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药品)中药制剂与纳米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制剂与纳米技术

1.前言

中医药学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繁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中药的发展严重地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中药现代化已取得共识。我国加入WTO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将逐步与国际接轨,药物研究转向以独立自主开发为主的新的历史阶段。中药作为我国的特色,在人才、资源等方面均拥有明显的优势。如何将各种高新技术及时地引入现代中药研究,充分发挥中药在临床治疗上的优势,提高我国中药产业综合技术水平、增强国际竟争力在当前形势下显得尤为紧迫。纳米技术应用于中药制剂就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途径之一。

纳米载药系统具有药物可控性、缓释性和靶向性,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用药量、减少药物毒副作用,故已成为国际药物研制中的热点和前沿。纳米载药系统主要采用聚合物纳米粒、固体脂质纳米粒、脂质体和微乳等载药系统。利用纳米载药系统的优势,开发中药纳米新制剂,可望解决中药剂型存在的某些问题。

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来自于中药中的活性成分,这些化学成分可能是某单一化合物(即有效成份),也有可能是所提取的某一有效部位或有效部位群,有些中药甚至以全药入药。对于从中药中提取的单一有效成份如紫杉醇、喜树碱等而言,其纳米化制备类似于合成药,因而其研究在技术上相对较易实现。纳米载药系统在这方面的应用已有一些报道,目前这类药物已有多种制剂进入临床研究阶段。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可以大量获得单一有效成份的中药并不多,这就意味着纳米载药系统在这一层次上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中药有效部位为主要活性成份的制剂占有相当比例,这一方面体现了中药多成份、多靶点的特点,同时具有原料较有效成份容易获得,成本相对低廉的特点。因此,以有效部位作为纳米载药系统在中药研究中的切入点无疑具有更现实的意义。对于中药有效部位,由于其组成的多样性其纳米化制备是较复杂的,要研究的问题还很多。利用其结构或性质相近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辅料和工艺,使其多组分同时实现纳米化,可能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对于中药(植物、动物和矿物)的

全药,由于组成复杂且性质差异较大,实现纳米化的方法除超细粉碎以外有待进一步开发。总之纳米技术应用于中药制剂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前景是很好的。

2.纳米中药的制备

2.1超细粉碎

粉碎是中药材加工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粉碎机械不断涌现,粉碎所能达到的粒度越来越小,使中药粉末的粒度由细粉的尺度10μm~1000μm进入到超细粉的尺度0.1μm~10μm。经过超细粉碎的中药材,最直接的效应就是由于表面积增大而导致的药物吸收增加,相应地生物利用度得到提高,服用剂量减小,资源的利用率提高。

低浓度的砒霜(As2O3)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临床具有良好的作用,但其毒性不可忽视。相比之下,雄黄(As2O3)的毒性较低,可否将雄黄用于抗肿瘤,我们进行了系统工作,但尚未结束临床前研究。在此介绍一点初期的基础工作。

我们用粉碎法制得了不同粒径的雄黄颗粒并以此进行了它们对诱导ECV-304细胞凋亡的粒径效应。(1)细胞形态的观察表明:粒径在100nm-150nm的雄黄颗粒作用于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现象,而粒径较大的雄黄则几乎观察不到此现象。(2)DNA凝胶电泳结果与上述实验一致(3)流式细胞仪定量测定细胞凋亡率随粒径大小的变化结果为:60.71±6.5%(100nm),47.78±5.2%(150nm),7.71±3.5%(300nm),5.78±2.2%(500nm)。还有一些相关的生物效应实验在此不多述。最近我们进行了纳米雄黄与非纳米雄黄的系统的抑癌动物实验,两者的结果有明显差异。

但是,超细粉碎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中药材的超细粉碎虽然能使原料的粒径达到0.1μm~10μm的超细尺度,但大部是分布1μm~10μm左右。如何批量、稳定、经济地获得0.1μm~1μm的细粉是一个尚待研究的技术问题。其次,经过超细粉碎后原料的粒子具有较高表面能,极易产生团聚现象,化学不稳定性增加。如何克服团聚,使中药材的超细粉能够稳定地用于后续的制剂,是我们所面临的另一课题。另外,相当一部分中药材中含有许多无效成分,如植物

中的纤维素、鞣质等,对这些物质的超细粉碎显然是没有意义的,用什么样的原料进行超细粉碎,是全药、有效部位还是有效成份?对于以全药入药的中药,超细粉碎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而对于中药有效部位和有效成份,可根据需要既可采用超细粉碎技术,也可采用其它较超细粉碎更有效的技术如聚合物纳米粒、脂质体、微乳等方法对其实现纳米化处理。

2.2分子凝胶

近年来,人们发现某些小分子有机化合物能在很低的浓度下(甚至低于1wt%)使大多数有机溶剂凝胶化,使整个体系形成类似粘弹性液体或固体的物质,称为分子凝胶(或有机凝胶)。这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被称为凝胶因子(gelators)。

我们药物所近年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所研制的凝胶因子不仅是许多有机溶剂凝胶化,还能使水凝胶化。有关成果已申请了发明专利。

分子凝胶表现出的物理化学性质,如能够形成胶束、结晶、分子聚集、自组装、分子识别等,故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其制备方法较简单,将凝胶因子在有机溶剂或水中加热溶解,再冷却至室温。在冷却过程中,凝胶因子在溶剂中通过氢键力、静电力、疏水力以及π-π相互作用等凝胶化的驱动力,自发地聚集、组装成有序高级结构(见图1左、中),由溶胶转变为凝胶。形成三维网络体系,并使液体组分静止。所形成的有序高级结构是一类超分子结构,可作为分子平台,包囊、螯合客体分子。研究这种超分子作用对于研究催化与底物,蛋白、遗传物质的转录、抗体与抗原的作用等具有较大意义。

分子凝胶的三维网络体系在微观和介观尺寸结构上的多样性、热可逆性、对溶剂的化学敏感性,使分子凝胶在许多应用领域中包括做中药载体具有广阔前景。

某些有机溶剂,如十六烷、十四酸异丙酯、玉米油等可以在凝胶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凝胶化。制备过程是在60℃左右,将凝胶因子溶(或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先制得溶胶相,然后冷却得到凝胶相。这种有机的分子凝胶也可以与某些含有亲水性药物的水相结合,形成一种油包水(W/O)的分子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