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原理完整版
钢铁冶金原理课件
![钢铁冶金原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f5f183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2.png)
钢铁冶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技术 创新、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等多方面 的努力,推动行业向低碳化、智能化 和循环经济方向发展。
钢铁冶金行业是高能耗、高排放的行 业之一,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 此需要采取措施降低能耗和减少排放 ,实现可持续发展。
THANK YOU
全球铁矿分布
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中国、巴西等国家。
中国铁矿分布
鞍山、马鞍山、攀枝花等地区。
铁矿的采矿技术
露天开采:剥离表土 层,开采矿石。
采矿技术发展趋势: 智能化、绿色化。
地下开采:挖掘巷道 ,进行矿石开采。
铁矿的选矿原理
选矿目的
将铁矿石中的铁含量提高到60%以上。
选矿原理
根据铁矿石与脉石的物理性质差异进行分离。
。
直接还原技术
通过在低于熔点的温度下将铁矿石 还原成直接还原铁,再通过电弧炉 熔炼成钢,可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 污染。
氢冶金技术
利用氢气作为还原剂,替代传统的 碳作为还原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是未来钢铁工业的发展方向。
钢铁冶金的未来发展方向
1 2 3
低碳化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钢铁冶金行业将向 低碳化方向发展,降低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 率。
钢的连铸技术
总结词
连铸技术是将液态钢转变为固态钢的过程,涉及结晶、凝固和收缩等物理变化 。
详细描述
连铸过程中,液态钢流入结晶器,在冷却水的作用下逐渐结晶凝固。随着钢坯 的连续拉出,凝固过程继续进行,直至形成完整的钢坯。控制结晶速度、冷却 强度和拉坯速度是连铸技术的关键要素。
钢的轧制原理
总结词
轧制是通过一对旋转轧辊对金属施加压力,使其发生塑性变形的过程。
熔融与凝固
有色冶金原理
![有色冶金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4d7a1b0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27.png)
有色冶金的酸碱性,习惯上用硅酸度表示,有时也用碱度表示。
认识三元系图
简单三元系图 如左下图所示,A,B,C 代表三种不同组元, 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组元的初晶 区,边上的点(1、2、3)为 克 二元结晶点
化合物稳定性的判断:组成点在其对应的初晶区内则为稳定化合物。
CS-C2S-C2AS三元系图分析
(1)生产能力低,反应速度慢; (2)对设备的腐蚀性大; (3)流程长,液固分离困难.
火法冶金与湿法冶金的优缺点比较
第一章:冶金炉渣
炉渣,熔化后称为熔渣,是各种氧化物的熔体。在冶炼过程的技术经济指标在很大程度上与炉渣有关。
冶金炉渣的作用
①使脉石集中与金属或锍分离。 ②作为一种介质,其中进生着许多极为重要的冶金反应。 ③金属液滴或锍液滴的沉降分离(对机械夹杂损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④决定最高的冶炼温度(大致为炉渣熔化后温度加上一定过热的温度(150~250℃)) ⑤对杂质的脱除和浓度加以控制。 ⑥作为一种中间产物,杂质中含金属量高。 ⑦可调节电极插入渣中的深度调节电炉的功率。(起热传递作用)
三元系图的点线面
三元系图的点线面判断
二次结晶线与三元不变点与基元三角形的判断
二次结晶线的判断:任一结晶线相邻的两给元和点的连线与该结晶线上任一点作出的切线相交则此结晶线为共晶线,反之则为包晶线。--切线相交原则。(也可与三元不变点联系:共晶点上相连的结晶线全为共晶线,包晶点相连的结晶线至少有一条是包晶线)
冶炼对炉渣的要求
①熔点低(能耗)②密度低(与主体金属分层)③适当组成(如酸碱度)④腐蚀性小(保护炉衬)
炉渣的组成,对于大多数炉渣和钢渣,这三种氧化物是FeO、CaO、SiO2,对高炉和某些有色冶金炉渣则为CaO、Al2O3、SiO2。 组成炉渣的各种氧化物可分为三类: (1)碱性氧化物:CaO、MnO、Feo、MgO等,这类氧化物能供给氧离子O2-,如:CaO=Ca2++O2- (2)酸性氧化物: SiO2 、P2O5等,这类氧化物能吸收氧离子而形成络合阴离子,如:SiO2+2O2-=SiO44- (3)两性氧化物:Al2O3、ZnO等,这类氧化物在酸性氧化物过剩时可供给氧离子面呈碱性,而碱性氧化物过剩时则对会吸收氧离子面呈酸性,如:Al2O3=2Al3++3O2- Al2O3+O2-=2AlO2-
冶金原理第5章
![冶金原理第5章](https://img.taocdn.com/s3/m/1c0096d676a20029bd642d80.png)
●铁氧化物的分解压都很小,远小于空气中氧的分压。 铁氧化物的分解压都很小,远小于空气中氧的分压。
11
5.3 氧化物形成-分解的热力学原理 氧化物形成-
5.3.2 分解特性 ●逐级转变原则
●最低价氧化物有一个存在的最低温度
●同一元素形成的氧化物,高温时,低价比高价稳定 同一元素形成的氧化物,高温时,
∆G o
o o o ∆G分散 = GN 2 + xGM ( s ) − GM x N 2
o o GM x N 2 = GM x N 2 (V ) + GM x N 2 (表 ) = GM x N 2 (V ) + σ M x N 2 AM x N 2 o o o ∆G分散 = GN 2 + xGM ( s ) − G o M x N 2 (V ) − σ M x N 2 AM x N 2
8
5.2
碳酸盐的分解反应
CaCO3 = CaO + CO2
8908 lg PCO2 (CaCO3 ) = − + 7.53 T
●碳酸钙
∆G o = 170577 − 144.19T
●碳酸镁
●白云石
MgCO3 = MgO + CO2 6210 lg PCO2 ( MgCO3 ) = − + 6.80 T MgCO3 ⋅ CaCO3 = CaCO3 + MgO + CO2 CaCO3 = CaO + CO2 FeCO3 = FeO + CO2
第五章 化合物的形成-分解 化合物的形成- 碳、氢的燃烧反应
1 化合物形成-分解反应的热力学原理 化合物形成- 2 碳酸盐的分解反应 3 氧化物的形成-分解反应 氧化物的形成- 4 5
冶金原理 2完整版-推荐下载
![冶金原理 2完整版-推荐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ff0eeaeab9d528ea81c779b6.png)
取体系内,同样萃取条件下,两种物质分配比的比值。
、B能分离
萃取的难易程度相当
越大,二元素分离效果越好
萃取机理:通过键上的氧原子与金属盐中的金属离子生成配价键而形中性磷型萃取剂的萃取能力顺序:
、强酸(碱)性树脂和弱酸(碱)性树脂在进行离子交换时,对溶液的酸碱性有什么要
当两离子的峰位差值(VB-VA)愈大,离子分离得愈好。
当峰宽减小时,二离子也分离得愈好,同时我们还可以从淋洗曲线求得动态条件下的分配比及分离系数的值。
它的电位为
阳极中的铁会电化学溶解进入溶液,
不会在阴极被还原成金属铁。
3+,Fe3+离子可在阴极被电化学还原成
如此反复,使电流效率下降。
此外,还可能进行如下反应:
使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故使阴极电流效率ηTk下降,因此,要求电解液。
冶金原理精品PPT课件
![冶金原理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5be4d4a300a6c30c229ff9.png)
第二节 氯化反应的热力学
一、金属与氯的反应 氯的化学活性很强,所以绝大多数金属很易被氯 气氯化生成金属氯化物。所有金属氯化物的生成自由 能,在一般冶金温度下均为负值,且它们的△G—T 关系多数已经测出,在某些手册,专著中可以方便地 查得。 金属氯化物的—T关系也可用图示表达。为了便 于比较,将它们都换算成与一摩尔氯气反应的标准生 成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图5-1列出了它们的△G—T关 系。
冶金原理精品课程
所谓氯化冶金就是将矿石(或冶金半成品)与 氯化剂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使金属 转变为氯化物再进一步将金属提取出来的方法。
氯化冶金主要包括氯化过程,氯化物的分离过 程,从纯氯化物中提取金属等三个基本过程。在自 然界中金属主要以氯化物、硫化物、硅酸盐、硫酸 盐等形式存在,因此从原料中制取金属氯化物的氯 化过程,显然是氯化冶金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过程。
冶金原理精品课程
MeO +Cl2 === MeCl2 +O2 C + O2 === CO2 C +1/2O2 === CO2 由(4)×2 +得 (5)
冶金原理精品课程
Mg+Cl2=MgCl2 -)1/2Ti+Cl2=1/2TiCl4
Mg
1 2 TiCi2
MgCl2
1 Ti 2
D G3q
DGMq gCl2
1 2
DGTqiCl 4
DG q MgCl2 DGq TiCl4
DG3q (3)
冶金原理精品课程
由图5-1可见,MgCl2的生成吉布斯自由能曲线在 下面,显然1/2TiCl4的生成吉布斯自由能曲线在上面,
冶金原理精品课程
金属氧化物与氯气反应的—T关系已有人 测出,列于图5-2,图5-3中。从图中可见: SiO2、TiO2 、Al2O3、Fe2O3、MgO在标准状 态下不能被氯气氯化。而许多金属的氧化物如 PbO、Cu2O、CdO、NiO、ZnO、CoO、BiO 可以被氯气氯化。
冶金原理完整版
![冶金原理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7cc133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d7.png)
冶⾦原理完整版冶⾦原理(1)复习题1、判断具体浸出的⽬的。
浸出的实质在于利⽤适当的溶剂使矿⽯、精矿和半成品中的⼀种或⼏种有价成分优先溶出,使之与脉⽯分离。
(指借助于溶剂从固体物料中提取可溶组分。
)2、当⽤⽓态H2S使浸出液中的⾦属离⼦呈硫化物形态有效沉淀出来,常采取什么措施?⼀是使有价⾦属从稀溶液中沉淀,得到硫化物富集物,以备进⼀步回收处理;另⼀是使伴⽣⾦属呈硫化物形态沉淀,使其与主要⾦属分离3、如何提⾼浸出过程的速率?(1)提⾼温度(2)提⾼浸出剂浓度C O(3)降低精矿颗粒的原始半径(4)搅拌4、在⽤形成氢氧化物分离浸出液中的⾦属离⼦时,如何判断氢氧化物⽣成的次序?1当氢氧化物从含有⼏种阳离⼦价相同的多元盐溶液中沉淀时,⾸先开始析出的是其形成pH 最⼩,从⽽其溶解度最⼩的氢氧化物。
2在⾦属相同但其离⼦价不同的体系中,⾼价阳离⼦总是⽐低价阳离⼦在pH更⼩的溶液中形成氢氧化物,这也是由于⾼价⾦属氢氧化物⽐低价氢氧化物的溶解度更⼩的缘故。
5、对属于液固反应的浸出过程,浸出速率和哪些因素有关?多相反应的特点是反应发⽣在两相界⾯上,反应速度常与反应物在界⾯处的浓度有关,同时也与反应产物在界⾯的浓度及性质有关,所以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接近界⾯的速度、⽣成物离开界⾯的速度及界⾯反应速度有关,其中最慢的⼀个步骤决定整个反应速度。
在许多固液反应中,扩散常常是最慢步骤。
另外,多相反应速度还与界⾯的性质、界⾯的⼏何形状、界⾯⾯积以及界⾯上有⽆新相⽣成有关。
6、根据什么原则选择浸出剂?1、所选浸出剂能有效分解矿物2、在处理多⾦属复杂矿时,应能有效地综合回收多种⾦属。
3 、根据产品的数量、质量、⽣产规模及下⼀步⼯艺的衔接来选择最合适的浸出剂。
4 、要求流程简短,设备简单,⾦属收率⾼、产品成本低。
5 、符合劳动保护和⼯业卫⽣、环境保护等要求。
其它还有矿⽯的性质、浸出剂的价格及其消耗量、浸出剂的的腐蚀性及其所需的设备材料、浸出液进⼀步处理的难易以及浸出剂再⽣⽽循环使⽤的可能性。
冶金原理1
![冶金原理1](https://img.taocdn.com/s3/m/d098d0e1998fcc22bcd10dc0.png)
1
1.4 平衡常数Ko及的ΔGO计算法
1.4.1 计算法
(3)线性组合法
1.4.2 实验法
(1)
A ln K B T
A lg K B T
例题:
当r C p,m 0, r H m 常数
r H m ln K (T ) C RT
(2) 电动势法
例题:
aiR Pi / Pi * k H xi / Pi * i0 xi i i0
a Pi / Pi Pi * xi / Pi * xi i 1
R i *
aiR Pi / Pi* Pi * i xi / Pi * i xi i 1
22
2 实际溶液的三种范围的活度及活度系数(二) Pi k H , aiH 1, xi 1 标准态:假想纯物质,亨利定律基准。 浓度表示方法 活度 活度系数
溶液的热力学性质-活度及活度系数
2.1 常用溶液组分浓度单位及其换算关系变化
对于二元系A-B,几种不同组成表示之间,可用以下 式子相互换算:
M A wB M AbB M A cB xB M B wA M A wB M AbB 1 M A cB M BcB
14
2
2.2 溶液的基本物理化学定律
分配定律:
C i ( ) Li C i ( II )
Pi Pi 0 xi
●拉乌尔(Raoult)定律
●亨利(Henry)定律
Pi K H xi Pi K H [%i]
MA KH KH 100 M i
★
若组元在全部浓度范围内都服从亨利定律, 则必然也服从拉乌尔定律。 K H Pi 0
冶金原理超全面总结
![冶金原理超全面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d7bad3458f5f61fb6366681.png)
冶金原理超全面总结冶金原理超全面总结活度:引入修正后的浓度值。
其中的修正系数成活度系数。
活度测定方法;1、蒸汽压法,2、分配定律法,3、化学平衡法,4、电动势法。
理想溶液:在全部浓度范围内服从拉乌尔定律的溶液。
稀溶液:溶质的蒸汽压服从亨利定律,溶剂的蒸汽压服从拉乌尔定律的溶液。
正规溶液:混合焓不为零,但混合熵等于理想溶液的混合熵的溶液。
实际溶液:实际存在的溶液。
标准溶解自由能:由纯物质转变为溶解标准态的吉布斯自由能变。
宏观动力学:环节:多相反应发生在体系的相界面上。
三个环节:1、反应物对流扩散到反应界面上,2、在反应界面上进行化学反应,3、反应产物离开反应界面向相内扩散。
串联过程:反应过程是由物质的扩散和界面化学反应诸环节组成的。
限制环节:当串联反应有一个或多个环节进行较快,而仅有一个环节最慢时,则这个环节为整个反应过程的限制者。
分子扩散:由浓度梯度引起的扩散。
扩散系数:是浓度梯度的扩散通量。
对流扩散:扩散分子的运动和流体的对流运动同时发生,使物质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协同作用。
传质系数:流体中扩散物质的浓度是c而其在凝聚相表面上的浓度(界面浓度)是c*则该组分的扩散通量与此浓度差成正比即J=β(c+c*),β为比例系数称传值系数。
速度边界层:贴近相界面有速度梯度出现的流体薄层。
有效浓度边界层:x=0处作浓度分布曲线的切线其与相内浓度c 线的延长线的交点到界面的距离δ。
区域化学反应:这种沿固体内部出现的相界面附近区域发展的反应称。
双模模型:这种两相间反应界面两侧都存在着表征扩散阻力的浓度边界层的模型称双模理论。
克努生扩散:气体在多孔介质孔隙中的扩散系数和孔隙的直径有关,当孔隙很小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比孔隙的直径大得多时气体分子直接与孔隙壁碰撞的机会就会比分子之间的相互碰撞的机会多,致使其内气体扩散的速率减少。
未反应核模型:当固相反应物致密时,化学反应从固相物表面开始逐渐向矿中心推进,反应物和产物层之间有较明显的界面存在,反应在层间的相界面附近区域进行,因此形成的固相产物层则出现在原来固相反应物处,而原固相物内部则是未反应的部分。
冶金原理10-11-12-文档
![冶金原理10-11-12-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e0ddbc74693daef5ef73dde.png)
5)实际溶液、活度 6)活度的标准状态
a)活度选取标准态的必要性: 溶液中组元的标准化学势与标准态有关; 反应的标准吉布斯函数变化及平衡常数与 标准态有关。
b)活度标准态的定义:
浓度的数值为1,且符合拉乌尔定律或 亨利定律,同时活度也为1的状态。
c)为了衡量组分的活度大小,需要指定一 定的参考状态:
• 因为纯i的蒸气压是pi*,而不是kH,所以H 点表征的标准态是不存在的,是假想的,
是根据亨利定律推算出来的。
③以亨利定律为基础,以质量百分数为1%而 又服从亨利定律的假想状态为标准态,活 度a%,活度系数f%。即图2中C点为标准状 态。
7)各种标准态之间的关系
8)组元i的标准溶解吉布斯函数
当组元i由纯物质(固态、液态或气 态)溶解到某一溶剂(铁液、有色金属 液或炉渣)中形成标准态溶质(即ai=1) 时,其溶解过程必然有一个标准吉布斯 函数的改变。
单组分体系在给定温度下气态物质以其 分压为标准压强p0时为参考状态;
液态物质以压强为p0下,其纯物质为参 考状态;
固态物质以其在给定温度下的稳定晶型 的纯物质为参考状态。
• 参考态就是实际溶液活度为1,活度系数也 为1的状态。
• 标准态是点状态,而参考态是线状态。
d)冶金科学中常用的活度标准态:
①以拉乌尔定律为基础,以纯物质为标准状 态,即图1中A点为标准状态。
组元i的活度aiaiR和活度系数gi无量纲。
饱和溶液中,溶质i与纯溶质处于平衡状 态,两者化学势相等。当以纯溶质为标准 态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活度为1。
②以亨利定律为基础,以纯物质而又服从亨 利定律的假想状态为标准态,活度aH,活 度系数fH。即图1中H点为标准状态。
物理冶金的基本原理
![物理冶金的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1def03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71.png)
磨损与腐蚀
磨损
金属表面在摩擦过程中,因摩擦力作用而导致的材料损失现象。
腐蚀
金属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导致金属表面损伤或破坏的现象。
03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相变
晶体结构与性质
晶体结构分类
晶体结构可以根据原子排列方式的不同,分为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共价晶体和分子晶体等。不同晶体结构对金属的 性质产生显著影响。
物理冶金的基本原理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5
contents
目录
• 物理冶金概述 • 金属的力学性能 •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相变 •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加工 • 金属的强化机制 • 金属的物理冶金实验方法
01
物理冶金概述
物理冶金概述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2
金属的力学性能
弹性与塑性
弹性
金属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发生 形变但能够恢复原状的性质。
金属的相变
01
相变温度
金属在不同温度下会发生相变,转变为其它的晶体结构或 物相。相变温度取决于金属的成分和外界条件。
02 03
相变过程
金属的相变过程可以分为一级相变和二级相变。一级相变 是指相变过程中自由度的变化,通常伴随着能量的显著变 化;二级相变则是指自旋或电荷等有序参数的重新排列, 不涉及自由度的变化。
3
拉拔和挤压过程中,金属的塑性变形和模具设计 对产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有重要影响。
金属的超塑性
超塑性是指金属在特定条件下表 现出极佳的塑性变形能力,通常 是在较高的温度和较小的应变速
率下。
超塑性的实现需要金属具有细小 的晶粒尺寸和良好的晶界状态,
同时应变速率要适当控制。
超塑性金属可以经过较大的塑性 变形而不发生断裂,并且具有优
冶金原理课件yy0101
![冶金原理课件yy0101](https://img.taocdn.com/s3/m/b91f886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54.png)
五、熔渣的其它作用
作为金属液滴或锍的液滴汇集、长大和沉降的介质 冶炼中生成的金属液滴或锍的液滴最初是分散在熔渣中的,这些分 散的微小液滴的汇集、长大和沉降都是在熔渣中进行的。 在竖炉(如鼓风炉)冶炼过程中,炉渣的化学组成直接决定了炉缸 的最高温度。 对于低熔点渣型,燃料消耗量的增加,只能加大炉料的熔化量而不 能进一步提高炉子的最高温度。 在许多金属硫化矿物的烧结焙烧过程中,熔渣是一种粘合剂。 烧结时,熔化温度较低的炉渣将细粒炉料粘结起来,冷却后形成了 具有一定强度的烧结块或烧结球团。 在金属和合金的精炼时,熔渣覆盖在金属熔体表面,可以防止金属 熔体被氧化性气体氧化,减小有害气体(如H2、N2)在金属熔体中 的溶解。是粗金属精炼过程的产物。 ✓ 主要作用——捕集粗金属中杂质元素的氧
化产物,使之与主金属分离。 ✓ 例如,在冶炼生铁或废钢时,原料中杂质
元素的氧化产物与加入的造渣熔剂融合成 CaO和FeO含量较高的炉渣,从而除去钢 液中的硫、磷等有害杂质,同时吸收钢液 中的非金属夹杂物。
10
精炼
▪ 熔盐电解法广泛应用于铝、镁、钠、锂等轻金属和稀土
金属的电解提取或精炼 ◇ 这些金属都属于负电性金属,不能从水溶液中电解沉
积出来 ◇ 例如,铝的熔盐电解是工业铝生产的唯一方法
▪ 其它的碱金属、碱土金属,钛、铌、钽等高熔点金属以
及某些重金属(如铅)的熔盐电解法生产
▪ 利用熔盐电解法制取合金或化合物
被熔融金属或熔渣侵蚀和冲刷下来的炉衬材料 如碱性炉渣炼钢时,MgO主要来自镁砂炉衬
8
四、熔渣的主要作用与分类
—— 不同的熔渣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 根据熔渣在冶炼过程中的作用,可将其分成四类: 1、冶炼渣(熔炼渣) ✓ 是在以矿石或精矿为原料、以粗金属或熔锍为冶炼产物的熔炼过程中 生成的 ✓ 主要作用——汇集炉料(矿石或精矿、燃料、熔剂等)中的全部脉石 成分、灰分以及大部分杂质,从而使其与熔融的主要冶炼产物(金属 、熔锍等)分离。 ✓ 例如,高炉炼铁中,铁矿石中的大量脉石成分与燃料(焦炭)中的灰 份以及添加的熔剂(石灰石、白云石、硅石等)反应,形成炉渣,从 而与金属铁分离。 造锍熔炼中,铜、镍的硫化物与炉料中铁的的硫化物熔融在一起,形 成熔锍;铁的氧化物则与造渣熔剂SiO2及其他脉石成分形成熔渣。
冶金的原理
![冶金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fbacda5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8.png)
冶金的原理
冶金的原理是通过物质的熔炼和热处理等工艺,将金属矿石中的金属元素提取出来,并通过改变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进而获得所需的金属材料。
冶金的主要原理包括矿石选别、矿石还原和提纯、金属合金化以及热处理等过程。
首先,矿石选别是根据矿石的成分和质量特点将其分离和分类处理,以提取目标金属。
其次,矿石还原和提纯是通过化学反应、物理分离等方法,将金属元素从矿石中分离出来,减少杂质含量,达到提纯的目的。
提取的金属元素常常需要进行合金化处理,即将其与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元素混合,以改善金属的性能和机械性能,使其适应不同的工艺要求。
合金的形成常常需要控制合金元素的比例和添加方式,以达到所需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最后,热处理在冶金工艺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控制金属材料的加热和冷却过程,改变其晶粒结构和组织,从而调整材料的力学性能(如硬度、韧性等)和组织性能(如晶粒大小、相变等)。
综上所述,冶金的原理涉及矿石选别、还原和提纯、金属合金化以及热处理等过程,旨在提取金属元素、改善其性能和实现特定的结构。
通过这些原理,可以生产出各种不同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建筑、交通运输、电子等领域。
冶金原理
![冶金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90cdc3ef111f18583d05aba.png)
1、分配定律:分配定律表示在一定温度下不相混合的两接触相达到平衡时,组分在两相中的活度(或浓度)比是常数。
表示为:αB(Ⅰ)/αB(Ⅱ)=L B或C B(Ⅰ)/C B(Ⅱ)=L B2、什么是气体在钢中的溶解度?钢中溶解的气体是指氢和氧,通常把一定温度下与100KPa的气相平衡的溶解于钢中的氢和氧含量称为气体在钢中的溶解度。
3、选择性氧化:对于金属熔体,用控制温度及体系压力的方法,控制熔体中元素的氧化,达到保留某些元素或者氧化富集某些元素的相的。
4、黏度:是指熔渣内部相对运动时各层之间的内摩擦力。
5、炉渣:炉渣是火法冶金中形成的此氧化物为主要成分的多组分熔体。
它是金属提炼和精炼过程中,除金属熔体以外的另一产物。
分类:冶炼渣(还原渣)、精炼渣(氧化渣)、富集渣、合成渣。
6、共晶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由一定成分的液相同时结晶出两个成分一定的固相的转变过程。
7、共析反应:在一定温度下,由一定成分的固相同时析出两个成分一定的固相的转变过程。
8、包晶反应:一个液相和一个固相在恒温下生成另一个固相的转变。
9、火法冶金:利用高温从矿石或金属废料中提取金属或化合物的冶金过程。
10、湿法冶金:是金属矿物原料在酸性介质或碱性介质的水溶液进行化学处理或有机溶剂萃取分离杂质,提取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过程。
11、洁净钢:指对钢中非金属夹杂物(主要是氧化物和硫化物)进行严格控制的钢种,即要求钢中氧和硫的总量低,夹杂物的数量少、尺寸小。
分布均匀,脆性类夹杂物少且形状分布合适。
12、熔体:是冶金过程高温下呈熔融态的物质的总称,包括金属熔体、熔渣、熔盐。
14、活度:实际溶液的蒸汽压与不同物质同状态下标准压力之比。
15、活度系数:活度的修正系数,它表示实际溶液对选作标准溶液偏差的方向及程度。
16、氧化熔炼:利用还原剂从矿石中除去氧获得的粗金属,需要进一步在氧化剂的作用下,使粗金属中超过产品金属允许含量的元素及杂质量通过氧化作用分离除去的方法。
冶金原理课件(中南大学)
![冶金原理课件(中南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fcef84220722192e4536f6fb.png)
3.0 3.1 3.2 3.3 1.4 概述 金属熔体的结构 熔盐的结构 熔渣的结构 熔 锍
3.0 概 述
冶金熔体的结构:指冶金熔体中各种质点的排列状态。 熔体结构主要取决于质点间的交互作用能。 冶金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其结构密切相关。
相对于固态和气态,人们对液态结构,尤其是冶金熔体 结构的认识还很不够。
3.3 熔渣的结构
3.3.1 分子结构理论
一、分子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分子理论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3.3.2 离子结构理论
一、固体氧化物的结构与性质 二、液态炉渣的结构 三、离子理论的应用举例 四、离子理论存在的问题
3.3.3
分子与离子共存理论
一、共存理论的主要依据 二、共存理论的基本观点
3.3.4
图31
结论II
金属熔体在过热度不高的温度下具有准晶态的结构——晶
体中的相同(保持了近程序);
在稍远处原子的分布几乎是无序的(远程序消失)。
表 31 金属液态和固态的结构数据比较
金 属 Al Mg Zn Cd Cu Au 液 原子间距/nm 0.296 0.335 0.294 0.306 0.257 0.286 态 配位数 10.6 10 11 8 11.5 8.5 固 原子间距/nm 0.286 0.320 0.265, 0.294 0.297, 0.330 0.256 0.288 态 配位数 12 12 6+6 6+6 12 12
基本概念:单位晶胞、晶格常数、配位数、晶格结 点、金属键 典型的晶体结构: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和密堆六方 铁的结构:原子半径:1.2810l0m,
三种晶型: Fe → Fe (1185K) Fe → Fe (1667K) Fe、Fe:体心立方晶格,配位数为8 Fe:面心立方晶格,配位数为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冶金原理(1)复习题1、判断具体浸出的目的。
浸出的实质在于利用适当的溶剂使矿石、精矿和半成品中的一种或几种有价成分优先溶出,使之与脉石分离。
(指借助于溶剂从固体物料中提取可溶组分。
)2、当用气态H2S使浸出液中的金属离子呈硫化物形态有效沉淀出来,常采取什么措施?一是使有价金属从稀溶液中沉淀,得到硫化物富集物,以备进一步回收处理;另一是使伴生金属呈硫化物形态沉淀,使其与主要金属分离3、如何提高浸出过程的速率?(1)提高温度(2)提高浸出剂浓度C O(3)降低精矿颗粒的原始半径(4)搅拌4、在用形成氢氧化物分离浸出液中的金属离子时,如何判断氢氧化物生成的次序?1当氢氧化物从含有几种阳离子价相同的多元盐溶液中沉淀时,首先开始析出的是其形成pH 最小,从而其溶解度最小的氢氧化物。
2在金属相同但其离子价不同的体系中,高价阳离子总是比低价阳离子在pH更小的溶液中形成氢氧化物,这也是由于高价金属氢氧化物比低价氢氧化物的溶解度更小的缘故。
5、对属于液固反应的浸出过程,浸出速率和哪些因素有关?多相反应的特点是反应发生在两相界面上,反应速度常与反应物在界面处的浓度有关,同时也与反应产物在界面的浓度及性质有关,所以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接近界面的速度、生成物离开界面的速度及界面反应速度有关,其中最慢的一个步骤决定整个反应速度。
在许多固液反应中,扩散常常是最慢步骤。
另外,多相反应速度还与界面的性质、界面的几何形状、界面面积以及界面上有无新相生成有关。
6、根据什么原则选择浸出剂?1、所选浸出剂能有效分解矿物2、在处理多金属复杂矿时,应能有效地综合回收多种金属。
3 、根据产品的数量、质量、生产规模及下一步工艺的衔接来选择最合适的浸出剂。
4 、要求流程简短,设备简单,金属收率高、产品成本低。
5 、符合劳动保护和工业卫生、环境保护等要求。
其它还有矿石的性质、浸出剂的价格及其消耗量、浸出剂的的腐蚀性及其所需的设备材料、浸出液进一步处理的难易以及浸出剂再生而循环使用的可能性。
7、萃取时,分配比、萃取率、萃取比和萃取饱和容量等参数和什么有关?⑴空腔能的影响⑵破坏被萃物与水的结合所需能的影响⑶破坏被萃物与有机溶剂结合所需能的影响8、萃取时,有机相为何通常要加稀释剂?稀释剂—是一种惰性有机溶剂,用于改善有机相比重、粘度书上:1改变萃取剂的浓度,以便调节与控制萃取剂的萃取能力,使之有利于元素的分离2改变萃取剂的萃取性能3改变萃合物在有机相的溶解度9、酸性络合萃取体系中,哪种萃取剂的萃取选择性较好?鳌合萃取剂,此类萃取剂的选择性较好,因为只有当金属离子的大小合适时,才能形成鳌环。
10、对于离子缔合萃取体系中的胺盐萃取,不同的胺类萃取剂萃取时对溶液的酸碱性有什么要求?伯、仲、叔胺只能在酸性溶液中进行萃取,季铵盐可在酸性、中性、碱性溶液中萃取。
因为伯、仲、叔胺必须与强酸作用生成铵盐阳离子后才能萃取金属络阴离子,故它们必须在酸性溶液中进行萃取。
季铵盐是强碱性的,本身含有阳离子R4N+,故它与溶液pH无关,可在酸性、中性、碱性溶液中萃取。
11、在分馏萃取时,洗涤段级数和萃取段级数的变化对产品有何影响?增加洗涤段级数,有利于提高萃取液产品纯度,但回收率会有所下降增加萃取段级数,有利于萃余液产品纯度的提高,回收率也会有所下降。
12、萃取时,水相加入盐析剂的目的是什么?盐析作用就是使水相金属离子更易进入有机相,从而增加被萃物在有机相的浓度,增大了D 13、在中性络合萃取时,通常外加络合剂的目的是什么?助萃络合剂:加入后使D增加抑萃络合剂:加入后使D下降14、螯合萃取剂的萃取机理是什么?萃取剂中有二种官能团:酸性官能团和配位官能团。
金属离子与酸性官能团作用置换出H+,形成一个离子键,金属离子与配位官能团形成一个配价键。
故它们和金属离子形成五元或六元环的环状螯合物而进入有机相。
15、在确定萃取工艺条件时,为何要进行单级最优化条件试验?通过单级试验,确定萃取基本参数,通过单级萃取,可达到下列目的:①在选择的某种条件下,通过单级萃取来进行探索性试验,考察所选萃取体系的分相性能、萃取效果,从而决定是否采用这种体系。
②在一定的萃取条件下(萃取剂浓度、料液浓度、相比、混合时间、温度等),测定基本数据:分配比D、分离系数β、萃取饱和容量、萃取比E和萃取率q。
③测定萃取剂浓度,料液酸度和浓度、相比、二相接触时间、温度等对分配比、分离系数、萃取率等的影响规律,从而选择最佳工艺条件。
进行此项实验时,可采用正交设计来安排实验。
16、什么是溶剂萃取中的分离系数?它的大小表明什么意义?分离系数,又称分离因素,它表示了物之间可分离的难易程度,等于在同一萃取体系内,同样萃取条件下,两种物质分配比的比值。
β<1,A难萃,B易萃,A、B能分离β=1, A、B萃取的难易程度相当β>1,A易萃,B难萃,A、B能分离越大,二元素分离效果越好17、中性磷型萃取剂的萃取机理是什么?如何判断中性磷型萃取剂的萃取能力?萃取机理:通过键上的氧原子与金属盐中的金属离子生成配价键而形成萃合物。
中性磷型萃取剂的萃取能力顺序:18、强酸(碱)性树脂和弱酸(碱)性树脂在进行离子交换时,对溶液的酸碱性有什么要求?强酸强碱性树脂,类似于强酸强碱,离解能力很强,对溶液酸碱性没有要求;弱酸离解性较弱,在低pH下难以离解和进行离子交换,所以溶液PH〉6;弱碱则要求溶液PH〈4。
19、若溶液中含有性质相似的两种金属离子A和B,拟用离子交换法分离,该用哪种方法?可用什么曲线来评价分离效果的好坏?离子交换色层分离法;用淋洗曲线判断分离效果当两离子的峰位差值(VB-VA)愈大,离子分离得愈好。
当峰宽减小时,二离子也分离得愈好,同时我们还可以从淋洗曲线求得动态条件下的分配比及分离系数的值。
V0—柱空隙体积;m—柱中干树脂重量。
20、离子交换方法吸附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时,控制步骤为颗粒扩散控制时,哪些因素影响交换速率?如何影响?a、树脂颗粒的大小:颗粒大小决定了离子从树脂表面扩散到树脂内部的路程,颗粒越大,路程越长,交换速率越慢,因此希望树脂颗粒要小一些。
b、树脂的性质Ⅰ:溶胀性大的树脂,即交联度小的树脂,交换速率较快。
Ⅱ:交换速率还与树脂的功能团性质有关,一般强酸、强碱性树脂交换速率快,弱酸、若碱性树脂交换速率慢。
c、温度:温度高,扩散系数大,交换速率也就大,温度每提高1℃,颗粒扩散速度约加快4~8%。
d、交换离子的性质:Ⅰ:交换离子的价数愈高,扩散系数愈小。
Ⅱ:交换离子水合离子半径大小:水合离子半径大的离子在树脂内扩散越慢。
21、在离子交换色层分离中,为何要用络合剂为淋洗剂?由于色层法所需分离的离子,都是对树脂的亲合力差异较小的离子,若单靠树脂对它们亲合力的差异是不可能分开的,它们的淋洗曲线常常有很大的重叠.若选择一种适当的络合剂作淋洗剂,利用A、B与该络合剂形成络合物的稳定性的不同,就有可能改变KB/KA之比,使β络与1的差值增大,使二离子更易得到分离,色层分离就是利用此原理。
22、树脂的溶胀程度和哪些因素有关?影响溶胀程度的因素:a、交联度:交联度越小,孔眼越大,吸水就越多,溶胀性就越强。
b、活性基团的性质和数量活性基团亲水性越强,溶胀性也越强。
故磺酸型比羧酸型溶胀性大。
c、活性基团上的反离子(可交换离子)性质水合能力越强,即水合离子半径越大,溶胀性也越大。
对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有如下顺序:H+>Li+>Na+>NH4+>K+>Cs+>Ag+23、简单离子交换法交换离子时,影响交换区大小的因素有哪些?除去与树脂性质、交换离子性能有关外,还与下列因素有关:1、溶液流速溶液流速对交换区高度有较大影响。
对于强酸性阳离子单价交换时,有人由实验得出如下关系:交换区高度h=37.4W0.5在一般情况下,h=K·W0.5—0.8式中:W_溶液通过树脂层的线速度线速度_单位时间内通过交换柱单位截面积流出液的体积(mL/cm2/min或cm/min)体速度_单位时间内流出液体积(mL/min)2、溶液浓度对于稀溶液,溶液浓度影响不大,但当溶液浓度C0增大时,对交换区高度就有影响。
有人通过实验,测得柱利用率η与溶液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横坐标:单位长度柱内树脂所吸附的B离子量(Q)与溶液浓度(C0)的比值(Q/C0)的对数。
纵坐标:柱利用率η。
曲线1:RA对B+的交换曲线2:RA对B2+的交换。
由图可看出,当C0减小时,η增大,但溶液浓度也不是愈小愈好,当C0减小到一定值时,η的变化就较小。
3、树脂颗粒大小树脂颗粒增大,使颗粒扩散速度减小,交换难以达到平衡,因此使流出曲线变斜,交换区高度增加。
4、温度因温度影响反应速度及选择系数,一般温度增高是有利的。
24、相比简单金属离子的电解,金属络合物电解时,阴极还原有什么特征?1、电化学极化高络阴离子在阴极上放电过程一般比较复杂,故极化高,其原因是:溶液中络离子比较稳定,配位体与金属离子间相互作用较强,要使络离子变形或转化为活化络合物所需要的能量较大,所以电解稳定常数较高的络离子时,需要较高的活化能而使阴极极化较高;2、极限电流密度低这是由于络阴离子与简单金属离子相比,络阴离子的迁移是逆向的,而且络阴离子的体积庞大,扩散系数小,因此其阴极还原时,极限电流密度比简单金属离子电解时小得多。
3、与卤素离子形成的金属络合物阴极还原往往反而容易例如:这可能是由于卤素配位体能形成有利于电子传递的“电子桥”而使电极反应的活化能反而显著下降。
25、铜电解精炼时,为消除As、Sb、Bi对电解铜质量的影响,可采取哪些措施?第一,在火法精炼时,造碱性渣(加Na2CO3),使其形成砷酸钠、锑酸钠、铋酸钠除去,这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法;第二,提高电解液的温度,以便于胶体的凝聚。
第三,电流密度不能太高,以免它们与Cu共沉积。
26、在金属的电解精炼和提取中,阴极析氢为什么是不希望的?1、消耗电能,使阴极电流效率↓,单位产品的直流电耗W ↑2、氢的析出,往往影响阴极沉积物的结构,甚至造成氢脆3、降低电解液中的酸度,为此要消耗大量的酸27、电解时,选择添加剂的一般原则是什么?选择表面活性剂的一般原则1、在电解时,阴极的实际极化电位范围内能有效地吸附。
2、表面活性剂(吸附以后)对阴极过程的阻化作用要适当。
若太小,则起不到细化晶粒、平整的作用;太大,则有可能使金属无法析出,或电流效率降低太多。
3、在电解过程的阴、阳极极化电位范围内表面活性物质不发生电化学氧化或还原,如发生,则其产物必须对阴极过程起阻化作用。
4、在络合物电解时,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添加剂)的带电符号应与金属络离子相同,否则,起不到阻化作用。
5、所加添加剂在阴极吸附后,不能过多地降低氢析出的超电压,否则,导致电流效率下降及沉积金属产物的氢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