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 四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教材解读 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材解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材解读

统编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解读一、要点解读第四单元以“作家笔下的动物”为人文主题,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猫》《母鸡》《白鹅》。

老舍先生在《猫》一文中,描写了不同时期猫的形象:猫长大时性格古怪,满月时十分可爱。

围绕“古怪”和“可爱”,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了猫多组性格相对的特点。

《母鸡》是老舍先生的又一作品,作者以对母鸡情感态度变化为线索,描写了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母亲”的形象。

《白鹅》语言质朴、幽默,丰子恺先生运用对比和反语的表现方法,紧紧围绕白鹅的“高傲”进行描写,好像一幅生动有趣的漫画。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

”统编教材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都是环环相扣的体系结构中的一环,因此要重视要素之间的关联,理清目标序列。

表1《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课程目标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

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第三学段的表述是“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从表1中以及《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第三学段的要求可以看出,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主要放在第二学段的四年级和第三学段进行学习与训练,重点放在第三学段。

而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基于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可见这一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并不是“零起点”。

所以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这种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方法的实践与运用。

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将教学的重点指向体会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侧重点是学习“如何表达”,要重点揣摩写作方法。

统编教材的使用要以“语文要素”为统领,树立整体教学观。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希沃白板第十三课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希沃白板第十三课

13《猫》教材解读一、单元解读《猫》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这一要素在第一单元“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又提高了要求,强调不仅要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还要关注作家是如何表达的。

教材中课后练习、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都巧妙地渗透了对表达方法的指导。

《猫》一课要求举例说说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非常喜欢猫;《母鸡》一课引导比较同一作家写不同动物时,表达上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白鹅》一课要求体会作者是如何把“高傲”写清楚的。

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也用课文和生活中的例子,渗透了明贬实褒的表达方法。

另外,《猫》一课链接了夏丏尊和周而复写猫的片段,要求学生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白鹅》一课链接了俄国作家叶·诺索夫的《白公鹅》,要求说说两位作家笔下的鹅有什么共同点,体会两篇文章表达上的相似之处。

这样的安排也进一步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

和以往描写动物的习作不同的是,本单元习作创设了三种不同的情境,并鼓励学生自己创设情境,根据需要进行表达。

不同的情境下,学生习作内容的选取、表达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对动物特点的表现也指向了外形、生活习性等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

这一独特的编非方式,旨在让学生根据不同的交际和表达需要,明确可作的目的和对象,选择不同的内谷和方式进行表达,从而使学生的表达有强烈的对象意识二、文本解读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开门见山,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为总起段落,“这种古怪的小动物,真让人觉得可爱”呼应开头。

中间的三个自然段,描写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二是猫高兴时极其温柔,不高兴时又极其冷漠,三是猫有时无比勇猛,有时又无比胆小。

这三个方面的表现相互不盾,课文用“说它……吧,它的确……可是……”等句式展示了猫的古怪性格。

第二部分(第6自然段)以“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为全段总起,通过一些事例出了小猫的淘气:腿脚还站不稳时就爱玩,耍个没完没了;摔了跟头马上起来,再跑再跌,撞疼了也不哭,稍大一点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四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是关于乡村生活的内容。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农耕文化,乡村生活和农民的辛勤劳动。

以下是主要参考内容:第一课《梦想的力量》本课主要讲述了小朵朵对农耕文化的向往和热爱。

通过朵朵和她的爷爷的对话,引导孩子们了解到农耕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农民的辛勤劳动。

第二课《乐于助人》本课通过讲述小明和奶奶的故事,引导孩子们认识到乡村生活中大家互帮互助的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让孩子们从小培养热爱助人的意识和行为。

第三课《夏天的流行歌曲》本课描写了夏天农村的生活,引导孩子们通过歌曲了解夏天农民的耕作和生活情况。

让孩子们感受到夏天的美好和农民的辛勤劳动。

第四课《盖房子》本课通过讲述小丽丽帮助父亲盖房子的故事,引导孩子们认识到乡村生活中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农民勤劳致富的奋斗精神。

通过小丽丽的行动,培养孩子们乐于劳动和勤俭节约的好品质。

第五课《家乡的蔬菜》本课通过讲述小华和奶奶一起种蔬菜的故事,引导孩子们了解到农民种植蔬菜的过程和农民对生活的热爱。

让孩子们认识到蔬菜对人们的重要性,培养孩子们热爱大自然和劳动的意识。

第六课《砍柴的故事》本课通过讲述小峰帮助父亲砍柴的故事,引导孩子们了解到农民生活中克服困难和顽强拼搏的品质。

让孩子们体验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第七课《拔萝卜的故事》本课通过讲述小明和小华一起去爷爷菜园拔萝卜的故事,引导孩子们了解到乡村生活中的快乐和农民丰收的喜悦。

让孩子们感受到劳动的喜悦和农民的幸福生活。

通过以上课文内容,孩子们能够深入了解乡村生活和农耕文化,认识到农民辛勤劳动的付出和农耕文化的重要性。

通过课文中的故事和情节,可以引导孩子们培养勤劳致富、勇往直前和乐于助人的美德,进一步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和劳动意识。

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下册《白鹅》说课稿附教学反思 共2篇

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下册《白鹅》说课稿附教学反思 共2篇

《白鹅》说课稿(一)一、说教材本课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著名的漫画大师文学家丰子恺先生描写动物的一篇佳作。

作者重点表现的是白鹅性格的特点——高傲。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并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如用“鹅老爷”“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似乎含有贬义的词语来表现鹅的个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嚣、吭”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看”。

会写“吠、促”等15个字,能正确读写“即将、姿态”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体会语言的趣味。

3.能根据“叫声、步态、吃相”分类摘抄文中表现鹅高傲的词语,体会作者是如何把“高傲”写清楚的。

4.能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具体语句,体会文章用对比的写法。

5.比较阅读《白鹅》和《白公鹅》,说说两位作家笔下的鹅的共同点,体会两篇文章表达上的相似之处。

能根据“叫声、步态、吃相”分类摘抄文中表现鹅高傲的词语,体会作者是如何把“高傲”写清楚的是教学的重点。

能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具体语句,体会文章对比的写法是本课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语文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教学原则。

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1.朗读品悟法。

“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读”也是语文实践的主要途径之一。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读进去,想开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来理解和体会语言。

本课教学我以读为本,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读悟交融,让学生在朗读中积极思考、以读促思,以读促情,从而体会作者语言之中蕴含的喜爱之情。

2.入景体验法:感情需要感情去触摸,感情需要用感情去交融,这就需要科学的方法来助读,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进入深度的学习体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课教学中,我让学生联系实际对比自己,体会白鹅进门时的高傲,同时引导入境,想象鹅可能是在说什么,体会白鹅叫声的高傲。

下册四年级部编语文教材全单元解读

下册四年级部编语文教材全单元解读

下册四年级部编语文教材全单元解读一、教材简介下册四年级部编语文教材是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进行精心编写的一部教材。

本教材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二、单元内容解读1. 第一单元:本单元以“自然”为主题,选入了多篇描绘自然景物的文章,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2. 第二单元:本单元以“人物”为主题,选入了多篇描写人物的文章,让学生了解不同人物的特点和品质,培养他们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

3. 第三单元:本单元以“传统文化”为主题,选入了多篇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的文章,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4. 第四单元:本单元以“科学”为主题,选入了多篇科普文章,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5. 第五单元:本单元以“故事”为主题,选入了多篇有趣的故事文章,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6. 第六单元:本单元以“动物”为主题,选入了多篇描写动物的文章,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他们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与建议1.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材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2. 教学建议:(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2)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能够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4)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自信地参与课堂讨论。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

四、评价与反馈1. 评价: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定期评价,了解他们在语文学习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2. 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发扬优点,改进不足,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总之,下册四年级部编语文教材旨在通过系统、全面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星星的种子》这篇课文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掌握其基本含义。

3.能够准确朗读课文,流畅书写生字。

4.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

2.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理解和书写。

三、教学准备1.课本《语文》下册。

2.彩色图片、PPT等故事辅助材料。

3.黑板、彩色粉笔。

4.学生课前设计的学习卡片。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初探《星星的种子》1.课前准备:•讲述一个星星的故事:如何变成光芒万丈的星光。

•鼓励学生就故事提出问题。

2.正式教学:•导入《星星的种子》的故事背景。

•让学生看图预测故事内容。

•逐段讲解课文,让学生跟读。

•引导学生解释生字。

3.课堂活动:•学生分组合作,用简笔画描绘故事场景。

•分组口头分享画作,展示学生想象力。

第二课时:培养阅读技能1.课前准备:•让学生研究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老师准备课文中的问题。

2.正式教学:•学生课前设计的学习卡片展示。

•引导学生合作讨论解决问题。

3.课堂活动:•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情感。

•组织小组问答环节,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五、课后作业1.默写本课课文。

2.完成课后习题。

3.回顾故事,想象其他可能发生的情节。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合作精神,通过简单的故事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口头表达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结合生活实践和学生实际,创造更多互动性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更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是本次《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的内容,希朥教师们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步骤,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学生更加能够理解和掌握知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及完全解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及完全解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及完全解读引言本文对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教材内容,并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教材概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是面向四年级学生的语文教学教材,共包含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有一组教学内容。

教材内容涵盖了语文的各个方面,包括阅读、写作、诗词、修辞、文言文等。

教材分析单元结构每个单元按照一定的主题结构组织,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课文朗读:通过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音感知能力。

2. 课文导读: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背景和主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 拓展阅读:通过一些与主题相关的材料,拓宽学生的阅读广度。

4. 听力训练:通过听力材料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听力表达能力。

5. 写作训练:通过不同形式的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6. 语言点归纳:总结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重要语言点,帮助学生掌握基本语法和词汇。

7. 课文阅读:逐段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含义和感受。

教学目标教材的设计旨在达到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语言表达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语言交流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

完全解读针对每个单元的具体内容,我们将给出完全解读,详细阐述每个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给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和辅助材料。

结论通过对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的分析和完全解读,我们能更好地把握教材的教学要点和目标,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希望本文能对教师和学生有所帮助。

全面新编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解读分析

全面新编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解读分析

全面新编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解读分析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教材解读分析一、单元总览本册教材编排了八个主题单元,从语文要素上看,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个类别。

一是文体单元,包括第三单元——现代诗、第八单元——童话。

语文要素主要指向如何阅读现代诗和童话。

二是作单元,包括第四单元——写动物、第五单元——写景物。

为什么将第四单元也归类为“作单元”呢?因为这个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从体会写法角度提出来的,而且与单元作联系紧密,是典型的读写结合关系。

这与统编版作单元中阅读训练要素和表达训练要素之间的联系是一致的。

第五单元从选文角度也可以看做是文体单元——游记,是从研究写法角度编排组织研究内容和活动的。

三是阅读方法策略研究单元,包括第一单元抓关键语句体会感情、第二单元运用提问策略提问策略进行阅读,并试着解决问题、第六单元如何抓住长课文主要内容、第七单元从人物语言动作描写中体会人物品质。

其中,第二单元与四年级上册的“策略单元”是一脉相承的,是提问策略的进一步运用。

第二单元从选文角度也可以看作是文体单元——科普说明文。

二、各单元教学初探第一单元教学初探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和《三月桃花水》4篇课文组成。

本单元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乡村的美景,目的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激发美感,感受乡村的美妙。

本单元重点:(1)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4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比如,《古诗词三首》中的提到的“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写出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乡下人家》中的“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写出了乡村生活的惬意、美好;《天窗》中通过透过天窗看到的、想到的事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童真的赞美,对那给了孩子光明快乐的天窗赞美。

《三月桃花水》中“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部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

部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

部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一)单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解读1.人文主题理解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动物朋友”,它属于“人与自然”这个大的人文主题下的内容。

动物、植物、人等生物和山川河流等一切非生物,都是自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是永恒的人文主题。

单元页的人文导语“奔跑,飞舞;驻足,凝望。

”几个简单的词语,再配以吴冠中的水墨画鹅鸭戏水图,描摹出动物各具神韵的形态,那份多姿多彩,生机蓬勃洋溢着可爱之态,亲近之感,喜爱之情。

“可爱的动物,我们的好朋友。

”一句简短的话告诉我们要与他们友好相处,真诚相待,和谐共生。

学生天生对动物充满好奇和热爱。

渗透他们亲近动物、善待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人文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善良,珍爱生命。

2.阅读要素解读“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这一阅读要素,指向的是体会和领悟表达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有这样的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第3条)”“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4条)”“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第5条)”对照课标的年段要求,我们来看看这一单元的训练目标“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的感情的”,首先需要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作家对所写动物的感情是怎样的,是喜爱,是讨厌?对作家的感情是怎样的要有明确的感知,这就需要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能抓住关键词句去体会到作家对动物的感情;在此基础上,再来深入阅读理解,领悟和体会作家是如何来表达自己的这种感情的?他在内容选择上,在结构安排上,在语言运用上,在表情达意方法上有怎样的技巧。

所以,这条语文要素对应了课标的上述几点要求。

我们再看“体会表达情感的方法”这一训练目标,之前学习过与之有关联的哪些内容:二上第七单元: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四上第三单元:体会文章生动的准确表达,感受连续细致的观察。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三月桃花水》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三月桃花水》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4课《三月桃花水》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知识点教材分析:课文是一篇描写江南春水的优美散文。

课文通过诗化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赞美了三月桃花水美得让人沉醉。

这篇散文由7个或长或短的段落错落成章,却又“形散而神不散”。

开篇由两个比喻精巧的疑问句引领全文,接下来,用“是春天的竖琴”“是春天的明镜”充分展现三月桃花水的美丽,它的美,美在“有声”又“有色”,也就不露痕迹地回应了开篇的问题。

结尾是作者由衷的赞美,直抒胸臆,这三月桃花水,已经流进了爱它的人们的心中,已经为它深深着迷、沉醉。

课文结构清晰,线索明朗,文字优美,韵味无穷。

三月桃花水的美是与淳朴、恬静的乡村生活紧紧相连的。

全篇皆是清新淡雅的词句,并巧妙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再糅合了作者浓郁的喜悦、喜爱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水的真挚情怀。

作者介绍:刘湛秋,男,1935年出生,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诗刊》前副主编,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

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诗集《生命的欢乐》《无题抒情诗》《人·爱情·风景》,散文诗集《遥远的吉他》,论文集《抒情诗的旋律》等共22种。

多音字:和:hè唱和huó和面huò和药hé和平朝:zhāo朝霞cháo朝向纤:xiān纤弱qiàn纤夫近义词:映照——映射绮丽——瑰丽纤细——纤弱沉醉——陶醉反义词:浮——沉纤细——粗壮理解词语:【绮丽】鲜艳美丽(多形容风景)。

【应和】(声音、语言、行动等)相呼应。

【纤细】非常细。

【沉醉】大醉,比喻深深地沉浸在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

词语扩展:可爱的星奇幻的云彩晴朗的天空美丽的夜色快乐的童年霸气十足的猫头鹰课内词语:慰藉、蝙蝠、霸气十足、猫头鹰、海滩、闪烁句子解析:1、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这两句是比喻句,把水的声音比作了“一串小铃铛”,体现了声音的动听。

(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大家好!我交流汇报的内容主要有四点:•教材基本结构•教学目标•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教材的基本结构本册教材共有课文27篇,其中精读课文20篇,略读课文7篇。

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等)。

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

依次是:淳朴的乡村、自然与科技、诗歌、作者笔下的动物、自然景观、成长的故事、伟大的品格、奇妙的童话。

第1单元,“纯朴的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一幅和谐的画卷。

”本单元围绕“纯朴的乡村”这一主题共编排了四篇课文。

《古诗词三首》中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一诗通过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描绘了初夏江南优美的田园景色。

《宿新市徐公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扑蝶图。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如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的描写,抒发了对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喜爱之情。

《乡下人家》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生活,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

《天窗》一文篇目短小,语言凝练,是文学大师茅盾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题材写的,内容通俗,富有哲理,意义深刻《三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桃花水》这篇散文不仅文字优美,意境清丽,而且文章结构精巧,各个段落在错落中又有句式的重复和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身心愉悦。

研究本单元,要学会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头脑感情,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会洋溢着泥土气息的自然朴实的村落糊口的美好,并由此产生热爱与神往之情。

第2单元,蓝天、森林、大海,蕴藏着自然的奥秘;过去、现在、未来,述说着科技的精彩……本单元围绕“自然与科技”这一主题共编排了四篇课文。

2020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全册教学课件(共76课时)

2020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全册教学课件(共76课时)

大儿/锄豆/溪东,
勤劳、懂事、 可爱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同“无赖”,这里指顽 皮、淘气。
读完下阙后,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 样的情景。(课后第2题)
(勤劳)的大儿子正在小溪东面的豆田 里( 锄草);二儿子正在院子里用(灵巧) 的双手编织( 鸡笼);(可爱)的小儿子, 正( 卧)在溪边,( 开心)地哼着歌儿剥 ( 莲蓬)。
习作例文 颐和园
七月的天山 习作:游 语文园地 第六单元
18 小英雄雨来(节选) 19*我们家的男子汉 20*芦花鞋
口语交际:朋友相处的秘诀 习作:我学会了 语文园地
第七单元 21 古诗三首 芙蓉楼送辛渐 塞下曲(夜黑雁飞高)
墨梅 22 文言文二则
囊萤夜读 铁杵成针 23 “诺曼底号”遇难记 24*黄继光 口语交际:自我介绍 习作:我的“自画像” 语文园地 第八单元 25 宝葫芦的秘密 26 巨人的花园 27*海的女儿 习作:故事新编 语文园地
课文精讲
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想 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和赞美,对质朴、善良、勤劳 的乡下人家的热爱之情。
课堂小结
学习了本文,我们欣 赏了乡下迷人、独特的风 景,了解了乡下人家质朴、 快乐的生活,不禁心生向 往之情。
2.乡下人家 共2课时 第一课时
图上画的是什么样 的生活?哪些风景给你 留下了较深的印象?试 着说一说。
走近作者
陈醉云,著名现代书法艺术大师,原名陈 英儒,自号醉云楼主,广东台山人。小时候深 受祖父陈绍典毛笔书法的熏陶。1962年移民去 美,定居旧金山。陈醉云不仅是一位现代书法 艺术坚强的拓荒者,而且也是一位坚强勇敢的 现代诗人。他的诗作不拘形式、爱憎分明、用 词精练而含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解读
一、要点解读
第四单元以“作家笔下的动物”为人文主题,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猫》《母鸡》《白鹅》。

老舍先生在《猫》一文中,描写了不同时期猫的形象:猫长大时性格古怪,满月时十分可爱。

围绕“古怪”和“可爱”,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了猫多组性格相对的特点。

《母鸡》是老舍先生的又一作品,作者以对母鸡情感态度变化为线索,描写了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母亲”的形象。

《白鹅》语言质朴、幽默,丰子恺先生运用对比和反语的表现方法,紧紧围绕白鹅的“高傲”进行描写,好像一幅生动有趣的漫画。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

”统编教材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都是环环相扣的体系结构中的一环,因此要重视要素之间的关联,理清目标序列。

表1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课程目标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

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第三学段的表述是“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从表1中以及《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第三学段的要求可以看出,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主要放在第二学段的四年级和第三学段进行学习与训练,重点放在第三学段。

而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基于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可见这一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并不
是“零起点”。

所以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这种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方法的实践与运用。

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将教学的重点指向体会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侧重点是学习“如何表达”,要重点揣摩写作方法。

统编教材的使用要以“语文要素”为统领,树立整体教学观。

这种整体教学观不仅体现在要清晰地了解语文要素纵向的发展脉络,还要了解单元内部之间的关联,要统整每一课的训练侧重点。

“交流平台”,集中体现了本单元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运用。

在第四单元的“交流平台”中,指出了要学习作家运用“明贬实褒”的方法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还要鼓励学生将阅读与生活联系起来,在语言表达中能运用这种方法抒发情感。

单元中的三篇课文,也承担着不同的任务。

《猫》这篇课文,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如把“小脚印”亲切地称为“小梅花”。

通过丰富的事例表面上说猫的缺点“贪玩、胆小、冷漠”,实际上暗含着喜爱之情。

在这课的教学中,重点使学生初步体会“正话反说”的作用。

《母鸡》一课,作者着重写了自己对母鸡由“厌”到“敬”的情感态度变化,运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语言表达上,前后形成对比的语句,体会到前面的“抑”目的是为了突出后面的“扬”,前面的“讨厌”,更显得“敬佩”的可贵。

《白鹅》这篇课文,作者从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三个方面细致地描摹了白鹅“高傲”的特点。

描写步态和叫声时,和狗、鸭进行对比;写吃相时,称之为“鹅老爷”,着重描写了人“侍候”鹅的场面,妙趣横生的描述,幽默的表达,体现了反语在表达情感方面的独特作用。

教学时,教师要从单元整体的角度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构建,分析确定这一课的教学训练点在整个单元训练系统所处的位置及发挥的作用。

本单元的习作是“我的动物朋友”。

语文要素“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指向表达。

教材通过三个生活情境唤醒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从本单元“作家笔下的动物”的学习中走向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真切感受。

教材中展示的三个情境,提示学生可以从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活动特点进行介绍。

在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过如何写小动物的外形。

本次习作指导的重点应是试着说出小动物的特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可指导学生将阅读课习得的方法,在习作中进行实践应用。

二、教学建议
1.老课文新思路
本单元编排的课文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的老课文,也是经典课文。

通过对比课后习题,不难发现统编语文教材把教学的重点指向课文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所以教学时,要把课后习题转化为有效的教学活动,要注意习题设计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而以课
后习题为脚手架,促进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

2.增强文体意识
增强文体意识是使用好统编教材的着力点。

学习不同的文体,教学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采取的教学策略也不同。

这一单元都是名家散文,散文内容易懂,因此教学的重点要落在品味语言,体悟情感,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的策略可以选择有感情朗读的方式。

通过多种形式地朗读,如创设情境读,前后语句对比读,想象画面朗读等,在有感情朗读中体会作家用词的准确生动,感受文字背后蕴藏的美好情感,发现作家表情达意的独特写法。

3.对比阅读促思维
本单元还编排了两个“阅读链接”,提供了与课文内容相似或语言形式相似的《猫》《白公鹅》。

教材选编了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不同作家的同一主题作品,语言材料非常丰富。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比较阅读的策略,在比较中感受语言的生动性,发现作家表达的独特性,从而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求异思维。

4.读写结合重实践
统编语文教科书以“能力”为核心,构建了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培养体系。

以“实践”为路径,强调学语文与用语文相结合,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本单元阅读方面的语文要素和表达方面的语文要素是紧密相关的,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阅读教学时,要加强语言文字运用的练习,进行读写结合,为单元习作进行铺垫。

在《猫》这课的课后习题安排了小练笔“体会这段话的表达特点,再照样子写一写”。

其他课的教学设计也可以运用读写结合的方式,课文中学习表达,“小练笔”初步尝试运用表达。

例如《白鹅》的教学,学习了“明贬实褒”的表达方法后,请学生挑选一个喜爱的小动物根据它的特点用明贬实褒的方法写一两句话。

仿照《母鸡》先抑后扬的写法,写一写刚看到仙人掌丑陋的样子,和了解了它耐旱特点后态度的变化。

二:2020新统编语文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