群的特征
人教版高中生物 必修3
思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阅读课本60-63页,关于样方法、标志重捕法 思考并完成导学提纲
一.种群密度
展
➢ 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
的数量特征。 ➢ 计算公式: 种群密度=
种群个体数 空间大小(面积/体积)
评
(3)黑光灯诱捕法
①原理: 黑光灯是一种发射人眼看不见的、波长在365nm左右的紫外线电光 源。 黑光灯具有很强的诱虫作用,是杀虫用灯的理想光源。
②适用范围: 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来 估算它们的种群密度。
课堂小结
检
逐个计数法
适用 范围
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最准确
10个
10个
二.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评
④计数原则: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样方 ① ② ③ ④ ⑤
株数 种群密度(株/m2)
3
7 N = 3+7+7+2+5
7
5
2
= 4.8株/m2
5
①
②
③
④
⑤
面积为100 m2 的草地的示意图
二.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评
资料:为了更好的留住这群 美丽的黑颈鹤,湿地工作人 员一方面要为它们准备充足 的食物,通过投喂鱼苗,为 它们建立”安心食堂“,另 一方面要避免某种鱼种群过 度繁殖破坏湿地生态系统。
跟踪训练
评
5.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不合理的一组是( D )
A.对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种群的特征 课件
特征
种群具有地域性,即 种群内的个体分布在 不同地域或生境中。
种群具有遗传特征, 即种群内的个体之间 存在遗传差异。
种群具有数量特征, 即种群内的个体数量 是动态变化的。
种群的数量特征
02
数量规模
数量规模的定义
数量规模的动态变化
种群中个体的数量,反映种群的大小 。
种群数量增长呈指数型、逻辑型等动 态变化,受环境容纳量限制。
数量规模的影响因素
环境资源、空间容量、种间竞争、种 内调节等。
密度
0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2
03
密度的定义
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的个体 数量,反映种群分布的疏 密程度。
密度的影响因素
环境资源分布、空间异质 性、种间关系等。
密度的生态学意义
影响种内竞争、种间关系 、群落结构等。
出生率与死亡率
出生率的定义
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
S型增长
总结词
描述种群在有限环境中受到资源限制的增长情况。
详细描述
S型增长是指种群在有限环境中受到资源限制的增长模式。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资源逐渐减少,导致种群增长 速度逐渐降低。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时,增长速度变为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S型增长曲线通常用 于描述大多数生物种群的增长模式。
死亡率的定义
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
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关系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长;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种群数量 减少;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稳定。
种群的遗传特征
03
基因频率
基因频率是指在种群中某一特定 基因的频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
基因频率的计算公式为:基因频 率 = (该基因的数量 / 群体中
种群的特征
种群是同一时间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种群有六个基本特征:1空间特征,即种群有一定的分布区域2数量特征,每单位上的个体数量是变动的3遗传特征,种群有一定的基因组成,即一个基因库,以区别于其它物种,但基因组成同样处于变动之中4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有机体之间相互作用,整体上呈现组织结构特性5个体之间差异性6个体水平与种群水平的差异,个体有出生死亡,种群称为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的大小指一定区域内种群个体的数量。
种群相对密度D=n/a.t(n个体数量a地区面积t时间)种群的数量统计:1总数量调查法2样方法3标记重捕法N/M=n/m即样地上个体总数/标记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样中标记数。
种群的内分布型(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位置状态和布局),分为均匀分布(形成原因:种群内个体的竞争) 随机分布(种群内个体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下且资源分布不均匀)成群分布(资源分布不均匀动物的集群现象植物种子传播方式以母株为扩散中心)种群统计学指标:1种群密度种群的最基本特征2初级种群参数,包括出生率(最大出生率时间出生率) 死亡率(最小死亡率生态死亡率) 迁入迁出 3次级种群参数,包括性比年龄结构种群增长率。
年龄锥体1典型金字塔形锥体增长型种群2钟形锥体稳定型种群3壶形锥体衰退型种群。
大多数动物种群性比接近1:1生命表:概括了一群个体接近同时出生到生命史结束的命运。
同生群:一群大约同时出生的个体。
同生群分析:动态生命表总结的是一组大约同时出生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命运,这样的研究叫做同生群分析。
生命期望(平均余年)指种群中某一特定年龄的个体在未来所能存活的平均年数。
存活曲线 : I型曲线凸型表明幼体存活率高,老年个体死亡率高,比如大型哺乳动物和人 II型曲线呈对角线型,如鸟 III型幼体死亡率很高,如产卵鱼类贝类松树。
种群的特征
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死亡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 个体总数的比率。
出生率、死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出生率 > 死亡率
出生率 < 死亡率 出生率 = 死亡率
种群密度增大 种群密度减小 种群密度不变
3、迁入率和迁出率
迁入率:单位时间内迁入的个体,该种 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设某种群的总数为N ,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为M, 第二次重捕的个体数为n,其中已标记的为m,则:
N:M=n:m
练习:
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公顷, 第一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
其中有标记的鼠15只,请运用数学方法估算这
个种群的种群密度(单位为只/公顷)
2、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出的个体,该种 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4、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1)年龄组成
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种 群 数 量 时间
4、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2)性别比例 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雌雄相当 性别比例的类型 雄多于雌 雌多于雄
种群各特征之间的关系
种群数量
迁入率
直接影响 直接影响
迁出率
直接影响
种群 密度
预测方向 影响变动 决定大小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出生率和死亡率
三、种群的空间分布
水稻的空间分布
某种杂草的空间分布
标虫的空间分布
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
集群分布
一、种群的概念:
在一定自然区域内, 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的
种群的特征
巩固练习
某同学在一草地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取了5个样方 (样方面积为1m2),5个样方的种群数量分别为4、6、 8、8、9株。那么该草地的蒲公英种群密度为多少? (单位:株/公顷,1公顷=10000m2)
种群密度=(4+6+8+8+9)/5=7株/m2 =70000株/公顷
②标志重捕法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 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 捕,根据重捕的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 估计种群密度
常将种群分为三个年龄组 幼年(生殖前期) 成年(生殖期) 老年(生殖后期)
②类型:
Ⅰ.增长型: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
老年 成年 幼年
特点:是幼年个体大量成长为 成年产生后代,老年个体死亡 的少,出生的比死亡的多
种群密度越来越大
Ⅱ.稳定型:特点是各年龄期的个体数比例适中
老年
在一定时期内出生的新个体数
2、图甲、图乙为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如不考虑
其它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的年龄组成类型是( B )
个
甲
体
数
个
乙
体
数
年龄
年龄
A .衰退型和增长型
B .增长型和衰退型
C .稳定型和衰退型
D .稳定型和增长型
谢谢观看!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2)意义: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直接
反映种群大小。
(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逐个计数 分布范围大,个体较小的种群:估 算 ( 取 样 调 查 )
➢估算方法: ✓不运动或活动范围小的生物: 样 方 法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标 志 重 捕 法
种群的特征
(2)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 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 :(一般分三种类型
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①增长型: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 增长型: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
老年 成年 幼年
幼年个体大量成长为成年产生 后代,老年个体死亡的少, 后代,老年个体死亡的少,出 生的比死亡的多
种群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越来越大
②稳定型:特点是各年龄期的个体数比例适中。 稳定型:特点是各年龄期的个体数比例适中。
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迁入率和迁出率也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 迁入率和迁出率也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 也决定了
4、年龄组成和性别比率 、 年龄组成
(1)概念: 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 概念: 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
年龄的三个阶段: 年龄的三个阶段:
幼年(尚无生殖能力 幼年 尚无生殖能力) 尚无生殖能力 成年(有生殖能力 有生殖能力) 成年 有生殖能力 老年(丧失生殖能力 丧失生殖能力) 老年 丧失生殖能力
(2)标志重捕法
①含义: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份个 含义: 体 ,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 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数 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②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种群数量= 重捕个体数/ 种群数量=标记个体数 X 重捕个体数/重捕标记数 ③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
老年 成年 幼年
在一定时期内出生的新个体数接 近衰老死亡的个体数。 近衰老死亡的个体数。
种群中个体数目保持 相对稳定。 相对稳定
③衰退型:特点是老年个体较多,幼年个体偏少。 衰退型:特点是老年个体较多,幼年个体偏少。
老年 成年 幼年
简述种群的基本特征
简述种群的基本特征
种群的基本特征是指一群生物体具有的共同的性质和特性。
1、生态系统:种群位于生态系统中;
2、种间关系:种群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竞争、合作以及其他种间关系;
3、生理属性:每个种群中的个体具有相同的生理属性,如相同的体长、体重等;
4、生存机会:生存机会的分配不均等,每个个体都有一定的生存机会;
5、竞争:种群中的个体之间存在着竞争,每个个体都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
6、繁殖:种群中的个体能够进行繁殖,比如繁殖后代。
7、进化:种群中的个体可以演化出更适应环境的特征;
8、生态位:生物的分布特征会影响种群的稳定性;
9、环境:种群与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动态平衡;
10、时间:种群的增减受时间因素的影响。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口
年龄结构 0-14岁:19.4% 15-59岁:69% 60岁或以上:11.6%
印度人口
年龄结构: 0-14 岁: 31.5% 15-64 岁: 63.3% 65 岁以上: 5.2%
年龄金字.年龄结构
印度人口
生殖后期 生殖期 生殖前期
♂
♀ ♂
美国人口
日本人口
♀
增长型
N=(60×40)/12=200只
种群密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1.概念:
出生率
死亡率
在单位时间内出生的个体数占该种群
总个体数的百分比或千分比。 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占该种群 总个体数的百分比或千分比。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
稳定型
出生率=死亡率
衰退型
出生率<死亡率
预测
种群密度 变化趋势
出生率>死亡率
越来越大
保持稳定
越来越小
例: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 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 的发展趋势是
B
A .衰退型和增长型 C .稳定型和衰退型
B .增长型和衰退型 D .稳定型和增长型
性比率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个体特征 年龄 出生 死亡 性别
……
种群特征 年龄结构 出生率 死亡率 性别比例 种群密度
分布型
一、种群密度
种群在单位空间或面积内的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较高
种群密度很低
研究种群密度的意义
害虫的防治
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 保护
如何调查一片草原上绵羊的种群密度?
标志重捕法----适合具有一定活动能力的动物
增大
不变
减小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
全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单位:‰
全国 1990 1994 1998 2002 2004 2008
出生率 21.06 17.70 15.64 12.86 12.29 12.14
死亡率 6.67 6.49 6.50 6.41 6.42 7.06
自然增长率
14.39 11.21 9.14 6.54 5.87 5.08
思考:计划生育对于我国人口密度有何 影响?
印度某火车站情景
美国人口普查局2009年12月15日 发布的最新全球人口趋势报告预测印 度人口到2025年将超过中国,成为世 界人口第一大国。
分析:专家预测印度人口变化的依据是 什么?
例: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下图A、B、C三种类型,据图回答:
老年 中年 幼年 A B C (1)我国在50—60年代出现生育高峰,因此造成70年代初期 人口的年龄组成为图 A 所示类型。 (2)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鱼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 这将会使被捕捞的鱼的年龄组成为图 A 所示类型。 (3)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 C 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为图 所示类型。
水螅
各年龄组死亡率相同(水螅、鸟类) 类型 Ⅲ (凹形)
牡蛎
低龄死亡率极高,度过危险期后 死亡率低且稳定(牡蛎、树蛙)
0
年龄
最大寿命
六、种群的存活曲线
存 活 数 量 的 对 数
人
死 亡 率
水螅 牡蛎 牡蛎 水螅
人
0
年龄
最大寿命 0
年龄
思考:如何有效保护牡蛎资源?
小结:
●
举例说出种群的概念
列举种群的特征
方法: 捕捉
不会对动物产生伤害 不能过分醒目 要能维持一定时间
标记
放回 重捕
计算
适当时期,标志 志个体混合
个体与非标
②计算公式: 种群数量/总标记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 标记数
例、在调查一块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时, 放置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60只,将捕 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 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 捕获了40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2 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大概有 多少只?
讨论:
随着营养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口 的平均寿命还会延长;由于实施计划生育, 出生率仍将维持在较低水平,因此,老年人 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可能还会升高。关于现 行计划生育政策是否应当调整,学生自由发 表意见,不求统一的答案。
第四章 种群
种群的概念
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 全部个体,叫种群。
种群是生物的具体存在单位、繁殖单位、进化单 位
思考:
• 1、对于生物个体来说生命是有限的, 但是对于一个种群来说,一般会不会 因为个体的消失而消失呢? • 2、一般来说生活在同一区域的是不是 只有一个种群? • 3、是不是任何同种个体的总和都能称 为一个种群?
种群密度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五.种群分布型
种群中个体的空间配置格局
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
集群分布(最常见)
农田等人工种群
草地中的蒲公英
人类、社会性动物
目前我国人均寿命为72岁 六、种群的存活曲线
类型Ⅰ(凸形)
存 活 数 量 的 对 数
人
接近生理寿命前死亡率低,达到 后死亡率高。(人)
类型 Ⅱ (对角线形)
种群内两性个体数量的相对比例 (多数为1:1)
性比率的应用:
生物灭虫法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 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比率,从而达到 杀虫效果。
降低出生率
性比率的意义:影响种群密度
种群数量 特征小结
种群数量
直接影响
年龄结构
预测
种群密度
影响
性比率
预测 将来
决定
出生率和死亡率
影响
●
●
说出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识别种群的分布型 辨别种群的存活曲线
●
●
练一练
如图所示甲、乙、丙代表3种不同的动物,据图回答:
很低 (1)曲线图ab段表示甲动物在中年以前死亡率_____. 死亡率很高 (2)丙曲线表示丙动物幼年期_____________, 幼体 如果丙为野生动物,据此,我们将应做好__________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