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运营管理
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

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保障安全运营,维护乘客合法权益,根据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有关活动的,均须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公共客运系统。
第三条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第四条市和区、县安全生产监督行政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对本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对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实施行业监督管理,指导运营单位落实安全运营措施,消除事故隐患,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以下简称运营单位)违反本办法的行为予以纠正并提请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发展改革、规划、公安、消防、园林绿化、住房和城乡建设、市政市容管理等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的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相关服务、保障工作,及时配合有关部门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第六条运营单位应当依法承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责任,加强运营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运营责任制度,完善安全运营条件,确保安全运营。
第七条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和运营单位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公众宣传有关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法律规定和安全知识,提高市民的安全意识。
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自觉维护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秩序,不得侵害国家财产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不得影响他人出行。
第二章建设与运营的衔接第八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规划、建设,应当考虑安全运营的需求,并预留换乘和疏散空间。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申请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中应当确定列车运行、调度指挥、运营辅助系统、安全防范和检查系统、维修保障系统、换乘和疏散系统、人员组织等内容,并经过运营安全评估,系统功能应当符合安全运营需要。
现代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研究

现代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研究引言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际大都市。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交通状况已经成为了全市居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市政府大力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实现了从刚刚起步到目前已逐渐形成完善路网的转变。
本文将从现代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与管理入手,探讨北京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中所取得的成果。
一、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的历史纵览自 1969 年北京地铁首条线路——北京地铁 1 号线建成并通车以来,北京市轨道交通在不断地发展和壮大。
在这过去的 40 多年里,北京的地铁系统不断地扩展、更新,至今已经发展成一个包括 22 条地铁线路的完善路网,共有地铁车站近 400 个,线路总长度超过 700 公里,成为了中国乃至全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领域的佼佼者。
随着北京地铁系统不断的完善,北京市轨道交通的运营与管理也逐渐走向了成熟。
在北京地铁历经 40 多年发展壮大的同时,北京市轨道交通管理者也不断地总结和改进运营和管理方案,对轨道交通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北京市轨道交通的现状目前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和管理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在轨道交通运营方面,北京市轨道交通依托现代化技术,实现了各类列车的运行控制、站台安全、乘客信息发布、车站管理等一系列自动化操作,运营效率与安全性得到显著提高。
在轨道交通管理方面,北京市政府逐步完善轨道交通管理系统,建立了一套流畅、顺畅、完善的管理体系,确保了轨道交通运营的顺畅。
三、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未来发展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北京市轨道交通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一方面,随着新的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陆续批复,北京的城市轨道交通路网将会更加完善和稳定。
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城市的智能化建设,未来的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将会朝着更加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结论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在政府、企业和民众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不断进步。
北京市地铁规章制度

北京市地铁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北京市地铁运营管理,维护运营秩序,确保地铁安全、便捷、舒适,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北京市辖区内所有地铁线路、车站及相关设施的运营管理。
第三条地铁乘客应当遵守本规章制度及车站、列车上的有关规定,维护地铁运营秩序和安全。
第四条地铁公司负责对地铁运营管理实施监督和管理,地铁客运服务部门为地铁乘客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服务。
第五条地铁公司及其员工应当保守地铁运营管理的商业秘密,绝对保护乘客的隐私信息。
第六条地铁公司应当依法合规经营,保障乘客合法权益,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第七条地铁公司可以根据需要不定期对本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第二章地铁乘客行为规范第八条乘客进入车站和乘坐列车时应当遵循“先礼后进,有序排队”的原则,不得推搡、抢行,保持秩序。
第九条乘客应当携带有效车票和验证乘车,未通过有效验证的乘客不得进入车站和乘坐列车。
第十条乘客在地铁车站和列车上应当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影响其他乘客的休息和乘车。
第十一条乘客不得携带易燃、易爆、腐蚀、放射性、毒害等危险物品进入车站和乘坐列车。
第十二条乘客不得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品,保持车站和列车的清洁整洁。
第十三条乘客不得损坏车站和列车设施,保护公共财产,如有损坏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第十四条乘客应当顺从列车员的相关管理和指导,如有违反要求的行为,应当接受处理。
第十五条乘客发现他人有危及地铁安全的行为时,应当立即向地铁工作人员报告,配合处理。
第三章地铁列车运行规范第十六条地铁列车应当按照规定的班次、时刻表准时发车,保证乘客的运输需求。
第十七条地铁列车运行过程中,乘客不得在车厢内跳跃、奔跑、喧哗等危及列车安全的行为。
第十八条乘客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应当遵循安全规定,不得强行门、拥挤门部,保持车辆内的安全通道。
第十九条禁止乘客私自开启车门和窗户,不得将身体伸出车窗外,避免发生危险事件。
第二十条乘客在列车上不得吸烟、饮食、使用明火,保持车厢内空气清新和整洁。
北京地铁北京轨道运营管理

北京地铁北京轨道运营管理一、背景介绍北京地铁是中国最大的城市铁路交通网络之一,并被公认为世界上最繁忙的地铁系统之一。
作为中国首都的北京市的骨干交通系统之一,北京地铁网络覆盖面积广泛,服务范围广泛,每天运送成千上万的乘客。
为了保证线路的正常运营和运输的安全性,北京地铁必须进行有效的运营管理。
二、组织结构北京地铁的运营管理由多级组织结构管理,以确保高效的运营。
北京地铁运营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1.北京市地铁公司:作为北京地铁的运营公司,北京市地铁公司负责整个地铁系统的运营管理。
其职责包括人员管理,线路运营安排,设备维护和乘客服务等。
2.运营部门:北京市地铁公司的运营部门负责具体的线路运营。
每个线路都有独立的运营团队,负责线路的日常运营管理工作。
3.维护部门:维护部门负责地铁系统的设备维护和修理工作。
该部门负责维护地铁列车的正常运行,保证线路设备的良好状态。
4.服务部门:服务部门提供乘客服务,包括安全员,车站工作人员,售票员和客服人员等。
他们负责处理乘客的问题和提供相关信息。
三、运营管理流程北京地铁的运营管理流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阶段:1.规划阶段:在地铁线路建设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工作。
这包括确定线路的走向,确定车站位置,以及制定项目计划和预算等。
2.建设阶段:在建设阶段,地铁线路和车站将按照规划进行建设。
这包括土建工程,设备安装和测试等。
3.投入运营:当地铁线路建设完工后,将进行测试和试运营。
这包括对线路进行测试,列车运行测试和安全性测试。
4.正式运营:一旦线路通过了测试和试运营,地铁线路将正式投入运营。
运营部门将负责线路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包括车次安排,运营计划和乘客服务等。
5.维护和保养:持续的维护和保养对于地铁的正常运营至关重要。
维护部门将负责设备维护和修理工作,以确保地铁线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6.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北京地铁运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员负责监督和管理地铁系统的安全性,包括紧急情况的响应和应对。
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

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的制定与实施旨在规范和管理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提升乘客出行安全与便利程度,促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本条例包含的内容涵盖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运营、安全管理、服务质量、票务管理、设施设备维护等方面的规定。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运营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运营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时充分考虑城市发展规划和交通需求变化,合理规划线路,科学设计站点,确保交通网络的畅通与高效。
1.1 建设规划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北京市应当合理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确保覆盖城市重要区域及城市副中心,提高市民出行便利度。
建设规划应当充分考虑交通需求、人口分布、环保因素等。
1.2 运营管理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应当与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确保列车运营的安全、稳定与高效。
对列车运营的时间、频次、速度等因素应当符合市民出行需求,并根据需求进行动态调整。
二、安全管理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是最重要的,保障乘客乘坐的安全和列车运营的安全是条例的核心内容之一。
2.1 设施设备安全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的设施设备应当经过专业检测与维护,确保运营过程中设备的安全性和正常运行。
必要时,应当及时对设备进行维修、更换或升级。
2.2 乘客安全乘客在进入和使用城市轨道交通时应当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并接受安全检查。
如果发现乘客携带危险物品或者违禁品,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并通报相关部门。
三、服务质量提供良好的服务质量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基本要求,保障乘客的出行体验。
3.1 乘客信息公告在车站和列车内应当及时公告有关乘车信息,包括站点名称、到站时间、站点连接线路等,方便乘客了解线路情况。
3.2 服务态度服务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做到礼貌、耐心、热情地为乘客提供帮助和解答疑问。
3.3 车站设施车站设施应当满足乘客的基本需求,包括但不限于待车区、候车座椅、卫生间等。
四、票务管理票务管理是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正常开展的重要一环,保障乘客正当权益。
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

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轨道交通运营及相关活动,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维护轨道交通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与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有关的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轨道交通是指地铁、轻轨等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系统。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工作的领导。
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生产的行业监督管理,统筹协调本市涉及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重大事项。
远郊区县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生产的行业监督管理。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相关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轨道交通沿线的区、县人民政府应当配合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协调落实本行政区域内影响轨道交通设备设施安全隐患的整改、安全保护区和站前广场的综合治理、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等相关工作。
第四条轨道交通运营单位依法承担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责任,为乘客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
轨道交通产权单位、建设管理单位依据各自职责和合同约定,按照国家、本市相关标准和运营安全实际需求,组织轨道交通新建、改建项目的立项、规划、设计,并对工程建设质量负责。
轨道交通设计、施工、监理、设备设施供应等单位应当依据法律、法规、标准和合同约定,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
为轨道交通提供电力、供水、排水、供热、供气、通信等服务的单位,应当优先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需要。
第五条政府有关部门、运营单位及相关社会组织应当开展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教育和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安全意识。
社会公众应当自觉遵守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规定,有权投诉、举报危害运营安全的行为。
第六条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网络等有关单位,应当配合政府有关部门、运营单位开展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教育和宣传。
第二章运营安全风险前期防控第七条新建、改建轨道交通项目的规划、设计应当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遵循适度超前原则,满足轨道交通发展中的运营安全需求。
北京地铁安检运营服务管理

北京地铁安检运营服务管理1. 引言北京地铁作为中国首都的主要交通工具,每天都承载着数以百万计的乘客。
在保证乘客出行安全的前提下,安检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讨论北京地铁安检的运营服务管理,包括安检设备的选择和布局、安检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等方面。
2. 安检设备的选择与布局2.1 安检设备的选择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安检设备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对于北京地铁来说,需要选择适合地铁环境、具备高效、便捷特点的安检设备。
例如,可选用X光机、金属探测器、爆炸物探测仪等设备,以确保乘客的行李和个人安全。
2.2 安检设备的布局考虑到地铁乘客的流量和安全需求,安检设备的布局应合理。
在进站口和出站口都应设置安检通道,以保证乘客的安全。
另外,根据地铁站的实际情况,还应考虑设置安检预留区,以应对突发情况。
3. 安检人员的培训与管理3.1 安检人员的培训安检人员是保障地铁安全的重要环节。
他们需要接受相关培训,熟悉安检设备的操作和使用方法,了解各种危险品的特征和识别方法。
可以邀请专业机构或从事类似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安检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3.2 安检人员的管理安检人员的管理是安检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首先,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对安检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价。
其次,要加强对安检人员的督导和培训,及时纠正工作中的不足和错误。
此外,还需要建立安检人员的荣誉制度,激励和鼓励他们积极工作。
4. 安检服务的优化4.1 信息公示为了提高乘客对安检服务的满意度,应当及时公示有关安检政策、规定和注意事项等信息。
可以通过地铁站内的电视屏幕、广播以及官方网站等渠道进行信息发布,使乘客充分了解安检要求。
4.2 服务态度安检人员的服务态度直接关系到乘客的满意度和体验。
安检人员应友好、耐心地对待乘客,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通过定期的培训和奖励制度,提高安检人员的服务水平。
4.3 技术支持引入先进的安检技术和设备,可以提高安检效率,缩短安检时间,减少乘客排队等待的时间。
北京地铁运营分公司

北京地铁运营分公司
北京地铁运营分公司是一家致力于为北京市民提供高质量、高效率地铁运输服务的公司。
下面将从公司的职责、运营管理、服务质量和发展展望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北京地铁运营分公司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地铁线路的运营管理,包括列车运行、乘客服务、安全保障等各个方面。
公司拥有专业的管理团队,他们具备丰富的地铁运营管理经验,能够确保地铁线路的正常运行,并保证乘客的出行安全。
其次,公司注重运营管理,通过科学、规范的运营流程和管理制度,不断优化地铁运营效率。
公司制定了相关运营管理制度,包括列车调度、乘客信息管理、车站设施维护等,以确保地铁运营的顺畅和有序。
第三,公司高度重视服务质量,致力于为乘客提供舒适、便捷的出行体验。
公司通过加强列车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
同时,公司还不断改进车站设施,提供更加便利的乘车环境,满足乘客的各种需求。
最后,北京地铁运营分公司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随着北京城市发展的加速,地铁作为城市快速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营分公司将继续秉承“安全第一、服务至上”的原则,不断提升运营管理水平,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地铁出行服务。
总之,北京地铁运营分公司作为一家专业的地铁运营管理单位,始终恪守职责,以高效、科学的管理方法推动地铁运营发展。
公司将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为广大市民提供便捷、舒适、安全的地铁出行体验。
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及规划

13号线
2号线
1号线
八通线
一、北京轨道交通回顾与发展
现状介绍
北京轨道交通管理体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
一、体制改革获得成功
2001年7月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北京地铁发展
的指示精神,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 科学”的要求,组建了北京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3年11月17日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地铁的管理体制再次进
(三) 、完成了北京轨道交通5号线、4号线、奥运支线、10号线的《工程可 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工作并相继开工。“十五”期间,预计将完成 建设投资111.13亿元(至2004年底,已完成40.63亿元)
一、北京轨道交通回顾与发展
现状介绍
北京轨道交通管理体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 轨道交通投、融资获得突破 北京市轨道交通的进入了建设高潮 轨道运营里程大幅度增加,服务水平逐步提高
5、旧线技术改造工作获得进展
完成了地铁1、2号线设备改造的前期研究工作, 为1、2号线的改造确定了资金来源,2005年将正式 启动改造项目。项目总投资约为43亿元,预计2010 年完成全部改造工程。
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

(2004 年 4 月 28 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 147 号令发布根据 2022 年 12 月 23 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 200 号令第一次修改根据 2022 年 6 月 26 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 213 号令第二次修改)第一章总则为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保障安全运营,维护乘客合法权益,根据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有关活动的,均须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公共客运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方针。
市和区、县安全生产监督行政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对本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对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实施行业监督管理,指导运营单位落实安全运营措施,消除事故隐患,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 (以下简称运营单位) 违反本办法的行为予以纠正并提请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发展改革、规划、公安、消防、园林绿化、住房和城乡建设、市政市容管理等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的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相关服务、保障工作,及时配合有关部门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运营单位应当依法承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责任,加强运营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运营责任制度,完善安全运营条件,确保安全运营。
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和运营单位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公众宣传有关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法律规定和安全知识,提高市民的安全意识。
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自觉维护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秩序,不得侵害国家财产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不得影响他人出行。
第二章建设与运营的衔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规划、建设,应当考虑安全运营的需求,并预留换乘和疏散空间。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申请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中应当确定列车运行、调度指挥、运营辅助系统、安全防范和检查系统、维修保障系统、换乘和疏散系统、人员组织等内容,并经过运营安全评估,系统功能应当符合安全运营需要。
《北京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对策4000字》

北京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对策目录一、北京地铁安全保障存在的隐患分析 (2)1.人员不安全行为 (2)2.设备故障较多 (3)3.自然灾害威胁 (3)4.消防管理混乱 (4)二、北京地铁安全保障措施 (4)1.强化地铁工作人员安全意识 (4)2.加强相关硬件设备的安全检查防护 (4)3.优化运营安全环境 (5)4.注重消防安全保障 (5)三、结论 (6)一、北京地铁安全保障存在的隐患分析1.人员不安全行为在安全问题中,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即使是高度自动化的系统也不可能完全避免人的介入,不可能完全不受人的操纵和控制。
在人—机—环境系统中只有人向安全问题提出挑战,一个能够给拥有良好技能以及在系统发生故障的时候及时做好调整,让其能够正常运行。
不幸的是,绝大多数事故的发安生均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
安全需要人去进行主导,在地铁的安全性中也是这样。
地铁在运营的过程中安全与很多因素有关。
所有各项活动都依赖于高效、安全和可靠的人的行为。
在地铁工作的每个环节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像,运营、控制、监听时速等等这些完成的前提就是需要人去做引导。
与环境进行信息交流,与其他作业协调一致。
正是由于人在运营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使得人的因素在运营安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影响地铁交通运营安全的人员可以分为工作人员和乘客。
工作人员主要指供电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给水与排水系统、防灾与报警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车辆段检修设备系统等部门的各级领导人员、专职管理人员和基层作业人员,他们是保证运营安全的关键的人。
其在进行运营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特别是运营第一线的职工和负有管理责任的人员,他们的思想品质、技术运营水平及心理、生理素质等不适应地铁交通运营工作的要求,违章运营,这往往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地铁处于运营状态时,违章运营主要涵盖了以下几点:工作状态下未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具、错误穿戴防护用具等;作业前未对各种设备设施以及工作场所进行有效、全面、精细的检查;不遵守安全运营规程和标准等。
北京地铁运营管理员

北京地铁运营管理员引言北京地铁是中国首都北京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由多条线路组成,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便捷的出行方式。
作为一个复杂的城市交通网络,北京地铁的运营需要精心组织和管理。
北京地铁运营管理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负责确保地铁线路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
工作职责作为北京地铁运营管理员,你将需要承担以下主要工作职责:1. 日常运营管理•督导站点工作人员执行各项操作流程和服务规范,如售票、安全检查、站台管理等,确保站点正常运营。
•监控地铁线路运行状况,及时处理线路故障、设备损坏等突发事件,保障线路畅通。
•定期检查车辆运行情况,协调维修和保养工作,确保车辆的安全和可靠性。
•调度地铁列车运行,合理安排列车的发车间隔和停靠时间,避免拥挤和延误。
2. 乘客服务•关注乘客的需求和反馈,及时回应各类问题和投诉,提供优质的乘客服务体验。
•组织并参与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地铁安全应对能力,确保乘客的安全和顺畅的撤离。
•制定并宣传地铁安全知识和乘车礼仪,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和文明素质。
•协助老年人、残疾人和其他特殊乘客顺利进出地铁站,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服务。
3. 运营数据分析•收集和整理地铁线路的运营数据,如日均客流量、高峰时段分布等,为调整运营计划提供决策依据。
•分析线路运营情况,识别潜在问题和瓶颈,并提出改进措施,优化地铁线路的运作效率。
•监测票务收入和支出情况,协助编制年度预算和月度经营报告。
职位要求•具备相关交通管理或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本科或以上学历。
•具有3年以上地铁运营管理或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熟悉地铁线路的规划和运营管理流程。
•具备较强的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能够处理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并做出及时的决策。
•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各级管理人员、工作人员以及乘客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熟练使用相关办公软件和数据分析工具,如Microsoft Office、Excel 等。
结论北京地铁运营管理员在地铁线路的安全和高效运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

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规范,对于北京市的交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条例的出台,标志着北京市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规范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将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出行方式,推动城市交通的现代化建设。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管理,提高交通服务质量,保障交通安全,依法拓展交通运输业,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轨道交通条例》及相关法规,结合本市具体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管理及相关活动。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城市轨道交通是指由轨道交通车辆在固定轨道上行驶,沿线设置的车站及附属设施供旅客上下车和设备维护,并按照规定运营和管理的交通工具。
第四条市、区、街道办事处应当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组织、领导和协调,依法做好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工作,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行。
第二章建设与运营第五条市政府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并按照规划有序推进建设,确保运营的顺利进行。
第六条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应当符合国家和市政府的相关规划和标准,并按照相关程序审批。
第七条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应当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确保运营的安全、快捷、舒适。
第八条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运营人员的培训与管理,确保运营的安全可靠。
第三章安全管理第九条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单位应当加强轨道交通线路、车辆、设备的日常维护与检修,保障运营的安全。
第十条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处置工作,及时保障乘客的安全。
第十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单位应当加强防火、防爆等安全管理工作,确保运营的安全环境。
第十二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第四章服务与管理第十三条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单位应当提供便捷的购票方式,并根据实际需要增设自动售票机、充值设施等设备,方便市民乘坐。
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及规划

汇报人:
2024-01-01
CONTENTS 目录
• 北京市轨道交通概述 • 运营管理现状 • 规划与未来发展 • 挑战与对策 • 国际经验与借鉴 • 结论与建议
CHAPTER 01
北京市轨道交通概述
历史与发展
1965年
北京地铁1号线开始建设,成为 中国第一条地铁线路。
新线建设
根据规划,未来北京市将建设多条新 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包括地铁线路 和轻轨线路,以扩大轨道交通覆盖范 围和提高运输能力。
既有线改造
对既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进行改造和 升级,包括延长线路、增设站点、提 升车辆设施等,以提高运营效率和安 全性。
智能化与绿色发展
智能化
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的智能化建设,推广应用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提高运营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CHAPTER 03
规划与未来发展
远期规划与目标
远期规划
到2035年,北京市将建成由4条线路组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网,总长度达到2819公 里,覆盖10个市辖区和1个县。
目标
实现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80%,交通拥堵状况得到有效缓解,形成安全、 高效、便捷、绿色、经济的城市交通体系。
新线建设与既有线改造
THANKS
[ 感谢观看 ]
可持续发展
推动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协调发展,优化城市交通结构,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加 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提高轨道交通的智能化和绿色化水平。
CHAPTER 05
国际经验与借鉴
国际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全球轨道交通发展概况
介绍全球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 ,重点分析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轨道交通发展 情况。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
北京地铁运营管理制度范文

北京地铁运营管理制度范文北京地铁运营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北京地铁的运营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确保乘客的安全和顺利出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北京地铁的所有线路和车站。
第三条本制度内容包括地铁的运营时间、列车运行间隔和速度、乘客安全和秩序以及工作人员的职责等。
第二章运营时间第四条北京地铁的运营时间为每日5:30至22:30,具体时间以当日公告为准。
第五条如特殊情况需要延长运营时间,地铁管理部门应提前公告,并做好安全保障措施。
第六条乘客在地铁运营时间结束后应尽快离开车站,车站工作人员应协助疏导乘客。
第三章列车运行间隔和速度第七条列车运行间隔根据线路的载客量和客流量进行调整,具体间隔时间以地铁管理部门的公告为准。
第八条不同时间段的列车速度也会有所差异,根据地铁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调整,以保证乘客的安全。
第四章乘客安全和秩序第九条乘客在进站后应按照指示前往站台,不得擅自进入未开放的区域。
第十条乘客应遵守站台的秩序,不得倚靠或越过站台边界。
第十一条乘客上车时应排队有序,让下车乘客先下车。
第十二条乘客应遵守车窗、车门使用规定,不得随意开、关车门或伸出身体。
第十三条乘客应爱护车内设施,不得随意损坏或涂鸦。
第十四条乘客应保管好自己的财物,不得在列车上遗失任何物品。
第五章工作人员的职责第十五条地铁工作人员应经过合格的培训,并按照规定穿着统一的工作服。
第十六条地铁工作人员应协助乘客进出站,维护站点秩序,并及时提供乘车信息。
第十七条地铁工作人员应维持车内的安全和秩序,及时处理乘客的投诉和纠纷。
第十八条地铁工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根据应急预案及时疏散乘客,并报告地铁管理部门。
第六章违规和处罚第十九条乘客如有以下违规行为,地铁管理部门有权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一)进入未开放区域的行为;(二)在车站和车厢内吸烟、吃东西等影响他人的行为;(三)随意开、关车门或伸出身体的行为;(四)在车内乱扔垃圾的行为;(五)倚靠或越过站台边界的行为;(六)损坏或涂鸦车内设施的行为;(七)其他违反地铁管理规定的行为。
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

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本条例”)是为了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有序和高效运营,推动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市民的出行体验,制定的法规。
第二章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第一节规划建设根据北京市城市发展规划和交通规划,确定轨道交通线路的规划布局、功能定位、建设标准和时间进度。
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应当经过环保、城乡规划、交通等相关部门的评估和审批,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公众参与。
第二节运营管理1.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运营设备、车辆和线路的安全运营。
2. 运营单位应当制定运营计划,合理安排列车运行间隔,提供良好的运力保障,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3. 运营单位应当加强对乘客的服务管理,保障乘客的安全和利益,严禁超载、超速和超员运输。
4. 运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并组织应急演练,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三章安全保障措施第一节设备设施安全1. 轨道交通的设备设施应当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和行业标准,经过定期检测、维修和更新,确保安全可靠。
2. 进行设备设施检修、更换等工作时,应当采取临时封闭或者其他适当措施,确保作业区域内的人员和乘客安全。
第二节乘客安全1. 进站、乘车和出站的乘客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安全检查,且应当遵守秩序,不得携带违禁物品和危险品。
2. 若发生乘客滞留等突发事件,运营单位应当及时组织疏散,并提供必要的救援和帮助。
3. 运营单位应当加强乘车场站的治安巡逻和维护,预防不法分子的违法行为,确保乘客人身安全。
第四章收费与票务管理第一节收费标准和方式1. 城市轨道交通的票价由相关部门根据市场需求和成本考虑确定,并公开发布。
2. 运营单位应当建立收费系统,并采取技术措施确保收费的准确性和公平性。
第二节票务管理1. 运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票务管理制度,包括售票、退票、改签等服务,为乘客提供方便的购票渠道和服务。
【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调研报告5900字(论文)】

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调研报告目录1调研目的 (1)2调研时间 (1)3调研地点 (1)4单位及卤位介绍 (1)4.1调研单位 (1)4.2调研岗位 (2)4.3岗位职责 (2)5调研内容 (2)5.1工作人员分析 (2)5.2设备设施分析 (3)5.3环境分析 (3)5.4管理分析 (4)6对策建议 (4)6.1噌加工作人员数量,提升专业能力 (4)6.2加大对工作人员和乘客的安全教育 (5)6.3加强硬件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 (6)6.4整合安保队伍 (6)调研体会 (7)参考文献 (8)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调研报告1调研目的为了迸一步了解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卤位设置情况及变化趋势,企业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能根据就业市场对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明确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或卤位群),能根据卤位要求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和教学分析,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课程结构,以“教、学、做“合一为总体原则选择教学方法,广泛运用现场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
使培训者理解和吸收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具有较强课程设计和教学组织能力。
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创建职业教育的特色和品牌,深化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校企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适合本专业本层次培养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提升人才培养品质。
2调研时间2023年3月1日至2023年5月11日3调研地点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4单位及卤位介绍4.1调研单位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自经办以来,务实经营,经营业务认知度不断上升,其事业成就得到了市场及行业同仁的一致认可。
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主营: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出租办公用房;出租商业用房;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开发;销售机械设备、通讯设备、电子产品;出版物零售;经营电信业务。
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质量过关,服务有保障,拥有的销售与售后团队。
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办法

(2004年4月2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147号令公布,根据2007年12月23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200号令第一次修改,根据2009年6月2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213号令第二次修改)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保障安全运营,维护乘客合法权益,根据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有关活动的,均须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公共客运系统。
第三条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第四条市和区、县安全生产监督行政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对本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对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实施行业监督管理,指导运营单位落实安全运营措施,消除事故隐患,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以下简称运营单位)违反本办法的行为予以纠正并提请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发展改革、规划、公安、消防、园林绿化、住房和城乡建设、市政市容管理等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的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相关服务、保障工作,及时配合有关部门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第六条运营单位应当依法承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责任,加强运营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运营责任制度,完善安全运营条件,确保安全运营。
第七条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和运营单位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公众宣传有关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法律规定和安全知识,提高市民的安全意识。
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自觉维护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秩序,不得侵害国家财产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不得影响他人出行。
第八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规划、建设,应当考虑安全运营的需求,并预留换乘和疏散空间。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申请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中应当确定列车运行、调度指挥、运营辅助系统、安全防范和检查系统、维修保障系统、换乘和疏散系统、人员组织等内容,并经过运营安全评估,系统功能应当符合安全运营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地铁运营管理本文出自: 能源世界网作者: 纵横天下点击率: 830摘要:本文从北京地铁三十年来的发展状况入手,从运营指标、车辆、设备及管理模式几个重点方面,叙述并分析北京地铁的运营管理及今后的发展趋向。
前言北京地铁作为新中国的第一条地下铁道,开通运营已三十多年。
随着运营线路的扩展,客运量不断增加,北京地铁不仅为乘客带来高速便捷的出行服务,而且已成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城市环境污染的解决之道,享有良好的声誉。
特别是其三十年来的运营与管理工作,从车辆设备的转型到运营管理模式的变革,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本文从北京地铁三十年来的发展状况入手,从运营指标、车辆、设备及管理模式几个重点方面,叙述并分析北京地铁的运营管理及今后的发展趋向。
一、北京地铁的基本概况分析(一)运营线路1965年2月4日,毛泽东同志在北京地铁建设方案的报告上批示:“精心设计、精心施工。
在建设过程中一定会有不少错误、失败,随时注意改正。
”并确立了北京地铁“适应军事上的需要,兼顾城市交通”的建设方针。
同年,国务院成立了北京地铁领导小组,一期工程(苹果园至北京站共23.6KM)于7月1日正式破土动工,经过四年的紧张施工,于1969年10月1日建成通车试运行。
1984年,北京地铁二期工程复兴门至建国门共16.1 公里的“马蹄形”线路由李鹏同志剪彩通车试运行。
随着地铁在本市客运交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北京地铁适时地将工作重点从战备转移到交通服务,并提出了“安全、准确、高效、服务”的运营宗旨,实现了从战备型向生产运营型的转变,经济上也从实报实销转变为政府财政按运营生产任务进行政策性补贴。
1999年9月北京地铁三期工程复兴门至四惠东开通试运行。
至此,北京地铁运营线路总长达到53.2公里,见表1。
北京地铁运营线路发展表1北京地铁运营公司管理运营线路二条,战备线路三条(运营线路如图1)。
线路全长58.3公里,其中投入运营53.2公里,运营车站39座,包括两座换乘车站;每天从早5点至23点,运营18个小时,列车采用6辆编组,运行最小间隔3分钟,日均运送乘客125万人次,占全市公共交通总运量的15%左右。
2001年客运量为4.68亿人次,票款收入为5.56亿元。
正在建设的城市铁路40.2公里, 2002年9月28日即将通车。
建设中的“八通线”全长18.9公里,预计2003年年底通车。
届时北京地铁通车总里程达到113公里。
随着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按照市政府的计划,北京将在2008年之前建成4号线、5号线、奥运支线及其它线路,线路总长将超过300公里。
(二)车辆和设备系统北京地铁是按照“适应军事上的需要,兼顾城市交通”的方针,完全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兴建的我国第一个地铁系统。
1、地铁车辆北京地铁从69年开通至今三十多年,电动客车也从最初的几十辆车增长到目前的612辆,承担54公里的运营任务。
北京地铁一、二期工程所运用的列车均采用纯国产车辆。
其中凸轮调组车(二十年代苏联的技术)共有336辆,斩波调组车78辆,三期工程(复八线)作为一期工程的延长线,提高了车辆技术水平,引进了VVVF(调频调压)车辆技术(98年从日本引进技术设备等,国内组装),现有VVVF车174辆。
2、地铁设备北京地铁一、二期工程的设备同车辆一样,也均为纯国产化技术设备。
九十年代初进行的一期工程技术改造,引进了部分技术设备,包括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ATS、ATP、ATO),通信技术设备(程控交换机、无线列车调度电台、闭路电视),电动客车车门系统和电力自动化系统(SCADA)。
见表2。
一期地铁设备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第一阶段:开始运行至一期技术改造及消隐工程开始前。
地铁一期工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时是以战备为主兼顾城市交通的方针设计和修建的,设备全部采用国产且多为非标准一次性试制品。
如:供电专业的35KV及10KV的开关、电缆为国产油断路器及油浸纸绝缘电缆,直流快速开关为国产第一代DS1型快速开关;信号设备系统为国产调度集中系统(CTC系统)、有绝缘移频轨道电路、移频自动闭塞、车载设备为机车信号及自动停车设备。
第二阶段:从一期技术改造及消隐工程完成后至今九十年代初期进行的一期技术改造,提高了供电、通信、信号及工务专业一部分重要设备技术水平和自动化水平。
如:供电专业从英国传输公司引进了电力自动化设备,实现了变电站自动监控、从俄罗斯引进了直流快速开关设备;通信专业从英国GPT公司引进了传输设备、无线电台及程控数字交换机,以及列车车门电视监视系统;信号专业从英国西屋公司引进了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TS系统)、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TP系统);线路专业将50公斤/米钢轨更换为60公斤/米。
高度重视技术改造,全面实施消隐工程,不断提高车辆设备的技术水平和可靠性,是北京地铁始终如一的追求。
几年来,为了适应日益发展的运营需要,一是完成了一号线扩能技术改造工程并尽快投入运营发挥作用;二是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资2.7亿元于1997年开始实施15项消隐工程,对存在严重隐患的设备有计划地进行更新改造。
设备系统的14项消隐工程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地铁安全运营的可靠度,彻底根除了35KV 供电系统引发的变压器、开关及电缆的火灾隐患,并增加了地铁牵引供电能力、通风救援能力及消防能力。
现代技术设备替代了陈旧落后的设备,不仅消除了隐患,而且提高了技术水平和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老的隐患消除,新的隐患又出现,这是一个运营三十余年老系统必然存在的现象。
在完成计划的消隐工程之后,北京地铁又尽可能地安排资金,对使用三十年并存在隐患的设备进行不断的更新改造。
三是对车辆设备易出现故障和安全问题的薄弱部位加强了技术攻关,采取了技术改进措施。
消隐工程、技改项目的全面实施,使车辆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为安全运营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面对车辆设备技术水平不高和日趋严重的老化问题,北京地铁不是强调客观困难而是强调主观努力,精检细修,确保质量。
首先,针对质量意识不强和严重的侥幸心理,北京地铁开展了深入持久的质量教育,树立“质量问题就是安全问题”、“质量问题就是安全事故”的新观念。
结合修订运营事故处理规则,明确将质量问题按事故论处,并对若干质量问题进行了事故等级定性,有效地增强了质量意识。
其二,漏检漏修、维修不到位现象不仅是影响车辆设备质量的主要原因,而且是难以根除的顽症。
为此,北京地铁又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向漏检漏修和维修不到位宣战活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并形成制度,从而有效地制约了漏检漏修和维修不到位现象。
其三,进一步修订完善了车辆设备维修质量标准并大力推行标准化作业。
其四,进一步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坚持“记名修”“三检制”和“质量项点控制”的过程管理,强化质量检查和验收,加大日常考核力度,将工艺标准和各项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车辆和设备的维修质量不断提高,故障率逐年下降。
据统计,从1996年至2000年,车辆和设备故障率以年均11.6%的速度递减。
(三)地铁运营管理机构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下设十二个业务部室:财务部、企管部、人力资源部、办公室、总调度室、客运营销部、车辆部、设备部、技术部、安全监察室、物资部、后勤部;七个分公司:车辆一公司(一号线古城车辆段)、车辆二公司(二号线太平湖车辆段)、客运公司、机电公司、供电公司、通号公司、线路公司。
运营公司共有职工931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515名,高级工程师155名。
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如图3所示,属直线职能制组织形式。
见下图。
运营生产是地铁运营公司的主业,它构成了运营公司管理组织的主体。
因此,组织机构设置应充分体现这一点。
地铁是现代化交通工具,需要各种复杂的技术设备系统,必须采用多专业、多工种相互依赖和协调运作的“大联动机”生产方式,加上北京地铁特定的发展历史,从而形成了高度集中、统一协调和指挥运营生产、一级法人核算三级管理的模式。
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机构图为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近年来北京地铁不断深化改革,特别是减员增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运营线路增加的前提下,有效地控制了人员的增长。
在具体措施上采取了以下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1、调整运营生产组织方式及管理格局,先后在车辆一公司、车辆二公司进行了便包乘制为轮乘制的改革,在机电公司、供电公司等单位进行改变值守方式的试点工作,并且根据技术设备状况逐步推广。
并在各二级公司进行岗位综合培训,实行复合工种,缩减岗位人员。
2、使用技术力量,减少人员占用。
从2000年开始,逐步在一号线、二号线各车站安装车门电视监视设备,使车门确认工作由人工监护改为设备监护,此举节省人员328人。
3、不断改革用工办法,采用劳务输入的办法,既减少了正式职工的人数,又降低了人工成本。
4、通过新线减员分流。
复八线在设计时定员按三班制1872人考虑,在实际人员调配中,基本上采取内部挖潜、减员分流的办法解决了复八线所需人员。
城市铁路的开通也主要依靠内部挖潜解决所需人力资源。
(四)主要运营指标运营生产是公司的主业,北京地铁是为乘客提供交通服务这一无形产品。
在北京市的交通服务市场上,地铁与其它交通方式相比,除了安全可靠以外,还具有速度快(最高时速达80 KM/H,平均旅行速度33 KM/H以上)、密度大(高峰小时列车运行间隔为3分钟)以及乘车环境比较舒适等优点。
因此成为深受北京市民青睐的交通工具。
自北京地铁开通运营以后,其运量一直持续增长。
一期工程(苹果园至北京站)自1971年至1983年,其运量年均递增21%;二期工程于1984年开通运营以来,二条线的总运量从1984年的1.03亿人次迅速增长到1997年的4.45亿人次,年均递增11.9%。
1998年至2001年,去除调整票价因素,一、环线年均递增4.6%,特别是新开通线路复八线,2001年比2000年增长119%。
地铁运量占全市公共交通总运量的15%。
一、环线客运量发展如图3所示:图3在行车工作中,北京地铁注重整顿行车秩序,严格按图正点行车。
长期以来,北京地铁只记录和考核列车晚点,而早点纯属人为原因,且对安全运营的危害性最大。
为此,北京地铁于1997年首先从以往最普遍的早点现象入手,规定列车早点3分钟即给予考核,明显减少了列车早点运行的现象。
98年将早点考核标准缩小到2分钟。
99年,将过去仅在始发、终到站改变为在若干关键站记录考核早晚点情况,对列车进行全程考核控制。
2000年又将早点考核标准缩小到1分钟,至此,实现和实施了正负1分钟的正点标准。
尽管标准不断提高,但正点率仍稳步上升,从1996年的98.63%上升到2001年的99.53%。
北京地铁的运营水平有了质的变化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