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教学点滴谈潘冬梅精品
古典幽香,乘风飘扬——小学语文古诗词有效课堂教学
![古典幽香,乘风飘扬——小学语文古诗词有效课堂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bee9929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eb.png)
·经验交流·古典幽香,乘风飘扬——小学语文古诗词有效课堂教学安徽省来安县双塘九年一贯制学校 贺文芳【摘 要】 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不仅能帮助学生在古诗词的熏陶中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我国古典文化的兴趣,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而在开展小学生诗词教学时,最主要的教学任务并不是让学生深入了解古诗词的深层含义,也不是让学生背诵,而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爱上古诗词,只有做到这一点,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才算得上是成功的教学。
因此,在开展小学生诗词有效课堂教学时,就可以从这一点出发,引导学生去体会古诗词,在精神上实现升华。
【关键词】 古诗词;小学;语文;趣味性;朗诵古时候,我们国家的教学讲究的是吟诵,但是发展至今,很多教师已经忽略了对学生吟诵能力的培养,过度追求对古诗词的理解。
很明显,这种过度追求诗词含义的学习方式并不是很适合小学生。
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古诗词的主要目的还是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古诗词的理解,而这样的理解是自身的,而不是外界强加的。
只有这样,古诗词教学才能更有实际意义。
想要让学生真正爱上古诗词,让古诗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学生的为人处世,则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构建有效的古诗词课堂教学。
一、古诗词学习要勤加朗诵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朗诵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教学方式。
只有朗诵才能让小学生认真体会诗中所要表达的感情,也只有朗诵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古诗词的字词句式方面的魅力所在。
在大声朗诵时,学生更容易有所感悟,也有助于学生查缺补漏。
另外,学生在朗诵时注重停顿才能感受到朗读的乐趣,朗读的能力才会得到提升。
例如,在学习《人之初》时,这一内容虽然较为简单,但是由于它年代比较久远,在用词上自然也是相对简略。
因此,如果单纯地依靠教师僵硬地传授其中的知识点是不够的,这样的教学效果还不如学生自己去多朗诵,有时候,通过有节奏地重复朗诵,学生就能逐渐意识到其中需要表达出来的意义。
(三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两首》教学杂谈
![(三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两首》教学杂谈](https://img.taocdn.com/s3/m/d4db9022f01dc281e53af073.png)
《古诗两首》教学杂谈三年级语文教案【浙江省____(省、市、区、县)北仑蔚斗小学潘秀玲】〖让古诗教学充满灵秀之美·动态演示,让学生欣赏美〗中国古典诗歌文字精炼、意境深远,很多都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诗、画相通。
但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很难从精炼的词句中领略诗情画意。
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于一身,易于表现诗歌的意境。
教学《咏柳》一诗时,伴着行云流水般的古筝乐曲,展现这样一幅美景:明媚的阳光下,高高的柳树好像是用绿色的玉石装饰成的,千万条柔韧的柳枝随着微风轻轻地舞动,好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柳图”。
学生在这种愉悦的情景中身心舒畅、融情入景,自然体会到作者对柳树的喜爱、赞美之情,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诗意也就不难理解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柳枝”和“绿丝绦”的相似之处,可用多媒体设计这样一个片段:千万条柔韧的柳枝轻轻飘动着,渐渐幻化成碧绿的丝带,飞舞的绿丝带又渐渐还原成碧绿的柳枝……借助美的形象,使学生充分获得美的享受,这就是多媒体的魅力所在。
【____(省、市、区、县)____(省、市、区、县)东大小学叶贵彬】〖让阅读启发创造·启发学生的想像〗如教学《咏柳》这首诗时,先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插图,展开想像: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面对这样的景色,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由柳树联想到春天来了,人们趁着这美好的春光乘着马车到郊外尽情地游玩……在教学中不断激活学生的想像,无疑是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插上腾飞的翅膀。
【浙江省____(省、市、区、县)少年艺术学校金蓓蕾】〖信息技术促进校本教研常态化的实践与思考〗备课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教师备课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我校在人手一机、校园网、多媒体终端教室已建成的情况下,对网络环境下如何备课进行了一些探索。
我校45周岁以下教师全部进行电子备课。
老师们在独立理解教材处理教材的基础上,利用网络资源和工具收集文字、图像、视频、音频和动画,并进行有机整合,实现“立体备课,板块教案”的宗旨,既为备课提供了方便,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古诗词教学点滴谈潘冬梅
![小学古诗词教学点滴谈潘冬梅](https://img.taocdn.com/s3/m/423e6b9308a1284ac9504338.png)
岚皋县城关二小潘冬梅我国古诗词流传千年,有着十分悠久地历史,是文坛上地一朵奇葩. 学习古代诗歌对于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灿烂地文化、丰富文化底蕴、提高学习祖国语言文字地热情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古诗词产生地年代距离我们地学生十分遥远,背景也是非常陌生.对于小学生而言,要让他们理解古诗词地意境,却存在着较大地难度.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对古诗不再头疼,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诗歌之美、体会到学习诗歌之趣呢?以下是我在古诗词教学中几点做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一、借助多媒体,制作相关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大家都知道古诗产生地时代离我们已经很久远了,古诗中出现地生活片段很难让现在地孩子接触和体会.所以单靠教师地只字片语很难解释清楚,孩子们也无法体会出相关地诗意.这时就要教师借助多媒体,制作课件,让学生通过声像、视频去了解历史、了解过去,这样不仅让学生理解诗意,也帮助学生拓展了课外知识.例如:箬笠、蓑衣这两件物品现在已找寻不到,教师通过播放幻灯片再现这些物品,让学生直接感官认识.多媒体不仅可以展示历史,还可以带学生领略一些没有去过地地方,帮助他们理解诗意.例如:在学习李白地《望庐山瀑布》时,许多学生都没有去过庐山,单靠一些呆板地图片是无法体会庐山三叠泉地雄伟和壮观.这时我在教学是运用多媒体播放了庐山三叠泉地视频,学生仿佛到了实地,感受到了三叠泉壮观地气势.轻而易举地理解了诗句遥看瀑布挂前川.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多媒体动画地播放,能全方位地调动学生地眼、耳、脑等各种感官,让他们在用眼、用手、用脑、用耳地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为我们古诗词地教学带来了极大地方便.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利用游戏,激发学习古诗文兴趣,体会古诗意境.低龄地学生学习古诗,有时会出现倦怠地情绪,此时就需要教师利用一些游戏,如赛诗会、古诗接力、对对子等游戏激发学生地诵读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后再到教学中穿插一些情景表演和角色表演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古诗地意境.利用想象来进入角色,让学生觉得亲切、学得灵活.如一年级下册中《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震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首先可以让学生把教室想象成茂密地森林,把凳子想象成黄牛,把直尺想象成短笛.让学生骑在凳子上,把自己想象成小牧童,手里拿着短笛正在吹奏着悦耳地笛声时,忽然耳边传来一阵“知了,知了”地叫声,抬头望去,看见知了在高高地枝头上唱歌.于是马上停止笛声,跳下“牛”背,蹑手蹑脚地地来到“大树”下……通过这样地情境想象,会更加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地兴趣.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反复吟咏,强化古诗记忆吟咏是语言积累地一种重要手段,古诗因其精练,更不能随意地添字、减字和移字,必须做到不添、不减和不移.因此读,并不是随意地读,而有其严格地要求.朱熹就曾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训学斋规》)他在《读书之要》中更指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这是理论层面上地阐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而在实际地教学中,我们不妨来看看名师又是如何来演绎吟咏地吧!还是以窦桂梅地《清平乐.村居》为例,窦老师是这样说地:“那让我们在潺潺溪流之中,诵起这迷人地《村居》吧!”“此景,此情,一句话,醉在村居,醉在村居!就让我们把这“村居”唱出来.”从中可见窦老师在古诗词地教学中,亦是通过反复地吟咏,通过一而再,再而三地吟咏来落实教学目标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例如《独坐敬亭山》一文,它是古代著名诗人李白地作品,是一首独具特色地写景诗,诗人在描绘美妙地景色地同时,融入了自己感受,如何让学生走进作者描绘地意境和体会深藏其中地情感,感受诗词中地语言美,韵律美,开阔学生地视野,感受祖国山河地壮丽,成了本课地目标,在教学时,应通过朗读来达成这一目地,同时利用背诵积累优美地语言,沉淀丰富地文化内涵.因而,在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地训练地同时,我以“读”为主要方法,用自由读、配乐感情朗读,个人读、集体读、背诵等不同形式地读,带动理解与欣赏,引导学生感知课文意思,体会作者地情感.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吟咏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吟咏出对诗词地感觉,回味出诗词地意境,体味出诗词地韵味.如在教学《回乡偶书》时,发现学生在朗读地时候,虽然声音很响亮,但是缺乏感情,我就进行引导,叫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作者很早离家,到了岁才回到故乡,他刚回到家乡地心情是怎样地,回到家乡后,发现和自己记忆里地情景不一样,心情又是怎样地,最后儿童见了他却不知道他是谁地时候,他地心情又是怎样地,所以朗读地时候,该怎样读?等第二次地时候,学生地朗读明显有了改变.然后我表扬他们,现在他们地朗读有了作者岁地味道了,再来是有岁地味道了,有岁地味道了,有岁地味道了,有岁地味道了,有岁地味道了.在那反复朗诵地过程中,学生明显有了进步.而且其中有个小朋友在朗读地时候,还伛偻着腰,我马上对此加以肯定,并让其他学生学着他地样子来读.这说明他们脑海里已经逐渐浮现出那幅画面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四、多样整合,享受诗歌之运用美.小学阶段地古诗词教学,除了让学生感受诗词歌赋本身所蕴含地美,陶冶情操外,要让孩子时时喜欢,还得细水长流,多样整合,让其有用武之地.在日常地语文教学中,我将古诗词教学渗透到学生每一天地学习生活中.如每节语文课前分钟,安排孩子们诵读古诗,每日评选“最佳诵读小明星”;每周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地一首古诗词,进行古诗配画并展示评奖;每月将孩子学习古诗词地收获汇报给家长……平时,我还注重系列性导学,如学习了《村居》后,让学生搜集描写春天地古诗,进行“春之韵”古诗竞赛;学习了《望天门山》后,搜集描写祖国壮丽山河地诗歌,开展“跟着诗歌游祖国”地快乐之旅;学习了白居易、王维等诗人地诗歌之后,搜集这些诗人地其他诗歌,组织“展示诗人才华”地诗歌朗诵会,鼓励学生作文时运用名诗佳句……一系列地整合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到古诗运用地独特魅力,使古诗词学习不再孤助无援,同时,也让他们充分享受到了古诗词带给自己地成功感和乐趣.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五、改写训练,升华古诗情感在充分理解诗意地基础上,进行改写训练,可以使学生地情感得到升华.如改写写景地诗,可以用优美地语言来描写诗中地美景,在描述中,自然能调动自身地感官,越多感官地参与,则愈能如临其境,诗人之情自然如自己之情.如记事地古诗,则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地想象,来想象诗中所发生地事,来想象其中地对话、言行举止、神态、服饰、场景等等.如在教学《秋思》时,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来想象诗中所描写地情景,想象诗人地行为举止,来想象诗人地心理活动,来想象诗人地言谈,这种改写本身就是与诗人交融情感地一种有效途径.再如在教学《泊船瓜洲》时,要求学生来改写,有一个学生这样描绘:一个春天地月夜,作者难以入睡,他从瓜洲地旅店里走出来,温暖地春风吹拂着他地面孔,熟悉地明月照在他地头顶,眺望着和瓜洲隔江相对地京口.他知道,京口和他地老家南京只隔着几重山,离家没有多远了.但如今春风又一次把江南岸吹绿了,可他还在外漂泊.想到这里,他对着明月叹了一口气说:“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自己地家里呢?”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古诗词是生命地歌唱,是美丽地化身,是永远值得后人咀嚼、消化、回味地精神食粮.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多想办法,在新理念指导下将诗词课上得兴趣盎然、有滋有味.让学习地过程成为学生乐之、爱之地奇幻之旅.在这美妙地旅程里,他们能采摘到太多地诗词之果,在唇齿留香中回味古诗词地甘甜香润.这并不是一个单一地过程,而是一个多元对话地过程,是一个自主分享地动感过程,是一个自主探究地过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微课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微课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65c86eeb10a6f524cdbf8510.png)
作者: 潘冬梅[1]
作者机构: [1]江西省景德镇市第六小学
出版物刊名: 华夏教师
页码: 43-44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26期
主题词: 小学教学;语文课堂;微课教学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电子信息技术逐步走入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并且电子信息技术以它独特的优势填补了语文课堂中的缺陷和不足。
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广,使得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发现教学新技术——微课教学,微课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语文知识重难点、加深学生记忆力,还可以通过其特有的手法为学生增添语文学习活力,推动语文课堂的发展和落实。
浅析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策略
![浅析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19ce32ad1711cc7930b716a9.png)
浅析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策略发表时间:2019-05-27T15:19:33.22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4期作者:徐辉[导读]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奇葩,古诗词的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山东省青岛鞍山二路小学266011摘要: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奇葩,古诗词的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让学生学习古诗,既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需要,更是积累与感悟的需要。
针对古诗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改正不足,完善教学体制。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语文教学古诗词教学是培养学生了解、学习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大有裨益。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古诗词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便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进而培养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
一、采用朗读方式感受古诗词的文字美小学语文古诗词中,存在较多附有美感的句子,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着重画出具有美感的句子,让学生以吟诵的方式进行重点朗读。
例如唐代王维《山居秋暝》中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此两句诗,以字面的意思即可大致的了解,作者并没有采取复杂的表达方式,学生在有感情朗读时,即可体会诗句字里行间传递的美,树木茂密的山间在经过一场新雨洗礼后更加幽静,夜幕降临,秋风袭来,带来阵阵凉意,此时皎洁的月光透过树木间的空隙,照在清澈的小河上,只见清澈的泉水在山石上淙淙的流淌,刻画了秋雨过后山间的晚景。
二、在配画中朗读小学生爱动、好画。
因此教师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些特点,在学生领悟了诗词的大意之后,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古诗词的大意画画,以体会古诗词中的意境。
如杜甫《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人仅用了14个字,就勾勒出由黄、绿、白、蓝四种颜色描绘的风景。
为此,我大胆地让学生根据这两句诗以及对全诗的理解去作画并朗读,不料学生们的热情陡增,有的开始画画,有的开始表演白鹭展翅翱翔的姿态,课堂气氛活跃了很多,教学效果出乎意料地好。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516f17a527284b73f342501b.png)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作者:钟俊梅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上旬刊》 2017年第10期江西省瑞金市九堡镇九堡中心小学钟俊梅【摘要】针对目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分别从理解古诗、感悟古诗、古诗资源、古诗读写这四个方面,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并致力于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让学生高效学习古诗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古诗教学小学整合诗词想象力诵读能力读写结合古典诗词可谓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大奇葩,它用它深刻的内涵、精妙的语言滋养着代代华夏儿女。
古往今来,我们一直将诵读古诗、学习古诗视为人生的一大雅事。
我们这些小学老师,也尤其重视古典诗词对学生的熏陶。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整个阶段,学生背诵的著名诗文应不少于160篇,古典诗词的教学地位显现出日益上升的趋势。
下面,本人就小学古典诗词的实践教学方面,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整合诗词作品,拓展学生思维在小学应掌握的诗词当中,老师应该学会整合这些诗词作品,帮助学生拓展思维。
老师可以从整合同一个诗人的不同诗作入手。
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不同语言风格的魅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把握诗人的写作风格。
比如范成大的两首作品:《四时田园杂兴》和《村居即事》。
这两首诗的主旨都是农民的生活。
当学生学完《四时田园杂兴》之后,老师可以再给学生出示《村居即事》这首诗,并揩导学生进行朗读,则可以使学生对作者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对诗文的情感有一个更深刻的体会。
老师还可以从整合题材相同但诗文不同的诗作入手。
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当中,有很多的古诗是出自不同的诗人,具有不同的背景,但这些诗词表达的情感主题却往往相近,老师可以对这些诗词进行整合,并教给学生。
例如《梅花》,是出自王安石之手,这首诗明写梅花却暗暗地以雪相衬,很巧妙地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
与之相似的还有卢梅坡的《雪梅二首》。
在《雪梅二首》中,卢梅坡利用雪花与梅花的相互映衬,竞相开放,似有一种“冬天来了春天已不遥远”的美好愿景。
释放诗歌的美——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点滴
![释放诗歌的美——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点滴](https://img.taocdn.com/s3/m/1c32160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0.png)
释放诗歌的美——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点滴随着世界日益快速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语文教学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提升人文精神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诗歌教学则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领略到诗歌的美,更能激发他们对语言的喜爱和对生命的热爱。
一、浅析诗歌教学的特点诗歌是一种文学体裁,它的语言比较华丽、深刻,同时也有极强的节奏感,一般是通过押韵、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来构筑。
由于其独特的表现方式,诗歌教学与其他文学体裁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
1、注意节奏感的培养诗歌是一个充满美感和韵律感的文学体裁。
在诗歌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范例与素材,促使他们感受到诗歌的音乐性与韵律感,并能够将这种感知转化为语言的运用。
2、注重诗歌的形式与结构诗歌的形式和结构也是非常独特的。
在诗歌教学中,应该注重让学生熟悉,并且较为深入地了解到各种形式的诗歌,包括诗歌的韵脚、韵律、句式等。
3、关注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诗歌是一种深刻表达情感和意境的文学表现形式。
在诗歌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情感和意境进行认知、理解和感性体验。
二、小学诗歌教学的具体做法1、以诵读为主诵读是诗歌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
在小学诗歌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进行大声诵读,并提供适合学生的朗读示范。
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提高他们的语音语调感知,并且更好的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让学生参与诗歌创作独立创作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小学诗歌教学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让学生在对诗歌文学形式和语言的规范掌握之后,尝试进行创作。
3、注重多元文本的阅读和比较一篇好的诗歌同样需要一定数量的阅读积淀。
在小学诗歌教学过程中,应该广泛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诗歌阅读,对诗歌作品进行比较,提升对诗歌的感知、理解和领悟。
4、开展诗歌鉴赏活动鉴赏是小学诗歌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品味,并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以“差异化”之眼观照古诗学习--以古诗《墨梅》教学为例
![以“差异化”之眼观照古诗学习--以古诗《墨梅》教学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47203049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67.png)
59摘 要以往的古诗教学中,教师往往偏重解意传情,机械灌输,对于已有一定知识积淀的学生来说,满足不了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的更深层需求,对于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来说效果也不如人意。
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其本身就有不可忽视的差异性。
作为教师,必须了解并尊重这种差异,改变教学模式,给予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空间,满足各类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
[关键词]差异性 古诗教学 学生主体诗是一种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的文学样式。
以往的古诗教学中,教师往往偏重解意传情,机械灌输,对于已有一定知识积淀的学生来说,满足不了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的更深层需求。
而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他们可能只能掌握基本大意。
久而久之,学生的所学所得,也就非常有限了。
如何打破这样的教学窘境,带着这样的思考,我转变了教学的观念,相应地改变了教学行为,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差异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现以《墨梅》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影响。
一、古诗教学“无差异性”现象的原因分析不少教师在备课时,认为儿童在学习时认知水平、知识经验、思维能力即使有些许的差异存在,但总体上应该是同一水平线上的,所谓最大的差异性也就是学生能不能做到“认真听课”。
因此,教师往往遵循“作者介绍——字词讲解——内容分析——主旨总结”的教学套路,学习也毫无生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郭巷实验小学 王宇星——以古诗《墨梅》教学为例以“差异化”之眼观照古诗学习气地符号化了。
但我发现,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思维能力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差异。
例如:在教师试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境悟情,进而通过朗读表达学生的阅读所得时,有的学生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摇头晃脑,在无意之中表现出他们在诗中所感知到的审美愉悦,而有的同学则是流程化的学习、体悟、朗读表达,对于教师来说,这种情况更应尊重儿童学习差异性特点,制定适合的教学策略。
二、语文教学中差异性的主要特征(一)主动建构内驱力不足波利亚曾经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即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
![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https://img.taocdn.com/s3/m/2f3fbbf12f60ddccdb38a044.png)
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教案范文三篇目录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教案范文三篇 (1)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教案范文一 (3)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 (5)四、配乐朗读,升华情感 (6)一、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后画“√”。
(7)二、辨字组词。
(7)三、理解诗句。
(7)一、MÙ√YÍN√XIÁNG √ (8)二、屏幕日暮吟诵拎水山峰锋利 (8)三、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8)三、学习古诗《题西林壁》 (9)四、学习古诗《雪梅》 (12)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教案范文二 (15)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7)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8)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20)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21)五、背诵积累,拓展延伸 (25)六、回顾内容,课堂总结 (26)七、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26)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26)二、学习古诗,掌握方法 (27)三、运用方法,自主学习 (31)四、对比阅读,整体回顾 (35)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37)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教案范文三 (37)一、画面引入新课 (40)二、指导学诗,体会意境 (40)三、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40)四、绘画着色,感受诗文的画面美 (42)一、介绍诗人,导入新课 (43)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43)三、汇报交流,深入感悟 (44)四、小结学法 (44)一、新课导入 (45)二、学习古诗 (46)三、拓展延伸 (47)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教案范文三篇小学时期的古诗就是对中国文化传承的一步,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教案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策略 周冬梅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策略 周冬梅](https://img.taocdn.com/s3/m/632df20776eeaeaad0f330a1.png)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策略周冬梅发表时间:2019-03-01T12:57:10.80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4月总第298期作者:周冬梅[导读] 人记忆的最佳时期是6至12岁,也就是童年时代。
在每日的诵读中,既积累了名篇,又感受着汉语言独特的古典魅力,接受着美好情感的洗礼。
陕西省汉中市实验小学723000摘要: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 “语文是民族之根。
它无声地记载着本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记载着民族文化的地质层,母语教育必须与民族文化紧密相连。
”语文的民族之根是诗歌。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是中国人灵魂的咏叹,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和象征。
在我国千年史诗般的漫长画卷中,绚丽的乐章绵延不绝。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首古诗词都堪称精品。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如何引领学生体悟诗情、感受古诗词的人文气息,我的教学策略是在诵读中培养语感,在真情中感悟生命,在感动中品味人格。
关键词:小学古诗文教学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过,“学习母语,主要不是靠传授知识、揭示规律,而是靠尽可能多地接触语言材料,尽可能多地利用语文教育资源,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中培养语感,逐渐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接触语言材料的最佳途径是诵读。
人记忆的最佳时期是6至12岁,也就是童年时代。
在每日的诵读中,既积累了名篇,又感受着汉语言独特的古典魅力,接受着美好情感的洗礼。
一、语感来自诵读在教学中,我尝试着把主题一致的古诗词集中起来引导学习,然后再延伸到课外诵读,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在一年级的古诗《静夜思》、《村居》课堂教学后,我鼓励学生去读李白的诗,去读写春天的古诗,那段时间,孩子们小嘴常开,争相背诵“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在阵阵明澈的童声中,古诗词特有的音韵节奏感、联绵词的回环响亮、叠音词的深情并茂、对偶句的和谐押韵,在孩子们的一遍遍诵读中,语文似乎鲜活了,也积累到了一些精妙生动的语言:走进《秋天的怀念》,学生脱口而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学完《匆匆》,不由吟出“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寻找“交点”促进整合提升能力——对统编教材小学语文高段古诗文教学的思考
![寻找“交点”促进整合提升能力——对统编教材小学语文高段古诗文教学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b84267b5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8c.png)
寻找“交点” 促进整合提升能力——对统编教材小学语文高段古诗文教学的思考发布时间:2021-10-08T07:15:56.674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第15期作者:潘敏燕[导读] 统编教材重视弘扬传统文化,凸显人文内涵。
不仅增加了经典古诗文的数量,同时也更注重这些古诗文在教材单元中的编排。
我们在教学时,要发现编排上的特点,找到教学的有效策略——寻找“交点”,促进整合。
潘敏燕瓯海区外国语学校小学分校(浙江省温州市) 325000【内容摘要】统编教材重视弘扬传统文化,凸显人文内涵。
不仅增加了经典古诗文的数量,同时也更注重这些古诗文在教材单元中的编排。
我们在教学时,要发现编排上的特点,找到教学的有效策略——寻找“交点”,促进整合。
一是发现景物,寻找共同意象之间的“交点”;二是比较异同,寻找表达方式之间的“交点”;三是联系内容,寻找情感表达之间的“交点”。
【关键词】小学高段古诗文教学寻找“交点” 提升能力【正文】古诗文教学一直是我们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一是他的语言和我们现在的语言表述不一样,很多字词的意思也和我们现在的词义有区别;二是作品创造的年代离我们久远,许多作品创造的时代背景与我们现在孩子所接触的生活完全不一样,甚至是在现实中根本没有遇到过,体验过;三是每个作者在创作作品的时候都有特定的心境或特殊的时代背景,这些都是离我们孩子的生活经验相去甚远。
种种原因导致古诗文的诗意理解和情感体会都成为我们学生学习的难点。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阅读目标及内容提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背诵优秀诗文60篇。
”由此看到我们统编教材更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所以即使古诗文教学是阅读教学中的难点,但是我们也要去突破它。
纵观我们传统的古诗文教学大致可以分为这五个环节:正确读通——读出节奏——理解诗意——体会情感——背诵积累。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分析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2a2093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a8.png)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分析发布时间:2021-12-17T06:42:59.806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7月第20期作者:鞠梅[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材设计过程中,古诗词内容本就占据一定的比例,学生学习古诗词能够让其从小认识到我国传统文鞠梅山东省安丘市实验小学摘要:在小学语文教材设计过程中,古诗词内容本就占据一定的比例,学生学习古诗词能够让其从小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与博大,同时也能够让小学生汲取一定的民族文化智慧。
但是分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情况,能够发现其效果并不理想,大多是流于古诗词翻译等表面教学,学生因为古诗词相距甚远理解不足而缺少学习兴趣,这种情况下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自然无法保障。
而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其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毕竟这是学生古诗词学习的内驱力,也是学生主动参与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引言古诗词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瑰宝,还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的教学内容之一,因此,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有助于学生审美意识和文学素养的培养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还有助于学生思想品质的升华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为实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教师应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理念的优化,使学生能够深入体会古诗词文化的魅力,积极投入到古诗词的学习中,实现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价值在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古诗词教学的价值和作用愈加明显。
首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古诗词教学,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形式,具有极强的教育和教学价值,能够让学生接触和学习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强化学生继承文化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地位,从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思想和文化支持。
其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古诗词教学,有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和品质,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中优秀思想的熏陶和感染,从而将古诗词中的优秀品质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思维品质。
古诗教学的点滴感悟
![古诗教学的点滴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c6a2d7e2c8d376eeaeaa31b3.png)
古诗教学的点滴感悟作者:潘娟来源:《甘肃教育》2016年第12期【关键词】古诗教学;兴趣;激发;方法【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2—0122—01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和精华,对形成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至关重要。
下面就谈谈我在教学中的点滴感悟。
一、激情引趣,感受意境1. 介绍背景,导入激趣。
“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就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住。
”用情趣教学法导入古诗,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成就学生思维的灵动和创造的张力,达到“课亦始,趣亦生”的境界。
如,在学习《春晓》一诗导入新课时,我这样导入: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
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回到故乡。
这首诗是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这样学生不但知道了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而且还急于想诵读这首诗,领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
2. 媒体辅助,创设情境。
儿童的情感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易受感染性,我们可以通过视频、图片和录音等多媒体辅助手段再现古诗词的意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如,在教学《咏柳》一诗时,我将初春季节刚吐新叶的高大垂柳以及温和的春风组成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并配上音乐进行朗诵。
学生目睹了初春垂柳在二月春风的吹拂下像剪刀一样的新叶,一下子就进入了诗的意境,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学生目睹画面,朗诵几遍不但把这首诗很快背诵下来了,而且还很快地理解了诗意。
3. 展开想象,吟诗作画。
有诗必有画。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大都绘声绘色,情景交融,展现一幅幅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美好景色。
古诗中诗人往往将所描写的外物与内心情感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美丽意境。
在教学中我会指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节、场面,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古诗词情景,让他们把这个情景用笔画出来,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和意境。
教学随笔之一.doc潘冬梅
![教学随笔之一.doc潘冬梅](https://img.taocdn.com/s3/m/d0285cfe195f312b3169a558.png)
教学随笔之一要从培养最基本的阅读能力起步语文教学一定要“目中有人”,阅读教学也是一样。
小学低年级是学习阅读的起步阶级或启蒙阶段,一定要从培养最基本的阅读能力抓起。
切不可低中高不分,小学中学不分,一味“讲深讲透”搞烦琐分析,弄得头绪太多,门槛定得太高,使学生进不了门。
首先要明确阅读教学的阶段目标从《标准》制定的目。
标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三点基本精神:一是重视阅读情趣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二是从学习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具备最起码的阅读能力抓起(如朗读、默读、借助图画阅读),而把理解程度的要求尽量降低到最低底线(如“了解词句的意思”、“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三是从一开始便注重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词语积累,同时提倡交流与合作。
课文全部配有图画,有的一篇课文配有多幅图画,尽可能形象地再现课文内容,并使课文的重点表象得到凸显。
这样符合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征,和由“具象”到“抽象”、由阅读“画书”向阅读“字书”过渡的阅读思维发展规律。
课后作业设计具有明显的创新意识。
一是把培养认读能力放在首位,旗帜鲜明地突出了读书、写字两大重点。
25篇课文中有20篇只安排朗读课文和描红写字两项作业。
其余5课也都把朗读、描红两项作业放在前面,再增加一点说话、造句、表演等加深或拓展阅读效果的活动。
这样做完全体现了《标准》提倡的“少做题,多读书”的精神。
二是注重语言的积累。
25篇课文,要求背诵的达14课,占56%。
这是符合儿童记忆力高于理解力的年龄特征的,抓住记忆的最佳期,让学生多背一些好东西是可以终身受用的。
第三要转变阅读教学观念。
改进阅读教学设计。
《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这就是说,其一,读书活动是别人所不能替代的,因此要让学生自己读书,而不是听老师讲书;其二,学生是独立的个体,而且是有个性、有灵性和创造性的个体,学生个体之间是有差异教学随笔之二教学随笔之二。
17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盛冬梅
![17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盛冬梅](https://img.taocdn.com/s3/m/407463f6102de2bd9605885e.png)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绿园区四季青小学盛冬梅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古诗词教学在小学阶段占有很大的比重,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起古诗词教学,相信大家都有一个感受:这短短的几十个字,教起来可不那么容易。
也许,是我们大家不够重视,觉得一首古诗词就这么几十个字,信息量太少,不屑一教;也许,古诗词真的很难教,这样的课堂太难“出彩”了,大家都不想吃力不讨好。
于是乎,在古诗词教学上,大家几乎都怀着一种“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无奈。
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应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改正不足,完善教学。
1.注意激发学生的诵读欲望,理解背诵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处于正在发展的阶段,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记忆力也处在最强的阶段。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加强对于古诗词的背诵和朗读。
让学生在朗诵古诗词的同时注入自己的感情,理解作者写作的心态,这能够使得学生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对古诗词的理解更加深刻,并真正了解古诗词的文化。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重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积累,而背诵往往就是学生对于古诗词积累的最好方法。
因此,欣赏朗诵,理解背诵,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小学语文古诗词的同时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小学阶段的古诗词,多数是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头联、颈联、尾联应怎样读,需要教师给予很好的指导。
教师的示范朗诵对学生理解诗词具有很大的帮助,重视朗诵是诗词教学的根本。
古诗词都有严格的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行云流水,熟读还可以促进背诵。
2.合理联想,深入理解古诗词之所以十分美妙,是因为其运用了精炼的语言而达到了生动的意向,营造出作者当时的氛围,让读者进入遐想之中。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于古诗词意境的重现,加深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
古诗本是有情物。
友情、亲情、爱情,爱国之情、民族之情、山水之情,都融入了千古传诵的佳句名篇中。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要认真揣摩语言,体会意境,以诗传情,品诗悟情。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点滴谈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点滴谈](https://img.taocdn.com/s3/m/172655fc87c24028905fc36f.png)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点滴谈摘要:古诗词是在中国悠久历史长河中,由优秀文化上沉淀而成的瑰宝,古诗词不仅凝结了作者的情感态度,反映了当时创作背景的时政状态,而且古诗词的写作方法和手段还间接穿插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是留给当今华夏儿女的一大笔受益终生的智慧财富和文化财富。
而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在牙牙学语后接触古诗的第一个阶段,对小学生文化底蕴的涵养和语文思维能力的奠基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本文主要从小学古诗教学任务的重要性、古诗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和古诗教学的重要意义三个方面,展开对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点滴浅谈。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引言:在很多外国人士都对我国的诗词产生强烈兴趣的时代,我们对小学古诗词的教学方面更加不能够解懈怠,将古诗词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文化洗礼,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意识到,主动承担起传播中国博大精深的古诗词文化的重要性。
一、古诗教学任务的重要性(一)强化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古诗词作为国学文化的瑰宝,小学古诗词教学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诗词能够在简单的阅读背诵之中提升学生文学素养,也能通过寄来实用的古诗词句丰富小学生的语言系统,提升小学生在语言发展重要阶段的言语能力。
在小学生的生活当中,学会利用古诗词来构造自己的语言,是令身边的人都特别欣慰的一个举动,因为对于大人来说,一个小小的孩子,能够准确的运用古诗词,在适当的情境中背诵出如此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古诗词,国人内心的文化情感都能引起共鸣。
比如,小学生在中秋之夜赏月的时候,嘴巴里说的不是“今晚的月亮好大好圆呀!”而是“小时不识月,唤作白玉盘”这一句古诗,家长不仅会感到自豪,还会重视以后对孩子的古诗词学习。
(二)树立爱国意识的重要途径古诗词在世界上众所周知的一个存在形式,便是华夏文化独树一帜的文化符号,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前人,在政治局势、经济状态、思想品格等方面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因此,古诗词也是我国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代表。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点滴做法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点滴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24e783f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5c.png)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点滴做法
蒋佩
【期刊名称】《东西南北》
【年(卷),期】2017(000)013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古诗词教学占有很大的比例,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以往的古诗词教学中,老师只停留在枯燥的讲解学生生硬地背诵的层面上.我是多年的语文教师,针对古诗词教学略谈点自己的做法。
【总页数】1页(P89-89)
【作者】蒋佩
【作者单位】[1]江西上饶县石狮学校小学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择其善者而从之--浅谈指导小学语文教师独立解读教材的点滴做法 [J], 张京瑜
2.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点滴做法 [J], 宁冬;马明涛
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点滴谈 [J], 姜洪敏
4.让阅读步入人文殿堂\r——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人文性的点滴做法 [J], 陆永亮
5.小学语文教学的点滴做法 [J], 戴金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活动、历史、作文、语文、方法、地方、认识、有效、自主、充分、发展、发现、了解、内涵、情绪、精神、基础、需要、途径、能力、特色、作用、办法、激发、拓展、丰富、严格、整合、开展、引导、鼓励、指导、强化、帮助、带动、提高、落实
小学古诗词教学点滴谈
岚皋县城关二小潘冬梅
我国古诗词流传千年,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是文坛上的一朵奇葩。
学习古代诗歌对于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丰富文化底蕴、提高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有着重要作用。
但是古诗词产生的年代距离我们的学生十分遥远,背景也是非常陌生。
对于小学生而言,要让他们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却存在着较大的难度。
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对古诗不再头疼,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诗歌之美、体会到学习诗歌之趣呢?以下是我在古诗词教学中几点做法。
一、借助多媒体,制作相关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古诗。
大家都知道古诗产生的时代离我们已经很久远了,古诗中出现的生活片段很难让现在的孩子接触和体会。
所以单靠教师的只字片语很难解释清楚,孩子们也无法体会出相关的诗意。
这时就要教师借助多媒体,制作课件,让学生通过声像、视频去了解历史、了解过去,这样不仅让学生理解诗意,也帮助学生拓展了课外知识。
例如:箬笠、蓑衣这两件物品现在已找寻不到,教师通过播放幻灯片再现这些物品,让学生直接感官认识。
多媒体不仅可以展示历史,还可以带学生领略一些没有去过的地方,帮助他们理解诗意。
例如:在学习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许多学生都没有去过庐山,单靠一些呆板的图片是无法体会庐山三叠泉的雄伟和壮观。
这时我在教学是运用多媒体播放了庐山三叠泉的视频,学生仿佛到了实地,感受到了三叠泉壮观的气势。
轻而易举的理解了诗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多媒体动画的播放,能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眼、耳、脑等各种感官,让他们在用眼、用手、用脑、用耳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为我们古诗词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二、利用游戏,激发学习古诗文兴趣,体会古诗意境。
低龄的学生学习古诗,有时会出现倦怠的情绪,此时就需要教师利用一些游戏,如赛诗会、古诗接力、对对子等游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后再到教学中穿插一些情景表演和角色表演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
利用想象来进入角色,让学生觉得亲切、学得灵活。
如一年级下册中《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震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首先可以让学生把教室想象成茂密的森林,把凳子想象成黄牛,把直尺想象成短笛。
让学生骑在凳子上,把自己想象成小牧童,手里拿着短笛正在吹奏着悦耳的笛声时,忽然耳边传来一阵“知了,知了”的叫声,抬头望去,看见知了在高高的枝头上唱歌。
于是马上停止笛声,跳下“牛”背,蹑手蹑脚地地来到“大树”下……通过这样的情境想象,会更加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反复吟咏,强化古诗记忆
吟咏是语言积累的一种重要手段,古诗因其精练,更不能随意地添字、减字和移字,必须做到不添、不减和不移。
因此读,并不是随意地读,而有其严格的要求。
朱熹就曾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训学斋
规》)他在《读书之要》中更指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这是理论层面上的阐述。
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妨来看看名师又是如何来演绎吟咏的吧!还是以窦桂梅的《清平乐.村居》为例,窦老师是这样说的:“那让我们在潺潺溪流之中,诵起这迷人的《村居》吧!”“此景,此情,一句话,醉在村居,醉在村居!就让我们把这“村居”唱出来。
”从中可见窦老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亦是通过反复的吟咏,通过一而再,再而三的吟咏来落实教学目标的。
例如《独坐敬亭山》一文,它是古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是一首独具特色的写景诗,诗人在描绘美妙的景色的同时,融入了自己感受,如何让学生走进作者描绘的意境和体会深藏其中的情感,感受诗词中的语言美,韵律美,开阔学生的视野,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成了本课的目标,在教学时,应通过朗读来达成这一目的,同时利用背诵积累优美的语言,沉淀丰富的文化内涵。
因而,在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的同时,我以“读”为主要方法,用自由读、配乐感情朗读,个人读、集体读、背诵等不同形式的读,带动理解与欣赏,引导学生感知课文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
在吟咏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吟咏出对诗词的感觉,回味出诗词的意境,体味出诗词的韵味。
如在教学《回乡偶书》时,发现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虽然声音很响亮,但是缺乏感情,我就进行引导,叫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作者很早离家,到了86岁才回到故乡,他
刚回到家乡的心情是怎样的,回到家乡后,发现和自己记忆里的情景不一样,心情又是怎样的,最后儿童见了他却不知道他是谁的时候,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所以朗读的时候,该怎样读?等第二次的时候,学生的朗读明显有了改变。
然后我表扬他们,现在他们的朗读有了作者36岁的味道了,再来是有46岁的味道了,有56岁的味道了,有66岁的味道了,有76岁的味道了,有86岁的味道了。
在那反复朗诵的过程中,学生明显有了进步。
而且其中有个小朋友在朗读的时候,还伛偻着腰,我马上对此加以肯定,并让其他学生学着他的样子来读。
这说明他们脑海里已经逐渐浮现出那幅画面了。
四、多样整合,享受诗歌之运用美。
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除了让学生感受诗词歌赋本身所蕴含的美,陶冶情操外,要让孩子时时喜欢,还得细水长流,多样整合,让其有用武之地。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将古诗词教学渗透到学生每一天的学习生活中。
如每节语文课前3分钟,安排孩子们诵读古诗,每日评选“最佳诵读小明星”;每周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古诗词,进行古诗配画并展示评奖;每月将孩子学习古诗词的收获汇报给家长……平时,我还注重系列性导学,如学习了《村居》后,让学生搜集描写春天的古诗,进行“春之韵”古诗竞赛;学习了《望天门山》后,搜集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歌,开展“跟着诗歌游祖国”的快乐之旅;学习了白居易、王维等诗人的诗歌之后,搜集这些诗人的其他诗歌,组织“展示诗人才华”的诗歌朗诵会,鼓励学生作文时运用名诗佳句……一系列的整合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到古诗运用的独特魅
力,使古诗词学习不再孤助无援,同时,也让他们充分享受到了古诗词带给自己的成功感和乐趣。
五、改写训练,升华古诗情感
在充分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改写训练,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如改写写景的诗,可以用优美的语言来描写诗中的美景,在描述中,自然能调动自身的感官,越多感官的参与,则愈能如临其境,诗人之情自然如自己之情。
如记事的古诗,则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来想象诗中所发生的事,来想象其中的对话、言行举止、神态、服饰、场景等等。
如在教学《秋思》时,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来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想象诗人的行为举止,来想象诗人的心理活动,来想象诗人的言谈,这种改写本身就是与诗人交融情感的一种有效途径。
再如在教学《泊船瓜洲》时,要求学生来改写,有一个学生这样描绘:一个春天的月夜,作者难以入睡,他从瓜洲的旅店里走出来,温暖的春风吹拂着他的面孔,熟悉的明月照在他的头顶,眺望着和瓜洲隔江相对的京口。
他知道,京口和他的老家南京只隔着几重山,离家没有多远了。
但如今春风又一次把江南岸吹绿了,可他还在外漂泊。
想到这里,他对着明月叹了一口气说:“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自己的家里呢?”
古诗词是生命的歌唱,是美丽的化身,是永远值得后人咀嚼、消化、回味的精神食粮。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多想办法,在新理念指导下将诗词课上得兴趣盎然、有滋有味。
让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乐之、爱之的奇幻之旅。
在这美妙的旅程里,他们能采摘到太多的诗词之果,
在唇齿留香中回味古诗词的甘甜香润。
这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而是一个多元对话的过程,是一个自主分享的动感过程,是一个自主探究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