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电磁设计方案-王
EH-4大地电磁法探测地下暗河

EH-4大地电磁法探测地下暗河王占孝;张国鸿【摘要】通过一个实际工程勘查实例,介绍EH-4大地电磁法探测地下暗河的应用效果。
给出电阻率二维反演断面与地质勘探剖面的对应情况,并指出EH-4大地电磁法反演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With an actual engineering exploratio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result of application of EH-4 in exploration of underground river, gave resistivity 2-D reversion section against geological exploration section, and pointed out major issues with EH-4 reversion.【期刊名称】《安徽地质》【年(卷),期】2012(000)003【总页数】4页(P192-195)【关键词】EH-4大地电磁法;地下暗河;应用效果【作者】王占孝;张国鸿【作者单位】安徽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技术院,安徽合肥 230022;安徽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技术院,安徽合肥 2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94(安徽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技术院,安徽合肥 230022)地下暗河一般是指发育在碳酸岩地区或赋水地层中的地下流动水体。
大多情况下,它是由相互沟通的充水溶洞或断裂带引起。
因此,地球物理工作者可将其作为地下水为目标来进行探测。
我国是世界上激电法找水用户最多、效果最好的国家[1]。
所以长期以来,实际探测工作中大多使用(直流)激电法进行勘探。
然而,(直流)激电设备笨重、工作效率低,在野外地形条件恶劣情况下不宜使用。
同时它的探测深度直接与供电极距相关,因而随着勘探深度的增加,供电极距也要随之增大,致使探测的体积效应增大,分辨率降低。
EH4大地电磁技术的适用及应用效果

a.地电模型
b.二维地电模型 圈1 二维起伏地形条件的地电模型及水
平地形的二维地电模型
图2大地电磁二维纯地形影响 起伏地形条件下的地电结构的视电阻率曲线比 较复杂,图3是图la模型的视电阻率曲线,与图1b 模型结果(图4)相对比,1-E极化曲线尚能看出是地 形引起干扰场与地下电性结构引起的场的叠加。对 于TM极化曲线,由于地形引起的畸变及位移十分强 烈,几乎完全掩盖了地电结构场响应。因此,在不连 续观测方式下由于地形影响所造成的TM极化方式 产生的数据畸变是不容忽视的。并且经模型模拟实 验表明,在通过包括空间滤波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校正 后对TE模式可以获得较好的校正效果,但TM模式
p。∽=P柚∽+C 式中,为频率;p。∽为厂点处存在静态偏移的视电 阻率值;p曲∽为厂点处未受静态偏移影响的视电阻
率值;C为静态偏移量,它是一个与频率无关的常 数。一个测点的静态偏移量虽然与频率无关,但不 同测点的C值不同,其大小与近地表局部电性不均 匀体的大小、形状、埋深以及相对于观测点的位置均 有关。在实际工作中,不但无法知道局部电性不均 匀体的这些参数,甚至无法弄清是否存在局部电性 不均匀体,要从观测得到的视电阻率曲线中消除静 态偏移量十分困难。对位于近地表导体之上的测 点,其响应曲线整体下移(视电阻率变低);对位于 近地表阻抗体之上的测点,其响应曲线整体上移 (视电阻率变高)。
(2)雁门关隧道DKll8+300一DKl20+700段
的EH4二维反演断面瞰图6)
图6雁门关隧道DKll8+300一DKl20+ 700段EH-4反演断面图
25 m。
如果单纯根据EH4的成果很难确定断层的准 确位置及倾向,且不可能确定其宽度。但可以大 致确定土石分界,图中的蓝线即为该土石界线,这 一结论也是和该处的电测深解释结果、钻孔资料 相符的。
音频大地电磁法(AMT)在页岩气钻井选址中的应用

音频大地电磁法(AMT)在页岩气钻井选址中的应用摘要:测区内勘探程度较低,附近缺乏钻井资料,仅靠地表调查,无法准确推测地覆构造形态、溶洞和断层发育情况、峨眉山玄武岩厚度以及目的层埋深等。
研究区岩溶较发育,溶洞、溶蚀带富含地下水,使得地质体呈现出低阻的特征。
经实践验证,证实了推断结果的准确性,说明音频大地电磁方法在灰岩地区溶洞的勘查中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溶洞;电阻率1 测区地质概况1.1 地质概况拟设的 2# 钻井位于地势总体南高北低,由西南斜向东北,呈带形,境内地形地貌深受区域地层、构造的控制,以峡谷山岳地形地貌为主,海拔 1100 ~1280m。
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灰绿色、灰黑色致密状、斑状玄武岩;二叠系中统茅口组 - 栖霞组:灰岩,深灰、灰黑色,可能出现溶洞、裂隙;志留系主要岩性为灰色 -灰黑色灰岩;奥陶系上统:浅灰色龟裂纹灰岩,为区域稳定分布的标志层。
云永地井钻 2 井选址位置处于永盛复向斜西南部,向斜南北长约35km,宽约 30km,四周地层均向中间倾斜,核部位于雷波县永盛乡一带。
断裂以南北向为主,断层性质以逆断层为主,断面倾向南东和向西为主,断面倾角较陡,多在 45°以上。
区内断层主要有刹水坝 -马颈子断层、老营盘断层、羿子坝断层和黄龙滩断层等。
刹水坝 - 马颈子断层:是区内最主要的断层,由马边高竹营向南经刹水坝、马颈子至雷波牛牛寨南延,总体呈南北延伸。
老营盘断层:南起雷波柑子乡向北经老营盘入马边幅,近南北向,断面倾角 45°~ 50°,倾向南西,为逆断层。
1.2 地球物理特征在该区布置了 2 条区域大地电磁测剖面,野外采集用加拿大凤凰地球物理公司生产的 V8 大地电磁测深系统。
音频大地电磁法(AMT)主要借助不同地质体之间的电阻率差异进行判别,根据一定范围内的电阻率变化形态推测深部地质体的空间形态。
根据测区采集的岩石标本利用双频激电仪测得标本电性参数得出测区各地层的相对电阻率值,如见表 1 所示。
大地电磁测深法作业指导书

大地电磁测深法作业指导书大地电磁测深法是指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和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
1.目的为了规范和提高大地电磁测深法的勘查工作及其质量,提出该项目的设计、勘查、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等方面的要求。
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主要针对地热勘查工作中的适用于大地电磁测深法,其他地质勘查中的大地电磁测深法应遵照相应的规范要求执行。
3.总则地热勘查工作中的大地电磁测深法工作,必需按本作业指导书和相应的规范要求执行。
设计编写1.实施步骤1.1设计书编写的准备工作(综合研究)1.1.1项目实施单位根据有关部门下达的《任务书》,认真研究项目的目标任务,落实设计编写的具体方案,系统收集,分析与任务有关的资料。
充分收集测区内所有前人工作成果资料(包括地质、矿产、物探、化探和遥感图像资料及各种科研成果),详细研究各种资料的可信度和存在问题,了解测区地质构造轮廓及地层、火成岩分布等性质。
同时,应注意收集环境地质、水文地质、灾害地质、管道设施及输变电网布局等资料。
作到充分利用以往资料,不作重复工作,分析在以往工作成果基础上获得新成果的可能性和新成果的价值,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充分利用先进适用的方法技术,获得最大的地质找矿效果。
1.1.2必要时,应在设计前进行现场踏勘和方法有效性试验,其主要内容为:a.实地考察测区地形、地貌、交通及生活条件b.核对已收集的地质、物化探及测绘资料c.测定电性参数,并分析它们于勘查对象的相关性d. 在某些典型地段进行方法有效性试验1.1.3落实编写部门和任务。
编写部门用两天时间起草编 写的具体方案,报有关专业地质调查部门审核,经批准后着 手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2技术设计 1.2.1 CSAM 装置AB 接地长导线为发射源, 在r> 38 (趋肤深度)的扇形范围内布置测网,通过在接收点同时测量电场和磁场两个互相 垂直的水平分量的振幅和相位,计算阻抗视电阻率 P E/H 和相位差$ E-H。
大地电磁法在矿山地质勘查中的应用——以秦岭地区矿床为例

大地电磁法在矿山地质勘查中的应用——以秦岭地区矿床为例刘才华;张新;姚惠明;李波;刘沧;朱海龙【期刊名称】《中国金属通报》【年(卷),期】2018(000)008【摘要】大地电磁法是矿山地质勘查常用方法之一,主要用于探测主要地层岩性界线、地质构造,特别是探测断层产状、破碎带宽度以及岩溶洞穴、采空区、暗河、富水岩体的埋深和规模.本文在秦岭地区矿山地质勘查中完成测点223个,剖面总长度6645m,采用二维光滑反演(occam),得到可靠的地下介质二维电性模型.结合已知地质资料,完成对勘查矿区内岩性划分,对裂隙发育、富水程度进行初步估计并给出建议.【总页数】2页(P234-235)【作者】刘才华;张新;姚惠明;李波;刘沧;朱海龙【作者单位】中陕核工业集团二一四大队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54;中陕核工业集团二一四大队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54;中陕核工业集团二一四大队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54;中陕核工业集团二一四大队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54;中陕核工业集团二一四大队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54;中陕核工业集团二一四大队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相关文献】1.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四川某矿山地质勘查中的应用研究 [J], 卿露芳;严成明2.基于大地电磁法在工程地质勘查中的应用探究 [J], 李雪3.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矿体定位预测中的应用——以山东省乳山市蓬家夼金矿床为例 [J], 杨金中;赵玉灵;沈远超;石昆法4.高密度电法与大地电磁法在地质勘查中的综合应用 [J], 李松;张菊;李虎杰;蔡长发5.大地电磁法磁反射系数在深埋含锰地层调查中的应用--以贵州松桃杨立掌锰矿床毗邻区的次级成锰槽盆为例 [J], 闵刚;张予杰;张解成;孔凡涛;蔡盼盼;王品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地电磁三维反演在土屋铜矿床探测中的应用研究--三维反演和解释

大地电磁三维反演在土屋铜矿床探测中的应用研究--三维反演
和解释
谭捍东;李聪嫔;王彩旗
【期刊名称】《地质与勘探》
【年(卷),期】2003()z1
【摘要】对所有测点的视电阻率和相位数据进行了反演,获得了测区地下电阻率的三维分布图像.测区内的最明显电性特征是地表普遍分布几十米厚的低阻体,在测区中间部位存在两个连通性较好的高阻带.三维分布图像与0勘探线、7勘探线矿体断面和矿体平面分布范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推断测区内浅部含矿的重点部位是低阻背景中的相对高阻带;深部对应矿(化)体的地层位于良导体和高阻基岩间的过渡带主要分布在高阻带Ⅰ和高阻带Ⅱ所在的区域.
【总页数】6页(P25-30)
【关键词】大地电磁法;电磁阵列剖面法;土屋铜矿床;三维快速松弛反演
【作者】谭捍东;李聪嫔;王彩旗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31.3
【相关文献】
1.三维大地电磁数据的二维反演解释 [J], 胡祖志;胡祥云;何展翔
2.利用大地电磁三维反演方法获得二维剖面附近三维电阻率结构的可行性 [J], 林昌洪;谭捍东;佟拓
3.大地电磁面积性资料和稀疏测线资料的三维反演解释 [J], 林昌洪;谭捍东;佟拓
4.非线性共轭梯度三维反演在山西河津铁矿音频大地电磁数据勘察中的应用 [J], 邹宗霖; 翁爱华; 周子琨; 连鑫葆; 郭俊豪
5.大地电磁三维反演在土屋铜矿床探测中的应用研究--数据采集和预处理 [J], 谭捍东;李聪嫔;叶高峰;舒晴;王彩旗;谢裕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在某石墨矿中的应用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在某石墨矿中的应用【摘要】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是在大地电磁法(MT)的基础上,针对解决大地电磁法场源的随机性强和信号微弱而发展成的一种人工场源电磁测深方法。
该方法由于使用了功能强大的人工信号源,与大地电磁法(MT)相比,更能够压制干扰,采集到高品质的数据;该方法具有勘探深度大、快速高效、横向分辨力高等优点。
【关键词】石墨地球物理勘探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视电阻率1.工区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区内出露地层单一,仅见第四系全新统洪冲积(Qhapl)分布于矿区沟谷及地势低洼地带,出露面积较小,主要由花岗岩碎块、亚粘土松散堆积而成,花岗岩碎块大小0.1~3厘米不等,碎块多呈棱角或次棱角状,磨圆度较差。
地表植被较发育,洪冲积层厚度0.3~1.5米不等。
花岗岩类石墨矿是由岩浆热液不同阶段结晶矿物和石墨组成的各种含石墨花岗岩,石墨呈侵染状分布于花岗岩中,石墨可呈球状、豆状聚积,构成球状石墨花岗岩。
根据统计,本区内主要为含钾长石、斜长石及石英的花岗岩,其常见电阻率如表2-1所示。
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含石墨花岗岩电阻率一般为数十欧姆每米,而花岗岩等普遍在数千欧姆每米,随着花岗岩体中石墨矿矿化程度的升高,其整体电阻率反应会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因此,本区目标矿体石墨矿体与花岗岩等围岩之间存在明显的电性差异,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寻找石墨矿具备良好的地球物理前提。
表2-1 勘探区常见岩矿石电阻率统计表2.工作方法与技术本次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共布设4条试验测线(X线、Y线、0线、7线),17条勘探测线,其中X、Y线为南北向布设,其余测线均为东西向布设。
东西向测线线距200米,点距50米,南北测线线距200米,点距50米,共设计线上物理点386个。
采用赤道偶极装置方法,测量方式为标量测量,即使用发送机通过接地电极A、B向地下供不同频率交变电流,在距离AB相当远的地方同时测量互相垂直的水平电场分量Ex和磁场分量Hy,从而计算卡尼亚电阻率和阻抗相位。
天然场音频大地电磁法(AMT法)在输水隧洞中的应用

天然场音频大地电磁法(AMT法)在输水隧洞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7-15T12:55:50.483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8期作者:刘娜胡远杰[导读] 花溪河综合整治项目七星水库—巴国天潭调水工程输水隧洞的工程勘察具有隧道长度大、刘娜胡远杰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000摘要花溪河综合整治项目七星水库—巴国天潭调水工程输水隧洞的工程勘察具有隧道长度大、勘察工作量大、工程建设时间紧等特点,选择合适的物探勘察方法对于整个勘察工作的重要性及准确性不言而喻。
音频大地电磁法(AMT)具有覆盖频率宽,探测深度大,使用天然场源,施工轻便及观测时间短等优势,结合场区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本次工作采用天然场音频大地电磁法(AMT法)对输水隧洞进行勘察,准确划分了隧道沿线地层岩性及其分界面,同时精确划定了区域破碎带及含水层的里程位置,取得了较好的勘察效果。
关键词 ATM法输水隧洞工程地质评价花溪河综合整治项目七星水库—巴国天潭调水工程位于重庆市巴南区,本项目为长隧洞,为无压力单洞隧洞,项目起于巴南区南彭街道鸳鸯村南彭高速收费站附近八国天潭,于距起点约5.3KM处南彭街道天台山村的窑子台附近下穿在建渝黔高速复线,经兴隆场北西侧的凤行湾,终于南彭街道、惠明街道及天星寺镇交界处的二圣河(规划七星水库)。
隧洞全长9.817km。
设计隧洞建筑限界为宽2.5m,净空高2.8m,设计坡比为0.1%。
1 天然场音频大地电磁法(AMT法)基本原理天然场音频大地电磁法(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 method)简称为AMT法,是大地电磁法的一个分支,它与大地电磁法一样,是利用天然的大地电磁场作为场源,来测定地下岩石的电性参数,并通过研究地电断面的变化达到了解地质构造、找矿、找水等地质目的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1-2]。
其原理可以简要概述为:在某个观测点上,测量由天然场源产生的电场(Ex、Ey)和磁场(Hx、Hy、Hz)分量,同一频率的电场对磁场的比值(E/H)称为阻抗,该阻抗是介质电性的函数。
大地电磁法在矿产资源勘查中的利用探讨

大地电磁法在矿产资源勘查中的利用探讨王申屾;刘镇昊;胡志明;侯璐【摘要】本文将主要对大地电磁测深进行介绍,并阐述其基本原理,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分析了大地电磁测深在矿山地质资源勘查中的概况,重点说明大地电磁测深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大地电磁测深经过处理,捕获到了丰富的信息,包括浅部和深部的电信息,确定了其有利位置,取得了良好的勘查效果,并且结合案例对大地电磁测深做出进一步的介绍,分析矿区地质资源勘查的具体情况,为该矿区进一步寻找矿产资源提供重要依据.【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9(000)005【总页数】2页(P153-154)【关键词】大地电磁法;矿产资源;勘测【作者】王申屾;刘镇昊;胡志明;侯璐【作者单位】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天津河北 300250;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天津河北 300250;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天津河北 300250;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天津河北 3002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24大地电磁法是不同地区都用到的探测方法,能够有效的对地质情况进行探测,便于对地区进行勘查,使用该方法能够获得很好的相关信息,因此,文中重点介绍了大地电磁法在某矿山矿产资源中使用情况[1]。
1 大地电磁法介绍大地电磁法是一种用于某地区测深的方法,主要是依据电磁感应的原理,根据电磁感应中趋肤效应,以及高频电磁场穿透浅等的原理,由于频率不同,因此使用MT 法探测的深度也会有所不同,根据以上原理,只要改变频率的范围就能获得不同深度的电性信息,这样对于勘测人员来说会非常方便,能够获得有用的信息,对地区进行了解和分析。
该方法的计算形式主要是通过计算电磁场值,用来研究地电参数的变化,从而达到使用MT法进行频率域测深的目的,能够有效掌握被测地区的信息,掌握被测地区的相关参数信息。
MT法是一种被动源的技术方法,具有区域性以及全球性分布的特征,主要是通过观测电磁场变化来达到深测的目的,使用该方法能够对深度地区进行勘查,能够看到勘查人员看不到的情况,能够更好的对矿区情况进行了解,是对矿区地质构造进行分析的主要工具,探测深度达到几十公里,对勘测人员开展工作来说极为便捷,总之,这是一种对深部矿床进行勘查的有效方法。
高频大地电磁法在屏峰山隧道勘察中的应用

高频大地电磁法在屏峰山隧道勘察中的应用刘战【摘要】高频大地电磁法在长大深埋隧道隐伏断层破碎带等异常区域的物探工作中,具有良好的探测效果.以高频大地电磁法在屏峰山隧道勘察中的实际应用,揭示屏峰山隧道的地质构造特征,指导屏峰山隧道异常区域的钻探布置工作.【期刊名称】《铁道勘察》【年(卷),期】2017(043)005【总页数】4页(P106-109)【关键词】高频大地电磁;断层破碎带;深埋隧道【作者】刘战【作者单位】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2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在铁路工程中,桥梁和隧道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查明隧址区的地质构造成为工程勘察中的重点之一。
在早期的隧道勘察工作中,电测深等常规物探手段被广泛应用,但这些方法受到许多限制,如探测深度不够、受地形起伏影响大、仪器过于笨重等。
高频大地电磁法是大地电磁法(MT)的分支,也是一种被动源的勘探方法,其利用天然电磁场中的高频段信息,通过数据处理,得到地下几米至几百米的地电信息。
该方法满足了长大深埋隧道对勘探深度的要求,且仪器轻便,适合地质恶劣条件。
在我国,高频大地电磁法最早应用于地质调查部门,在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的勘察开发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以高频大地电磁法在屏峰山隧道探测中的实际应用为例,探讨该方法在深埋隧道探测中的应用效果。
1.1 工作原理及方法EH-4型StrataGem电磁观测系统可以获取不同深度的地层电性信息并对地电信息进行分析,从而查明区域的地质构造及隐伏的不良地质体。
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地下水、地热资源及工程调查等方面。
该系统的原理方法:以天然电磁场作为一次场(激发场),垂直入射到地层中,在地层中产生感应电磁场。
通过观测,得到大地电磁场中电场和磁场的信息,通过计算,得到视电阻率和相位信息,由此反演得到地下不同深度的地电信息,从而查明地质构造。
1.2 数据采集及处理EH-4电磁系统采集的信号通常为天然电磁场的数据,特殊情况也可以选择人工场源。
音频大地电磁( AMT)在秦岭隧道设计中的应用

音频大地电磁( AMT)在秦岭隧道设计中的应用陈婷【摘要】主要介绍了利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勘察深部地质情况的可行性,在铁路长大埋深隧道的设计勘察中,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对查明隧道洞身范围内不良地质体空间分布以及影响范围具有有效性以及适用性,主要介绍了利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查明秦岭隧道洞身范围内的岩体完整性,富水性,不良地质体的空间分布.【期刊名称】《黑龙江交通科技》【年(卷),期】2018(041)010【总页数】2页(P157-158)【关键词】音频大地电磁法;V8多功能电法仪;长大埋深隧道;不良地质体;钻孔验证【作者】陈婷【作者单位】陕西铁道工程勘察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561 概况1.1 工程概况该隧道位于陕西省麻坪镇西北方向8 km处,交通极不便利。
隧道全长5.3 km,最大埋深500 m。
海拔最高1 200 m,最低700 m,地势陡峭,多处自然坡度近45°,施工条件困难。
1.2 地质概况隧区出露的主要岩性有灰岩,千枚岩。
麻坪断层(F10),断层走向N70°W,倾北,倾角35°~54°,逆断层,南盘为泥盆系地层,北盘为志留系地层,破碎带宽约50~100 m,主要由碎裂岩、断层泥、断层角砾组成。
1.3 地球物理概况音频大地电磁法是以岩石的电阻率差异区分岩石岩性、完整性、富水性的一种方法。
本次工作以岩性标本的方式获取调查区的岩石物性参数。
依据隧区地质情况,以露头法分别观测两种岩性各10块标本的电阻率参数,统计结果见表1。
本次工作的目的是查明隧区断层发育情况、岩石完整性情况。
依据地质资料断层位于两种岩性的分界面处。
据表1统计结果可看出,两种岩性有明显的电性差异,本次的勘察工作有较好的地球物理前提。
表1 物性参数统计表岩性电阻率ρ/(Ω·m)千枚岩400~500灰岩800~4 0002 方法技术2.1 方法原理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基本原理通常所指的“电磁测深”,即是指电磁感应类的电阻率测深,是建立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基础上的一类电法勘探方法。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秦岭输水隧洞断裂勘察中的应用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秦岭输水隧洞断裂勘察中的应用李立民
【期刊名称】《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年(卷),期】2014()8
【摘要】秦岭输水隧洞穿越秦岭岭脊,延伸长,埋深大,断裂构造发育,其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影响极大。
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能有效探测隧洞深部地质构造特征,通过对探测结果与实际施工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确定了区内36条断层的分布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查明隧洞深部地质构造形态特征及其赋水性方面效果良好,可在其他深埋长隧道断裂勘察中推广应用。
【总页数】4页(P131-133)
【关键词】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隧洞;断裂
【作者】李立民
【作者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672.1
【相关文献】
1.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长距离输水隧洞勘察中的应用 [J], 渠继明
2.高密度电法与音频大地电磁法在城市输水隧洞勘察中的应用 [J], 叶益信;杜家明;薛海军;艾正敏;姜奋勇;黄远生
3.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岷县白龙江输水隧洞断裂勘察中的应用 [J], 张波;杨斌;
杜发;滕汉仁;胥溢
4.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岷县白龙江输水隧洞断裂勘察中的应用 [J], 张波;杨斌;杜发;滕汉仁;胥溢
5.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滇中引水工程隧洞穿越区活动断裂调查中的应用 [J], 罗文行;房艳国;周云;吴海斌;翁文林;付兴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地电磁法在西南复杂山区岩溶隧道中的应用——以汉广高速天星隧道为例

大地电磁法在西南复杂山区岩溶隧道中的应用——以汉广高
速天星隧道为例
熊坤;田文丰;陈彬
【期刊名称】《技术与市场》
【年(卷),期】2024(31)4
【摘要】目前大地电磁法在复杂山区隧道中应用较为广泛,是预判隧道围岩特性、构造、富水性和地下岩溶空间的重要方法。
以汉广高速天星隧道为例,在分析基本
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大地电磁法(EH-4)在隧道上方地面中线进行勘察,根据
物探试验成果,对地质断面进行修正,确定隧道沿线可能存在的岩溶、富水带、构造
位置及软弱岩层等不良地质分布区段的具体范围,为隧道风险性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总页数】4页(P78-81)
【作者】熊坤;田文丰;陈彬
【作者单位】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5
【相关文献】
1.短期地质预报在武广客专岩溶隧道中应用研究
2.山区铁路岩溶及危岩落石地段综合选线——以郑万铁路小三峡隧道中垌河方案研究为例
3.水文观测系统在山区复
杂岩溶隧道中的应用4.西南山区高速铁路隧道岩溶治理技术研究5.地面坍塌第三
方岩土风险管控在复杂岩溶条件下轨道交通盾构隧道中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4.2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 方法一、地质任务1. 建立重点工作区的三维地质填图的电性分布基本数据体,给出盆地及其边缘的基本建造。
2.确定基岩面埋深、隐伏断裂、等深部地质构造问题。
二、数据采集的技术设计1.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1)收集相关资料a、地质资料b、钻孔及测井资料c、物探资料d、岩石物性资料e、测绘资料(2)测区踏勘:了解施工条件(地形、交通、居民、气候等);调查对大地电磁信号有影响的干扰源及分布范围。
(3)进行正演计算:利用收集到的岩石电性资料,拟定测区地电模型,进行正演计算,研究所需要探测的主要电性标志层在大地电磁测深曲线显示特征,合理设计观测频段。
(4)分析测区的噪声水平,研究重复观测可能达到的精度,确定检查点误差。
(5)考虑测区干扰情况,需采取提高观测质量的措施,必要时可设计一定数量的远参考道法测点。
(6)考虑深、浅点相间合理布设测点和频段(20kHz~0.001Hz)。
三、野外工作方法:1.测线、测点布置(1)测线与测点应按设计书规定进行布置,根据实际情况允许少量在一定范围内调整,面积测量测线的移动,在相应比例尺的图上不超过0.5cm;路线测量测点挪动不超过二分之一点距。
(2)面积测量时,测区范围内发现有意义的异常应及时加密测线,至少应有三个测点(不同测线)在异常部位。
(3)如大地电磁测深曲线异常或失去连续性,必须加密测点。
(4)测点不能选在山顶或狭窄的沟底,应选周围开阔,至少是两对电极范围内比较平坦相对高差与极距之比小于10%的地方布点。
(5)选点应考虑布极范围内地表土质均匀,点位不能设置在明显的局部非均匀体旁。
(6)所选测点应远离干扰源,要求如下:a. 离开大的工厂、矿山、电气铁路、电站2km以上。
b. 离开广播电台、雷达离开广播电台、雷达站1km以上c. 离开高压电力线500m以上d. 离开繁忙的公路200m以上(7)在进行面积测量时,测点平面坐标和高程的测定,应采用实测(卫星定位仪或经纬仪观测);在进行路线测量时,可在比成图比例尺高一倍的大比例尺地形图上定点,但应保证在规定比例尺的图上,坐标偏差小于1mm,高程误差不超过一个等高线距。
(8)作完的测点,应埋设木桩,桩上标明测点编号,观测日期和施工单位。
2.观测装置的敷设(1)十字型装置:水平方向的两对电极和两磁传感器(以下简称磁棒)分别互相垂直敷设,其方位偏差不大于1o,水平磁棒顶端距中心点8m-10m。
如两对电极和水平磁棒按正北(x)正东(Y)向布置,垂直磁棒(z一向下)则应安放在方位角2250,距测点中心不超过10m的位置(2)在施工中不适宜十字形敷设时,可采用L型,T型装置(图2,图3),或斜交装置,其斜交角应大于700,方位偏差均应小于10。
(3)接收电极距应根据观测信号强弱和噪声水平来确定,一般在50^-300 m之间选择,如测点周围地表起伏不平,应按实测水平距布极,极距误差应小于1%. (4)电极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2000欧姆,在沙漠、戈壁、高阻岩石露头区,应采用多电极并联,电极四周垫土,周围浇水来降低电阻。
(5)电极应埋人土中20 cm-30 cm,保持与土壤接触良好,两电极埋置条件基本相同,不能埋在树根处、流水旁、繁忙的公路边和村庄内,同时应避免埋设在沟、坎边。
(6)应在观测前埋设好电极和磁棒,观测时如发现仍有不稳定现象,应检查电极埋设质量和接地条件,经处理达到稳定再记录。
(7)水平磁棒入土深度为30 cm,用水平仪校准保证水平;垂直磁棒入土深度为磁棒长度的1/2以上,上端用土埋实,应保证垂直。
(8)电极联线,磁棒联线及接入仪器或前放盒的电缆均不能悬空,不能并行放置,每隔3m-5m需用土或石块压实,防止晃动。
3.观测(1)仪器到达测点,电极、磁棒的布设联结工作就绪后,应检查:a)电道,磁道信号线与屏蔽层的绝缘度应大于1;b)各信号线与地的电阻应大于1;c)电极、磁棒、信号线的埋蹬和敷设是否符合上面(5)~(8)条的要求。
(2)观测记录前应检查仪器与传输线联结是否牢固,仪器启动后应按仪器操作说明书进行各项测试,如噪声测试、增益测试、电极比较、极性比较等。
(3)观测时读入记录头段的各种参数,必须齐全正确。
(4)一个测点上大地电磁场的观测需连续进行,应选择干扰背景比较平静的时间记录。
(5)每个测点应达到完成地质任务必须观测的最低频率。
(6)每一频点应有足够的迭加次数,特别是低频段数据质量,如达不到要求应延长观测时间(迭加次数不得少于3次)。
(7)在观测进程中,随时注意监视各道变化,如遇记录道反向、饱和、严重干扰等现象应及时补测。
(8)从监视屏幕上(或打印结果)分析视电阻率,相位曲线质量,如不符合设计要求应进行重测。
(9)远参考道法工作,参考点与测点观测记录应同步。
(10)一个测点观测完成后,应将数据转录到磁带上一盘存档.另复制一盘用于资料处理。
磁带盘上应贴标签,注明施工单位、测区、测线号、测点号、磁带编号、带的种类、组号、操作员姓名、日期等。
(11)操作员和测量员要认真填写工作记录和测点布置记录要求。
字迹清楚,符号正确.没有涂改现象。
采集精度指标:(1)检查点应是同一测点,不同日期,重新布极进行的重复观测点。
(2)所作检查点,要求在测区面积内分布均匀,并应选在干扰相对平静的地区,不能集中在一段时间内作。
(3)检查点数不得少于全测区坐标点的3%(4)检查点与被检查点的全频视电阻率曲线及相位曲线,应形态一致.对应频点的数值接近,但经编辑、插值后检查点与被检查点同一极化的均方相对误差不应大于5%。
误差计算公式如下:式中,(频点),(原测点第i个频点视电阻率和相位),(检查点第i个频点视电阻率和相位),。
探测深度:主要探测地下3000米以内的地电结构.测地工作:采用GPS 卫星定位系统确定测点坐标位置。
四、所用仪器准备采用德国Metronix的GMS-07e仪器,该仪器具有高度灵活性,适于多种传感器配置,它的可扩展性和模块化设计理念使得它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而不断升级,其使用元器件种类的减少也大大简化了对备件的需求。
它覆盖了从0.0001Hz 到300KHz 宽广的频率范围,具有杰出的低噪声特性、极低的温度漂移以及整个温度范围和时间范围内非常稳定的传输函数。
主要功能特性:➢使用24位A/D转换技术确保获取高质量的数据;➢系统噪声很低,可以在大地电磁测量所谓的“死带”中得到最好的结果;➢通频带很宽,覆盖范围DC~250kHz;➢可以作为独立系统工作,也可以多个ADU-07e通过局域网LAN或无线局域网WLAN组成网络系统同步工作;➢可以通过任意的网络浏览器访问和控制ADU-07e主机,无需其他软件;➢多个独立系统可以GPS实现精确时钟同步;➢兼容Metronix所有类型传感器;➢自动记录,无需人员值守;➢在USB存储设备中预置时间表,可以实现即插即录;➢实时自检和包括传感器在内的自行标定;➢可选的自动补偿电极极化电位;➢可选的数据实时显示、处理;➢12V电瓶供电,每台ADU包括传感器在内只需一个电瓶供电;➢集成、轻便、耐用、防水外壳;➢低功耗;➢工作温度范围-40℃~+70℃;➢可以实现多方法观测,包括MT、AMT、EMAP、CSAMT、RMT。
主要仪器技术指标:五、数据处理解释的特色或工作方法;1.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基本的处理流程如下:1)资料的预处理:由于天然电磁场信号强度弱、频带宽,在外业观测数据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各种各样噪声的污染。
复杂多样的噪声影响往往使观测的重复性变差、阻抗的估算分散,不能客观地反映地下电性分布的情况,甚至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果。
鉴于此,将对如何提高大地电磁信号的信噪比进行大量研究,拟开展诸如远参考法,Robust法,小波分析法,高阶统计量法,希尔伯特-黄变换法等去噪方法的研究。
2)静态效应的压制与消除:拟采取空间滤波方法和小波分析的方法进行静态效应的压制与消除。
静态效应是一种由局部原因引起的局部效应,在广大区域上这种局部效应会被平均掉,因此,通过空间滤波的方法进行压制静态效应有较好的效果。
同时,采用小波多分辨分析的方法,小波基可以用来同时处理时频分析,它不仅同时具有时频局部化和多分辨功能,还有很多其他的有点,比如:简单、灵活、随意等特点。
小波能够对高频部分采取逐渐精细的时域步长,故而,它具有聚焦到分析对象的任意细节能力,因此采用小波变换的方法进行静态效应的压制和消除具有良好的效果。
3)基于TE模式和TM模式的二维联合反演成像方法。
目前大多数反演方法属于线性方法,对于非线性的反演问题,首先要把正问题线性化,构造目标函数及线性方程组。
对于实际的大地电磁非线性问题而言,这是非常近似的。
另外,传统方法大部分采用单一模式的正演和反演,两种模式反演结果可能出现不一致,误差较大。
本项目拟采用非线性共轭梯度反演方法,把大地电磁两种模式联合起来,进行相互约束和反演,以期望打到较好的结果。
4)对地质结构具有典型的三维特征时,建立三维地电结构,从三维的角度进行正演模拟,分析三维大地电磁响应特征和规律,建立三维构架下的解释处理方法,并根据实际地电结构,建立实际三维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形成一个空间立体的数据体和处理方法。
六、预期成果提交AMT主要图件:(1)野外原始测深曲线图册(2)反演解释图件(3)三维立体显示图(1:1万)(针对多条测线)(4)地质综合剖面图(1: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