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地质综合解释和基本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实际对比方法
1.收集并掌握地质资料、 2.相位对比(波组和波系对比) 3、闭合对比 4、干涉带的对比 5、联合对比 6、剖面间的对比 7、对比次序
2-6 相位对比(波组和波
系对比)
3、闭合对比
图2-7 地震反射分叉追踪黑的波峰
4、干涉带的对比
图2—8阶梯状同相轴(a)与扭曲状同相轴(b)的形成
第二章 地震解释基本方法
第一节 地震反射层位的地质解释
一、地震剖面与地质剖面的对应关系
地震剖面是地质剖面的地震响应,在地震剖面中,蕴藏 有大量的地质信息,地震反射所涉及的地质现象,在地震剖 面中都应有所反映。然而,在地震剖面中除了地质现象的响 应之外,还包含着与地质现象无关的噪声,它们不具有任何 地质意义。因此,在地震剖面与地质剖面之间,反射面与刂
3、联合对比
图2-9 水平剖面
图2-10 偏移剖面
第三节 与复杂地质现象有关的异常波
一、绕射波 1.绕射波的产生
图2-11绕射波的产生
图2-12 绕射波的时距曲线
1、绕射波的主要特征
1)绕射波时距曲线是双曲线正常时差进行动 校正时,由于校正量不足,校正后的绕射波时距曲 线其形状仍然是曲线。
2)时距曲线的极小点在绕射点的正上方,射波时距曲线的极 小点总是在绕射点的正上方。绕射波时距曲线与反射波时距曲 线相切。
联系,但又存在一定的区别。
图2-1 50Hz和20Hz的地震响应
二、 地震反射标准层具备的条件
1)反射标准层必须是分布范围广,标志突出, 容易辨认、分布稳定、地质层位较明确的反射层。 一般要选择连续性好,波形稳定。
2)反射标志层能反映盆地内构造-地层格架的 基本特征。在选择地震反射标准层时,一般把时 间地层分界面或构造地层分界面,
2-20 水平叠加的凸界面时间剖面
地质模型
地震模型
图2-21 凹界面模型与地震模型的关系
图2-22 凹界面地质模型与理论地震记录剖面
第五节地震解释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假象
盐构造的速度变化:刺穿盐体引起的速度上拱假背形构造
图2-24 深部盐体引起的速度下拉假向形构造
图2-25 泥构造引起的假象
图2-26 逆冲片体引起假象: 高速地层逆掩产生假背形构造
第三章 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
一、地震资料构造解释概论
其具体任务是:确定反射标准层的构造-地层属性、接触 关系、不整合面性质,并划分构造层;确定盆地类型、盆地 内构造基本特征和构造样式、空间位置与形态,以及火成岩 体、盐体、礁体等地质体的识别;确定并分析盆地内断裂的 活动历史、断层性质、 分 析盆地的演化化历史,地层展布格 架及其与构造的配置关系,并分析其活动和形成的历史;确 定盆地的基本类型,划分各级构造单元,绘编各种比例的区 域和局部构造图件;最后结合其它物探和地质资料,对盆地 内区带和局部构造进行含油气综合评价。
勘探早期地震资料解释主要以盆地构造、地层 和沉积体系解释为主,目的是确定盆地的基本形态、 性质、盆地演化历史、主要断裂、构造特征、地层 展布、沉积环境和相态分布。
勘探后期地震资料解释则以精细构造解释和储层 预测为主,目的有是确定各种隐蔽的低幅度圈闭、 砂体横向展部、油气检测和早期油气藏描述等方面 的工作。
地震地质综合解释和基本应用
一、地震地质解释在构造解释方面的应用
(盆地与构造样式分析)
1、 地震解释基本方法与异常波的识别 2、 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 3、地震资料在盆地分析中的应用 4、剖面图、构造图的编制(断层组合)
一、地震地质解释在构造解释方面的应用
所谓地震地质解释就是依据时间剖面的波形特 征和地质规律赋予地震反射层明确的地质意义。
图2-2 标准反射波的反射特征
三、 确定反射标准层的方法
1、据剖面根上标准波的基本特征确定反射标准层; 2、利用连井地震剖面确定反射标准层; 3、利用区域地质资料确定反射标准层; 4、利用邻区的地震资料对比确定反射标准层; 5 、利用层速度资料推断反射标准层; 6、利用合成地震记录确定标准层; 7、利用地震测井和垂直地震测井(VSP)确定标准层。
图2-4 水平剖面上的断面波
图2-15偏移剖面上的断面波
图2-16 断层面的确定
三、 多次波
图2-17 几个重要的多次反射波类型示意图
图2-18 海底多次波引起的构造地层假象
第四节弯曲界面反射波
一、凸界面反射波的特点 二、凹界面反射波的特点
(1)平缓向斜型 (2)聚集型 (3)回转型
图2-19 凸界面地质模型与地震模型的关系
(2)典型盆地构造样式分析与解释 张性盆地 压性盆地 走滑转换盆地
d.绕射波较强时,有时在地震记录上严重的掩盖和干扰 真反射 波,可以通过组合、多次覆盖和叠加消除。
图2-13 绕射波能量变化源自二、断面波断面波的特点主要有:
1)断面波一般是大倾角反射波。 2)断面波能量强弱变化大。 3)断面波常与绕射波,凸界面反射波 和回转波伴生并相切。 4)断面波可连续追踪,通过闭合对比 可作出断面深度平面图。
1、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基本范围
(1)断层的解释与组合 (2)典型构造解释与剖面特征
(3)不整合面的反射特征 (4)剖面图、构造图的编制 (5)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方法
2、地震资料解释的基本思路与应用实例
(1)盆地构造分析思想在地震资料构造解释 中的主导作用。
盆地类型、盆内构造特征与地震资料的解释 成因构造分析与地震资料构造解释 演化历史分析与地震资料构造解释
图2-3 岩性、地震子波和地震响应之间的关系
图2-4 合成记录与地震剖面地层对比
三、 确定反射标准层的代号 和对比标记
Txy, x—反射界面编号或层位
Y –层位内次一级细分层好
第二节 时间剖面的对比
一、反射波对比的基本原则
1.相位相同 2.波形相似3.振幅增强 4.连续性
图2-5 信噪比与连续性的关系
a .在地层水平的简单情况下,绕射波同相轴极小点位置指 示断点位置;绕射波极小点与反射波相切;地层倾斜时,切点 不在极小点。
b.剖面线与断层走向斜交时,绕射波变缓。
c.绕射同相轴对应地下岩性尖灭点,断点,经偏移处理 后绕射波收敛于一点。用绕射波的时距曲线极小点的特征,可 准确的确定地下断点,尖灭点或不整合面突起点的真实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