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运打不垮的信念》阅读习题及答案
【309教育网优选】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培优练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309教育网优选】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培优练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https://img.taocdn.com/s3/m/2599e6f42cc58bd63086bd27.png)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培优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爱国诗人陆游陆游是宋朝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从小就受到了父亲的教育,立下了报国之志。
他30岁那年,参加了礼部举行的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但遭到了大奸臣秦桧的打击,被除掉了姓名,然而,这一打击并没有使陆游灰心,回家以后,他仍然刻苦地攻读兵书,认真练武,准备为国建功立业。
陆游34岁时当上了一个县官的属员,后来,他凭着才能又担任了一个较大的官职,可没过多久,他又一次因为坚决主张北伐,受到了投降派的排挤,被罢免回乡。
公元1170年,45岁的陆游投奔积极抗金的王炎旗下,真正过上了军营生活,在军旅的生活中,他(1)尽全力为收复祖国北方的失地而努力,他多次亲(2)前线去视察,由于他亲自感受到广大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所以他在几年写下了不少爱国诗篇,后来,因南宋皇帝投降,陆游的愿望又一次破灭了。
公元1210年,陆游已经是85岁的老人了,但他仍然念念不忘北伐,念念不忘收复北方的大好河山。
有一天,他的身体十分虚弱了,躺在床上动也不能动,眼神失去了光彩,嘴里不停地喘着粗气,但是,当他看到乡亲们和他的儿子来到眼前是,忽然振作起来,瞪大了眼睛,吃力地抬起头,要儿子把纸和笔拿来,当他的儿子把纸和笔捧到他跟前时,他用力支撑着,写下了《示儿》这首诗,写完之后,他慢慢闭上了眼睛,与世长辞了。
陆游虽然逝世了,但他的爱国诗篇却永远为广大人民所传诵,直到今天还激(3)着千万人的斗志。
1.为文中的括号选择恰当的字。
(1)A、竭 B、偈()(2)A、临 B、凌()(3)A、励 B、发()2. 给括号前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罢免.()回乡 A、停 B、免去 C、完了(2)与世长辞.() A、告别 B、请求离去 C、解雇3. 陆游是一个爱国诗人,短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叙述的?()(多选)A、他凭着才能又担任了一个较大的官职。
B、回家以后,他仍然刻苦地攻读兵书,认真练武,准备为国建功立业。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同步练习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d8bc66484431b90d6d85c705.png)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17题;共81分)1. (6分)给下列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风号_______浪吼(háo hào)厌恶_______(èwù)枝折_______花落(zhéshé)一模_______一样(mómú)薄_______雾(bóbáo)凶_______猛(xiōng xiū)2. (3分)按拼音写汉字jiǎo zi jié jūgǎn pí_____________________3. (4分)读音节,填空,组句子。
Dong gua qie zi shen me yi yang_______和_______有_______不_______?4. (5分)把下列意思相近的词写在下边横线上。
徐徐汇合安静雄壮举汇集缓缓雄伟肃静擎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5. (5分)动脑筋想一想,图上有什么,会有什么故事呢?先想一想,再写几句通顺的话。
6. (5分)有人说:“读书,使弱者获得信心和勇气;读书,使悍夫收敛粗蛮,弃粗俗,趋儒雅;读书,使男子更潇洒,为女子添风韵。
”读了它自然地想到一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请你写下来。
再结合自己的童年读书体验,当回小名人,用精炼的语言写一句勉励人勤奋读书的小名言。
7. (6分)写出反义词厄运_______ 信念_______ 刻苦_______喜爱_______ 绝望_______ 可信_______8. (6分)形近字组词漫_______ 坎_______ 垮_______慢_______ 吹_______ 跨_______9. (4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五年级阅读训练第十二讲含答案
![五年级阅读训练第十二讲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c9015dce2f0066f4332255.png)
五年级阅读训练第十二讲2个重点语段,理解感悟重点的词句。
2、拓展阅读两篇人生道理的文章,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词句内涵,能读出重点词句背后的含义,能表达自己的真切体会。
3、阅读欣赏《绿色的歌声》。
基础阅读:《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片段明末清初,浙江出了一位史学家谈迁。
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历史,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但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
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思考练习】1、请用适当的成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2、请读一读加横线的语句,写出你的看法:《国榷》这部著作是谈迁一生心血的结晶,特别从这些数字中感受到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坚定的信念。
3、读了谈迁的故事后,请你运用一句歇后语或谚语表达对他的敬仰:失败乃成功之母;有志者事竟成。
拓展阅读一:因为他有尊严一个寒冷的冬天,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的人。
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善良而朴实的小镇居民,家家烧火做饭,款待他们。
这些逃难的人,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当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杰克逊大叔心想,给逃难的人一顿饭吃,每个善良的人都会这么做。
于是他回答:“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做。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杰克逊大叔想了想,说:“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一些活儿需要您帮忙。
不过,等您吃过饭,我再给您派活儿。
”“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
杰克逊大叔十分赞赏地望着这位年轻人,他知道如果不让他干活,他是不会吃东西的。
课后评测
![课后评测](https://img.taocdn.com/s3/m/0aa4a348a417866fb84a8ec2.png)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评测练习
一、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记叙了()史学家()在艰难的困境中()次撰写明史巨著()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逆境中()、()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2.谈迁的人生厄运是(),但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下决心()。
在他60多岁时,又完成了这部巨著。
从他拼搏经历中,我们不难悟出()二、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
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
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明代的都城北京。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广泛()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历史的遗迹。
他一袭破衫,终日()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
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填空。
《国榷》初稿用了()年时间。
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岁的谈迁带着书稿,又经过了()年的奋斗,终成定稿。
定稿的《国榷》共()卷,()万()字。
以上所填的,都是数据,课文中还有使用了数据的语句,这样写的好处是:()。
3.读文中画“”的语句。
谈迁这么做,是为了()。
4.你能深入地谈谈谈迁名垂青史的原因吗?。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阅读理解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8a61c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0.png)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面对厄运,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才能取得成功。
只要厄运打不垮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下面由店铺为你带来关于厄运打不垮的信念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厄运打不垮的信念阅读材料①明朝末年,史学家谈迁经过二十多年呕心沥血的写作,终于完成明朝编年史——《国榷》。
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巨著,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然而,他没有高兴多久,就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一天夜里,小偷进他家偷东西,见到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钱财,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
从此,这些珍贵的稿子就下落不明。
②二十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样的事情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
对年过六十、两鬓已开始花白的谈迁来说,更是一个无情的重创。
可是谈迁很快从痛苦中崛起,下定决心再次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谈迁又继续奋斗十年后,又一部《国榷》重新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一百零四卷,五百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翔实精彩。
谈迁也因此留名青史、永垂不朽。
③英国史学家卡莱尔也遭遇了类似谈迁的厄运。
④卡莱尔经过多年的艰辛耕耘,终于完成了《法国大革命史》的全部文稿。
他将这本巨著的底稿全部托付给自己最信赖的朋友米尔,请米尔提出宝贵意见,以求文稿的进一步完善。
隔了几天,米尔脸色苍白、上气不接下气地跑来,万般无奈地向卡莱尔说出一个悲惨的消息:《法国大革命史》的底稿,除了少数几张散页外,已经全部被他家里的女佣当做废纸,丢进火炉里烧为灰烬了。
⑤卡莱尔在突如其来的打击面前异常沮丧,几乎丧失了生活的信心。
当初他每写完一章,就随手把原来的笔记、草稿撕得粉碎。
他呕心沥血写的这部《法国大革命史》,竟没有留下任何可以挽回的记录。
⑥但是,卡莱尔还是重新振作起来。
他又买了一大沓稿纸,从头开始了一次呕心沥血的写作。
我们现在读到的《法国大革命史》,便是卡莱尔第二次写作的成果。
⑦不错,当无事时,应像有事时那样谨慎;当有事时,应像无事时那样镇静。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https://img.taocdn.com/s3/m/fe405917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b4.png)
博览群书 家徒四壁 一袭破衫 奋笔疾书
广泛的 只有,仅有 量词,成套的衣服 急速
1、信念指什么? 2、遇到了怎样的厄运? 3、为什么厄运打不垮信念?从哪里 看出打不垮?
小组讨论: 1、找出每个问题对应的段落。 2、用课文中的话或者自己的话回答上述问题。 3、找出关键词,谈谈自己的感受。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 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 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 会驱散绝望之云。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 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 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20多年的心血弱多病的老人了。他茶 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 热泪在不停流淌。
新写的《国榷》共104卷, 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 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 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 因此名垂青史。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https://img.taocdn.com/s3/m/a067e6715acfa1c7aa00cc3d.png)
撰写
前朝逸闻
一袭破衫
奋笔疾书
诞生
名垂青史
崎岖坎坷
翔实可信
自由读课文,用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
①结合上下文,说说“厄运”指什么? 答: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 ②说说在文中“信念”指什么? 答:谈迁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③谈迁先后两次著书,他分别做了些什么?
第一次: 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有一次,为了 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 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 《国榷》。 第二次: 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 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都城北京。在北京的那段 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地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 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 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 不多了。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谈迁
明清之际史学家。原名以训,字 仲木,号射父。所著尚有《枣林杂 俎》、《北游录》、《枣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等。
《国榷》
记载明代重要史实的编年体史书。 其史实注重考订精审,材料有相当的 可靠性或参考价值。 《资料包》P149
浙江
谈迁
博览群书
抄写
鸿篇巨制
家徒四壁
锁住
化为乌有
茶饭不思
夜难安寝
厄运
挣脱
读下面这些带数字的句子,认真对比观察,说说 你读出了什么? 第一次: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 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第二次: 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为了使这部 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 都城北京。 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来 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阅读答案.doc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阅读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99c837eda0116c175f0e4877.png)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阅读答案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共13分)%1明朝末年,史学家谈迁经过二十多年呕心沥血的写作,终于完成明朝编年史——《国榷》。
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巨著,谈迁心里的喜悦可想而知。
然而,他没有高兴多久,就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一天夜里,小偷进他家偷东西,见到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
%1二十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样的事情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
对年过六旬、两鬓已开始花白的谈迁来说,更是一个无情的重创。
可是谈迁很快从痛苦中崛起,下定决心从头再次撰写这部史书。
谈迁又奋斗了十年,又一部《国榷》诞生了。
新写的《国榷》共一百零四卷, 五百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翔实精彩。
谈迁也因此留名青史、永垂不朽。
%1英国史学家卡莱尔也遭遇了类似谈迁的厄运。
%1卡莱尔经过多年的艰辛耕耘,终于完成了《法国大革命史》的全部文稿。
他将这部巨著的底稿托付给了自己最信赖的朋友米尔,请米尔提出宝贵的意见,以求文稿的进一步完善。
隔了几天,米尔脸色苍白、上气不接下气地跑来,万般无奈地向卡莱尔说出一个悲惨的消息:《法国大革命史》的底稿,除了几张散页外,已经全被他家的女佣当作废纸,丢进火炉里烧为灰烬了。
%1卡莱尔在突如其来的打击面前异常沮丧。
当初他每写完一章,便随手把原来的笔记、草稿撕得粉碎。
他呕心沥血撰写的这部《法国大革命史》,竟没有留下任何可以挽回的记录。
%1但是卡莱尔还是重新振作起来。
他平静地说:“这一切就像我把笔记簿拿给老师批改时,老师对我说:'不行!孩子,你一定要写得更好些!' ”他又买了一大沓稿纸,从头又开始了一次呕心沥血的写作。
我们现在读到的《法国大革命史》,便是卡莱尔第二次写作的结果。
%1不错,当无事时,应像有事时那样谨慎;,。
因为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实在是难以完全避免崎岖和坎坷。
%1只要出现了一个结局,不管这结局是胜还是败,是幸运还是厄运,客观上都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阅读短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完成素养测评(后附答案)
![阅读短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完成素养测评(后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c4a6beec3a87c24128c400.png)
阅读短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完成素养测评(后附答案)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明末清初,浙江出了一位史学家谈迁。
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历史,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但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
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
可是,就在书稿即将付印前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一天夜里,小偷溜进他家偷东西,见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
从此,这部珍贵的书稿就下落不明。
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
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
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明代的都城北京。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
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
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1谈迁“刻苦好学”的表现,下面哪个描述不正确?()A博览群书喜爱历史B四处借书抄写C不辞奔波劳累D家境非常贫寒2谈迁所遭到的“厄运”具体指什么?()A家境贫寒,家徒四壁B书稿被偷,下落不明C体弱多病,夜难安寝D终日奔波,孤灯相伴3“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后习题答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12551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6.png)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后习题答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欢迎阅读!清顺治四年(1647年)八月的一天夜里,一名小偷满心期待的进了一名老秀才的家。
不过,小偷很快的就发现这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穷酸秀才,他的家里空空如也。
小偷不甘心空手而归,于是,径直把秀才放在床头的那口箱子抱起,三步两步的逃得无影无踪了。
可笑的是小偷偷走的并非金银,却是老秀才二十几年的心血——《国榷》的手稿。
当第二天老秀才醒来发现书稿被窃时,他仿佛整个世界都已将他遗弃。
二十年辛酸顿时化作老泪纵横:“噫!吾力殚矣!”他的名字叫谈迁。
一名家境清贫的普通百姓。
在他二十九岁的那年,母亲离世,他在家守孝。
他是一名嗜书如命的人,只要有人送他一本书,他就会高兴得不行。
他什么书都读,可谓博览群书。
但他最感兴趣的还是历史。
母亲病逝,他为了排遣心中的哀痛,认真通读了陈建所著的《皇明通纪》。
但他发现这本记录大明历史的书,写得实在是差,不单见解肤浅,文笔不畅,甚至史事中的错误也不少,有些甚至是非颠倒。
因此,他决心自己动手,还给后人一部真实的明朝历史。
于是,他以明实录为本,遍查群籍,考订讹误,按实编年,序以月日。
寻找史料的过程是艰辛的,因为很多相关的书只有富贵人家才有,他必须厚着脸皮上门求借。
遇到一些珍贵的书籍,主人家不肯轻易外借,他还要当场掏出纸笔进行抄录,这过程没有少遭到嘲笑和驱赶。
他借书翻阅资料时常被拒之门外,有时为了借到一本书,坐在人家门口等上一整天,但他并不在乎。
为了确认一些史料,他必须去寻访古迹。
有次冒着滂沱大雨,不远百里去考察史迹。
二十七年间,他借阅了有关明史诸家的史书100多种,一本本地相互对证比较,一条条记录下来。
他分门别类地进行综合研究,终于在1647年8月完成了初稿,共100多卷,有好几百万字,厚厚的一摞。
他在自序中高兴地写道:“故予窃感明史而痛之,屡欲振笔,辄自惭怒臂,不敢称述。
间窥诸家编年,于伪陋肤冗者妄有所损益,阅数岁,裒然成性。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基础训练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基础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3fee55b002d276a201292e0b.png)
基础训练-《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单项选择题(共7题,共7分)1.选出书写正确的一项。
()A.逐渐封锁B.薄击书稿C.翔实躯散2.选字组词。
()()江()门()生A.浙锁延B.折所诞C.浙锁诞3.选出划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奋笔疾书A.病,身体不舒服B.恨C.快,迅速4.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历史,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B.20多年的心血转睛之间化为乌有。
C.面对弧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急书。
5.选出解释有误的一项。
()A.名垂青史:因为做了好事而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声。
B.鸿篇巨制:形容文学作品影响很大,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C.化为乌有:一切都没有了,形容东西丢得无影无踪。
6.选词填空。
()博览群书家徒四壁一袭破衫虽然他___________,唯一值点钱的也就是身上的__________了,但他仍旧将自己微薄的薪水用来借阅书籍。
多年后,他终于成为一个_________、受人尊敬的学者。
A.家徒四壁一袭破衫博览群书B.博览群书一袭破衫家徒四壁C.一袭破衫博览群书家徒四壁7.选出正确的关联词。
()(1)()谈迁已经是年老体弱了,()他总是坚持着自己的信念。
(2)()谈迁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他终日不停地写作。
A.因为……所以……因为……所以……B.虽然……但是……因为……所以……C.因为……所以……虽然……但是……。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拓展阅读与练习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拓展阅读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385e81fef61fb7360b4c65a0.png)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拓展阅读与练习(一)拓展阅读谈迁(1593~1657),明末清初人。
谈迁的生活道路很简单,自幼家贫,刻录好学,博强闻记。
天启元年(1621年),谈迁28岁,谈迁母亲亡故。
南明弘光元年(1645)为阁臣高弘图的记室,出谋划策,力图恢复。
颇受高弘图、张慎言等赏识。
后拟荐为中书舍人及礼部司务。
他感到“时事日非,不足与有为”,坚辞不就,引退回家隐居。
他是一个穷秀才才,买不起书,当时也没有图书馆可以借书。
他为了研究明朝历史,托人情、拉关系、左求右求,好容易才求通了邻县的几家大郡绅,经常跑一百多里路,带着铺盖伙食去抄书,抄了多少年,费了多少精力,终于把这部五百多万字的大书编成了,十分得意。
从1621年开始,他长年背着行李,步行百里之外。
到处访书借抄,饥梨渴枣,市阅户录,其中的艰辛苦不堪述。
就这样铢积寸累,再经考证取舍,且六易其稿,终于卒五年之功而完成初稿。
在1647年8月的一个夜晚,盗入家门,见别无他物,就把《国榷》手稿席卷而去。
这时候,谈迁已经53岁。
面对沉重打击,谈迁不禁老泪纵横:“噫,吾力殚矣!”但谈迁并未就此沉沦,而是迅速从打击中挺立起来,“吾手尚在,宁遂已乎!”于是,这位五十多岁的老人,满头白发,背着雨伞、包袱、干粮、纸笔,跑到嘉善、归安、吴兴、钱塘,向乡绅大族说好话求情,借书抄书,读遍了有关的参考书,,抄得了所需要的材料,不顾严寒,不顾酷暑,以旺盛的精力,像三十年前一样又投入到了学术的战斗中。
这样,经过了四年,他已经六十岁了,又第二次完成了《国榷》的初稿。
他在学术上有很大获,但在精神上则很痛苦。
因为他只是一个穷秀才,一个替人帮忙的幕客,这样的人求人借书,访人问事都不是很容易的。
他在給朋友信中诉苦说:“我不善于说话,年紀又大,北京游人多得像蚂蚁,成天去拜访贵人,听候接见,往往早上去等到中午,有时得等到晚上才能见见面,简直受不了。
北京气候又干燥,到处是尘土,鼻子口腔都脏得很。
无处可去,只有离住所两里外的报国寺有两棵棵松树,有时跑到松树下坐一会儿,算是休息了。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练习题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9e73999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63.png)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练习题1.《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练习题篇1本系列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课文的练习题,家长和学生可以下载打印做一下,巩固课上学到的知识。
明末清初,浙江出了一位史学家谈迁。
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历史,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但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
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què)》。
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
可是,就在书稿即将付印前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一天夜里,小偷溜进他家偷东西,见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
从此,这部珍贵的书稿就下落不明。
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
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è)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
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明代的都城北京。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
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
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1 请你先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再结合短文内容写出词语的意思。
奋笔疾书: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选序号)家徒四壁:①步行②空的③只有、仅有④徒弟()(选序号)2、文中的“厄运”指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再读第一自然段画线的句子,作者运用了多个数字,从这些数字中你体会到什么?想一想写下来。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练习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1afbd9583c1ec5da51e27005.png)
每课一练
第20课练习
姓名:得分
一、用“----”选择正确读音:
夜难安寝(qǐng qǐn)铁锁(suǒshuǒ)挣脱(zhâng zhēng )诞生(dàn yán)
小鸟撞上了偷猎者的网,拼命挣(zhēng zhâng)扎,可怎么也挣(zhēng zh âng)不脱。
二、填字成词,解释所填字,并解释整个词语。
()览群书家()四壁
一()破衫奋笔()书
流传千()鸿篇巨()
化为()有下落不()
名()青史
三、填空:
1、经过多年的奋斗,次修改,谈迁终于在岁时完成了一部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新写的《国榷》共卷,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这两句话运用了许多数据,这样写的好处是
2、《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写的是明末清初史学家写《国榷》的故事。
文中“信念”指的是,“厄运”指的是
全文的中心句是
这句话告诉我们:
四、听写词语。
苏教版五年级(上)《第20课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同步练习卷
![苏教版五年级(上)《第20课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同步练习卷](https://img.taocdn.com/s3/m/88bcf295eefdc8d377ee323c.png)
界状态发生核爆炸。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斯罗达临危不惧,果断地用双手掰开马上就
要滑到一起的铀块,从而避免了一起极其可怕的核爆炸。而他自己却因此受到致命的高
剂量的核辐射,最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加拿大政府为了表彰他对人类所做出的贡献,
把他誉为“用双手掰开原子弹的人”。
人总是该有些精神的,那些高尚者的情操,无论是轰轰烈烈,还是默默无闻,都会
A.(量)多;丰富。 B.通晓。 C.博取;取得。 (2)家徒.四壁
A.步行。 B.空的。 C.仅仅。 D.徒弟。 (3)奋笔疾.书
A.疾病。 B.痛恨。 C.急速;猛烈。 (4)体弱.多病
A.年幼。 B.差;不如。 C.气力小;势力差。
5.选用课文中合适的词语填入下面的句子中。
(1)谈迁因为编写《国榷》而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 20 课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同步练习卷
一、填空题
1.看拼音写词语。
dàn shēnɡ
zhènɡ tuō
bó lǎn
zhè jiānɡ
qiān jū
chāo xiě
2.比一比,再组词。
末
幼
未
幻
徒
陡
。
3.填空组词语。
家 jìnɡ
渊 bó
赛
拼
究
蓬
子
子
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博览群.书
(3)
勇敢地去劳动、创造,
能体会到劳动创造的幸福。
7.选词填空。
饱食终日
废寝忘食
丰衣足食
饥不择食
锦衣玉食
食不甘味
自食其力
自食其言
自食其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干了坏事,自作自受。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68ae4b5769eae009581becb6.png)
但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 只得四处借书抄写。有一次,为了抄一 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 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__ _______________。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 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 察历史的遗迹。
谈迁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在南 方,流传着王公大臣李国桢英勇就义的故事,谈 迁想把它写进《国榷》,到了北京就留意打听。 可是北京的传闻和南方完全不同。谈迁说:“我 要编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一定要了解真实的情 况。”功夫不负有心人,谈迁终于打听到李国桢 的舅舅在北京,他就一次又一次地去找李国桢的 舅舅。年老体弱的谈迁 鞋子磨破了,脚上起泡 了,他的诚心感动了李国桢的舅舅。他终于知道 原来李国桢是贪图赏金,投降敌人,最终被杀。 谈迁感叹:流言真是误人啊。于是,就把真实的 历史记录了下来。
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
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 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 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 多病的老人了。 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
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吾手尚在,宁遂已乎!
宁(nì ng):难道 遂(suì ):就,于是 已:停止 乎:吗
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 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 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 撰写这部史书。
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 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 带着书稿,特地到了都城北京。在北京的那段 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 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 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 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 己的时间已经不多。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 部新的《国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108 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 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 此名垂青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阅读习题及答案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
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特地到了都城北京。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历史的遗迹。
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面而来的风沙中。
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
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谈迁也因此流芳百世。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会遣散绝望之云。
1.选择正确的汉字填空。
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特地到了都城北京。
A.稿
B.镐
正确答案:B
2.选择正确的汉字填空。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
A.仿
B.访
正确答案:B
3.选择正确的汉字填空。
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历史的遗迹。
A.察
B.査
正确答案:A
4.选择正确的汉字填空。
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面而来的风沙中。
A.扑
B.朴
正确答案:A
5.给文中的括号选择适当的关联词。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会遣散绝望之云。
A.还
B.才
C.就
D.也
正确答案:C
6.《国榷》是一部什么样的书,请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写在下面。
答:
答案解析:
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
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