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化学除杂考试试题.doc
化学除杂试题及答案

化学除杂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试剂可以用来除去铜中的铁杂质?A. 稀硫酸B. 稀盐酸C. 稀硝酸D. 稀氢氧化钠溶液答案:A2.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钠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是:A. 氯化钡溶液B. 碳酸钠溶液C. 硝酸银溶液D. 氢氧化钠溶液答案:A3. 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A. 通过石灰水B.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C.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 通过浓硫酸答案:C二、填空题4. 在实验室中,除去硝酸钾溶液中的少量氯化钠,可以采用______的方法。
答案:结晶5. 为了除去铜粉中的氧化铜,可以加入______,然后过滤。
答案:稀盐酸三、简答题6. 描述如何从氯化钠溶液中除去少量的碳酸钠。
答案:首先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使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反应方程式为:Na2CO3 + 2HCl → 2NaCl +H2O + CO2↑。
然后通过过滤除去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最后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7. 说明如何利用化学方法除去粗铜中的锌。
答案:将粗铜与稀硫酸反应,锌会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而铜不会与稀硫酸反应。
反应方程式为:Zn + H2SO4 → ZnSO4 +H2↑。
通过过滤可以分离出未反应的铜,从而得到纯净的铜。
四、实验题8. 实验中,你得到了含有少量铁粉的铜粉样品。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除去铜粉中的铁粉。
答案:将铜粉样品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铁粉会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而铜不会与稀盐酸反应。
反应方程式为:Fe + 2HCl→ FeCl2 + H2↑。
待反应完成后,通过过滤分离出铜粉,洗涤并干燥即可得到纯净的铜粉。
高中化学常见有机物的分离除杂和提纯

有机物的分离除杂和提纯1.下列分离或除杂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分液法分离水和酒精 B .用蒸馏法分离苯和溴苯 C .用重结晶方法提纯苯甲酸D .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 答案:A2.将CH 3CHO(易溶于水,沸点为20.8℃的液体)和CH 3COOH 分离的正确方法是( ) A .加热蒸馏B .加入Na 2CO 3后,通过萃取的方法分离C .加入烧碱溶液之后蒸出乙醛,再加入浓硫酸,蒸出乙酸D .和Na 反应后进行分离解析:尽管乙醛沸点仅为20.8℃,而乙酸沸点为117.9℃,但考虑到两者均易挥发,因此C 选项的方法分离效果更好。
答案:C3.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A .用饱和Na 2CO 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等B .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可用蒸馏法C .可用苯将溴从溴苯中萃取出来D .可用水来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解析:因乙酸乙酯在饱和Na 2CO 3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且乙酸易溶于饱和Na 2CO 3溶液,因此可用饱和Na 2CO 3溶液来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等杂质;苯与硝基苯的沸点相差较大,可用蒸馏法将两者分离开来;溴易溶于溴苯,也易溶于苯,因此不能用苯作萃取剂将溴从溴苯中除去;苯不溶于水,加入水时,液体分为两层,上层为苯(油状液体),下层为水,乙醇与水混合时不分层,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加水混合时,液体也分为两层,上层为水,下层为四氯化碳(油状液体),因此可用水来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
答案:C4.化学工作者从下面的有机反应RH +Cl 2(g)――→光RCl(l)+HCl(g)受到启发提出的在农药和有机合成工业中可获得副产品的设想已成为现实,试指出由上述反应产物中分离得到盐酸的最佳方法是( )A .水洗分液法B .蒸馏法C .升华法D .有机溶剂萃取法解析:本题关键是选最佳方法。
因HCl 极易溶于水,有机物一般不溶于水,故用水洗分液法分离得到盐酸最简便。
(化学)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化学)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除杂方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A、Zn和Fe均能与过量稀硫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钾,应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氯化钠,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氧气),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过量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点睛】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CO2与HCl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得到二氧化碳气体,选项说法错误;B、KClO3与MnO2混合加热能分解放出氧气除去氯酸钾,但是又引入二氧化锰新杂质,选项说法错误;C、Na2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蒸干后能除去水分和氯化氢,得到纯净的氯化钠,选项说法正确;D、铁能与硫酸反应被溶解生成硫酸亚铁溶液,过滤得不到纯净的铁,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3.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的试剂选用正确的是( )A.A B.B C.C D.D【答案】B【分析】 【详解】A 、CaCl 2溶液(盐酸)加入过量的Na 2CO 3溶液发生反应;2322Na CO 2HCl=2NaCl CO H O ++↑+ 2323Na CO CaCl =2NaCl CaCO ++↓会生成新杂质NaCl ,Na 2CO 3,被提纯CaCl 2会减少,不符合题意; B 、NaOH 溶液(Na 2CO 3溶液)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发生反应;2323Na CO Ca(OH)=CaCO 2NaOH +↓+ 可以去除Na 2CO 3,符合题意;C 、CuO(Cu) 加入足量的稀H 2SO 4,CuO 会和稀H 2SO 4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CuO 减少,不符合题意;D 、KCl 溶液(K 2SO 4溶液)加入适量的Ba(NO 3)2溶液发生反应;243234K SO Ba(NO )=2KNO BaSO ++↓ 虽然去除了K 2SO 4但是会产生新杂质KNO 3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高中化学】化学经典除杂考试试题

离子共存高考试题1.(91全国化学,21)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 能共存的离子组是A.NH4+、NO3-、Al 3+、Cl-B.Na+、Al3+、K+、NO3-C.MnO4-、K+、SO42-、Na+D.K+、SO42-、HCO3-、NO3-2.(92全国化学,15)假设某溶液跟甲基橙作用呈红色, 那么以下离子在该溶液中浓度不可能很大的是A.SO42-B.S2-C.CO32-D.Cl -3. (93全国化学,16)以下各组离子:(1) 1—、CIO—、NO: H (2) K、NH+、HC0、OH—(3) SO2—、SO2—、Cl—、OH (4 ) Fe3+、CiT、SO2—、Cl—( 5) H+> K、AIO2—、HSO—(6 ) CaT、N扌、SQ2—、COT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1) 和(6)B. (3) 和(4)C. (2) 和(5)D. (1) 和(4)4. (94全国化学,13)在PH=3勺无色透明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A. Al3+Ag +N O3—Cl —B. Mg2+ NH4+NO3—Cl—C. Ba2+K+ S 2—Cl —D. Zn2+ Na+NO 3—SO42—5. (95全国化学,11)在pH= 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Na+、K+、S2-、Cl-B. Al3+、Mg2+、SO42-、Cl-C. K+、Na+、AlO2-、NO3-D.K+、Na+、SO42-、S2O32-6. 〔96全国化学,11〕以下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 K、Na、HS0、Cl -B. Na、Ba+> AIC^、NQ_C. N『、K、C「、NOTD. K、Na+> CICT、S'-7. 〔06江苏,5〕以下反响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选项是BA. 向沸水中滴加FeCb溶液制备Fe〔OH〕3胶体:Fe3++ 3HO丄FeQH^ J+ 3H+B.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0+ H ===COT + HOC. 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反响制Cl2:MnO+ 2H++ 2C「—CI2T + Mrn++ F2O.. 3+ 2+ 2+D. 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Fe + Cu===Fe + Cu8. 〔96全国化学,18〕某溶液中有NH+、Mg+、Fe2+ft Al3+四种离子,假设向其中参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参加过量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A. NH+B. Mg+C. Fe2+D. Al3+9. 〔97全国化学,9〕以下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 I 一、AIO2_、C「、S2-B. Na、K+、NH+、Ba2+C. Br-、S2-、Cl-、CO2-D. SO2-、NO_、SO2-、HC010. 〔99全国化学〕以下各组离于在溶液中既可以大量共存,且参加氨水后也不产牛沉淀的是A. Na、Ba2+、Cl-、SO2-B. K+、AIO2-、NO T、OHC.H+、NH4+、Al 3+、SO42-D.H+、Cl-、CH3COO-、NO3-11. 〔2004全国〕在pH= l含Ba2离子的溶液中,还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AlO 2 B.ClO C.Cl D.SO2412. 〔2004 年广东卷〕以下反响完成后没有..沉淀的是A BaCb溶液与NaCO溶液加足量稀CHCOOHB、Ba〔OH〕溶液与KNO溶液加足量稀fSOC、AgNO溶液与N Q CO溶液加足量稀HCID Ca〔OH〕溶液与FeCI a溶液加足量稀HNO13. 〔2004年江苏卷〕巳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 SO2:NO—,那么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A. AI 3+、CH3C00—、CI — B . Mg2+、Ba2+、Br—C. Mg2+、CI—、I —D. Na+、NH4+、CI—14. 〔2005 年广东〕以下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Ns f、Cl—、SCNB. 在强碱溶液中:N6、K、AIO2—、C&—+ —13 + 3+ 2——C. 在c〔H〕 =10 mol/L 的溶液中:NH、Al、SQ、NOD. 在pH =1 的溶液中:K、Fe2+、Cl—、NO—15. 〔2005年江苏〕某溶液既能溶解AI〔OH〕a,又能溶解"SiO a,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K+、Na+、HCO3、NO3B. Na+、SO24、Cl—、ClO—C.H+、Mg2+、SO42、NO3 D .Ag+、K+、NO3、Na+16、〔2005 年天津卷〕以下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酸性溶液Na+、K+、MnO4-、Br-B 酸性溶液Fe3+、NH4+、SCN-、NO3-C 碱性溶液Na+、K+、AlO2-、SO42-D 碱性溶液Ba2+、Na+、CO32-、Cl -17.以下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酸性溶液Nh、K、MnO、Br-B.酸性溶液Fe3+、NH4+、SCN、NQ-C.碱性溶液Nh、K、AIO2、SQ2 D .碱性溶液Ba2+、Na f、CQ2、C「18、〔2006年江苏卷〕. 一定能在以下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含有大量Al3+的溶液:Nh、NH4+、SO2-、Cl-D.含有大量NO的溶液:H+、Fe2+、SO2-、Cl-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Nh、Mg+、NO、SCNB. c〔H+〕=1 x 10-13mol • L-1的溶液:NS、CaT、SO2-、C&-19、〔2006年上海卷〕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 SO"、NO_,那么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A A1 3+、CH3COO-、C1-B Na+、NH4+、C1-C Mg2+、C1-、Fe2+D Mg 2+、Ba2+、Br-20、〔2006年四川卷〕室温下,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NH4+、C I T、Cl 一、NO-B. K+、N6、SO2一、STC. K +、Na+、A102-、S042-D. Ba2+、Fe2+、N03-、Br-21. 〔2007北京卷〕•在由水电离产生的J浓度为l x l0T3mol・L_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①K+、Cl-、NO3-、S2-② K+、Fe2+、I-、SO42-③ Na+、Cl-、N O3-、SO42-④Na、Ca+ > C「、HC0 ⑤ Q、Ba i +> C「、NO TA.①③B.③⑤C•③④ D.②⑤22. 〔2007年江苏向存在大量N扌、Cl T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NH后,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于组是A. K+、Br T、CO32T B . Al 3+、H+、MnO4TC. NH4+、Fe3+、SO42T D . Ag+、Cu2+、NO3T23. 〔2021年江苏〕在以下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 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Na+、Cl-、SO2-、Fe3+B.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2+、Mg+、NQ、Cl-C. c〔H+〕=10-12 mol • L-1的溶液:K+、Ba2+、Cl-、Br-D. 碳酸氢钠溶液:V、SO2-、Cl-、rf24. 〔2021 年广东卷理科根底〕以下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在含有大量]AI〔OH〕3]「的溶液中:N J、Na、C「、H+B. 在强碱溶液中:Na、K、CO2_、NO_C. 在pH= 12 的溶液中:N J、Na、SO2-、Cl TD. 在c〔H+〕= 0.1mol • L-1的溶液中:K、I-、Cl-、NQ-25、〔2021 年重庆〕以下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pH^ 1 溶液中:N『、K+> CIO—、Cl—B、有SOT存在的溶液中:Na: Mg、Cea +> I —C、有NG—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NH +> B S T、Fe2+> Br—D 在C〔HT〕 = 1.0 x 10—13mol/L 的溶液中:Na\ S2: AIO2—、SO2—26. 〔2021年全国I〕在溶液中参加中量Na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H+4、Ba2+、CI-、NO-3B. K+、AIO-2、CI-、SO2-4C.Ca2+、Mg2+、NO-3、HCO-3D.Na+、CI-、CO2-3、SO2-327、〔2021年海南〕在pH= 13的无色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H4+、NO3—、K+、SO42—B、CO32_、NO3—、HCO3—、Na+C、Na+、CIO—、AIO2—、NO3—D、CrO42—、K+、Na+、SO42—28.〔02 上海,19〕以下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选项是B2+3+-A. FeCb溶液中通入Cl2: Fe + Cl2===Fe + 2ClB. 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eT十OH + HC0==£aC肌+ H2OC. FeS固体放人稀硝酸溶液中:FeS+ 2H+ ===Fe2++ "S TD. AlCl 3溶液中参加过量氨水:Al 3++4OH-===AlO2-+2H2O29.〔99 全国,2〕以下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选项是ABA.过量氯气通入溴化亚铁溶液中3Cl 2+2FeT+4Br-==:6CI-+2Fe3++2Br2B. 过量二氧化碳通入偏铝酸钠溶液中CO+2HO+AIO2 ==AI〔OH〕 3 J +HCQC. 在溶液中亚硫酸氢铵与等物质的量氢氧化钠混合NH+HSQ+20H===SC3 +NHT+2H2OD. 碳酸氢镁溶液中参加过量石灰水Mg2++2HCQ+Ca++2OH==£aC飢+2H0+MgC0 30.〔96上海,9〕以下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选项是CA. 氯化铁溶液中通入硫化氢气体:2Fe3++S2-= 2Fe2++S jB. 碳酸钡中参加稀硫酸:BaC〔3+2H F= Ba^+CQ T +H?OC. 偏铝酸钠溶液中参加过量盐酸:AIO2- +4屮=Al 3++2H?OD. 碳酸氢铵溶液中参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HCO- +OH = C〔32-+H2O31. 〔01上海,12〕以下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复原反响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A. H3O+、NO3-、Fe2+、Na+B. Ag+、NO3-、CI-、K++ 2 +- 2 - 2 ++--C. K+、Ba2+、OH-、SO42-D. Cu2+、NH4+、Br-、OH-32. 〔00广东,16〕某溶液中含有大量Fe2+、Fe3+、M$和NH+,其[H+]=10 一2 mol・L “,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AA. SO42-B. NO3-C. SCN-D. CO32-33. 〔2007全国卷II 〕27. 〔15分〕现有五种离子化合物A、B、C、D和E,都是由下表中离子形成的:阳离子Ag+Ba 2 +Al3+阴离子QH Cl—SO24为鉴别它们,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其结果是:a. B和□都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b. A溶于水后,与上述某阳离子反响可生成B,且A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响生成白色沉淀c. C容于水后,与上述某阳离子反响可生成D,且C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响生成白色沉淀d. E溶于水后,与上述某阴离子反响可生成B;e. A溶液与适量E溶液反响生成沉淀,再加过量E溶液,沉淀是减少,但不消失。
高一化学除杂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除杂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在分离下列混合物时,应选择的除杂方法是:
A. 除去食盐中的泥沙
B. 除去海水中的氯化钠
C.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D. 除去氯化钠中的氯化钙
答案:A
2. 除去铜粉中的铁粉,应选用的试剂是:
A. 稀盐酸
B. 稀硫酸
C. 稀硝酸
D. 稀氢氧化钠
答案:A
二、填空题
1.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应加入过量的______,再过滤。
答案:氢氧化钙
2. 除去铜粉中的锌粉,应加入过量的______,再过滤。
答案:稀硫酸
三、实验题
1. 实验室中,要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应如何操作?
答案:将粗盐溶解在水中,通过过滤除去泥沙,然后将溶液蒸发结晶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2. 实验室中,要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应如何操作?
答案:通过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从而除去一氧化碳。
四、计算题
1. 某溶液中含有杂质氯化钙,已知溶液中钙离子的浓度为0.1mol/L,求至少需要多少体积的0.1mol/L的碳酸钠溶液来完全沉淀溶液中的钙离子?
答案:根据化学方程式Ca^{2+} + CO_{3}^{2-} → CaCO_{3}↓,可以计算出需要的碳酸钠溶液体积为0.1L。
五、简答题
1. 在实验室中,如何除去乙醇中的水?
答案:可以通过加入生石灰(CaO)并加热,生石灰会吸收水分,从而将乙醇中的水除去。
2. 描述一种除去铁粉中铜粉的方法。
答案:可以将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稀盐酸或稀硫酸中,铁粉会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和铁盐,而铜粉不与酸反应,通过过滤可以分离出铜粉。
(化学)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练习题含答案

序号
物质
除杂试剂
A
Fe粉末(Fe2O3)
足量的盐酸
B
FeCl2溶液(CuCl2溶液)
足量锌粒
C
Na2SO4(CuSO4)溶液
过量NaOH溶液
D
CuSO4溶液(H2SO4)
足量的氧化铜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详解】
D、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 ,过滤,可除去杂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除杂选择试剂的原则是: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不能将原物质反应掉)、不繁(整个过程不繁琐)。
4.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是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操作
A
CO2
CO
通过灼热的足量的氧化铜
B
水
色素
用过量的活性炭吸附、过滤
D.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和铜都强,锌粉与FeSO4溶液、CuSO4溶液均能反应,除去杂质的同时也除去了要保留的物质,故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考点属于物质的除杂或净化的探究,是中考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经常出错的题型;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和除杂质的条件,要认真分析,综合把握,还要加强记忆除去常用离子的方法和物质的溶解性,从而突破难点,本考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3.下列物质提纯所用的实验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实验方法
A
CuO(Cu)
在氧气流中充分加热
B
Fe(Al2O3)
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结晶
C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鉴别除杂题目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除杂1、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1)生成沉淀法2+离子例如N&CI溶液里混有少量的MgCL杂质,可加入过量的N&OH溶液,使Mg转化为Mg(OH)2沉淀(但引入新的杂质0H'),过滤除去Mg(OH)2,然后加入适量盐酸,调节PH为中性。
(2)生成气体法例如N&2SO4溶液中混有少量NMCh,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并增加S042_,可加入适的稀HSO4,将CO32「转化为CO2气体而除去。
(3)氧化还原法例如在Fe*溶液里含有少量FeCb杂质,可通入适量的凶气将FeC.氧化为FeCI3O若在Fe*溶液里含有少量FeCI 3,可加入适量的铁粉而将其除去。
(4)正盐和与酸式盐相互转化法例如在gCOs固体中含有少量NaHQ杂质,可将固体加热,使N&HC命解生成NaQOs,而除去杂质。
若在NaHCpg液中混有少量N^CC^杂质,可向溶液里通入足量C02>使Na2CO3转化为NaHCQ(5)利用物质的两性除去杂质例如在Fe?。
里混有少量的A.Q杂质,可利用A.Q是两性氧化物,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往试样里加入足量的20H溶液,使其中AI 2。
转化为可溶性NaAIO2, 然后过滤,洗涤难溶物,即为纯净的FezQL物质的鉴别1 •常见气体的检验检验方法常见—气体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混合空气点燃有爆呜声,生成物只有水。
不是只有氢气才产生爆鸣声;可点燃的气体不一定是氢Q 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l2黄绿色,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Q、NO?也能使湿润的碘化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1)H(2)Na;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们的火焰分别呈黄色、浅紫色(通过钻玻片)o2+ 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3)Ba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Mg 能与Ne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Mg(OH)2沉淀,该沉淀能溶于NHQ溶液。
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练习题(含答案)经典

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练习题(含答案)经典一、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下列哪种试剂最适合用来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OH ( )A. Na2cO3溶液B. H?SC\溶液C. HCI 溶液D. Ca(OH)?溶液【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Na《C)3溶液和NaOH不反应,不能用于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OH,故A错;B、H?SO4溶液和NaOH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会引入新杂质硫酸钠,故B错;C、HCI溶液和NaOH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不会引入新杂质,符合题意故C正确:D、Ca(OH):溶液和NaOH不反应,不能用于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OH,故D错;故选:Co【点睛】除杂的原则不引入新杂质,被提纯物质不能减少,杂质容易分离。
2.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A.Cu (CuO):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烘干B.NaCl溶液(HCI):加入过量碳酸钠,充分反应后过滤C.C02气体(CO):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层后收集气体D.NaCl (泥沙):加适量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位于氢之前,不与稀盐酸反应,氧化铜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可得铜,不符合题意;B、加入过量的碳酸钠,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钠过量,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符合题意;C、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氧化铜能与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收集气体可得纯净的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D、氯化钠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加适量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可得氯化钠,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除杂选择试剂的原则是: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不能将原物质反应掉)、不繁(整个过程不繁琐)。
3.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的方法正确的是()A.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B.NaOH溶液(Na2co3):加适量稀盐酸C.盐酸(NaCl溶液):加热蒸发D.铁粉(氧化铜粉末):加入足量稀硫酸【答案】A【解析】【分析】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高中化学气体除杂

高中化学气体除杂除杂题除杂选择试剂的原则是:不增、不减、不繁。
气体的除杂(净化):气体除杂的原则: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少被净化气体的量气体的除杂方法:试剂水强碱溶液(naoh)灼热的铜网灼热的氧化铜注意的问题:需净化的气体中含有多种杂质时,除杂顺序:(1)通常先除去酸性气体,例如:氯化氢气体,co2、so2等,水蒸气必须在最后除去。
(2)除杂选用方法时要保证杂质完全除掉,如:除co2最好用naoh不用ca(oh)2溶液,因为ca(oh)2是微溶物,石灰水中ca(oh)2浓度小,吸收co2不易完全。
(3)细粒装置与气体潮湿相同。
典型例题1.核对实验报告实验内容辨别h2和co2采用试剂或方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结论除去的气体杂质有关方程式易溶于水的气体,例如:hcl、nh3/酸性气体,例如:co2、so2o2h2、coco2+2naoh=na2co3+h2oso2+2naoh=na2so3+h2o2cu+o2====2cuocuo+h2===cu+h2ocuo+co====cu+co2除去稀盐酸中混有的少量硫酸考点:物质的辨别,物质的`细粒问题。
(1)h2、co2的化学性质。
(2)so42-的特性。
评析:①利用h2、co2的性质相同,予以辨别。
如h2有还原性而co2没有,将气体分别通入灼热的cuo加以鉴别。
cuo+h2cu+h2o或利用h2有可燃性而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将气体分别点燃加以鉴别。
或利用co2的水溶液显酸性而h2难溶于水,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加以鉴别。
co2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而h2不能。
②属除杂质问题,重新加入试剂或采用方法必须合乎三个原则:(1)试剂与杂质反应,且使杂质转化为难溶物质或气体而分离掉;(2)在除杂质过程中原物质的质量不增加;(3)不能引入新杂质。
高一化学除杂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除杂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实验室中,为了除去NaOH溶液中的少量Na2CO3,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A. 稀硫酸B. 稀盐酸C. 氢氧化钙溶液D. 氢氧化钡溶液答案:B解析:稀盐酸可以与Na2CO3反应生成NaCl、H2O和CO2,而NaOH与稀盐酸反应生成NaCl和H2O,因此可以选用稀盐酸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
2. 为了除去CaCl2溶液中的少量MgCl2,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A. 碳酸钠溶液B. 氢氧化钠溶液C. 氢氧化钙溶液D. 碳酸钾溶液答案:C解析:氢氧化钙溶液可以与MgCl2反应生成Mg(OH)2沉淀和CaCl2,而CaCl2不与氢氧化钙反应,因此可以选用氢氧化钙溶液除去CaCl2溶液中的MgCl2。
二、填空题1. 在实验室中,为了除去CO2中的少量HCl气体,可以选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这是因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与HCl反应生成CO2、NaCl和H2O,而CO2不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2. 在实验室中,为了除去FeCl3溶液中的少量FeCl2,可以选用氯水。
这是因为氯水可以与FeCl2反应生成FeCl3,而FeCl3不与氯水反应。
三、实验题1. 实验目的:除去Na2SO4溶液中的少量Na2CO3。
实验用品:Na2SO4溶液、稀硫酸、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
实验步骤:a. 将Na2SO4溶液倒入烧杯中。
b. 缓慢加入稀硫酸,边加边搅拌,直至不再产生气泡。
c. 将反应后的溶液过滤,滤液即为纯净的Na2SO4溶液。
答案:通过加入稀硫酸,可以与Na2CO3反应生成Na2SO4、H2O和CO2,从而除去Na2CO3。
2. 实验目的: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FeSO4。
实验用品:CuSO4溶液、铁粉、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
实验步骤:a. 将CuSO4溶液倒入烧杯中。
b. 缓慢加入铁粉,边加边搅拌,直至不再产生红色沉淀。
c. 将反应后的溶液过滤,滤液即为纯净的CuSO4溶液。
化学除杂题试题及答案高中

化学除杂题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1. 某溶液中含有少量的铜离子杂质,为了除去这些杂质,可以加入下列哪种试剂?A. 硫酸B. 氢氧化钠C. 硝酸银D. 氯化钠2. 在实验室中,需要将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除去,应使用哪种方法?A. 加入过量的氯化钡B. 加入过量的硝酸银C.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D. 加入过量的碳酸钠二、填空题3. 某溶液中含有少量的铁离子杂质,可以通过加入______来除去。
4. 如果需要除去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可以加入过量的______,然后通过______的方法除去过量的试剂。
三、简答题5. 描述如何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杂质。
6. 解释为什么在除去杂质的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四、实验题7. 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于除去硝酸钾溶液中的硝酸银杂质。
化学除杂题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可以与铜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氢氧化铜沉淀,从而实现除杂。
2. 答案:A. 加入过量的氯化钡。
氯化钡可以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硫酸钡沉淀,从而实现除杂。
二、填空题3. 答案:硫氰酸钾。
硫氰酸钾可以与铁离子形成络合物,通过沉淀分离实现除杂。
4. 答案:氯化钡;过滤。
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钡沉淀,通过过滤可以除去沉淀,实现除杂。
三、简答题5. 答案:可以通过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使硫酸根离子转化为不溶于水的硫酸钠沉淀,然后通过过滤的方法将沉淀除去。
6. 答案:在除去杂质的过程中,如果引入新的杂质,就违背了除杂的目的。
因此,选择的除杂试剂和方法必须确保不引入新的杂质。
四、实验题7. 答案:可以加入过量的氯化钠,使硝酸银与氯化钠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氯化银沉淀,然后通过过滤将沉淀除去,再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纯净的硝酸钾。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除杂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化学除杂不仅需要理论知识,更需要实践操作,希望同学们在实验中不断探索和学习。
最新考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及答案(word)

最新考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及答案(word)一、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N2(O2)——通过灼热的铜网B.Fe(Fe2O3)——过量稀盐酸、过滤C.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的洗气瓶D.NaOH溶液(Na2CO3)——适量Ca(OH)2溶液,过滤【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A、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Fe2O3和Fe均能与过量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符合题意。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氢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Na2CO3能与适量C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除去N2中混有少量的O2:通过灼热的铜网B.除去CaO中混有少量的CaCO3:加入足量水过滤C.鉴别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加水溶解,对比溶液温度D.检验Na2CO3中是否混有NaCl:先加足量稀硝酸,再加入AgNO3溶液,观察现象【答案】B【解析】【详解】A、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除去氮气中混有少量的氧气,可以通过灼热的铜网。
A正确;B、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没有除去杂质,反而主要物质被消耗了。
B错误;C、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
(化学)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化学)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Cu(NO3)2溶液和AgNO3溶液均能与适量的铁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氯化钠固体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Ba(NO3)2能与过量K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铜和硝酸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钾(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点睛】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操作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A.A B.B C.C D.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铜在空气中充分灼烧能产生氧化铜,而氧化铜不能反应,可以用于除杂;故选项正确;B、生石灰与水反应产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钙,不能用于除杂;故选项错误;C、硝酸钡能与硫酸钠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引入新的杂质硝酸根离子,不能用于除杂;故选项错误;D、氧化钙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钙,不能用于除杂;故选项错误;故选:A。
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CO 2与HCl 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得到二氧化碳气体,选项说法错误;B 、KClO 3与MnO 2混合加热能分解放出氧气除去氯酸钾,但是又引入二氧化锰新杂质,选项说法错误;C 、Na 2CO 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蒸干后能除去水分和氯化氢,得到纯净的氯化钠,选项说法正确;D 、铁能与硫酸反应被溶解生成硫酸亚铁溶液,过滤得不到纯净的铁,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4.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的试剂选用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 、CaCl 2溶液(盐酸)加入过量的Na 2CO 3溶液发生反应;2322Na CO 2HCl=2NaCl CO H O ++↑+ 2323Na CO CaCl =2NaCl CaCO ++↓会生成新杂质NaCl ,Na 2CO 3,被提纯CaCl 2会减少,不符合题意; B 、NaOH 溶液(Na 2CO 3溶液)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发生反应;2323Na CO Ca(OH)=CaCO 2NaOH +↓+ 可以去除Na 2CO 3,符合题意;C 、CuO(Cu) 加入足量的稀H 2SO 4,CuO 会和稀H 2SO 4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CuO 减少,不符合题意;D 、KCl 溶液(K 2SO 4溶液)加入适量的Ba(NO 3)2溶液发生反应;243234K SO Ba(NO )=2KNO BaSO ++↓ 虽然去除了K 2SO 4但是会产生新杂质KNO 3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高一化学除杂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除杂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不能用于除去NaCl溶液中的CaCl2的是()A. Na2CO3溶液B. NaOH溶液C. Na2SO4溶液D. NaCl溶液答案:C解析:A选项中,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可以除去氯化钙;B选项中,氢氧化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沉淀和氯化钠,可以除去氯化钙;D选项中,氯化钠溶液与氯化钙不反应,但可以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分离。
而C选项中,硫酸钠与氯化钙不反应,不能除去氯化钙。
2.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采取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 除去CO2中的少量HCl,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B. 除去CO2中的少量CO,用灼热的氧化铜C. 除去NaCl中的少量Na2SO4,用适量的BaCl2溶液D. 除去NaCl中的少量Na2CO3,用适量的稀盐酸答案:B解析:A选项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吸收HCl,同时不与CO2反应;B选项中,灼热的氧化铜会与CO反应生成CO2,引入新的杂质;C选项中,适量的BaCl2溶液可以与Na2SO4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NaCl,可以除去Na2SO4;D选项中,适量的稀盐酸可以与Na2CO3反应生成CO2、H2O和NaCl,可以除去Na2CO3。
二、填空题1. 除去NaOH溶液中的少量Na2CO3,可以加入适量的______溶液。
答案:Ca(OH)2解析: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可以除去碳酸钠。
2. 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Fe2(SO4)3,可以加入适量的______溶液。
答案:CuO解析:氧化铜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可以除去硫酸铁。
三、实验题1. 实验室中,需要从含有少量FeCl3杂质的FeCl2溶液中除去FeCl3。
请简述实验步骤,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实验步骤:(1)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2)充分反应后,过滤;(3)取滤液,即得到纯净的FeCl2溶液。
化学方程式:2FeCl3 + Fe = 3FeCl2解析:铁粉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通过过滤可以除去过量的铁粉,得到纯净的氯化亚铁溶液。
(化学)中考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化学)中考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氯化氢气体,把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吸收,再用浓硫酸干燥,虽然能把氯化氢气体除去,但二氧化碳气体也被氢氧化钠吸收了,A不正确;B、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少量的碳酸钠,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碳酸钠受热不易分解,而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从而把碳酸氢钠除去了,B 不正确;C、除去氯化钙溶液中少量的稀盐酸,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CaCO3,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再把过量的碳酸钙固体过滤除去,得到氯化钙溶液,C正确;D、除去硝酸钾溶液中少量的硫酸铜,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然后把沉淀过滤,虽然除去了硫酸铜,但得到的溶液中含有生成的硫酸钠,D不正确。
故选C。
【点睛】用化学方法除去混合物中某种杂质时,就是把杂质转化生成与主要物质不同状态的物质进行除去,但在除去过程中不能引进新的杂质。
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选用的方法和试剂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A【解析】【详解】A、碳酸钠溶于水,碳酸钙不溶于水,故加足量水过滤除去碳酸钙,再蒸发得到碳酸钠,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氧气不是可燃性气体,混合气体不能被点燃,不符合题意;C、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不但除去了氧化铁,还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D、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虽然除去了盐酸,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亚铁,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除杂选择试剂的原则是: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不能将原物质反应掉)、不繁(整个过程不繁琐)。
3.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的试剂选用正确的是( )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CaCl 2溶液(盐酸)加入过量的Na 2CO 3溶液发生反应;2322Na CO 2HCl=2NaCl CO H O ++↑+ 2323Na CO CaCl =2NaCl CaCO ++↓会生成新杂质NaCl ,Na 2CO 3,被提纯CaCl 2会减少,不符合题意; B 、NaOH 溶液(Na 2CO 3溶液)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发生反应;2323Na CO Ca(OH)=CaCO 2NaOH +↓+ 可以去除Na 2CO 3,符合题意;C 、CuO(Cu) 加入足量的稀H 2SO 4,CuO 会和稀H 2SO 4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CuO 减少,不符合题意;D 、KCl 溶液(K 2SO 4溶液)加入适量的Ba(NO 3)2溶液发生反应;243234K SO Ba(NO )=2KNO BaSO ++↓ 虽然去除了K 2SO 4但是会产生新杂质KNO 3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高中化学】物质分离和除杂

物质分离和除杂A组(分离)1.现有三组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②乙醇和丁醇③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 分液、萃取、蒸馏B 萃取、蒸馏、分液C 分液、蒸馏、萃取D 蒸馏、萃取、分液2.用加热法可以分离的一组物质是A 碘和氯化铵B 硝酸钾和二氧化锰C 硫酸钾和氯酸钾D 氯化铵和氯化钡3.在不加入新杂质的情况下,分离FeCl3、KCl、BaSO4的混合物,应选用的一组试剂是A 水、AgNO3溶液、稀HNO3B 水、NaOH溶液、稀HClC 水、KOH溶液、稀HClD 水、KOH溶液、稀HNO34.某溶液中存在Mg2+、Ag+、Ba2+三种金属离子,现用NaOH、Na2CO3、NaCl三种溶液使它们分别沉淀并分离出来,要求每次只加一种溶液,滤出一种沉淀,所加溶液顺序正确的是A Na2CO3NaCl NaOHB NaOH NaCl Na2CO3C NaCl NaOH Na2CO3D NaCl Na2CO3NaOH5.有些单质,易溶于含同一元素的盐溶液中,如:硫易溶于硫化钾溶液中,对于由①CaCO3、②KI、③Al(OH)3、④AgOH(Ag2O)、⑤I2五种物质所组成的混合物,要使其每种成分逐一溶解(一次只溶解一种物质),试剂选用顺序正确的是A 氨水、乙醇、水、氢氧化钾、硝酸B 四氯化碳、水、氨水、氢氧化钠、盐酸C 水、苯、氨水、氢氧化钾、硝酸D 水、盐酸、氢氧化钠、氨水、乙醇6.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 用渗析的方法除去淀粉中的Cl-B 用加热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碳酸氢钠的碳酸钠C 用盐析后过滤的方法从油脂皂化混合物中分离出肥皂D 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硫酸钡的碳酸钡7.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 用渗析的方法精制氢氧化铁胶体B 用加热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碳酸氢钠的碳酸钠C 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硫酸钡的碳酸钡D 用盐析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8.分离和提纯下列各混合物的方法正确的是①乙醇中混有苯酚(蒸馏)②二氧化硅中混有碘(升华)③硝酸钾中混有氧化钠(结晶)④氢氧化铁胶体中混有氯化铁(水解)⑤生石灰中混有石灰石(溶解过滤)⑤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钠溶液(萃取分液)⑦食盐中混有氯化铵(加热)⑧高级脂肪酸溶液中混有丙三醇(盐析,过滤)A ②④⑤⑥B ②③④⑥⑦C ①②③⑥⑦⑧D 全部9.某学生拟用重结晶法除去某产品的杂质,为此需要选用合适的溶剂具有下列特点的溶剂中,不可取的溶剂是A 产品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迅速增大B 在溶剂中产品比杂质更难溶解C 杂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在高温和低温时都很大D 室温时产品在溶剂中很易溶解10.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 用盐析法分离油脂皂化反应的产物B 用渗析法分离蛋白质和葡萄糖的混合物C 用蒸发法分离酒精和苯酚(沸点182℃)的混合物D 用结晶法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11.在中学实验中学过的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很多,如重结晶、过滤、盐析……,请将分离或提纯下列各混合物最适宜的方法的名称填入括号内①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石灰石()②除去碘中混有的碘化钠固体()③除去乙醇中溶解少量的食盐()④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混有的氯离子()12.如何分离黑火药(硝酸钾、硫、炭)中的三种成分?为什么一般不用NaNO3配制火药?13.已知化合物甲和乙都不溶于水,甲可溶于质量分数大于成等于98%的硫酸,而乙不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子共存高考试题1.(91全国化学, 21)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 , 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Al 3+ 、Cl -+、Al 3 + + - A .NH、 NOB .Na、 K 、NO433-+ 2-++ 2--- C .MnO、K、SO、NaD .K、SO、HCO 、 NO444 332.(92全国化学, 15)若某溶液跟甲基橙作用呈红色 , 则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浓度不可能很大的是A .SO 42-B . S 2-C .CO 32-D .Cl-3.(93全国化学, 16)下列各组离子:(1)I —— —+ ++ ——、 ClO、 NO、H ( 2) K 、NH 、HCO、OH3 432— 2— — — 3+2+2— 、Cl — ( ++— —(3 ) SO 3 、SO 4 、Cl 、 OH (4 )Fe 、Cu 、SO 4 5)H 、K 、 AlO 2 、 HSO 3(6 )Ca 2+、Na +、SO 42— 、CO 32— 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1) 和(6)B . (3) 和(4)C .(2) 和(5)D .(1) 和 (4)4.(94全国化学, 13)在 PH=3的无色透明溶液中不能 大量共存的离子组..A .Al 3+Ag +—Cl —2++NO 3 —Cl —NO 3B .Mg NH 42+K +S 2—Cl —2+Na +—2—C .BaD .ZnNO 3 SO 45.(95全国化学, 11)在 pH =1的溶液中 , 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2- 、Cl - B .Al 3 + 2+ 2- 、Cl -A .Na 、K 、S、 Mg 、SO 4++- -++ 2-、 S O2- C .K、 Na、AlO、NOD .K、Na、 SO2342 36.(96全国化学, 11)下列各组离子 , 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Cl -+2 +- -A .K、 Na、HSOB .Na、Ba、 AlO、NO323C .NH 4+、 K + 、Cl -、 NO 3-D .K +、Na +、 ClO -、 S 2-7.(06 江苏, 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BA .向沸水中滴加 FeCl 3 溶液制备 Fe(OH)3 胶体: Fe 3++ 3H 2O △Fe(OH)3 ↓+ 3H +-+B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HCO 3 + H ===CO 2↑+ H 2OC .实验室用浓盐酸与 +-△2+MnO 2反应制 Cl 2: MnO 2+2H +2Cl Cl 2↑+ Mn +H 2O3+ 2+2+D .用 FeCl 3 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 Fe +Cu===Fe +Cu+2+2+3+8.(96全国化学, 18)某溶液中有 NH 4 、Mg 、Fe 和Al 四种离子 , 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微热并搅拌 , 再加入过量盐酸 , 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 ).+2+2+D .Al 3+A .NHB . MgC .Fe49.(97全国化学, 9)下列各组离子 , 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 .I ---2-+++2+、 AlO 2 、Cl 、SB .Na 、K 、 NH 4 、Ba-2--2-2--2--C .Br 、S 、Cl 、 CO 3D .SO 3 、 NO 3 、SO 4 、HCO 310.( 99 全国化学)下列各组离于在溶液中既可以大量共存,且加入氨水后也不产牛沉淀的是+2+-2-+、AlO 2 ---A .Na 、Ba 、Cl 、SO 4B .K 、 NO 3 、OH++ 、Al 3+2-+-- - C .H、 NH、SOD .H、Cl、 CHCOO 、NO443311.( 2004 全国)在 pH = l 含 Ba 2 离子的溶液中,还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 . AlO 2BC D .4. ClO . ClSO 212、( 2004 年广东卷)下列反应完成后没有 沉淀的是..A 、 BaCl 2 溶液与 Na 2 CO 3溶液加足量稀 CH 3COOHB 、 Ba(OH)2 溶液与 KNO 3溶液加足量稀 H 2SO 4C 、 AgNO 3溶液与 Na 2 CO 3溶液加足量稀 HClD 、 Ca(OH)2 溶液与 FeCl 3 溶液加足量稀HNO 313、( 2004 年江苏卷)巳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 +42—3— ,则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 H 、SO 、NO 存在的离子组是3+—、Cl —2+2+—A . Al 、 CH 3C00B .Mg 、Ba 、Br2+—、I —++、Cl —C . Mg 、 ClD . Na 、 NH414.( 2005 年广东)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在含大量3+Fe 的溶液中:+ + — —NH 4 、Na 、Cl 、SCN++—2 —B .在强碱溶液中: Na 、K 、AlO 2 、 CO 3C .在 c(H +) =10 —13mol/L 的溶液中: NH 4+、Al 3+、SO 42— 、NO 3—+2+——D .在 pH =1 的溶液中: K 、Fe 、Cl 、 NO 315.( 2005 年江苏)某溶液既能溶解 Al(OH) 3 ,又能溶解 H 2SiO 3,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K +、Na +、HCO 、NOB .Na +、SO 2 、Cl —、ClO —334+2+、NO++ +C .H 、Mg 、SO2D . Ag 、 K 、NO 、 Na43316、( 2005 年天津卷)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Br -B 3++--A 酸性溶液 Na 、 K 、MnO 4 酸性溶液 Fe 、NH 4 、 SCN 、 NO 3C 碱性溶液 Na +、 K + 、AlO 2-、 SO 42- D碱性溶液 Ba 2+、Na +、CO 32-、Cl-17.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3++--A .酸性溶液 Na 、K 、 MnO 、 BrB .酸性溶液 Fe 、NH 、SCN 、NO443 + +-22++2-C .碱性溶液 Na 、K 、 AlO 2 、 Cl 、 SO 4D .碱性溶液 Ba 、 Na 、 CO 318、( 2006 年江苏卷) . 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含有大量 Al 3+的溶液: Na +、NH 4+、 SO 42- 、Cl - D .含有大量 NO 3- 的溶液: H +、 Fe 2+、SO 42- 、Cl -3+ + 2+ - -C .含有大量 Fe 的溶液: Na 、Mg 、 NO 、 SCN3c + × -13 · -1 的溶液: +2+ 2-、 2-(H )=1 10 mol L Na 、Ca 、43B .SO CO19、( 2006 年上海卷)已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 +42-3- ,则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 H 、SO 、NO 在的离子组是A A1 3 +--++-、CH 3COO 、C1 B Na 、NH 4 、 C1 C Mg 2+、C1-、 Fe2+D Mg2 +、 Ba 2+ 、Br-20. (2006年四川卷)室温下,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不能 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NH 4 +、Cu 2+、Cl一 、N03-B. K +、Na +、S032 一 、S 2—++-、S0 2-2+2+-、 Br -C. K 、Na 、A10D. Ba 、Fe 、N02 4 321、(2007 北京卷 ) .在由水电离产生的+浓度为 1×10- 13 - 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H mol·L共存的离子组是+--2-+ 2 +、 I -2-+--2-① K 、Cl 、NO 、 S ② K 、Fe 、SO ③ Na 、Cl 、 NO 、SO3 4 3 4+ 2 +--+ 2 +--④ Na 、Ca 、Cl 、 HCO3⑤ K 、Ba 、 Cl 、NO3A.①③B.③⑤C.③④D.②⑤22.(2007 年江苏向存在大量 Na+、Cl -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 NH3后,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于组是+-2- B .Al 3++-A.K 、Br 、 CO 、H 、MnO3 4+3+2- D + 2 +-C.NH 、Fe 、SO .Ag 、Cu 、 NO4 4 323.( 2008 年江苏)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Na+、Cl -、SO42-、Fe3+2+2+--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 、Mg 、NO3、 ClC. c(H+)=10-12 mol ·L-1的溶液: K+、Ba2+、 Cl -、 Br-D.碳酸氢钠溶液: K+、SO42-、Cl -、H+24.( 2008 年广东卷理科基础)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含有大量[ Al(OH) 3]的溶液中: NH4、Na 、Cl 、 HB.在强碱溶液中: Na+、K+、CO32-、NO3-C.在 pH=12 的溶液中: NH4+、Na+、SO42-、Cl -D.在 c(H+) = 0.1mol ·L-1的溶液中: K+、I -、 Cl -、NO3-25、( 2008 年重庆)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A 、在 pH =1 溶液中: NH 4+ 、K +、 ClO —、 Cl—2—+2+2 +、 I —B 、有 SO 4 存在的溶液中: Na 、 Mg 、Ca—+2+2 +、 Br —C 、有 NO 3 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 NH 4 、 Ba 、Fe+— 13+2——2—D 、在 c(H ) = 1.0 ×10 mol/L 的溶液中: Na 、S 、AlO 2 、SO 326. ( 2008 年全国 I )在溶液中加入中量 Na 2O 2 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2+--+--2-A.NH 4、Ba 、 Cl 、 NO 3B. K 、 AlO 2、 Cl 、 SO 42+2+-- +-2-2-C.Ca 、Mg 、 NO 3、HCOD.Na 、Cl、CO3 、SO3327、( 2008 年海南)在 pH =13 的无色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2—_、 — —+B 、COA 、NH 、NO、K 、 SONO 、 HCO、Na4343233+ —— —D 、CrO2— ++2— C 、Na 、ClO、 AlO、NO、 K、Na 、SO234428.( 02 上海, 1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B2++ Cl3 + -A .FeCl 溶液中通入 Cl :FeFe + 2Cl2 222+ - -B .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 十 OH +HCO 3 ===CaCO 3↓+ H 2OC .FeS 固体放人稀硝酸溶液中: FeS +2H + ===Fe 2+ +H 2S ↑D .AlCl 3 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 3+-AlO 2 - +2H 2O +4OH===29.( 99 全国, 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BA .过量氯气通入溴化亚铁溶液中 3Cl 2+2Fe 2++4Br - ===6Cl - +2Fe 3++2Br 2B .过量二氧化碳通入偏铝酸钠溶液中 CO 2O+AlO Al(OH) 3↓ +HCO +2H 2 === 3C .在溶液中亚硫酸氢铵与等物质的量氢氧化钠混合—SO 2 +NH 3↑NH +HSO +2OH43=== 3+2HOD .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2+2+—CaCO 3↓+2HO+MgCO 3↓ Mg +2HCO+Ca +2OH3===30.(96 上海,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CA .氯化铁溶液中通入硫化氢气体: 2Fe3++S2-= 2Fe2++S ↓B .碳酸钡中加入稀硫酸: +2+↑+H OBaCO+2H=Ba +CO32 2C .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 AlO 2- +4H += Al 3++2H 2OD .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2 - +H O HCO +OH =CO332 31.( 01 上海, 12)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A .H 3O +、 NO 3- 、Fe 2+ 、Na +B .Ag + 、NO 3-、 Cl - 、K++ 2+ - 2- 2+ + - -C .K 、Ba 、OH 、SO 4D . Cu 、NH 4 、 Br 、OH32.( 00 广东, 16)某溶液中含有大量2+3+2+++-2-1,在该Fe 、Fe 、Mg 和 NH 4 ,其 [H ]=10mol ·L 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A2---2-43C .SCN3A .SOB . NOD .CO33、( 2007全国卷 II ) 27. ( 15分)现有五种离子化合物 A 、B 、C 、D 和E ,都是由下表中离子形成的:阳离子Ag+Ba 阴离子-OH Cl 2+-AlSO3+2-4为鉴别它们,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其结果是:a.B和D都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b.A溶于水后,与上述某阳离子反应可生成B,且 A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C溶于水后,与上述某阳离子反应可生成D,且 C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E溶于水后,与上述某阴离子反应可生成B;e.A溶液与适量 E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再加过量E溶液,沉淀是减少,但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