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分类及重点工艺介绍
几种饮料的加工工艺培训课件
![几种饮料的加工工艺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10a05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ec.png)
几种饮料的加工工艺培训课件1. 引言本课件旨在介绍几种常见饮料的加工工艺,包括果汁饮料、碳酸饮料和乳制品饮料。
通过学习这些饮料的加工工艺,我们可以了解到它们的原料选取、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等关键环节,以便提高我们在食品加工行业中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2. 果汁饮料的加工工艺果汁饮料是以新鲜水果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饮料。
它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原料准备选择新鲜、成熟的水果作为果汁饮料的主要原料。
根据不同的水果,进行去皮、去籽、切块等预处理工作。
2.2 榨汁采用榨汁机将水果榨成汁液。
榨汁机可以选择离心式或榨榨式,具体根据水果的特性和产量要求来决定。
2.3 过滤将榨取的果汁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固体杂质和异物,以确保饮料的品质。
2.4 调制根据需求,将过滤后的果汁进行调味或加入其他原料,如糖、酸味剂、防腐剂等,以达到所需的口感和口味。
2.5 灌装和杀菌将调制好的果汁饮料进行瓶装或罐装,并进行杀菌处理,以延长饮料的保质期。
3. 碳酸饮料的加工工艺碳酸饮料是含有二氧化碳的饮料,具有气泡和酸甜口感。
它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原料准备选择适合制作碳酸饮料的原料,包括碳酸饮料基础配方、糖、酸味剂、香精等。
3.2 配制溶液根据配方要求,将糖和其他原料与水混合,加热溶解,制成饮料的基础溶液。
3.3 加入二氧化碳通过碳酸化设备,将制作好的基础溶液与二氧化碳混合,使其产生气泡,并调整饮料的碳酸度。
3.4 灌装和封口将碳酸饮料灌装到瓶子或罐子中,并进行封口处理,以保持饮料的气泡和口感。
4. 乳制品饮料的加工工艺乳制品饮料是以乳制品为基础加工而成的饮料,包括牛奶饮料、酸奶饮料等。
它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4.1 原料准备选择新鲜、优质的牛奶或乳制品作为主要原料。
4.2 杀菌和过滤对牛奶或乳制品进行杀菌处理,以去除其中的细菌和微生物。
然后使用过滤器过滤掉杂质和异物。
4.3 添加调味剂根据需求,将调味剂、糖和香精等添加到牛奶或乳制品中,以增加口感和口味。
软饮料加工工艺
![软饮料加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8aa944c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f.png)
4. 酶处理
目的: 利用果胶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有效分解
果肉组织,提高出汁率。
方法:
用水或果汁配成1%~10%酶液,用计量泵按需加入 。
三、取汁、打浆
取汁是制汁生产的重要环节,不同的果蔬原料采 用不同的取汁方式,同一种原料也可采用不同的 取汁方式。
①含果汁丰富的果实:压榨法
②含汁液较少的果实:提法
③浆果类:直接打浆
1.压榨取汁
压榨:利用外部的机械挤压力,将果蔬汁从果蔬或果蔬浆中挤 出的过程。
要求:榨汁时间短? 防止和减轻榨汁过程中果蔬色、香、味的损失,防止营养物 质的分解,减少空气的混入。
榨汁方法:依果实的结构、果汁存在的部位、组织性质以及成 品的品质要求而异。
果实的出汁率取决于果品种类和品种、加工季节、压榨方法和 压榨机效能。
③ 混合机(碳酸化罐、填料塔、文丘里管)
汽水配方实例
➢ 可乐
➢ 白纱糖 ➢ 磷酸 ➢ 焦糖 ➢ 咖啡因 ➢ 215071 香草香精 ➢ 132054 可乐浆 ➢ 加碳酸水至
109.2 0.728 1.248 0.104 0.3 1.644
1000
果蔬汁加工技术
果蔬汁的分类
果蔬汁是果汁和菜汁的合称。一般是指天然汁, 即指天然的从果蔬中直接压榨或提取而得到的汁液, 人工加入他种成分的称为果汁或菜汁饮料或软饮料。 天然的果蔬汁与人工配制的果蔬汁饮料在成分和营养 功效上截然不同,前者为营养丰富的保健食品而后者 纯属嗜好性饮料。
二、主要工艺要点
1.生产工艺用水
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10791-1989《软饮料原辅材料的要求》
水中的污染
粒子
可溶性无机物: Ca、Mg、Si,CO2、N、P等 可溶性有机物:如除草剂、杀虫剂、气溶胶、
描述饮料的分类及饮料质量鉴定方法。
![描述饮料的分类及饮料质量鉴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02e88be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60.png)
描述饮料的分类及饮料质量鉴定方法。
饮料是一种广泛消费的消费品,根据原材料、生产工艺、用途等不同,可以进行分类。
下面我们将对常见的饮料进行分类,并介绍如何鉴定饮料的质量。
一、饮料分类
1. 水饮料:水是最基本的饮料,常见的水饮料包括瓶装水、净水器水、鲜榨果汁、椰子水、雪碧等。
2. 果汁饮料:果汁饮料是一种以水果为原料的饮料,常见的果汁饮料包括橙汁、柠檬汁、葡萄汁、苹果汁等。
3. 茶饮料:茶饮料是以茶叶为原料的饮料,常见的茶饮料包括红茶、绿茶、奶茶、茶果汁等。
4. 碳酸饮料:碳酸饮料是以碳酸水、果汁、糖浆等为原料的混合饮料,常见的碳酸饮料包括可乐、雪碧、芬达等。
5. 能量饮料:能量饮料是一种含有咖啡因、磷酸等成分的功能性饮料,常见的能量饮料包括红牛、可口可乐等。
6. 蛋白质饮料:蛋白质饮料是一种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等成分的饮料,常见的蛋白质饮料包括牛奶、酸奶、运动饮料等。
二、饮料质量鉴定方法
1. 感官鉴定:通过品尝饮料的味道、口感、香气等感官特征,来判断饮料的质量。
2. 化学鉴定:通过检测饮料中的成分,如糖分、咖啡因、电解质等,来判断饮料的质量。
3. 微生物鉴定:通过检测饮料中的微生物,如细菌、霉菌、病毒等,来判断饮
料的卫生程度和质量。
4. 重金属检测:通过检测饮料中的重金属含量,来判断饮料的安全性和质量。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饮料分类及质量鉴定方法,不同类型的饮料在鉴定方法上会有所不同。
消费者在购买饮料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选择适合的饮料,同时注意饮料的质量和安全。
软饮料工艺知识
![软饮料工艺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08610ba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1a.png)
软饮料工艺知识1. 软饮料的定义软饮料是指不含酒精的饮料,通常具有柔和的口感和多样的口味选择。
软饮料可以分为碳酸软饮料和非碳酸软饮料两大类。
碳酸软饮料是指含有二氧化碳的饮料,具有气泡感和口感,非碳酸软饮料则是指不含二氧化碳的饮料。
2. 软饮料的生产工艺2.1 原料选用软饮料的原料选用非常重要,通常包括水、糖、酸味剂、香料、色素等。
水是软饮料生产的主要成分,需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糖是软饮料的主要甜味剂,常用的糖包括蔗糖和葡萄糖浆。
酸味剂可以增加软饮料的口感,并起到防腐作用,常用的酸味剂有柠檬酸和苹果酸。
香料和色素可以增加软饮料的香气和色彩。
2.2 配料混合软饮料的配料混合是指将各种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
通常先将水和糖混合,然后加入酸味剂、香料和色素等其他配料。
混合过程需要注意混合的均匀性,可以通过搅拌或搅拌机等设备来实现。
2.3 灌装和封装配料混合完成后,需要进行灌装和封装工艺。
软饮料常用的灌装方式包括瓶装、罐装和桶装等。
瓶装饮料通常采用PET塑料瓶或玻璃瓶,罐装饮料采用铝罐,而桶装饮料则采用塑料桶或不锈钢桶。
灌装和封装工艺需要确保灌装量准确、密封性好,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2.4 二次杀菌和包装灌装和封装完成后,软饮料需要进行二次杀菌和包装。
二次杀菌旨在杀灭残留的微生物,保证产品的卫生和安全。
常用的杀菌方法包括高温杀菌、紫外线杀菌和过滤杀菌等。
杀菌完成后,软饮料可以进行包装。
常用的包装方式有纸盒包装、塑料袋包装和纸箱包装等。
3. 软饮料的常见口味和配方3.1 可乐类软饮料可乐是一种常见的碳酸软饮料,口感饱满、甜度适中。
可乐常用的配方包括碳酸水、蔗糖、焦糖色素、香料等。
不同厂家的可乐配方可能略有不同,但基本原料相似。
3.2 橙汁类软饮料橙汁类软饮料是一种非碳酸软饮料,以橙汁为主要原料。
橙汁类软饮料口感清爽、酸甜宜人。
橙汁类软饮料的配方包括橙汁浓缩液、糖、柠檬酸、色素等。
3.3 茶饮料茶饮料是一种非碳酸软饮料,有多种口味选择,如绿茶、红茶、奶茶等。
饮料 国标
![饮料 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d02d1df1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6f.png)
饮料国标饮料指的是可以口服的液态饮品,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饮料是由水、糖、酸味剂、香精、着色剂、调味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等原料组成,具有滋润口感、清凉爽口、色彩鲜艳、口味多样的特点。
本文将就国标下饮料的种类、制作原理、安全性等方面作一介绍。
一、种类据国家标准GB 10789-2008《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分类标准,饮料主要分为果汁、蔬菜汁、蜜饯汁、奶制饮料、茶及其饮料、固体饮料、碳酸饮料、酒类饮料、运动饮料等九类。
各类饮料的食品标准都由国家标准委员会规定,另外还需要经过相关机构的质检认证,确保其符合相关国家质量标准。
1.果汁饮料果汁饮料是以果汁为主要原料,经过调和、加糖、着色、口感改善等工艺,制成的具有透明度和浑浊度的饮料,常见的有橙汁、苹果汁、葡萄汁等。
2.蔬菜汁饮料蔬菜汁饮料是以新鲜蔬菜为主要原料,经过榨汁、杀菌、加糖、加酸、加香等环节,制成的外观呈绿色或橙色且营养丰富的饮料,常见的有胡萝卜汁、西红柿汁、芹菜汁等。
3.蜜饯汁饮料蜜饯汁饮料是以蜜饯汁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糖、酸、香料等,调制而成的味道香甜清爽的饮料,常见的有蜜桃汁、梅汁等。
4.奶制饮料奶制饮料是以真牛奶、植物蛋白或其它奶源材料为主要原料,调配而成口感和营养均衡的饮料,常见的有奶茶、咖啡奶昔等。
5.茶及其饮料茶及其饮料是以茶叶或咖啡豆为主要原料,配入糖、香料、奶等其他材料而制成的饮料,常见的有绿茶、红茶、咖啡等。
6.碳酸饮料碳酸饮料是以水、二氧化碳、糖等为原料调制而成的饮料,味道清凉爽口,常见的有可乐、雪碧等。
7.固体饮料固体饮料是将水和各种饮料原料混合制成糖浆,再将糖浆经过喷雾、硬化等工艺制成的具有固体形态的饮料,常见的有果冻、冰淇淋、布丁等。
8.酒类饮料酒类饮料通常指浓度在10%以上的性质类饮品,如啤酒、白酒等。
9.运动饮料运动饮料是专门为运动员设计的饮料,含有淀粉分解酶、电解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核心维生素等多种元素,可以补充能量、保持体液平衡、缓解运动后疲劳等功效。
几种饮料的加工工艺分析课件
![几种饮料的加工工艺分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94c272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22.png)
、红茶、乌龙茶等。
茶叶质量
02
确保茶叶质量,选择无农药残留、无污染的优质茶叶,以保证茶料的安全和品质。茶叶处理
03
对茶叶进行筛选、清洗、萎凋、揉捻、发酵等处理,以释放茶
叶中的风味物质。
茶汁的提取和过滤
提取方法
采用适当的提取方法,如 浸泡、渗滤、煎煮等,以 最大限度地提取茶叶中的 风味物质。
过滤去渣
包装
将杀菌后的果汁进行适当的包装,可 以使用玻璃瓶、塑料瓶、纸盒等包装 材料。包装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 阻光性,以保持果汁的新鲜度和口感 。
04 碳酸饮料加工工艺
原料选择与处理
原料选择
碳酸饮料的原料主要包括水、碳酸、甜味剂和香精等。水应 选择无异味、无污染的优质水源。碳酸应选择食品级,符合 国家相关标准。甜味剂和香精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添 加剂。
灌装与灭菌
将调配好的饮料灌装到容器中,并进行适当的灭菌处理,以确保 产品的安全和卫生。
07 结论
饮料加工工艺的发展趋势
高效、环保的生产工艺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饮料加工企业将更加注重采用高效 、环保的生产工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智能化技术应用
智能化技术将广泛应用于饮料加工领域,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能耗,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功能性原料的选择和处理
功能性原料
选择具有特定功能的天然或合成原料,如维生素、矿物质、草药 、氨基酸等。
原料质量
确保原料质量稳定、安全、有效,并进行必要的检验和认证。
预处理
清洗、干燥、粉碎、混合等处理,以便于提取和混合。
功能因子的提取和保护
1 2
提取方法
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如溶剂提取、超临界流体 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等,以最大限度地提取功 能因子。
饮料工艺流程简介课件
![饮料工艺流程简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d63ca2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6c.png)
冷饮技术
通过制冷技术将饮料温度降低 至冰点以下,如冰镇、冰沙等 。
碳酸化技术
通过加压或搅拌等方式将二氧 化碳气体混入饮料中,如汽水 、可乐等。
均质技术
通过高压均质机将饮料中的颗 粒物破碎并均匀分布,如豆奶 、花生奶等。
饮料生产自动化与智能化
去除水果表面的污垢和农药残留 。
削皮去核
将果皮和果核去除,保留果肉部分 。
榨汁
将果肉放入榨汁机中,榨出果汁。
果汁饮料制作工艺
过滤
将榨出的果汁中的果肉 残渣过滤掉,得到清澈
的果汁。
杀菌
高温或巴氏杀菌,确保 果汁的卫生安全。
灌装
将果汁灌装到包装容器 中,进行密封和贴标。
储存和运输
在适当的温度和环境下 储存和运输,确保果汁
灌装
将茶饮料灌装到包装容器中, 进行密封和贴标。
储存和运输
在适当的温度和环境下储存和 运输,确保茶饮料的新鲜度和
品质。
碳酸饮料制作工艺
配料制备
将水、糖、柠檬酸等原料混合 搅拌均匀。
二氧化碳注入
将高压的二氧化碳气体注入配 料中,形成碳酸溶液。
灌装
将碳酸饮料灌装到包装容器中 ,进行密封和贴标。
储存和运输
灭菌与装瓶
对饮料进行高温或低温灭菌处理 ,确保安全卫生,然后装入清洁 的瓶或罐中。
01
02
提取
通过浸泡、渗滤、煎煮等方法提 取原料中的有效成分。
03
调配
根据配方将不同的成分进行混合 和调配,以达到所需的口感和风 味。
04
饮料的包装与储存
01
包装材料
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如玻璃 、塑料、金属等,确保包装的 密封性和耐久性。
饮料工艺学复习资料
![饮料工艺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69b3fffba0d4a7302763a79.png)
饮料工艺学复习资料饮料:是指经过加工制作,供人饮用的食品,以提供人们生活必需的水分和营养成分,达到生津止渴和增进身体健康的目的。
饮料分类:①根据是否含有酒精,饮料可分为两大类,即含酒精饮料和非酒精饮料。
通常将酒精饮料传统上又称为酒类;非酒精饮料传统上又称为软饮料。
但是软饮料并非完全不含酒精。
②根据产品的组织形态不同,饮料可分为液态饮料、固态饮料和共态饮料3种类型。
软饮料:我国新国标将软饮料改为饮料,定义为:饮料是指经过定量包装的,供直接饮用或用水冲调饮用的,乙醇含量不超过质量分数为0.5%的制品,不包括饮用药品。
水杂质的种类:天然水源中的杂质,按其微粒分散的程度,大致可分为3类,溶解物质、胶体物质和悬浮物质。
水的硬度:水的硬度是指水中离子沉淀肥皂的能力。
水的硬度决定于水中钙、镁盐类的总含量。
即水的硬度大小,通常指的是水中钙离子和镁离子盐类的含量。
带来的影响:当水的硬度过大时,会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有机酸钙沉淀,对饮料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例如碳酸氢钙等会与有机酸反应产生沉淀,影响产品感观品质;非碳酸盐硬度过高时,还会使饮料出现盐味。
另外,在洗瓶时,在浸瓶槽上形成水垢会增加烧碱的用量。
水的碱度:水的碱度是指水中能与H+结合的OH—、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的含量,以mmol/L表示。
其中OH—的含量称氢氧化物碱度,碳酸根离子的含量称碳酸盐碱度,碳酸氢根离子的含量称为重碳酸盐碱度。
水中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的总量为水的总碱度。
带来的影响:当水的碱度过大时,同样会对饮料生产产生不良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和金属离子反应形成水垢,产生不良气味; 和饮料中的有机酸反应,改变饮料的糖酸比与风味;③影响CO2的融入量;④造成饮料酸度下降,使微生物容易在饮料中生存;⑤生产果汁型碳酸饮料时,会与果汁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产生沉淀等。
硬度表示方法:我国目前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水的硬度表示方法是德国度,即1L水中含有想当与10mg的CaO,其硬度即为1个德国度(1°d),1mmol/L=2.804°d水处理的方法:混凝和过滤两种途径。
泰牛:常见饮料的重点工艺介绍
![泰牛:常见饮料的重点工艺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36485e6aa00b52acfc7cac9.png)
状饮料。
• 植物蛋白饮料生产工艺流程: • 预处理-浸泡-磨浆-浆渣分离-脱臭-调配-均质-灌装封口-高温杀菌-冷却-成 品-产品检验
泰牛
6、瓶装饮用水类
• 瓶装饮用水是指密封在容器中,并出售给消费者直接饮用的水,瓶装是泛 指用于装水的包装容器,如玻璃瓶、塑料瓶、塑料桶、易拉罐、纸包装等。
• 其生产工艺流程为:原水过滤→氯杀菌→调配→精密过滤→杀菌→灌装→
精、色素等调制的产品,称为果蔬汁饮料。
泰牛
其生产工艺为: • 浑浊果蔬汁:果蔬原料→清洗、挑选、分级→制汁→分离→杀菌→冷却→ 调和→均质→脱气→杀菌→灌装→果蔬汁饮料生产线
• 澄清果蔬汁:果蔬原料→清洗、挑选、分级→制汁→分离→杀菌→冷却→
离心分离→酶法澄清→过滤→调和→脱气→杀菌→灌装→澄清果蔬汁 • 浓缩果蔬汁:果蔬原料→清洗、挑选、分级→制汁→分离→杀菌→冷却→ 离心分离→浓缩→调和→装罐→浓缩果蔬汁
泰牛
3、蔬菜汁饮料类
• 所谓果蔬汁是指未添加任何外来物质,直接以新鲜或冷藏果蔬(也有一些 采用广果)为原料,经过清洗、挑选后,采用物理的方法如压榨、浸提、
离心等方法得到的果蔬汁液。以果蔬汁为基料,加水、糖、酸或香料调配
而成的汁称为果蔬汁饮料。 • 以新鲜或冷藏果蔬(也有一些采用广果)为原料,经过清洗、挑选后,采 用物理的方法如压榨、浸提、离心等方法得到的果蔬汁液,称为果蔬汁, 因此果蔬汁也有“液体果蔬”之称。以果蔬汁为基料,通过加糖、酸、香
泰牛
8、固体饮料类
• 固体饮料是指以糖、乳和乳制品、蛋或蛋制品、果汁或食用植物提取物等 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辅料或食品添加剂制成的每100克成品水分不高于
5克的固体制品,呈粉末状、颗粒状或块状,如豆晶粉、麦乳精,速溶咖啡、
饮料生产工艺流程图
![饮料生产工艺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99f7b04f2b160b4e767fcfaf.png)
饮料生产工艺流程图
一、饮料[瓶(桶)装饮用水(饮用水、饮用纯净水、饮用天然矿泉水)]
1.饮用天然矿泉水、瓶(桶)装饮用水的生产工艺
水源水→粗滤→精滤→杀菌→灌装封盖→灯检→成品
↑
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
2.饮用纯净水的生产工艺
水源水→粗滤→精滤→去离子净化(离子交换、反渗透、蒸馏)→杀菌→灌装封盖→灯检→成品(二)碳酸饮料
水处理→水 + 辅料瓶及盖的清洗消毒
↓↓
基料→调配→制冷、碳酸化→灌装封盖→暖罐→灯检→成品
(三)茶饮料
↓
茶叶的水提取物(或其浓缩液、速溶茶粉)→调配(或不调配)→过滤→杀菌→灌装封盖→灯检→成品(四)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
1.以浓缩果(蔬)汁(浆)为原料
水 + 辅料
↓
浓缩汁(浆)→稀释、调配→杀菌→无菌灌装(热灌装)→灯检→成品
2.以果(蔬)为原料
果(蔬)水 + 辅料
↓↓
预处理→榨汁→稀释、调配→杀菌→无菌灌装(热灌装)→灯检→成品
(五)含乳饮料及植物蛋白饮料
1.含乳饮料
乳(复原乳)→调配→均质→杀菌灌装(灌装杀菌)→成品
↓↑
杀菌冷却水+辅料
↓↓
发酵→均质→调配→均质→杀菌灌装(灌装杀菌)→成品
注:活性乳酸菌饮料无最后一步杀菌过程。
2.植物蛋白饮料
水水+辅料
↓↓
原料→预处理→制浆→过滤脱气→调配→均质→杀菌灌装(或灌装杀菌)→成品(六)固体饮料
水+辅料
↓
原料→调配→脱水干燥→成型包装→成品。
茶饮料生产工艺
![茶饮料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d658dca00740be1e650e9af9.png)
茶饮料加工工艺一、茶饮料的定义及其分类茶饮料是用水浸提茶叶,经抽提、过滤、澄清等工艺制成的茶汤或茶汤中加入水、糖液、酸味剂、使用香精、果汁或植(谷)物抽提液等调制而成的制品。
我国的茶饮料主要分为如下几种:1、茶汤饮料将茶汤(或浓缩液)直接灌装到容器中的制品。
2、果汁茶饮料是在茶汤中加入水、原果汁(或浓缩果汁)、糖液、酸味剂等调制而成的制品。
成品中果汁含量不低于50g/L。
3、果味茶饮料是在茶汤中加入水、使用香精、糖液、酸味剂等调制而成的制品。
4、奶味茶饮料在茶汤中加入水、使用香精、鲜乳或乳制品、糖液等调制而成的茶饮料。
5、碳酸茶饮料在茶汤中加入水、糖液等经调味后,冲入二氧化碳气体的茶饮料。
6、其他茶饮料是在茶汤中加入植(谷)物抽提液、糖液、酸味剂等调制而成的制品。
二、茶饮料加工工艺(一)茶叶前处理的基本工艺1、绿茶茶叶前处理的基本工艺流程新鲜茶叶摊放→杀青→揉捻→干燥→筛分→切细→风选→挑剔→复火→车色→匀堆2、红茶茶叶前处理的基本工艺流程新鲜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筛分→切断→风选→挑剔→干燥→拼堆成色(二)灌装茶饮料的一般生产工艺茶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基本相同,根据各类型的茶饮料的不同风味品质和包装容器其工艺流程稍有差别。
1、几种典型的茶饮料加工工艺流程(1)茶抽提液生产工艺流程水→水处理→去离子水→茶叶→热浸提→过滤→令却→调配→过滤→加热灌装→杀菌→冷却→检验(2)PET瓶装茶饮料工艺流程去离子水→茶叶→热浸提→茶抽提液→过滤→加热→UHT杀菌→冷却→无菌灌装*(无菌PET瓶)→封口(无菌瓶盖)→冷却→贴标→检验→装箱→成品(3)易拉罐纯茶饮料生产工艺流程离子水→茶叶→热浸提→冷却→过滤→调配→加热→灌装→封口→杀菌→冷却→检验→装箱→成品(4)灌装绿茶饮料生产工艺流程绿茶→热浸提→过滤→维生素C和碳酸氢钠调和→加热(90-95℃)→灌装→冲氮→封口→杀菌→冷却→包装→检验→装箱→成品三、典型产品的加工实例(一)果汁茶饮料生产工艺流程1、配方组成果汁茶饮料的配方组成2、工艺流程红茶→烘干→水浸提→精滤→真空浓缩→转溶→乙醇沉淀→冷却→抽虑→回收乙醇→红茶汁(6.0°Bx)→灌装→封口杀菌→成品↑果汁、香精、糖等3、操作要点(1)将红茶在约110℃下烘烤3-8min,提高香气。
几种饮料的加工工艺下
![几种饮料的加工工艺下](https://img.taocdn.com/s3/m/7fbae9c6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bf.png)
几种饮料的加工工艺下1. 加工工艺简介饮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饮料供消费者选择。
从传统的饮用水到碳酸饮料、果汁和咖啡等,饮料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样化。
饮料的加工工艺是制作各种饮料的关键步骤,它可以直接影响到饮料的质量和口感。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饮料的加工工艺,包括碳酸饮料、果汁和咖啡。
2. 碳酸饮料的加工工艺2.1 原料准备碳酸饮料的主要原料包括水、二氧化碳、糖和调味剂。
首先,需要准备一定比例的糖水溶液,用于调节甜度。
其次,需要将二氧化碳气体注入到水中,以制造碳酸气泡。
最后,根据产品的需求,添加相应的调味剂。
2.2 混合和均匀化将准备好的糖水溶液和注入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水混合在一起,并通过搅拌等方式使其均匀混合,以确保饮料的口感一致。
2.3 杀菌处理碳酸饮料需要经过杀菌处理,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保质期。
常用的杀菌方法包括高温杀菌和紫外线杀菌。
高温杀菌可以在短时间内将绝大部分微生物灭活,而紫外线杀菌则利用紫外线的辐射杀灭微生物。
2.4 灌装和封装在杀菌处理后,将碳酸饮料灌装到适当的包装容器中,如瓶子或罐子。
然后,对包装容器进行封装,以防止饮料受到外界污染。
2.5 成品检验对灌装好的碳酸饮料进行质量检验,包括检测包装密封性、饮料含酸度、甜度和二氧化碳含量等。
3. 果汁的加工工艺3.1 原料选择果汁的原料一般选择新鲜水果,如橙子、苹果、葡萄等。
新鲜水果的选择对果汁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3.2 清洗和破碎将选好的水果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杂质。
然后将水果移送到破碎机中进行破碎,将水果的果肉和汁液分离开。
3.3 榨汁和过滤将破碎后的水果放入榨汁机中,通过压榨或离心的方式将汁液从果肉中分离出来。
然后,通过过滤的方式去除果汁中的固体颗粒和杂质。
3.4 杀菌和浓缩果汁需要经过杀菌处理,以延长其保质期。
常用的杀菌方法包括热处理和紫外线杀菌。
处理后的果汁可以进一步进行浓缩,以减小体积,延长保存时间。
【大学课件】饮料工艺学PPT(P81)
![【大学课件】饮料工艺学PPT(P81)](https://img.taocdn.com/s3/m/a9e93c7cfad6195f312ba67a.png)
第二节 碳酸化
• 概念:CO2冲入水或糖浆中,使CO2溶 解于水或糖浆的过程。 其实质就是在压力作用下,使碳酸气与 水混合,进而发生如下反应的过程: CO2 + H2O H2CO3
ppt课件
47
CO2在水中的溶解特性
• 温度不变时,压力增加,溶解度随之增加;
• 压力不变时,温度降低,溶解度随之增加;
• 水流通过一种多孔性或具有空隙结构的 介质时,水中的一些悬浮物即被截留在 空隙或孔口中、或介质的本身上,这种 把杂质从母液中分离出来的方法称为过 滤。
– 以巨大的面积截留杂质,除去水中杂 质。
ppt课件
20
水的软化—除去溶解物质
• 1)、热软化法 • Ca(HCO3)2 热 CaCO3 + H2 + CO2 • Mg(HCO3)2 热 MgCO3 + H2 + CO2
ppt课件
18
水的澄清—除去悬浮、胶体物质
• 方法:混凝、絮凝、沉淀等。 • 混凝剂:向水中添加的、能使水中微粒
增大,加速沉降的化学药品。
– 即能解离出正离子的有机可溶性物质或无机 阳离子 – 如硫酸铝、三氯化铁、聚氯化铝等
• 混凝助剂:促使混凝剂形成带正电荷的 微粒的物质。
ppt课件
19
水的过滤—除去悬浮物质
• 注:MgCO3具反常溶解度。
ppt课件
21
• 2)、石灰法和石灰-苏打软化法 • 原理:CaCO3和Mg(OH)2的溶解度在任何温
度下都极低,因此,把所有的钙、镁盐类都 转化成CaCO3和Mg(OH)2,即使在不加热的 情况下,也能进行水的软化。
• 石灰法—除去碳酸盐(暂时)硬度 • 石灰-苏打法--除去非碳酸盐(永久)硬度
饮料工艺学
![饮料工艺学](https://img.taocdn.com/s3/m/c23d9b2a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7.png)
饮料工艺学饮料工艺学绪论一、软饮料的定义和分类1. 饮料:饮料是经过加工制造的、供人们饮用的食品,以能提供人们生活必需的水分和营养成分,达到生津止渴和增进身体健康为目的。
2.两大类饮料:含酒精饮料,不含酒精饮料。
不含酒精饮料并非完全不含酒精,通常将非酒精饮料称作软饮料。
饮料按形态分类:固体饮料(制成粉末状、颗粒状等固态料)、共态饮料(雪糕等)、液体饮料。
软饮料的定义一般表述:软饮料是以补充人体水分为主要目的的流质食品。
我国对软饮料的定义:软饮料是指不含乙醇或作为香料等配料用的溶剂的乙醇含量不超过0.5%的饮料制品。
软饮料按原辅料或产品形式的分类软饮料按其作用进行的分类:单纯以补充水分为主的或作稀释剂用的饮料;带有滋味或仅以滋味为主的饮料;带有营养的饮料;其它有特殊作用的饮料二、软饮料在我国的经济地位、现状及发展前景现状:产量大,增长速度快;质量稳步提高;品种丰富多彩、包装不断更新、生产设备不断完善;企业的规模化、集团化、名牌化初见成效;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各类有关标准逐渐完善问题:软饮料工业发展起点不高;假冒伪劣现象严重;资金不足;工业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平衡;技术人才缺乏软饮料行业发展方向:1、碳酸饮料: 无糖, 低热量;2、果蔬汁饮料;3、茶饮料;4、瓶装水;5、蛋白饮料;6、特殊用途饮料第一章软饮料的主要原辅材料第一节水及工艺用水的处理水源的分类及特点地表水:水量丰富,矿物质含量较少,硬度为1~8mmol/L。
但水质不稳定,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所含杂质随地理位置而改变。
地下水:水质较澄清,水温稳定,但矿物质含量较高。
城市自来水:主要是地表水经过适当工艺处理而得。
水质好且稳定,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水处理设备简单,易处理,一次性投资小,但水价高,经常性费用大。
使用时只要注意控制氯离子、铁离子含量及碱度、微生物量即可。
二、水中的杂质分类及其对生产的影响(一)天然水中的杂质悬浮物:粒度大于200nm,使水质浑浊,大的肉眼可见,在静置时会自行沉降。
固体饮料知识点总结
![固体饮料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65d6e69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8.png)
固体饮料知识点总结一、固体饮料的类型1. 便利饮料:便利饮料是一种通过干燥技术将液态饮料转变成粉末或颗粒,以便于携带和储存的饮料。
这类饮料通常需要在水中充分溶解后才能饮用,例如速溶咖啡、速溶茶、果汁粉等。
2. 冲调饮料:冲调饮料是一种通过将粉状成分与水充分混合而制成的饮料,这类饮料通常是以奶粉、可可粉、咖啡粉等为原料制成的。
3. 颗粒饮料:颗粒饮料是通过将水果或植物的颗粒状物质加工成颗粒状的饮料原料,通常用于冲调成果汁饮料。
二、固体饮料的制作工艺1. 干燥技术:固体饮料的制作通常需要使用干燥技术,将液态饮料通过喷雾干燥、冷冻干燥等方法转变成粉末或颗粒状的固体原料。
2. 混合制粒:混合制粒是将各种原料经过粉碎、混合后通过压片机或挤出机制成颗粒状的产品,其操作流程大致包括初级混合、细磨、混料、制粒等步骤。
三、固体饮料的成分1. 主要成分:固体饮料的主要成分通常包括糖、酸味剂、香精、色素、膳食纤维等,这些成分可以提升口感和香味。
2. 辅助成分:辅助成分通常包括酸度调节剂、抗氧化剂、防腐剂、增味剂等,这些成分可以提升产品的稳定性和保存期限。
3. 营养成分:固体饮料通常也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以增加产品的营养价值。
四、固体饮料的营养成分1. 糖分:固体饮料中通常含有一定的糖分,根据不同产品的配方,糖分含量会有所不同,因此在饮用时要注意摄入糖分的量,以免过量摄入导致健康问题。
2. 维生素:一些固体饮料会添加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B等,以增加产品的营养价值。
3. 矿物质:某些固体饮料也会添加矿物质,如钙、镁、锌等,以增加产品的营养价值。
五、固体饮料的市场发展趋势1. 定制化: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增加,固体饮料行业也开始向定制化方向发展,推出符合不同消费者口味偏好的产品。
2. 多样化口味: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多样口味的需求,固体饮料行业逐渐推出各种口味的产品,如芒果味、草莓味、橙子味等。
几种饮料的加工工艺培训
![几种饮料的加工工艺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a15cf98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f9.png)
几种饮料的加工工艺培训1. 引言饮料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费品,其加工工艺对于产品的品质和口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饮料的加工工艺,包括碳酸饮料、果汁饮料和乳制品饮料。
通过对不同饮料的加工工艺的培训,可以帮助相关从业人员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 碳酸饮料的加工工艺碳酸饮料是一种具有很高人气的饮料,其加工工艺的关键步骤包括:2.1 原料准备碳酸饮料的主要原料包括水、二氧化碳、糖和调味料。
在加工前,需要对原料进行准备和检查,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2.2 混合和溶解将事先确定好比例的水、糖和调味料混合起来,并进行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2.3 加入二氧化碳在混合溶解好的液体中注入二氧化碳,使其具有一定的碳酸气泡。
2.4 过滤和消毒将制作好的碳酸饮料进行过滤,去除悬浮物和杂质。
然后对饮料进行消毒处理,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
2.5 灌装和包装将过滤消毒好的碳酸饮料进行灌装,并进行包装,以便贮存和销售。
3. 果汁饮料的加工工艺果汁饮料是一种富含维生素和营养物质的饮料,其加工工艺的关键步骤包括:3.1 水洗和去皮将所选用的新鲜水果进行水洗和去皮处理,以去除表面的尘土和杂质。
3.2 切割和榨汁将清洗和去皮好的水果进行切割,并使用榨汁机进行榨汁提取果汁。
3.3 过滤和杀菌将榨取好的果汁进行过滤,去除果渣和固体颗粒。
然后对果汁进行杀菌处理,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
3.4 添加调味料和糖根据产品配方的要求,将适量的调味料和糖加入果汁中,使其具有更好的口感和风味。
3.5 灌装和包装将调味好的果汁进行灌装,并进行包装,以便贮存和销售。
4. 乳制品饮料的加工工艺乳制品饮料是以乳制品为基础制成的饮料,其加工工艺的关键步骤包括:4.1 杀菌和冷藏将乳制品进行杀菌处理,以去除细菌和病原体。
然后对乳制品进行冷藏,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4.2 混合和调味将杀菌冷藏好的乳制品进行混合,并加入适量的调味料和糖,以调整产品的风味和口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饮料分类及重点工艺介绍
饮料是指以水为基本原料,由不同的配方和制造工艺生产出来,供人们直接饮用的液体。
饮料除提供水分外,由于在不同品种的饮料中含有不等量的糖、酸、乳、钠、脂肪、能量以及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成分,因此有一定的营养。
下面介绍常用的几种饮料及其制作工艺。
一、饮料分类
1按酒精含量来分
可分为含酒精饮料和无酒精饮料,不含酒精饮料又称为软饮料。
酒精饮料系指供人们饮用且乙醇(酒精)含量在百分之0.5—65(v/v)的饮料,包括各种发酵酒、蒸馏酒及配制酒。
无酒精饮料是指酒精含量小于百分之0.5(v/v),以补充人体水分为主要目的的流质食品,包括固体饮料。
2按组织形态来分
可分为固态、共态、液态3种。
固体饮料是指以糖、乳和乳制品、蛋或蛋制品、果汁或食用植物提取物等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辅料或食品添加剂制成的每100克成品水分不高于5克的固体制品,呈粉末状、颗粒状或块状,如豆晶粉、麦乳精,速溶咖啡、菊花晶等,分蛋白型固体饮料、普通型固体饮料和焙烤型固体饮料(速溶咖啡)3类。
共态饮料指那些既可以是固态,又可以是液态的,在形态上处于过渡状态的饮料。
如冷饮中的冰激凌,冰棍,冰砖,雪糕等。
液体饮料是指那些固形物含量为5%~8%(浓缩者达到30%~50%)、没有一定形状、容易流动的饮料。
3按加工工艺来分
可以将其分为如下4类:1)采集型:采集天然资源,不加工或有简单的过滤、杀菌等处理的产品,如天然矿泉水。
2)提取型:天然水果、蔬菜或其他植物经破碎、压榨或浸提、抽提等工艺制取的饮料,如果汁、菜汁或其他植物性饮料。
3)配制型:用天然原料和添加剂配制而成的饮料,包括充二氧化碳的汽水。
4)发酵型:包括酵母、乳酸菌等发酵制成的饮料,包括杀菌和不杀菌的。
二、常见饮料介绍
1碳酸饮料类
碳酸饮料(汽水)类产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的饮料。
碳酸饮料,主要成分包括:碳酸水、柠檬酸等酸性物质、白糖、香料,有些含有咖啡因,人工色素等。
除糖类能给人体补充能量外,充气的“碳酸饮料”中几乎不含营养素。
一般的有:可乐、雪碧、汽水。
过量饮用对身体有害。
碳酸饮料生产工艺可分为一次灌装法和二次灌装法。
一次灌装法
又称为预调式灌装法、成品灌装法或前混合法。
将调味糖浆与水预先按照一定比例泵入碳酸饮料混合机内,进行定量混合后再冷却,然后将该混合物碳酸化再装入容器。
二次灌装法
又称为现调式灌装法、预加糖浆法或后混合法。
先将调味糖浆定量注入容器中,然后加入碳酸水至规定量,密封后再混合均匀。
2果汁(浆)及果汁饮料类
其定义为用新鲜或冷藏水果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制品。
果汁(浆)及果汁饮料(品)类也可以细分为果汁、果浆、浓缩果浆、果肉饮料、果汁饮料、果粒果汁饮料、水果饮料浓浆、水果饮料等9种类型,其大都采用打浆工艺将水果或水果的可食部分加工制成未发酵但能发酵的浆液或在浓缩果浆中加入果浆在浓缩时失去的天然水分等量的水,制成的具有原水果果肉的色泽、风味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制品。
3蔬菜汁饮料类
所谓果蔬汁是指未添加任何外来物质,直接以新鲜或冷藏果蔬(也有一些采用广果)为原料,经过清洗、挑选后,采用物理的方法如压榨、浸提、离心等方法得到的果蔬汁液。
以果蔬汁为基料,加水、糖、酸或香料调配而成的汁称为果蔬汁饮料。
以新鲜或冷藏果蔬(也有一些采用广果)为原料,经过清洗、挑选后,采用物理的方法如压榨、浸提、离心等方法得到的果蔬汁液,称为果蔬汁,因此果蔬汁也有“液体果蔬”之称。
以果蔬汁为基料,通过加糖、酸、香精、色素等调制的产品,称为果蔬汁饮料。
其生产工艺为:
浑浊果蔬汁:果蔬原料→清洗、挑选、分级→制汁→分离→杀菌→冷却→调和→均质→脱气→杀菌→灌装→果蔬汁饮料生产线
澄清果蔬汁:果蔬原料→清洗、挑选、分级→制汁→分离→杀菌→冷却→离心分离→酶法澄清→过滤→调和→脱气→杀菌→灌装→澄清果蔬汁
浓缩果蔬汁:果蔬原料→清洗、挑选、分级→制汁→分离→杀菌→冷却→离心分离→浓缩→调和→装罐→浓缩果蔬汁
4含乳饮料类
含乳饮料是指以鲜乳或乳制品为原料,经发酵或未经发酵加工制成的制品。
含乳饮料分为配制型含乳饮料和发酵型含乳饮料。
配制型含乳饮料是以乳或乳制品为原料,加入水、白砂糖、甜味剂、酸味剂、果汁、茶、咖啡、植物提取液等的一种或几种调制而成的饮料。
5植物蛋白饮料类
植物蛋白饮料类:以植物果仁、果肉及大豆为原料(如大豆、花生、杏仁、核桃仁、椰子等),经加工、调配后,再经高压杀菌或无菌包装制得的乳状饮料。
植物蛋白饮料生产工艺流程:花生奶花生仁→筛选→烘烤→脱红衣→浸泡豆奶大豆→筛选→脱皮→酶失活杏仁露苦杏仁→筛选→烫漂→去皮→浸泡脱苦→粗磨(pH调整)→细磨→分离→滤液→配料(辅料)→花生奶半成品→加热→脱气豆奶半成品→高温瞬时灭菌→真空脱臭杏仁露半成品→加热→均质(选用不同压力)→灌装→封口→二次杀菌→冷却→检验→打码(或贴标)→装箱→入成品库
6瓶装饮用水类
瓶装饮用水是指密封在容器中,并出售给消费者直接饮用的水,瓶装是泛指用于装水的包装容器,如玻璃瓶、塑料瓶、塑料桶、易拉罐、纸包装等。
其生产工艺流程为:原水过滤→氯杀菌→调配→精密过滤→杀菌→灌装→密封→检验→矿泉水
瓶装饮用纯净水的生产过程通常由预处理、脱盐和后处理三部分组成。
预处理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电化学方法等。
物理方法有澄清、砂滤、脱气、膜过滤、活性炭吸附等。
化学方法:混凝、加药杀菌、消毒、氧化还原、络合、离子交换等。
电化学方法有电凝聚。
脱盐工序包括电渗析、反渗透、离子交换和蒸馏等。
后处理工序包括紫外杀菌、臭氧杀菌、终端过滤(超滤、微滤)和包装等。
7茶饮料类
茶饮料是指用水浸泡茶叶,经抽提、过滤、澄清等工艺制成的茶汤或在茶汤中加入水、糖液、酸味剂、食用香精、果汁或植(谷)物抽提液等调制加工而成的制品。
茶饮料是指以茶叶的萃取液、茶粉、浓缩液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饮料,具有茶叶的独特风味,含有天然茶多酚、咖啡碱等茶叶有效成分,兼有营养、保健
功效,是清凉解渴的多功能饮料。
其加工工艺为:
水处理→水+辅料茶叶的水提取物(速溶茶粉)→调配(或不调配)→过滤→杀菌→灌装封盖→灯检→成品
8固体饮料类
固体饮料是指以糖、乳和乳制品、蛋或蛋制品、果汁或食用植物提取物等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辅料或食品添加剂制成的每100克成品水分不高于5克的固体制品,呈粉末状、颗粒状或块状,如豆晶粉、麦乳精,速溶咖啡、菊花晶等,分蛋白型固体饮料、普通型固体饮料和焙烤型固体饮料(速溶咖啡)3类。
果香型固体饮料加工工艺:合料→成型→烘干→过筛→检验→包装→成品
蛋白型固体饮料加工工艺:化糖→配浆→混合→乳化→贮存→脱气→贮存→分盘→干燥→轧碎→贮存→检验→包装→成品
9特殊用途饮料类
特殊用途饮料,又称健康饮料,是指通过调整饮料中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或加入具有特定功能成分的适应某些特殊人群需要的饮品。
其中包括运动饮料、营养素饮料和其他特殊用途饮料三类。
结语
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饮食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饮食习惯逐渐转向具有合理营养和保健功能的食品,代表着健康、绿色的发酵食品将会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近年来,中国饮料市场蓬勃发展,碳酸饮料、茶饮料、果蔬汁饮料、功能性饮料占据较大比重。
饮料不断走向成熟,新技术不断发展,迎合消费者口味和理念的新产品也不断涌现。
因此,筛选适用于饮料的优质方法以及开发新型饮料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应用前景。
本文主要对饮料的分类及其制作工艺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综合开发应用具有不同特性的饮料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