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高压生物和食品加工技术发展概况和前景(摘要)

合集下载

超高压食品加工设备现状及发展趋势

超高压食品加工设备现状及发展趋势

食品科技超高压食品加工设备现状及发展趋势于林杰(平度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崔召校区,山东平度 266700)摘 要:超高压食品加工技术与传统的热加工技术相比较,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中的氨基酸、维生素,较好地保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当前超高压食品加工技术已经在食品加工领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而超高压食品加工设备是超高压食品加工技术应用的关键,全面掌握超高压食品加工设备的特点、现状及发展趋势对超高压食品加工推进具有极大的帮助。

基于此,本文对超高压食品加工设备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超高压;食品加工;设备现状;发展趋势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Ultra-High PressureFood Processing EquipmentYU Linjie(Cuizhao Campus of Pingdu V ocational Education Center School, Pingdu 266700, China) Abstrac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herm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the ultra-high pressure 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y can maximize the amino acids and vitamins in the food, and can well maintain the nutritional value of the food itself.Current super high pressure 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y has been very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food processing, and super high pressure food processing equipment is the key to super high pressure 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 fully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per high pressure food processing equipment,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for super high pressure food processing has great help, the following analysis.Keywords: ultra-high pressure; food processing; current status of equipment; development trend超高压食品加工技术在当前的食品加工行业广泛应用,其主要是通过一定形状、规格对食品进行包装,然后在超高压设备灭菌缸中,根据LeChatelier 原理、帕斯卡原理,借助相应的传压介质,用超过100 MPa的压力对食品进行保压,从而达到改善食品特性、杀菌灭酶的目的[1]。

食品加工高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食品加工高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食品加工高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一、引言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加工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更新。

本文将从食品加工高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食品加工高新技术的发展现状1. 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是指利用超临界流体作为溶剂,将物质从固态或液态转移到气态的过程。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取植物中的有效成分,避免了传统提取方法中存在的有机溶剂残留问题。

2. 高压处理技术高压处理技术是指将食品置于高压环境下进行处理,可以达到灭菌、保鲜等效果。

该技术可以更好地保持食品营养成分和口感。

3. 低温真空干燥技术低温真空干燥技术是指将食品在低温下进行真空干燥处理。

该方法可以更好地保持食品原有的营养成分和口感,并且能够有效地降低水分含量,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4. 超声波技术超声波技术是指利用超声波对食品进行处理,可以改善食品的质地、口感和营养成分。

该技术可以应用于液态和固态食品的加工过程中。

5. 离子束辐照技术离子束辐照技术是指利用高能离子束对食品进行辐照处理,可以达到杀菌、灭活和保鲜等效果。

该技术可以更好地保持食品原有的营养成分和口感。

三、食品加工高新技术的发展趋势1. 绿色化加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未来食品加工将趋向于绿色化。

即采用无污染、低能耗、低排放的生产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个性化定制化生产未来消费者对于食品个性化需求将越来越高,因此生产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化生产。

3. 智能化生产未来食品加工将趋向于智能化,即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4. 低温加工技术未来食品加工将趋向于低温加工技术,即采用低温处理方式,保持食品原有的营养成分和口感,并且能够有效地降低水分含量,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5. 生物技术应用未来食品加工将趋向于生物技术应用,即利用基因编辑、发酵等技术改良食品原材料的营养成分和功能性。

四、结论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品质要求的提高,未来食品加工将越来越注重绿色化、个性化定制化、智能化、低温加工技术和生物技术应用。

生物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生物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生物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生物技术在食品行业的应用正逐渐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分析生物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生物技术在食品行业的应用现状1. 传统食品加工的改进传统的食品加工方式往往需要添加大量防腐剂和化学添加剂,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风险。

生物技术的应用使得食品加工更加安全和健康:利用发酵技术生产的酸奶和酒,将有益菌群引入人体,促进消化吸收;利用酶工程提取天然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去除有害物质,提高膳食品质。

2. 转基因作物转基因作物指的是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将目标基因导入植物,在提高产量、抗病虫害等方面发挥作用。

转基因作物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广泛,例如转基因大豆、玉米等,能够提高产量、提高养分含量、耐候性以及增加抗性。

3. 人工肉的发展人工肉是利用生物技术通过培养肌肉细胞的方式生产的肉类食品。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动物福利的关注度增加,人工肉的发展势头迅猛。

利用细胞培养的人工肉不仅能够满足人类的营养需求,还能减少动物的屠宰,降低环境污染。

二、未来生物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趋势1. 高效利用资源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的有限性,生物技术在食品行业中将更加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

例如,通过转基因技术在作物中增加氮的吸收能力,实现农田中化肥的减量使用,减少对环境的负荷。

2. 定制化食品生物技术将带来定制化食品的时代。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基因特征和健康需求,定制适合自己的食品。

这将进一步推动食品行业向个性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

3. 健康功能性食品的发展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长,功能性食品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

生物技术可以通过基因编辑、酶工程等手段改良食品,赋予其更多的健康功效,例如增加抗氧化剂含量、调节血糖水平等。

未来生物技术有望在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和生产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4. 生物技术与互联网的结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和互联网的结合为食品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生物技术在食品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生物技术在食品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生物技术在食品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食品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许多国家正寻求利用生物技术来满足人们对可持续、环保和高质量食品的需求。

本文将对生物技术在食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首先,生物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一项重要的应用是转基因技术,它通过修改植物和动物的基因来生产更耐病虫害、营养更丰富的作物和禽畜。

转基因食品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和讨论,但无可否认的是,它们为解决饥饿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同时,生物技术还在食品加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酸奶、面包和啤酒等食品。

其次,未来生物技术在食品行业的发展趋势仍然十分激动人心。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加大研发力度,提高生物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这将进一步推动食品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对高质量食品的需求。

另一方面,生物技术的发展也受到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可持续性的关注。

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担忧需要得到认真对待,以确保食品安全性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因此,未来的生物技术发展必须与公众的需求和利益相协调。

此外,生物技术还有一些新的应用正在探索和发展中。

例如,生物传感技术可以用来检测食品中的污染物和有害物质,提高食品质量与安全性。

此外,利用生物技术生产人工肉和植物肉也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

这种新型食品可以提供蛋白质丰富的替代品,同时减少对传统肉类生产的依赖,有助于减少环境负担和动物福利问题。

然而,生物技术在食品行业发展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公众对食品安全和食品来源的担忧,这需要加强相关政策和监管的建立。

其次是生物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这需要政府和企业加大对生物技术领域的投资,并加强与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合作。

同时,生物技术的发展还需要培养更多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以推动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综上所述,生物技术在食品行业的应用已取得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

我国食品超高压技术的研究进展

我国食品超高压技术的研究进展

我国食品超高压技术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食品超高压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食品加工和保藏技术,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该技术主要利用水在高压状态下的特殊物理性质,对食品进行非热加工处理,以达到保持食品原有营养和风味、延长保质期、提高食品安全性的目的。

本文旨在综述我国食品超高压技术的研究进展,从超高压技术的原理、设备发展、应用研究以及存在的挑战与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以期为我国食品工业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概述部分,本文将首先介绍超高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包括压力对食品成分和结构的影响、超高压处理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等。

接着,将回顾我国超高压技术的发展历程,包括设备研制、工艺优化以及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还将综述超高压技术在各类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情况,如肉制品、乳制品、果蔬制品等,并分析其在实际生产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本文还将探讨当前食品超高压技术研究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如设备成本、操作效率、食品品质保持等问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潜在应用领域。

通过本文的综述,希望能够为我国食品超高压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二、超高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超高压技术作为一种非热加工技术,近年来在我国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逐渐广泛。

该技术的应用范围涵盖了果蔬制品、肉制品、乳制品以及海产品等多个领域,为食品工业带来了显著的优势和变革。

在果蔬制品方面,超高压技术能够有效保持果蔬原有的色泽、口感和营养价值,同时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延长产品的货架期。

例如,经过超高压处理的果汁,其色泽、口感和营养成分与新鲜果汁相差无几,而且更加安全卫生。

在肉制品方面,超高压技术可以改善肉制品的质地和口感,提高其嫩度和保水性,同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延长肉制品的保质期。

超高压处理的肉制品色泽鲜艳,口感细腻,深受消费者喜爱。

在乳制品方面,超高压技术可以杀灭乳制品中的微生物,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卫生质量。

食品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食品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食品生物技术及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如下:首先,食品生物技术及产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食品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开发食品原料、改进生产工艺、提高食品品质和安全性的一种技术。

目前,食品生物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涉及的领域包括食品加工、食品安全、食品检测等方面。

其次,食品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食品生物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食品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健康、安全食品的需求。

另一方面,食品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许多新的伦理、安全和环境问题,需要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未来,食品生物技术的发展将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第一,个性化食品的发展。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个性化食品将逐渐成为主流。

利用食品生物技术可以定制化生产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食品,提高食品的口感、营养价值等方面。

第二,智能化和自动化生产。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和自动化生产将成为未来食品工业的重要趋势。

利用这些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确保食品安全等方面。

第三,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

食品生物技术的发展也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推动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

最后,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将更加严格。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消费者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将更加严格。

未来,政府将加大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力度,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

总之,食品生物技术及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表明,未来该领域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食品超高压加工技术

食品超高压加工技术
智能化控制
引入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对超高压加工 过程的实时监测和智能控制,提高加工过程的稳定 性和可靠性。未 Nhomakorabea应用领域
80%
功能性食品开发
利用超高压加工技术,开发具有 特定功能性的食品,如高纤维、 低脂、低糖等健康食品。
100%
传统食品现代化
将超高压加工技术应用于传统食 品加工中,提升传统食品的品质 和安全性,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 食品的需求。
80%
农业废弃物利用
利用超高压技术处理农业废弃物 ,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实 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THANK YOU
感谢聆听
保持食品营养价值
总结词
超高压技术可以较好地保持食品的营养 价值,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
VS
详细描述
超高压技术对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影响较小 ,可以在加工过程中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 。同时,由于超高压技术是在常温下进行 处理的,可以较好地保持食品中的维生素 、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活性,有利于食品 营养价值的保留。
04
超高压加工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优势
高压力下杀菌效果好
超高压技术可以在常温或较低温度下杀灭食品中 的微生物,有效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保持食品原有口感和质地
超高压处理能够较好地保持食品原有的口感和质 地,避免因热处理而导致的食品品质下降。
保持食品原有营养成分
超高压处理可以减少对食品中热敏性成分的破坏 ,保持食品原有的营养成分。
杀菌作用
总结词
超高压技术可以有效杀死食品中的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卫生质量。
详细描述
超高压技术通过施加高达数百至数千兆帕的压力,使微生物体内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受到破坏,导致微 生物死亡。这种杀菌方式可以在常温下进行,避免了高温处理对食品营养成分和风味的损失。

中国超高压生物和食品加工技术发展概况和前景(摘要)

中国超高压生物和食品加工技术发展概况和前景(摘要)

中国超高压生物和食品加工技术发展概况和前景(摘要)贾培起天津市华泰森淼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一、超高压食品加工技术发源于美国1、1899年美国化学家Bert Hite首次发现450 Mpa超高压能延长牛乳保质期。

2、1914年Bridgman发现蛋白质在700 Mpa下能凝固。

因为各种原因,该项技术研究没有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

照片是Bridgman1912年使用的超高压实验仪器。

二、超高压技术在日本率先产业化1、1986年日本京都大学林力丸先生率先开始利用超高压技术对食品进行常温灭菌加工的研究,2、1991年梅迪亚公司推出了第一个超高压食品,超高压草莓酱、苹果酱等产品。

超高压苹果酱三、中国首次报道超高压技术1990年刊载第一篇报道日本的《超高压食品加工技术》,从此开始陆续出现一些综述、消息和编译的文章。

四、国内第一篇超高压技术论文1995年,黑龙江商学院叶怀义教授,利用金刚石压机进行实验,发表第一篇超高压技术研究论文《超高压对过氧化物酶的影响》五、国内最早的超高压食品加工设备兵器部52研究所张玉诚、张福长等工程师,于1995年,自行研制了第一台超高压食品加工设备(600Mpa,15升),为院校学者开展超高压技术的课题研究,创造了条件。

较早的超高压设备最初的手动装置较早的小型设备六、1990-2007发表的超高压技术论文统计1990-1994年只有10几篇综合报道和翻译的文章,1995年发表了第一篇超高压技术专题研究的论文,1995-2000综述文章与专题论文数量大致相当,超高压技术的研究工作开始活跃起来,2001-2007超高压独立课题的研究工作大幅度提高并取得很大成果,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发表论文总数已经超过2007年的100多篇。

七、超高压论文涉及的领域1食品420篇 68%2 生物 111篇 18%3 医学 19篇 3%4 提取 44篇 7%5 育种 21篇 3%八、食品领域的超高压技术研究九、开拓中国超高压技术的学者黑龙江商学院——叶怀义教授、食品学院院长,在没有超高压试验设备的条件下,借用国家地震局的400mpa设备进行早期的超高压实验研究,1995年发表我国第一篇超高压加工技术论文《超高压对过氧化物酶的影响》,此后对淀粉的超高压糊化进行研究,发表了《高压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多篇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超高压生物和食品加工技术发展概况和前景(摘要)贾培起天津市华泰森淼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一、超高压食品加工技术发源于美国1、1899年美国化学家Bert Hite首次发现450 Mpa超高压能延长牛乳保质期。

2、1914年Bridgman发现蛋白质在700 Mpa下能凝固。

因为各种原因,该项技术研究没有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

照片是Bridgman1912年使用的超高压实验仪器。

二、超高压技术在日本率先产业化1、1986年日本京都大学林力丸先生率先开始利用超高压技术对食品进行常温灭菌加工的研究,2、1991年梅迪亚公司推出了第一个超高压食品,超高压草莓酱、苹果酱等产品。

超高压苹果酱三、中国首次报道超高压技术1990年刊载第一篇报道日本的《超高压食品加工技术》,从此开始陆续出现一些综述、消息和编译的文章。

四、国内第一篇超高压技术论文1995年,黑龙江商学院叶怀义教授,利用金刚石压机进行实验,发表第一篇超高压技术研究论文《超高压对过氧化物酶的影响》五、国内最早的超高压食品加工设备兵器部52研究所张玉诚、张福长等工程师,于1995年,自行研制了第一台超高压食品加工设备(600Mpa,15升),为院校学者开展超高压技术的课题研究,创造了条件。

较早的超高压设备最初的手动装置较早的小型设备六、1990-2007发表的超高压技术论文统计1990-1994年只有10几篇综合报道和翻译的文章,1995年发表了第一篇超高压技术专题研究的论文,1995-2000综述文章与专题论文数量大致相当,超高压技术的研究工作开始活跃起来,2001-2007超高压独立课题的研究工作大幅度提高并取得很大成果,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发表论文总数已经超过2007年的100多篇。

七、超高压论文涉及的领域1食品420篇 68%2 生物 111篇 18%3 医学 19篇 3%4 提取 44篇 7%5 育种 21篇 3%八、食品领域的超高压技术研究九、开拓中国超高压技术的学者黑龙江商学院——叶怀义教授、食品学院院长,在没有超高压试验设备的条件下,借用国家地震局的400mpa设备进行早期的超高压实验研究,1995年发表我国第一篇超高压加工技术论文《超高压对过氧化物酶的影响》,此后对淀粉的超高压糊化进行研究,发表了《高压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多篇论文。

中科院上海生化所——阮康成研究员、副所长,80年代末从美国引进手动超高压设备,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研究,发表了关于蛋白质、灭菌、酶的构象、病毒、疫苗等方面的论文,在2004年巴西召开的第三届国际超高压生物和食品学术交流会发表论文,是我国在国际上发表论文最多的学者,其培养的博士,大多数在国外深造或工作。

阮康成研究员手动超高压加压装置中国农业大学——李里特、南庆贤、胡小松雀巢咖啡赠送中国农大一台日本制造的小型超高压装置,开始进行超高压技术的研究,并培养了很多有水平的超高压技术人才。

李里特副校长的研究生张宏康完成了很有影响的博士论文《超高压对生物大分子的影响研究》;南庆贤院长的研究生靳烨完成了《高压处理对鲜牛肉感观性能的影响》等博士论文;胡小松院长的研究生马永昆完成了《超高压鲜榨哈密瓜汁加工工艺技术的研究》博士论文,为我国各院校开展超高压技术专业,培养了骨干力量。

2008年,农业大学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其中包括超高压食品的非热加工。

李里特教授南庆贤教授胡晓松教授内蒙古农业大学——德力格尔桑、靳烨教授、食品学院院长,德力格尔桑较早对超高压加工技术进行研究的学者,其代表论文有《超高压处理对绵羊肉嫩化机理的研究》等10余篇论文。

靳烨对超高压加工牛肉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发表了《高压处理对鲜牛肉感观性能的影响》。

德力格尔桑教授南京农业大学——江汉湖教授、食品学院院长,最早进行超高压项目研究的教授,第一个承担国家项目“超高压技术在大豆食品深加工中应用”,并进行超高压灭活芽孢致病菌、酶等多方面研究,培养出邱伟芬、高瑀龙、董明盛等博士。

江汉湖教授西北农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杨公明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食品学院院长,法国留学归国博士,原西北农林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归国后大力推动超高压技术教育和普及工作,应用超高压技术在农业和食品广阔的领域进行研究,硕果累累,先后发表几十篇论文。

杨公明教授浙江工商大学——励建荣浙江工商大学教授、生物食品工程学院院长,最早进行超高压技术研究的学者之一。

其代表论文《高压催陈黄酒的研究》、《超高压对酶活的影响》等,多年来一直坚持不断地进行超高压技术研究,并承担了国家2008年海洋领域水产品安全方面863计划项目,其中包括超高压技术。

吉林大学——张守勤吉林大学教授,多年来在超高压提取植物有效成分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获得多项国际和国家专利,在中药提取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果,为我国中药现代化做出了贡献。

其中代表性的论文如《常温超高压提取人参总皂苷》、《高压技术提取朝鲜淫羊藿总黄酮的研究》、《纤维素酶提取红景天总黄酮的研究》、《超高压提取刺五加叶中总黄酮的研究》等。

张守勤教授合肥工业大学——潘见合肥工业大学教授、食品学院院长。

2000年购置超高压设备,是最早具有超高压实验手段的院校。

10多年来不断地进行超高压技术的研究和产品开发,发表大量的论文,特别是超高压西瓜汁、草莓汁、梨汁等产品工艺已经成熟,一旦大型设备形成生产能力,很快就会产业化。

华南理工大学——曾庆孝、李汴生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是我国研究超高压技术成果最多、培养人才最多的院校,课题研究有深度,有影响的论文有《超高压杀菌及其反应动力学》、《超高压处理对豆浆感官状态和流变特性的影响》、《超高静压对食品热力学特性的影响》、《超高静压对细菌芽孢内部变化影响的研究》曾庆孝教授江南大学——江波、杨瑞金江南大学于2005年开始购置了超高压设备,虽然时间较短,但是进行了大量课题研究例如:《超高压处理对轻度加工茭白品质的影响》、《超高压中温协同处理对猕猴桃果汁品质的影响》、《熟制对虾虾仁超高压杀菌主要参数探讨》、《超高压灭活枯草芽孢杆菌(AS 1.140)的参数优化》等。

江苏大学——马永昆马永昆教授受聘于江苏大学后,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超高压食品技术研究所”,在超高压技术研究方面不断探索,成果显著,先后发表了《超高压技术在功能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评价》、《温度协同超高压处理对洋葱的蒜氨酸酶的影响》、《超高压提取云芝菌丝体中活性肽工艺的初步研究》等论文,他们除了培养研究生外,特别注重推动超高压技术的产业化,目前正在致力于企业合作,将超高压产品推向市场。

华泰森淼公司华泰森淼公司创办以来,不仅在超高压设备研制方面投入了大量的力量,而且与天津大学、科技大学、农学院等院所合作,进行了多方面超高压生物和食品加工技术的研究。

其中包括果汁、果酱、牛初乳、白酒、水产品、肉制品、腌渍菜、提取、病毒灭活、疫苗制取、细胞破壁、血浆处理等。

其中开发出超高压加工的果汁、水产品如海参、鲍鱼、牡蛎、扇贝等已经正式进入市场。

华泰森淼研制的部分超高压食品未处理加压处理加热处理不同方法加工的鲍鱼组织结构其它超高压加工的贝类超高压蛋清、蛋黄、全蛋肠鲜贝肉肠喜来登五星级酒店供应超高压牡蛎日本料理店长品尝超高压水产品十、中日超高压技术产业化的差距1、产业化方面的差距日本从1986年开始进行超高压技术的研究,到1991年明治屋生产超高压果酱,只用了5年时间,之后超高压果汁、超高压大米饭、超高压肉制品陆续上市,已经形成产业,在市场已经有很大的影响,并且整条生产线出口韩国、中国及其它地区。

而中国从93年开始研究超高压技术,直到今天已经15年,还是以研究为主,没有一个有影响的超高压产品推向市场。

2、设备拥有量的差距2003年日本拥有150多台超高压设备;中国2000年研制出第一台超高压设备产品后,直到2008年仅有43台(见下图),其中30多台实验机,几台生产设备一般仅有50升左右。

超高压设备拥有量统计3超高压设备制造的差距日本生产超高压设备的企业多,中国只有2-3个企业生产超高压食品加工设备。

日本的超高压实验机4、学术活动日本建立了“高压学会”,每年都有“超高压生物和食品”的学术会议,经常举办“国际超高压生物和食品科学技术年会”,出版大量的专业书籍。

中国至今没有一个这样的学术组织,除了兵器部52所主办过两次交流会外,近5年没有任何活动。

日本出版的超高生物与食品压专业著作5、科研项目与产业化脱节中国高等院校以“论文+经费”为导向,申报国家项目,致使大量科研成果束之高阁,未能转化为产业。

日本将超高压技术列为重点发展的新技术产业,组织“官、产、研”等23个院校、企业、研究所,投入大量资金,共同攻关,实现了超高压食品加工技术产业化。

6、超高压食品缺位日本不断推出超高压食品,进入市场,在消费者中获得较高的认知度和美誉度;中国尚未有这样的产品,大众媒体从没有报道过超高压技术和产品,消费者不了解超高压食品的优势,存在“盲区”,大大影响了市场的需求,因此亟待开发出有影响的产品,“引爆”市场,推动超高压技术产业化。

十一、中国发展超高压食品的条件和优势1、超高压技术人才的储备院校培养了几百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发表很多有水平的论文,例如张宏康、马永昆、段旭昌、马汉军等,已经成为超高压技术教育和科研的中间力量;国外超高压技术高级人才陆续回国,开辟新的专业,例如中国农科院木泰华、浙江大学朱松明、合肥工业大学陈从贵、内蒙古农业大学格列日图等。

2、超高压技术的影响不断扩大●2004年以前,国内对超高压技术研究仅限于少数院校;绝大多数技术人员和技术官员对超高压生物和食品加工技术并不了解。

●2005年之后,超高压技术在农产品深加工和食品专业领域开始了较大范围的项目研究。

●近几年国家科技部和地方将超高压技术列入了“十一五”发展规划,并且批准了几个与超高压技术相关的“863”计划和“中小企业创新基金”。

3、有望打开超高压技术的瓶颈国内外公认:“超高压设备价格昂贵是超高压技术发展的最大瓶颈”。

这一问题有望在中国得到解决。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制造大国,在超高压设备方面亦然。

中国的设计成本、材料成本、加工成本、服务成本都比较低,因此可以将超高压设备控制在企业能够接受的水平,降低成本和投资风险。

4、中国制造能力中国现有企业对大型设备所需高强度材料的冶炼、锻造、热处理、机械加工和高压容器的套合、以及缠绕工艺都非常成熟。

中国有20多个企业,生产用于处理材料(如高压陶瓷、粉末冶金、石墨)的等静压设备,结构、工艺与超高压类似,因此有条件制造用于食品的超高压设备。

所不同的是需要新材料、新设计,并且将这些加工条件进行新的整合。

真空冶炼电渣重熔3000吨快速锻造大型退火炉大型容器的加工大型龙门铣床大型设备的装配缠绕设备中国生产的等静压机十二、国内市场分析据估计,国内有大专院校、研究所和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几千个,高档宾馆和餐饮饭店几十万个,都是小型超高压设备潜在的市场;我国每年生产食品约几亿吨,是大型生产设备的目标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