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学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赖辛巴哈把这个过程看作“概率”增加的过程。 艾耶尔:强证实(完全证实)与弱证实(指出证
实的可能性)
1950亨普尔《经验主义意义标准上的问 题和变化》,主张放弃严格的经验标准
沿着证实问题,从逻辑经验主义通向了波 普尔:取消证实,以证伪替代之。
沿着意义问题,从逻辑经验主义通向了库 恩的科学革命论:科学名词、科学命题 和理论的意义随着科学革命而发生改变。
对可证实原则的说明和修正
卡尔纳普:“可确证性原则”(Principle of Confirmability)和“可检验性原则”代替“可 证实性原则”
如果能够知道在一定条件下一个语句会得到确证, 那么它就是“可确证的”。
“可检验性”是指如果我们知道这样一种检验语 句的方法,我们就可以把这样一个语句说是可检 验的。
卡尔纳普区分了两种不同性质的语言:
元语言(对象是语言)和对象语言(对象是 事物)
对象句子:表述经验内容的句子 实质的 说话方式
句法句子:表述逻辑句法关系的句子 形 式的说话方式
第三类句子:假的对象句子
《维也纳学派》(奥)克拉夫特 著,李 步楼,陈维杭 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 版
《维特根斯坦与维也纳学派》,魏斯曼整 理,徐为民译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逻辑实证主义Logical Positivism
1931年,布鲁姆伯格(A. E. Blumberg)和 费格尔(H. Feigl)
逻辑经验主义Logical Empiricism
卡尔纳普关于形而上学的界定:
“‘形而上学’:这一术语用在这篇文章里,与 欧洲通常的用法一样,是指所谓研究事物本 质的知识领域,它超越了以经验为基础的归 纳科学的领域。这种意义的形而上学包括 费希特、谢林、黑格尔、柏格森、海德格 尔等人的体系,但不包括对于各门科学的成 果进行综合、概括的努力。” ——《通过 语言的逻辑分析清除形而上学》
(3)把哲学的任务归结为对知识进行逻辑 分析,特别是对科学语言进行分析。
卡尔纳普关于语言的两种职能与说话ຫໍສະໝຸດ Baidu两 种方式
语言有“表述职能”和“表达职能”,前 者表述经验事实,后者只表达个人的内心 世界
意义与价值
传统哲学分为形而上学、心理学和逻辑三 部分
“哲学只是逻辑句法”,“哲学的方法只是逻 辑句法分析的方法”
理论陈述(理论命题)与观察陈述(观察命 题)
间接证实是可靠的么?
直接证实是可靠的么?
首先,感觉并非绝对可靠,可能有错觉和 幻觉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怀疑主义
赖欣巴哈在《科学哲学的兴起》的论述
其次,直接经验实际上是人的感觉,而感 觉是具有主观性或私人性的
用经验的语言表述的证实代替经验内容的 证实(现象主义~物理主义)
语言的逻辑句法,是关于一种语言的形式的 理论,主要研究语言中的逻辑规则、定义、 和句子及其组成的各个符号的种类和排列 等,而不涉及这些符号或句子的意义。
形成规则和变形规则
“形成规则”:规定句子如何由各种不同的 符号构造出来。
“变形规则”:如何把给定的句子变为其它 句子,或者如何从已有的句子推出其它句 子。
(1)坚持分析命题(关于逻辑句法关系 方面的命题)和综合命题(表述经验事 实的命题)的区分,强调通过对语言的 逻辑分析以消灭形而上学
什么是“形而上学”?
安德罗尼柯 中世纪 培根 笛卡尔 康德
黑格尔
“本体论” Ontology ,高克兰纽斯 (Goclenius,1547-1628)1613首先使用 的 ,18C沃尔夫给出明确定义,他把形 而上学分为:本体论、宇宙论、理性灵 魂学、自然神学。
它是逻辑经验主义(主要是维也纳学派) 的一个基本理论支柱,这个基本主张既 是“意义标准”,又是科学与非科学或 伪科学之间的“划界标准”。
石里克:原则上的证实 卡尔纳普:直接证实(当下的经验证实)和
间接证实(在直接经验基础上,通过逻辑 推理来证实) “这把钥匙是铁做的” “铁制的东西放在磁铁附近就会被吸引” “这是一块磁铁” “把这把钥匙放在磁铁附近” “这把钥匙会被磁铁吸住”
摩里兹·石里克(Moritz Schlick 1882~1936年)
鲁道夫·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1891— —1970)
发展时期
1929年,这个小组发表了自己的纲领— —《科学的世界观:维也纳小组》,标 志着维也纳学派的正式形成。
其主要目标是:提出一种清晰而精确的经 验主义理论,来说明认识问题:日常认 识和科学认识。
借助逻辑分析得出正反两方面的结论
(2)强调一切综合命题都以经验为基础,提 出可证实性和可确认性原则
逻辑实证主义把命题或理论分为两种:
命题或理论I→可证实→有意义→科学→真理 →应当加以研究
命题或理论Ⅱ→不可证实或证伪→无意义→ 形而上学→谬误→应当加以拒斥
早期的证实原则
经验证实原则:一个语句或命题的意义就 是证实它的方法。它主要包含两点:一 个句子的意义是由它的证实条件决定的; 一个句子在原则上可以被证实时 (verified),它才是有意义的。
维也纳学派
英语:Vienna Circle,德语:Wiener Kreis
维也纳学派是发源于20世纪20年代奥地 利首都维也纳的一个学术团体。其成员 主要包括领袖人物石里克、卡尔纳普、 纽拉特、费格尔、汉恩、伯格曼、弗兰 克、魏斯曼、哥德尔,等等。
“第一个维也纳小组”:哈勒(Rudolf Haller),斯塔德勒(Friedrich Stadler)则 称之为“早期小组”( the protocircle)。形成于1907年左右,核心成员 主要有汉斯·哈恩、菲利普·弗兰克、奥 托·纽拉特、理查德·冯·米泽斯等人,他 们定期讨论哲学和科学问题,也讨论政 治、历史、宗教等问题。
其核心是维也纳学派。此外,以德国哲学 家H.赖兴巴赫为首的柏林学派,以波兰 的A.塔尔斯基为首的华沙学派,以及英 国的A.艾耶尔等人的观点和理论,都属 于逻辑实证主义的范围。
逻辑经验主义的基本观点:
(1)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拒斥形而上 学(elimination of metaphysics)
(2)经验证实原则 (3)哲学的任务是逻辑分析 (4)物理主义与科学主义的统一
实的可能性)
1950亨普尔《经验主义意义标准上的问 题和变化》,主张放弃严格的经验标准
沿着证实问题,从逻辑经验主义通向了波 普尔:取消证实,以证伪替代之。
沿着意义问题,从逻辑经验主义通向了库 恩的科学革命论:科学名词、科学命题 和理论的意义随着科学革命而发生改变。
对可证实原则的说明和修正
卡尔纳普:“可确证性原则”(Principle of Confirmability)和“可检验性原则”代替“可 证实性原则”
如果能够知道在一定条件下一个语句会得到确证, 那么它就是“可确证的”。
“可检验性”是指如果我们知道这样一种检验语 句的方法,我们就可以把这样一个语句说是可检 验的。
卡尔纳普区分了两种不同性质的语言:
元语言(对象是语言)和对象语言(对象是 事物)
对象句子:表述经验内容的句子 实质的 说话方式
句法句子:表述逻辑句法关系的句子 形 式的说话方式
第三类句子:假的对象句子
《维也纳学派》(奥)克拉夫特 著,李 步楼,陈维杭 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 版
《维特根斯坦与维也纳学派》,魏斯曼整 理,徐为民译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逻辑实证主义Logical Positivism
1931年,布鲁姆伯格(A. E. Blumberg)和 费格尔(H. Feigl)
逻辑经验主义Logical Empiricism
卡尔纳普关于形而上学的界定:
“‘形而上学’:这一术语用在这篇文章里,与 欧洲通常的用法一样,是指所谓研究事物本 质的知识领域,它超越了以经验为基础的归 纳科学的领域。这种意义的形而上学包括 费希特、谢林、黑格尔、柏格森、海德格 尔等人的体系,但不包括对于各门科学的成 果进行综合、概括的努力。” ——《通过 语言的逻辑分析清除形而上学》
(3)把哲学的任务归结为对知识进行逻辑 分析,特别是对科学语言进行分析。
卡尔纳普关于语言的两种职能与说话ຫໍສະໝຸດ Baidu两 种方式
语言有“表述职能”和“表达职能”,前 者表述经验事实,后者只表达个人的内心 世界
意义与价值
传统哲学分为形而上学、心理学和逻辑三 部分
“哲学只是逻辑句法”,“哲学的方法只是逻 辑句法分析的方法”
理论陈述(理论命题)与观察陈述(观察命 题)
间接证实是可靠的么?
直接证实是可靠的么?
首先,感觉并非绝对可靠,可能有错觉和 幻觉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怀疑主义
赖欣巴哈在《科学哲学的兴起》的论述
其次,直接经验实际上是人的感觉,而感 觉是具有主观性或私人性的
用经验的语言表述的证实代替经验内容的 证实(现象主义~物理主义)
语言的逻辑句法,是关于一种语言的形式的 理论,主要研究语言中的逻辑规则、定义、 和句子及其组成的各个符号的种类和排列 等,而不涉及这些符号或句子的意义。
形成规则和变形规则
“形成规则”:规定句子如何由各种不同的 符号构造出来。
“变形规则”:如何把给定的句子变为其它 句子,或者如何从已有的句子推出其它句 子。
(1)坚持分析命题(关于逻辑句法关系 方面的命题)和综合命题(表述经验事 实的命题)的区分,强调通过对语言的 逻辑分析以消灭形而上学
什么是“形而上学”?
安德罗尼柯 中世纪 培根 笛卡尔 康德
黑格尔
“本体论” Ontology ,高克兰纽斯 (Goclenius,1547-1628)1613首先使用 的 ,18C沃尔夫给出明确定义,他把形 而上学分为:本体论、宇宙论、理性灵 魂学、自然神学。
它是逻辑经验主义(主要是维也纳学派) 的一个基本理论支柱,这个基本主张既 是“意义标准”,又是科学与非科学或 伪科学之间的“划界标准”。
石里克:原则上的证实 卡尔纳普:直接证实(当下的经验证实)和
间接证实(在直接经验基础上,通过逻辑 推理来证实) “这把钥匙是铁做的” “铁制的东西放在磁铁附近就会被吸引” “这是一块磁铁” “把这把钥匙放在磁铁附近” “这把钥匙会被磁铁吸住”
摩里兹·石里克(Moritz Schlick 1882~1936年)
鲁道夫·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1891— —1970)
发展时期
1929年,这个小组发表了自己的纲领— —《科学的世界观:维也纳小组》,标 志着维也纳学派的正式形成。
其主要目标是:提出一种清晰而精确的经 验主义理论,来说明认识问题:日常认 识和科学认识。
借助逻辑分析得出正反两方面的结论
(2)强调一切综合命题都以经验为基础,提 出可证实性和可确认性原则
逻辑实证主义把命题或理论分为两种:
命题或理论I→可证实→有意义→科学→真理 →应当加以研究
命题或理论Ⅱ→不可证实或证伪→无意义→ 形而上学→谬误→应当加以拒斥
早期的证实原则
经验证实原则:一个语句或命题的意义就 是证实它的方法。它主要包含两点:一 个句子的意义是由它的证实条件决定的; 一个句子在原则上可以被证实时 (verified),它才是有意义的。
维也纳学派
英语:Vienna Circle,德语:Wiener Kreis
维也纳学派是发源于20世纪20年代奥地 利首都维也纳的一个学术团体。其成员 主要包括领袖人物石里克、卡尔纳普、 纽拉特、费格尔、汉恩、伯格曼、弗兰 克、魏斯曼、哥德尔,等等。
“第一个维也纳小组”:哈勒(Rudolf Haller),斯塔德勒(Friedrich Stadler)则 称之为“早期小组”( the protocircle)。形成于1907年左右,核心成员 主要有汉斯·哈恩、菲利普·弗兰克、奥 托·纽拉特、理查德·冯·米泽斯等人,他 们定期讨论哲学和科学问题,也讨论政 治、历史、宗教等问题。
其核心是维也纳学派。此外,以德国哲学 家H.赖兴巴赫为首的柏林学派,以波兰 的A.塔尔斯基为首的华沙学派,以及英 国的A.艾耶尔等人的观点和理论,都属 于逻辑实证主义的范围。
逻辑经验主义的基本观点:
(1)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拒斥形而上 学(elimination of metaphysics)
(2)经验证实原则 (3)哲学的任务是逻辑分析 (4)物理主义与科学主义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