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人简介:
讲座报告:广东工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建设及科研团队介绍
讲座报告:广东工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建设及科研团队介绍时间:2019-04-12:9:30-12:00地点:物信南楼祥联厅报告人:韩国军报告人简介:韩国军,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导师、执行院长,IEEE高级会员。
主要从事前沿通信技术、面向数据存储的信号处理与差错控制编码技术、车联网及先进辅助驾驶系统(ADAS)技术的研发。
2004年在华南理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11年在中山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2011~2017年,分别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悉尼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及合作交流。
近年来在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 and Tutorials、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等权威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论文50多篇,包括SCI期刊论文27篇;申请发明专利9件、获授权发明专利2件、新型实用专利4件;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广东省普通高校省级重大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省市科研项目多项。
报告主要内容简介广东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重点大学,广东省“211工程”高校和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是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学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高校,工程、材料、计算机、化学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行列。
信息工程学院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其中,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为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
本学科紧密围绕信息和通信系统的所涉及的关键理论问题,以及国家和地方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开展以下四个方向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①通信理论与智能信息处理;②通信系统与高端核心芯片;③前沿光子技术与光电器件;④人工智能。
赵世华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时间2019-10-22
心血管疾病磁共振诊断体系的创建与应用
报告人:赵世华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时 间:2019-10-22 (周二)
上午 9:30--12:00
地 点:无机楼107会议室 报告及报告人简介: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第一杀手,无论冠心病还是以心律失常为代表的心肌病,长期以来 常规检查价值有限,更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手段。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 ance,CMR)无创、无害,不仅是评估心脏结构与功能的“金标准”,而且还能够在 体实时获取心跳下组织学信息,多尺度显示心肌疾患的病理生理学过程,因此在疾病 的诊断、预后判断及危险分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早期国内CMR技术严重滞后及 临床认知不足等问题,阜外医院磁共振成像团队自1999年起在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等项 目的支持下,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理论与技术创新、临床应用与平台构建,取得重大创 新成果。该项目首次在我国建立了科学规范的CMR一体化诊断与风险评估体系,成果 在全国60余家医院推广应用。本项目今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赵世华,阜外医院磁共振影像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心血管影像和介入两栖专家, 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PI。主要从事心血管病影像学诊断和结构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现任亚洲心血管影像学会委员会主席,欧洲和美国心脏病学fellow。中华 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常委兼影像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学分会心血管专委会 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心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发表论文近400余篇, 其中SCI收录论文86篇,引领团队建立了“基础-影像-临床”三结合科研模式。作为 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成果奖共七项,包括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奖二等奖, 华夏医学奖一等奖;以及亚洲心血管影像学会金奖。
转正述职报告个人简介
您好!我是[姓名],自[入职日期]加入贵公司以来,已度过[试用期]的时间。
在此,我谨以此报告向您汇报我的工作情况和个人简介,以便您对我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一、个人简介1. 教育背景我毕业于[学校名称],专业为[专业名称]。
在校期间,我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培养了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 工作经历在加入贵公司之前,我曾先后在[上一家公司名称]和[另一家公司名称]担任[职位名称]一职。
在上一家公司,我主要负责[工作内容概述],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另一家公司,我主要负责[工作内容概述],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
3. 个人特长(1)沟通能力:我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够与同事、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有效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团队协作:我善于团队合作,能够与同事共同分担工作任务,共同完成目标。
(3)学习能力:我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迅速适应新环境,掌握新知识。
(4)执行力:我具备较强的执行力,能够按照计划完成任务,确保工作质量。
二、工作情况汇报1. 试用期工作总结在试用期内,我严格遵守公司规章制度,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
以下是我试用期的主要工作成果:(1)熟悉公司业务:通过学习公司产品、业务流程等,我对公司业务有了全面了解。
(2)提升工作效率:通过优化工作方法,我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失误。
(3)团队合作:与团队成员保持良好沟通,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4)客户满意度: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我始终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获得了客户的好评。
2. 转正后工作计划(1)继续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2)加强与同事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完成团队目标。
(3)关注行业动态,为公司发展提供有益建议。
(4)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质量。
三、总结在试用期内,我充分认识到贵公司严谨的工作氛围和团队精神。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会特邀报告人简介
附件:大会特邀报告人简介朱玉贤植物生理学家,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
1982 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
主要从事棉纤维发育分子机制和拟南芥干细胞调控茎端根端发育研究和生物学教学。
开展棉纤维伸长发育功能基因组研究,揭示植物激素乙烯调控棉纤维细胞伸长的分子机制,为大幅度提高棉纤维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开展雷蒙德氏棉、亚洲棉等二倍体棉花及四倍体载培种陆地棉基因组学研究,诠释乙烯代谢途径在不同棉花基因组中的表达规律。
2011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2 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李德铢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现任中科院昆明分院院长、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主任、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生命条形码计划(iBOL)科学指导委员会植物工作组共同主席。
从事植物分类学、生物地理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在竹类植物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方面取得创新成果,开拓了分子植物地理学研究领域,引领中国植物DNA 条形码和iFlora研究。
领导建成我国首个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提出了战略植物资源保护的新思路。
黄三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所长、国家农业基因组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研究员。
2005 年毕业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
是973 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入选者。
研究领域包括植物基因组学、蔬菜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育种研究,主要致力于构建蔬菜全基因组设计育种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打通“从基因组到新品种”的技术通路。
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 余篇。
韩兴国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1989 年毕业于美国佐治亚大学,获博士学位。
曾担任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长、沈阳应用生态所所长和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
从事草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系统功能、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研究。
先后主持973 项目“北方草地与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维持与适应性管理的科学基础”等项目。
在Nature、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发表论文240 余篇。
报告人简介及报告摘要
报告人简介及报告摘要:Bert Sels教授简介:Bert Sels教授,于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目前是比利时最大的学府KU Leuven的全职教授, 该校表面化学和催化中心主任。
研究方向为多相催化,主要集中在生物炼制中的多相催化、层状沸石和碳基材料合成和小分子活化中活性中心的光谱学和动力学研究。
发表学术论文近280篇,h指数达65及近13500次他引(Google Scholar)及25项国际专利。
是国际沸石协会催化委员会联合主席,欧洲催化研究所的共同创始人,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副主编以及ChemSusChem, ChemCatChem杂志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
曾获DSM Chemistry Award(2000)、比利时化学协会的the Incentive Award (2005)和Green Chemistry Award(2015)。
报告1摘要:The role of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in biomass conversionBert F. Sels Prof. Dr. Ir.Currently full professor at KU Leuven,Center for Surface Chemistry and Catalysis, KU Leuven, Celestijnenlaan 200F, 3001 HeverleeGlobal feedstock supply under pressure due to shortness and geopolitical issues. Current transition of feedstock use implies a change from fossil oil into other resources like gas, coal and biomass. Strategies to convert each of them into chemicals and materials and the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that goal are different for each alternative feedstock. Biomass, when sustainably harvested, is considered renewable and may have low carbon footprint. As long as the atom economy of the reactions to convert biomass into chemicals is high, use of biomass is an elegant solution to replace the fossil resources. Reactivity of a molecule is determined by its chemical functional groups. Biomass comprises a collection of beautiful chemicalstructures: alcohols and carbonyls in carbohydrates, amines in proteins, carboxylic acids and esters in triglycerides, aromatics in lignin and cyclic structures in terpenes. Next to technological challenges in the biorefinery, the emerging task of (bio) chemists is to discover reaction pathways to selectivity convert the original structures into useful ones. While biotechnology is able to deal with biomass feedstock, classic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also will play a great role in that transformations. Even better, taking advantage of both worlds, joint conversions will likely be the best strategy in a biorefinery to produce a handful of chemicals against competitive price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a vast literature has developed showing elegant catalytic systems, adapted for the conversion of biomass. In this context, the lecture will give an overview of the catalytic work done in my group over the last couple of years. Points of interest are the role of catalysis in the biorefinery of lignocellulosics with focus on the recovery of carbohydrate pulp and lignin-derived chemicals, and their conversion into useful products and materials.Michiel Dusselier教授简介:Michiel Dusselier教授现任比利时鲁汶大学表面化学和催化中心研究教授、是比利时美裔教育基金会名誉研究员和荷兰沸石协会秘书。
报告人简介【模板】(2)
***学术经历2013.9-至今**大学临床医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2.3-至今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研究员2010.8-2012.3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糖尿病消化病及肾病研究所博士后2006.5-2010.8 杰克森实验室/霍华德-休斯生物医学研究所博士后2000.9-2006.5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细胞和分子研究所研究助理1998.9-2000.7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研究助理专业学术协会会员2007- 至今Member, Sigma Xi,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Society2007- 至今Genetics Society of America 北美遗传学会2006- 至今Member,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 北美神经生物学会2004- 至今Member,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北美科学促进协会所获的荣誉和奖项2012 四川省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2008 Research grant award, The Glaucoma Foundation, New York, NY2006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ward,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Austin, TX2005 Travel Award, Sect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Austin, TX2005 Summer Research Fellowship, Section of Molecular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Austin, TX研究方向1. 基因敲除青光眼疾病模型和治疗研究2. 视网膜疾病新基因功能和治疗研究3. 血管发育和微血管病变分子机制研究4. 膜脂分布在胰岛素分泌和肝脏代谢调控中的作用5. 非人灵长类疾病模型探索研究承担的研究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HKDC1在视网膜色素变性中的功能研究,2018.01-2021.12,56万元, 在研,主持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组织间合作研究,NSFC-TRF项目(中泰)),********,治疗老年性疾病的天然产物药物发现研究,2015.10-2018.09,297.2万元,已结题,参加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LRP6基因在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过程中的功能研究,2015.01-2018.12,73万元, 已结题,主持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Atp8a2基因在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中的功能研究,2013.01-2016.12,100万元, 已结题,主持5.国家973计划项目,2015CB********,异种肝脏移植免疫耐受机制及诱导,2015.01-2019.12,总资助经费:1500万元, 在研,参加6.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项目,人类疾病模型四川省青年创新研究团队,2016TD0009, 2016.01-2018.12,100万元,在研,主持7.四川省科技平台项目,2017TJTP0010,基因敲除动物模型构建和资源共享平台,2017.01-2018.12,100万元,已结题,参加8.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2014JQ0023,退行性神经病变基因Atp8a2在视网膜病变过程中的功能研究,2014.01-2016.12,50万元,已结题,主持9.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2014FZ0122,视网膜变性基因功能与治疗干预研究,2014.01-2016.12,120万元,已结题,主持10.Characterizing Microglial Activation in a Mouse Model of Glaucoma, The Glaucoma Foundation,New York city, New York, USA,总资助经费: 四万美元(2008-2009)项目负责人。
述职报告个人简介
述职报告个人简介尊敬的领导:我是某某公司某某部门的一名员工,现向您提交我的述职报告,以总结我在过去一年(或指定时间段)的工作情况和成果。
一、个人简介我本科毕业于某某大学某某专业,并于某年月加入某某公司。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在不同的部门和岗位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二、工作内容与成果在过去一年(或指定时间段)的工作中,我主要负责以下工作内容:1.某某项目的负责人作为某某项目的负责人,我负责项目的策划、执行和管理工作。
我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并达到或超过客户的期望。
通过有效的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技巧,我们成功地完成了某某项目,并获得了客户的好评。
2.市场调研与分析我负责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收集和整理市场数据,以帮助公司了解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态势。
我利用各种调研方法和工具,分析市场趋势和消费者行为,为公司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通过我的工作,公司成功进入了某某新兴市场,并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
3.团队协作与沟通作为团队的一员,我积极参与团队协作和沟通工作。
我与团队成员保持密切的沟通和交流,协助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难题。
在团队合作中,我积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为团队成员提供支持和帮助。
通过良好的团队合作,我们的团队在某某项目中取得了成功。
三、自我总结与展望通过过去一年(或指定时间段)的工作,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我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努力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未来,我将继续努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适应公司的发展需求。
我将积极参与学习和培训,提升自己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同时,我将继续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共同实现公司的目标。
以上是我在过去一年(或指定时间段)的工作情况和成果的总结报告,希望能够得到您的认可和支持。
谢谢!此致礼敬!。
2016.学术海报规范
1,学术海报内容:
学术报告
报告题目:********
报告人: 姓名(职称)
报告时间:2016年*月*日(星期*)13:15
报告地点:化学楼化阶二
报告人简介:100字左右,可以无此项
热诚欢迎各位师生参加
-------(1,学术海报内容的时间地点,由报告人确定;2,海报的电子版,在做报告之前的一周左右,须由科研秘书在科研群里面发布消息;3,海报制作,将由科研秘书办理,并提前三天粘贴公布;4,须请报告人组织听众和现场拍照)------
2,学术海报数量:一式四份。
贴到如下地方:化学楼一份;主楼大厅一份(若不让贴,送至大楼923室刘冠珠老师处,并说明情况);
六舍和七舍之间的宣传板一份;一食堂南侧的宣传板一份。
3,安排照相:照片不少于10张(其中PPT题目1张、学生听报告的全景照片4张、老师和PPT的全景照片3张、任意角度拍摄若干张)。
4,照相者在学术报告结束后及时将照片保存到化学楼208办公室。
5,填写学术报告登记表,交到科研处923刘冠珠老师处或化学楼208办公室。
东南大学课外研学讲座报告
东南大学课外研学讲座报告讲座名称:生命的温度报告人:顾宁姓名:任杰学号:04010431报告人简介: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江苏省生物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主任,东南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曾获教育部首届高校青年教师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
讲座内容简介:生命的存在,或者说是生物体是活的,其重要的一个表征是其具有自己特定的温度。
报告从温度的基本定义出发,向大家介绍温度之于生命的意义,以及基于温度发展出来的生物医学诊断与治疗的技术或方法,也包括一些重要的发展方向,如单细胞测温,以及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等。
温度的测量对医学和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最为常见的是平常的体温的测量。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体温保持着正常值。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则出现发热。
而发热的症状则能轻易的从测量人体温度发现——发烧既体温高于正常值。
正常人体温在一个狭小范围内有所波动,如口温波动在36.0~37℃之间,以凌晨0~4时最低,下午5~7时最高,差异在正负1℃左右。
口腔温度在37.3℃以上,直肠内温度在37.6℃以上,腋窝温度在37.2以上即称为发热。
病因调节产热散热的中枢称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类似于恒温器。
人体正常时体温值稳定任何在37℃水平上(调定点)。
若实际体温高于或低于此值,中枢会加强散热或产热活动来保持体温太小。
正常发热的根本原因在于致热原以某种方式使调定点上移,如调定点由37℃升高时,体内出现产热反应(如体温升高)。
发热是由于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进而导致内生致热原(EP)的产生并入脑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更进而导致发热中枢介质的释放继而引起调定点的改变,最终引起发热。
常见的发热激活物有来自体外的外致热原: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来自体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类固醇等。
报告人简介
报告人简介1、林君,男,1966 年11 月13 日生,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稀土学会理事,中国稀土学会发光专业委员会主任,Scientific Reports、中国稀土学报(中英文版)和发光学报编委。
1989 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1995 年在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无机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1996-2000 年分别在香港、德国和美国做访问学者及博士后。
1997 年获得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王宽诚奖学金;1999 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0 年4 月回国工作;2001 年获得吉林省杰出青年基金,2002 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3中科院百人计划终期评估中获得优秀;2004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自2000 年回国以来一直从事纳-微米结构发光材料的控制合成、形态结构和性能调控及其在显示照明及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
在各种稀土发光材料的形貌控制技术(包括核壳结构球形发光材料合成技术)、发光薄膜及其图案化技术、特色FED发光材料、多功能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在生物成像和药物控制传递与释放等方面做出了具有原始创新和国际影响的研究工作。
作为负责人曾经/正在承担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一项、重点项目两项以及若干面上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
2009年和2014年分别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吉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均排名第一);2014、2015、2016连续三次入选“汤森路透全球材料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录。
至今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如Chem. Rev.、Chem. Soc. Rev.、Mater. Today、J. Am. Chem. Soc.、Adv. Mater.、Adv. Funct. Mater.、ACS Nano、Chem. Mater.等上面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截止目前这些论文共被他人引用27000余次(H指数= 87);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8项;应邀参加和参与组织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并做邀请报告80余次。
报告人简介(一)
报告人简介:(一)Dr. Yang directs the Center for Integrated Earth System Science (CIESS)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 s at Austin, fostering interdisciplinary Earth System Science research across campus; see :/ciess/. Dr. Yang also leads the Land, Environment, and Atmospheric Dy namics (LEAD) group in the Department of Geological Sciences that quantitatively addresses how land surface processes affect and are affected by weather and climate, with a focus on environmen tal issues of societal importance, such as the conditions of agriculture, energy, freshwater resource s, ecosystems, and air quality. His publications include more than 110 peer-reviewed articles (over 60 in the past 10 years at UT-Austin), in addition to 100+ conference papers, with an ISI “Hirsch I ndex” of 38 and a Google Scholar H-index of 48. He has won just over $7M total as the PI in exter nal funding. His graduate students have received prestigious federal fellowships from NSF, NASA , NOAA,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 and the AGU Hydrology Section’s Horton Research Grant. He has sponsored and co-supervised a high school student to be a semi-finalist, Siemens Co mpetition in summer 2013. He has received the Joseph C. Walter Jr. Excellence Award, the most p restigious award at the Jackson School of Geosciences. He was a Co-Chair of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NCAR) 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 (CESM) Land Modeling Wo rking Group from 2008 to 2013. He shared NCAR‘s Community Climate System Model (CCSM) Distinguished Achievement Award in 2008. He has been elected as a member of China's "1000-Tal ents" Program. He is an editor of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formerly Acta Meteorologic a Sinica), serves in the editorial board of the Environmental Modeling & Software journal, and is t he guest editor of a Climatic Change special issue on "Regional Earth System Modeling".报告人简介:(二)Wu Peili joined the Met Office Hadley Centre in 1999. Before that, he was a post-doctoral researc her at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working on modelling the Mediterranean. Before that, Peili co mpleted a PhD in atmospheric dynamics and a diploma in physics at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Pei li's work contributes towards improving hydrological predictions of the Unified Model, and is a m ember of the Global Water Cycle team. He focuses on the global to continental scales, studying ph ysical processes and large-scale dynamics linking the atmosphere, land and oceans and influencing the water cycle; evaluating model simulations of these processes; detecting and attributing past, a nd predicting future changes in the hydrological cycle and its impact. Peili has a broad interest in c limate variability and change. Peili is a lead scientist for the Met Office's IHP project and acting as a Met Office contact for NERC's changing water cycle programme. He is also a member of the int ernational science steering committee for the Arctic/Subarctic Ocean Fluxes (ASOF) programme. 报告人简介:(三)关大博现任英国东英吉利亚大学国际发展学院教授,剑桥大学圣艾蒙德学院资深研究员。
转正述职报告个人简介范文7篇
转正述职报告个人简介范文7篇转正述职报告个人简介范文一:我叫张三,本科毕业于某某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于2020年加入贵公司,任职软件开发工程师。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感自己职业能力的不足,并且不断努力提升自己,以期能够胜任更高级、更复杂的工作。
我在软件开发方面具备扎实的技术基础,精通多种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
我深入研究过贵公司的技术规范和流程,注重代码质量和规范,不断优化和提升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项目中,我积极主动与团队成员协作,解决了一些技术难题,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
除了技术能力,我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我注重学习和积累,阅读相关领域的书籍和技术资料,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我努力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工作中能够与同事和领导良好地沟通和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目前,我已经逐渐掌握了公司的产品和业务知识,对公司文化和价值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尽管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待提高的地方,但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公司的培养,我能够不断成长和进步,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转正述职报告个人简介范文二:我是李四,本科毕业于某某大学机械工程专业。
我于2020年底加入贵公司,任职机械设计工程师。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我主要负责了某某产品的设计和研发工作。
在这段时间里,我积极地参与了公司的项目,负责了某某产品的整体设计和结构优化。
我注重细节和品质,不断对产品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团队合作方面,我积极与同事进行协作,参与讨论和决策,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同时,我与供应商和客户沟通需求和技术细节,确保产品的制造和交付符合预期。
除了技术能力,我还注重个人能力的提升。
我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和学习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我关注行业动态和新技术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在工作中,我注重团队合作,与同事和领导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目前,我已经逐渐融入公司的文化和团队,对公司的产品和业务有了深入的了解。
初中生综合素质纪实报告个人简介
初中生综合素质纪实报告个人简介
初中生综合素质纪实报告个人简介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个人简介:
我叫XXX,是一名初中生,现就读于XX中学。
我热爱学习,喜欢探索新知识,并且善于与人沟通交流。
我的兴趣爱好广泛,喜欢阅读、音乐、运动等。
阅读是我最喜欢的事情之一,通过阅读可以拓展知识面,提升思维能力。
同时,我也很喜欢音乐,尤其喜欢弹奏钢琴,音乐能够让我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此外,运动也是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素质,保持健康。
在学习方面,我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认真听讲,努力完成作业。
我相信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同时,我也注重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和竞赛,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人际交往方面,我始终保持真诚、友善的态度。
我相信真诚的友谊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财富之一,因此我总是尽力去关心和帮助身边的人。
在班级中,
我担任班长一职,负责协调班级事务和组织各种活动。
通过与同学们的互动和合作,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人沟通交流,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
在未来规划方面,我希望能够考入一所优秀的大学,攻读自己喜欢的专业。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国家和人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总结:
以上是我的个人简介,一个热爱学习、兴趣广泛、善于沟通交流的初中生。
我相信通过不断努力和拼搏,我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谢谢大家!。
化工行业环境保护先进个人表彰报告
化工行业环境保护先进个人表彰报告尊敬的领导:报告人是我公司化工行业环境保护先进个人候选人,现将其个人表彰报告如下。
一、个人简介报告人为我公司化工行业从业人员,拥有丰富的化工行业经验及专业知识。
他长期从事环境保护工作,在应对化工行业环境挑战、推动环境保护创新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突出贡献在化工行业环境保护工作中,报告人表现出色,作出了以下突出贡献:1.推动环境管理创新报告人积极推动我公司环境管理方面的创新,引入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实施清洁生产,降低环境污染物排放。
他主导了一项环境管理项目,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和引进高效设备,成功降低了废水、废气的排放量,大幅提升了环境质量。
2.贯彻执行环保政策法规作为公司环境保护岗位的负责人,报告人严格贯彻执行相关环保政策法规,确保公司的生产活动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他深入研究了最新的环保法规和政策文件,及时调整公司的工作流程和操作标准,确保公司在环境监管方面得到合规认可。
3.开展环境教育与培训报告人深知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他积极组织开展环境教育与培训活动,提高了员工和相关利益相关方的环境保护意识。
他设计并组织了一次针对员工的环保知识普及培训,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让员工深入了解环保知识,并在工作中积极倡导环境保护行动。
三、实际效果报告人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环境质量改善在报告人的努力下,公司的废水排放浓度与数量大幅减少,废气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监测数据显示,公司相关环境指标均符合国家要求,并超过了同行业平均水平,有效改善了周边环境质量。
2.工作流程优化报告人通过引进新技术和设备,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减少排放的同时,他还成功降低了能源消耗和原材料浪费,实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3.员工环保意识提升通过报告人组织的环保教育与培训活动,公司员工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
公司内部环保行动频繁出现,员工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环保活动,形成了良好的环保氛围。
ZhongpingJiang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学术报告报告题目:Nonlinear Control of Underactuated Mechanical Systems: Some Open Problems 报告人:Zhongping Jiang (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New York University)时间地点:2009年6月8日上午10:00—11:00,思源楼405摘要:Controlling underactuated mechanical systems is a research topic of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ortance. Examples of underactuated mechanical systems are almost everywhere, ranging from satellites, mobile robots to surface ships and underwater vehicles. These systems are strongly nonlinear and share a common feature that there are less number of actuators than the degree of freedom. It is well-known that there is no linear or nonlinear time-invariant continuous feedback law which can stabilize such a system with nonholonomic constraints to any given set-point. Fundamentally nonlinear approaches have been discovered and proposed by many researchers over the last 20 years.In this talk, I will first give a short review of the current state-of-the-art of controlling underactuated mechanical systems and discuss som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en, I will present some of our recent work on the stabilization and tracking of mobile robots and ships. Some unsolved problems will be discussed for the benefits of younger students who want to study in this exciting field.报告人简介:Zhong-Ping JIANG (M’94, SM’02, F’08) received the B.Sc.degree in mathematic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Wuhan, Wuhan, China, in 1988, the M.Sc. degree in statistics from the Universite de Paris-sud, France, in 1989, and the Ph.D. degree in automatic control and mathematics from the Ecole des Mines de Paris, France, in 1993. From 1993 to 1998, he held visiting researcher positions with various institutions including INRIA (Sophia-Antipolis), France,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an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Currently he is a Professor of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at the 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New York University (formerly called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is main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stability theory, the theory of robust and adaptive nonlinear control, and their applications to underactuated mechanical systems, congestion control, wireless networks, multi-agent systems and Systems Physiology. Dr. Jiang has served as a Subject Editor for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ust and Nonlinear Control, and as an Associate Editor for Systems & Control Letters,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and European Journal of Control. Dr. Jiang is a recipient of the prestigious Queen Elizabeth II Fellowship Award from the 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 the CAREER Award from the U.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and the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from the NSF of China. He (together with coauthor Yuan Wang) received the Best Theoretic Paper Award at the2008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June 2008, for the paper “A Generalization of the Nonlinear Small-Gain Theorem for Large-Scale Complex Systems”.Dr. Jiang is a Fellow of the IEEE.。
社会实践报告个人情况简介
社会实践报告个人情况简介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在校园之外亲身参与社会活动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亲身实践,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的各个方面,并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简要介绍我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情况和所获得的经验与收获。
我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次社区义工活动,目的是改善社区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活动期间,我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参与了各种工作,包括清理垃圾、植树造林、组织文艺演出等。
在这次实践中,我主要担任了活动志愿者部门的负责人,负责协调和安排志愿者的日常工作。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获得了很多经验和收获。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合作,协调他们的工作,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我明白了一个好的团队需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其次,我也提高了自己的领导能力。
在活动期间,我需要带领团队完成各项任务,这要求我具备一定的领导才能。
我学会了如何激励团队成员、发挥他们的优势,使整个团队更加有凝聚力。
通过这次实践,我对自己的领导潜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此外,通过与社区居民的交流,我进一步了解了社区的需求和问题。
我发现社区居民对于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非常期待,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垃圾分类不规范、环保意识较低等。
这让我意识到,作为大学生,我们有责任去帮助改善社区环境,传播环保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还收获了友谊和成长。
在与其他志愿者的相处中,我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并互相支持和帮助。
同时,从这次实践中,我也更加了解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
总的来说,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给我带来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收获。
我学会了合作、领导和与社会交流的能力,并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这次经历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和思考,我相信这将对我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通过这篇个人情况简介,我希望能够展示我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也希望能够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从中提高自身素质,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社会实践报告个人情况简介
社会实践报告个人情况简介社会实践报告个人情况简介主要是对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个人情况进行介绍和总结。
以下是对社会实践中的个人经历和所获得的心得体会进行简要概括:一、实践活动概述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是在XXX组织/学校/机构进行的,旨在提供学生们机会去实践所学知识,扩展视野,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活动的时间持续了几天/几周,期间经历了一系列具体的实践环节和任务。
二、个人参与情况作为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一员,我积极参与并投身到各项实践任务中。
具体包括:1. 任务一:XXX(描述具体任务内容),我在这个任务中担任了XXX角色/职责(比如领导、执行者等),并完成了XXX具体工作。
通过这个任务,我学到了XXX(具体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任务二:XXX(描述具体任务内容),我在这个任务中担任了XXX角色/职责,并完成了XXX具体工作。
通过这个任务,我学到了XXX。
(依次列举参与的其他任务和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三、个人经历与学习收获通过参与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得到了一系列宝贵的经历和学习收获:1. 拓宽视野:参与实践使我有机会接触到新的领域和环境,了解不同的人和事,拓展了我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2. 锻炼实际能力:实践过程中,我不仅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还学会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如何高效地安排工作时间、如何合作与沟通等。
3. 培养责任感:在实践中,我不仅要为自己的任务负责,还要与团队成员合作达成共同目标,这培养了我对工作和团队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4. 学以致用:通过实践,我将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进一步理解和巩固了这些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心得体会与展望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也反思了自己在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在以后的实践中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努力提升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告人简介:
1. 林汉明教授。
1981年至1987年期间于香港中文大学攻读生物学士及硕士学位,1992年取得美国西北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博士学位。
现为香港中文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子生物技术学课程主任,1999/2000及2005/2006获香港中文大学理学院模范教师奖。
2001年起获选为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委员,2005年至2011任副秘书长。
2008年开始兼任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中文大学伙伴实验室副主任。
2013年开始兼任香港中文大学大豆研究中心主任。
林汉明教授是研究基因功能的专家,在氮代谢和氮信号传导的相关研究中发表了许多重要的学术论文 (发表在 Nature, PNAS, Ann Rev Plant Biol, Plant Cell, Plant J, Plant Physiol 等期刊) 。
他是证明代谢调控,谷氨酸受体和PII蛋白存在于植物中的最早发现者之一。
这些工作获得数项美国专利。
在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 (伙伴) 实验室,林教授负责组织一个综合研究计划,从优质种质资源中鉴定及发掘耐逆和抗病的关键基因。
在过去的几年中,他所领导的课题组的研究成功获得5项美国专利。
这些研究发现分别发表在 J Biol Chem, New Phytol, Plant Cell Environ, Plant Cell Physiol, PLoS One, BMC Plant Biol 等期刊。
近来主持了一项大型的大豆基因组研究项目,将三十一种大豆资源进行重测序,证明野生大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论文在Nature Genetics以封面形式发表。
2. 许浩霖教授。
2000年至2005年期间于香港大学攻读生物学士及硕士学位,2008年取得英国牛津大学动物学系博士学位。
现为香港中文大学生命科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4成为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中文大学伙伴实验室及香港中文大学大豆研究中心的成员。
许浩霖助理教授是研究动物进化和microRNA的专家,在无脊椎动物的相关研究发表了许多学术论文 (分别发表在 PloS Biol, Mol Biol Evol, Nucleic Acids Res, EMBO Reports, BMC Biol, Genome Biol Evol 等期刊) 。
他是动物microRNA arms switching和microRNA bi-directional transcription的最早发现者之一。
3. 倪世明教授。
1984年至1986年期间于加拿大Waterloo大学攻读生物化学学士学位,1994年取得加拿大Alberta大学生化系博士学位。
现为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副教授,兼任中医药真菌蛋白质组实验室主任,亦为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中文大学伙伴实验室及香港中文大学大豆研究中心的成员。
倪教授是蛋白生物化学方面的专家。
他负责管理蛋白组学相关的研究设施(包括ESI,MALDI TOF/TOF mass spectrometer,双向电泳及多肽合成仪等)。
他主要从事蛋白组学和生物信息学,蛋白质/多肽结构功能,现代中医药及真菌和植物生长发育等方面的研究。
到目前为止,共参与了包括SARS病毒的研究,T 细胞表面抗原的鉴定及其在宫颈癌疫苗开发中的作用,分子生物技术在医药植物及农业方面的应用研究和植物盐胁迫下总蛋白质组变化及组蛋白转录后修饰等在内的10多个重大课题的研究 (发表在 J Biol Chem,Mol Cell Proteom, Proteomics 等期刊)。
4. 陈廷峰教授。
1997年在University of Wisconsin – Madison 获得了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
其后在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学习基因组学并于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
2003至2007年之间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San Francisco接受博士后训练,并以共同开发者身份发展了可作多用途基因组分析的单分子检测平台而获得1项美国专利。
现为香港中文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兼任香港生物信息学中心的联合主任。
并成为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中文大学伙伴实验室及香港中文大学大豆研究中心的成员。
在RNA, Bioinformatics, Caner Cell, Genome Biol, Genome Biol Evol, J Hepatol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5. 钟思林教授。
1998年在吉林大学获生物化学学位, 2008年在英国Nottingham 大学获植物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2009年获在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 (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Organization) 的支持下在法国Joseph Fourier 大学进修。
2009 年被人类前沿科学组织 (Human Frontier Science Program Organization) 评为Long-term Research Fellow在美国Cornell大学进修。
2013年任香港中文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助理教授, 同年成为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中文大学伙伴实验室及香港中文大学大豆研究中心的成员。
自2008年起一直从事植物生理学,基因组学以及表观遗传学的研究。
参与完成西红柿、西瓜和奇异果
的基因组测序(分别发表在Nature, Nature Genetics 及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近期发表的西红柿果实成熟受基因组甲基化调控的文章被评为Nature Biotechnology 2013年1月刊的封面文章。
6. Nacira Munoz 博士。
1985及2012年分别获得阿根廷科尔多瓦国立大学自然和物理学院的生物学学士和生物科学博士。
2009年开始担任阿根廷国家农业科技研究院, 植物生理和遗传学研究所农业研究中心研究员, 以及阿根廷科尔多瓦国立大学, 自然和物理学院助理教授。
2013年获得阿根廷政府资助, 前往香港中文大学林汉明教授课题组担任为期两年的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