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论文
智能电网的发展论文
智能电网的发展论文摘要:智能电网是实施新能源战略的重要平台,智能电网的发展对于电力系统的发展有极大的推进作用,研究其对大电网的影响因素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电力行业作为社会基础产业,是国家发展的命脉产业之一。
电网建设与国家能源资源结构、产业布局、经济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密切相关,同时也与本国的能源资源条件、能源资源输入可能性以及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等密切相关。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传统电网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并且在全球能源紧缺的时代,传统电网消耗的能源巨大,也不利于“节能减排”的宗旨。
所以智能电网的引入就应运而生了,在当今,智能电网的发展是必然的,它也是电力系统发展的新方向。
1 智能电网的特点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2 对大电网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发电、输电设备很多被包含在智能电网中,比如:新型能源发电、输电设备中安装了大量新型电力电子元件,并且运用了超高压和柔性直流输电技术。
将智能电网新技术运用到发输电组合系统发展中,包括以风力发电为主导的新能源发电技术和以直流输电系统为主的大容量远距离低损耗送电技术两方面。
接下来详细解说风力发电和直流输电技术对大电网可靠性的影响。
2.1 风电并网对其的影响随着全球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突出,风电作为技术成熟、绿色环保的新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
并且随着风力发电机组向大型化和电网友好型发展,全功率变流器已经成为影响金风直驱永磁机组低电压穿越和成本效益的核心系统之一。
对于风电并网对大电网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①风速对其的影响。
因为风电的发电功率受到风速的影响,使其发电量不稳定。
因此输出功率不是恒定值,风速变动大的时候会使其输出有功功率波动,进而导致电网内的有功变化而有功会影响电网频率。
故如果一个地区的风电所占份额过大,某一时刻有功频率变动过大将会导致频率崩溃,使得整个电网瘫痪。
智能电网论文
智能电网论文在当今社会,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可靠供应对于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智能电网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电力系统,正逐渐成为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
智能电网,简单来说,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等与传统的电力系统相结合,以实现电力的高效传输、分配和使用。
它不仅仅是对现有电网的简单升级,更是一种全新的电力系统架构和运营模式。
与传统电网相比,智能电网具有诸多显著的优势。
首先,智能电网能够实现更高效的能源管理。
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电力需求和供应情况,智能电网可以精确地调配电力资源,避免了能源的浪费和过度供应。
这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智能电网具备更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它能够快速检测和应对电网故障,自动隔离故障区域,从而减少停电时间和范围。
这对于保障人们的生产生活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那些对电力供应连续性要求极高的行业,如医疗、金融等。
再者,智能电网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整合。
随着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它们在电力供应中的比例不断增加。
然而,这些能源具有间歇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智能电网通过先进的控制技术和储能系统,能够更好地适应可再生能源的波动,实现其大规模的接入和有效利用。
智能电网的核心技术包括智能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分析和控制技术等。
智能传感器分布在电网的各个关键部位,实时收集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如电压、电流、功率等。
这些数据通过高速通信网络传输到控制中心,经过数据分析和处理,为电网的优化运行提供决策依据。
在通信技术方面,智能电网采用了多种通信方式,如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等,以确保数据的快速、准确传输。
同时,为了保障通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加密和防护措施。
数据分析和控制技术则是智能电网的大脑。
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能够发现电网运行中的潜在问题和优化空间,并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
例如,根据电力需求的预测,提前调整发电和输电计划,以实现供需平衡。
智能电网 论文
智能电网意义:智能电网包括可以优先使用清洁能源的智能调度系统、可以动态定价的智能计量系统以及通过调整发电、用电设备功率优化负荷平衡的智能技术系统。
展示了未来智能电网的基本结构,电能不仅从集中式发电厂流向输电网、配电网直至用户,同时电网中还遍布各种形式的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太燃料电池阳能、风能、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等;此外,高速、双向的通信系统实现了控制中心与电网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高级的分析工具和决策体系保证了智能电网的安全、稳定和优化运行.提纲一、智能电网的定义;二、智能电网概念的发展有3个里程碑;三、互动电网的运转功效和社会意义;四、历史发展智能电网(smart power grids),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
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一个由众多自动化的输电和配电系统构成的电力系统,以协调、有效和可靠的方式实现所有的电网运作,具有自愈功能;快速响应电力市场和企业业务需求;具有智能化的通信架构,实现实时、安全和灵活的信息流,为用户提供可靠、经济的电力服务。
中国的智能电网的基本特征是在技术上要实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
智能电网概念的发展有3个里程碑:美国IBM公司第一个就是2006年,美国IBM公司提出的“智能电网”解决方案。
IBM的智能电网主要是解决电网安全运行、提高可靠性,从其在中国发布的《建设智能电网创新运营管理-中国电力发展的新思路》白皮书可以看出,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传感器连接资产和设备提高数字化程度;二是数据的整合体系和数据的收集体系;三是进行分析的能力,即依据已经掌握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以优化运行和管理。
智能电网的论文
智能电网的研究与探讨摘要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智能电网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未来电网发展趋势的热门话题。
近年来,我国电力负荷快速增长,给电网建设和运营带来巨大压力。
本文主要研究了电力需求侧信息监测管理手段、措施和国内供电公司电力需求侧信息监控系统建设的目标、原则以及具体方案的确立。
需求侧信息监控系统能够全面采集用电系统的基础数据,可满足智能电网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要求,实现对所有变电站表计、配变表计、高压客户表计、供电线路联络开关表计的自动采集,有效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并对移峰填谷、提高负荷率有显著效果,通过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利于优化电力资源配置,而且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智能电网背景意义,电力需求侧管理,信息监控,系统设计,发展前景Smart grid research and discussion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 gy. Smart grid has become a hot topic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power grid at home and abroad.The paper briefly analyze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smart grid its concept features and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Along with 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power electronics, IT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 logies,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guid is becoming an impant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At first the necessity of developing smart grid is demo nstrated ,then the required performance of smart grid are introduced. The basic knowledge of intelligent power grid includ ing Intelligent substation, intelligent lines, intelligent protection system, etc. Finally fro m the power grid performance, econo mic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 of the prospects of intelligent power grid, and sums up the technical advantage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Key words: Smart grid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power demand sid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monitoring, system design,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目录前言 (1)第1章绪论 (2)1.1智能电网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2)1.1.1国内外需求侧实施情况 (3)1.1.2美国主要电力公司 (3)1.1.3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 (4)1.1.4北京地区开展DSM的情况 (4)1.1.5其它地区开展DSM的情况 (5)1.2本章主要内容 (5)第2章智能电网与电力需求侧信息监控系统 (6)2.1智能电网的目标及特点 (6)2.1.1智能电网的目标 (6)2.1.2智能电网的特点 (6)2.2电力需求侧监控系统的定义及目标 (8)2.2.1电力需求侧监控系统的定义 (8)2.2.2电力需求侧监控系统的目标 (8)2.3电力需求侧监控系统的具体介绍 (8)2.3.1电力需求侧监控系统的管理对象 (8)2.3.2电力需求侧监控系统的管理资源 (8)2.3.3电力需求侧监控系统的特点及内容 (9)2.4电力需求侧监控系统对智能电网的的影响 (9)2.5本章小结 (9)第3章电力需求侧信息监控系统的理论分析 (11)3.1需求侧信息监控内容 (11)3.2需求侧信息监控管理的技术手段 (13)3.3需求侧信息监控系统模型构建 (13)3.3.1数据模型 (13)3.3.2计算模型 (14)3.3.3流程模型 (15)3.3.4系统模型 (15)3.4电力需求侧信息监控管理的典型应用 (15)第4章电力需求侧信息监控系统建设项目的设计 (17)4.1电力需求侧信息监控系统建设项目研究背景 (17)4.2现状分析 (17)4.2.1需求侧电力负荷分析 (18)4.2.2电力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 (21)4.2.3列举供电公司现状情况 (21)4.3系统目标及原则 (22)4.3.1 系统建设目标 (22)4.3.2 系统建设原则 (23)4.4 系统建设需求 (25)4.5 应用功能 (28)4.6 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的不足 (29)结论 (31)谢辞 (32)参考文献 (33)外文资料翻译 (35)前言电能已在人类能源利用方式中占有很高的比例,随着电力交通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发展,这一比例还将大幅提高。
智能电网发展存在问题对策论文
智能电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摘要:智能电网是21 世纪电力系统的重大科技创新和发展趋势,我国也开始进入智能电网高速发展时代。
本文首先对智能电网进行综合概述,深入分析了智能电网发展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具体对策,以期为智能电网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电力系统智能电网发展对策近年来,随着各种先进技术在电网中的广泛应用,智能化已经成为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智能电网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共识。
进入21 世纪以后,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逐渐加快,面对目前电力系统已越来越无法满足社会对电力能源和供电可靠性日益增长的需求,发展具备着自愈、清洁、经济等优点的智能电网成为了今后电网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和必然选择。
1.智能电网概述智能电网即以物理电网为基础,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
它以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和优化资源配置、确保电力供应安全生、可靠性和经济性、满足环保约束、保证电能质量、适应电力市场化发展等为目的,实现对用户可靠、经济、清洁、互动的电力供应和增值服务[1]。
我国智能电网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它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利用先进的通信、信息和控制技术,构建的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统一“坚强智能化电网”。
我国智能电网的基本要求是通过特高压输电,首先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负荷需求,在前期保证输电网环节、变电环节的智能化建设,并确保供电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使可再生能源接入配电网环节智能化[2]。
2.智能电网发展存在的问题2.1 新能源大规模接入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以及一系列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的颁布,近年来,新能源特别是风电得到了快速发展。
我国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区(东北、华北、西北),截至2009年底,全国风电装机超过20000mw,三北地区风电装机容量依次为5760、6770、2110mw,总计14640mw[3]。
智能电网技术特点及技术论文
智能电网技术特点及技术论文智能电网是指通过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可靠、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电力供应和使用系统。
智能电网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信息化:智能电网通过建立智能感知、智能决策和智能控制等各环节的信息系统,实现对电力系统各种参数的实时获取和精确计算,使电力系统的运行变得可视化、可测量和可预测。
2.自动化:智能电网利用自动化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主控制和运行管理。
通过自动化设备的智能化和互联互通,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调节、自动保护和自动故障诊断,提高电力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可靠性。
3.可靠性:智能电网引入了故障检测、故障定位和故障隔离等功能,通过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实现电力系统的故障快速响应和隔离,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可持续性:智能电网注重电力系统的能源优化配置和效率提升,通过电力系统的高效调度和能源管理,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有效降低能源的消耗和排放,实现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在智能电网领域的技术研究中,有许多重要的技术论文。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论文示例:1. "Smart Grid Technology for 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智能电网技术用于可再生能源的集成):该论文介绍了智能电网技术在可再生能源并网中的应用,重点讨论了智能电网的能源管理、优化调度和发电系统的稳定性等内容。
2. "A Survey on Smart Grid Architecture and Its Technologies"(智能电网架构和相关技术调查):该论文对智能电网的架构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综述,包括智能感知、智能控制、智能优化和智能安全等方面。
3. "Intelligent Distributed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for Smart Grid"(智能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该论文提出了一种智能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通过应用智能算法和优化技术,实现对分布式能源的高效管理和调度。
智能电网发展现状论文
智能电网发展现状的分析及研究【摘要】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资源、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用户对电能可靠性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电力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同时随着现代通信、计算机、网络和控制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电力电网的结合依然成为必然趋势,而它们的结合也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智能电网。
【关键词】智能电网;通信技术;电子技术一、智能电网发展现状及挑战美国智能电网发展里程碑:2001年,美国电力研究院开始智能电网intelligrid研究;2003年,美国能源部发布grid 2030能源发展战略;2004年美国能源部启动电网智能化项目grid wise,并与美国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合作发起了现代电网研究mgi;2005年研究机构、信息服务商和设备制造商与电力企业合作,纷纷推出各自的智能电网方案;2009年1月奥巴马将智能电网提升为美国国家战略,5月美国宣布了智能电网建设的第一批标准。
美国发展智能电网的驱动力和挑战:(1)现有电网基础设施的升级和更新,提高供电的可靠性;(2)将其突飞猛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与传统电网紧密结合;(3)利用先进的表计基础设施和需求响应等技术,实现电力公司与用户之间的双向互动,促进电力公司在不断开发的电力市场中更好的为客户服务。
欧洲智能电网发展里程碑:2005年成立智能电网欧洲技术论坛;2006年提出智能电网目标,发布了《欧洲未来电网的远景和策略》、《战略性研究议程》、《战略部署文件》。
欧洲发展智能电网的驱动力和挑战:(1)供电安全性问题,包括一次能源的缺乏、提高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2)环境问题,包括实现京都协议,关心气候变化,保护自然环境;(3)国际市场问题,包括提供低廉的电价和提高能效,进行创新和提高竞争力,有关垄断的管制规程等。
我国电网面临的挑战:(1)适应新能源发电接入要求。
风电等新能源发电加速发展,大量不稳定电源、分布式电源需要接入电网;(2)提高电力设备利用率。
智能电网技术论文
智能电网技术论文智能电网是当前全球电力工业关注的热点,引领了电网的未来发展方向,涉及从发电到用户的整个能源转换和输送链。
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智能电网技术论文,希望你们喜欢。
智能电网技术论文篇一浅析智能电网摘要:智能配电网是一个庞大而有实际意义的工程,对国家、人民甚至对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都有重大的贡献。
智能电网是当前全球电力工业关注的热点,引领了电网的未来发展方向,涉及从发电到用户的整个能源转换和输送链。
智能电网中应用到技术很多,是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由此而形成的新型电网。
它的主要目的是:充分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和优化资源配置、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保证电能质量、适应电力市场化发展等,从而来实现可靠、经济、清洁、互动的电力供应和增值服务。
关键词:电力能源智能电网网络系统技术高效发展1 智能电网的概念及现状首先,我们来了解下智能电网的概念,从技术发展和应用的角度看,世界各国、各领域的专家普遍认同以下观点:智能电网就是将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分析决策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能源电力技术相结合,并与电网基础设施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现代化电网。
中国在电网的规模和投资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中国的电网企业在发展智能电网方面也具有自身优势。
中国目前在特高压与高压输配电领域的许多技术都是引领全球的。
另外,由于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的迅速发展,可再生能源电力接入电网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不过,智能电网是一个庞大而完整的体系,在电力消费端、需求响应等方面,欧美国家暂时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在消费端的投入和重视程度上,欧美市场也相对比较成熟。
2 智能电网的特点将计算机应用于电网之中,将数字传感器、遥控装置等加入现有的电力传输及分配系统中,实现数据连接、采集、整合,再进行科学的分析,使电网变得更加智能、绿色、高效。
而且这样的“智能电网”能更加及时、透明地反应电网状况。
智能电网技术论文
智能电网技术摘要:信息化与智能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电脑,通讯似乎都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但日渐老化的传统电网结构并没有跟上技术变革的步伐,用户对电力供应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国家安全、环保等各方面政策都对电网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
智能电网的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本文通过分布式能源的智能管理系统以及高级的智能仪表体系和需求侧管理的两方面来着重介绍智能电网的主要应用和功能特征,和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在科技引领社会变革的时代,智能电网必将展现出其特有的强劲的生命力。
关键字:电网系统;分布式能源;智能化智能电网(smart power grids),就是电网的智能化,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智能电网包含了一个智能型电表基础建设,用于记录系统所有电能的流动。
通过智能电表,它会随时监测电力使用的状况。
智能电网包括超导传输线以减少电能的传输损耗,还具有集成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的能力。
现代化的电能网络被许多政府认为是一种能够有效减少能源依赖,减缓全球温室效应的措施。
智能计量作为智能电网的一部分,但它本身本不能称为一个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 毕业论文
智能电网毕业论文智能电网:未来能源系统的关键引言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智能电网成为了人们对未来能源系统的关注焦点之一。
智能电网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力系统,以其高效、可靠、可持续的特点,被认为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智能电网的定义、特点、应用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智能电网的定义智能电网,又称为智能能源系统,是一种基于先进信息通信技术、能源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电力系统。
它通过实时监测、控制和优化能源的生产、传输、分配和消费过程,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可靠和可持续发展。
二、智能电网的特点1. 高效能源管理:智能电网通过实时监测和控制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通过优化能源的调度和分配,降低能源的浪费,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2. 可靠供电保障:智能电网通过实时监测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
同时,智能电网具备自动化调度和自愈能力,能够在发生故障时自动切换电源,保证用户的用电不受影响。
3. 可持续发展:智能电网采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作为主要能源源,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智能电网通过优化能源的调度和管理,减少能源的浪费,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三、智能电网的应用1. 智能家居:智能电网可以实现家庭能源的实时监测和控制,通过智能家居设备,实现家电的智能控制和能源的高效利用。
例如,智能电网可以根据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和用电需求,自动调整家电的运行模式,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2. 工业生产:智能电网可以实现工业生产过程中能源的实时监测和控制,通过优化能源的调度和分配,提高工业生产的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智能电网可以根据工业生产的需求,实时调整电力系统的运行模式,确保工业生产的可靠供电。
3. 城市能源系统:智能电网可以实现城市能源系统的智能化管理,通过实时监测和控制能源的生产、传输和消费过程,实现城市能源系统的高效运行。
例如,智能电网可以根据城市用电的峰谷需求,自动调整电力系统的运行模式,提高城市能源的利用效率。
智能电网论文
智能电网论文智能电网(Smart Grid)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电网系统,旨在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和可持续性。
智能电网通过集成传感器、通信网络、自动化控制和智能优化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测、故障检测、自动调节和优化运行,从而提供高效、可靠和环保的电力供应。
智能电网的关键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综合能源管理:智能电网可以同时管理多种能源,如电力、风能、太阳能、储能等。
通过智能电网,各种能源可以进行有效分配和协调,从而提高能源利用率和供应灵活性。
2. 自动化调节:智能电网通过集成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对电网的实时监测和自动调节。
例如,通过智能传感器和通信网络,可以实时检测电力设备的状态,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故障处理,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3. 智能优化:智能电网利用智能优化算法,对电力系统进行优化运行。
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智能电网可以预测电力需求,在不同电力源之间进行智能调度,从而降低供电成本,并提高电力系统的能源效率。
4. 分布式能源资源管理:智能电网可以有效管理分布式能源资源,如分布式发电设备、储能设备和电动汽车充电桩等。
通过智能电网,可以实现分布式能源的有效利用和协调管理,从而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智能电网的应用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延展,如能源生产、传输、分配和消费等。
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降低能源成本,提升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然而,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难题,如安全和隐私问题、技术成本、法规和标准等。
因此,在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应用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环境、社会和政策等多个因素,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和措施。
总之,智能电网是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它不仅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供电质量,还可以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智能电网技术,对于实现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智能电网论文总结
智能电网论文总结在当今社会,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可靠供应对于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智能电网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电力系统,融合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力技术,正引领着电力行业的深刻变革。
智能电网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多年前,但其真正的发展和应用是在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加速的。
它旨在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运行、管理和控制,以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
从技术层面来看,智能电网涵盖了多个关键技术领域。
首先是先进的传感器技术,通过在电网的各个关键节点安装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电力的流量、电压、电流等参数,为系统的运行分析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
其次,高速可靠的通信技术是智能电网的重要支撑,使得监测数据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输到控制中心,并实现控制指令的快速下达。
再者,智能电网中的电力电子技术发挥着关键作用,如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和高压直流输电(HVDC)技术,能够有效地优化电力的传输和分配,提高电网的输电能力和稳定性。
智能电网的一大显著特点是其自愈能力。
传统电网在遇到故障时,往往需要人工排查和修复,这可能导致停电时间较长,影响用户的正常用电。
而智能电网能够通过实时监测和智能分析,迅速定位故障点,并自动采取措施隔离故障,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大大缩短了停电时间,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在经济性方面,智能电网也带来了诸多优势。
通过优化电力的分配和调度,智能电网可以降低输电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它还能够促进分布式能源的接入和消纳,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从而降低能源成本。
此外,智能电网还支持需求侧管理,鼓励用户根据实时电价调整用电行为,实现电力供需的平衡,进一步降低了电力系统的运营成本。
智能电网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融合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技术研发,这对于电力企业和相关研究机构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压力。
另一方面,智能电网涉及到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电力企业、用户、政府监管部门等,如何协调各方的利益,制定合理的政策和市场机制,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智能电网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论文
智能电网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论文智能电网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论文1引言随着现代社会尖端领域中的新型技术的迅速发展,技术时代已经悄然到来。
当现有的智能电网技术难以与现阶段电能供应的多样化需求相匹配时,相关的技术就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新,从而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契合。
因此,在了解智能电网相关技术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不同角度下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对此做出进一步的完善与改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智能电网技术现状分析2.1先进的发电技术促进了新能源的广泛应用随着国家能源政策的有效推行和各种发电技术的成熟,各种各样的新能源已经在智能电网中有着更为广泛的应用,能源构成也已发生较大变化,以风能、太阳能、大容量储能装置等能源为代表的分布式电源在智能电网中有了更多的应用。
现阶段,坚强智能电网在发电环节的发展目标已经基本实现,能源构成秉承着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在实施节能发电调度,提升常规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均取得了优秀进展。
例如在环境保护方面,新能源的使用有效降低了发电环节温室气体的排放;在信息传输方面,双向交互技术使得电网对发电侧的控制水平进一步提升,促进了节能降耗;在能源使用方面、大型火力、水力、风力发电机控制技术的成熟也使得厂网协调水平有效提升。
2.2完善的智能变电站结构提升了电网的可靠性智能变电站是一种基于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三大要求,利用先进的智能设备实现在线智能分析、协同互动、智能调节、实时控制等一系列功能的变电站。
其作为智能电网中的核心组成,在智能电网的变电系统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现阶段,智能变电站多采用如“三层两网”作为基本网络结构,整个网络结构由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三层构成,并由站控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实现不同结构层之间的连接。
其中,站控层是由数个管理子系统构成,具有最高权限和高度集成权,所涉及到的技术包括实时监视控制技术、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等。
三维全景智能电网技术论文(五篇范例)
三维全景智能电网技术论文(五篇范例)第一篇:三维全景智能电网技术论文1三维全景智能电网技术1.1电网设备高精建模与渲染为了更精确的对电网设备进行三维可视化表达,根据杆塔和变电站设备的竣工图纸进行1:1高精建模。
杆塔建模主要需要杆塔明细表、杆塔结构图、基础配置表等资料,绝缘子建模主要需要绝缘子设备图,变电站建模主要需要总平面布置图、电气主接线图、各电压等级配电装置间隔断面图、一次电气设备厂家资料及建筑图纸。
设备三维建模的格式是当前主流的dwg及3ds格式,通过格式转换成为三维全景智能电网技术所能支持的格式后在系统中进行三维渲染,达到逼真的展示效果。
1.2电网业务数据一体化整合为解决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各部门之间业务数据相互孤立的状态,通过建立“数据中心”的方式对省公司现有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整合,并在统一平台下进行查询统计,以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
首先,对现有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梳理出需要进行共享的业务数据清单。
其次,通过数据抽取服务器将现有业务系统数据抽取到数据中心,或者现有业务系统将数据推送到数据中心实现业务数据一体化整合。
为提高数据访问的效率及系统稳定性,数据中心服务器通过OracleRac进行双机热备。
1.3空间信息与业务数据高度融合传统的业务数据在信息系统中主要以表格和文字的形式进行表达,在数据的空间性和直观性上比较欠缺。
而三维全景智能电网技术通过建立电网空间信息与业务数据的关联关系,实现二者之间的高度融合和“所见即所得”,在宏观场景下,可以直观地查看所有电网工程的空间位置,并查看其业务信息;在微观场景下,通过点击电网设备的高精度三维模型,可以查询与之对应的所有业务信息。
真正实现了“可视化工作”和“直观管理”。
2电网规划与建设一体化应用三维全景智能电网技术作为一种直观反映空间对象位置、关系及业务信息的技术手段,通过在甘肃电网信息化中的应用,建立“甘肃电网三维数字化工作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可以实现对甘肃电网规划与建设的一体化管理。
智能电网技术发展论文
浅谈智能电网技术发展【摘要】未来的智能电网将取消所有的电磁表计及其读取系统,取而代之的是可以使电力公司与用户进行双向通信的智能固态表计。
基于微处理器的智能表计将有更多的功能,除了可以计量每天不同时段电力的使用和电费外,还有储存电力公司下达的高峰电力价格信号及电费费率,并通知用户实施什么样的费率政策。
更高级的功能有用户自行根据费率政策,编制时间表,自动控制用户内部电力使用的策略。
【关键词】智能电网;清洁能源;三网融合智能电网”的概念首先由奥巴马政府的能源班子提出,后在世界各国得到相应。
各国电力公司、电科院、高新技术公司(包括ibm、google、sun等)对其定义也不尽相同。
这里说说我国的情况吧。
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给智能电网的定义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利用先进的通信、信息和控制技术,构建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统一坚强智能化电网。
换言之,中国式的智能电网,首先要满足电力负荷需求,在前期保证输电、变电的智能化建设,要保证供电安全可靠性,要满足经济意义和节能,最后保证电能质量和可再生能源接入。
智能电网从技术角度讲,包括以下内容:电网的自愈性(高级算法)、分布式电源(分布式应用)、新能源的充分利用(接入与防扰动)、用户的分时电价(智能电表)、电动汽车充电(充电站)等应用,还包括智能化设备(ed)、智能化变电站等。
很多,最重要的是电力系统相关专业,其次,电力电子、通讯、传感器、软件等都与智能电网有关。
智能电网的主要特征:(1)坚强。
在电网发生大扰动和故障时,仍能保持对用户的供电能力,而不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在自然灾害、极端气候条件下或外力破坏下仍能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确保电力信息安全的能力。
(2)自愈。
具有实时、在线和连续的安全评估和分析能力,强大的预警和预防控制能力,以及自动故障诊断、故障隔离和系统自我恢复的能力。
(3)兼容。
支持可再生能源的有序、合理接入,适应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的接入,能够实现与用户的交互和高效互动,满足用户多样化的电力需求并提供对用户的增值服务。
智能电网论文资料
智能电网论文资料智能电网是当今电力领域的热门话题,它代表了电力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智能电网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智能电网,简单来说,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电力系统深度融合,实现电力的高效传输、分配和使用。
它不仅仅是对现有电网的简单升级,更是一种全新的电力系统架构和运行模式。
智能电网的一个关键特点是其强大的自愈能力。
传统电网在遭遇故障时,往往需要人工排查和修复,这不仅耗费时间,还可能导致大面积停电。
而智能电网通过先进的监测和控制技术,能够实时感知电网的运行状态,迅速定位故障,并自动采取措施进行隔离和修复,大大减少了停电时间和影响范围。
智能电网还具备高度的兼容性。
它能够有效地整合各种分布式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微型燃气轮机、燃料电池等分布式发电设备。
这使得能源的供应更加多元化,减少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同时也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在电力传输方面,智能电网采用了先进的输电技术,如特高压输电和柔性直流输电。
特高压输电能够实现远距离、大容量的电力传输,减少输电损耗;柔性直流输电则具有控制灵活、适应性强等优点,能够更好地接入分布式能源和应对电网的复杂变化。
智能电网的智能化还体现在其对用户需求的精准响应上。
通过智能电表等设备,电网能够实时获取用户的用电信息,根据不同的用电需求和时段,制定个性化的电价策略,引导用户合理用电,实现电力的供需平衡。
此外,智能电网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对电网的运行风险进行评估和预警,提前采取防范措施,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突发事件,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然而,智能电网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技术难题,如传感器的精度和可靠性、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等。
其次是成本问题,智能电网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设备更新、技术研发等方面。
再者,相关政策和法规的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智能电网的发展。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论文智能电网论文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论文智能电网论文基于A VR单片机的高压配电柜智能操控装置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以A VR单片机为核心,内置Modbus总线协议的开关柜智能操控装置。
该装置完成一次模拟图、高压带电显示、自动加热除湿数值显示及控制、断路器分合状态指示、储能指示、接地开关状态指示、小车位置指示、分合闸回路完好指示、柜内照明、语音防误提示等功能。
并且,能把以上的指示和测量所得的参数通过Modbus总线协议传送给上位机。
上位机安装YSS2000(V2.0)电力监控系统组态软件以MODBUS通信标准、通过RS-485通讯接口实时查询系统供电情况。
关键词:A VR单片机高压配电柜智能装置0 引言智能电网的建设是国家的“十一五”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
但,我国智能配电的建设还处在落后水平。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方,特别是在农村,很多的高压配电柜依然是使用独立元件做成的操控开关和指示灯。
这些落后的设计既占地方二次接线又繁杂,所以独立元件组成的控制系统投入成本既高又频频出现故障。
智能操控装置就克服了以上缺点,它功能强大,它以一体化布局配套于开关柜,简化了开关柜的面板设计,美化了面板布局。
它还内置Modbus总线协议,能灵活地跟上位机进行信息交互,迎合智能电网的建设需要。
智能操控装置是计算机迅速发展和电网智能化的产物,是配电系统的跨越式的进步标志。
1 硬件构成智能操控装置由以下几个板块组成:中心数据处理电路、开关量输入电路、开关量输出电路、模拟量输入电路、温湿度检测原理图。
1.1 中心数据处理电路中心数据处理电路是智能操控装置的核心。
它负责统筹各个板块电路的信息,协调各个板块电路的动作。
中心数据处理电路采用美国ATMEL公司的高性能RISC结构的单片机ATmega128 CPU,配以复位电路和振荡电路,以及JTAG仿真接口。
中心数据处理电路与外界接口采用RS485通讯内置Modbus总线协议。
对外通讯使用单片机的串行接口UART1通过MAX485组成通讯电路,通讯使能控制由单片机的PD1控制发送和接收。
智能电网技术特点及技术论文
智能电网技术特点及技术论文一、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特点我国智能电网发展正处于发展的第二阶段,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特点,包括智能电网的坚强性、自愈性、兼容性、互动性、优化资源配置以及对信息的综合集成。
1.1智能电网的坚强性所谓智能电网的坚强性是从电网的安全性着眼的。
智能电网系统正常运行的一个首要目标就是要保证其安全性,安全性一直是电网维护人员着重关注的问题。
当信息受到人为破坏或受到其它攻击时,智能电网能够自动有效地修复,对于灾害的发生,智能电网能够有效预警,保证应急方案的顺利进行。
智能电网的坚强性还能满足电力用户的不间断用电需求。
1.2智能电网的自愈性对于电网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功能障碍,智能电网能够进行有效修复;对于电网的运行状态,能够得到实时监控与监测,且对于自我安全能够进行有效的评估。
障碍一旦发生,智能电网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自我评估,并在评估的基础上进行修复,并监测修复过程,保证电网的有效恢复。
1.3智能电网的兼容性智能电网的兼容性是指智能电网对于电厂与能源能够有效兼容,对于可再生资源能够科学、合理的利用,与用户设备之间能够进行很好的互动,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1.4智能电网的互动性智能电网的互动性是指智能电网能够与电力市场进行有效链接,从而能够源源不断地向客户提供电力,满足客户的用电需求。
1.5优化资源配置对资源的优化具体包括对数据、运行以及配电的有效配置。
对资源进行优化能够提高资源的可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在不断整合与优化的过程中,形成自动化应用模式,提高电力企业的生产效益。
1.6对信息的综合集成智能电网的运用将信息的利用率提高到新的层次,信息的收集得到了全方位的保护与支持,维护、控制、监视、市场营销以及配电管理等被紧紧联系在一起,业务信息得到全方面的管理。
二、智能电网的优势及发展前景与传统电网相比,智能电网具有巨大的优势。
对于传统电网,不管是电源与电源之间的衔接,还是电能量的输入输出等,都缺乏流畅性;系统一旦受到大的扰动,便很难得到恢复;而且系统对于人工控制反应的应变能力减弱,反应速度极其缓慢;在为大众服务方面,服务比较单一;由于技术原因,整个系统处于真空状态,对信息接收不完全,且不能将信息有效输出,信息共享能力也比较弱,不能满足广大客户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智能电网发展的研究论文摘要:在全球电网逐渐不能满足用户需要的大背景下,智能电网应运而生;简要概括了智能电网相对于传统电网的特点;介绍了智能电网在世界几个典型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最后简述了智能电网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智能电网;发展0 引言在这种全球经济不断发展、用户对于电能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以及人们对环境保护愈来愈重视的背景下,人们希望建立一个更加可靠、具有较高自愈能力、与用户之间实现密切互动的现代化电网,于是智能电网应运而生。
在智能电网中,可以将能源开发、发电、输电、配电、供电、售电、服务以及蓄能与能源终端用户的各种电气设备和其用能设施,通过数字化信息网络连接起来,并通过智能化的控制实现整个系统的优化;充分利用各种能源资源,注重低碳环保,依靠分布式能源系统、能源梯级利用系统、蓄能系统和蓄电交通系统等组合优化配置,实现精确供能对应供能、互助功能和互补功能,将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使用户投资效益和成本达到一种合理有利的状态。
本文主要以几个典型的国家和地区为例简要介绍一下智能电网的由来,特征,发展历程、现状及广阔前景。
1 智能电网的产生背景及由来首先,自从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之相比,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电力网络系统并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电能供应不够稳定,特别是几次震惊世界的大停电事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行的电力系统压力不断加大。
2003年8月14日下午,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部分地区发生大面积停电,停电影响了地铁、电梯以及机场的正常运营,在一些地方造成了交通拥堵,给成千上万市民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极大不便;2005年8月25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地区供电的一条主要输电线路出现故障,加州电力主管部门紧急启动限电措施,造成大约50万居民断电半个小时。
其次,随着经济水平的迅速提升,用户对于电能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
人们希望获得更可靠、更优质的电能,在目前电网中,电压跌落是最多的电能质量问题。
因为电压跌落大部分不可预见和不可控的事件引起的。
电压跌落发生的次数在电力系统中每年都不一样。
电能质量对于工业和制造厂是一个大问题,对于日益复杂的计算机控制的生产线加工厂,极小的电能扰动都可能带来极大的破坏力。
并且,人们对于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而现在电网中输送的电能大部分都是火电,1度火电产生的二氧化碳约为0.96kg,那么可想而知,全球每年因为发电而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数量是非常巨大的。
另一方面,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又得不到充分的利用,面对这种矛盾,人们希望建立一个相对能够可持续发展的电网系统。
在这些大的背景下,2001年,美国EPRI(电力研究院)最早提出“IntelliGrid”(智能电网)概念,并且开始进行相关研究。
欧洲2005年成立“智能电网(Smart Grids)欧洲技术论坛”,也将“Smart Grids”上升到战略地位开展研究。
2006年IBM提出的“智能电网主要是解决电网安全运行、提高可靠性,从其在中国发布的《建设智能电网创新运营管理-中国电力发展的新思路》白皮书可以看出,该方案提供了一个大的框架,通过对电力生产、输送、零售的各个环节的优化管理,为相关企业提高运行效率及可靠性、降低成本描绘了一个蓝图。
所谓智能电网是IBM一个市场推广策略。
奥巴马上任后提出的能源计划,除了以公布的计划,美国还将着重集中对每年要耗费1200亿美元的电路损耗和故障维修的电网系统进行升级换代,建立美国横跨四个时区的统一电网;发展智能电网产业,最大限度发挥美国国家电网的价值和效率,将逐步实现美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的统一入网管理;全面推进分布式能源管理,创造世界上最高的能源使用效率。
2009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在我国全面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以应对资源环境问题带来的挑战,全面提高电网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引领引导并支持能源及相关产业技术和装备升级,构筑起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经济社会的可自进入信息时代,全球压力不断增大,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电力市场化的不断加深,用户对电能可靠性和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升。
2 智能电网主要的特点2.1智能电网的自愈性这是智能电网最主要的特征,也是智能电网的核心功能,这就需要对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连续的的在线评估,并采取预防性的控制手段,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迅速做出预测、检测和相应,故障发生时,在没有或少量人工干预下能够快速隔离故障、自我恢复,避免大面积停电的发生。
2.2智能电网的互动性在电网中,电网与环境、设备、用户互相之间的互动是智能电网的另一重要特征。
系统运行与批发、零售电力市场实现无缝衔接,支持交易的有效开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通过市场交易更好地激励电力市场的主体参与电网安全管理,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
这样,一方面为用户节省了开支,同时也会大量减少输电线路不必要的损耗。
在这种互动机制下,能够实现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充分利用,还可以利用电价这一驱动力,削峰填谷,这对于整个电网的运行都有极大的好处。
2.3智能电网对多种能源的兼容性智能电网的本质是能源替代和兼容利用,它可以实现清洁的可再生资源的转化整合,并输送到国家电网中来,有利于绿色电网的建设。
当然这一点是与智能电网的互动性分不开的。
另外,各种各样的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一方面减少了对外来能源的依赖,另一方面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与电能的质量。
2.4智能电网的坚强可靠性智能电网的每一个元素都应该有安全需求的考虑,在整个系统中应确保一定的集成和平衡。
对其基础设施的攻击主要分为物理攻击和信息攻击,在智能电网中应该在抵御这些攻击的同时,尽量降低成本,获得实际的效益。
2.5智能电网的优质性智能电网中运用的先进技术将同时减少电力输送系统中的带能质量问题和保护用户的敏感电子设备,总之其终端目的都是将清洁、可靠、优质的电能送到用户。
3 智能电网在世界上的发展3.1美国的智能电网总体来说,美国的智能电网主要是为了建立一个发电和配电更有效更安全的现代化电网来满足当前用户的需求。
2001年,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创立了智能电网联盟,推动“Intelli Grid”研究。
这个项目主要有两个目标:①分析出电力系统的商业需求,包括现在、未来的各种需求,如自愈电网概念等;②以基于这些分析得出的电力系统的需求作为基础,提出支撑未来电力系统的信息需求系统使用战术性的方法来建立一个战略视图,以战略的高度建立一个不依赖具体技术的视图框架。
为了使美国电网实现现在化,保证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美国能源部(DOE)于2003年发布了“Grid2030”,对美国未来电网远景做了阐述。
DOE于2004年有进一步发布了“国家输电技术路线图”,为实现“Grid2030”进行了战略部署。
在这两份文件以及工业界的指导下,2004年在DOE的支持下,电网智能化项目(Grid Wise)启动。
2005—2006年,DOE与美国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NETL)合作,发起了“现代电网”倡议,任务是进一步细化电网现代化远景和计划,并在全国范围内达成共识,。
国家电工委员会IEC于2008年筹建了SG3智能电网战略工作组,以制定智能电网的相关标准,推进智能电网的进程,促进智能电网发展过程中的一致性。
2009年4月16日,美国副总统拜登公布了能源部发展智能电网的详细规划。
能源部将设立两个专项计划,分别为“智能电网投资拨款项目”(Smart Grid Investment Grant Program)和智能电网示范项目(Smart Grid Demonstration Projects),投资额分别为33.75亿美元和6.15亿美元。
2009年4月,美国National Grid向马萨诸塞州公共事业部提交了一份持续两年、总投资达5700万元的电网示范项目。
2007年初Xcel能源公司推出了智能电网概念,选择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博尔德是推进智能电网城市项目,并付诸实施。
在资金方面,Xcel能源公司预计与其合伙人资助一亿美元,并计划调动其他来源,包括政府补助金,做到让消费者无成本投入。
2008年美国博尔德市已经成为了全美第一个智能电网城市。
3.2欧洲智能电网2004年,欧盟委员会启动了相关的研究与建设工作提出了欧洲要建设智能电网。
2006年,欧盟理事会能源绿皮书《欧洲可持续的、竞争的和安全的电能策略》明确指出,欧洲已经进入新能源时代,智能电网技术是保证电能质量的关键技术和发展方向。
保证供电的持续性、竞争性和安全性是欧洲能源政策最重要的目标,也是欧洲电力市场和电网必须面对的新挑战。
未来整个欧洲的电网必须向用户提供高度可靠、经济有效的电能,并充分开发利用大型集中发电机和小型分布式电源。
2008年7月1日,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ENEL)负责启动了欧盟11个国家25个合作伙伴联合承担的ADRESS项目。
该项目总预算为1600万欧元,目的是开发互动式配电能源网络,让电力用户主动参与到电力市场及电力服务中。
2001~2008年,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累计安装了3180万块智能电表,覆盖率已达到95%,剩余部分将于2011年前完成。
2009年4月,西班牙电力公司ENDESA牵头,与当地政府合作在西班牙南部城市Puerto Real开展智能城市项目试点,包括智能发电(分布式发电)、智能化电力交易、智能化电网、智能化计量、智能化家庭,共计投资3150万欧元。
当地政府出资25%,计划用4年完成智能城市建设。
该项目涉及9000个用户、1个变电站以及5条中压线路和65个传输线中心。
2009年6月,荷兰阿姆斯特丹选择埃森哲(Accenture)公司帮助自己完成“智能城市(Smart City)”计划。
该计划包括可再生能源利用、下一代节能设备、CO2减排等内容。
法国的规划是从2012年1月开始,将所有新装电表更换为智能电表。
英国能源和气候变化部2011年3月30日宣布,将于2019年前完成为英国3000万户住宅及商业建筑物安装5300万台智能电表的计划。
目前英国的人口约为6000万,约有2300万户家庭,该计划几乎涉及英国所有住宅和商业建筑。
作为欧洲2020年及后续的电力发展目标,未来欧洲电网应满足以下需求:①;灵活性,在适应未来电网变化与挑战的同时,满足用户多样化的电力需求;②可接入性,使所有用户都可接入电网,尤其是推广用户的对可再生、高效、清洁能源的利用;③可靠性,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以满足数字化时代的电力需求;④经济性,通过技术创新、能源有效管理、有序市场竞争及相关政策提高电网的经济效益。
3.3日本的智能电网日本政府通过深入比较与美国电力工业的不同特征,结合自身国情,决定本国的智能电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