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5柴油润滑性评定法
油品分析知识考试(试卷编号251)
![油品分析知识考试(试卷编号251)](https://img.taocdn.com/s3/m/7706436f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59.png)
油品分析知识考试(试卷编号251)1.[单选题]BC003 汽油的辛烷值与汽油中烃类分子的结构有密切关系,在碳原子数相同的烃类中,其辛烷值以( )最低。
A)正构烷烃B)异构烷烃C)环烷烃D)烯烃答案:A解析:2.[单选题]BD025 GB/T 30519-2014(2016)《轻质石油馏分和产品中烃类组成和苯的测定 多维气相色谱法》适用于沸点不高于( )的轻质石油馏分。
A)205℃B)210℃C)215℃D)220℃答案:C解析:3.[单选题]0 测定车用柴油中脂肪酸甲酯的含量,可以通过向样品池注满( )并记录红外图谱来检验样品池是否清洗干净。
A)水B)95%乙醇C)环己烷D)车用柴油答案:C解析:4.[单选题]BC047 GB/T 33647-2017标准适用于测定车用汽油硅含量的范围为( )。
A)0.1mg/kg~30.0mg/kgB)0.1mg/kg~50.0mg/kgC)1.0mg/kg~30.0mg/kgD)1.0mg/kg~50.0mg/kg答案:D解析:5.[单选题]测定90#汽油馏程时,从开始加热到初溜点时间应为()分钟。
A)3~56.[单选题]BD027 测定石油馏分中的饱和烃、芳烃、( )的体积分数,对了解汽油调合组分的质量特征很重要。
A)苯B)烷烃C)炔烃D)烯烃答案:D解析:7.[单选题]用毛细管测定油品运动粘度时,油品在毛细管中的流动时间为()秒。
A)小于200B)300±180C)不少于200D)200±50答案:C解析:8.[单选题]下列物质中属于两性物质的是()。
A)Fe2O3B)MgOC)CaOD)Al2O3答案:D解析:9.[单选题]不能作为航空汽油基础油的是()。
A)催化裂化汽油B)加氢汽油C)重整汽油D)常压直馏汽油答案:D解析:10.[单选题]BC037 SH/T 0606─2005规定,用内标法测定试样中的饱和烃和芳烃含量时,冲洗固相萃取柱速度为( )。
柴油润滑性的国内外标准的区别以及借鉴
![柴油润滑性的国内外标准的区别以及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cde8b960d5bbfd0a795673d4.png)
2019年10月柴油润滑性的国内外标准的区别以及借鉴康坚(内蒙古石油化工监督检验研究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摘要:通过比较国内外标准中实施的操作细则,将优点应用到柴油润滑性测定的实际操作中,减少人为误差。
使数据做到稳定可靠。
关键词:压缩空气;洗涤;温湿度;观察柴油是柴油发动机的燃料,与汽油机相比,柴油发动机具有三优点:(1)柴油能提供更高的能量,增加发动机使用效率,比汽油更加耐烧;(2)柴油的裂解方式和汽油不同,而且煤炭也可以转换成柴油使用,来源和生产工艺较汽油简单;(3)柴油的燃烧产物对比汽油更加环保,单排放二氧化碳只一项就比汽油少百分之二十四。
在现代社会中,农业、工业、军队等各个方面都广泛使用柴油机。
由于柴油生产工艺的不同,外国的柴油应用早且涉及面广泛,柴油相关标准齐全,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因此在国外生产的客用汽车中,柴油汽车占很大比重,而我国家柴油工艺起步较晚,柴油主要作为重负荷运输卡车的燃料使用。
柴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将柴油通过喷射嘴形成油雾能与空气充分混合在引火源的引导下发生燃烧形成热能,并造成气体膨胀推动活塞运动,输出动力。
自我国开采石油以来,不断摸索前进,柴油标准制定也是不断修改,在2000年根据国情和柴油使用现状,参考欧盟标准,颁布实行了第一套车用柴油国家标准(GB252-2000),简称为国(I );2015年1月1日起实施的标准(GB/T19147-2013《车用柴油(Ⅳ)》),简称为国(Ⅳ)并首次提出添加润滑性要求,规定校正磨斑直径不大于460μm 。
为了缩短与发达国家执行标准的差距,实现高质量的强国思想,我国相关部门于2018年1月1月实施的国(Ⅴ)标准(GB /T19147-2013《车用柴油(Ⅴ)》)已经与国际最新标准接轨。
并在2019年开始实行国六标准,柴油中天然的抗磨剂硫含量的越来越少,导致柴油中抗磨成份越来越少,柴油润滑也随之下降,需要添加抗磨剂起来满足使用要求。
柴油润滑性测定过程中影响因素的探讨
![柴油润滑性测定过程中影响因素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06ebdbf9b0717fd5360cdc6b.png)
柴油润滑性测定过程中影响因素的探讨作者:凌瑞枫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2018年第11期摘要:柴油润滑性是其关键指标,采用高频往复试验机测定校正磨斑直径时,结果受加热温度、环境温湿度、试验件性能、仪器供应商、人为操作及其它因素影响不容忽视,评价标准适应性也需探究。
关键词:柴油;润滑性;高频往复试验机;校正磨斑直径1 前言柴油润滑性是油品升级后需重点关注的指标,通常采用高频往复试验机测定,通过校正磨斑直径(WS1.4)反映试油润滑性能。
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有:试验温度、环境温湿度、钢球钢片性能、仪器因素等[1]。
本文将对上述因素影响进行分析。
2 实验部分实验用高频往复试验机两台,其中进口仪器来自英国PCS公司,型号HFRR,国产仪器来自上海迈瑞尔公司,型号为WF-1,环境温湿度均为手动控制。
进口试验件(钢球、钢片)购自PCS公司,国产试验件购自北京兴普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试验参考标准:SH/T 0765-2005《柴油润滑性评定法(高频往复试验机法)》3 结果与讨论3.1 加热温度的影响柴油润滑性与油品黏度、油膜厚度及流动性关系最密切。
对同一试样,选取了30℃、45℃、60℃和75℃四个温度点进行磨斑试验,WS1.4结果分别为250μm、369μm、451μm和445μm。
由此可知,加热温度影响最显著的是油品黏度,其直接反映为试验件摩擦副间的油膜厚度。
低温下油膜厚度大,润滑性好;在60℃及以上时,黏度降低所致的油膜变薄趋势较缓,润滑性受温度影响变小。
高温下油品流动性好,但对无显著影响。
3.2 环境温湿度的影响根据国标中WS1.4计算式和温湿度允许范围,在环境温度17~28℃,相对湿度23~70%范围内进行试算,对同一未校正磨斑直径x和y值,发现温度和相对湿度变化各自所导致的校正磨斑直径极差均可达40μm,共同影响可达80μm以上,超出重复性影响范围。
欧盟国普遍采用ISO 12156测定法,使用校正后磨斑直径作为柴油润滑性评定标准,而美国等则采用ASTM D6079法,使用算术平均磨斑直径加以评价,我国标准参考采用ISO12156法评定柴油润滑性,二者结果有显著差异。
油品分析知识考试(习题卷12)
![油品分析知识考试(习题卷12)](https://img.taocdn.com/s3/m/2be88db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1d.png)
油品分析知识考试(习题卷12)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57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在通常情况下,下列氧化物中不与水反应的是()。
A)SiO2B)CaOC)CO2D)NO2答案:A解析:2.[单选题]BD078 微量法残炭的结果报告应精确至( )。
A)1%B)0.1%C)0.01%D)0.001%答案:C解析:3.[单选题]启动热导池检测器时,一定注意要( )。
A)先关闭载气,然后打开电源B)先通入载气,然后打开电源C)先关闭载气,然后关闭电源D)先通入载气,然后关闭电源答案:B解析:4.[单选题]能产生二倍噪声信号的物质量叫()。
A)灵敏度B)响应值C)最小检出量D)感量答案:C解析:5.[单选题]0 采用SH/T 0765-2005《柴油润滑性评定法[高频往复试验机法]》测定柴油润滑性,测试时间为( )。
A)55minB)75minC)105minD)165min答案:B解析:6.[单选题]2016年1月1日实施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中对管理体系的要求是( )。
D)具有并有效运行保证其检验检测活动独立、公正、科学、及时的管理体系答案:A解析:7.[单选题]BD021 GB/T 11132-2008(2016)《液体石油产品烃类的测定 荧光指示剂吸附法》中,荧光染料和烃类一起选择性分离,在( )作用下显示不同的颜色。
A)日光灯B)红外线灯C)阳光照射D)紫外灯光答案:D解析:8.[单选题]认定是指国家认监委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的基本条件和能力是否符合( )的评价和承认活动。
A)法律B)行政法规C)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实施D)法律、行政法规以及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实施答案:D解析:9.[单选题]BD040 博士试验中,确定有过氧化物存在,则报告( )。
A)试验无效-存在过氧化物B)试验无效-存在干扰物质C)不通过(阳性)-存在硫化氢D)阳性(不通过)-存在硫醇答案:A解析:10.[单选题]BB047 对称伸缩振动的符号为( )。
车用柴油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车用柴油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fd2566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10.png)
d也可采用SH/T0806,结果有争议时,以SH/T0606方法为准。
e十六烷值指数的测定也可用GB/T11139。结果有争议时,促裁以GB/T386方法为准。
f 也可采用SH/T0604,结果有争议时,以GB/T1884方法为准。
g 不得人为加入。
车用柴油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19147—2009
项目
5
号
0
号
-10
号
-20
号
-35号
-50号
试验方法
氧化安定性
总不溶物/(mg/100mL)不大于
2.5
SH/T0175
硫a(质量分数)/%不大于
0.035
SH/T0689
10%蒸余物残炭b(质量分数)/%不大于
0.3
GB/T268
灰分(质量分数)/%不大于
2.5-8.0
1.8-7.0
GB/T265
凝点/℃不高于
5
0
-10
-20
-35
-50
GB/T510
冷滤点/℃不高于
8
4
-5
-14
-29
-44
SH/T0248
闪点(闭口)/℃不低于
55
50
45
GB/T261
着火性e(需满足下列要求之一)
十六烷值不小于
十六烷值指数不小于
49
46
46
46
45
43
GB/T386
a也可采用GB/T380、GB/T11140和GB/T17040进行测定,结果有争议时,以SH/T0689方法为准。
中国石化抗磨剂2014新标准
![中国石化抗磨剂2014新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b99659efe4733687f21aa5d.png)
中国石化抗磨剂2014 新标准ICS 75.080. E 61 ;备案号:Q/SHQ/SHCG 57-2014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企业标准代替Q/SHCG 57-2013Lubricity additive for diesel fuels 柴油抗磨剂技术要求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发布、/.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Q/SHCG 57-2013《柴油抗磨剂技术要求》。
本标准与Q/SHCG 57-201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金属含量、磷、硼、硅、氯含量指标要求。
增加饱和脂肪酸含量、水分、机械杂质和加剂后柴油总污染物指标要求。
——氮含量由原来的不高于300mg/kg 修改为不高于200mg/kg。
——脂肪酸酯型抗磨剂酸值由原来的不高于20mgKOH/修改为不高于2mgKOH/g -------- 脂肪酸酯型抗磨剂凝点由原来的不高于-8C修改为不高于-16C。
——脂肪酸酯型抗磨剂增加低温贮存性能指标和加剂柴油破乳性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蔺建民、张永光、黄燕民、刘金胜、李宝石。
本标准于2008年首次发布,2013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柴油抗磨剂技术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柴油抗磨剂(柴油润滑性改进剂)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和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所属产品适用于汽车、拖拉机、内燃机车、工程机械、船舶和发电机组等压燃式发动机用柴油。
本标准适用于柴油抗磨剂的准入、采购、质量监督检验、入库验收和性能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60 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GB/T 261 闪点的测定宾斯基- 马丁闭口杯法GB/T 264 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GB/T 265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GB/T 510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GB/T 511 石油和石油产品及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GB/T 1884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GB/T 1885 石油计量表GB/T 4756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GB/T 5530 动植物油脂酸价和酸度测定GB/T 6680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 6986 石油浊点测定法GB/T 7304 石油产品和润滑剂酸值测定法(电位滴定法)GB/T 11140石油产品硫含量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GB/T 12700 石油产品和烃类化合物硫含量的测定Wickbold 燃烧法GB/T 13377 原油和液体或固体石油产品密度或相对密度的测定毛细管塞比重瓶和带刻度双毛细管比重瓶法GB/T 17040石油和石油产品硫含量的测定法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GB/T 17376 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制备GB/T 17377 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GB/T 17476 使用过的润滑油中添加剂元素、磨损金属和污染物以及基础油中某些元素测定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SH 0164 石油产品包装、贮运及交货验收规则SH/T 0604原油和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U型振动管法)NB/SH/T 0704 石油和石油产品中氮含量的测定舟进样化学发光法SH/T 0765 柴油润滑性评定法(高频往复试验机法)NB/SH/T 0831 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及亚麻酸甲酯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NB/SH/T 0842汽油和柴油中硫含量的测定单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ASTM D2500石油产品浊点的测定(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Cloud Point of Petroleum Products )Q/SHCG 57—2014ASTM D 5771 石油产品浊点的测定(光学检测程序冷却法)(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Cloud Point of Petroleum Products (Optical Detection Stepped Cooling Method))ASTMD5772 石油产品浊点的测定(线性冷却速率法)(StandardTest Method for Cloud Point of Petroleum Products (Linear Cooling Rate Method) )ASTMD5773 石油产品浊点的测定 (恒定冷却速率法) (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Cloud Point of Petroleum Products (Constant Cooling Rate Method)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上海旭风 XF-0765 型柴油润滑性试验仪(高频往复法) 说明书
![上海旭风 XF-0765 型柴油润滑性试验仪(高频往复法) 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3a8f5e83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81.png)
上海旭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上海市延长中路783 新华园C 座4005室 200072Tel :021-******** Fax : Email:柴油润滑性试验仪HFRR 高频往复法XF-0765SH/T 0765-2005ASTM D6079ISO 12156-1XF-0765型柴油润滑性试验仪(高频往复法)是本公司开发出来的最新产品,。
HFRR 是由微处理器控制的往复磨损测试系统,通过该仪器可对燃料油和润滑油的磨损性进行快速,可重复的测试。
特别适合与润滑性相对较差的油品(如柴油)的磨损检测,评定柴油润滑性能。
适合用与机油,酯和其他化合物摩擦临界点的检测。
具有可测试项目多、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广泛适用于石化、塑料等行业。
一、HFRR 仪器特点:1、仪器完全符合SH/T 0765-2005;ISO 12156-1;ASTM D6079标准实验方法要求。
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性能稳定等综合优点。
1、自动化程度高:按照液晶显示屏上的操作流程足以设定好试验预期参数,按一下START 键,整个试验过程均自动进行。
2、文本液晶显示屏,可直观操作并显示闪点试验的全过程。
界面简单,可直接点选设定实验模式,使用方便可靠,试验过程及测定数据均一目了然。
3、控制部及测定部的主要电器部件均采用进口部件,保证了仪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仪器结构紧凑、小巧,造型美观4、仪器具有自我故障诊断及报警功能。
并配备内置标准针式打印机,可将试验的检测结果逐一列出。
二、HFRR仪器规格:1、适用标准:SHT 0765-2005柴油润滑性评定法(高频往复试验机法);ISO 12156-1 柴油 - 使用高频往复装置(HFRR)的润滑性评估。
2、仪器形式:不锈钢机壳,台式一体机。
3、温度设定范围: 20 ℃ - 70 ℃;控温精度±2℃。
4、显示器:文本液晶显示屏。
5、打印机:针式打印机。
6、消耗电力:200W7、外型尺寸:230(W)×500(D)×350(H) mm8、重量:约20kg三、HFRR标准配置:1、主机 1台2、电源线 1根3、保险丝(15A) 2个4、打印纸卷 3卷5、使用说明书 1份6、合格证 1份根据需要,公司可未经预告对仪器的规格和外形进行更改,望予以谅解为盼。
油品分析知识考试(习题卷28)
![油品分析知识考试(习题卷28)](https://img.taocdn.com/s3/m/3b1e552b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1f.png)
油品分析知识考试(习题卷28)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57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AD027 含氧酸一般根据分子中( )2种元素以外的另一种元素的名称而命名为“某酸”。
A)氢、氯B)氧、氯C)钠、氧D)氢、氧答案:D解析:2.[单选题]红外光谱定量分析选择的定量吸收峰的( )。
A)特征频率区吸收峰数多B)指纹区吸收峰数多C)摩尔吸光系数较大D)吸收强度为最大答案:C解析:3.[单选题]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是基于物质对( )的吸收而建立的分析方法,属于吸收光谱分析法。
A)红外光和可见光B)紫外光和可见光C)X射线D)微波答案:B解析:4.[单选题]测定铅[锰、铁]时,工作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必须大于( )。
A)0.95B)0.96C)0.98D)0.99答案:D解析:5.[单选题]BB006 摩尔吸光系数ε愈大表示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 )能力愈强。
A)吸收B)透过C)衍射D)反射答案:A解析:6.[单选题]库仑法测定硫含量时,为消除Cl、N等元素干扰可加入()。
A)NaNO3B)NaNO2C)NaN3解析:7.[单选题]容量分析对体积的测量可准确到()有效数字。
A)2位B)3位C)5位D)4位答案:D解析:8.[单选题]BB035 用电位滴定法测定NO2-含量时,采用的是( )。
A)酸碱滴定法B)沉淀滴定法C)络合滴定法D)氧化还原滴定法答案:D解析:9.[单选题]BA018 电子天平称量的是( )。
A)重量B)质量C)物质的量D)重力答案:B解析:10.[单选题]BD076 用微量法测定残炭时,洁净的样品管放在( )的加热炉中时,恒温15 min,当炉温降到低于250 ℃时,把样品管支架取出,并将其放入干燥器中。
A)500℃±15℃B)500℃±2℃C)775℃±25℃D)775℃±15℃答案:B解析:11.[单选题]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Ac溶液混合,溶液使PH试纸()色。
影响柴油润滑性测定结果的因素考察
![影响柴油润滑性测定结果的因素考察](https://img.taocdn.com/s3/m/45360ae183d049649b665889.png)
测 得 的 S 变 化 不 明 显 ,
3次 结 果 的 极 差 为 7, 按 F : 60 校 正 后 , 3次 结 果 的 极 差 为 26, 极 差 变 大 。
◇ 从 车 用 柴 油 2的 数 据 看 , 随 着 温 度 和 相 对 湿 度 的 变 化 ,所 测 得 的 MWSD 变化 明显 ,3次 结 果极 差 为 51, 按 HCF=60校 正 后 ,3次 结 果的极差为 6,极 差变小
平 均 磨 斑 直 径 5 变 化 不 明显 ,
4次结 果 的极 差为 16,湿 度校正 系
数 按 标 物 证 书 给 定 值 12校 正
后 ,校正后 的结果 与
接近 ,
极 差 为 12,且 与 标 物 证 书 给 定 的 标
称 值 420 u m 接 近 。 如 果 将 其 作 为
条件 控 制不 一致 ,会使 测 定结 果 重 复 性 变 差 另 外 , 由 于 摩 擦 原 理 的 复 杂 性 、 试 验 样 品 的 多 样 性 、 方 法 的精 密 度等 因素 影 响 ,也 会使 不 同 操 作 者 之 间 结 果 一 致 性 、可 比 性 差 本 文考 察 了温 度和 相对 湿 度、样 品 均 匀 性 及 样 品 存 放 时 间 对 柴 油 润 滑 性 测 定 结 果 的影 响
由 表 1可 以 看 出 , 虽 然 温 度
和 相 对 湿 度 的 控 制 符 合 SH/T
0765- 2005的 要 求 , 但 对 于 不 同
样 品 ,温 度 和 相 对 湿 度 的 变 化 的 影 响 不 同 :
◇从高 标 样 品的数 据 看 ,随着
温 度 和 相 对 湿 度 的 变 化 ,所 测 得 的
SHT0765 全自动柴油润滑性能评定仪(高频往复实验机)
![SHT0765 全自动柴油润滑性能评定仪(高频往复实验机)](https://img.taocdn.com/s3/m/277eafe9c850ad02df804187.png)
SH/T0765全自动柴油润滑性能评定仪(高频往复实验机)产品型号:JF0765Z所有柴油喷油设备在一定程度上把柴油作为一种润滑剂。
过度摩擦引起的磨损会缩短柴油机喷油泵和喷油器等发动机部件的寿命,柴油润滑性差是原因之一。
本仪器的实验结果与柴油及相关设备的润滑问题有很好的相关性,并能适当的预报柴油的润滑性能。
技术参数1、适用标准:ASTM D6079ISO12156SH/T07652、加热方式:金属浴加热3、控温:±0.1℃4、实验温度:常温~150℃任意调节5、实验负荷:200±1g配套0.1~1KG的砝码6、油槽表面积:600±100mm27、试验球直径:6mm8、油样体积:2.0±0.2ml9、冲程:1.0±0.02mm10、频率:50HZ11、控制方式:计算机自动控制12、工作电源:AC220V50HZ13、整机功率:1000W主要特点1、计算机自动控制,windows操作系统,中文界面,试验完毕自动停机;2、标准的试验钢球,直径6mm,材料为AISI E-52100钢,洛式硬度HRC为58~66,表面粗糙度Ra<0.05μm;3、标准的试验片,符合AISIE-52100规格的圆钢加工而成,维氏硬度“HV30”级数值为190-210,表面粗糙度Ra<0.02μm;4、配有温湿度自动控制装置;5、微电脑温度控制器,PID程序控温,PT100温度传感器,高;6、航天技术生产的激振器,冲程频率高;7、电子图像分析显微镜,能放大100倍,分度1μm,配套专用分析软件;8、方便的夹具装置,便于操作和清洗;9、一台超声波清洗器;湖南加法仪器。
柴油润滑性能的评价方法
![柴油润滑性能的评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f4b933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2f.png)
柴油润滑性能的评价方法
孔春心;冯新泸;管亮;龚应忠;杜鹏飞
【期刊名称】《合成润滑材料》
【年(卷),期】2012(39)3
【摘要】为了满足环保的要求,必须使用高清洁度的低硫柴油.但低硫柴油的润滑性差,会导致柴油发动机喷射系统过度磨损,柴油的润滑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介绍了几种评价柴油润滑性能的方法,并建议建立适合我国的柴油润滑性能评价体系.【总页数】3页(P16-18)
【作者】孔春心;冯新泸;管亮;龚应忠;杜鹏飞
【作者单位】后勤工程学院军事油料应用与管理工程系,重庆401311;后勤工程学院军事油料应用与管理工程系,重庆401311;后勤工程学院军事油料应用与管理工程系,重庆401311;后勤工程学院军事油料应用与管理工程系,重庆401311;后勤工程学院军事油料应用与管理工程系,重庆4013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626.2
【相关文献】
1.柴油的润滑性要求及其评价方法 [J], 李进;陈国需;胡泽祥;杜鹏飞;邵毅
2.聚氯乙烯润滑剂树脂润滑性能的系统测试评价方法 [J], 吴茂英;汪立君;胡朔
3.中国重型车用柴油机润滑油评价方法研究 [J], 银增辉; 李国田; 张恩兴; 王涛; 郝婧; 王传琪; 李腾腾; 丁雨青
4.柴油机润滑油使用性能评价方法的研究 [J], 杨暘
5.冷锻用线材表面润滑膜润滑性能的新评价方法 [J], 王志刚;张文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储存对柴油润滑性的影响
![储存对柴油润滑性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20331e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b.png)
储存对柴油润滑性的影响高常娟;杨鹤;宋海清;张建荣【摘要】采用高频往复试验法(SH/T 0765-2005)对不同来源的市售成品柴油的润滑性进行评价,比较储存前后润滑性的变化.考察了硫含量、多环芳烃含量、酸度和碱性氮化物类型对柴油储存前后润滑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柴油储存前后润滑性变化情况不同,凝点低的柴油储存后润滑性变差的几率较大;低硫含量、低芳烃含量的柴油储存前后润滑性差异较大;储存后柴油的酸度增大、缺氢数小的碱性氮化物含量增多是导致柴油润滑性变好的原因;脱除胶质后的柴油润滑性有所降低.【期刊名称】《石油炼制与化工》【年(卷),期】2013(044)010【总页数】6页(P81-86)【关键词】柴油;润滑性能;储存;酸度;碱性氮化物;胶质【作者】高常娟;杨鹤;宋海清;张建荣【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主要依靠燃油提供润滑,其抗磨机理主要是柴油中的有效抗磨组分通过物理吸附、化学吸附或化学反应等方式在金属表面形成了一层边界膜,边界膜阻隔了摩擦副直接接触,从而起到润滑作用[1]。
前人通过使用色谱-质谱联合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对柴油各组分进行分析,认为柴油中的有效抗磨组分是其中的极性组分,如多环芳烃和含氧、氮等杂环化合物[2-4]。
然而,这些有效抗磨组分本身是一些不稳定的物质,在储存过程中会产生不安定倾向,容易发生氧化缩合等一些化学反应,从而改变燃料的性能。
当柴油中有效抗磨组分含量降低到很低时,其产生的微弱变化可能会大大影响柴油的润滑性。
已有很多有关储存对柴油氧化安定性影响的研究报道[5-6],但是很少有学者研究储存对柴油润滑性的影响,因而考察储存前后柴油润滑性的改变情况,研究柴油中影响其润滑性的关键组分具有重要意义。
HFRR试验方法标准的现状与发展
![HFRR试验方法标准的现状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47ac4545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aa.png)
HFRR试验方法标准的现状与发展■ 李宝石 夏 鑫 蔺建民 李 妍 陶志平(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摘 要:低硫柴油出现润滑性能不足的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润滑性模拟评价方法是研究并解决柴油润滑性问题的基础,因此寻求一种准确而高效的柴油润滑性能评价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指出了柴油的润滑性问题及其影响。
介绍了高频往复试验法(HFRR法)的相关标准,以ISO 12156-1标准为例,详述了HFRR试验方法标准的修订变化,进一步概述了HFRR试验法在柴油润滑性能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内容,意在阐明HFRR试验法在柴油润滑性相关研究方面的优势。
最后,针对我国现行的SH/T 0765-2005标准提出修订建议。
关键词:柴油,润滑性,标准,HFRR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0.12.039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Standards on High-FrequencyReciprocating Rig (HFRR) Test MethodsLI Bao-shi XIA Xin LIN Jian-min LI Yan TAO Zhi-ping(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Abstract: Low sulfur diesel has insufficient lubrication performance, which has attracted extensive attention. Evaluationmethod of diesel lubricating performance is the basis for researching and solving the problem of diesel lubricity.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eek an accurate and efficient diesel lubric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thod. This article briefly reviews the origin of diesel lubricity and analyzes the factors of diesel lubricity, and introduces the relevant standards of the high-frequency reciprocating rig test methods (HFRR methods). It recounts in detail the revised changes of standards of HFRR test method, taking the standard of ISO 12156-1 for example. Furthermore, it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contents of HFRR test methods in lubricating performance of diesel fuels, which are intended to clarify the advantages of the HFRR test method in diesel lubricity related research.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some revision proposals for the current standard of SH/T 0765-2005.Keywords: diesel fuel, lubricity, standard, HFRR检测认证基金项目:本文受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7YFB0306605)资助。
柴油润滑性能评定方法研究
![柴油润滑性能评定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a2600f002d276a200292e83.png)
柴油润滑性能评定方法研究随着环保要求的越来越严格,特别是车用柴油国家标准《GB/T 19147-2013车用柴油V》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生产高质量的清洁柴油,已成为现代炼油工业的发展方向。
柴油加工工艺的变化,使得柴油中的有效抗磨组分越来越少,车用柴油的润滑性也随之变差,从而导致将柴油作为自润滑的高压柴油泵的磨损加大,缩短了泵的使用寿命。
为了防止发动机高压泵出现过度磨损,GB/T19147-2013标准中已包括润滑性测试指标,即磨斑直径不大于460um。
目前,我国许多单位部门职责内容不同,使用柴油润滑性检测设备的目的也就不同。
GB/T19147-2013标准中规定的润滑性测试指标,即磨斑直径不大于460um。
其中,该项指标所依据的检测方法《SH/T 0765-2005柴油润滑性评定法(高频往复试验机法)》中还涉及到了试验的重复性和再现性问题。
SH/T0765-2005方法中明确指出柴油润滑性指标试验检测重复性:由同一操作者,用相同的仪器对同一试验材料,在恒定的操作条件下,按照规定的正确方法操作,所得两次重复试验结果之差,不应超过63um;再现性:由不同操作者在不同的实验室,对同一试验材料进行试验,所得两个独立的试验结果之差,不应超过102um。
即该试验方法所得结果重复性为63um,再现性为102um。
这样就会有单位担心所检测样品结果的重复性与再现性问题。
比如,某炼油厂使用所属柴油润滑性检测设备按照SH/T0765-2005方法检测即将要出厂的样品,测两遍得出润滑性结果为432um和512um,重复性指标步不仅超出了方法SH/T0765-2005要求的范围,第二遍结果更是超出标准GB/T19147-2013规定的不大于460um指标。
为尽量减少此类情况,就必然要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首先就要了解与柴油润滑性检测结果相关联的因素,其次熟悉检测样品的特性也是关键。
根据方法SH/T0765-2005中所规定的条件(如表1、图2)及要求可知,柴油润滑性指标检测结果除了与设备的精度相关,与试验环境的温度、湿度也有一定关系。
0765柴油润滑性评定法
![0765柴油润滑性评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e20b9ba6d1f34693daef3ef4.png)
0765柴油润滑性评定法前言本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 12156一1:199'7《用高频往复试验机评定柴油的润滑性—第一部分:试验方法》口本标准是根据LSD 12156一I:1997重新起草的。
为了更适合我国国情,本标准在采用ISO 12156一I:1997时进行了修改。
技术性差异用垂直单线标识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
本标准与ISO 12156一1:1997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删除了ISO 12156一1:1997引用标准中没有被本标准直接引用的标准。
—提出参考油需密封冷藏。
—增加了类似的试验件如经参考油验证符合要求也可以使用的内容。
—将原标准第9.9条中的内容作为本标准第8.8条中的一部分内容,而将原标准8.8条中的后半部分内容作为本标准的第8.9条。
为了方使使用,本标准还做了如下编辑性修改:—重复性和再现性的文字表述按我国的习惯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间邱祁鸣、宋海清、张建荣。
本标准首次发布。
引言所有柴油喷油设备在一定程度上都把柴油作为一种润滑剂。
过度摩擦引起的磨损会缩短柴油机喷油泵和喷油器等发动机部件的寿命,柴油润滑性差是原因之一。
已证实,在出现边界润滑的条件下,试验结果与柴油喷油设备因磨损而出现的损坏有关系。
本方法的试验结果与柴油及相关设备的润滑问题有很好的相关性,并能适当地预报柴油的润滑性能。
柴油润滑性评定法(高频往复试验机法)瞥告一使用本标准会涉及到危险材料、操作和设备,本标准没有指出在使用中所有涉及到的安全问题。
因此用户在使用本标准前应建立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并确定有适用性的管理制度。
1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采用高频往复试验机(EM)评价柴油(包括那些含有润滑添加剂的柴油)润滑性的试验方法。
油品分析知识考试(试卷编号2131)
![油品分析知识考试(试卷编号2131)](https://img.taocdn.com/s3/m/b1d7318a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62.png)
油品分析知识考试(试卷编号2131)1.[单选题]BA002 细口瓶用于存放( )试剂。
A)液体B)固体C)气体D)固体和气体答案:A解析:2.[单选题]柴油的燃烧性能用( )评价。
A)辛烷值B)抗爆指数C)十六烷值D)发热值答案:C解析:3.[单选题]BA001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之间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失去电子的物质叫作( )。
A)还原剂B)氧化剂C)滴定剂D)配位剂答案:A解析:4.[单选题]下列物质中,不是延迟焦化产物的是()。
A)焦化气B)柴油C)石油焦D)渣油答案:D解析:5.[单选题]集团公司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国内最大的油气生产供应企业,必须强化政治担当,坚决贯彻( )能源安全新战略,全面落实“六稳”要求,助力国家打赢三大攻坚战。
A)“三个革命、一个合作”B)“四个革命、两个合作”C)“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解析:6.[单选题]AD030 苯不溶于水,( )溶于汽油、乙醚、乙醇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A)不B)微C)室温以上才D)易答案:D解析:7.[单选题]BC058 打开紫外光灯开关不亮,所检查的部位不包括( )。
A)电源B)电器部分C)紫外灯D)空压机答案:D解析:8.[单选题]标准号为SH/T 0765-2005的标准名称为《柴油润滑性评定法( 》。
A)高频往复试验机法B)高频摩擦试验机法C)高速往复试验机法D)高速摩擦试验机法答案:A解析:9.[单选题]BB019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组成部分不包括( )。
A)贮液器B)离子源C)色谱柱D)检测器答案:B解析:10.[单选题]催化裂解气中的( )是生产MTBE的重要原料。
A)异丁烯B)1-丁烯C)异丙烯D)异戊烯答案:A11.[单选题]用SY-I型密度计测定产品密度时,重复测定两个结果允许差为()克/立方厘米。
A)0.001B)0.003C)0.0004D)0.0005答案:D解析:12.[单选题]AG007 皮肤接触液溴后应用特殊混合液进行治疗,下列( )不是混合液的成分。
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车用汽油、车用柴油、车用压缩天然气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
![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车用汽油、车用柴油、车用压缩天然气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8b9eb8dd5a8102d277a22fe3.png)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车用汽油、车用柴油、车用压缩天然气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1-07-08发布2021-07-12实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车用汽油、车用柴油、车用压缩天然气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1 抽样方法抽样地点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辖区内的车用汽油、车用柴油、车用压缩天然气产品的销售企业。
抽样方法及抽样基数按产品标准规定的抽样要求执行。
车用汽油抽样数量为4L,其中检验样2L,备样量2L;车用柴油抽样数量为5L,其中检验样3L,备样量2L。
车用压缩天然气抽样数量为不小于1L,其中检验样不小于0.5L(钢瓶压力2-6MPa),备样量不小于0.5L(钢瓶压力2-6MPa)。
检验样品和备用样品均带回承检机构。
2 检验依据本细则规定的产品种类共计3个,具体产品名称、检测项目、判定依据及检验方法见表1。
检验方法包括相关产品标准及试验方法标准。
3 判定规则3.1依据标准凡是注日期的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细则。
3.1.1车用汽油检验依据GB17930-2016 车用汽油(强制性)GB/T259-1988 石油产品水溶性酸及碱测定法GB/T260-2016 石油产品水含量的测定蒸馏法GB/T 503-2016 汽油辛烷值的测定马达法GB/T511-2010 石油和石油产品及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GB/T1884-2000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GB/T1885-1998 石油计量表GB/T4756-2015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GB/T5096-2017 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GB/T5487-2015 汽油辛烷值的测定研究法GB/T6536-2010 石油产品常压蒸馏特性测定法GB/T 8017-2012 石油产品蒸气压的测定雷德法GB/T 8018-2015 汽油氧化安定性的测定诱导期法GB/T8019-2008 燃料胶质含量的测定喷射蒸发法GB/T8020-2015 汽油中铅含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GB/T11132-2008 液体石油产品烃类的测定荧光指示剂吸附法GB/T30519-2014 轻质石油馏分和产品中烃族组成和苯的测定多维气相色谱法SH/T0253-1992 轻质石油产品中总硫含量测定法(电量法)SH/T0604-2000 液体密度和相对密度测定法(数字密度计法)NB/SH/T0174-2015 石油产品和烃类溶剂中硫醇和其他硫化物的检验博士试验法NB/SH/T0663-2014 汽油中醇类和醚类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SH/T0689-2000 轻质烃及发动机燃料和其他油品的总硫含量测定法(紫外荧光法)NB/SH/T0711-2019 汽油中锰含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SH/T0712-2002 汽油中铁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SH/T0713-2002 车用汽油和航空汽油中苯和甲苯含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3.1.2 车用柴油检验依据GB19147-2016 车用柴油(强制性)GB/T 258-2016 轻质石油产品酸度测定法GB/T260-2016 石油产品水含量的测定蒸馏法GB/T261-2008 闪点的测定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GB/T265-1988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GB/T 386-2010 柴油十六烷值测定法GB/T508-1985 石油产品灰分测定法GB/T510-2018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GB/T1884-2000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GB/T1885-1998 石油计量表GB/T4756-2015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GB/T5096-2017 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GB/T6536-2010 石油产品常压蒸馏特性测定法GB/T17144-1997 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微量法)GB/T23801-2009 中间馏分油中脂肪酸甲酯含量的测定红外光谱法GB/T33400-2016 中间馏分油、柴油及脂肪酸甲酯中总污染物含量测定法SH/T0175-2004 馏分燃料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加速法)NB/SH/T0248-2019 柴油和民用取暖油冷滤点测定法SH/T0253-1992 轻质石油产品中总硫含量测定法(电量法)SH/T0604-2000 液体密度和相对密度测定法(数字密度计法)NB/SH/T0606-2019 中间馏分烃类组成的测定质谱法SH/T0689-2000 轻质烃及发动机燃料和其他油品的总硫含量测定法(紫外荧光法)SH/T 0694-2000 中间馏份燃料十六烷指数计算法(四变量公式法)SH/T 0765-2005 柴油润滑性评定法(高频往复试验机法)SH/T0806-2008 中间馏分芳烃含量的测定示差折光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法3.1.3车用压缩天然气检验依据GB 18047-2017 车用压缩天然气GB/T 11060.4-2017 天然气含硫化合物的测定第4部分:用氧化微库仑法测定总硫含量GB/T 11062-2020 天然气发热量、密度、相对密度和沃泊指数的计算方法GB/T 13610-2020 天然气的组成分析气相色谱法GB/T 17283-2014 天然气水露点的测定冷却镜面凝析湿度计法3.2判定原则经检验,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判定为被抽查产品合格;检验项目中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则判定为被抽查产品不合格。
影响柴油润滑性检测结果的因素
![影响柴油润滑性检测结果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373f510f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bd.png)
影响柴油润滑性检测结果的因素闾邱祁鸣;冯心凭【摘要】Many factors affecting the test results in the evaluating courses of diesel fuel lubricity wer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experiences accumulated in many years in the working of evaluating diesel fuel lubricity by the author. Some tests on the lubricity additives and biodiesel fuels were introduced. The results would have the value to direct the work of evaluating course of diesel fuel lubricity developing in a state scope.%利用作者多年来从事柴油润滑性检测工作的经验积累,对影响柴油润滑性检测结果的诸多因素进行探讨,介绍柴油抗磨剂以及生物柴油的检测情况,这对即将在全国范围开展的柴油润滑性检测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期刊名称】《润滑与密封》【年(卷),期】2011(036)003【总页数】5页(P117-121)【关键词】柴油;润滑性;影响因素【作者】闾邱祁鸣;冯心凭【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广东三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中山,5284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626.24随着环保要求的越来越严格,特别是车用柴油国家标准 (GB/T 19147-2009)在全国范围的实施,生产高质量的清洁柴油,已成为现代炼油工业的发展方向。
柴油加工工艺的变化,使得柴油中的有效抗磨组分越来越少,车用柴油的润滑性也随之变差[1],从而导致将柴油作为自润滑的高压柴油泵的磨损加大,缩短了泵的使用寿命[2]。
HFRR操纵规程[指南]
![HFRR操纵规程[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0b0b8fc2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1.png)
柴油润滑性评定法HFRR高频往复试验机法SH/T0765—2005一、仪器的准备1、试验片和试验球:用干净的镊子,把试验片(光面朝上)和试验球放入干净的带盖的容器中,用异辛烷浸泡12h,然后把广口瓶放到超声波清洗槽内清洗10min。
然后把试验片(光面朝上)和试验球一起转移到另一个盛有丙酮的带盖容器中,放到超声波清洗器中清洗2min,然后贮存在干燥器中(有干燥剂)。
2、金属零件:把夹具、螺钉、油槽(油槽凹面朝下)以及所有能与试验样品接触的金属零件和器皿,放入干净的烧杯中,用异辛烷浸泡12小时,把广口瓶放到超声波清洗槽内清洗10min。
然后把夹具、螺钉、油槽以及所有能与试验样品接触的金属零件和器皿一起转移到另一个盛有丙酮的烧杯中,放到超声波清洗器中清洗2min,然后贮存在干燥器中(有干燥剂)。
注意清洗时,把油槽的凹面朝下。
二、试验步骤1、打开控制箱(温度和湿度)的电源开关。
2、严格按照清洁要求和规定的清洗程序进行操作,在拆装过程终,使用干净的镊子,以防止清洗过的试验零件(片、球、试件夹具)被污染,并且不要刮伤试验件。
3、用镊子把试验片放进下试验夹具,光面朝上,然后将其固定在下试验夹具上,再把下试件夹具固定在试验机上。
将温度传感器插入下试件夹具的测量孔中。
4、用镊子把试验球放进上试验夹具,然后将其固定在上试验夹具上,再把上试件夹具固定在振动臂的末端。
在完全卡紧此构件之前,要确保夹具水平。
5、控制箱内的湿度用饱和氯化钾溶液来控制。
6、用洁净的移液管,把2ml试验油加入到下试验夹具中。
7、放下振动臂,并在振动臂上悬挂一个200g的砝码,确保载荷和悬挂绳自由下垂。
8、关上湿度控制箱的玻璃门,等待10分钟,使箱内湿度和温度重新平衡。
当控制箱内的温度(60℃,分析柴油)和湿度达到试验条件时,通过主机设定好参数,开始试验。
9、试验运行75min后,试验自动结束,关掉控制箱的开关,取下所挂的砝码,抬起振动臂,取出上试件夹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765柴油润滑性评定法前言本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 12156一1:199'7《用高频往复试验机评定柴油的润滑性—第一部分:试验方法》口本标准是根据LSD 12156一I:1997重新起草的。
为了更适合我国国情,本标准在采用ISO 12156一I:1997时进行了修改。
技术性差异用垂直单线标识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
本标准与ISO 12156一1:1997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删除了ISO 12156一1:1997引用标准中没有被本标准直接引用的标准。
—提出参考油需密封冷藏。
—增加了类似的试验件如经参考油验证符合要求也可以使用的内容。
—将原标准第9.9条中的内容作为本标准第8.8条中的一部分内容,而将原标准8.8条中的后半部分内容作为本标准的第8.9条。
为了方使使用,本标准还做了如下编辑性修改:—重复性和再现性的文字表述按我国的习惯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间邱祁鸣、宋海清、张建荣。
本标准首次发布。
引言所有柴油喷油设备在一定程度上都把柴油作为一种润滑剂。
过度摩擦引起的磨损会缩短柴油机喷油泵和喷油器等发动机部件的寿命,柴油润滑性差是原因之一。
已证实,在出现边界润滑的条件下,试验结果与柴油喷油设备因磨损而出现的损坏有关系。
本方法的试验结果与柴油及相关设备的润滑问题有很好的相关性,并能适当地预报柴油的润滑性能。
柴油润滑性评定法(高频往复试验机法)瞥告一使用本标准会涉及到危险材料、操作和设备,本标准没有指出在使用中所有涉及到的安全问题。
因此用户在使用本标准前应建立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并确定有适用性的管理制度。
1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采用高频往复试验机(EM)评价柴油(包括那些含有润滑添加剂的柴油)润滑性的试验方法。
1.2本方法适用子柴油机燃料。
注:目前尚不知本试验方法是否能预测所有含添加剂燃料朗品的性能。
相关性工作正在进行中,一旦这项工作完成,还需对本标准进行修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IT 684化学试剂甲苯GBIT 686化学试剂丙酮ISO 4113:1998道路车辆柴油喷油器的标定油ISO 65{17一I金属材料一维氏硬度试验一第一部分:试验方法LSO 6508金属材料,硬度试验一洛氏硬度试验(等级A一B一C一D一E一F 一G一H一K)AISI E一52100铬合金钢ANSI B3.12金属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润滑性lubricity液体的一种特性。
通过一个浸A在试样中的静止钢片和一个与之接触的往复运动的钢球,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相互运动后:,产生在钢球上的磨斑直径来测定。
3 .2未校正平均磨斑直径uncorreded mean wear scar diameter{ MWSD)对产生在试验球上的蘑斑进行测量并计算后所得的平均磨斑直径值。
3 .3校正磨斑直径corrected wear scar dimueter《 W51 .4】以水蒸汽压1.4kPa为基准,经过校正后的磨斑直径计算值。
4原理试验样品放在给定温度下的油槽内,固定在垂直夹具中的钢球对水平安装的钢片进行加载,钢球以设定的频率和冲程往复运动,球与片的接触界面应完全浸在样品中。
球和片的材质、试验温度、载荷、频率和冲程都是确定的。
根据试验环境(温度和湿度)把钢球的磨斑直径校正到标准状况下的数值,试验样品的润滑性用校正后的磨斑直径表示。
5试剂与材料5.,压缩空气:用来吹干设备零件。
5.2甲苯:符合GBIT 68405.3丙酮:符合GBI'T 68605.4参考油:用两种参考油来检验试验设备的性能,这两种参考油在用本标准进行检测时,其润滑性应有显著差异,还应有经测定合格的HFUR数值和相应的湿度校正系数(HCF)。
用微米表示参考油的HFRR数值和它的扩展不确定度。
有干扰和图标6.4显微镜或类似的成像装置:能放大loo倍,并能精确到1脚。
6.5干燥器:用来贮存试验片、球和金属零件,应装有干燥剂。
6.6清洗槽:采用足够容积和清洗功率为40W或更大的超声波无缝不锈钢清洗槽。
6.7取样容器:选用有环氧树脂衬里的钢材,类似的取样容器如果能符合要求也可以使用。
6.8计时器:采用能够精确测量到75min土0. lmin的钟表。
7准备和标定7.1仪器的准备7.1‘1试验片和试验球(符合要求}用千净的镊子,把一些试验片〔光面朝上)和试验球放人干净的玻璃广口瓶中,用甲苯浸没,至少浸泡12h,然后把广口瓶放到超声波清洗槽内,清洗10mnin。
把试验片(光面朝上)和试验球一起转移到一个盛有新鲜甲苯的广口瓶里。
7.1.2金属零件把夹具、螺钉以及所有能与试验样品接触的金属零件和器皿,连同按7..1.1清洗过的试验片和试验球一起放在一个干净的玻璃烧杯内,用甲苯浸没,把烧杯放在超声波清洗槽中清洗10min,然后用干净的镊子,把金属零件和试验件放人一个盛有丙酮的烧杯里,放到超声彼清洗槽内,清洗2min取出各零件,如果不是立即使用,应贮存在干燥器中。
7.2标定和校正7.2.1温度用标定过的沮度测量装置核对试件油槽内的温度控制系统。
7.2.2频率用标定过的频率计核对檄振器的频率口7.2.3冲程用标定过的显微镜,通过测量低润滑性参考油试验后试验片上的磨痕长度核对冲程。
用磨痕的长度减去磨痕的平均宽度即得到实际的冲程:7.2.4 9转时间用标定过的计时器核对运转时向。
7.2.5试验机性能仪器的性能是用两种参考油分别进行一次试验体第7章,第8章和第9章所述)来进行核对的,要用相应参考油的湿度校正系数值来计算WS1甲4的值。
如果相应参考油的Wsi.4超出了规定范围,应再做两个试验,如果这两个试验中有一个超出范围,必须进行仪器和冲程的检验(7.2.1一7.2.4)。
如果低润滑性参考油的试验结果太低,该参考油需更换。
每做25个试验或每做10天试验后,就要用参考油迸行一次核对试验,以时间间隔较短为准。
8试验步骤8.9严格按照清洁要求和规定的清殊程序进行操作,在拆装越程中:使用干净的镊子,以防止清洗过的试验零件〔片、球、试件夹具)被污染,并且不要刮伤试验件。
8.2用镊子把试验片放进下试件夹具,光面朝上,然后将其固定在下试件夹具上,再把下试件夹具固定在试验机上。
将热电偶插人下试件夹具的测量孔中。
8.3用镊子把试验球放进上试件夹具内,然后将其固定在上试件夹具上,再把上试件央具固定在振动臂的末端。
在完全卡紧此构件之前,要确保夹具水平。
8.4在距离下试件夹具0.lm一0.5m的范围内,测量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如果其测量值不符合图2的要求,在进行试验以前,应采取适当措施改变湿度。
记录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值。
8.5用一根一次性移液管,把2ML试验油样加入下试件夹具。
8.6放下振动臂,并在振动臂上悬挂一个200g的砝码,确保载荷和悬挂绳自由下垂。
8.7把温度控制旋钮调到所要求的温度,设置冲程和频率,开始试验。
8.8试验运行75mino试验结束时,关掉激振错和加热器。
在距下试件夹具0.1m一0.5m的范围内,测量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
要使该试验有效,这些侧值应符合图2的要求。
记录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值。
8.9取下所挂的祛码,抬起振动臂,取出上试件夹具。
8.10用甲苯和丙酮分别冲洗带球夹具,然后放在盛有新鲜甲笨的烧杯里,把挠杯放在超声波清洗槽内清洗30s.8.11把带球夹具转移到盛有新鲜丙酮的烧杯里,把烧杯放在超声波清洗槽内清洗30s。
用空气吹干后,用永久性的标记笔在球上圈出磨斑。
8.12取出下试件夹具,倒掉试验油,如果有颗粒,应做记录。
不用从下试件夹具内取出试验片,分别用甲苯和丙酮进行冲洗,然后放在一个盛有新鲜甲苯的烧杯里,再把烧杯放在超声波清洗槽内清洗30s。
8.13把下试件夹具转移到盛有新鲜丙酮的烧杯里,把烧杯放在超声波清洗槽内清洗30s。
用空气吹干后,从夹具中把试验片取出,放在一个贮存袋(塑料袋)里,并标上惟一的试验编号。
8.14把夹具中的试验球放在显微镜下,按第9章测量磨斑直径。
8.15一旦磨斑测量完成,从夹具中取出试验球,把它与试验片贮存在一起。
9磨斑的测量9 .2打开显微镜的光源,把试验球放在放大倍数为100倍的显微镜下。
用显微镜调焦,使试验球上的磨斑处在视野的中心。
调节照明度,直到磨斑的边缘清晰可见。
参阅附录A}在X和Y两方向上测量磨斑直径,精确到l u m,记录这两个数据。
如果磨斑测量值x 和Y之差(X-Y)超过一30Um~+100UM的范围,需核对已确认的磨斑边界。
记录磨损表面的情况,包括磨屑的颜色、异常颗粒或磨损类型以及明显的擦伤等。
10计算10.1未校正平均磨斑直径AAVSD)按式(1)计算平均磨斑直径:MWSD,MWSD=(X+Y)/2式中:x与运动方向垂直的磨斑尺寸UMY与运动方向平行的磨斑尺寸,UM10.2绝对汽压初值(A VP,〕按式(2)计算绝对蒸汽压初值,kPa:Avp1=rh1×10v/750式中:Rh1—试验开始时的相对湿度,%;V=8.017352-1705.984/231.864+T1T1—试验开始时的空气温度,℃。
10,3绝对蒸汽压末值(AVP2)按式(3)计算绝对蒸汽压末值,kPa×10V/750AVP2=RH2式中:RH=试验结束时的相对湿度,%;2V=8.017352-1705.894/231.864+T2T—试验结束时的空气温度,℃。
210.4平均绝对蒸汽压按式(4)计算实验过程的平均绝对蒸汽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