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下学期必修二第一次月考(文科)(内含试卷、答题卡及参考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二综合月考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二综合月考测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e87fd4bceb19e8b8f6ba94.png)
高一地理月考卷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边缘,最主要的原因是( )A.那里地价比较便宜B.那里环境条件比较好C.城市中心不可以建住宅区D.那里更靠近工厂等工业区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大小的关系是( )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C.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3.我国南方大城市大都在河流汇合处,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会合处,说明对城市区位影响显著的是A.水源B.气候C.经济D.交通4.城市最基本的功能用地是 ( )A.商业区用地B.工业区用地C.住宅区用地D.绿化用地5.现代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特点是 ( )A.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地价高的市中心地区B.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C.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昼夜人流车流不息,热闹非凡D.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之间界限分明,体现了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6.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 B )A.城市人口数量 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比C.城市面积的大小 D.城市职能的重要性7.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和小城镇就业机会多B.在大城市工作经济收入水平低C.农村和小城镇环境质量高,基础设施完善D.小城镇人口密集,文化交流条件好8.美国中央大平原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虽属于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但它们共同的发展条件是():①气候温和②地广人稀③高度发达的工业④便利的交通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9.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种技术密集型的农业B.全分布在东亚季风区C.比其他农业生产类型生产过程复杂 D.单产一般比小麦低10.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③新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A.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 B.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C.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D.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国家政策11.下列关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的叙述,正确的是A.牧羊业占主要地位 B.气候干旱,植被稀疏C.大牧场土地租金昂贵 D.具有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12. 20世纪初,阿根廷的新鲜牛肉可以供应到西欧人的餐桌上,其主要原因是:A.大型集装箱的使用 B.海上冷冻船的发明C.水下隧道的开通 D.大型航空运输机的使用13.下列国家或地区,农业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的是:A.五大湖流域B.古巴C.葡萄牙D.潘帕斯草原14.关于乳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乳畜业的产品主要是各种肉类和禽蛋B.乳畜业的农场既种植牧草,也种植饲料,故不轮转放牧C.乳畜业是密集农业,日常挤奶工作无法使用机械D.市场和饲料供应是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重要因素就“美国‘硅谷’与德国“鲁尔区”两地比较完成15~16题。
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fb49c7d9e31433238689354.png)
2019学年度(下)第一次月考高一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1. 北半球每年从秋分日到春分日,太阳直射点A. 先向北移,后向南移B. 一直向北移C. 先向南移,后向北移D. 一直向南移【答案】C【解析】秋分日为每年9月23日前后,春分日为每年3月221日前后。
由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可知,C正确。
【点睛】本题属于基础题目,难度小。
学生牢记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即可。
2. 下列地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A. 23°26′SB. 23°26′NC. 66 °34′ND. 5°N【答案】C【解析】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因此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故C正确。
【点睛】本题属于基础题目,难度小。
伦敦奥运会在当地时间2012年7月27日晚20点12分开幕,跟北京奥运会一样,伦敦没有选择整点开幕,而是顺应年份让时间当中暗含“2012”,以纪念这个不同寻常的时刻。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 我国观众收看开幕式打开电视机的时间应在A. 27日20点12分B. 28日20点12分C. 27日4点12分D. 28日4点12分4. 关于开幕式之后一个月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增大,伦敦的正午太阳高度减小B. 北京和伦敦的正午太阳高度都增大C. 北京和伦敦的昼长都渐短D. 北京的昼长渐短,伦敦的昼长渐长【答案】3. D 4. C【解析】3. 伦敦奥运会开始的时间为0时区的区时,我国采用的是东八区的区时,我国时间比伦敦奥运会开幕时间早8个小时,“早加晚减”,因此我国观众收看开幕式打开电视机的时间应在28日4点12分,故D正确。
4. 开幕式之后一个月应为7月27日至8月27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半球并向南移,北京和伦敦均位于北回线以北,因此二者正午太阳高度都在减小,二者昼长夜短但昼长都渐短,故C 正确。
5. 有关下图中所示四地气候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 罗马-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 伦敦-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C. 伊基托斯-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D. 上海-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答案】C【解析】罗马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为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伦敦全年温和湿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伊基托斯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上海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高一地理必修二月考试卷
![高一地理必修二月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8a7c0fcaba1aa8114531d975.png)
精品文档河北省武安市第三中学咼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必修U试卷一 .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 分)A . 33%o B. 43 %。
4.根据图上曲线延伸的变化分析,未来A .人口总量稳定BC.人口总量逐渐减少DC . 25%D . 15%10〜20年内将出现的情况是.人口老龄化加速.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17%左右5.下图是某国人口增长率下降状态的人口增长情况,图中所统计的起始年份的人口总数约为1 .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②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BC .④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2.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②时期可能相符合的国家是A .埃塞俄比亚B .德国C.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D .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中国 D .美国123456789 10读下图“新中国人口的自然变动图”,回答3〜4题。
A. 40 万C. 200万B . 2000 万D. 2340万(輸)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
请对6〜7题作出选择。
新中国人口的自然变动3 . 1950〜2000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年份的增长率约为6•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上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日的比重约是A . 93%B . 23% C. 13% D. 60 %7.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 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 1.39%,而总人口数增加了近1.3亿,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B .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C .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D .适合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图中的①②两图分别两个国家的人口构成示意0 20 40 60 1005(M4岁人口年龄构成比重图,读图回答8〜9题。
8. 下列有关两个国家人口的说法,错误的是A.两个国家的老龄人口男性比女性多 C.②国社会养老负担重 9. 这两国家最有可能是 11. 如果图中各点表示人口变化,符合发达国家大城市中心地区人口变化规律的是A . a 中国的上海 B. b 美国的华盛顿 C. d 埃及的开罗D. e 法国的巴黎12. 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① 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② 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③ 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④ 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13. 下图是某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可能出现人口就业压力较大和劳动力不足的国家分别是C. 美国、日本、丹麦、加拿大D. 印度、尼日利亚、南非、英国A.①俄罗斯②印度B .①德国②日本C.①肯尼亚②法国D.①英国②巴西 读人口变动示意图,回答 10〜11题。
2021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文)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文)试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603ccea300a6c30c229fdf.png)
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文)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合题意的答案,请用2B铅笔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每小题2分,共48分)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当前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导致A.①增加B.②减少C.③增加D.④减少2.我国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是因为A.白天大气辐射强,夜晚①弱B.白天地面吸收强,夜晚②弱C.白天反射作用强,夜晚③弱D.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④弱3.若右图表示热力环流,则甲、乙、丙、丁对应的等压面分布(示意)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丁4.如果上图表示青岛沿海地区,并且该地区此时吹海风,则能够正确表示海风的箭头是A.①B.②C.③D.④右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甲、乙所在的平面为地面。
据此回答5~6题。
5.若上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低于乙地,则A.该环流是高纬环流B.该环流是低纬环流C.甲、乙之间近地面风带为西风带D.甲、乙之间近地面风带为信风带6.若图中甲、乙分别为北半球的大陆和大洋,则此季节A.北半球陆地气温高于同纬度海洋气温B.印度低压处于强盛时期C.我国东北地区河流冰封雪冻D.我国长江中游易发生洪灾戴维的居住地与工作地为英国西部沿海的两个不同城市。
夏季,由于受够了堵车,戴维采用在海面上依靠顺风冲浪的方式上班,这比他乘车快10分钟左右,但下班只能乘车回家。
据此回答第7题。
7.戴维冲浪所借助的风最有可能是上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8.下图为三圈环流的组成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由动力因素形成B.②处为副极地低气压带,由动力因素形成C.③处气压带的形成一定是动力因素D.在①③影响下的地区,较为湿润曹操立不起营寨,心中忧惧……子伯曰:“……连日阴云布合,朔风一起,必大冻矣……”……是夜北风大作,操尽驱兵士担土泼水……比及天明,沙土冻紧,土城已筑完。
据此回答9~10题。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解析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8020d43f18583d04964598d.png)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读“某国194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该国最可能位于 ( )A. 欧洲B. 亚洲C. 非洲D. 南美洲【答案】A【解析】读图,该国在1985年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状态,应是发达国家,最可能位于欧洲,A对。
亚洲、非洲、南美洲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少数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B、C、D错。
【点评】该国在1985年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状态,应是发达国家,最可能位于欧洲。
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亚洲的日本、非洲的南非是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某一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出生的男婴总数与女婴总数的比值,用每百名出生女婴数相对应的出生男婴数表示(正常值约为105)。
近十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异常升高。
下图为我国某地2010年人口金字塔。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 近三十多年来,该地人口增长较慢的主要原因是()A. 实行了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B. 人口大量迁出C. 自然灾害频繁D. 死亡率明显上升3. 2030年,该地区将出现的主要问题是()A. 文盲增加、就业困难B. 生态环境问题加重C. 劳动力不足D. 资源严重短缺4. 下列行业的迅速发展,有利于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是()①制造业②建筑业③家庭护理④食品服务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2. A 3. C 4. D【解析】主要考查对“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等考点的理解。
【2】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主要是国家政策调控的:即从1970年以后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我国人口增长放慢。
选A正确。
【3】2030年,该地将出现严重的老龄化,劳动力资源不足,人口出现萎缩,生态问题资源不会加重。
选C正确。
【4】制造业、建筑业对男性劳动力需求量大;家庭护理和食品服务对女性劳动力需求量大,选D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全面获取信息进行概括即可,难度一般。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文科)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文科)](https://img.taocdn.com/s3/m/ee651009af1ffc4ffe47acba.png)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文科)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54分)1. (4分)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回答题。
(1)按照“地势平坦、取水便利、无水患洪灾之地”营造聚落的原则,在Q地进行聚落选址的最佳位置是()A . 甲地B . 乙地C . 丙地D . 丁地(2)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A . 河漫滩B . 冲积扇C . 三角洲D . 侵蚀平原2. (2分)目前,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主要处于()A .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过程B . 由“原始型”向“现代型”转变过程C . 由“传统型”向“原始型”转变过程D . 由“现代型”向“传统型”转变过程3. (4分) (2017高三上·菏泽期末) 河西走廊是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以南,乌鞘岭以西,甘肃、新疆边界以东。
因位于兰州黄河以西,为两山夹峙,故得名。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河被该地区誉为“母亲河”,该流域土地资源过度利用,可能导致()A . 整个流域地下水位上升B . 下游湖泊湖水富营养化C . 下游湖泊面积逐渐缩小D . 河流改道由东北流向西南(2)甲河下游地区是开发历史悠久的耕作区,当前限制其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A . 土壤B . 水源C . 地形D . 热量4. (4分) (2019高一上·蓝田期末) 读“我国某种自然灾害分布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的自然灾害是()A . 寒潮B . 泥石流C . 洪涝D . 台风(2)为减轻图中灾害的损失,以下措施中收效较快的是()A . 营造海防林B . 建设水利工程C . 建立自然保护区D . 建设河流污水治理工程5. (4分) (2019高三上·江苏期中)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及岩层分布状况示意图。
2021-2022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97b5a37fd5360cbb1adb0d.png)
2021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完成下题。
1.按由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甲—乙 D.甲—丙—乙2.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 B.水分C.坡向D.地形3.关于城市区位与自然地理各要素的关系正确的是A 世界上的城市都位于平原B 气候条件恶劣的地区如干旱、高寒地区无城市分布C 沿河设城是我国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D世界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沿海地区4.下图是四座相同高度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带谱分布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N SA.四座山都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同一半球B.甲丙丁在南半球,乙在北半球C.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甲丙丁乙D.相同高度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数量的多少与其所处的纬度高低有关猴子沟风景区内部资源是一个有机组合整体,主要景观有大面积的草原与草原中的峡谷、沟谷、峰林、峰丛、竖井、天坑、洼地等。
读图回答5-6题。
5.猴子沟风景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A.塔里木盆地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6.猴子沟风景区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B.流水堆积C.冰川侵蚀D.流水侵蚀煤炭开采中常见矿难有:瓦斯爆炸、煤尘爆炸、透水事故、矿井失火、顶板塌方等。
瓦斯又名煤气,化学成分主要是甲烷。
它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易燃、易爆的气体。
如果空气中瓦斯的浓度在5.5%~16%时,有明火的情况下就能发生爆炸。
瓦斯爆炸会产生高温、高压、冲击波,并放出有毒气体。
图6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7题。
7.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黑烟囱”是指海水从地壳裂缝渗入地下,遇到熔岩被加热,溶解了周围岩层中的金银等金属后又从地下喷出,这些金属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硫化物沉积在附近的海底,像“烟囱”形状一样堆积而成。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37b33aaf45b307e871977e.png)
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120分钟 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面左下图为我国2012年人口构成图,读图回答1-2题。
1. 右上图反映了我国人口的新政策,由左图可以判断主要原因是我国A. 人口自然增长数量较少B. 人口老龄化较严重C. 劳动力资源短缺D. 可以实行人口高生育水平政策2. 目前许多年轻夫妇“想生不敢生二孩”的主要原因是A. 我国粮食资源短缺B. 我国环境污染严重C. 医疗养老等保险全面的到了保障D. 抚育子女的成本费用较高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 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1300万。
据此完成3-4题。
3. 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A. 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 总人口减少C.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 人口净迁入量减少4. 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A. 美国B. 日本C. 俄罗斯D. 德国读“某地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金字塔图”,回答5-6题5.该地最有可能是A.上海市区 B.北京大学C.贵州农村 D.广州孤儿院6.关于该地户籍人口叙述最有可能错误的是A.大量青壮年长期外出打工 B.女多男少,男女比例严重失调C.留守儿童问题比较严重 D.空巢老人问题比较严重图中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与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
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
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
据此完成7-8题。
7.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A.2019年,2066年B.2066年,2019年C.2001年,2019年 D.2001年,2066年8.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力人口的A.数量 B.性别构成 C.职业构成 D.年龄构成下图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
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卷01(考试版A4)【测试范围:人教(2019)必修二第一章至第二章】
![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卷01(考试版A4)【测试范围:人教(2019)必修二第一章至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3aa7ecec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92.png)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卷01(人教2019必修2)(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Ⅰ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Ⅰ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一章至第二章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为我国某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密度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A.人均耕地面积较少B.人口密度分布差异不大C.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高D.城镇化水平整体呈南高北低2.影响该区域人口密度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交通B.地形C.水源D.气候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山脉和高原约占总面积的90%,北部有里海沿岸平原,南部为伊朗高原,高原地区多分布有山间谷地和沙漠。
下图示意2016年伊朗省级行政区的人口数量分布。
完成下面小题。
3.伊朗人口密度整体上呈现()A.东南高,西北低B.西低东高C.西北高,东南低D.南高北低4.伊朗波斯湾沿岸人口密度较大,主要原因有()Ⅰ港口条件优越Ⅰ气候温暖湿润Ⅰ油气资源丰富Ⅰ地形平坦开阔A.ⅠⅠB.ⅠⅠC.ⅠⅠD.ⅠⅠ我国规定,男子16—60岁,女子16—55岁视为劳动年龄人口。
下图是我国1980—2020年总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示期间,我国人口总数()A.持续减少B.波动减少C.持续增加D.波动增加6.针对近年来劳动力年龄人口增长率不断下降情况,最可行的措施是()A.禁止人口迁移B.取消计划生育政策C.大量吸纳境外移民D.适度延迟退休年龄一到春节,东南部地区特大城市、大城市纷纷上演“空城计”。
高一地理 必修二第一次月考(含答案)
![高一地理 必修二第一次月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7e163d31126edb6f1a1080.png)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次月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右面某四国人口构成示意图,回答1~2题。
1.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是(b)A.①B.②C.③D.④2.最可能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a)A.①B.②C.③D.④右图图甲、乙两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图。
据此回答3~5题。
3.目前与甲国1890~1920年人口增长模式相同的国是A.印度B.古巴C.新西兰D.中国4.乙国1970年以后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A.政府人口调控政策力度大B.政局动荡,长期战乱C.3年自然灾害,饥荒严重D.抚养孩子成本上升,夫妇不愿多生孩子5.由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d)A.甲国可能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B、.目前甲国为人口净迁出国C.目前乙国劳动力短缺D.目前甲国人口模式已经进入现代型根据我国2005年人口构成表,相关专家认为中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期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
据此回答5-6题。
5.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 ( c )A.经济发展速度很快B.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低C.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D.城市化速度快6.不符合我国的人口结构特点的是( d)A.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B.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C.从人口性别结构看,男女比重失衡,存在一定社会隐患D.城乡人口比重基本持平。
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 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1300万。
据此完成7~8题。
7、 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A . 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 . 总人口减少C .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 . 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8、 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A . 美国B . 日本C . 俄罗斯D . 德国 右图中人口迁移率指人口迁移数量与总人口的比值,正值为迁入。
新课标地理必修2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
![新课标地理必修2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27049c7869eae009581bec42.png)
新课标地理必修2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第I 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共45分)右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 )A .①B .②C .③D .④ 2.下列各国,目前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 ) A .埃及 B .中国 C .德国 D .印度下图表示某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
据此回答3~5题。
3.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 高龄人口比例缓慢增加”对应的期间是 ( )A .Ⅰ期B .Ⅱ期C .Ⅲ期D .Ⅳ期 4.在Ⅰ期A .人口急剧膨胀 ( )B .人口老龄化C .人口增长停滞D .人口平均寿命较低5.下列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第Ⅳ期的是 ( )A .英国B .坦桑尼亚C .尼日利亚D .肯尼亚 6、世界人口加速增长阶段出现在( )A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B 、工业化初期C 、第二次世界大战D 、20世纪70年代 7、有关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为人口转变模式 B 、 原始低增长阶段—-“高高低”模式C 、 加速增长阶段和增长减缓阶段—-“高高低”模式D 、 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8.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科技发展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所以发达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大B .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为16亿左右,所以目前我国的耕地和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较高C .不论是以悲观或乐观的观点来评估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人口与环境矛盾都十分突出D .随科技发展和消费水平的不断变化,环境人口容量不能定量地评估,只能定性说明 清代华北大旱,赤地千里,河北及山东的饥民,大批出山海关,移民于东北。
回答第9—10题。
9、地理学中最适于用来解释华北人口迁移的概念是( )① ② ③ ④ 时间 人口自然增长率(%)21 0A、交通易达性B、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C、经济区域专业化D、环境人口容量变化10、当华北男性人口大批移民东北时,东北的人口金字塔最可能出现的下列形式是能()11、下列有关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是造成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B、明朝以后,山东人到东北地区谋生,我们称之为“雁南飞”C、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人到山东谋生,我们称这为“闯关东”D、环境差异,是山东人“闯关东”的的基本动因12、有关人口迁移与环境关系的正确叙述是()A、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因素始终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B、在人类社会早期,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不大C、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迁出地比迁入地影响更为广泛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只有积极的一面,无负面影响13、目前,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主要处于()A.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过程 B.由“原始型”向“现代型”转变过程C.由“传统型”向“原始型”转变过程 D.由“现代型”向“传统型”转变过程14、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是()①不确定性②确定性③相对确定性④相对不确定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5、不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因素是()A、资源数量B、科技发展水平C、消费水平D、人口受教育水平读下图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图,回答16--17题。
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必修2(最新整理)
![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必修2(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af31dd552d380eb63946d65.png)
(本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决定人口增长模式类型的是( )
A.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B.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C.人口自然增长率
D.医疗水平和控制人口的政
2.如图是甲、乙两国人口变化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C.③
D.④
4.下列各国,目前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④阶段相
似的是( )
人 口 自2 然 增 长1 率
%
A.埃及
B.中国
C.德国
D.印度
读“北京市人口密度和就业密度变化图”,完成 6~7 题。①Fra bibliotek③④ 时间
北京市人口密度和就业密度变化图
5.近 20 年北京市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
A.从远郊、近郊向城市中心迁移
(33)(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
A.深圳、珠海经济条件的改善
B.深圳、珠海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C.深圳、珠海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2021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fce0fce2bd960590c677e7.png)
2021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含答案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每小题4分,共140分。
)我们在观看中央电视台直播美国NBA篮球赛的时候经常是在上午,而美国当地时间却是晚上。
据此回答1—2题。
1.造成中美两国时间差异的原因是A.地球的公转B.地球的自转C.地转偏向力的存在D.纬度的不同2.xx赛季,CCTV-5于11月16日上午9点直播休斯敦火箭队主场迎战黄蜂队的比赛。
则比赛开始于当地的(休斯敦使用美国中部时间——西六区区时)A.11月16日19点B.11月16日23点C.11月15日19点D.11月15日18点3.有一条从东向西流的河流,南岸侵蚀较厉害,且一年内两次太阳直射,该河流可能位于A.20ºSB.40ºNC.20ºND.40ºS读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图,回答4-5题。
4.图中字母C所代表的节气名称是A春分 B秋分 C冬至D夏至5.有关国庆节前后太阳直射点和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到AB之间,速度减慢B、地球公转BC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C.地球公转CD之间,速度逐渐加快D.地球公转到DA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
读图,回答问题。
6. 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A. 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B. 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C. 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D. 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7. 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
该气压带或风带是A. 赤道低气压带B. 东南信风带C. 西风带D. 东北信风带8. 根据温度资料,可以推测三个测站的海拔高度由高到低依次为A. 甲站—乙站—丙站B. 甲站—丙站—乙站C. 乙站—甲站—丙站D. 乙站—丙站—甲站、9.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10.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11.下图中,甲图的两条曲线A、B代表乙图中A、B两处所测得的河流年径流量,关于图中河流正确的说法是( )A.流向先向正东再折向东北B.流向先向西南再折向正西C.A岸宜建河港D.B岸沉积作用明显第II卷(非选择题共160分)36.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据此回答(24分)(1)图示时刻是节气,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文科)套真题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文科)套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b83ca78881c758f5f71f674e.png)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文科)一、选择题1. 读图回答下题(1)该岛铁路形状为“环形”,说明其主要的地形是()A . 平原B . 山地C . 高原D . 盆地(2)甲和乙之间的铁路没按图中虚线修建,最可能的原因是()A . 虚线处是鞍部B . 虚线处是河谷C . 虚线处等高线稀疏D . 虚线处等高线密集2. 读表完成下题.国家美国德国印度日本出生率(‰)149259死亡率(‰)91088(1)关于表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叙述正确的是()A . 美国﹣﹣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 . 德国﹣﹣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 . 印度﹣﹣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 . 日本﹣﹣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2)印度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①人口老龄化严重②劳动力严重不足③人口增长过快④人口总量大.A . ①②B . ①③C . ③④D . ②③3. 我国北方多煤,而南方有色金属丰富,体现了自然资源的()A . 整体性B . 多用性C . 社会性D . 地域性4. 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最为常见且危害范围教广的是()A . 干旱与地震B . 台风与滑坡C . 洪涝与干旱D . 泥石流与寒潮5.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太平洋西部边缘深海沟的形成是由于()A . 两个大洋板块碰撞形成的B . 两个大陆扳块碰撞形成的C . 两个板块张裂形成的D .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6. 如表是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下题.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①约16亿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温饱型消费水平②10亿之内小康型消费水平③8~9亿富裕型消费水平④7亿之内(1)表中代表我国人口容量的数据是()A . ①B . ②C . ③D . ④(2)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A . 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B . 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C . 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D . 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7. 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吸引了大量的民工涌入.但是,2005年广东民工短缺数量超过100万人,形成“民工荒”现象.据此回答下题.(1)大量民工曾经涌入广东的主要原因是()A . 广东文化教育水平高B . 民工迁出地农村劳动力过剩C . 广东自然资源丰富,自然灾害少D . 民工迁出地自然环境恶劣(2)2005年广东出现“民工荒”现象的主要原因有()A .广东劳动人口大量减少B . 民工迁出地经济条件比广东好C . 民工工资福利待遇相对较低D . 民工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提高(3)从积极因素方面看,“民工荒”现象可以()A . 保证民工迁出地人口不断增长B . 促进广东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转型C . 延缓广东地区产品的升级换代D . 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8. 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①三峡库区移民前往东部沿海②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③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④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A . ①②B . ①③C . ③④D . ②④9. 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A . 人口容量B . 人口密度C . 人口构成D . 人口素质10. 读图,回答下题.(1)下列名山或山脉的地质构造与图中①处地质构造相类似的是()A . 华山B . 喜马拉雅山C . 阿尔卑斯山D . 安第斯山(2)下列地区的地质构造与中④处不同的是()A . 渭河平原B . 汾河谷地C . 东非大裂谷D . 长江三峡(3)图中⑥处山地的成因为()A . 背斜成山B . 向斜成山C . 褶皱隆起成山D . 断层上升成山11. 据统计,我国西部有的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也十分严重,这一现象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完成下题.(1)一些农村的人口老龄化比城市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 . 农村人口身体素质更好B . 城市环境问题较严重C . 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更多改善D . 农村地区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2)解决农村老龄化问题的对策是()A . 控制农村青年劳动力外流,提高年轻人比例B . 增加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提高农业生产力C . 增加老年劳动力就业岗位,让他们发挥余热D . 实行土地保障、家庭养老和社会保障相结合12. 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题.(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A . ①B . ②C . ③D . ④(2)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A . 埃及B . 中国C . 德国D . 新加坡13. 如表为2002﹣2012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读表完成下题.年龄段(岁)迁出人口(人)迁入人口(人)≥6070080045~591600500025~4420003000015~242400275000~146405000(1)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A .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B . 扩大环境人口容量C . 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D . 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2)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A . 环卫人员B . 中小幼教师C . 工程技术人员D . 建筑设计师14. 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图为2011年我国和美国人口迁移年龄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中国与美国10岁儿童的迁移量相当B . 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率较高主要因为和子女团聚C . 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的方向自南部向东北部D . 中国人口迁移率峰值比美国早与农村早婚有关(2)针对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迁入地今后应重点做好()A . 加大城市幼儿园建设B . 加强法制和道德建设C . 加大医疗、卫生事业建设D . 加强户籍管理制度建设15. 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1)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A . 迁入率持续上升B . 迁出率持续降低C . 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D . 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2)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域可能是()A . 上海B . 安徽C . 湖南D . 河南二、综合题16. 读我国雨带推移分布图,回答:(1)选择图中字母填空:①湖南多雨中心5月在________,6月在________,7、8月在________.②有梅雨的地区是________,春旱现象较为严重的地区是________,有伏旱的地区是________.(2)我国旱涝灾害与夏季风有关,夏季风特强的年份往往造成________涝________旱,我国洪涝频繁的自然原因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_.17. 读“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死亡率和出生率的影响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国家是________,自然增长率是________.该国主要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带来的影响:________(2)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________,该国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数量过多,将带来哪些不良后果:________(3)德国经济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高,为何人口死亡率反而高:________18. 读“2000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图1)和“我国人口增长预测图”(图2),分析下列问题.(1)若我国人口进入婚育的平均年龄为25岁,则下一次生育高峰出现的时段大约是什么范围?(2)如图2所示,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具有什么特点?我国人口总数达到最高峰的时间大约在哪年前后?(3)未来20年,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哪些?。
高一下册地理 月考试卷(含答案)
![高一下册地理 月考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1e9642227916888586d726.png)
第二学期半期考试高一地理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第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案无效....、..........,在答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中图必修二第一章。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显示全球人口在2011年10月31日达到74亿,预计在2025年左右,世界人口将达到80亿。
据此,完成1-2题。
1. 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到底取决于A.生物学规律B.经济基础C.医疗卫生条件D.生产力发展水平2. 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人口增长模式是A.“高-低-高”向“三低”过渡阶段B.“高-高-低”模式C.“高-低-高”模式D.“三低”模式读“四个不同国家(地区)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3-5题。
3. ④国家人口增长的基本特征是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4. 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模式与印度相似的是A.①B.②C.③D.④5. 目前,②国家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最可能是A.人口增长过快B.人口性别比失调C.人口总数不断减少D.人口老龄化严重“空巢老人”,即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眼下许多“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下图为“四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读图完成6-7题。
6.以下四国中,可能出现“空巢老人”现象的国家是A.甲B.乙C.丙D.丁7.近几年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现象比较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空巢B.战争原因C.惠民政策D.个人原因――――――――――――――――――――――――――――――――――――――――――――另题:近几年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现象比较严重的直接原因是(河北邯郸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卷)A.惠民政策B.青年人外出务工C.自然空巢D.老年人农村养老――――――――――――――――――――――――――――――――――――――――――――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六中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
高一下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带答案)-word
![高一下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带答案)-word](https://img.taocdn.com/s3/m/e482c5793b3567ec102d8ae8.png)
高一下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带答案)考试范围:湘教版必修二第一章: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答题卡相应的空格内,30X2=60分)一、单项选择题1.人口增长类型决定于()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社会生产力2.在人口的数量增长变化过程中,首先开始转变的是()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人口基数读“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完成以下问题。
3.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A.①B.②C.③D.④4.关于乙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B.④时人口数量比⑤时少C.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D.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下表为我国某省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表(“-”表示人口减少,“+”表示人口增加)。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018年)增减人数全省常住人口(万人)5986.05950.1-35.9全省户籍人口(万人)6245.36862.0+616.75.该省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化水平提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值C.老龄化进程加快 D.人口的流动速度加快6.由表中数据判断,目前该省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A.原始型 B.传统型 C.现代型 D.过渡型7.针对该省可能存在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的措施较合理的是()A.鼓励生育 B.接纳移民C.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D.城乡人口融合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8.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A.科技水平 B.资源总量 C.人均物质消费量 D.人口数量9.我国下列地区中,环境承载力最大的是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x疆南部 D.珠江三角洲10.有关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B.我国人口与环境,特别是与淡水、可耕地等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突出C.我国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协调D.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应控制在20亿左右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
高一下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下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67879a7375a417876f8f0d.png)
周口中英文学校2014-2015学年下期第一次月考门高一地理"考试范围:湘教版必修二第一章: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答题卡相应的空格内,30X2=60分)一、单项选择题1 •人口增长类型决定于()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社会生产力2.在人口的数量增长变化过程中,首先开始转变的是()A出生率B .死亡率C .自然增长率 D .人口基数读“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完成以下问题。
3.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A.①B. ②C. ③D. ④4.关于乙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B. ④时人口数量比⑤时少C.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D. 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下表为我国某省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表 (“-”表示人口减少, “ + ”表示人口增加)。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5 •该省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水平提高 B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值 C.老龄化进程加快 D•人口的流动速度加快6 •由表中数据判断,目前该省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 原始型 B •传统型C •现代型 D•过渡型7 •针对该省可能存在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的措施较合理的是()A 鼓励生育B•接纳移民C.健全社会保障体系D •城乡人口融合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8. 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A 科技水平 B .资源总量 C.人均物质消费量 D .人口数量 9. 我国下列地区中,环境承载力最大的是 A.青藏高原 B •云贵高原 C.新疆南部 D •珠江三角洲10.有关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B •我国人口与环境,特别是与淡水、可耕地等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突出 C. 我国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协调 D. 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应控制在 20亿左右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 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漳浦三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单元考高一地理检测卷(必修二第一、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30x2=60分)读位于平原地区的我国南方某城市示意图,完成第1题。
1.20世纪90年代末与80年代初比较,该城市()A.城区发展和交通建设受河流的影响越来越大B.交通发展促使城区面积向东大规模扩展C.多层次的立体交通网络尚未形成D.老商业中心服务围变小2.在人口增长模式的改变中首先开始转变的是:A.出生率的上升B.出生率的下降C.死亡率的上升D.死亡率的下降3.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主要是因为() A.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人口政策B.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C.不同地区人口居住地自然环境不同D.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基本完成了人口增长模式向“低低低”型的转变B.发展中国家基本上属于“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C.全世界总体上人口增长模式已处于“现代型”阶段D.发达国家属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发展中国家属于“过渡”型人口增长模式5. 欧洲人口死亡率较高的原因是()A.工业化水平高,环境污染严重B.纬度偏高,气候湿冷 C.人口流动频繁,意外伤害突出D.人口年龄结构为老年型6.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为()A.工业革命以前B.农业革命以后C.“一战”以前D. “二战”以后读图(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完成7~8题。
7.现阶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属于下列哪种情况()A.①模式B.②过渡C.③模式 D.①向③过渡8.模式③容易造成的主要问题是()A.公共设施严重匮乏B.劳动力缺乏C.教育经费投入不足D.环境压力大读右下图回答9.某年某国第X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00万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6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约是()A.36%B.46%C.26%D.16%10.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据此,我国的人口政策于近年实行了A.“一孩半”政策B.“一个太少,三个太多,两个刚刚好”的政策C.“单独”二孩政策D.“二孩”政策11.不属于环境人口容量特征的是:()A.相对性 B. 警戒性C. 合理性D. 临界性12.下列地区在国际人口迁移中,由迁入地变为迁出地的是( )A.北美 B.亚洲C.欧洲D.拉丁美洲13.目前发达国家国人口迁移的形式主要是( )A.从农村到农村B.从农村到城市C.从城市到农村D.从城市到城市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逐年增加。
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除流出地的“推力”(如气候严寒、文化生活落后等)外,还有流入地的“拉力”(如生活条件好等)。
此外,人口的流动还要受到“中间阻力”(如技能、费用、亲情等)的影响。
阅读上述材料,完成14—15题。
1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需要大量移民。
下列属于迁出地“推力”的是()A.库区及沿线地区耕地减少,环境承载力下降B.移民不愿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故乡C.移民迁入地经济发达,交通便利D.移民对迁入地的生活习惯不大适应15.下列情形中,由于“中间阻力小”造成的是()A.与相比,的农民较少流向长江三角洲地区B.人更愿意去而不是环渤海地区寻找发展机会C.教育背景不太好的人往往不选择出国D.西北大学的同学南下谋职16.下列关于城市区位因素的描述,正确的是()A.拉美的城市大都位于平原上B.中低纬低海拔沿海地区城市相对密集C.河流对于的形成与发展起重要作用D.气候条件对城市的具体选址有特别大的意义17.限制我北平原城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B.气候C. 水资源D. 土壤18.影响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是()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文化因素D.社会因素右图为某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9.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哪一处的交通最便捷A.甲B.乙C.丙D.丁20.该地最有可能发展成( )A.工业区B.商业区 C.住宅区 D.仓储区21.关于城市等级、数目和服务围的说确的是( )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围越广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围越广C.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围越广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围越广22.关于城市不同等级的说确的是 ( )A.城市等级的划分是依据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B.城市等级的划分通常是依据城市的经济实力C.城市等级的划分通常是依据城市的人口规模D.行政级别高,城市等级高23.城市土地利用的一般模式是,自中心城区到远郊区依次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
影响这种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①土地价格②发展历史③交通条件④生活习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③①读某城市规划图,回答24~25题。
24.关于该城市功能用地正确的是()A.a为商业用地B. b为居住用地C.c为绿化用地 D.d为农业用地25.①、②、③、④点地租高低的比较()A.③<②,④>①B.④>③,③>①C.①>②>④D.①>④>②读下图回答26~27题26.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A.甲普通小卖部乙家具商店丙五星级宾馆B.甲早点铺乙汽车销售丙家具电器图1C.甲珠宝行乙家具商店丙早点铺D.甲五星级宾馆乙珠宝行丙早点铺27.关于六边形服务围模式的形成,正确的说法是A.当某一货物的供应点只有少数几个时,各供应点会彼此竞争,服务围会重叠B.在利润的吸引下,新的供应点出现,原有的服务围会缩小,彼此相切C.圆形的服务围彼此相切不重叠,可以覆盖所有的区域不留空白D.空白区的消费者选择最近的供应点,从而分割成四部分,使圆形围变为六边形28.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A.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 B.城市数目的多少C.城市占地面积的大小 D.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根据人口普查资料,1978年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17.9%,1995年增加到29%,平均每年增加0.65个百分点,预测205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占总人口比重的61%。
分析后回答29-30题:29.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A.处于早期B.处于缓慢发展时期C.进入高速发展时期D.趋于停止30.城市化的进程主要受A.自然条件制约 B.国家政策制约C.人口增长情况制约 D.经济因素制约二.综合题(共三题,40分)31. 2011年4月底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0~14岁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16.6%;65岁以上老年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8.87%.根据人口学统计标准,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7%以上,或60岁以上人口达到10%以上,即算进入到了老龄化社会;同时,一个社会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5%以下,为超少子化;15%~18%,为严重少子化;18%~20%,为少子化; 20%~23%,为正常;23%~30%,为多子化;30%~40%,为严重多子化;40%以上,为超多子化。
(12分)(1)由上述材料可知,我国不仅已经跨入______________社会,同时也步入了严重______________时代。
(2分)(2)人口老龄化会带来哪些问题?面对我国的“未富先老”问题,请提出应对措施。
(6分)(3)有人说,少子化可能是比老龄化更严重的社会问题,请谈谈你的看法。
(4分)32.读“市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2分)(1)位于________(填地形区名称),其所在地形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年降水量约为400毫米左右,属________气候。
(3分)(2)从城市地域形态上看,属于___________,造成这种城市布局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分布。
(3分)(3)根据图息,试分析石化区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6分)2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柴静的《穹顶之下》播出后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请你根据教材相关容回答下列问题(16分):(1)目前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8分)(2)请你说说城市化问题的解决途径(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
(8分)漳浦三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单元考高一地理检测卷答题卡一.单项选择题(30x2=60分)二.综合题(共三题,40分)31题:(12分)(1)由上述材料可知,我国不仅已经跨入______________社会,同时也步入了严重______________时代。
(2分)(2)人口老龄化会带来哪些问题?面对我国的“未富先老”问题,请提出应对措施。
(6分)(3)有人说,少子化可能是比老龄化更严重的社会问题,请谈谈你的看法。
(4分)32题:(12分)(1)位于________(填地形区名称),其所在地形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年降水量约为400毫米左右,属________气候。
(3分)(2)从城市地域形态上看,属于________,造成这种城市布局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分布。
(3分)(3)根据图息,试分析石化区布局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6分)33题:(16分)(1)目前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8分)(2)请你说说城市化问题的解决途径(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
(8分)漳浦三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单元考高一地理检测卷参考答案(必修二第一、二章)一.单项选择题(30x2=60分)二.综合题(共三题,40分)31.(12分)(1)老龄化少子化(2分)(2)问题:(任答两点得3分)劳动力不足,兵源短缺;青年人社会负担加重;社会保障制度压力过大;老年人生活孤单等。
措施:(任答两点得3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有力的居家(社区)养老支持环境;完善计划生育政策;关爱老人,发扬敬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开发和利用老龄人才资源,大力发展老龄产业等。
(3)少子化与老龄化关系密切,往往合称少子老龄化,但二者侧重点不同,影响也不完全一样。
少子化是生养小孩过少,其影响的首先是以少年儿童为服务对象的产业,如婴幼儿护理,学校教育,然后会影响科研、劳动力(兵员)供给,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和国防巩固。
老龄化可以由少子化引起,也可以由人口寿命的延长引起,从这方面看,老龄化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
而少子化则是由于人类的短视和缺乏责任心引起的,它不仅影响当前,更影响长远,它危及的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