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探讨与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探讨与思考

作者:高素美鞠全勇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第44期

[摘要]课程教学是立德树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如何有效融入“课程思政”,对机电类等新工科专业培养新时代人才有着重要影响。该文从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内涵与要求论述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而探讨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开展的途径。

[关键词]机电类;课程教学;课程思政;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4-00-02 [收稿日期] 2020-04-18

一、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内涵与要求

“课程思政”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最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是将思政教育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的理论、实践教学中,在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实现思想引领和能力提升,是人才培养中德、识和能三位一体的有机融合[1]。

中国工业和中国智能制造目前正处在转型升级阶段,急需有知识、有道德、有担当的工程技术人才。金陵科技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机电类专业主要任务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机电工程技术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履行岗位职责的专业能力[2]。因此开展“课程思政”是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依据《华盛顿协议》,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2015年3月颁布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工科学生毕业要求的第3条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第6条工程与社会、第7条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及第8条职业规范,分别提到社会、法律、环境可持续发展、职业道德和规范、责任,这些要求与“课程思政”的内涵是完全一致的。因此“课程思政”的开展也是我校目前全面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必然要求。

二、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在开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如下:

1.对“课程思政”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入。有些教师认为,“课程思政”是思政教师的任务,专业课教师的职责是认真教好专业知识,尤其是教授学生具备就业后履行岗位职责的机电专业知识。

2.“课程思政”的德育内涵和元素还有待深入挖掘。鉴于工科类专业课教师的知识背景和精力所限,目前融入专业课的思政元素还比较有限,如何全面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是深入推进“课程思政”面临的较大问题。

3.“课程思政”还不成体系。有些课程为了“课程思政”而思政,生搬硬套,思政元素未能和课程有效融合。有的课程简单地增设几项活动或几个案例,而是力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理论、实践教学和改革的各个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有的专业简单地增开建设一门或几门“课程思政”示范课。

三、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探索

1.促进各个专业形成“课程思政”体系。根据各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各个专业核心科学精神、课程思想和科学方法,在此基础上确定各个“课程思政”体系,并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工作坊”作用,确定各门专业课程的主要“课程思政”思想。在此基础上,各课程团队多层次、多角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与知识点有机融合,并修订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课程教案。

2.加强工程伦理教育。工程伦理教育的主要内涵是工程价值的塑造。科学既能为人类造福,也能为人类带来破坏和危机。自然科学最终要学以致用,运用到什么地方,如何运用,掌握在什么人手中,这就是一个十分显著的伦理问题,常说的“利用科学究竟是来开启天堂之门还是凿通地狱之路”,关键在于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是否具有正确的专业伦理。如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课程中,通过“人工智能的意义价值在哪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是否能够最终替换人类的体力脑力劳动?”“工业4.0时代,如何体现自身的价值,不被工业机器人取代掉自己的位置?”“我们应利用人工智能将人类带向何方?”引导学生思考一些工程伦理问题,并通过说明科技日新月异带给我们很多便利,我们也应该努力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回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价值、社会使命感、价值观、哲学辩证思维等综合素质[3,4]。

3.培养大国工匠精神[5]。在讲授机械原理、汽车车身结构等课程中机械零部件设计的细节关键点时,可以自然而然的引入各种工程事故案例:例如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事故、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事故、丰田召回门,这些案例的共同点均是因为一个小零件的设计失误而造成的重大工程事故。PPT可以重点展示各种灾难事故后的现场图片,给学生带来触目惊心的心灵震撼,用以说明“千里之提,溃于蚁穴”的现实意义,向学生强调“精益求精”“孜孜以求”“一丝不苟”的大国工匠精神应是一名机电类学生毕生坚守的原则。

4.注重向学生灌输全寿命设计理念。我们可以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复杂的工程实际问题,但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必须考虑设计、制造、使用、维护等全寿命过程,不能只單独考虑一个环节,如机电产品设计者只考虑设计参数与性能,不考虑制造工艺和维护便利性。并应考虑产品报废后对环境的影响及无谓的浪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用直白的语言告诉我

们,请关心爱护我们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爱护我们生存的环境,这一点,是我们进行任何工程设计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5.培养学生按照标准设计的习惯。机电类专业课程,如机械设计、发动机原理、建筑供配电与照明等很多专业课程,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时,需要用到大量国标、准则、理论,教学中通过强调这些标准、准则的严谨和威严,让学生认真对待繁杂数据表中的每一个数字。这些都属于机电类专业课程必须遵守的底线,强化学生责任意识。

6.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在控制工程原理、电气控制技术等课程中,向学生说明每种控制方法都有其优点,也都有其缺点,在工程应用中要综合考虑技术和费用等各种因素,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可结合课程,设置几个典型案例,让学生自己设计并控制如电机类终端,让学生在实践中真切感受“各有所长”和“各有所短”,正如他们应该正视自己和同学的优点与缺点一样,明白每个人都有所长有所短,从而“平等”“友善”的对待身边每一位同学。

7.在实践课程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环保意识。机电类实践课程往往需要同学们认真精确地完成每个步骤,过程中有可能因为一根线接错导致得不到预期结果。实践类课程更能体现匠心独运,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它既是一种职业精神,同时又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因此教师应注重在实践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其次,在实践中培养和践行环保意识。例如,针对在机械和电气实践中学生把剩余的机械部件和电线随手扔进垃圾桶的现象,可以通过漫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展示出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后果,给学生以警示,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环保的理念。

四、结语

在中国高等教育推进“以本为本”的过程中,我们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中,我们应从企图教会学生一切到教会学生科学的方法和应坚守的信念与原则,即注重“德”的引领,这个过程中,“课程思政”所涵盖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应该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向东.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宇宙简史”课程建设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2018(09):10-13.

[2]宋秋红,袁军亭,张俊,等.“材料力学”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05):64-65.

[3]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01):43-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