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课程资源

合集下载

课程资源定义

课程资源定义

课程资源开发编辑本段什么是课程资源什么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

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冈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

本事所要探讨的是广义的课程资源,即课程实施所需要的资源。

目前已经出现多种对课程资源进行划分的方式。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直截了当地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有形资源包括教材、教具、仪器设备等有形的物质资源;无形资源的范围更广,可以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家长的支持态度和能力等。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什性资源两大类。

素材性课程资源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力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日标等方面的因素;条件性资源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等因素。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利网络化资源。

校内资源,主要包括本校教师、学生、学校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动植物标本、矿物标本、教学挂图、模型、录像片、投影片、幻灯片、电影片、录音带、VCD、电脑软件、教科书、参考书、练习册,以及其他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校外资源,主要指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家长、校外学科专家、上级教研部门、大学设施、研究机构、有关政府部门、其他学校的设施、学术团体、野外、工厂、农村、商场、企业、公司、科技活动中心、少年宫、社区组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网络化资源主要指多媒体化、网络化、交互化的以网络技术为载体开发的校内外资源。

上述三种类型的划分有其理论的依据,但大多是学校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

只要是便于学校对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采用何种方式划分都有其合理性。

总体上说,三种课程资源的划分都比以前更能够反映课程改革的实际,课程资源的范畴更大,也更科学。

课程资源定义

课程资源定义

课程资源开发编辑本段什么是课程资源什么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

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冈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

本事所要探讨的是广义的课程资源,即课程实施所需要的资源。

目前已经出现多种对课程资源进行划分的方式。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直截了当地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有形资源包括教材、教具、仪器设备等有形的物质资源;无形资源的范围更广,可以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家长的支持态度和能力等。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什性资源两大类。

素材性课程资源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力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日标等方面的因素;条件性资源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等因素。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利网络化资源。

校内资源,主要包括本校教师、学生、学校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动植物标本、矿物标本、教学挂图、模型、录像片、投影片、幻灯片、电影片、录音带、VCD、电脑软件、教科书、参考书、练习册,以及其他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校外资源,主要指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家长、校外学科专家、上级教研部门、大学设施、研究机构、有关政府部门、其他学校的设施、学术团体、野外、工厂、农村、商场、企业、公司、科技活动中心、少年宫、社区组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网络化资源主要指多媒体化、网络化、交互化的以网络技术为载体开发的校内外资源。

上述三种类型的划分有其理论的依据,但大多是学校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

只要是便于学校对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采用何种方式划分都有其合理性。

总体上说,三种课程资源的划分都比以前更能够反映课程改革的实际,课程资源的范畴更大,也更科学。

前有关课程资源的概念

前有关课程资源的概念

前有关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多种,我国教育理论界对课程资源的概念比较一致的认识,是从广义与狭义两方面界定课程资源。

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

这里所要探讨的是广义的课程资源,即课程实施所需要的资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是指依照一定的价值准则,对潜在课程资源进行选择、分类、整理,并以一定的方式把它们纳入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

一、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提高课程资源开发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遵循基本的原则,破除常见的误解。

(一)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我国中小学形成了一种教师“教死书,死教书”,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局面。

正确的教材观是,在“尊重教材,研读教材”的基础上“调整教材,拓展教材”。

可以说,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比如,特级教师顾青山在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就充分运用了教材中的情境图1:小明过生日,与红红一起到公园玩,且带了些食品,请你把这些食品分一下。

怎么分?两人一样多,叫做平均分。

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在分食品中自然地理解“平均分”。

他也充分运用了教材中的情境图2:“平均分”包含许多数学问题,你能列出算式来表示“平均分”吗?矿泉水:2÷2=1(瓶);苹果:4÷2=2(个)。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一份是多少?学生遇到了知识障碍,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在这种情况下,以学生熟悉的“分蛋糕”为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平均分”中的数学问题,自然地引出了分数,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①这样的例题和习题,教师完全可以直接拿来使用。

在教学设计时,如果没有找到比教材中更好的例题和习题时,就需注意用好、用足教材。

(二)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在传统的课程与教学体系中,中小学的课程资源(比如教学挂图、录音带等)大多是国家和地方规定好的,是现成的、固定不变的。

因此,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不够明确,更谈不上去整合和利用周围的课程资源,这一方面造成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足,另一方面又导致大量的课程资源被闲置。

课程资源的名词解释

课程资源的名词解释

课程资源的名词解释介绍:在现代教育领域,课程资源是一些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经常使用的重要工具。

课程资源是指为支持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而开发的各种材料、工具和设备。

这些资源可以包括书籍、教科书、教学活动指南、多媒体素材、实验室设备等。

课程资源不仅可以增强学习活动的有效性,还可以丰富教育过程,提供有趣和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主题一:传统课程资源传统课程资源主要是指在过去的教育环境中广泛使用的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教科书、书籍、课堂演示材料等。

教科书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课程资源,其内容丰富,适合课堂教学。

书籍作为一种延伸的资源,可以提供更深入的知识和理解。

此外,教师还可以使用课堂演示材料,如幻灯片、图表和实物模型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主题二:创新课程资源随着科技的发展,创新课程资源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资源包括多媒体教学素材、在线资源以及虚拟实验室等。

多媒体教学素材结合了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元素,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线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无限的知识获取途径,如在线图书馆、学术论文数据库和教育视频平台等。

而虚拟实验室则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经验,同时又减少了实验材料和设备的成本。

主题三:个性化课程资源个性化课程资源是指根据学生的特定需求和学习风格,为其定制的资源。

它们可以包括适应性学习软件、学生辅导和个人学习计划等。

适应性学习软件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和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并进行实时反馈。

学生辅导则是一种一对一的教学方式,通过与学生直接互动,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而个人学习计划则是为学生设计的学习时间表和目标设定,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学习进程。

主题四:开放课程资源开放课程资源是一种由教育机构和教育从业者共享的资源。

这些资源可以免费获得,并且可以被广泛使用和修改。

开放课程资源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的公平和共享。

开放课程资源可以包括教学教案、课件、教学视频和在线课程等。

它们不仅可以为老师提供灵感和参考,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和课后继续学习。

(一)课程资源的内涵

(一)课程资源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要求发生了重大改变,学校培养目标也相应的调整从而引起课程设置的调整,由以前单一的国家课程,改变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共同构成的课程体系,课程目标也发生着相应的改变,由以前重知识的目标发展为,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并重,而实现这一目标仅仅依靠单一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无法实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成了当务之急一、课程资源概述(一)什么是课程资源广义的课程资源: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

狭义的课程资源: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

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走进新课程》一书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我们可以理解为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都是课程资源。

(二)课程资源分类根据来源:校内课程资源:实物形态的有,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信息中心等;校内人文资源,如教师群体特别是专家型教师、师生关系、班级组织、学生团体、校纪校风、校容校貌等;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各种活动,如实验实习、座谈讨论、文艺演出、社团活动、体育比赛、典礼仪式等。

校外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中,社区的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气象站、地震台、水文站、工厂、农村、部队以及科研院所等。

根据性质:自然课程资源(与自然和谐共处)和社会课程资源(外交、军事,风俗习惯等)。

根据呈现方式:文字、实物、活动课程资源。

根据存在方式:显形和隐形课程资源(校风、师生关系等)。

根据功能: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素材性课程资源:外在物化载体:如承载课程知识、技能和其他信息的课程标准、教材、参考书、练习册、考试卷等文本以及相应的音像资料等;内在生命化载体:如师生在教学交往中形成的经验、感受、理解、创意、问题、困惑、方式、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条件性课程资源:设施设备:如教学馆室、活动场地、实践基地、教学设备、教学用具等;作息时间:如上课时间、运动时间、自习时间、娱乐休闲时间等。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与概念相关的常规教学 1、引入该物理量的目的,学生在学习中很少注意 这一问题,这就直接导致学生学完之后不知道这 些问题都是干什么的,往后发展就是学习与实际 脱离,教学中一定要特别留意这些问题。 2、物理意义 以水的比热容为例,讲解比热容的物理意义是 为了让学生了解比热容的这个物理量的作用,同 时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欧姆定律》 【一】、设计电路图 研究欧姆定律的电路图是后面许多实验 的依据,图很重要但也比较常见。如果直 接给出学生也较易接受,可是要作为一个 设计题让学生自己去完成确实有一定难度, 但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学到 许多处理问题的方法。
【二】、实验表格的设计 【三】、实验方法 【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在这一探究中首先要解决的 问题是:“怎样改变电压?” 【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三)学生实验型——《密度》 1、密度的概念 情景:桌上放有两个物块,一个是塑料块,一个是 铁块,外面涂有同样的颜色,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 吗? (1)讨论与交流 ①讨论学生提出的各种可能方案。 要求:每一种假设的方案,都要说出所依据物质的 属性。
②讨论课本中小明 “质量大的一定是铁” 的说法, 纠正学生错误的前概念。 ③讨论小华的问题,统一学生认识,使学生注意物 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意识到只 有体积相同的两个物体(或单位体积的两个物体) 比较质量大小才能区分这两个物体。 ④总结并过渡。 总结:“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问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问题:“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呢”?并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2)现象归纳:上浮的物体: 下沉的物体:
漂浮 沉底
(3)怎样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 怎样使上浮的物体沉下去? ①方法归纳: ②从力的角度看,这些方法改变 了哪些力的大小?又是如何改变的?

教案中的课程资源利用

教案中的课程资源利用

教案中的课程资源利用教案是教师备课时编写的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它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至关重要。

在教案编写中,课程资源的利用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它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素材和工具,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将探讨教案中的课程资源利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

一、课程资源的定义和形式课程资源是指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各种素材、教具、媒体、文献和学习工具,以及其他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相关资源。

常见的课程资源包括教科书、课件、视频、实验器材、图片、音频材料和网络资源等。

二、课程资源的重要性1. 提供多样化的教学素材课程资源的使用可以为教师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素材,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使用图像、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质的课程资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度。

例如,通过播放与课程相关的视频和音频素材,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更愿意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3. 促进个性化学习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通过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可以满足学生对于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例如,提供不同难度层次的教材和练习题,以适应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和能力发展。

4. 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利用图文并茂的课件、实物示范、实验演示等方式,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通过引用相关的案例、故事和实践经验等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三、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1. 选择合适的课程资源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课程资源。

资源的选择应考虑资源的质量、内容的适配性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确保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 将资源应用于不同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将课程资源应用于不同的教学环节,如导入新知、展示教学、引发思考、巩固训练等。

什么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如何分类的?完整版

什么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如何分类的?完整版

什么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如何分类的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什么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如何分类的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

课程资源是相对于课程而言的,但是,任何课程又都是以一定的课程资源为基础和前提的,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

因此,我们可以把课程资源认为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 m 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

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

所谓课程资源的分类,就是建立课程资源的次序和系统。

具体地讲,就是要把众多的课程资源,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根据归属到一起,又按照某些不同的特点,把它们区分开来,以便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它们。

1 .根据来源,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包括校内的各种场所和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信息中心、实验实习农场和工厂等;校内人文资源,如教师群体特别是专家型教师、师生关系、班级组织、学生团体、校纪校风、校容校貌等 F 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各种活动,如实验实习、座谈讨论、文艺演出、社团活动、体育比赛、典礼仪式等。

校内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要着眼于校内课程资源。

没有校内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成为奢谈。

校外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中,社区的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气象站、地震台、水文站、工厂、农村、部队以及科研院所等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

学生家长与学生家庭的图书、报刊、电脑、学习工具等也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

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们生存和生活的基础,也是我们开发与利用的重要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1.是什么a.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的结构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教师、学生,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和不同的简历、学习方式、教学策略都是非常宝贵的非常直接的课程资源,校内各种专用教室和校内各种活动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狭,矿物标本、教学挂图、模型、录像片、投影片、幻灯片、电影片、录音带、VCD、电脑软件、教科书、参考书、练习册,以及其他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校外资源,主要指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家长、校外学科专家、上级教研部门、大学设施、研究机构、有关政府部门、其他学校的设施、学术团体、野外、工厂、农村、商场、企业、公司、科技活动中心、少年宫、社区组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网络化资源主要指多媒体化、网络化、交互化的以网络技术为载体开发的校内外资源;上述三种类型的划分有其理论的依据,但大多是学校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只要是便于学校对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采用何种方式划分都有其合理性;总体上说,三种课程资源的划分都比以前更能够反映课程改革的实际,课程资源的范畴更大,也更科学;但目前一些研究者和学校有将课程资源无限扩大的倾向,这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课程资源如果学;;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首先是学生的发展;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学生的发展将受益于大量丰富的、具有开放性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学生本身的生活经验、感受、兴趣、爱好、知识、能力、学习方法等构成课程资源的有机成分,是课程活动的重要基础 ,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学生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实践服务;也就是说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会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而且学生的经验、疑问、情感、态度等也是课程资源的有机组成,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有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第二,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有助于改变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传统的物理教学过分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在教学中割裂了各个学科的关联性和综合性,限制了知识与生产生活的结合;课程资源的开发使教学的信息容量增,相比,其变化可谓是脱胎换骨,令人耳目一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高度整合的综合课程在新的课程结构中占有一席之地,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对小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一门开放的、强调儿童个性和学校与地方特色的课程;它根据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从学生品德形成、社会认识的需要出发,以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为主线,对学生进行品德、思想、政治、社会常识教育,使学生初步接触家庭与社会、中国与世界、历史与现实等问题,为他们成为有文化、有责任感、有觉悟的公民,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打下基础,对于增长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教育学生思想都起着很大的作用;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品德教育过于理想化、程式化、成人化,在内容上陷入教条化,在方式上强调说教式,脱离儿童的生活;这种教育不仅违背了儿童道德观念养成的基本规律,而且使儿童在此方面产生了厌烦甚至恐惧的心理;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在立足与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相结合,实现学生个体的社会化,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是小学社会课程的根本宗旨;学生社会只是的之类积累和内化,社会能力的加强和积极的社会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形成,是学生主体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通过积极探究,亲身体验来实现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开发课程资源,例如到博物馆,图书馆,音像厅等收集资料,开展社会调查,收集社会资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关注社会热点,从而形成获取新的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等各方面得到培养;如果仅仅依靠一本教科书,把学生的活动局限于教堂,把学生知识停留在书本上,不实现教学的开放,不充分开发与利用校内校外的课程资源,社会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没可能实现;积极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是提高小学社会课实效的需要;很多观念认为小学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载体就是教材,教学目标也基本停留在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上,导致我们的教师“课内教得过细;课外统得过;感悟动情的诱导物,让学生走进“伙伴”的情感世界,从而获得启示,有悟有感;心中有疑,向“伙伴”咨询;心中有感,向“伙伴”诉说;教室中的儿童与教材中”的伙伴“交往、对话、共鸣:“伙伴们”不断地讲述自己的生活经验,引起教室中的儿童对自己生活经验的回顾;“伙伴”不断提出问题,激发教室中的儿童去反思、议论、交流;“伙伴”不断地发出倡议,引导活动,激发教室中的儿童去观察、访问、探索、实践……教室中的儿童与教材中的儿童在相互交往、相互激发、相互作用中使认识不断地融合,建构出新的意义世界;教师也可模拟作者、编者、文中主人公,与学生相互对话;如此,学生的灵魂就投入课文的怀抱,品尝它的滋味,呼吸它的气息,把握其内在价值,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子: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温暖的家,其中有一个主题是“爸爸、妈妈抚育我”,文中有一段小文的作文摘选;摘选中记录了小文生,,有,,策略二:拓展教育时空,开发校本资源从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的活动空间来看,课堂成为重要的条件性课程资源;课程的实施还应该拓宽课堂和学校的空间和途径,要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优化组织课程资源;在校园中,学生的视角之处皆为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之处;学校的人文环境本身就是品德课程资源,学生应当在大校园中感受品德教育;1、硬环境布置品德教育,人文教育要靠环境熏陶;环境布置应显人文化、人情味;墙壁上传统的伟人像如能换上身边各方面榜样的同学的照片,学生是否会觉得更亲切,而不再是那么地遥不可及呢例子:再如,在班级中,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布置,如温暖的家,就可以布置一块“家庭照”园地;生活中的你、我、他可以收集一些新兴行业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照; 学生在校园的物理环境布置中耳濡目染,有较大的软,这种状况并未多大改观;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越来越关注我们周围的生活;生活是五彩的,社区是多样的,所以,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也应是缤纷的;学会生存一书中也指出:“小学教育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所以,达到真正理解还不是最终的目的,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地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我们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学生由学校走向社区,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1、角色体验,感悟生活;,,恰当地引导学生关心、去观察、去调查身边的事物,有效地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如让学生进行“我家的开销情况”、“邻里关系”、“小区安全状况”、“菜市场物价”等社会热点调查,再进行研讨交流,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向社会发起倡议;这样,学生能洗涤自己的精神生活,丰厚自己的人文底蕴,凸现品德与社会教育与培养人的紧密联系;策略四:设计崭新课型,开发网络资源21世纪是信息技术时代,网络正改变着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随着Interne功能的日新月异,网络成为了不可缺失的课程资源;网络正架设起学生学习的历史与未来的桥梁,品德与社会课程同样要充分利用这现代化资源;而网络资源的开发,可以凭借设计新课型来实施操作;1、网上探秘,变有限为无限学生学会使用网络浏览器、网上资源搜索、文件传输和下载的技能后,教师可以根据学习需要给定一个主题或设定一个话题及范围,让学生进行;,就可采用表演小品的方式,在学生兴趣盎然时,引发思考和讨论;爱护我们的家居环境中有一幅题为“下水道堵了”的漫画,可引导学生讲故事,想象画面以外发生的事;丰富多采的学习生活一课后画了一棵“智慧树”,可以让学生讨论后将自己的“智慧果”高悬在树上……教材中还有一些评介性图表,对学生进行自我评介非常有帮助;如健康生活每一天附了“我的表现”图表,可引导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自我评介,根据评介结果画上不同颜色的苹果,然后组织小组成员交流互评;在各单元前或中间,教材还通过大幅图画展示了各种活动场面或学习成果的范例,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并开展教学;二、联系教材,融合其它学科的知识资源,验和感悟;所以,儿童熟悉的社会生活,已有的心灵体验,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矛盾和困扰是品德与社会课最有实效性的课程资源;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丰富他们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事实上,教材每一课的编写都非常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例如“学会相处”一课,教师只要稍一点拨,学生就有许多话要说;同学相处时遇到的矛盾困扰,处理个人友谊和集体原则时遇到的问题,被同学误解产生委屈,这些都可以拿来做为宝贵的课程资源;在课堂上让学生一吐心声后,评选“超级调解王”,教学生找到化解矛盾的正确途径;选出大家最喜爱的学生,让他们介绍如何与同学相处;用文字为好朋友“画像”,体验友谊带来的快乐……这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在孩子心灵上留下深深的印迹;四、走出课堂,开拓学生力所能及的实践资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为此,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明确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难变成中小学实际的教育成果。

为此,加强对于课程资源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澄清课程资源的概念,强化课程资源的意识,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就成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上面的问题:一、什么是课程资源(一)课程资源的含义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又叫素材资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

可以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资源条件多种多样,但需要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只有那些进入课程,与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现实的课程资源。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是课程目标顺利达成的必要条件,也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二)课程资源的特点1、多样性。

教材无疑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课程资源绝不仅仅是教材,也绝不仅仅限于学校内部。

课程资源涉及学生学习与生活环境中一切有利于达成课程目标的资源。

它弥散于学校内外的方方面面,因而课程资源具有广泛多样的特点。

不同的地域,可供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不同,其构成形式和表现形态各异;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具有独特性,相应的课程资源各具特色;学校性质、规模、位置、传统以及教师素质和办学水平的不同,学校和教师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自然有差异;学生个体的家庭背景、智力水平、生活经历的不同,可供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必然会有所区别。

2、价值潜在性。

各种各样的资源为学科和教师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课程资源的分类及其意义

课程资源的分类及其意义

课程资源的分类及其意义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课程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课程资源的分类及其意义是教育资源管理的重要一环,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课程资源的分类进行详尽的探讨,并阐述各类课程资源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通过对课程资源的系统梳理和分类,我们希望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二、课程资源的定义与类型课程资源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被教育者利用,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和条件。

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教材、教学设备、图书资料、实践活动、网络环境,以及教师、学生和家长等人力资源。

课程资源对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课程资源的类型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

按照存在形式,课程资源可以分为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两大类。

物质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学挂图、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非物质资源则包括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经验、教学氛围等无形的、精神上的资源。

按照来源,课程资源可以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

校内资源主要包括学校内部的图书馆、实验室、教室等设施,以及教师、学生等人力资源;校外资源则包括社区、家庭、博物馆、图书馆等社会公共资源,以及网络上的各种教学资源。

按照功能,课程资源还可以分为条件性资源和素材性资源。

条件性资源主要是指那些对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起到支持和保障作用的资源,如教学设备、教学环境等;素材性资源则是指那些直接参与教学活动,构成教学内容的资源,如教科书、图书资料、网络教学资源等。

课程资源的类型丰富多样,涵盖了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和环节。

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应当充分重视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利用,不断探索和创新,为教学活动提供更加丰富、多样、有效的资源支持。

第四节 课程资源的内涵与类型

第四节 课程资源的内涵与类型

第四节课程资源的内涵与类型一、课程资源的内涵1. 课程资源是指支持教学、学习和评价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资源,是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课程资源包括教学用书、教学软件、实验器材、教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网络资源等。

3. 课程资源不仅包括教学设施和设备,也包括教师的教学经验、学生的学习习惯、课堂的氛围等非物质资源。

二、课程资源的类型1. 教学用书:教学用书是课程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

教学用书的选取应当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内容丰富全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2. 教学软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教学软件作为课程资源的一种新型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教学软件可以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内容的呈现和展示问题,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互动性。

3. 实验器材:对于理工类课程而言,实验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实验器材就是支撑实验教学的重要资源。

实验器材的质量和完备程度直接影响着实验教学的效果。

4. 教学实验室:教学实验室是提供实践教学场所和设备的重要场所,它不仅是课程资源的载体,也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实验室条件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5.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课程的展示和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

多媒体教室的建设需要支持设备和资源,并且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授课技能。

6. 网络资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资源也成为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资源包括在线课件、网络课程、教学视频等多种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课外知识。

三、课程资源的合理利用1. 教师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和使用课程资源,确保教学效果。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提升学习效果。

3. 学校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课程资源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教学设施和设备的正常使用。

四、课程资源的更新与完善1. 课程资源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地更新与完善。

课程资源的概念

课程资源的概念

课程资源的定义
课程资源是课程 最具体的表现形式 ,是 教育内容选择和组织加工生成的最终产品 , 是已经开发出来并提供 给老师和学生使用的 承载教育内容的课程文本及其辅助物。
第二部分
分类及其关系
基础性资源 拓展性资源
国家课程资源 地方课程资源
建设主体
学校课程资源
物质形态课程资源 精神神态课程资源
根据建设主体
课程资源的分类
国家课程资源
地方课程资源
校本课程资源
根据学生需求
基础性课 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分类
扩展性课 程资源
幻灯片 教学程序软件包
挂图、图标
教科书
基础课程资源
核心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关系
各类指导书
补充读物
工具书
在课程实施中,教师要将教科书作为 核心资源创造性的使用,不能拘泥于教材 而照本宣科,也不能完全脱离教科书 而任 性施教。教师要学会充分利用 统一提供的 课程资源,增强 开发、获得、整合、利用 个性化课程资源的专业能力。。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到底什么是课程资源 呢?
目录
01 课程资源的定义
02
分类及其关系
03
归纳总结
第一部分
课程资源的定义
课程资源的定义
课程资源常指编制、研发课程所利用的各种条 件和材料。例如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质资源等, 具体来说,比如有课程专家、政府拨款以及多媒体 设备等等。
指每个学科按照课程标准制作的供师生教学 使用的课程材料。
根据空间标准
课程资源的分类
校内课程资源
校内各种场所和设施
图书馆、实验室
校内人文资源
教师群体、学生团体、校风校纪
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活动

课程与教学论中课程资源的

课程与教学论中课程资源的

课程与教学论中课程资源的
课程资源是课程与教学论中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课程设计过程中可以用来支撑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估的所有资源。

课程资源可以分为内容资源、环境资源、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四大类。

内容资源是指课程设计过程中,课程设计者从外部获取的课程内容信息。

它包括书籍、论文、报纸、杂志、网络信息等。

内容资源是课程设计和实施最重要的资源,它决定了课程的实施效果。

环境资源是指课程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课程设计和实施的物理环境。

它包括教室、化学实验室、体育馆、图书馆等。

环境资源为课程实施提供了基础保障,有效地支撑了课程设计和实施。

人力资源是指课程设计过程中,用来支撑课程设计和实施的人力资源。

它包括学生、教师、家长等。

人力资源是课程设计和实施的核心资源,正确有效地使用人力资源,是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关键。

财力资源是指课程设计过程中,用来支撑课程设计和实施的经济资源。

它包括学校的教育经费、学生的学费、教师的工资等。

财力资源是课程设计和实施的重要支撑,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财力资源,可以提高课程设计和实施的效率。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基础,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关键。

课程设计者应该合理规划、有效利用课程资源,以保证课程设计和实施的顺利进行。

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

一、什么是课程资源(一)教育资源《辞海》中的“资”指:资财,供给,资助。

“源”指:水流所从出,引申为事物的来源。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资源”是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自然来源。

《世界图书词典》中,“来源”是指“事物所从来,或所从获得的地方”,“提供信息的人、书本、文件、资料等”;“资源”是指“供满足需要的”东西,或“储藏以备需要时提取”。

从辞典的解释和汉语的语言习惯来看,“资源”都包含有两个方面的意义:第一个方面是指事物所从出,即事物的来源。

我们平常所说的能源资源、矿产资源。

这些表述中,“资源”的含义是指从事这些行业生产所应具有的必备的物质。

即相对于生产能源而言,必须具备通过燃烧产生热能,或通过自然运动产生动能,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的煤炭、油气、阳光、地热、水力、风力、潮汐等,所以能源资源所指的是煤炭、油气、阳光、地热、水力、风力、潮汐的蕴藏情况。

同样,生产矿产品铁、锰、铜、铝等,需要铁、锰、铜、铝等矿石,这些正是矿产资源。

第二个方面是指,某种事物对另一些事物是不可缺少的,是满足别的事物的需要的条件。

如粮食资源不是指生产粮食所需要的土、水、肥、种和现代农业科技,而是指粮食本身,指一个地区的粮食能够满足解决温饱、工业生产、畜牧业生产的需要的状况。

又如人力资,主要不是指向生产人力的设备或其他条件,而是指向满足经济建设需要的劳动力的状况。

我们常听说教育资源这个词。

其实,在汉语中它不是在一个意义上被使用的,而常常是在以上两个方面的意义上被使用着的。

一个方面是指,构成教育活动所需要的各种事物,包括人、财、物、知识、经验等;为教育提供的人力、物力、财力、知识资源的总称。

它包括学生资源、教师资源、物质资源、财力资源、知识资源等。

另一个方面是指,教育满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状况,即教育本身的状况,如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学校数量与人才培养的能力,教育的质量等。

(二)课程资源教师眼中的课程资源:1.课程资源不就是教材吗?就是教科书、教辅读物、教参、练习册等。

课程资源是什么意思有哪些资源

课程资源是什么意思有哪些资源

课程资源是什么意思有哪些资源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那么你对课程资源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课程资源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课程资源的定义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课程资源的结构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校内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教师、学生,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和不同的经历、学习方式、教学策略都是非常宝贵的非常直接的课程资源,校内各种专用教室和校内各种活动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家庭资源等。

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学者根据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将其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与条件性课程资源,并对课程资源的概念进行了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按空间分布和支配权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外课程资源,凡是学校范围内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内课程资源超出学校范围的就是校外课程资源;还可以根据其他的角度划分为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与财力资源,纸质资源与电子声像资源等等。

由于划分标准多样性,定义也就不同。

校内课程资源可以包括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也同样包括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意义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最主要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交叉点第一,交叉点。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横跨当前课程改革的两个主要问题──校本课程和课程资源,处于两者的交叉点,这使得研究和开发活动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也更具有理论价值。

新视野第二,新视野。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使校本课程开发扩展到课程资源的视野上,脱离了传统课程开发的巢穴,特别是那种将开发校本课程视为编写教材的误区,可以为校本课程开辟新的课程资源。

新形态第三,呼应新课程形态。

能够呼应研究性学习课程、任意选修课程、技术课程、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新兴课程领域的研究和开发。

什么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如何分类的

什么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如何分类的

什么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如何分类的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什么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如何分类的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

课程资源是相对于课程而言的,但是,任何课程又都是以一定的课程资源为基础和前提的,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

因此,我们可以把课程资源认为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 m 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

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

所谓课程资源的分类,就是建立课程资源的次序和系统。

具体地讲,就是要把众多的课程资源,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根据归属到一起,又按照某些不同的特点,把它们区分开来,以便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它们。

1 .根据来源,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包括校内的各种场所和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信息中心、实验实习农场和工厂等;校内人文资源,如教师群体特别是专家型教师、师生关系、班级组织、学生团体、校纪校风、校容校貌等 F 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各种活动,如实验实习、座谈讨论、文艺演出、社团活动、体育比赛、典礼仪式等。

校内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要着眼于校内课程资源。

没有校内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成为奢谈。

校外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中,社区的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气象站、地震台、水文站、工厂、农村、部队以及科研院所等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

学生家长与学生家庭的图书、报刊、电脑、学习工具等也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

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们生存和生活的基础,也是我们开发与利用的重要课程资源。

名词解释课程资源

名词解释课程资源

名词解释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学校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教育价值的各种要素,它是一种潜在课程。

课程资源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1)社会生活条件;(2)学校文化环境;(3)学生经验世界。

1、课程,从广义上说,泛指各种课程要素及其开发利用。

一般指学校在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内容,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从狭义上讲,指的是在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内容,即教学内容,包括教材和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参考书、练习册、音像带、投影片、录音带、计算机软件、电子教案、教学图表等。

2、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实施课程过程中的各种因素。

这些因素[gPARAGRAPH3],可以理解为“课程资源是指实施课程过程中的各种因素”。

(1)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状况;(2)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政治体制;(3)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4)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5)课程标准的质量;(6)课程管理和实施水平;(7)课程设计与编制工作;(8)经济发展水平;(9)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和认知风格等。

3、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途径:( 1)充分发挥地方和学校的优势;(2)积极争取各级部门的支持和帮助;(3)加强合作,共同开发;(4)发扬民主,走出去,请进来;(5)加强科学研究;(6)注重积累,保护资源;(7)多元化。

2、课程资源,是指学校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教育价值的各种要素,它是一种潜在课程。

课程资源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1)社会生活条件;(2)学校文化环境;(3)学生经验世界。

1、课程资源,是指学校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教育价值的各种要素,它是一种潜在课程。

课程资源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1)社会生活条件;(2)学校文化环境;(3)学生经验世界。

3、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就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手段,对学校的课程资源进行采集、甄别、选择、转换和创生,形成新的课程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

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冈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

本事所要探讨的是广义的课程资源,即课程实施所需要的资源。

目前已经出现多种对课程资源进行划分的方式。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直截了当地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有形资源包括教材、教具、仪器设备等有形的物质资源;无形资源的范围更广,可以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家长的支持态度和能力等。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什性资源两大类。

素材性课程资源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力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日标等方面的因素;条件性资源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等因素。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利网络化资源。

校内资源,主要包括本校教师、学生、学校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动植物标本、矿物标本、教学挂图、模型、录像片、投影片、幻灯片、电影片、录音带、VCD、电脑软件、教科书、参考书、练习册,以及其他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校外资源,主要指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家长、校外学科专家、上级教研部门、大学设施、研究机构、有关政府部门、其他学校的设施、学术团体、野外、工厂、农村、商场、企业、公司、科技活动中心、少年宫、社区组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网络化资源主要指多媒体化、网络化、交互化的以网络技术为载体开发的校内外资源。

关于什么是课程的问题。

我们可以获得两点认识:第一,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

第二,“课程”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两种称谓,可以并行不悖,互相补充,结合起来。

具体说,可以用课程一词来概括;同时要分别地对它的总规划、具体规划进行研究,并贯彻试、计、程的意思。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交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当代主要的课程类型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三大类型。

(1)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

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分别从相应科学领域中选取知识,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分科编排课程,进行教学。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关于学科课程的理论主要有: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er,J.S.)的结构主义课程论、德国教育学家瓦根舍因(Wagenschein,M.)的范例方式课程论、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Bahkob,J.B.)的发展主义课程论。

①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

基本观点:首先,主张课程内容以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为中心,学科的基本结构是由科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所构成的。

其次,在课程设计上,主张根据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的特点安排学科的基本结构。

最后,提倡发提现法学习。

布鲁纳很多思想体现了很强的时代精神,对当前学校教育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不足:如片面强调内容的学术性,致使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将学生定位太高,好像要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这门学科的专家;同时在处理知识、技能和智力的关系上也不很成功。

但布鲁纳的思想对今天我们的课程研究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②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课程论。

强调课程的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主张应教给学生
基本知识、概念和基本科学规律,教学内容应适合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教材应精选具有典型性和范例性的内容。

特色在于:其一,以范例性的知识结构理论进行取材,其内容既精练又具体,易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其二,范例性是理论同实际自然地结合的。

其三,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都是综合的,不是单一的。

其四,范例教学能更典型、具体、实际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赞科夫的发展主义课程论。

把“一般发展”作为其课程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称为“发展主义课程论”。

所谓“一般发展”,是指智力、情感、意志、品质、性格的发展,即整个个性的发展。

主要观点:第一,课程内容应有必要的难度。

第二,要重视理论知识在教材中的作用,把规律性的知识教给学生。

第三,课程教材的进行要有必要的速度。

第四,教材的组织要能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即让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成为自觉的学习者。

第五,课程教材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要促进差生的发展。

(2)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是一种主张整合若干相关联的学科而成为一门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

综合课作用:第一是认识方面的作用,综合课程既可以提供整体观念又有利于联系知识的不同领域;第二是心理方面的作用,综合课程是按儿童心理需要、兴趣、好奇心和活动来编制的,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学生个性发展;第三是社会方面的作用,综合课有利于教学与社会方面的联系,有利于课堂间的相互影响。

根据综合课程的综合程度及其发展轨迹,可分以下几种:一是相关课程(Correlated Curriculum),就是在保留原来学科的独立性基础上,寻找两个或多个学科之间的共同点,使这些学科的教学顺序能够相互照应、相互联系、穿插进行。

二是融合课程(Fused Curriculum),也称合科课程,就是把部分的科目统合兼并于范围较广的新科目,选择对于学生有意义的论题或概括的问题进行学习。

三是广域课程(Broad Curriculum),就是合并数门相邻学科的教学内容而形成的综合性课程。

四是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这种课程是围绕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组织教学内容,社会问题就象包裹在教学内容里的果核一样,又被称为问题中心课程。

前三种课程都是在学科领域的基础上进行的知识综合的课程形式,它们打破了原有的学科界限,是旧的学科课程的改进和扩展;而核心课程则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逻辑顺序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内容的。

(3)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的思想可以溯源到法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杜威和克伯屈发扬了这一思想,杜威的课程为“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

其基本特征是:第一,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第二,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第三,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