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快速兴起原因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斯兰教快速兴起原因分析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伊斯兰教无论是规模,还是影响力都冠绝世界,仅次于基督教。这个起源于红海沿岸地区的教派,借助历史机遇,仅用百余年间便席卷欧亚非,一跃成为世界顶级宗教,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早期的伊斯兰影响力非常显著,东起中国的西域(主要是新疆地区)西至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葡萄牙)、北抵当时的金帐汗国(现在俄罗斯)、南达马来半岛、马来群岛(马来西亚、印尼),曾经都是伊斯兰文明的势力范围,即使是今天,仍有不少地区受伊斯兰影响,奉默罕默德为信仰。

为什么说伊斯兰的扩张犹如魔法一般,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早期历史文化交流极其不便,交通受地域影响明显。所以,在当时社会,仅仅只是依靠极度落后的文明条件,一个新生的宗教文明体系,却能凭借独特的教义辐射如此广阔的地区,要说伊斯兰教没有魔力估计很多人也不信。

另外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地方在于:伊斯兰的扩张,并不依赖于拓荒的方式。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尚未开化的地区也只有苏丹、马来西亚、印尼等少部分岛屿地区。其他地域的扩张方式,处处都是充满了硝烟。当时世界的主流成熟文明有占据伊比利亚半岛和北非的天主教;有占据小亚细亚的东罗马东正教;有中西亚地区的袄教(波斯原生宗教):在印度河流域与孟加拉有本土势力印度教;甚至是远在中国西域还有本土教派儒教。而最终的结果是天主教被驱逐;东正教被压制;袄教被无情的取而代之;印度教和儒教被分割,不得不和伊斯兰教同生同存。

所以说,伊斯兰教的成长道路极其艰辛,伊斯兰的壮大也不仅仅只是偶然,如果把伊斯兰的成长归功于历史机遇和运气好,那是不严谨的。伊斯兰教在夹缝中求生存。最终击败众多人类主流文明体系,必定也得利于本身的教派特质。所以说伊斯兰教的壮大既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因素。

话分两头,先说其偶然因素。

位于西边占据了东地中海与小亚细亚半岛的东罗马帝国与占据中西亚区域的萨珊波斯帝国,由于两国之前长期处于战争状态,使得起于地中海,途径小亚细亚,再经过两河流域最后到达东方的陆上贸易通道被阻断,商人们没办法只能另辟蹊径,最终开辟出由东地中海出发——过西奈半岛——辗转红海沿岸低地——最终到达东方的替代商路。

贸易通道的变迁,给阿拉伯半岛西侧的红海沿岸低地带来了历史机遇。红海沿岸低地从一处弱小的地缘板块,摇身变为东西方商品贸易的主干道和中转枢纽。功能的改变,给该区域带来了迅速发展的机遇,从早期的农牧混杂的生产方式,迅速转为商业贸易的生产方式。最终在商业利益和文化需求的共同作用下,诞生了独立的伊斯兰文明。

商业贸易的力量,使得红海沿岸低地的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另外商品贸易自带交流属性,加强了各区域的连通属性,最终打破了红海沿岸长期各自为政的政治格局。

早期的红海地缘政治格局,以南边的麦加和北边的麦地那为核心,总体上两大核心南北对峙。而在两大核心之外,还有众多部落各自称王。总体上非常散乱。

造成这样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地缘结构的阻隔和经济模式单一。我们介绍过红海沿岸低地由北至南呈现长条状分布,各部分之前由于交通阻隔原因交流极为不畅,仅有的交流也只局限于附近相隔不远的地区,这样就导致分化的危机天然存在。另外在经济发展方式上,传统的红海沿岸主要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农牧业的特点就是受局限性小,不需要过多的交流就能自给自足,所以统不统一对于农牧业发展意义不大。

商业模式却明显有别于农牧业模式。商业模式利益的创造是通过商品流通的方式来实现的。为了保障商业贸易交流顺畅,在政治层面上的阻隔就必须消除,那么藩篱的覆灭就不可避免。当商业贸易中获取的利益,远超传统农牧业后,红海沿岸内部的政治、经济、文化整合便自然发生。所以说红海沿岸低地属于典型的利益驱动政治模式。

当红海沿岸低地实现整合后,区内的阿拉伯人势力,以及伊斯兰文明体系,已经无法再满足于仅仅只是原本的这块区域,对外扩张不可避免。借助强大的综合实力很快夺取了阿拉伯半岛中部和南部的荒漠地区。以两河流域为核心的新月沃地就成了他们下一个将要夺取的目标,最后再是伊朗高原。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顺序。

首先,阿拉伯人借助于商业贸易红利壮大了自身实力,完成了内部整合,加强了政治方面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在文化层面由于伊斯兰教的崛起,使得他们有了独属于自己的意识形态体系。当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足够强大之时,对外扩张不可避免。

同时伊斯兰独特的文明特性,对外扩张也是它无法逃避的命运。我们知道伊斯兰文明体系由商业贸易催生,所以为了更大程度的赚取商业利益,伊斯兰文明体系的外侵就不可避免,二者本就是相辅相成。

对伊斯兰教派和阿拉伯商人而言,商业利益要做到最大化,逃不过以下两点关键要素:第一,开拓出更加便捷,性价比更高的商路;第二,破除藩篱阻碍,将商路控制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红海沿岸低地因为商路变迁而得利,那么红海沿岸低地之所以野鸡变凤凰,完全是因为传统商路因战乱受阻。换句话说,它不过是替代品而已。如果没有战乱,途径小亚细亚至新月沃地的传统商路,具备了更高的性价比。

虽然阿拉伯和伊斯兰由红海沿岸低地孕育而出,但是为了利益最大化,同时也是保证自己长久不衰。商人们必须得将传统商路掌握在手中;所以,不管是出于发展还是自保的目的,都决定了他们必须一路向北。否则指不定某个时候东罗马与萨珊两国休战,传统商路一旦恢复畅通,那阿拉伯民族用不了多久就会回到原点,伊斯兰文明的火光也会逐渐熄灭。

基于这种历史背景,掌控了中西亚核心板块的萨珊波斯王朝,就成了阿拉伯游牧军事力量的主要进攻对象。

历史早期,新月沃地和伊朗高原都有波斯人占据,而阿拉伯人只能蛰伏于那些荒漠绿洲。两者之间的地缘实力不可同日而语。在历史长河中,中西亚地区一直是由波斯人统领,阿拉伯人长期遭受压制。即使在某个时间段波斯民族实力衰落,还有来自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力量视机而动,其中的希腊、马其顿、罗马帝国等都扮演过此等角色。所以说,即使没了波斯人,还有东欧人,不管怎么排也轮不到成天潜伏于沙漠中的阿拉伯人捡便宜。

但现今,波斯萨珊王朝和东罗马帝国两大地缘势力交战多年,谁也奈何不了谁,最终落得两败俱伤;而阿拉伯人却视机而动,抢占了新的商路通道,凭借商路贸易的利益壮大实力。此消彼长之下,阿拉伯人仿佛是得到了上天的眷顾!在此后的时间里不仅消灭了萨珊波斯王朝,还对东罗马帝国进行了强而有力的压制,并从东罗马帝国手中夺回了自己早先失去的地盘,甚至还抢占了部分东罗马帝国的地盘。

这天上掉馅饼的机遇就是历史的偶然性。

当然事情的发生除了偶然因素,还有其必然因素。

以前波斯和欧洲人已经在西亚对峙了将近千年的时间,即使二者你来我往,不可开交。阿拉伯人也没能从中捡到任何便宜,那为什么现在阿拉伯人可以?说到底,还是离不开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前后差异。

中世纪的人类,社会形态主要以农耕形式为主。欧亚大陆进入文明社会普遍已经保有千余年时间。逐步提高的生产力水平,帮助人类更加方便克服自然力量的束缚。换句话说就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