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卦序结构分析
先后天易经八卦各种卦序排列原理
![先后天易经八卦各种卦序排列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2279d00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86.png)
先后天易经八卦各种卦序排列原理一、阴阳爻:1、阴阳爻:▅▅▅▅▅阳爻,九。
阳爻在最下第一爻为初九,在最上第六爻为上九,在二至五爻为‘九二’至‘九五’;▅▅▅▅阴爻,六。
阴爻在第一爻为初六,在上爻为上六,在二至五爻为‘六二’至‘六五’。
2、爻位:八卦里,每卦3爻,自下而上,为下爻、中爻、上爻也。
64卦里,每卦6爻,自下而上,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也。
阳爻在最下第一爻为初九,在最上第六爻为上九,在二至五爻为‘九二’至‘九五’;阴爻在第一爻为初六,在上爻为上六,在二至五爻为‘六二’至‘六五’。
看64卦的卦象时,不论主卦互卦变卦,一般都以该三个爻的八卦之中爻为主事者。
64卦离,上下两卦对应的爻位,互相感应作用可以看出上下是否相应。
二、先天八卦图:1、八卦起源:传为伏羲圣王,根据阴阳四时变化,直接排出先天八卦图。
再把先天八卦图等分八份,就成为八卦。
每卦3爻,以下爻(初爻)为大为重,以上爻为小为轻。
方法如下:1)先画3个同心圆环,在其空白圆弧中间,涂出圆弧形阴阳爻(涂黑表示阴,涂白表示阳),每卦3爻,以下爻(初爻)为大为重,以上爻为小为轻。
就能直接排出先天八卦图。
按照古人习惯,以下为北方(配冬季),左为东方(配春季),上为南方(配夏季),右为西方(配秋季)。
2)内圈圆(下爻),从垂直子午线等分成2份,象征冬至到夏至为上半年、夏至到冬至为下半年。
相邻两格比较而言分阴阳:——上半年逐渐转暖为阳(涂白色);——下半年逐渐转冷为阴(涂黑色)。
第一爻(初爻)成。
3)中间圆环(中爻),再加上水平卯酉线,等分成4份,象征四时: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四个季节的中点。
)相邻两格比较而言分阴阳:——上半年里,冬至后至春分较冷为阴(涂黑色),春分后至夏至较热为阳(涂白色)。
——下半年里,夏至后至秋分较热为阳(涂白色),秋分后至冬至冷为阴(涂黑色)。
第二爻(中爻)成。
4)外圈圆环(上爻),再把四季等分,等分成8份,象征八节: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
「易经」八宫六十四卦中上卦、下卦奥秘图文详解
![「易经」八宫六十四卦中上卦、下卦奥秘图文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810606d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76.png)
「易经」⼋宫六⼗四卦中上卦、下卦奥秘图⽂详解易经⼋宫中为何会有上下卦的定论?这个要从⼋宫卦序的构成与排列说起。
⼋个宫中,卦位的排列能有什么呢?有朋友⼀定会说,易经卦序的排列能有啥,还不就是那六⼗四个卦。
是的卦还是那些卦,没有任何改变。
但学习易经是不能固守思维,易学得精髓就是变化中的相辅相成、有始有终、循环往复。
所以在学习易学得过程中⼀定要仔细的观摩思考,⽅能获取更丰富的易学精髓。
⾔归正传,下⾯开始今⽇的讲课,易经⼋宫上下卦。
图上就是易经⼋宫六⼗卦的排布,那这卦中为何要分上下卦呢,这⾥我们就要⼀起来细看⼋宫中各卦的图了。
(乾、兑、离、震)宫(巽、坎、⾉、坤)宫看了这个⼋宫总的图,还是看不清楚其中的构成⽞妙所在,这⾥就要细看各个宫位中,⼋个卦象的构成。
下⾯就先看看乾宫的卦序:乾宫(乾、姤、遁、否、观、剥、晋、⼤有)这⾥⾯先看到前四卦是否发现⼀个共同点,四个卦中上卦都没有变动,还是天(乾)卦,乾宫的四个上卦。
下卦(观、剥、晋、⼤有)卦中,上卦变动了,不在是天为上卦了,上变⽽下不变。
关于⼋宫中个卦变动在前⾯讲过:⼀世、⼆世、三世、四世、五世、游魂卦、归魂卦。
这⾥再简单讲讲,后⾯游魂与归魂。
游魂卦(晋):游意是来往、不固定、移动。
魂是漂浮不定,游魂即是不固定、经常移动的魂。
此意⽤在游魂卦上,就有了“变”的主象,因⽽,游魂卦不管出现在预测何种事上,均以“变”都是主象。
⼋宫中游魂卦有⼋个(晋、⼩过、讼、⼤过、颐、明夷、中孚、需),在后续的学习易经中,看卦⽂的时候,可以详细品读其中卦象是否均有不定数。
归魂卦(⼤有):游的反象变是归,意为“不变”。
⾔外之意是意定不变。
同时也是事项的定点。
下⾯看看其他⼏个宫的卦象:兑宫(兑、困、萃、咸、蹇、谦、⼩过、归妹)离宫(离、旅、⿍、未济、蒙、涣、讼、同⼈)震宫(震、豫、解、恒、升、井、⼤过、随)巽宫(巽、⼩蓄、家⼈、益、⽆妄、噬磕、颐、蛊)坎宫(坎、节、屯、即济、⾰、丰、明夷、师)⾉宫(⾉、贲、⼤蓄、损、睽、履、中孚、渐)坤宫(坤、复、临、泰、⼤壮、夬、需、⽐)看完⼋宫中各卦序的排列,是否有所感悟了。
周易的结构组成
![周易的结构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810a72a63c1ec5da50e270f5.png)
《周易》的结构组成——摘录于兴让著《周易研究》第三章节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结构组成,《周易》自然也不例外,更何况《周易》本身乃由符号错综而成,其结构就显得更为复杂。
就简略而论,《周易》的结构乃是阴阳符号变易而成。
还有,《周易》的结构乃是《乾》(☰)、《坤》(☷)、《巽》(☴)、《震》(☳)、《坎》(☵)、《离》(☲)、《艮》(☶)、《兑》(☱)八卦相摩相荡重叠而成。
如果再往详细一点,就是《周易》中的原始八卦各代表一种物象;两种物象又各互相重叠组成了新的事物象征。
也有两个原始八卦相重叠组成了新的事物象征,这种事物又由六个爻位组成;这六个爻位的容变易又赋予了这个事物的一个特定容。
就一般情况而言,这是人们所共知的常识。
《周易》的研究到了宋代,一个叫邵雍的易学大师的研究颇令人关注。
在《周易》的占卜方面,他发明了“数字起卦”法,对占卜术来说,可以说是一次变革。
除此以外,他对《周易》的卦形结构组成也颇有研究,并推出了《伏羲八卦次序图》、《伏羲八卦方位图》、《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文王八卦次序图》、《文王八卦方位图》六种图形(见图二、图三、图四、图五、图六、图七)。
我们先来看看邵雍所谈的这些结构。
这些图形被朱熹首次列入他的《周易本义》之首,并加了注译。
其图形(二)下注为:《系辞转》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邵子曰:“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也。
”《说卦传》曰:“《易》,逆数也。
”《邵子》曰“《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自《乾》至《坤》,皆未得生之卦,若逆推四时之比也。
”后六十四卦次序放此。
其图形(三)下注为:《说卦传》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
”邵子曰:“《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兑》东南,《巽》西南,《艮》西北。
自《震》至《乾》为顺,自《巽》至《坤》为逆。
《周易》64卦的排列顺序有什么内在规律?
![《周易》64卦的排列顺序有什么内在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413fbc4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62.png)
《周易》64卦的排列顺序有什么内在规律?对于《周易》64卦排序原理,孔子在《易传》中专门有一篇《序卦传》作专门论述。
笔者在研读《周易》的过程中,也发现了64卦的一些排列规律,借这个题目奉献给大家,供大家参考。
一,为什么64卦排序以乾坤两卦为首而以既济、未济两卦为尾?这个课题涉及到交互卦的问题。
每个卦都有自己的交互卦,交互卦反映本卦的本质与内涵。
每个卦都有交互卦,交互时,舍弃本卦的初爻与上爻,而取其中爻,以其上下互卦组成新卦即为交互卦。
《系辞传》云:“《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
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
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
初辞拟之,卒成之终。
若夫杂物撰德,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
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
”交互卦取本卦之中爻,故可辩其是与非,知其存亡吉凶之道,所以交互卦能反映本卦的本质与内涵。
每个卦都有交互卦,交互卦还会有交互卦,但是交互卦的交互卦最终就会归结为4个卦,这4个卦就是《乾》、《坤》、《既济》、《未济》。
也就是说《周易》64卦,或其交互卦直接就是这4个卦,或其交互卦的交互卦就是这4个卦(具体交互卦规律见附表),这4个卦就是所有卦的交互卦的最终结果。
《乾卦》的交互卦还是《乾坤》、《坤卦》的交互卦还是《坤卦》。
《乾》、《坤》两卦的交互卦都是其自身,已经不再发生变化。
《既济卦》的交互卦是《未济卦》,《未济卦》的交互卦为《既济卦》,两卦互为交互卦,所以也不再有别的变化。
“既济”、“未济”表示事物所处的两种状态,但《既济卦》的交互卦是《未济卦》,《未济卦》的交互卦是《既济卦》,说明这两种状态是相互转换的,也就是说,事物永远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始而有终,终而又始。
《周易》64卦推演了天地万物之间的一切道理和规律,而这些道理和规律的内涵和实质归根到底就是一个道理和规律,这就是万物生于天地父母,永远处于始而有终,终则又始的运动变化之中。
这是宇宙间最基本的道理和规律。
《乾》、《坤》两卦代表天地父母,是万物的本源,故《周易》以《乾》、《坤》两卦为开头;《既济》、《未济》两卦代表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揭示事物不断运动变化的规律,故《周易》以《既济》、《未济》两卦为结束。
周易(易经)64卦数学排列规律图
![周易(易经)64卦数学排列规律图](https://img.taocdn.com/s3/m/88d62a01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5.png)
周易(易经)64卦数学排列规律图展开全文(图一:《周易》64卦数学排列规律图)图二、三:叉线图1、2)1.图2-5的规律都包含在图1中,《易经》64卦在数学排列上,有着严密的对称性;2.“64卦规律图”的存在,证明了流传至今的“通行本《易经》”在卦序排列上是正确传承的。
任何不同于“通行本《易经》”的卦序都是有问题的;3.《易经》64卦不仅在数学排列上具有此严密的对称规律,在内容上,也是前后卦相连贯的(请参见鄙人作品“易说《易经》”)。
这非常神奇,肯定消耗了作者n多的脑细胞。
这也说明“通行本《易经》”的作者极有可能是一个人,最多是几位要好的史官相互合作写的,不大可能是几代人前后续写的; 4.图1否定了若干不正确的64卦规律图,其实什么“河图”“洛书”根本就是数学问题,跟《易经》毫不沾边; 5.图1的规律由“8卦”顺序决定。
我本来拟定的顺序有二,一是乾坤巽震艮兑坎离,二是乾坤艮兑巽震坎离。
我们知道乾qian代表天,坤kun代表地,巽xun代表风,震zhen代表雷,兑dui代表泽,坎kan代表水,离li代表火。
图1说明8卦的顺序必然是这两者之一,先天八卦、后天八卦都有问题,按它们画图1的话,都不能得到最简单,最简洁的图形;6.图1有助于《易经》的初学者;7.图1不能说成是“卦序图”,其实除非是从1到64按顺序排,实在找不到“卦序图”。
而图4只在局部存在卦序规律,图4可以得出图5。
8.给图1添上两条“对角轴线”,可以发现除了4组卦外,都能以某一条“对角轴线”形成“翼式对称”;而1、2;29、30;27、28;61、62等4组,不能以这两条“对角轴线”形成“翼式对称”(它们踩在某一条“对角轴线”上,按此轴线折叠后,相对的两卦不是分布于轴线两侧)。
ok,“翼式对称”的各卦,其卦符旋转180度,就是其奇偶数的卦符,如第25卦的卦符旋转180度得到第26卦的卦符;“非翼式对称”的8卦,其卦符自身上下卦相对称。
ok,这便是图5中巽和兑、震和艮同步出现的原因。
《易经》六十四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以及卦序
![《易经》六十四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以及卦序](https://img.taocdn.com/s3/m/29c9e56a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77.png)
《易经》六十四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以及卦序《易经》六十四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以及卦序1.六十四卦中,上卦体为主导体,即主事时令,下卦体为方位,即主事方位。
上下卦体结合反映了什么时令在什么方位的关系。
如上乾下坤,上乾主事春风前后各22.5天、合计45天的时令,下卦体坤主事西方。
这一结合体反映了乾主事时期来到主事方位坤,形成了新的统一体。
2.六十四卦中,按照上卦体相同归类的原则,归为八类,每类有八个卦体。
如上卦体为离,那么下卦体有八类,即离、巽、坤、震、坎、艮、乾、兑。
这六十四卦中,按照上单经卦的生成排列数序,为坤、震、坎、艮、乾、兑、巽、离。
上卦体相同,下卦体的排列原则为:以与上卦体相同为始点,依次递进生成。
如:上卦体为巽,那么所有上卦体为巽的复合卦排列规则是巽、坤、震、坎、艮、乾、兑、离。
其他依次类推。
3.上卦体相同的八个卦体时令之和为45天的时令,即每一个卦体的时令又把主事卦体45天分为8份,每一份为5.625天。
如:上卦体所有相同的为艮,每一个艮统5.625天,即上艮下艮卦体统第一个5.625天,上艮下乾统第二个5.625天,上艮下兑统第三个5.625天,上艮下离统第四个5.625天,上艮下巽统第五个5.625天,上艮下坤统第六个5.625天,上艮下震统第七个5.625天,上艮下坎统最后一个5.625天。
其他依次类推。
一句话:以上卦体相同归类,八个相同上卦体之和统一个单经卦的45个单位时令,八个45天,即64个上卦体时令之和就是一个360度的周期(圆周)。
简单的说,六十四卦中,每一个卦体统5.625天。
下卦体为方位属性,八个上卦体相同而下卦体不同,反映了八个5.625天依序组合为45天的大时令,大时令以8个时间段,每一个时间段来到一个方位。
六十四卦卦序:1.八个上卦体相同为坤、下卦体不同的八个卦为1——8的顺序,上坤下坤体为六十四卦第1卦,下卦体依次为震、坎、艮、乾、兑、离、巽,即上坤下巽为六十四卦的第8卦;2.上卦体相同为震,下卦体不同的八个卦体为六十四卦中的第9——16卦,其中上震下震为9卦,中间依次为下卦体是坎、艮、乾、兑、离、巽、坤,即上震下坤为第16卦;3.上卦体相同为坎,下卦体不同的八个卦体为六十四卦中的第17——24卦,其中上坎下坎为17卦,中间依次为下卦体是艮、乾、兑、离、巽、坤、震,即上坎下震为第24卦;4.上卦体相同为艮,下卦体不同的八个卦体为六十四卦中的第25——32卦,其中上艮下艮为25卦,中间依次为下卦体是乾、兑、离、巽、坤、震、坎,即上艮下坎为第32卦;5.上卦体相同为乾,下卦体不同的八个卦体为六十四卦中的第33——40卦,其中上乾下乾为33卦,中间依次为下卦体是兑、离、巽、坤、震、坎、艮,即上乾下艮为第40卦;6.上卦体相同为兑,下卦体不同的八个卦体为六十四卦中的第41——48卦,其中上兑下兑为41卦,中间依次为下卦体是离、巽、坤、震、坎、艮、乾,即上兑下乾为第48卦;7.上卦体相同为离,下卦体不同的八个卦体为六十四卦中的第49——56卦,其中上离下离为49卦,中间依次为下卦体是巽、坤、震、坎、艮、乾、兑,即上离下兑为第49卦;8.上卦体相同为巽,下卦体不同的八个卦体为六十四卦中的第57——64卦,其中上巽下巽为57卦,中间依次为下卦体是坤、震、坎、艮、乾、兑、离,即上巽下离为第64卦。
通俗解读《易经》(3)
![通俗解读《易经》(3)](https://img.taocdn.com/s3/m/771eaa0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ca.png)
通俗解读《易经》(3)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是在八单卦的基础上,将一单卦与每一单卦重叠组合,共八个单卦乘以八组,等于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每一卦由两个单卦共六爻组成,因两单卦重叠,六爻卦名重卦。
爻、单卦、重卦在解卦中会同时应用。
六十四卦总数和卦名不变,因取义不同,在排列组合上亦显不同,可以组成多种卦序,下面向大家介绍三种常用的卦序排列。
一、孔子《序卦传》排列法孔子的卦序排列是依据六十四卦相互发展渐进的关联及因果关系而排列的,其前后卦的相互关联及因果关系在《序卦传》有详细叙述。
《周易》经文卦序排列采用孔子的卦序排列法,分上下经,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
上经1、乾卦,由两个乾卦单卦重叠组成,乾为天;2、坤卦,由两个坤卦单卦重叠组成,坤为地;3、屯卦,由上坎卦和下震卦重叠组成,为水雷屯;4、蒙卦,由上艮卦和下坎卦重叠组成,为山水蒙;5、需卦,由上坎卦和下乾卦重叠组成,为水天需;6、讼卦,由上乾卦和下坎卦重叠组成,为天水讼;7、师卦,由上坤卦和下坎卦重叠组成,为地水师;8、比卦,由上坎卦和下坤卦重叠组成,为水地比;9、小畜卦,由上巽卦和下乾卦重叠组成,为风天小蓄;10、履卦,由上乾卦和下兑卦重叠组成,为天泽履;11、泰卦,由上坤卦和下乾卦重叠组成,为地天泰;12、否(音pǐ)卦,由上乾卦和下坤卦重叠组成,为天地否;13、同人卦,由上乾卦和下离卦重叠组成,为天火同人;14、大有卦,由上离卦和下乾卦重叠组成,为火天大有;15、谦卦,由上坤卦和下艮卦重叠组成,为地山谦;16、豫卦,由上震卦和下坤卦重叠组成,为雷地豫;18、蛊(音gǔ)卦,由上艮卦和下巽卦重叠组成,为山风蛊;19、临卦,由上坤卦和下兑卦重叠组成,为地泽临;20、观卦,由上巽卦和下坤卦重叠组成,为风地观;21、噬嗑(音shìkè)卦,由上离卦和下震卦重叠组成,为火雷噬嗑;22、贲(音bì)卦,由上艮卦和下离卦重叠组成,为山火贲;23、剥卦,由上艮卦和下坤卦重叠组成,为山地剥;24、复卦,由上坤卦和下震卦重叠组成,为地雷复;25、无妄卦,由上乾卦和下震卦重叠组成,为天雷无妄;26、大畜卦,由上艮卦和下乾卦重叠组成,为山天大蓄;27、颐卦,由上艮卦和下震卦重叠组成,为山雷颐;28、大过卦,由上兑卦和下巽卦重叠组成,为泽风大过;29、坎卦,由两个坎卦单卦重叠组成,坎为水;30、离卦,由两个离卦单卦重叠组成,离为火。
周易-八卦顺序
![周易-八卦顺序](https://img.taocdn.com/s3/m/41349c34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e2.png)
周易-八卦顺序先天八卦的排序: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后天八卦顺序:一数坎来二数坤,三震四巽是中分,五数中宫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
风水学最常用的三种:1、实用八卦图先天八卦主“生”,据说人的饮食、穿衣、生老病死、养殖种植、冶炼金属等等生态、生产方面的事情,可由先天八卦演算。
后天八卦主“克”,祭祀、婚丧嫁娶等,可由后天八卦演算,由八卦、五行、干支、八门及四象,综合相配。
(2)实用九宫图四正:为北、东、南、西,即:坎、震、离、兑,数为一、三、九、七。
四维:又叫四隅,西南、西北、东北、东南,即:坤、乾、艮、巽,数二、六、八、四。
中宫:为中央,五。
(3)实用九宫八风图在九宫图上加进一年节气和干支,就成为另一种中国风水学实用图——九宫八风图。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
庚是大肠辛是肺,壬是膀胱癸肾脏。
八卦气场通过五脏影响人体,试验:即用磁铁或电磁铁,每三个一组按阴阳爻排成八个卦象,其次序取先天八卦之序,体验者在卦中面南背北,附加磁场转动,体验者的反应结果:乾卦转向南时(正常卦位),肺凉脚热;坤卦转向南时(反卦位),脾热脚凉;离卦转向南时,心热肾凉;坎卦转向南时,(即“水火既济”卦)肾热心凉;兑卦转向南时,肺凉;艮卦转向南时,脾热;震卦转向南时,肝热。
人造的八卦场中,人的脏腑感觉基本与相对应方位的属性相关联。
在实验中,除了磁铁模拟八卦气场以外,还可以用运气书符、书卦、书画、挂于墙壁的方法进行体验,这就是风水学中用符调场的方法。
宇宙气场尽管人肉眼看不到,但它是按这个规律分布。
无论事物大小都是一个太极,均在后天八卦的运转之中。
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应用1)紫微六壬:“先天、后天”两者都要用;2)六爻:用“先天”多,“后天”看风水用;3)梅花易数:均用“先天八卦”的“数”;4)八字:基本不用“先天”,懂卦词,能忽悠就得。
5)风水:“先天、后天”两者都要用(“先天”主要用其“数”);6)名字:7)手机:从先天64卦卦序中可以看出,阴阳的变化是自上而下的,所以先天卦是以上爻为初的。
周易六十四卦的平面排列
![周易六十四卦的平面排列](https://img.taocdn.com/s3/m/973b5e10fad6195f312ba6dc.png)
周易六十四卦的平面排列专本《周易》六十四卦有一个排序,乾、坤、屯、……小过、既济、未济。
这是《易经·序卦传》给出的卦序。
假如我们按照这个排序将六十四卦编号,就成为1乾、2坤、3屯、……62小过、63既济、64未济。
这样一来,六十四卦就有了一个排序的序号。
根据这个排序的序号,我们在平面空间中怎样排列这六十四卦呢?普遍的做法,就是把这个顺序按照8行8列顺着排出来。
即便用其它排序,如二进制排序,京房排序,或者宋人伏羲卦序,一般的做法都把卦序按照8行8列顺着排出来,这是易经研究的一个误区。
这种普遍的做法,就是依次将卦像按照卦序序号在平面空间由左到右由上到下挨个排出来,把空间排列和序号排列等同起来,这是错误的排列方法。
序号在空间的排列,就周易起源来说,应该反映出宇宙的系统平衡。
那么怎样的平面空间排列才能反映出宇宙的系统平衡哲学概念呢?依据《史记·周本纪》的说法,六十四卦是周文王被囚羑里时期根据八卦演义出来的。
而文王八卦,也就是后天八卦,按照公认的研究,来源于洛书河图。
这是可以证实的。
因为洛书河图的9个数字的平面空间排列,正好排成一个幻方,使得每列每行以及两个对角线三个数字之和都是15。
即序号的空间排列正好反映空间的系统平衡。
而后天八卦的序号编排是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五为中宫,乾六,兑七,艮八,离九。
后天八卦的平面空间排列是震东,兑西,离南,坎北,乾西北,坤西南,艮东北,巽东南。
我看可以看出,文王后天八卦的排列和九宫排列一样,和洛书河图一样,正好是一个幻方,如何一行或一列以及对角线的数字之和都是15。
《易经·系辞》:“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即八卦用以类推宇宙万物,按照《易经》的哲学思想,宇宙是“损有余补不足”的平衡系统,物极必反,盈满则亏,这是贯穿《易经》内容里的宇宙平衡哲学理念。
错综复杂——周易卦序的排布规律
![错综复杂——周易卦序的排布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1040bd5e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a4.png)
错综复杂——周易卦序的排布规律易经是⼀门关于时(时间)和位(空间)的学问,讲究得时得位,即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位置,这就是所谓的吉,反之就是凶。
因此易经特别强调秩序(顺序),包括易经万物⽣成模型的演化顺序、先阳后阴的阴阳⼆分顺序、天地⼈三才的顺序、四象相推的先后顺序、五⾏⽣克的循环顺序以及⼋卦的先天和后天顺序等等。
今天我们来了解六⼗四卦的顺序。
六⼗四卦的排序⽅法有很多,包括连⼭易序、归藏易序、帛书易序等等,⽬前最为流⾏的排序⽅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周易卦序、先天卦序和⼋宫卦序。
我们先来介绍周易卦序。
周易卦序是《周易》⼀书中六⼗四卦的排列顺序。
为⽅便记忆,朱熹总结出了《六⼗四卦卦序歌》,将六⼗四卦分为上经三⼗卦和下经三⼗四卦。
《六⼗四卦卦序歌》内容如下:上经乾坤屯蒙需讼师,⽐⼩畜兮履泰否,同⼈⼤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剥复⽆妄⼤畜颐,⼤过坎离三⼗备。
下经咸恒遁兮及⼤壮,晋与明夷家⼈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震继,⾉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四。
六⼗四卦卦序图如下:周易卦序《序卦传》中按照万物⽣成衍化的顺序对周易卦序做了说明:有天地,然后万物⽣焉。
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也。
物⽣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
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之道也。
饮⾷必有讼,故受之以讼。
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
众必有所⽐,故受之以⽐;⽐者,⽐也。
……不过对周易卦序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这个卦序不⼀定是周⽂王所定。
从周⽂王到孔⼦的⼏百年间,六⼗四卦的顺序可能有很多排法,直到孔⼦(或其门⼈弟⼦)做《序卦传》,这个卦序才被固定下来并⼀直沿⽤⾄今。
周易卦序⾃提出后就⼀直众说纷纭,没有⼈能猜透其排序依据,《说卦传》是按照事物的发展衍化的⾃然顺序来解释,其中不免有牵强附会之处。
唐代的孔颖达在《周易本义》中提出了'⼆⼆相偶,⾮覆即变'的观点,也只是对这个排序做出了部分解释,⽽未能完全解释。
序卦、杂卦
![序卦、杂卦](https://img.taocdn.com/s3/m/3a9537fee009581b6bd9ebe2.png)
国学院 辛亚民
《序卦》、《杂卦》论卦序、卦义
《序卦》又称为《序卦传》,《杂卦》又 称为《杂卦传》。它们是今本《易传》的 第六、第七种。 《序卦》和《杂卦》都论述了《周易》的 卦序和卦义,但其理解和侧重点又各有不 同。
《序卦》论卦序之义
《序卦》是一篇分析《周易》六十四卦的编排次 序,并揭示诸卦前后相承意义的专论。
《序卦》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 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 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 错。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 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遁者, 退也;物不可以终遁,故受之以大壮。物不可以 终壮,故受之以晋。晋者,进也;进必有所伤, 故受之以明夷。夷者,伤也;伤于外者必反于家, 故受之以家人。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
《序卦》
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 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可观而后有 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物不 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 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 剥也;物不可以终剥,剥穷上反下,故受 之以复。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
《序卦》
有无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物畜然 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不养 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物不可以终过, 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陷必有所丽, 故受之以离。离者,丽也。
《序卦》论卦序之义
《序卦》主旨是论卦序之义,但在论卦与 卦前后相联的关系时, 它也以简约的语言 概括了诸卦名义。这些对卦义的论述,有 的切合各卦的实际,有的只是取其一端, 以偏概全。为了揭示卦序之义, 将六十四 卦建立起因果连续性的链条,它不得不对 卦义取其所需。
几种八卦的卦序
![几种八卦的卦序](https://img.taocdn.com/s3/m/1098da13227916888486d749.png)
几种八卦的卦序(2010-03-12 06:34:25)转载《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有着内在的根据,按照古人说法,这种排列反映了世界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以乾坤为首,象征着世界万物开始于天地阴阳,乾为阳,为天;坤为阴,为地。
乾坤之后为屯、蒙,屯、蒙,象征着事物刚刚开始,处于蒙味时期。
于是,传说中就有了两种卦序一、先天八卦的卦序,这是与河图是盖天派概括天地自然的一种模式图。
因为盖天派定义了天为阳,地为阴。
所以,先天八卦把天(乾)定位在上(南),把地(坤)定位在下(北)。
一乾、二兑、三离、四震、五巽、六坎、七艮、八坤。
二、文王后天八卦的卦序以离南坎北,震东兑西,后天八卦是讲流行。
后天八卦图又称文王八卦图,即震卦为起始点,位列正东。
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巽卦,东南;离卦,正南;坤卦,西南;兑卦,正西;乾卦,西北;坎卦,正北;艮卦,东北。
如象征节气,则震为春分,巽为立夏,离为夏至,坤为立秋,兑为秋分,乾为立冬,坎为冬至,艮为立春。
但是这种排列并不是唯一的。
1973年在湖南长沙市东郊的马王堆汉墓中发现了写在帛上的《易经》叫帛书《易经》,帛书《易经》排列完全不同于今本《周易》,它是按照八卦相重的原则,把《周易》六十四卦分成八组,叫八宫,六十四卦分属于八宫。
另外,在后来的学者们手中,还有一种卦序,尽管知道的人不多,但在学术上也很重要。
这个卦序是,一乾,二坎,三离,四震,5巽,六坎,七艮,八坤。
这是清代陈梦雷的易图中排列的卦序,属于易学在清代的学术发展水平的代表。
陈梦雷对易图的研究,可以说是集前人之大成,其中最有数理意义的是“方图纵横八卦图”和“方图纵横贞悔图”,其中这个卦序就是“方图纵横贞悔图”中的卦序,用于对称分析。
论《周易》中六十四卦卦序排列的规律
![论《周易》中六十四卦卦序排列的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3e0c7b36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2a.png)
论《周易》中六十四卦卦序排列的规律《周易》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典籍,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六十四卦。
这六十四卦是通过六条爻线的变化组合而成,每个卦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和象征。
在《周易》中,这六十四卦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个规律。
首先,在《周易》中,六十四卦是分为两部分排列的,这两部分分别称为上经和下经。
上经包括了从乾卦到离卦的八个卦,下经包括了从坤卦到兑卦的八个卦。
这种排列方式是与六十四卦的图形形态密切相关的。
其次,在上经和下经中,卦序的排列是有一定规律的。
上经中的八个卦按照“天都,大壮,谦,豫,随,蛊,临,观”的顺序排列,下经中的八个卦则按照“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的顺序排列。
可以看到,在上经中,一开始就包括了后来所有的几个卦,这也是因为这些卦被认为是比较重要的,具有领导性的卦象。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经和下经中,卦的排列是互相呼应的。
例如,上经中的第一个“乾卦”和下经中的最后一个“兑卦”是互相呼应的,因为这两个卦都是以全阳和全阴开始的,代表着一种固定不变的状态。
同样地,下经中的第一个“坤卦”和上经中的最后一个“离卦”也是互相呼应的,因为这两个卦都是以全阴和全阳结束的,代表着一种变化的状态。
此外,在每个卦内部,爻的排列也是有一定规律的。
根据传统的排列方式,每个爻的排列顺序是从下到上,即首先排列最底部的下爻,然后是中爻,最后是上爻。
这种排列方式是基于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的,认为人类的活动是从地面开始的,然后才会上升到空中。
总的来说,《周易》中六十四卦的排列方式是非常有规律的。
这种排列方式表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自然、宇宙和人生的理解,也为后人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参考,去研究这部经典典籍的全貌。
六十四卦卦序排列原理
![六十四卦卦序排列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4ae6c6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8a.png)
六十四卦卦序排列原理
六十四卦是《易经》中的核心内容,它们是由六个爻组成的符号,每个爻有两种状态,阴和阳。
这些符号被组合成六十四种不同的卦,每个卦都有独特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是根据它们的卦序来确定的,这个顺序是根据《易经》的原理和哲学思想来确定的。
首先,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是根据它们的卦序来确定的。
卦序是指每个卦的编号,从第一卦乾到第六十四卦未。
这个顺序是根据《易经》的哲学思想来确定的,其中乾为天,坤为地,天地是宇宙的两个基本元素,因此乾和坤被放在了第一和第二位。
接下来的四个卦是由乾和坤组合而成的,它们代表了四个季节和四个方位。
这些卦的排列顺序是根据它们的象征意义和哲学思想来确定的。
其次,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还受到了《易经》的原理的影响。
《易经》中有两个重要的原理,一个是阴阳五行,另一个是变化无穷。
阴阳五行是指宇宙中的五种元素,分别是木、火、土、金、水,它们代表了宇宙中的各种物质和现象。
变化无穷是指宇宙中的一切都在不断变化和演化,没有固定不变的状态。
这些原理被应用到六十四卦的排列中,使得每个卦都有独特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最后,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还受到了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六十四卦被广泛应用于占卜和预测,它们被认为是预示未来的神秘符号。
因此,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也受到了历史和文化的影响,它们被认为是一种神秘的、具有预测能力的符号系统。
综上所述,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是根据《易经》的原理、哲学思想、历史和文化等多种因素来确定的。
这个顺序不仅反映了宇宙的本质和变化,还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的精髓。
周易64卦卦序、卦象、卦数、卦变及帛书信息
![周易64卦卦序、卦象、卦数、卦变及帛书信息](https://img.taocdn.com/s3/m/d3ead8210b4c2e3f56276309.png)
周易卦序周易卦名卦图拼音八卦构成二进制十进制综卦错卦互卦帛书卦序帛书卦名1乾qián乾为天11111163坤為地乾為天1健2坤kūn坤为地0000000乾為天坤為地33川3屯zhūn水雷屯01000117山水蒙火風鼎山地剝23屯4蒙méng山水蒙10001034水雷屯澤火革地雷復13蒙5需xū水天需01011123天水訟火地晉火澤睽18襦6讼sòng天水讼11101058水天需地火明夷風火家人5讼7师shī地水师0000102水地比天火同人地雷復37师8比bì水地比01000016地水師火天大有山地剝19比9小畜xiao xù风天小畜11011155天澤履雷地豫火澤睽58少10履lǚ天泽履11101159風天小畜地山謙風火家人4礼11泰tài地天泰0001117天地否天地否雷澤歸妹3412否pǐ天地否11100056地天泰地天泰風山漸2妇13同人tóng rén天火同人11110161火天大有地水師天風姤6同人14大有dà yōu火天大有10111147天火同人水地比澤天夬50大有15谦qiān地山谦0001004雷地豫天澤履雷水解35嗛16豫yǜ雷地豫0010008地山謙風天小畜水山蹇27馀17随suí泽雷随01100125山風蠱山風蠱風山漸47隋18蛊gǔ山风蛊10011038澤雷隨澤雷隨雷澤歸妹16箇19临lín地泽临0000113風地觀天山遯地雷復36林20观guān风地观11000048地澤臨雷天大壯山地剝59观21噬嗑shì hé火雷噬嗑10100141山火賁水風井水山蹇55筮□22贲bì山火贲10010137火雷噬嗑澤水困雷水解14蘩23剥bō山地剥10000032地雷復澤天夬坤為地11剥24复fù地雷复0000011山地剝天風姤坤為地39復25旡妄wú wàng天雷旡妄11100157山天大畜地風升風山漸7无孟26大畜dà xù山天大畜10011139天雷無妄澤地萃雷澤歸妹10泰蓄27颐yí山雷颐10000133澤風大過坤為地15颐28大过dà guò泽风大过01111030山雷頤乾為天48泰过29坎kǎn水为坎01001018離為火山雷頤17习赣30离lí火为离10110145坎為水澤風大過49罗31咸xián泽山咸01110028雷風恆山澤損天風姤44钦32恒héng雷风恒00111014澤山咸風雷益澤天夬32恒33遯dùn天山遯11110060雷天大壯地澤臨天風姤3椽34大壮dà zhuàng雷天大壮00111115天山遯風地觀澤天夬26泰壮35晋jìn火地晋10100040地火明夷水天需水山蹇51溍36明夷míng yí地火明夷0001015火地晉天水訟雷水解38明夷37家人jiārén风火家人11010153火澤睽雷水解火水未濟63家人38睽kuí火泽睽10101143風火家人水山蹇水火既濟53乖39蹇jiǎn水山蹇01010020雷水解火澤睽火水未濟2040解xiè雷水解00101010水山蹇風火家人水火既濟30解41损sǔn山泽损10001135風雷益澤山咸地雷復12损42益yì风雷益11000149山澤損雷風恆山地剝64益43夬guài泽天夬01111131天風姤山地剝乾為天42夬44姤gòu天风姤11111062澤天夬地雷復乾為天8狗45萃cuì泽地萃01100024地風升山天大畜風山漸43卒46升shēng地风升0001106澤地萃天雷無妄雷澤歸妹40登47困kùn泽水困01101026水風井山火賁風火家人45困48井jǐng水风井01011022澤水困火雷噬嗑火澤睽24井49革gé泽火革01110129火風鼎山水蒙天風姤46勒50鼎dǐng火风鼎10111046澤火革水雷屯澤天夬56鼎51震zhèn雷为震0010019艮為山巽為風水山蹇25辰52艮gèn山为艮10010036震為雷兌為澤雷水解9根53渐jiàn风山渐11010052雷澤歸妹雷澤歸妹火水未濟60渐54归妹guī mèi雷泽归妹00101111風山漸風山漸水火既濟29归妹55丰fēng雷火丰00110113火山旅風水渙澤風大過31丰56旅lǚ火山旅10110044雷火豐水澤節澤風大過52旅57巽xùn风为巽11011054兌為澤震為雷火澤睽57筭58兑duì泽为兑01101127巽為風艮為山風火家人41夺59涣huàn风水涣11001050水澤節雷火豐山雷頤62涣60节 jié水泽节01001119風水渙火山旅山雷頤21节61中孚zhōng fú风泽中孚11001151雷山小過山雷頤61中复62小过xiǎo guò雷山小过00110012風澤中孚澤風大過28少过63既济jì jì水火既济01010121火水未濟火水未濟火水未濟22既济64未济wèi jì火水未济10101042水火既濟水火既濟水火既濟54未济。
九卜序卦说
![九卜序卦说](https://img.taocdn.com/s3/m/c3063eee81c758f5f61f67d2.png)
九卜序卦说研究卦序时,我们必须首先解决卦名确定、对卦分组和排列逻辑三个方面的问题。
卦序的规律有三:一、卦名的确立系作者依据八卦卦象而确定。
周易六十四卦的卦名,均由八卦的卦象而确定。
八卦卦名的确立现不可考,但六十四卦卦名的确立系从八卦派出推演而来的事实是勿需辩驳的。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兑上缺、巽下断、离中虚、坎中满,是卦象派生的根脉,也是把握卦象的原则。
比如,蒙卦,上为山,下为水,山下之水,人未可见,因此取名为蒙,喻示尚未可知,但不是不可知,因此又演化出学习、发掘的含义。
其他卦也是如此,卦名定有存在的道理,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发现。
二、互为倒置两卦成对置于卦序之中。
相对于卦序而言,从初爻至上爻是具体微观事件发展的一个完整周期,按照物极必返理论,事件发展周期完成后,必然走向事件的另一极端,从而开始一个新的微观事件周期,附合古中国太极阴阳的理论,我们善于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认识问题,同时矛盾的两个方面又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比如,师与比卦,从卦象上看是正反两个卦,比悦师忧,从卦名上看也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
天下分久必和,和久必分,师卦意味着战争,战争中人们呼唤的却是和平。
三、卦名的排列系事件发生发展的逻辑构成。
周易说卦传已经按照逻辑思维对卦序进行了解释,但由于跨越年代久远,除语言晦涩外,有些逻辑链接稍显牵强,需要我们进一步整理。
从宏观上看卦序完成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入繁、从始至终的过程,但最终又以未济结束,表示这个周期仍需要无休止地循环下去,一切还要走到起点上,阐述了循环往复上升的逻辑。
卦序的这种逻辑好像在告诉我们一种发展的轨迹,即“有一必有二”,事件的发生只是时间的问题。
从第一卦、第二卦开始就为事件的发生提供了基本判断。
比如,咸恒遁三卦,咸讲的是感情,有了感情就希望长相厮守,就有了恒卦,时间久了,又期盼自由,就有了遁卦。
综上所述:周易卦序试图用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来描述把握事物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
六十四卦的八宫卦序——六爻预测的重要基础
![六十四卦的八宫卦序——六爻预测的重要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66053211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ba.png)
六十四卦的八宫卦序——六爻预测的重要基础八宫卦序是实践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排序方式,是六爻预测的重要基础。
八宫卦序源于西汉时期的京房。
京房是西汉学者,本来姓李,字君明。
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易经》十二篇,施、孟、梁丘三家。
”施仇、孟喜、梁丘贺三家是西汉时期易学的主要流派,其中孟喜传给焦延寿,焦延寿传给京房。
京房对易学的传播和应用做出了重大贡献,京房易与周易的体系完全不同,提出了八宫卦序的排序方法,将六十四卦分为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个卦宫,每个卦宫各有八个卦,并将六十甲子与卦象卦爻相结合,所以后世又称为纳甲筮法,俗称六爻法,是目前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周易预测术。
后来发展到唐朝末年,宋朝初年,麻衣道人写了一本书叫做《火珠林》,根据京房的理论,系统地总结了纳甲筮法,所以后世又把纳甲筮法叫做火珠林法。
这个麻衣道人据说就是陈抟老祖的老师,不过人们对麻衣道人的了解,更多地是来自于《麻衣相法》这本书,《麻衣相法》这本书在民间的影响更大。
自《火珠林》问世后,后世还有很多关于纳甲的著作问世,如《易林补遗》、《阐奥歌章》、《洞林秘诀》、《卜筮全书》、《卜筮元龟》、《易冒》、《断易天机》、《黄金策》、《卜筮正宗》、《增删卜易》、《易隐》等,其中尤以刘伯温的《黄金策》影响最大。
近年来明末清初的野鹤老人集自己40多年的经验和卦例所著的《增删卜易》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八宫卦序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我们本节课要介绍的主要内容。
在介绍八宫卦序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两个全新的概念,即世应和六亲,这两个概念在京房易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我们研究八宫卦序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确定卦中六个爻的世应属性和六亲属性。
世应世应是京房易六爻卦中特有的两个爻位,世所在的爻位又称为世爻或者世位,应所在的爻位又称为应爻或者应位。
在易经预测中,世就是求测人自己,比如你去找人占卜预测,不管你是在算自己的事情,还是算别人的事情,在所得到的卦象中,世所在的爻位就代表你,世爻所具有的五行属性就是你在所测事件中的五行属性。
通行本周易卦序
![通行本周易卦序](https://img.taocdn.com/s3/m/e75c100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0.png)
通行本周易卦序,通常称为通行本序或今本卦序,是指广泛流行的《易经》卦爻辞文本(即《周易》经部)对六十四卦的叙述顺序。
这个卦序在易学界通常以“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等顺序排列。
通行本序整体规划包括三项内容:
1. 分篇及其数量分配;
2. 骨构,即主卦及其“主统散”结构;
3. 父母卦、子女卦两大板块互换卦项确定。
关于通行本序的原理,历代易界学人积极探究并试图予以合理解释。
其中,唐人孔颖达曾用“二二相偶,非覆即变”来概括通行本序的特点。
但无论哪种解释,都没有一种说法能够完美解释通行本序的原理。
更多有关通行本周易卦序的信息,建议咨询专业易学学者或查阅相关研究文献。
《易经》64卦的逻辑顺序解析法
![《易经》64卦的逻辑顺序解析法](https://img.taocdn.com/s3/m/03a7a350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1.png)
《易经》64卦的逻辑顺序解析法一、上经卦1、乾为天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无极就是道,道是推动无极转化成太极的一种自然的能量,看乾卦的卦象是六划,像天空中一层一层的云。
乾:读qián2、坤为地先有天之后,又有地。
坤卦是64卦中笔画最多的,共12划,地是一块一块的,像国家与国家,省与省,村与村,户与户,都是一块一块的,都有界。
坤:读kūn3、水雷屯两仪是天地,有了天地之后,生化出万物,万物生长,充满了天地之间。
屯:读zhūn,意为盈满。
4、山水蒙万物刚刚开始生化,还处于很幼稚的阶段。
卦象是山下有水,早晨看远山蒙蒙胧胧的,蒸腾的水雾。
山水蒙就是蒙住了,看不清楚。
蒙:读méng5、水天需万物生化处于蒙昧的阶段,需要有人来拨云见日,需要人来启蒙。
这种状态下,需要有人来解除疑惑。
帮助自己认识清楚周围的环境,同时也有精神层面上的一些需求。
此处的需要,不仅指饮食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的,需要找到老师,提供精神上的营养。
需:读xū6、天水讼讼就是在探讨、争论谁能做你的老师,根据自己的需要,找到能启迪自己迷茫的老师。
讼:读sòng7、地水师卦象上面是水,水代表智慧,下面是地,地代表坤,代表大众。
师是帅字头多一画,元帅本身就掌握千军万马,师比帅还要大一级,像以前皇帝都要听国师的,军队都要听军师的。
师就是为了解除迷惑和迷茫的。
师:读shī8、水地比有了师以后,就会出现师与师的对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比。
只有比较过之后才会有层次的高低。
只有能解除学生迷惑的老师才是一个好的老师。
比:读bì9、风天小畜通过比较之后,有了优劣之分之后,就会积蓄能量,来弥补不足,这个时候有了部分能量,就会有适合自己的舞台,同时也会小有积蓄。
畜:读xù10、天泽履履就是鞋的意思,古代的人贫穷,饭都吃不上的时候,都是光着脚的,但是一旦有了一些积蓄之后,就会讲究礼仪,就会讲究衣冠鞋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 ・ 0
成 内涵 格 的积 ,因此 “ 两仪 生 四象 ”释 为 2 2 4 “ x = , 四象 生八 卦 ”释为 2 4 8 x : 。用 内涵 格 8与其 自身
作 积就 得 内涵 格 6 4,积 中元 素 的 坐 标表 示恰 好 相应 于 卦 的 内外体说 法 内卦 为左 坐标 , 卦 为右 坐标 . 夕 如 果 以数 字 3 、1 、2 、0分别 表示 老 、长 、中、少 ,并 以正 负号 “ ”和 “ ”分 别表 示 阳和 阴 那 么 + 一
关键词:周 易 ;卦序 结构 ; 内涵格 ;主卦 ;从 卦 ;散卦
中 图 分类 号 : 8 B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63 75 (0 1 9 0 6 " 7 17 — 0 92 1) — 00 0 0
周 易 卦 序, 错综 复 杂, 呈 线 性序 , 显 两 向多 层 次 的 平 面结 构 。经 分 上 下, 不 而 卦别 主从 , 综 不变 成 错
6 4中的补 运算 和倒 序 运算 ,这 两运 算也 因此而 分 别被 称为 交错 运算 和 交综 运算 。重卦 生成 法被 解 释
收稿 日期 : 0 1 0 — 1 2 1- 8 2
作者简介: 张清宇(9 4 )男 , 14 一 , 上海人 , 中国社 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 向: 现代逻辑研究 。
,
,
乾震 坎 艮兑 离巽 坤八 经 卦就 可 依次 记成 + 、+ 、+ 、+ 、一 、一 、一 、一 ;四 阳卦 的绝对 值依 次 从 3 2 1 0 0 1 2 3 大 到小 ( 、2 1 ) 3 、 、0 ,四 阴卦 的绝对 值 依次 从 小到 大 ( 、1 、3 ,一 顺 一逆 。 内涵格 6 0 、2 ) 4中元 素 的坐 标可 以 由这 些 正 负数 ( 八 经 卦 的卦 名 )来 表示 。邵雍 的连续 二 分法 恰 好就 是 连续 不 断地 作 内 或
张 清 宇
( 中国社会科 学院哲 学所 ,北京 103 ) 0 7 2
摘 要: 易卦是 一 类 古老 而又神 奇的 符号 , 以有种种 解释 。采 用 内涵格 解释 , 卦 的 交错 和 交 综解 可 把 释成 内涵格 中的代 数运 算 , 由此 引 出错 综 不变组 的概 念并 用 于分析周 易卦序 结构 。 4卦或 两个 一组 , 6 或 四个一 组 , 阴阳平衡 , 环往 复 , 循 形成 2 O个错 综不 变组 。 卦有 主从 之 别 ( 卦也 叫散 卦 ) 从 。主 卦 6组 1 6 卦 . 下篇 各 3组 , 卦 而 立其体 , 定周 易卦 序 的基 本 结构 。上篇 3组 象天 而 圆 , 正后 交 , 上 统散 决 先 以乾坤 为始 , 8散 卦 。 统 继之 以乾坤 之 交泰 否 , 1 卦 , 统 6散 终之 以坎 离。 下篇 3组 法地 而 方 , 交后 正 , 先 以震 艮 巽 兑之 交成 恒损 益 为始 。 1 散 卦 , 统 6 继之 以震 良巽 兑 , 8散 卦 , 统 终之 以坎 离之 交既 济未济 。散 卦 1 4组 4 8卦 。 按错 综组 、 篇 组、 区组 、 跨 跨 自综 组 四部 分从 左 至右 定一 大序 , 又按 1 0小区 ( 下篇 各有 正 二 区和 上 交三 区) 从上 至 下成 另一大序 , 观之 散 乱 , 象实存 。序 卦 的总原 则 为 以阳驭 阴 , 法 以刚制 柔 , 首乾 而主 长 男。整 个卦 序 井然 森 然杂 而不 乱 , 逆顺 错 综 , 处对 称 , 处 一往 一 复 , 妙趣 无 穷 , 呈现 出一 种 两 向( 左 至 从 右 、 上 至下 ) 从 多层 次 ( 、 组 、 ) 平 面结构 , 篇 区、 卦 的 见文 中周 易卦序 结构 图。
组 ;从 左 至右, 上至下 ,依 篇 、区 、组为 序 ;总原则 以阳驭 阴 ,以刚制 柔 ,首乾 而 主长男 [ 从 1 ] 。
6 4卦 或 两个 一组 , 或 四个 一 组 ,阴 阳平衡 ,往 复 循环 ,形 成 2 错 综 不 变组 。卦 有 主从 之别 . 0个
( 卦也 叫散 卦 ) [ 从 2 1 。主卦 6组 1 ,上下 篇 各 3组 ,统 散 卦而 立 其体 ,决定 周 易序 卦 之骨 构 。上 6卦
篇 3组 6卦象天 而 圆 ,先 正后交 ,以乾坤 为始 ,统 8散 卦 ,继 之 以乾坤 之交 泰 否 ,统 1 卦 ,终 之 6散 以坎离 。下篇 3组 1 0卦法 地 而方 ,先交 后正 ,以震 艮巽兑 之 交咸 恒 损 益为 始 ,统 l 卦 ,继 之 以 6散 震 艮巽 兑 ,统 8散 卦 ,终 之 以坎离 之 交 既济 未 济 。散 卦 1 4组 4 8卦 ,错 综组 、跨篇 组 、跨 区组 、 自 综 组 四部 分从 左 至右定 一 大序 ,又 按 1 0小 区 ( 下 篇各 有 正二 区和交 三 区 )从 上 至下 成 另一 大 序 , 上
观 之散 乱 ,法 象实 存 。上下 篇 各有 抱 、插 、嵌 三 势 。又 有 回互 、交 错 、顺 布三 序 :上 篇用 回互 .下
篇 用顺 布 ,交 错 通上下 篇 。井然 森然 杂而 不乱 ,逆顺 错综 ,处 处对 称 ,一往 一 复 ,妙趣 无 穷 。 兹分 三节 ,详 论于 下 。
21 0 1年 第 9期 第2 9卷 ( 1 4期 ) 总 3
毕
节 学
院
学
报
J U N LO IEU IE S Y O R A FB J N V R Ⅱ. I
NO. 2 1 9, 0 1 Vo .9 1 2 Ge ea .3 n rlNo 1 4
周 易卦序 结构分析
一
、
阴阳平衡 。错 综不 变
关 于易 图 ,我 采 内涵格解 释 ,详见 文[ 3 1 。内涵格 概念 取 自相干 命题 逻 辑 的语 义理论 ,它被 定义 为
带 阳滤 子 的德摩 根格 。德摩 根 格是 带有 补 运算 的分 配格 ,补运算 满 足 双重 否 定 律和 逆 否律 。阴 阳两
仪 ,阳先 阴后 ,天 上地 下 ,成 内涵格 2 。老少 阴 阳四象 ,老 先少 后 、 阳顺 阴逆 ,成 内 涵格 4 。乾震 坎 艮兑 离 巽坤 八 经 卦 ,老 长 中少 、 阳顺 阴逆 ,成 内涵格 8 。六 十 四卦 之 间 的错 综关 系被 解 释 为 内涵 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