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傅雷家书两则》教案
课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设计范文
![课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设计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2612f5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2a.png)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能够分析傅雷家书的特点,了解傅雷的教育理念。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名言警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傅雷家书的教育意义。
(3)通过写作实践,运用课文中的名言警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敬父母、孝敬长辈的品质。
(2)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珍惜亲情的情感。
(3)培养学生勤奋学习、追求卓越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分析傅雷家书的特点,了解傅雷的教育理念。
(3)运用课文中的名言警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分析傅雷家书的教育意义。
(3)运用课文中的名言警句进行写作实践。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傅雷家书的背景和特点。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风格。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傅雷家书的教育意义。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4. 写作实践:(1)学生结合课文中的名言警句,进行写作实践。
(2)学生互相交流,教师进行点评。
四、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课文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和写作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傅雷家书的特点和教育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合作意识和写作能力。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尊敬父母、孝敬长辈的品质。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傅雷家书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傅雷的教育理念和对子女的关爱。
2. 情感教育: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验傅雷的父爱,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语文课文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语文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26a5fa4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ff.png)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语文课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傅雷家书两则》的内容;(2)了解傅雷的生平背景及其与儿子的关系;(3)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欣赏傅雷的真挚父爱和对儿子的关爱教育;(3)培养学生的朗读、表达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傅雷对儿子的关爱和教育理念;(2)学会珍惜亲情,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3)激发学生热爱文学、追求真理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1. 《傅雷家书两则》的内容理解和情感体会;2. 傅雷的教育理念和亲子关系的探讨;3. 书信的基本格式及其运用。
三、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傅雷的关爱和教育思想;2. 学会书信的基本格式并运用到实际中。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傅雷家书两则》;2. 相关背景资料:傅雷的生平介绍;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傅雷的生平介绍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傅雷;(2)教师简要介绍《傅雷家书两则》的背景和内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2)学生结合课文注释,了解生僻词语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傅雷的教育理念和亲子关系;(2)全班交流:分享各小组的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傅雷的关爱和教育思想;(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珍惜亲情,理解父母的关爱。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傅雷的教育理念和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 运用情感教学法,让学生感受傅雷的父爱和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3.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傅雷家书两则》为例,分析傅雷的教育方法及其对儿子的影响。
七、教学步骤1. 课前预习: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傅雷的生平背景,查阅相关资料;2.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分析傅雷的教育理念和亲子关系;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傅雷家书的感悟和体会;4. 课堂展示:各小组代表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同学给予评价;八、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表达和沟通能力的提升;2. 学生对傅雷教育理念和亲子关系的理解程度;3. 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包括读后感和书信练习。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傅雷家书两则》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傅雷家书两则》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dcc13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31.png)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傅雷家书两则》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傅雷家书两则》是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是傅雷给儿子傅聪和傅敏写的两封家书。
这两封家书体现了傅雷作为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和教育,同时也展示了他作为音乐评论家的专业素养和对艺术的热爱。
课文内容丰富,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傅雷的教育理念,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对于课文的内容和主题应该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把握。
但是,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学生可能对于一些傅雷的教育理念和人生观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一些文中的专业音乐术语和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不多,也需要教师进行解释和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傅雷的教育理念和人生观。
2.感受父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
3.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4.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考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傅雷的教育理念和人生观。
2.感受父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
3.理解文中的专业音乐术语和文化背景知识。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傅雷的教育理念和人生观。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3.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音乐和图片等资料,为学生营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和相关音乐、图片等资料。
2.教学PPT或者黑板。
3.学生阅读材料和思考题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傅雷的钢琴曲,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傅雷的背景和课文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傅雷的父爱和教育理念。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对一些生僻的字词进行解释,对一些专业音乐术语和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补充。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语文课文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语文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6c36998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58.png)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语文课文教案《傅雷家书两则》教案语文课文1.1 课文背景1.1.1 《傅雷家书两则》是傅雷先生写给儿子傅聪和傅敏的家信,体现了傅雷作为父亲对子女的关爱和期望。
1.1.2 课文选自《傅雷家书》一书,该书是傅雷先生给儿子们的家信集,具有很高的文学和教育价值。
1.1.3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傅雷先生的家庭教育理念,以及他对子女成长道路的指导。
二、知识点讲解2.1 课文内容2.1.1 第一则家书主要讲述了傅雷对儿子傅聪音乐事业的关心和指导。
2.1.2 第二则家书主要讲述了傅雷对儿子傅敏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
2.1.3 两则家书都体现了傅雷对子女的爱和期望,以及对他们的严格要求。
三、教学内容3.1 课文朗读与理解3.1.1 学生齐读课文,感受傅雷先生对子女的关爱和期望。
3.1.2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入理解傅雷与子女的沟通交流。
3.1.3 学生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傅雷的教育理念。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傅雷的教育理念。
4.1.2 学生能够熟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4.1.3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词语进行口语表达。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学生对傅雷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运用。
5.1.2 学生对课文中的关键句子的理解和解释。
5.1.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5.2 教学重点5.2.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和理解。
5.2.2 学生对傅雷教育理念的把握和学习。
5.2.3 学生对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和运用。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学PPT6.1.1 制作涵盖课文内容、傅雷简介、家书背景等PPT,用于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6.1.2 PPT中插入相关图片、音乐等元素,增强课堂氛围。
6.1.3 PPT设计简洁明了,字体大小适中,方便学生观看。
七、教学过程7.1 课堂导入7.1.1 教师播放傅雷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对其有一定了解。
人教版《傅雷家书两则》教案
![人教版《傅雷家书两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87905c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4c.png)
人教版《傅雷家书两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傅雷家书两则》。
(2)理解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意义。
(3)了解傅雷的生平背景和家庭教育观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会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父母亲情的尊重和理解。
(2)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珍惜家庭亲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傅雷家书两则》。
(2)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家庭教育观念。
2. 教学难点:(1)解释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意义。
(2)学会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傅雷的生平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傅雷家书两则》。
(2)学生自主探究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2)教师点评并指导学生。
4. 探究学习:(1)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
(2)教师点评并指导学生。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傅雷家书两则》。
2. 写一篇关于家庭教育的感悟文章。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傅雷家书两则》。
2. 学生能够理解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意义。
3. 学生能够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4. 学生能够珍惜家庭亲情,学会感恩。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傅雷的生平事迹和家庭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文章背景。
2. 情感教育:以情促知,以知传情,将情感教育贯穿于教学始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共鸣。
3. 互动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活力和学生的思维能力。
4. 启发引导: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语文课文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语文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2c4ec88f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5.png)
圆明园鉴碧亭介绍圆明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原名“圆明山庄”,后更名为圆明园。
圆明园鉴碧亭是圆明园中一处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建筑,被誉为园内一颗璀璨的明珠。
圆明园鉴碧亭位于圆明园湖区的东北角,是园内主要纪念建筑之一。
鉴碧亭的得名源于其建筑风格与经典园林建筑“碧琳仪式台”相似,而碧琳仪式台又是江南园林中供人静赏湖景的一种建筑形式。
鉴碧亭是仿古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
鉴碧亭建筑风格优美,虽然只是一座单层建筑,但其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表现了古代建筑的艺术魅力。
整座建筑呈方形,四周以亭柱为支撑,亭顶覆以青色琉璃瓦,整体呈现出色彩明快的风格。
亭内设有一个小小的观景平台,供人观赏园林美景。
亭内四周布置着精美的景物,如假山、湖泊、花草等,为游客营造出一种宜人的环境氛围。
鉴碧亭作为圆明园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纪念意义。
它见证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辉煌,也见证了那段历史上的磨难和无常。
在鉴碧亭之前,圆明园曾经是一处庞大而宏伟的皇家园林,占地面积约为3000多亩。
然而,在1860年的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中,圆明园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据史料记载,圆明园中的建筑多达数千座,收藏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和艺术品。
然而,战火中泯灭了这一独特的人文景观,鉴碧亭也不幸成为了这场浩劫的遗留痕迹。
虽然鉴碧亭实际上是一座重建的仿古建筑,但它所代表的是对古代园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通过重建仿古建筑,人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古代皇家园林的规模和建筑风格,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现代文明的发展。
鉴碧亭作为圆明园的一部分,也成为了国内外游客参观的重要景点之一。
如今,圆明园鉴碧亭已经实现了修复和整治,恢复了原有的风貌,并对外开放供游客参观。
游客可以在鉴碧亭内欣赏到园林美景,感受到古代皇家园林的魅力。
鉴碧亭的修复和开放,也为人们了解古代园林文化,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会。
综上所述,圆明园鉴碧亭是圆明园中一处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建筑,它的美丽建筑风格和历史纪念意义使其成为人们重要的参观景点。
人教版《傅雷家书两则》教案
![人教版《傅雷家书两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364bd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69.png)
人教版《傅雷家书两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傅雷家书》的背景和意义,感受傅雷夫妇对儿子的关爱和教育。
2.分析傅雷夫妇的教育观念,体会他们的人生智慧。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傅雷家书》的教育观念,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作技巧。
2.教学难点:分析傅雷夫妇的教育方法和人生智慧,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反思。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在上一节课中学到的关于《傅雷家书》的知识。
2.那么,大家觉得傅雷夫妇在信中会给儿子传递哪些教育观念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傅雷家书两则》。
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自主阅读《傅雷家书两则》,注意理解信中的内容和傅雷夫妇的教育观念。
2.阅读过程中,可以将自己认为重要或感人的句子画出来,以便于交流和分享。
三、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阅读《傅雷家书两则》的感悟,可以谈谈傅雷夫妇的教育观念和人生智慧。
a.傅雷夫妇对儿子的关爱和教育;b.傅雷夫妇的教育方法和人生智慧;c.如何将傅雷夫妇的教育观念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四、课堂小结2.引导同学们认识到,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我们要学会从家庭中汲取营养,为自己的成长助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傅雷夫妇的教育观念和人生智慧。
2.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家中是如何接受教育的,有哪些感悟。
二、学习书信格式1.请同学们观察《傅雷家书两则》的格式,了解书信的基本结构。
2.教师讲解书信的格式和写作技巧,包括称呼、问候语、、结束语等。
三、实践环节1.请同学们尝试给父母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和成长感悟。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同学们解决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2.引导同学们认识到,通过书信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与家人沟通,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傅雷夫妇的教育观念和人生智慧。
2.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家中是如何接受教育的,有哪些感悟。
人教版《傅雷家书两则》教案
![人教版《傅雷家书两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8ce708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4b.png)
人教版《傅雷家书两则》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傅雷家书》的背景及作者傅雷的生平和成就。
2. 引导学生关注家书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内容:1. 介绍《傅雷家书》的成书背景及作者傅雷。
2. 分析家书在家庭教育中的价值。
教学步骤:1. 播放一段关于傅雷的纪录片,让学生对傅雷有初步的了解。
2. 引导学生探讨家书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第二章:文本解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傅雷家书两则》的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解析《傅雷家书两则》的主要内容。
2. 分析傅雷的教育观念。
教学步骤:1. 让学生自读《傅雷家书两则》,理解主要内容。
3. 教师进行讲解和分析,深入解读文本。
第三章:情感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傅雷对儿子的关爱和教育意图。
2. 培养学生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内容:1. 分析傅雷在家书中表达的父爱和教育观念。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
教学步骤:1. 让学生感受傅雷在家书中的父爱和教育意图。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教育经历。
第四章:拓展阅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家书文化。
2. 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内容:1. 推荐一些著名的家书作品。
2. 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教学步骤:1. 向学生推荐一些著名的家书作品。
2. 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家书进行阅读。
3. 组织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培养学生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内容: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步骤: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 布置作业,让学生深入思考家庭教育的意义。
第六章:比较分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比较不同作者的家书风格。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选择其他著名的家书作品,进行比较分析。
2. 探讨不同作者的家书风格和家庭教育观念。
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
![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60b18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6c.png)
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傅雷家书》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分析傅雷夫妇教育子女的方式和理念。
3.感受傅雷家书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教学重点:1.掌握《傅雷家书》的基本内容。
2.领悟傅雷夫妇的教育方法。
教学难点:1.深刻理解傅雷家书中的教育思想。
2.运用傅雷家书中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向学生简要介绍傅雷及其家书的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傅雷家书两则》,理解其中的内容。
三、课堂讲解1.讲解《傅雷家书》的基本内容,包括傅雷夫妇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2.分析傅雷家书中的经典语句,让学生感受其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四、案例分析1.让学生从《傅雷家书两则》中选择一则,分析傅雷夫妇的教育方法。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五、互动环节1.让学生谈谈自己家庭教育的情况,分享家庭教育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傅雷家书中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六、课后作业2.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尝试运用傅雷家书中的教育方法,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导入1.简介傅雷及其家书:傅雷,我国著名翻译家、教育家。
他的家书是给儿子傅聪和傅敏的信,记录了傅雷夫妇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和理念。
2.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家庭教育重要吗?为什么?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傅雷家书两则》,理解其中的内容。
三、课堂讲解1.讲解《傅雷家书》的基本内容:傅雷夫妇重视家庭教育,注重培养子女的品德、兴趣和能力。
傅雷夫妇关注子女的成长,给予他们关爱和指导。
傅雷家书中的教育方法具有时代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分析傅雷家书中的经典语句:“教育不是灌输,而是激发。
”“父母在子女面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
”“一个人要想在世界上站得住脚,必须要有自己的真本事。
”四、案例分析1.让学生从《傅雷家书两则》中选择一则,分析傅雷夫妇的教育方法。
《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
![《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bbb2f68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f2.png)
《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教学依据】世上有一座桥,这座桥便是成长的桥。
它是父母用自己的青春为子女搭起的一座生命之桥,是用希望和奉献搭起的一座通向成功和幸福的桥梁。
傅雷和他的夫人就为他们的儿子搭起了这样一座桥梁。
《傅雷家书》,摘编了1950年至1966年间傅雷先生及其夫人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180多封家信,其中大部分是写给后来成为著名钢琴演奏家的大儿子傅聪的信件。
在信中,父子俩一起讨论艺术,研究乐曲的内涵,交流对事物的看法,虽无母子通信时那种嘘寒问暖,但他们之间的默契却是其他无论什么都无法代替的。
正如傅雷在给傅聪的信中这样说道:“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 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
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的一些青年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从中我们可以得知,贯穿全书的情意,就是要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而且,从这些“长篇累牍”中,确可见一个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并且不断地以一个长者的人生体验、艺术心得与生活智慧作为孩子的明灯,处处闪耀着深刻隽语。
精选的《傅雷家书两则》,就似全书的一个缩影。
这两封家书,第一封,写于儿子精神消沉之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第二封,写于儿子取得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之时,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
前者,如和风细雨,款款相慰;后者,则满怀欣喜,激情洋溢。
前者,偏重理性;后者,充满感情。
这篇课文从两个方面表达出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了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
人教版《傅雷家书两则》教案
![人教版《傅雷家书两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44dd56284ac850ac02427e.png)
人教版《傅雷家信两则》教课设计一、教课目的:1、领会书信中感情的表露和真理的说明。
2、领会两封信中的联系及“坚毅”的含义。
3、试试用书信与同学、朋友、师进步行友善的沟通。
二、教课要点、难点:1、“坚毅”的含义。
2、第 2 封信中真理的说明。
三、教课时数:安排 2 课时。
四、教具、教法:多媒体教课;学生自主研究议论与老师解说联合。
第 1课时(说明:第一封信内容简单,学生理解较易,教课时宜以学生自主议论、研究为主。
)一、导入新课:简介人物:傅雷(1908— 1966)傅聪的相关介绍(要修业生课前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的资料。
)二、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问题。
1、这封信是傅雷在儿子什么心境下写的?找出句子。
明确:种情低沉的情况,此后是会有的⋯⋯2、开什么称号?明确:称号:“ ,的孩子。
”称号起了慰儿子,他以感情上的安慰。
3、于情的高低起伏,傅雷儿子提出了哪些忠告?明确:(1)面情上起伏跌荡的正确度之一:泰然之,保持心理相当均衡。
(2)面情上起伏跌荡的正确度之二:正,沉着待,底感悟,引借。
4、文中有两生的比,找出并领会其含。
明确:( 1)太阳太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比明控制情的必需性,否只会事与愿违。
)( 2)像着古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
(恰到好处地表达出傅雷要求儿子在回顾旧事的候要以一种沉静的心,做到沉着、洒脱。
)三、与:参照文段落次的区分,学生明确第一封信次及其粗心,并区分的方法与领会。
明确:四、讲堂练习:理解以下词语的形、音、义。
舐()犊之情:重蹈覆辙:庸碌:惊心动魄:凭吊:第 2课时一、导入:多媒体播放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的VCD片段。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领会“坚毅”的详细含义。
(学生疏组朗诵课文)提示:这是本课学习的要点,教课时应指导学生找出详细语句。
明确:“坚毅”有双方面的表现:( 1)在失败时,精神低沉时:(第一封信)“可以从客观的立场剖析前因结果,做未来的借鉴,免得重蹈覆辙。
有关于《傅雷家书两则》的教案
![有关于《傅雷家书两则》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a2f62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6.png)
一、教案简介课题名称:《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教材版本: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傅雷家书两则》的背景,把握书信的基本格式;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傅雷先生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傅雷先生对儿子的关爱和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教学重点:1. 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2. 理解《傅雷家书两则》的内容,体会傅雷先生的教育方法。
教学难点:1. 书信格式的运用;2. 傅雷教育理念的深入理解。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熟读《傅雷家书两则》,了解教材内容和要求;2. 收集与傅雷先生相关的资料,以便进行拓展教学。
学生准备:1. 预习《傅雷家书两则》,了解课文内容;2. 搜集书信样品,了解书信的基本格式。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书信的相关知识,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2. 介绍《傅雷家书两则》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傅雷家书两则》,理解课文内容;2. 学生合作探究,讨论傅雷先生的教育方法。
环节三:课堂讲解1. 讲解书信的基本格式,让学生学会书信的写作技巧;2. 分析《傅雷家书两则》中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环节四: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拟写一封给父母的信,体现傅雷教育方法;2. 学生互相交换信件,进行评价和修改。
环节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书信格式和傅雷教育方法的重要性;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表达对家庭教育的认识。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傅雷家书两则》,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 结合家庭实际情况,写一篇关于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查看教学效果,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鼓励学生在家庭教育中积极实践,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傅雷家书两则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傅雷家书两则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25346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9.png)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学设计1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学设计引言:傅雷先生的家书不仅是一份家风,更是一份教育哲学。
通过这两则家书,我们可以了解到傅雷先生的教育理念和他在教育儿女方面的实践,从而对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和教育理念也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
一、家书一:“读书赠言”这份家书通常被视为傅雷家书的代表作之一。
它是傅雷先生给他的十岁孙子写的一封信,信中写道:“读书是个好事情。
所以我希望你也喜欢读书。
”这封信长达三千字,内容详实,语言明快,既包括了对孙子学业的激励,也有让孙子学会待人处事的教诲。
教案设计:1. 阅读这份家书,让学生体会傅雷先生的教育理念以及对孙子的激励。
2. 谈论家长对孩子学业上怎样的激励最有效。
3. 邀请家长或老师向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如何让孩子热爱学习。
4. 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间进行讨论和互相学习。
5. 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以及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对学习的热爱。
二、家书二:“给女儿的一封信”这是傅雷先生给他的二女儿写的一份家书,信中他告诉女儿:“要时时刻刻牢记,一个人的幸福,并不只是自己的功劳。
”在信中,傅雷先生对女儿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诫她在人生的道路上要保持赤诚,坚毅和智慧,不能自我感到满足,也不能因他人的赞许而改变,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用心地去生活。
教案设计:1. 阅读这份家书,让学生了解傅雷先生的家庭教育理念以及信中所包含的道德观念和生命哲学。
2. 谈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并探讨生命中的责任和义务。
3. 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和观念,包括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对生命的认知以及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等。
4.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如何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倡导学生在生命的路途上要拥有坚强的信念,用心生活。
5. 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在成长的过程中要担负起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要为自我人生赋予更多的意义和价值。
人教版《傅雷家书两则》教案
![人教版《傅雷家书两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cf6da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22.png)
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傅雷及其作品《傅雷家书》的背景。
2. 理解教案设计的主题和目的。
教学内容:1. 介绍傅雷及其作品《傅雷家书》的背景。
2. 阐述教案设计的主题和目的。
教学步骤:1. 引入傅雷及其作品《傅雷家书》的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教案设计的主题和目的。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傅雷及其作品《傅雷家书》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教案设计主题和目的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阅读理解教学目标:1. 理解《傅雷家书两则》的内容和意义。
2. 分析并解读文本中的重要信息和细节。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阅读《傅雷家书两则》。
2. 分析并解读文本中的重要信息和细节。
教学步骤:2. 教师提问并引导学生讨论文本中的重要信息和细节。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傅雷家书两则》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文本中重要信息和细节的解读能力。
第三章:文本分析教学目标:1. 分析《傅雷家书两则》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
2. 探讨文本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分析《傅雷家书两则》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
2. 探讨文本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教学步骤:1. 学生自读《傅雷家书两则》。
2. 教师提问并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
3. 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对文本主题和情感表达的看法。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傅雷家书两则》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的分析能力。
2. 学生对文本主题和情感表达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思考与讨论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2.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文本中的观点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文本中的观点和价值观。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步骤:1. 学生自读《傅雷家书两则》。
2. 教师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3. 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对文本观点和价值观的看法。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文本观点和价值观的思考深度。
2. 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展示。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人教版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5ef6e88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93.png)
深入理解傅雷的教育理念:通过阅读《傅雷家书》全文和相关人物传记,深入了解傅的教育理念,包括他对艺术、人生和家庭教育的独特见解。
思考家书教育的现实意义:通过阅读家书教育论文,思考家书教育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探讨如何将家书教育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和家庭教育质量。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傅雷家书》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家书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家书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家书中的教育理念解决实际问题。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傅雷家书》相关评论和研究文章:为学生提供一些关于《傅雷家书》的评论和研究文章,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家书的价值和意义。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研究其他名人的家书:鼓励学生课后研究其他名人的家书,如巴金、鲁迅等,比较他们的教育观念和人生观,探讨家书对子女成长的影响。
访问亲人和长辈:鼓励学生课后访问亲人和长辈,了解他们对待子女教育的态度和方法,思考家书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 主题:谈音乐艺术与人生修养
- 重点:音乐艺术的理解与实践、人生修养的重要性
- 家书二:《傅雷家书·1955年1月26日》
- 主题:谈家庭亲情与个人成长
- 重点:家庭亲情的理解与珍惜、个人成长的引导与支持
4. 板书艺术性和趣味性:
(1)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如用音乐符号和家庭图片来表示家书的主题和重点。
4.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展示、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课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设计范文
![课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设计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f795d5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eb.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傅雷家书两则》的大意,把握作者傅雷的教育思想和家庭情感。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观点,进行思考和讨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通过分析和模仿,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的尊重和珍视。
(2)培养学生对人生、事业的执着和追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傅雷家书两则》的内容和结构。
(2)分析课文中的教育思想和家庭情感。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2)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观点,进行思考和讨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傅雷家书两则》的和作者。
(2)提问学生对家庭和亲情的理解和感受。
2. 阅读理解:(1)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教育思想和家庭情感。
(3)提问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3. 分析与讨论:(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2)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2. 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模仿和创作,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评价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和讨论,评价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文《傅雷家书两则》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和图片。
3. 写作纸张和文具。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育思想和家庭情感。
3. 采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九年级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cb9a0e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0.png)
九年级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傅雷家书两则》的内容。
(2)学会分析信件的格式和语言特点,了解书信体的写作技巧。
(3)认识傅雷的教育观念和家庭观念,理解他对于子女的期望和关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生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2)通过合作学习,探讨信件中的教育思想和家庭情感。
(3)通过探究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本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傅雷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理念,培养家庭亲情观念。
(2)学习傅雷的敬业精神和人格魅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信件格式和语言特点的掌握。
2. 傅雷教育观念和家庭观念的理解。
3. 文本分析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难点1. 信件格式和语言特点的应用。
2. 傅雷教育观念和家庭观念的深入理解。
3. 文本分析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傅雷家书两则》。
2. 参考资料关于傅雷的背景介绍。
3. 投影仪或白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简要介绍傅雷的背景和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提问:“家书”是什么?引入对《傅雷家书两则》的学习。
2. 自主学习2.1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2 学生合作学习,探讨信件的格式和语言特点,教师巡回指导。
3. 文本分析3.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信件的结构和内容,理解傅雷的教育观念和家庭观念。
3.2 学生探究学习,深入理解傅雷对子女的期望和关爱。
4. 阅读理解4.1 教师设计阅读理解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4.2 学生分享答案,教师点评和讲解。
5. 情感教育5.1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傅雷的关爱和教育理念,培养家庭亲情观念。
5.2 学生讨论如何将傅雷的教育思想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6. 课堂小结6.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信件格式和语言特点的重要性。
6.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傅雷家书两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体会书信中感情的流露和哲理的阐明。
2、体会两封信中的联系及“坚强”的含义。
3、尝试用书信与同学、朋友、师长进行友情的交流。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坚强”的含义。
2、第2封信中哲理的阐明。
三、教学时数:安排2课时。
四、教具、教法:多媒体教学;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与老师讲解结合。
第1课时
(说明:第一封信内容简单,学生理解较易,教学时宜以学生自主讨论、探究为主。
)
一、导入新课:
简介人物:傅雷(1908—1966)
傅聪的有关介绍
(要求学生课前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有关的材料。
)
二、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问题。
1、这封信是傅雷在儿子什么心境下写的?找出句子。
讨论明确:这种情绪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2、开头为什么这样称呼?
讨论明确:称呼:“聪,心爱的孩子。
”
这样称呼起了告慰儿子,给他以感情上的慰藉。
3、对于情绪的凹凸起伏,傅雷给儿子提出了哪些忠告?讨论明确:(1)面对情绪上起伏跌宕的正确态度之一:泰然处之,保持心理相当平均。
(2)面对情绪上起伏跌宕的正确态度之二:正视错误,清静对待,彻底感悟,引为借鉴。
4、课文中有两处生动的比喻,请找出并体会其含义。
讨论明确:(1)太阳太剧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性,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2)像对着古战场大凡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傅雷要求儿子在回首往事的时候要以一种清静的心态,做到清静、洒脱。
)
三、归纳与总结:
参照课文段落层次的划分,学生明确第一封书信层次及其大意,并总结划分的方法与体会。
明确:
四、课堂练习:
理解下列词语的形、音、义。
舐()犊之情:
重蹈覆辙:平庸:
惊心动魄:凭吊:
第2课时
一、导入:
多媒体播放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的VCD片段。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体会“坚强”的详尽含义。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
提示: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教学时应指导学生找出详尽语句。
明确:
“坚强”有两方面的表现:
(1)在失败时,精神消沉时:(第一封信)
“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所侵蚀。
(2)在胜利时:(第二封信)
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虚!
三、傅雷在儿子胜利时表达了他对儿子的赞赏,请找出详尽的语句,并理解傅雷对儿子的更高的要求。
明确:世界上最高的最结净的喜悦,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
(延伸体会:傅雷在此时用了激烈的心情表达了对儿子的赞赏与自豪。
试想像,在生活中别人或自己获得胜利时,你是怎样的感受?)
傅雷对儿子的赞美,浸透了他自己的人生体会与独到的感受,作为一个过来人,他更提出了要有“赤子之心”这样一个更高的要求。
要求儿子在艺术上“保有一颗结净的心灵”。
这是艺术的更高的境界,也是人生的至境,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
四、体会傅雷由儿子的胜利演奏表现想到克利斯朵夫,进而想到了新中国“复旦”的黎明时期,更想到了滔滔不绝的中华文明,这些相像表现了什么内容?
明确:这些想像激励着儿子在音乐上取得更高的成就,同时也洋溢着他对新中国的孔殷的期望和信心,要求儿子在艺术上要有气吞斗牛的表现。
五、课文最后一段:“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对这一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提示:这是本课学习上的一个难点,应留意指导学生用课文的语句去理解。
学生找出文中语句:
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
解决一个矛盾便是前进一步
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所以艺术没有止境
明确:这是傅雷鼓励儿子要英勇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在解决矛盾后追求艺术更高境界。
六、学生参照第1课时,自己划分并归纳段落大意。
七、总结:
八、布置课后练习:
1、摘抄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并体会其含义。
2、尝试给亲友、师长写一封友情交流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