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佛教文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佛教基本教义
创世说 佛教徒对创世归于神秘、超自然的“业力”,是业(佛教名词,身、口、意三方 面的活动,分为善与不善、非善非不善三种,它会引来善恶因果)与惑(烦恼)结合在 一起构成创世本原,有情界与自然界都是它的产物。《起世经》构设出了“小千世界”、 “中千世界”、“大千世界”,(又有“三界”之说——一、欲界——“食色,性也”; 二、色界——不具生命的;三、无色界——非物质的精神。)这三千世界受众生业力的 支配,按成、坏、复成、复坏的公式循环周转,在此劫难中众生要经历三灾、(风、火、 水)、三劫(刀兵、饥饿、疾疫)——“世界者,由众生业而成”。《杂阿含经》。 缘起和轮回说 缘起说 释迦牟尼认为,一切事物都由因缘和合而成,都生于因果关系。人的痛苦、生命和 命运,都是自己造因、自己受果。在佛教看来,缘起的意义是指事物的因果关系。 “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这是缘起思想最概括的表述。 佛教的缘起说,主要以人生问题为中心展开。它认为人生由十二个环节(十二因缘)构成 : 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前两个指前生的(过去 的);中间八个是指今生的(现在的),而前五个又指现在的果,后三个指现在的因;最后 两个是指来生的(将来的)。在人生流转轮回过程中,十二因缘涉及过去、现在、将来三 世。十二因缘中,涉及两种因果,总括为三世两重因果。三世两重因果的次序,可从顺 逆两方面加以考察。
(一)佛教基本教义 缘起和轮回说 缘起说
十二因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无 行 识 名 六、触、受、爱、取、有、 生、 老 明 色 处 死 过去二因 现世五果 现世三因 未来二果
三世二重因果 现在的果必有过去的因,现在的因,必将发生未来的果。十二因缘中, 现在的果必有过去的因,现在的因,必将发生未来的果。十二因缘中,涉及两种 因果,总括为三世两重因果。 因果,总括为三世两重因果。 三世两重因果的次序,可从顺、逆两方面加以考察。 十二因缘中的三世两重因果理论,逻辑地包含着轮回思想。由无明、行两个环节 作为“过去因”,识、名色、六处、触、受五个环节则成为“现在果”;由爱、 取、有三个环节作为“现在因”,生、老死则成为“未来果”。而在佛教看来, 任何一个有生命的个体,在未获解脱前,都必然遵循因果律而生死轮回,永无 终期。
第四章 佛教文化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后来传播到亚洲各地,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 教、基督教)。创始人是被佛教徒尊称为释迦牟尼(圣人)的悉达多(公元前565—约公元前486 年)。佛教由佛教徒及其组织、佛教思想文化、佛教仪式制度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系统结构,它 既是一种信仰实践,又是一种社会力量,还是一种文化现象。
二.汉传佛教的发展 汉传佛教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1东汉三国至两晋南北朝———初传入中国,迅速发展,走上繁荣。 (一)、汉魏六朝——传入与扩展期: 是佛教由译介经籍到探讨义理的时期。 (1)佛典翻译。(2)信徒出家修行。 (3)宫廷 的奉佛。 (4)僧人开始西行求法。 (5)佛教的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石窟艺 术发轫于此时期。 这一时期,佛教由译介经典的同时发展到探求义理,形成宗派,并将其进一步中国化。 (二)隋唐——宗派林立全盛期: 1.净土宗 以东晋慧远(公元334—416)为初祖,实际创宗者为唐善导(公元613—681),依 据《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佗经》、《往生论》,专念“阿弥陀佛”名 号,以期往生西方净土(极乐世界)。 2.天台宗 隋朝智凯在天台山(今浙江省天台县境内)开创,后世称为天台宗。其教义依 《法华经》,故亦称法华宗。 3.三论宗 此宗学说以《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为依据,故称三论宗。 4.律宗 律宗是中国佛教中以研习及传持戒律为主的一个宗派。 5.慈恩宗 (法相宗) 此宗源于古印度大乘佛教的瑜伽宗。 6.贤首宗 主要经典为《华严经》,亦称华严宗。因唐武则天曾赐其创始人法藏为“贤首 大师”,故又称“贤首宗”。 7.密宗 密宗源于古印度佛教中的密教,故名密宗,或名瑜伽密教。 8.禅宗。 以上八个宗派中,禅宗影响最大。
wk.baidu.com
(一)佛教基本教义
四谛
4.道谛,道,指道路、途径、方法,通往再生之路的道。道谛,讲的是实现佛教理想境界 应遵循的手段和方法,是引向灭除痛苦,获得涅盘的正道。 三学(戒、定、慧)八正道 (正见、正志、正语、正业(行为)、正命(谋生)、正精进、 八正道 三学 正念、正定) [1、正见:明确认识四圣谛的道理为绝对真理。2、正志:坚持思索四圣谛,不生其他妄念。 3、正语:不要言不及义,说正经的。4、正业:不干坏事。5、正命:过规矩生活,不 贪图享乐。6、正精进:勤勉修持,不懈怠(不断修行)。7、正念:不生邪念。8、正 定:修禅定,不乱想(专心禅定)] 从方法的角度看,道谛强调培养信徒的坚定的信仰和精勤的态度,对信徒的思想、言论和 行为,既有消极的防范,又作积极的引导。同时还十分重视修练心意,以形成一种特异 的心理状态。这些方法,对于树立和坚定教徒的信仰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从内容的角度看,道谛的要义在于道德变革,要求道德自我完善;在于心灵宁静,追求安 息的境界,它强调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实现人生的理想境界。 苦谛是关键,它是佛教人生观的理论基石,奠定了超脱世俗的立场。佛教倡扬的道德责任 和奉献精神、去恶从善、约束自我等等,都是由此生发开去的。(与儒家的道德伦理观 的关系) 佛教四谛说是以人生苦恼和求取精神解脱为本质的,与道家重现世、重今生、重肉身之享 乐不同。(与道家的养身、精神自由论的关系)。
1.佛教传入的的背景 (1)社会 (2)学术 (3)宗教 (4)权势 (5)文化 2.三支中国化的佛教 汉传佛教。汉传佛教是指在汉族地区流行的佛教,也是中国佛教史上影响最大的一支。 汉传佛教 藏传佛教。(喇嘛教)主要流传于藏、蒙古,土等民族地区。是由印度传入的密教与汉传 藏传佛教 传入的大乘佛教,以及藏族地区的原始宗教本教的相互影响下形成的。藏传佛教的发展 分为前、后弘期。(7—9;10—15世纪)并形成一些教派。有宁玛派、格鲁派等在大 的宗派;格鲁派受到明清中央政府的支持。1542年开始了灵童转世制度,从17世纪中 叶在清政府的扶持下,格鲁派(黄教)开始执掌西藏的政教大权,政教合一。顺治年间, 清政府正式册封宗喀巴再传弟子达赖和班禅喇嘛,达赖和班禅采取转世相承的办法,但 须中央政府册封。 南传上座部佛教。这一支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思茅、临沧德宏傣族景颇族 南传上座部佛教 自治州及保山地区的傣族、布朗族、阿昌族和部分佤族等民族中。公元6、7世纪经缅甸 系佛教传入,泰国佛教传入而发展起来的一支。信奉此教的男人,一生中至少到寺庙出 家一次,一般在年轻时到寺庙出家,学习佛经和文化。出过家的男人在社会上才有地位, 受人尊重。 佛教在传入中总是与本土文化、宗教相冲突、相融合,而发展起来,所以佛教进入中国, 亦被中国化了。
一 佛教的教义与传入
(一).佛教基本教义 佛教教义的核心,是宣扬人生充满痛苦,只有信仰佛教,视世界万物和自我为“空”, 才能摆脱痛苦。要解脱痛苦,必须熄灭一切欲望,达到“涅盘”的境界。这样,就 须长期修道,办法是“戒”——约束身心;“定”——要磨炼受苦的耐力; “慧”——要通达事理,……如此才能修成 “正果”。 四谛说:四谛——四个真理;——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1.苦谛 苦谛是说明现实存在的种种痛苦现象。 《增一阿含经·四谛品》“所谓苦谛者,生苦、老苦、 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恩爱别离苦,所欲不得苦……是谓名为苦 谛。”——“八苦”,人生在世,一切身心,处处皆苦。囊括了人生自然过程与主观 愿望,属人生的本质。 2.集谛 集,是聚集的意思;集谛,探讨众生沉沦生死,遭受痛苦的根源,讲的是造成痛苦的原 因——“无明”,即心智迷惑,不懂人生真谛,把人生当成真实的存在,执著于人生 的种种得失,产生贪欲,这就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3.灭谛,即指永断无明、欲爱等一切烦恼,一切苦皆消灭的无痛苦状态,也就是佛教的 最高出世理想——涅槃。《杂阿含经》“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 永尽,是名涅槃”。灭,指人生苦难的灭寂、解脱。入灭是解脱了生死,佛教徒认 为这是高于死亡的“再生”。
(二)佛教的传入 1.佛教传入的的背景 佛教最初传人中国,确实年代已难稽考。现一般流行两种说法: (1)汉明帝以前佛教传来说: 《魏略。西戎传》“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 浮屠经”。(2)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佛教传来说。 白马寺位于洛阳东郊12公里处, 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 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第一座由官府 建造的寺院,所以历来被尊为 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有 “中国第一古刹”之称。 因为佛经是用两匹纯白的马驮 回来的,寺院建成后, 起名为“白马寺”。
(一)佛教基本教义 三法印: 三法印:无常、无我和涅槃 佛教认为,无明即无知,是人生病苦的总根源。而所谓无明,就是不懂得人生“无常”、 “无我”的道理。为了论证人生无常、无我,使人们皈依佛教理论,修成正果,佛教提 出了“三法印”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 “印”,指“印 空”。印空是证明文件真实的一种标记,“法印”即印证、标记。三法印即判断佛教学 说的三个标准。 诸行无常,指世界万有是变化无常的。论证人生无常,苦海无边,故而出世。 诸法无我,指一切现象皆由因缘和合而成,没有独立的实体或主宰者。诸法是包括现象与 本质、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的总称。“我”是既无集合离散,又无变化生灭的实体,是 独立自在、永恒不变的主宰者。所谓“诸法无我”,是说一切存在都没有独立不变的实 体或主宰者,一切事物都没有起主宰作用的我或灵魂。从佛教人生观来看,诸法无我的 核心,是为了破除“我执”。——执着于自我。把诸法无我的道理推广于一切方面,从 而成为万法皆空的同义语,为佛教出世理论作了论证。——“四大皆空”。地、水、火、 风四物 ,泛指一切物性都是“缘生则生”、“缘阙则阙”。 “涅槃寂静”,指超脱生死轮回,进入熄灭一切烦恼、内心寂然不动的境界。涅槃寂静说 是通过否定现实而肯定幻想,通过否定世间的“常”与“我”而肯定出世间的“常”与 “我”,这正是佛教理论的现实目的。
缘起和轮回说
轮回说 释迦牟尼声称业力是众生所受果报的原因,是众生生死流转的动力。众生 的行为和支配行为的意志,从本质上说就是业力。“业”是行动或作为的意思。 做一件事,先有心理活动,是意业;后发之于口,为口业;表现于行动,为身 业。众生的身、口、意之业往往是由无明即无知决定的。人生本来是无我的、 无常的、没有自体、终归要消灭的。众生却要求它有我,要求恒常不变。众生 这种行为就是无知的表现。由这种无知而发生的行为,就是苦的总根源。众生 所做的恶业和善业,都会引起相应的果报。由于业的性质不同,来世就会在不 同的境遇中轮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佛教这种轮回说,强调了个人言行的自我责任,强调一切都是自作自受,客观上 对人们的行为有一定的劝诫和约束作用。它主张人们的活动与其后果有一定的 关系,会得到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它把这种理 论强调到无条件的地步,就荒谬了。特别是它的本质是一种神学虚构,这是我 们应特别注意的。 佛教在中国一般人心目中,业报轮回说成了佛教的基本思想。从世俗的观点来看, 佛教给中国人心理有深刻影响的,主要是因果报应、三世轮回思想,无论在朝 在野,无论官方民间,都是如此。——人们有句口头语:“遭报应”。
二.汉传佛教的发展
(三)、宋元明清——衰微期 宋、元时净土宗流传,禅宗五宗并盛,宋真宗时编写的《景德传灯录》是最早 的一部禅宗史。佛教对宋代理学的形成影响很大,有学者认为,程朱理学在很 大程度上是“外儒内佛”。 元代重视佛教,特别推重喇嘛教。喇嘛教信奉密 宗。元世祖忽必烈时,奉西藏喇嘛教首领八思巴为国师。 明清两代,佛教各宗派中主要是禅宗流行,其次是净土宗。明代在家居士对佛 教的研究也形成一种风气。如宋濂、李贽、袁宏道等,都对佛学有相当的理解 和研究,留下许多有关佛学的著作。 这一时期,佛教并无新的宗派产生,理论也无创新,总的趋势是日渐衰微,与 A — 儒相融互补的。A唐以后,为进—步适应中国文化的特点,佛教各宗派之间的 相互区别越来越小。自唐代,禅宗、净土宗这些纯粹中国式的佛教宗派建立, 随后,天台宗、华严宗都逐步谈化了其繁琐的教义,向禅宗、净土宗靠拢,禅 宗、净土宗也融合在一起,严格的宗派已经不存在。B同时,佛教与儒、道的 思想方面也发生了更多的融合。北宋天台宗学者智圆自号“中庸子”,还宣称: 以宗儒为本,,认为:非仲尼之教,则国无以治,家无以宁,身无以安,而国 不治,家不宁,身不安,释氏之道何由而行?佛教还说其最重孝:孝为戒先。 明时,佛教徒认为:佛教可以“阴助王化之所不及”,儒教可以“显助佛法之 所不及”,儒佛互相为用,还说,“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 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孔、老即佛的化 身,以儒佛道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