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消毒技术
规模化猪场消毒措施及注意事项
规模化猪场消毒措施及注意事项随着猪肉消费量的不断增加,规模化猪场已成为现代养猪业的代表。
然而,规模化猪场不仅要考虑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还要面临疾病防治和动物卫生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消毒是规模化猪场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有效的消毒措施和注意事项对于预防猪场疾病、保障猪只健康、保证猪肉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一、消毒措施1、前消毒在引进猪只前,对猪舍、猪棚、道路、车辆进行彻底消毒。
消毒药品通常使用氧化钙或熏蒸剂。
氧化钙消毒可以将饲喂猪棚内的废弃物、粪便等处理成碱性物质,并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从而达到杀灭细菌的效果;熏蒸剂则能进入到所有难以清洗的角落和缝隙,彻底消毒,但要注意使用和加药量,以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日常消毒规模化猪场的高密度饲养,容易导致各种疾病的传播。
为了防止疾病在猪群中的传播,需要在每天对猪舍、饮水器、饲喂槽等进行卫生消毒,常用的消毒药物有紫外线消毒灯、高压蒸汽机、氯化钠等。
紫外线消毒灯具有快速杀菌、无残留等优点,但要注意它只能消毒外表面,不能够杀死隐藏在猪舍角落的微生物;高压蒸汽机则能够杀死猪舍内的所有细菌和病毒,但要控制好蒸汽的温度和时间,否则会对猪舍设施和猪只造成不必要的损害;氯化钠则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能够对大多数细菌、病毒、真菌和孢子起到杀灭作用,但要注意其过强的刺激性会对猪只造成刺激,需要适当稀释使用。
3、后消毒当猪群中发生疾病或有猪因疾病死亡时,需要对病死猪和各种废弃物进行及时安全的处理和后消毒,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一般可使用明矾、白云石等消毒剂,将病死猪降解成无害化物质,同时也杀灭其中的病原体。
二、注意事项不同的消毒剂适用于不同的场合,选择适合自己猪场的消毒剂可以提高消毒效果和经济效益。
一般来说,常用的消毒剂有氯气、氯化钠、异丙醇等多种,根据使用者的经验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消毒剂的浓度消毒剂的浓度过低会影响消毒效果,而浓度过高则会对环境和人员健康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规模化种猪场的规范消毒措施
器械消毒
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等器械必须 进行高温高压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
猪群管理
根据猪的品种、日龄等因素进行分 群管理,减少交叉感染机会。
成功案例二
加强消毒频次
猪舍封闭管理
在疫情期间,该猪场增加消毒频次,每天至 少消毒一次,并采用多种消毒剂交替使用, 提高消毒效果。
疫情期间封闭猪舍,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工 作人员进出必须严格消毒。
VS
政策支持与引导
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新型消毒技术 的研发和应用,推动消毒技术的创新和发 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消毒效果与评价
消毒效果监测
规模化种猪场应定期对消毒效果进行监测,以确保消毒工作的有效性。监测方法 包括细菌学检测、血清学检测等。
消毒效果评价
规模化种猪场应对消毒效果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消毒制度和方法进行改进 和优化。同时,应定期组织专家或专业机构对规模化种猪场的消毒工作进行指导 和评估。
02
紧急消毒
在发生疫情或疑似疫情时,紧急消毒整个猪场 ,包括猪舍、栏舍、饲料仓库、通道等区域, 以及工作人员的衣物、手部等。
对饮水系统、食槽、车辆等进行彻底消毒,避 免细菌传播。
对猪群进行隔离和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售 后,对空栏进行彻 底清洗和消毒。
对空栏的饮水系统 、食槽、车辆等进 行消毒,避免细菌 滋生。
采用高效、安全的 消毒剂,确保消毒 效果。
04
规模化种猪场消毒注意事 项
消毒剂的选择与使用
消毒剂种类
选择高效、安全、环保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 、碘伏类消毒剂等。
消毒剂浓度
根据不同消毒对象和环境,按照消毒剂说明书配 制合适的浓度。
使用方法
规模化猪场消毒措施及注意事项
规模化猪场消毒措施及注意事项
猪场消毒是保持猪场卫生和防止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规模化猪场中,消毒措施和注意事项尤为重要。
以下是关于规模化猪场消毒的措施和注意事项:
一、消毒措施:
1.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根据猪场病害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消毒剂。
常用的消毒剂有氯化钠、抗生素、次氯酸钠等。
2.消毒剂的稀释:将消毒剂按照标准进行稀释,确保消毒效果。
3.消毒时间和频率:根据猪场情况,制定合理的消毒时间和频率。
一般来说,消毒时间不宜过长,频率不宜过高。
4.灭菌和清洁:在消毒之前,需要对猪舍、猪圈等场所进行清洁。
清除污物和杂物,确保消毒剂的作用。
5.农具和设备的消毒:对农具和设备进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6.防止消毒剂的滥用:消毒剂应按照规定的用量使用,不要滥用。
二、注意事项:
1.注意自身防护:在进行猪场消毒时,要注意佩戴防护服、口罩等防护用品,避免接触消毒剂。
2.注意猪场环境:猪场应保持干燥、通风、卫生。
定期进行猪舍和猪圈的清洁,清除猪粪和污秽物。
3.疫苗接种:及时对猪只进行疫苗接种,增强猪只的免疫力,降低疫病发生的概率。
4.定期检测:定期对猪只和猪场环境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5.隔离:对患病猪只进行隔离,避免疾病的蔓延。
6.饲料和水源检测:定期对饲料和水源进行检测,确保饲料和水源的卫生安全。
7.员工培训:定期对猪场员工进行消毒和防疫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消毒和防控能力。
规模化猪场消毒措施及注意事项
规模化猪场消毒措施及注意事项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化猪场越来越多。
为了确保猪场的卫生和猪只的健康,消毒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规模化猪场消毒的重要性、消毒措施以及消毒注意事项进行介绍,希望有助于提高猪场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益。
一、规模化猪场消毒的重要性规模化猪场的消毒工作是确保猪只健康和生产效益的重要环节。
定期进行消毒可以有效地遏制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滋生,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消毒还可以改善环境卫生,降低猪只的感染风险,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益。
消毒工作不容忽视,应该列入猪场管理的重要议程。
1. 厩舍消毒厩舍是猪只生活的主要场所,其卫生状况直接影响猪只的健康水平。
定期对厩舍进行消毒尤为重要。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物理消毒、化学消毒和生物消毒。
物理消毒主要包括清洁、晒干和通风等操作,可以有效地去除厩舍中的污垢和异味。
化学消毒则主要采用消毒剂喷洒厩舍,如高效次氯酸钠水溶液、过氧乙酸等,能够杀灭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
生物消毒则可利用有益微生物竞争性地占领厩舍的生存空间,阻止病原微生物滋生。
2. 水源消毒水是猪只生活必需的饮水来源,其干净与否直接影响猪只的健康状况。
对水源进行消毒同样非常重要。
消毒水源常采用过氧乙酸消毒液、高效次氯酸钠水溶液等,各种消毒剂的使用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消毒液的浓度和使用方法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
定期更换水管和清洗水槽也是保证水源卫生的必要操作。
3. 空气消毒猪场的空气质量是影响猪只健康和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
对猪场的空气进行消毒同样重要。
如喷雾消毒剂和通风系统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净化猪场空气,降低空气中病原微生物的含量。
4. 猪只体表消毒猪只体表的消毒通常采用沐浴、喷洒等方法,能有效地降低猪只体表的细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的数量,保证猪只的卫生和健康。
1. 消毒剂的选择在选择消毒剂时,应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要进行选择。
对于生长猪或哺乳猪的厩舍,可以选择对猪只刺激性小的消毒剂;对于滑梯、水槽等设施,可以选择对动物刺激性和腐蚀性小的消毒剂,以免对猪只和设备造成不良影响。
规模化猪场防疫消毒要点分析
规模化猪场防疫消毒要点分析随着养猪产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化养殖场已成为现代养猪业的主要形式。
然而,规模化猪场的防疫消毒工作显得格外重要,因为疫病的发生会对整个养殖业产生极大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就规模化猪场防疫消毒的要点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规模化养殖场的防疫消毒工作。
一、环境卫生消毒(一)地面、墙面、门窗、设备及工具等消毒规模化猪场产生的废物、粪便和尿液等排泄物,容易滋生各类细菌和病毒,因此,对地面、墙面、门窗、设备及工具等进行消毒是非常必要的。
消毒剂的选用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杀毒力强、稳定性好、安全、易溶解、易清洗、低刺激性等因素考虑。
(二)环境整治规模化猪场在养殖过程中可能产生大量的寄生虫和异味;同时,在繁殖过程中,有些动物可能存在疾病,这些都会对环境卫生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进行消毒的同时,环境整治也必不可少。
此项工作需要注意的是,要保持场区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适宜范围内,保持通风,避免污染交叉感染,保障场区内的空气质量,有效控制环境卫生问题。
二、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最有力的手段之一,规模化猪场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对动物进行规定的疫苗接种。
在接种前,应对动物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疫苗接种时,应遵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指引与建议,对不同阶段的猪只,选择适宜的疫苗和接种时间,确保接种的有效性。
三、病害监测与处理规模化猪场在养殖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疾病问题,如出现某种病害,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控。
病害监测与处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病害的监测工作,及时发现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筛查出埋藏的病源,防止病情扩散;二是对病害的处理工作,制定出合理的医疗方案,进行合理用药,控制传染源扩散,有效治疗病情,减少养殖损失。
四、员工防护意识培养规模化猪场防疫消毒要点中,员工防护意识培养同样非常重要。
在疫情爆发、防疫消毒时,员工要依照要求佩戴防护物品,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杜绝舞弊情况发生。
规模化猪场消毒措施及注意事项
规模化猪场消毒措施及注意事项猪场的消毒措施是预防和控制猪场疾病的重要手段。
规模化猪场的消毒应该按照以下六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清洗在消毒开始前,要先对猪舍进行清洗。
清洗的目的是除去猪舍内的污物和有机物质,为消毒产品提供更好的接触表面。
应该使用酸性或碱性清洗剂,带刷子清洗每一个角落,特别是猪舍内地面、墙壁、水槽、喂食槽、水管和水喉等处的死角,清理干净后用水冲洗干净。
第二步:干燥清洗干净后,猪舍内要保持足够的干燥时间,一般要求24小时以上,等待猪舍内完全干燥。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有机物的残留,还能减少细菌、病毒繁殖的机会。
第三步:消毒消毒是控制病原体传播的关键步骤。
消毒前要务必佩戴好防护用品,避免接触到消毒剂。
常用的消毒剂有氯化钠,氧化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双氧水等)、氨基甲酸酯类消毒剂、氧化钙等。
具体的消毒剂使用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标准配合使用。
消毒时要注意,喷洒的液体覆盖猪舍内集中病毒、细菌、真菌的区域,如水槽、地面、墙壁等处,保持消毒剂的作用时间,通常要求15分钟以上,然后用水冲洗干净。
第四步:饲具和水槽的消毒猪场内的饲具和水槽也需要进行消毒,免受携带病菌的猪的污染。
首先清洗饲具和水槽,然后使用不同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消毒时间同样要求15分钟以上,之后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
第五步:猪群入栏前检疫在消毒结束后,必须对入栏的猪进行检疫。
包括身体状况、免疫状况、饮食状况等。
每一批入栏的猪都需要进行检疫,并确保没有瘟疫等疾病。
第六步:消毒记录保持消毒记录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可以有效防止疫病的爆发,也是日后的管理工作的基础。
记录应该包括消毒的时间、人员、消毒剂名称和浓度、消毒剂的使用情况等。
除了上述六个步骤外,猪场还需要注意以下的事项:1. 猛毒消毒剂的使用:一些消毒剂有毒性,使用时应该小心。
工人在准备和使用消毒剂时要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必要时要进行呼吸保护。
2. 周期性消毒:除了每次消毒之外,定期消毒也是非常重要的。
规模化猪场消毒措施及注意事项
规模化猪场消毒措施及注意事项猪是我国重要的畜禽养殖动物之一,为了保障猪的健康生长,防止疫病的传播,规模化猪场必须加强消毒工作。
下面介绍一下规模化猪场常用的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消毒方法1. 物理性消毒物理性消毒是指利用物理手段消除或杀灭病原体。
常用的物理性消毒方法有高温消毒、紫外线消毒、蒸汽消毒等。
其中,高温消毒是一种简便、成本较低、效果好的消毒方法。
在猪场中,可采用高压蒸汽消毒或煤气灭菌灰进行高温消毒。
化学性消毒是指利用化学剂杀灭病原体。
常用的化学剂有漂白粉、过氧化氢、氧化钾、植酸钠等。
其中,漂白粉是一种常见且价格较低的消毒剂,主要用于消毒地面、墙壁、器具等非金属物品。
过氧化氢和氧化钾都是具备杀菌效果的消毒剂,常用于消毒水喂饮系统。
生物学消毒是指利用微生物进行消毒,常用的生物学消毒方法有喷雾消毒、好氧消毒等。
其中,好氧消毒是一种环保型的消毒方法,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达到杀灭病原体的目的。
二、注意事项1. 制定消毒计划规模化猪场应制定科学的消毒计划,明确消毒时间、消毒方法、使用的消毒剂及剂量等。
消毒计划应根据猪舍环境、疫情变化及养殖模式等因素而制定。
2.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规模化猪场应根据病原体类型、消毒物品种类、消毒效果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不同的消毒剂对不同的病原体具有不同的杀菌效果,选择合适的消毒剂能够达到更好的消毒效果。
3. 使用消毒剂时注意剂量使用消毒剂时应按照技术规范要求使用,不可随意增加消毒剂的使用量。
过量使用消毒剂不仅会增加成本,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4. 做好器具、地面、墙壁等消毒处理规模化猪场中的器具、地面、墙壁等都是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消毒处理时应做到全面彻底。
对于地面、墙壁等可以喷洒消毒剂,对器具可以进行浸泡或喷洒消毒处理。
5. 定期验收消毒效果规模化猪场应定期进行消毒效果验收,以确保消毒效果符合预期要求。
验收时可以采用培养基、菌落数等指标进行检测。
综上所述,规模化猪场的消毒工作是保障猪健康、防止疫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规模化猪场消毒
规模化猪场的消毒消毒是规模化猪场切断传染病传播,防止传染病发生和蔓延的重要手段。
规模化猪场要重视消毒,也要科学消毒,使每次消毒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消毒的概念是指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杀灭物体中及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而对非病原微生物及其芽肥(真菌)抱子并不严格要求全部杀死。
其目的是预防和防止疾病的传播和蔓延。
(二)消毒的种类和方法1、消毒的种类包括预防消毒(定期消毒)、患病期消毒(紧急消毒)、空舍消毒(终末消毒)和带猪消毒。
2、消毒的方法2.1、物理消毒2.1.1清扫冲洗:通过清扫、洗刷等方法将圈舍内用具、地面、墙壁等受污体上的病原体清理出去。
可除掉70%的病原体,并为药物消毒创造条件。
但并不能杀灭病原体,所以只能作为消毒工作的一个辅助环节,必须结合其他消毒方法同时使用。
2.1.2通风干燥:特别是冬、春季节,适当通风,可在短时间内通过气流迅速降低舍内病原的数量,加快舍内水分蒸发,保持干燥,可使除芽胞、虫卵以外的病原失去活性,起到消毒作用。
2.1.3日光(紫外线)照射:指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放在日光下曝晒,利用阳光光谱中的紫外线、灼热以及干燥作用使病原微生物灭活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适用于对生产用具进行消毒。
2.1.4紫外线灭菌灯:仅作用于被照射物的表面。
适用于微生物实验室、无菌操作室、工作服装、不可用高温或化学药品消毒的器械、物品的消毒。
2.1.5高温灭菌。
分为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①干热灭菌法包括热空气灭菌和火焰灭菌。
a、热空气灭菌:在干燥的情况下,利用热空气灭菌,适用于干燥的玻璃器皿的灭菌。
(电热干燥箱)。
b、火焰灭菌:直接以火焰灼烧可立即杀死全部微生物。
对各种病原均有灭杀作用,但不能对塑料、干燥的木制品进行消毒。
消毒时须注意防火。
(火焰喷灯)②湿热灭菌法a、煮沸消毒:利用沸水的高温作用杀死病原体。
常用于玻璃器皿、针头、金属器械、工作服、帽等物品的消毒。
b、高层蒸汽消毒:通过高热水蒸汽的高温使病原体丧失活性。
规模化猪场防疫消毒要点分析
规模化猪场防疫消毒要点分析近年来,猪瘟等疫病在猪场上的爆发频率越来越高,给猪农带来了很多损失。
因此,规模化猪场要加强防疫消毒工作,以防止疫病的传播和流行。
本文将围绕规模化猪场防疫消毒的要点展开分析。
一、环境消毒1.猪舍消毒猪舍是猪的生长和繁殖的场所,也是疫病的重要传染源。
因此,对猪舍的消毒工作非常重要。
猪舍消毒的具体措施如下:(1)选用高效消毒药物。
消毒药物选用应该考虑病原体的种类和特点,如使用福尔马林、漂白水等消毒药物,进行杀菌消毒。
(2)猪舍的消毒应该重点针对各种物体和部位。
如猪舍地面、墙壁、各种设备、养殖用具等应该全面消毒。
应特别注意墙角、定点、养殖架等难以处理的部位。
(3)在消毒前,要清洁猪舍。
首先要将猪舍内的杂物、猪粪、秸秆等清理出来。
然后用水和肥皂等清洁剂进行清理,将表面的污垢清除干净。
(4)猪舍消毒后,应该注意通风和晾干。
消毒药物使用结束后,猪舍内一定要通风,让其自然晾干。
这样才能保证猪舍内无臭味、干燥、清洁。
2.饮水系统消毒猪的饮水是生长和繁殖的基础。
因此,饮水系统的卫生情况直接影响到猪的健康状态。
饮水系统消毒的重点内容包括:(1)饮水管道清洗消毒。
水管道应该定期进行清理和消毒,以避免藻类、细菌和病毒等生物的滋生,保证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2)自来水和井水的消毒。
对于使用自来水或井水的猪场,需要通过使用消毒药剂进行消毒,以保证水源中的细菌、病毒的清除。
3.生产设备卫生消毒各种生产设备,包括食槽、喂料器、刷鞋器、治疗器械等,都是猪场的重要设施,也是细菌、病毒滋生的重要场所。
因此,对生产设备的卫生消毒非常重要。
具体措施包括:(1)食槽清理。
定期用清洁剂洗涤食槽,避免残留和污染,同时使用消毒药剂杀灭细菌和病毒。
(2)喂料器杀菌消毒。
喂料器是猪场生产的重要设施,应该定期清洗和消毒,以杀灭其中的病原体。
(3)刷鞋器清洁。
猪场周边是病害传入的重要途径,因此,管理者应定期清洁刷鞋器及周边环境,消除污染。
规模化猪场的消毒
规模化猪场的消毒
4 提高猪场消毒效果的对策 4.1 合理选择消毒方法 4.1.1 按消毒对象选择消毒方法:不同 的消毒方法在不同场合,其消毒作用和效 果有所差异,因此猪场在消毒时应根据不 同的目的和对象,选择相应的消毒方法, 并合理运用。化学消毒法是猪场最常用的 消毒方法,也是消毒工作的主要内容;
规模化猪场的消毒
4.2 有效控制环境条件 4.2.1 搞好环境卫生:有机物的存在能 妨碍消毒药物和病原的接触而影响消毒效 果,同时含蛋白质的污物可部分中和消毒 剂,特别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药物受影响 更明显。因此,在消毒前应彻底清扫饲养 环境和喂饮器具,并用水冲洗。粪便、清 扫出的污物及污水应进行无害化处理,防 止重新污染周围环境而导致病原体扩散。
规模化猪场的消毒
生物工程系 边传周
规模化猪场的消毒
随着现代化、集约化养猪业的迅速发展, 市场不断开放,流通逐渐加强,但猪病也 更趋复杂化。尤其某些传染病,猪场一旦 发生,难以控制,往往大批死亡,造成惨 重的损失。因此,搞好种猪场的疫病防治 和净化消毒越来越重要。现将种猪场净化 消毒措施介绍如下。
规模化猪场的消毒
物理消毒法和生物消毒法简便易行、经济 实惠,如在猪场出入口设立紫外线消毒室 和对粪便进行堆积发酵消毒,对提高猪场 的总体消毒效果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应 按消毒物品的特性选择不同的消毒方法, 比如,不怕热、不怕湿的物品可煮沸消毒; 怕热、怕湿的物品可采用气体消毒剂消毒; 怕热而不怕湿的物品可选择消毒液浸泡消 毒,以确保消毒效果。
3.3.2 消毒待猪舍干燥后用0.5%过氧乙酸 溶液等消毒药液喷洒地面、墙壁、设备、用具 等;地面垫料平养的猪舍进垫料后,可用0.5 %~2%的碘制剂喷洒消毒1次,以防垫料霉变 和杀灭细菌、原虫等。准备齐全后,用福尔马 林28 ml/m3(也可再加入14 g高锰酸钾)加热 熏蒸消毒24 h以上,然后通风24 h,空闲10~ 14 d;后方可使用。猪舍闲置时间应在1月以 上,使用前10d,应重新熏蒸消毒1次。对猪舍 的操作间、走道、门庭等每天清理干净,并用 消毒液喷洒消毒。
养猪场消毒制度(5篇)
养猪场消毒制度消毒的作用主要是杀灭病菌。
在规模化猪场,有四道屏障用来杀灭病菌。
第一道是大门,第二道是生产场区,第三道是猪舍入口,第四道是猪舍内部。
下面我们来详细的看一看。
第一道屏障是生产区的大门,大门担负着将病菌拒之门外的作用。
生产区需要设置两道门,一道大门用来给车辆消毒,另一个小门用来给人员消毒。
对于规模化猪场来说,少不了车辆的出入,这些车辆从繁华的地方驶来,难免会带有许多病原菌,所以车辆进入之前,要先给它消毒灭菌。
只要进入猪场的车辆,就要用消毒剂进行消毒,消毒剂可以使用次氯酸盐、有机碘混合物、过氧乙酸、新洁尔灭等,用喷雾装置进行喷雾消毒,消毒主要针对车辆的车轮。
外来人员的车辆只能进到生产区的外面,不允许进入生产区,只有运送饲料和运送猪只的车辆才允许进入生产区,这些车辆要经过更为严格的消毒才能进生产区。
在生产区的大门前面,有一道消毒池,春夏秋三季,可以用____%-____%的火碱水溶液,泼洒在消毒池里,火碱是一种消毒作用极好的药物,其____%-____%的溶液,可杀死繁殖型细菌和病毒。
为了保持火碱水溶液的洁净,每____至____天更换一次。
在北方的冬季,由于气温较低,使用火碱水溶液容易冻成冰,可以采用生石灰泼洒消毒池的方法给车辆消毒。
生石灰来源广、价格低、杀菌消毒效果好,对大多数细菌有较大的杀菌消毒作用。
每隔三到五天,生石灰会发生潮解而变硬,这时候要更换新的生石灰。
工作人员也是将病原带入场区的主要媒介,因此,进入猪场的人员必须严格消毒。
走进消毒室,用紫外线照射____分钟。
进入生产区的工作人员应更换消毒好的防疫服、鞋、帽,防疫服、鞋、帽每周清洗、消毒一次。
进入场区前,工作人员也要经过一个消毒池,池内盛有____%菌毒敌或____%-____%来苏尔消毒液,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前必须脚踩消毒池消毒。
防疫服仅限在生产区内使用,不得穿出生产区。
第二道屏障是生产场区。
因为病菌的传播途径很广,除了车辆和工作人员会带入病菌外,通过尘土、空气等媒介也会传播病菌。
规模化猪场的消毒
326 充足 的 清 洁饮水 安装 饮水 器 高 度适 宜 , . . 按 猪 的不 同生长 阶段调 整 高度 。 32 人 猪 亲 和训 练 使 猪不 惧怕 人 对 它 的管 理 , .. 7 为 以后 的接产 打下 良好基 础 。管理 人员 要经 常接触 猪 只 , 摸 猪 只敏 感 的部 位 , 耳 根 、 侧 、 房 等 抚 如 腹 乳 处 , 使人 猪亲 和 。 促 328 后备 母 猪 日常管 理 注 意 防寒 保 暖 和 防暑 .. 降温 , 保持 干燥 和清 洁的 环境卫 生 。
间。
药 ,不 能带猪消毒 。2 ~ %的火碱水溶 液作用 % 5
4 后 备母 猪 的利用
后 备母 猪饲 养 到一 定 年 龄后 , 猪 有 周期 性 的 母 发情 变化 。这个 时期 为性成 熟 。但身体 发 育还未 达 到 成熟 时 期 , 生殖 器 官 和其 他组 织 器官 尚未达常 用药 物 : 碱 和生石 灰 。火碱 是 高 效 的消 毒 火
加快 猪 舍 内水分 的蒸发 , 持 干燥 , 保 可使 除芽 孢 、 虫
第 二或 第 三情 期 进 行 配 种 和催 情 补 饲 工作 。可 采 用 公 猪 试 情 的方 法 , 确 确 定 母 猪 的初 次 发 情 时 准
现用 现配 。
彻底清粪 、 扫 、 清 冲洗 , 火 碱 消 毒 ( 者 熏 蒸 用 或 消毒 ) 而后 空 干 。 , 44 患病 期 消毒 . 首 先 清扫 、 洗 , 冲 而后 用 双 季胺 盐 络 合 碘 、 季 双 胺 盐类 、 氧 乙 酸带 猪 消 毒 , 时 药 物 的 浓 度 比平 过 此 时带 猪 消 毒要 高 一倍 。舍 内过 道用 5 %火 碱水 泼 洒 消 毒 , 面 用 火 焰 消 毒 (0/ , 适 度 的通 风 , 床 7 s )要 m 保 持舍 内的空 气清 新 ( 尤其 是 猪群 患 呼吸道 疾病 时 ) 。 5 影 响 消毒 的 因素
规模化猪场消毒措施及注意事项
规模化猪场消毒措施及注意事项随着畜禽养殖规模化和现代化的发展,猪场消毒越来越重要。
规模化猪场因其庞大的规模、高密度饲养、易传播疫病等特点,容易成为疾病的传播源,因此消毒是保持生猪健康的重要措施。
下面介绍一些规模化猪场消毒措施及注意事项。
1. 消毒准备工作在进行消毒之前,首先要进行消毒准备工作。
消毒准备工作包括:清洁卫生、让猪舍变得干爽、使用最适合的消毒剂和工具等。
在清洁卫生方面,必须彻底清除猪舍内和猪舍周围的一切垃圾和杂物,所有角落和死角都要清洁干净,以防止病毒或细菌滋生。
在猪舍变得干爽方面,应确保室内通风良好,防止病菌滋生。
在选择消毒剂和工具方面,要选择最适合的消毒剂,以确保它的杀菌作用最大化。
2. 消毒方法目前常见的消毒方法有化学消毒、物理消毒和生物消毒。
化学消毒:化学消毒是一种常见的消毒方法,使用消毒剂可以杀灭大多数细菌和病毒。
具体的方法是在猪圈内喷雾消毒剂,或使用消毒毯将猪圈和周围的区域擦拭干净。
物理消毒:物理消毒是通过高温、紫外线和辐射来杀死细菌和病毒。
高温消毒是将猪圈加热到60摄氏度以上,保持一定时间即可消毒。
紫外线消毒是使用紫外线灯照射猪圈,以杀死大多数细菌和病毒。
辐射消毒是使用辐射剂照射猪圈,以杀死细菌和病毒。
生物消毒:生物消毒是通过微生物或其他一些生物物质,来杀死细菌和病毒。
其中最常用的是使用一些有益的微生物,如益生菌和益生元等,来帮助保持环境健康。
3. 消毒注意事项消毒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消毒剂的选择。
应选择合适具有杀菌效果的消毒剂,不要用以前使用过的、已过期的或被搞脏的消毒剂。
(2)消毒操作要做到全面。
可以采用依次消毒法,即先消毒物品,再消毒地面、墙壁和天花板,最后消毒人员和工具。
(3)猪舍内外都要消毒。
猪圈内外、门、窗、栏杆等易被病毒和细菌污染的地方都需要保持清洁、干燥。
(4)消毒后要让猪舍彻底干燥。
防止残留消毒剂对猪只和人员的影响,也是一道重要的消毒程序。
(5)做好消毒记录。
规模养猪场具体对象的消毒技术
01
消毒对象
02
消毒频次
03
消毒方法
04
消毒剂选择
05
注意事项
猪舍、饲料加工厂、屠宰 厂等。
每周1次,疫情期间每天1 次。
采用高压水枪冲洗,然后 使用不同种类的消毒剂进 行喷洒或熏蒸。
根据不同区域和疫情情况 选择不同的消毒剂,如漂 白粉、酒精、碘伏等。
在猪场建设前应考虑到消 毒设施的配套,如围墙、 隔离带、消毒池等;猪场 建成后应立即进行全面彻 底的清洗和消毒;在猪场 使用前应进行严格的检疫 和隔离观察,确保猪只健 康。
生物分解
利用微生物分解作用,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 物质。
生物拮抗
利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抑制病原微生物的 生长繁殖。
3
生物过滤
利用微生物对空气或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过滤和 降解。
02
规模养猪场环境消毒 技术
猪舍消毒
猪舍结构的消毒
01
对猪舍的墙壁、屋顶、门窗、地面、饮水器、食槽等进行彻底
清洗和消毒,以消除病原体和有害微生物的生存环境。
03
规模养猪场人员消毒 技术
饲养人员消毒
手部消毒:饲养人员应在进入猪舍前用肥皂水洗手,并 使用酒精或消毒剂对手部进行彻底消毒。
鞋底消毒:饲养人员应使用消毒液对鞋底进行消毒,避 免将病菌带入猪舍。
饲养人员是规模养猪场中最直接与猪群接触的人员,因 此他们的消毒工作至关重要。
衣物消毒:饲养人员的衣物应经常清洗,并使用漂白粉 或过氧乙酸等消毒剂进行消毒。
定期清扫和消毒
每周至少一次对猪场道路进行清扫和消毒,清除道路上的污物、垃 圾和病原体,防止疾病的传播。
喷洒消毒剂
在猪场道路两侧喷洒化学消毒剂,形成一道屏障,阻止病原体的传播 和感染。
规模化饲养场常用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Livestock Breeding畜禽养殖规模化饲养场常用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彭桂杰(吉林省通榆县开通镇畜牧兽医站,吉林通榆137200)中图分类号:S851.2*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1-0084(2019)03-0063-01规模化饲养场消毒工作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定期消毒,可以杀灭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对有效防控动物疫病起着重要作用。
1常用消毒方法1.1场区消毒门口消毒池和消毒室:一般消毒池可用2%~3%的火碱溶液,消毒液2~3d更换1次,可有效地防止出入车辆带入带出细菌、病毒;消毒室设有紫外线灯可以用来对入场人员的消毒,是场区的第一道防线。
场区道路、空闲地带消毒:一般用3%的来苏儿、2%的火碱、20%的石灰乳等消毒药进行消毒,春冬季节每周1次,夏秋季节3d-l次t。
圈舍门口消毒:每个圈舍门口都要设有消毒池,用3%来苏儿、2%火碱、20%石灰乳等溶液进行踏入消毒。
圈舍消毒:首先用人工或机械清楚干净圈舍内的粪便、尿、垫草、残余饲料等,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用0.3%的过氧乙酸进行带畜禽消毒,每平方米地面用0.6~1.2L消毒液喷洒消毒。
春冬季节3d消毒1次,夏秋季节Id消毒1次,消毒lh后用清水冲刷干净。
运动场消毒:首先,用人工或机械清除掉粪尿、杂草,杂物等,然后,用3%来苏儿、20%石灰乳、2%火碱溶液进行喷洒消毒,地面用0.8-1.5L・m"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毒。
动物体表消毒:可用1%火碱、30%热草木灰液进行喷雾消毒,对于牛羊等偶蹄兽蹄部消毒要完全彻底。
饲槽消毒:可用3%来苏儿液、0.3%过氧乙酸进行冲刷消毒,春冬季节3d消毒1次,夏秋季节Id消毒1次,消毒1h后用清水冲刷干净。
隔离间消毒:用2%火碱、20%石灰乳等消毒液进行消毒,食槽用0,3%的过氧乙酸进行消毒,消毒1h后用清水冲刷干净再用,空圈时要用4%火碱溶液进行彻底冲刷,然后,用清水冲刷干净,待用。
规模化养猪场消毒技术要点
规模化养猪场的消毒技术要点生猪规模养殖场的发展除与生猪养殖技术、猪场管理、市场行情和防疚免疫以外,猪场的规范消毒技术的运用是其重要的因素。
目前在农村,特别是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农村,生猪规模养殖场的消毒技术很不规范,猪场的许多疾病是由于消毒不规范所致,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 消毒池设置:在猪场大门、生产区人口和各栋猪舍门口各设置一个与门同宽的消毒池,入场人员能自由踩踏到一步以上。
池中装消毒液,每周更换消毒药1 一2 次。
在选用消毒剂时,要多种轮换、交叉使用。
最常用的是2 %一3 %的烧碱溶液(氢氧化钠)、5 %的来苏儿溶液等消毒药物。
条件差的也可设置消毒垫消毒。
2 人员消毒:猪场消毒首先是猪场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和外来人员的消毒,他们是将病原带入猪场的重要媒介。
所以,这些人员在进人猪场前必须进行严格消毒。
猪场应该严格控制外来人员人场,确实需要进人猪场的,严格按照规定消毒后人场。
人场人员要清洗更衣,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行走和工作。
工作人员进人生产区净道和猪舍,除经清洗更衣,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外,还要设置紫外线消毒室消毒后进人。
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和更衣室要定期洗刷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42mL 甲醛熏蒸消毒20秒。
工作人员在接触生猪、饲料等之前后必须洗手。
3 猪舍消毒:育肥猪舍实行全进全出制,每批生猪出栏后要彻底清扫千净,再用2% 一3%的烧碱溶液浸泡10 一20 min ,有条件的最好用高压水枪冲洗,然后进行喷雾消毒或熏蒸消毒。
也可选用菌毒敌、灭菌灵等药物消毒。
消毒方法:消毒时先喷洒地面,然后墙壁,先从离门远处开始,喷完墙壁后再喷天花板,关闭门窗30 min 后再开门窗通风,用清水洗刷饲槽,将消毒药味除去。
熏蒸消毒的方法: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25mL ,水12 . 5mL ,倒人盛有12 . 5克高锰酸钾的容器内,密封门窗16 一24h 。
在进行生猪圈舍消毒的同时,要将周围环境、猪舍、生猪和污染的地方和物品同时进行进行消毒。
规模化种猪场的消毒技术措施
规模化种猪场的消毒技术措施在规模化种猪场中,疫病瘟疫的发生往往是多利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李焕其中最主要的是由于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及扩散或场内猪群本就存在的病原微生物普遍存在扩散所造成的。
如何控制外界病原压制微生物的夺占,扩散及场内猪群中所病原微生物的酵母菌扩散,是维持或提高猪群健康劳动生产率,保证种猪场良好生产秩序和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只有通过规范消毒措施的实施才有可能防止病原病原菌微生物的侵入,有效降低猪群生长环境中的大大降低病原微生物数量,从而减缓或消解淡化病原微生物的扩散,为猪群集合健康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
下面浅谈专业化规模化种猪场如何实施规范消毒措施,以供业内同仁参考。
规模化种猪场根据不同生产阶段可的所实施将消毒分为终端消毒和经常性的卫生保护,前者指单栋猪舍或单元舍空舍圣索弗朗代兰县后的消毒措施(转猪后的空栏消毒在一定意义也可认为是终端消毒),后者指在场区入口、生产区入口、进舍入口、猪群、办公区及生产区等处采用的经常性消毒措施。
在实际生产中无论采用何种消毒措施,均再者应有严格的消毒登记制度。
终端消毒措施规模化种猪场的终端措施是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保证猪群健康和防止疫病发生的重要,其处理程序操作应遵循以下全部或尽可能全部的基本程序。
第一步:卫生搬运和物品整理安全卫生空舍或空栏后,清除干净栏舍内的所有垃圾和墙面、顶棚、通风口、门口、水管等处的尘埃尘埃及料底端的残料,并整理舍内各种用具,如小推车、笤帚、铁锹等。
第二步:栏舍、设备和清洗的用具首先对空舍内的所有表面进行低压喷洒并确保其充分湿润,必要时通过多次的连续多次喷洒以增加浸泡强度。
杀虫范围包括墙面、料槽、地面或床面、猪栏、顶板及各种用具等,尤其是料槽,如何有效浸泡时间不低于30分钟。
其次使用冲洗机高压彻底冲洗墙面、料槽、地面或床面、饮水器、猪栏、通风口、各种用具及粪沟等,特别是不冲洗的地方如料槽和接缝处。
直至上述区域做到办到尽可能的干净清洁为止。
中小规模化养猪场消毒方案
中小规模化养猪场的消毒方案在集约化养猪条件下,猪群易发生传染病。
消毒是养猪场切断传染病传播、防止传染病发生和蔓延的重要手段,养猪场要重视消毒,也要科学消毒,使每次消毒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消毒的种类和方法1、消毒的种类分为预防消毒、患病期消毒、空舍消毒和载猪消毒;2、消毒方法物理消毒① 清扫冲洗可除掉70 %的病原,并为药物消毒创造条件。
②通风干燥特别是冬、春季节,适当通风,可在短时间内通过气流迅速降低舍内病原的数量.加快舍内水分蒸发,保持干燥,可使除芽胞、虫卵以外的病原失去活性,起到消毒作用。
③紫外线灯适于对衣眼进行消毒。
④太阳暴晒适于对生产用具进行消毒。
⑤火焰喷射对各种病原均有杀灭作用,但不能对塑料,干燥的木制品进行消毒,消毒时须注意防火。
3、消毒方法化学药物消毒化学药物消毒是最常用的消毒方法,药物消毒时,圈面清洁程度、药物的种类、浓度、喷药量、作用时间、环境温度等都影响消毒的效果。
二、常用的消毒药物及作用特点①双季胺盐类消毒剂代表:双季胺盐络合碘,此类产品安全性好,无色、无味、无毒.应用范围广,对各种病原均有强大杀灭作用。
②卤素类消毒剂代表:氯制剂消毒药,该药作用广泛,效果可靠。
③ 碱类制剂代表:火碱、生石灰和草木灰,火碱(氢氧化钠):高效消毒药,不能载猪消毒。
2%~3%水溶液作用半小时以上,对各种病原均有杀灭作用。
④酚类消毒剂代表:来苏儿。
经测定和现场调查消毒效果不理想,基本不被使用。
三、消毒程序① 预防消毒进出场区.猪舍的门口常年设消毒槽(池),用3%~5%的火碱水溶液消毒场区,至少每半年用药消毒一次,舍内走廊每周消毒一次.每月2次载猪消毒。
② 载猪消毒清粪、清扫、药物消毒,用双季胺盐络合碘、氯制剂等。
③空舍消毒清粪、清扫,冲洗、药物消毒(火焰消毒或者熏蒸消毒)、生石灰粉刷,空干。
火焰消毒时每㎡喷射60 秒。
④发病高峰期消毒出现腹泻疾病时,对发病猪群调圈、对该圈栏清扫(冲洗)、药物消毒、火焰消毒、干燥。
规模养猪场具体对象的消毒技术
规模养猪场具体对象的消毒技术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杜绝一切传染源,是确保猪群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
下面笔者针对规模养猪场具体对象的消毒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同仁们参考。
1人员的消毒凡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包括外来人员和本场人员,根据本场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消毒措施。
一是采取紫外线消毒。
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在消毒间(由于紫外线灯的有效杀菌作用在1.5米左右,消毒间要科学安装灯管)消毒15~20分钟(注意消毒时要关闭门窗),然后更换消毒衣、裤、鞋、帽,再经消毒池。
二是有条件的养猪场应设置洗澡间,进入生产区的猪都必须洗澡。
三是上级领导或专家,须穿上消毒后的工作服和胶鞋再经淋浴和消毒池消毒后,进入生产区。
参观人员或维修人员由一栋猪舍进入另一栋猪舍前,也应重新消毒,更换消毒后的工作服、鞋帽。
2车辆的消毒一定要控制车辆进入场区,如必须进入,要进行严格消毒,车轮必须经消毒池消毒,对车身和车盘喷雾消毒。
消毒池中的消毒液应选择耐日晒、不易挥发、杀菌谱广、消毒力强的有机物消毒剂,如选用2%的烧碱和1%的菌毒敌等,并要经常更换,确保消毒效果。
3猪舍的消毒3.1坚持每天打扫猪舍,最好要用水冲洗,保持清洁卫生。
舍内每周要用过氧乙酸、强力消毒灵、季胺盐等进行消毒,并要注意交替使用消毒剂,以防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
舍内用猪时,一般不必将猪赶出舍外,可采用喷雾消毒,把地面、空气和猪体一起消毒。
当发生疫情时要增加消毒次数,最好每天消毒一次。
3.2产房的消毒更要严格,要根据本场猪舍污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消毒。
母猪进入产房前要进行体表消毒,并要用1%高锰酸钾溶液对外阴和乳房进行擦洗消毒。
3.3每批猪出栏后,要对猪舍进行彻底消毒后,方可再进入新猪,彻底消毒应采取下列程序:3.3.1要彻底清扫(机械性清除):即清除猪舍内的粪便、垫料、剩余的饲料和其他异物,并将它们运出猪舍堆积发酵,进行无害化处理。
据试验,采用清扫方法,可使舍内的细菌数减少20%左右。
3.3.2彻底冲洗:即用高压水龙头彻底冲洗猪舍顶棚、墙壁、门窗、地面、用具及其他一切设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模化猪场消毒技术
摘要消毒是切断病原体传播途径的有效手段,对规模化猪场的消毒技术进行了阐述,包括消毒药的选择和使用、消毒方式的选用、消毒方案的制订、影响消毒效果的各种因素等,可为猪场开展消毒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猪场;消毒药选择;消毒方式;影响因素
消毒是指利用物理、化学等方法杀死病原微生物以防止传染病传播的措施。
常用的消毒法有物理的清扫消毒法和化学的药剂消毒法。
消毒是杜绝传染源并确保猪群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任何猪场都应该重视,根据消毒的目的通常可分预防性消毒和终末消毒。
前者是指没有发生传染病时,对畜舍、用具、场地、饮水等进行的日常消毒,后者是在发生传染病时及发生传染病后,为控制病源的扩散对已造成污染的环境、畜舍、饲料、饮水、用具、场地及其他物品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
为达到科学、有效的消毒效果,必须规范实施消毒技术。
1消毒药选择与使用
消毒剂应选用:效力强、速度快、效果广泛,低温、低浓度下仍然有效,作用持久,不易受有机物、盐类影响,渗透性强,不易受酸碱度影响,可消毒污物且能抑臭,毒性低、不污染水源及环境,腐蚀性小,对人、畜体毒性低,同时价格低廉。
要满足上述所有条件,必须选用几种消毒药,在不同场所使用及轮流使用不同消毒剂,以达到消灭病原体的目的。
真正确切的广谱杀菌(包括细菌病毒、真菌、芽孢);必须无毒、使用安全(无危险性);在猪场条件下必须有效。
病原菌与消毒剂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最强的病原菌必须使用特定的消毒剂,强及中等病原菌必须使用消毒剂,弱的病原只要干燥、发酵,甚至日光即可杀灭。
但由于集约化猪场中猪舍密度太高,空气中的病原菌在未死亡前即有机会感染其他猪只,因而仍需使用喷雾消毒来降低空气中的病原菌数量。
2消毒方式
2.1环境消毒和畜体消毒(根据消毒对象分)
一是猪舍消毒。
猪舍在猪空圈时必须彻底清洁,扫除屋顶梁柱、墙壁、窗户等的积尘、蜘蛛网,铲除地面、墙角的积粪和饲料槽(桶)中的残余饲料,用3%烧碱水浇洒地面和墙壁,屋顶用石灰水白化,有条件的猪场可实行甲醛熏蒸消毒,1~2d 后再用清水冲洗,冲洗以高压冲洗机为佳。
排水沟应保持通畅,防止常年污水沉积,空栏消毒时,清洗消毒方法同上。
猪舍外栽种花木和青绿植物,防止杂草丛生,蚊蝇滋生,以减少臭味并美化环境。
二是猪体消毒。
对工厂化猪场,妊娠母猪进入分娩舍时应对其全身清洗(冬天应用温开水),清洗后选用对皮肤无刺激的消毒剂对其全身进行喷洒。
其他猪群每周1~2次进行猪体喷雾消毒。
2.2集约化猪场消毒方案
一是定期消毒。
全场性大消毒,每年春秋2次;生产区大消毒,每月2次;猪舍内带猪喷雾消毒每周1~2次(重点产房、保育房)。
二是即时消毒。
猪只转群后,对空闲栏舍及时彻底清洗,进行严格消毒,隔1d后,再空闲1~3d后方可使用。
三是突击消毒。
猪只发生疫病或可疑时对有关棚舍进行突击性消毒;季节突变时,对全场猪只进行突击性消毒。
3常用消毒药的种类及特性
一是碱类。
包括烧碱(氢氧化钠)、生石灰、碳酸钠,常用浓度2%~3%,用于猪舍、饲槽、场地消毒。
生石灰可杀灭繁殖期细菌,对芽孢无效。
常用生石灰1kg 加水350mL,洒于水沟。
二是酸类。
包括过氧乙酸、柠檬酸、乳酸、戊二酸等,常用浓度0.5%;用于猪舍、饲槽消毒。
三是酚类。
包括菌毒敌、农福、菌毒灭、来苏儿、克辽林等,常用浓度1∶100~200,用于场地、猪舍、消毒池等消毒。
四是醛类。
包括甲醛、戊二醛等,常用浓度2%(0.8%甲醛),用于器械消毒、屋舍熏蒸消毒,熏蒸时用药12.5~25.0mL/m3,加热密闭12~24h。
五是氯制剂。
包括漂白粉、次氯酸钠、强力消毒灵、高氯灵、菌毒净(灭)、84消毒液、优氯净等。
对细菌、霉菌、芽孢、病毒都有很快的杀灭作用,常用于饮水消毒。
六是碘制剂。
包括百菌消、络合碘、碘酒等,普遍用于器皿、用具消毒,以及未经消毒的地面及皮肤黏膜的伤口处理。
其他种类还有酒精、红汞、双氧水、高锰酸钾等。
4消毒效果影响因素
一是消毒剂方面。
针对所消毒微生物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消毒剂,如杀灭细菌
芽孢、无囊膜病毒,必须选用高效消毒剂。
良好的配方能显著提高消毒效果。
通常消毒剂的消毒效果与其浓度成正比,应选择有效、对人畜安全、对设备无腐蚀的杀菌浓度,以避免过低丧失杀菌能力,过高增强腐化性、刺激性、毒性。
二是外界环境因素。
温度升高消毒速度加快,药物的渗透能力也会增强,可显著提高消毒效果。
许多消毒剂对酸碱度很敏感,pH值变化可改变其溶解度、离解度和分子结构;同时,其对微生物也能产生影响,病原微生物的适宜生长pH值在6~8,过高、过低的pH值有利于杀灭病原微生物。
有机物如分泌物、脓液、饲料残渣、粪便等覆盖在病菌表面,可妨碍消毒剂与病原菌的直接接触面,延迟消毒反应,以致杀不死、杀不全。
三是病原菌因素。
不同类型的病原微生物对消毒剂的敏感性不同,而且每种消毒剂还有各自的特点,因此消毒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科学地选择。
5树立正确的消毒观念
5.1预防重于治疗,消毒胜过投药
栏舍、赶猪通道必须进行经常性消毒,每周至少1次。
各阶段猪出栏后、入栏前栏舍都必须严格消毒,空置5~7d才能使用。
母猪分娩前进行体表清洁、消毒,用温消毒溶液消毒外阴部和乳房。
各种器械如注射器、输精管、集精瓶使用前都必须严格消毒,猪场门口设置消毒池、更衣室、脚浴池,对进入猪场的车辆、工作人员的衣、帽、鞋、手进行消毒。
5.2正确使用消毒剂和消毒方法
选择消毒剂的原则是消毒剂在室温条件下可杀死微生物,不受环境影响,渗透性强,溶解性、稳定性好,不沉淀,使用方便,经济实惠。
对赶猪通道、消毒池、出猪台、水泥砖墙结构的消毒可用高氯消毒剂或福尔马林溶液,一些器械的消毒可用高温消毒法,由于消毒剂的渗透性一般较差,有机物存在影响消毒效果,因此消毒前必须做认真、全面的清洁工作。
5.3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并严格执行
猪场应制订严格的隔离消毒制度,并认真实施。
全场员工和来场办事人员,入场必须通过消毒门(池);外来或外出回场的车辆应先清洗消毒,后进场;生产区内的料车不得驶出猪舍,未经消毒不得直接进入生产区;外来运猪车辆,不能越过出猪台进入生活区;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前,要经过淋浴,更换专用并经消毒的工作衣、
帽、鞋,并经洗手消毒方能进入生产区。
工作服、鞋、帽,每次消毒后只能使用1次,用毕即清洁消毒,备下次使用;生产人员要在场内宿舍居住,离场外出事毕返场,要先在本场外部管理区工作2d;在生产区从事人工授精、接产等与猪体密切接触的,应戴消毒手套和口罩等;生产区所有物品未经消毒不得直接使用;猪场入门口、生产区入口、饲料仓库入口消毒池必须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消毒,定期更换消毒药液,更换药液最长不超过7d、猪舍入口消毒池2~3d更换1次消毒药;做好各项消毒记录,内容包括日期、消毒药名称、使用量、配比、消毒场所、消毒人等。
6参考文献
[1] 董贤文.猪场消毒的几个问题[J].四川农业科技,2009(3):46.
[2] 李连敏,裴爱民,葛海芬,等.影响猪场消毒效果的因素分析[J].科学种养,2009(2):33.
[3] 王凤霞,姜海涛.养猪场消毒技术要点[J].养殖与饲料,2008(4):28-29.
[4] 章平.增强家禽养殖场消毒效果应重视的因素[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