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复习资料参考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势与政策复习考试参考资料
一、有关选题
(一)简答题主要参考题目
1.简要回答在城镇化过程中,各级政府应如何保障农民权益?你对保障新进城
农民权益有何具体建议?
第一,我们是适当的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当前农民对征地补偿标准低,反响非常强烈。这是怎么样处理好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利益问题。
第二,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第三,采取多种安置方式帮助被征地农民就业。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保障制度。
第四,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一些地方将居住在深山老林交通不便的农户转移到发达的周边。
将山区原村庄建设用地退建还林。
第五,完善程序,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
一、(一)观念创新首先,在发展战略上,应更多地关注公平,改变效率至上、GDP 至上的观念。要做到“五有”:有组织保证、有政策支持、有财政投入、有宣传动员、有管理服务。要为农民工提供全程跟踪服务。党和政府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服务观念,从管理观念向服务观念转变。服务是基于一种换位思考,站在农民工即服务对象的立场来思考和行动。(二)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有两个层次和两个方面:即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两个层次;修改完善和创制两个方面。1、对有关的法律和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应该对涉及到农民工权益的法规和制度进行一次综合性的全面的清理、修改和完善,以适应更好更快地保障农民工权益的需要。主要有:①改革户籍管理制度。②改革劳动就业制度。③改革社会保障制度。④改革教育、培训制度。2、创立农民工权益全程保障制度要针对农民工从迈出家门口的阶段一直到进入用工单位工作的全过程存在的问题,将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各个环节的管理与服务进行联动,创立农民工权益全程保障制度。(1)输出地与输入地政府配合、联动,搞好农民工的教育、培训。(2)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即整合资源,规范市场,提高服务能力。(3)规范用工,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三)体制创新1、以属地管理为主,强化组织领导。2、建立政府、雇主、农民工协会三方协调、制约机制。首先,要进一步强化各政府部门以及各群众团体的援助职能和援助机构,如劳动监察大队的维权举报热线、公安局的“110”热线、司法局的“148"法律援助中心,工会、妇联、共青团等团体对农民工和女工的救助等。其次,发展、培育农民工自己的维权组织。再次,建立雇主协会。最后,要动员和培育其他社会力量,诸如外来劳动者协会、人力资源开发协会等各种民间组织、志愿者组织、非营利组织,参与农民工权益保障事业。(四)操作创新1、解决法规的可操作性与执法有效性问题2、实行农民工权益保障的部门问责制
2.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前景怎样?这种进程对政府和农民将分别产生怎样的影
响?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方针是,大力发展城关镇、经济重镇、一般乡镇,带动全国的成城镇化建设。像国外那种以发展特大城市或城市群的方法来推进城城镇化发展,早以被抛弃。主要原因就是,就算在我国发展起一二十个能容纳人口一两千万的特大城市群,也不能解决我国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需求。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深入,“小政府大社会”将成为现实。更多的农民将洗脚进城,成为市民。由于人口的集中,第三产业将得到极大发展。而服务业的繁荣,就意味着资金的流动很快。人们将比在农村时有钱得多,吸引更多的农民进城。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农村人口稀少时,就可以实行规模化、产业化农业,将最后一批农民转化为现代化农业工人。所以,留守在农村的人,将是“共同富裕”目标中,最后一批富起来的人。
3.从日本政府及国民应对3月11日大地震的种种表现你有哪些启示?
一、强烈的忧患防范意识。地震多发的国家不仅仅只有日本,然而日本从政府到国民都具有强烈的忧患防范意识。他们不仅在思想上,而且在物质上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遇到如此强烈地震,建筑物没有大量倒塌,人们临危不乱有序避险就是最好的证明。
二、办事严谨扎实、讲求实效,从官员到国民整体素质较高。在人命关天的防震减灾问题上,舍得投入,准备充分。相反,如果平时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办事糊弄不求实效,后果不堪设想。还没有地震,就频繁出现“楼歪歪”、“楼垮垮”、“楼塌塌”这样的事,难道不值得反思、不应该追责吗?
三、“民为本”不仅仅是理念,更是行动物质上的保障。民之不存,国将安在?地震来了,有避难所,有压缩食品,有防护面具,这才是真正的“有备无患”。死人的事经常发生,无论是天灾还是事故,有充分的准备,可以减少
损失。正如矿山,有钱“发丧”,无钱治“病”,这样的事,是可以减少或避免的。4.请简要谈谈美元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经济带来哪些影响?
第一,流向实体经济。这种情况下,货币参与真实产品和服务的交换,降低社会产品和服务在生产、交换、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交易费用,并通过引起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和货币幻觉,促进真实经济的增长。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根本目的,正是希望货币能够流向实体经济,促进真实经济的发展。当超量货币流入实体经济时,居民消费价格(CPI)和GDP平减指数等一般价格水平就会上升,也即通货膨胀。
第二,流向虚拟经济。金融深化程度加强必然带来经济虚拟化水平的提高。目前,代表虚拟经济规模的全球金融资产名义价值与全球GDP早已相去甚远,仅金融衍生品一项即逾600万亿美元。较之流入实体经济,超发的货币往往先流入以金融市场和资产市场(如股市、房市等)为代表的虚拟经济,以期获得更大的收益。当大量货币流入金融市场和资产市场时,就会出现金融产品和资产品价格膨胀的情况。
第三,金融体系内部循环。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经济主体对前景感到悲观,导致经济社会的信用创造机制萎缩,大量资金无法贷出,货币流向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数量极少,银行体系只得将资金以超额准备金的形式存放。这一点在美国体现得较为明显。2008年9月份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的基础货币在极短的时间内倍增,但同时银行机构的超额准备金也基本上等额增加,流通中的现金规模变动极小。这一点,即使在今天美国经济已连续5个季度复苏的情况下,仍然没有改观。
5.为什么说ECFA的签署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