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旅游行业发展与机遇分析
![旅游行业发展与机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bc3378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2d.png)
旅游行业发展与机遇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旅游观念的普及,旅游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对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机遇进行深入分析,并为旅游从业者和相关利益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1. 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1.1 国内旅游的兴起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休闲和旅游。
尤其是城市居民,他们面对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的同时,也对旅游进行了重新认识。
这导致国内旅游市场的迅速扩大,使得旅游行业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1.2 跨境旅游的繁荣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涉足跨境旅游。
无论是出于商务考察、文化交流还是度假休闲,跨境旅游已成为人们常见的选择。
这为旅游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提高了旅游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1.3 个性化旅游的兴起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旅游正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人们更加关注个人需求的满足,对旅游行程、住宿、饮食等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
因此,旅游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水平,以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
2. 旅游行业的机遇分析2.1 政策支持的机遇随着国家旅游战略的不断推进,旅游行业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政府在旅游行业方面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包括减免税收、建设旅游基础设施、提供财政支持等。
这为旅游企业提供了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也为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壮大创造了机遇。
2.2 旅游消费升级的机遇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也呈现出了升级的趋势。
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旅游观光,人们对旅游体验和服务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
因此,旅游企业可以通过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和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顾客的需求,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2.3 区域旅游合作的机遇随着国际间合作与交流日益加深,区域旅游合作成为一种重要的趋势。
各国政府和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共同开发旅游资源,提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同时,跨境旅游合作也可以扩大旅游市场规模,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
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24da1faef8941ea66e050d.png)
贵州省旅游产业开展战略分析贵州省是一个后开展地区,区域经济开展明显滞后。
贵州在旅游业开展方面已经具备雄厚的资源优势[1,2]。
它现在正面临着六大机遇:第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第二,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所带来的机遇;第三,新经济浪潮带来的机遇;第四,借鉴东部地区的经营管理经验的机遇;第五,即将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第六,假日经济的机遇等。
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大力开展旅游业,对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开展,带动区域经济腾飞具有重要意义。
贵州省旅游业开展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观念问题,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开展战略、管理体制与机制、品牌创立与景区建设、旅游促销和区域产业开展等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在后开展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 战略定位1.1 实施“科教兴省〞、“可持续开展〞和“开放带动〞三大战略这是贵州人民的明智选择。
这三大战略中,“科教兴省〞是根本,只有大力开展教育,“治穷先治愚〞,大力提高贵州人民的科技文化水平,贵州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富裕;“可持续开展〞是目标,贵州是生态极其脆弱的地带,开展旅游产业等,必须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在开展经济的同时,建设和开展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自然、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开展;“开放带动〞是手段,通过全方位改革开放,创新机制与体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社会环境,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借鉴外地的资金、人才和管理优势,实现贵州社会经济文化的腾飞。
1.2 后发制人中共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无疑对贵州省社会经济的开展,提供了绝好的机遇。
但如果只依靠自然资源的优势,走传统的资源导向型的经济道路,势必重蹈高投入、低产出,并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恶性循环,继续处于落后的传统经济境地。
因此,贵州省旅游产业的开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和方法,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开拓大市场,开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把旅游业开展成为区域的支柱产业,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开展。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4b5007b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6c.png)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近年来,文化旅游产业成为了世界各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许多国家都将文化旅游产业视为本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探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并分析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一部分:文化旅游产业的定义与意义文化旅游产业是指以文化为主导的旅游产业,融合了传统文化、历史遗产、艺术表演等元素,为游客提供文化体验和旅游服务。
其意义在于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提升地方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竞争力。
第二部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当前,许多国家都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柱产业。
例如,巴黎的卢浮宫、埃及的金字塔等文化遗产地成为旅游热点。
中国的长城、故宫等也吸引着大量游客。
同时,一些国家通过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农村旅游、生态旅游等新形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第三部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
首先,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保护好历史文化遗迹,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其次,要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消费能力。
此外,还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打造出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
第四部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路径为了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制定科学的发展路径。
首先,要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投资,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其次,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
此外,要加强跨部门协作,形成共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合力。
第五部分:文化旅游产业的经济影响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对文化传承和旅游业增长有促进作用,还对各地区的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可以增加地方就业机会,提升居民收入水平,促进乡村振兴和城市发展。
第六部分:文化旅游产业的社会影响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它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的交流和传播,推动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和包容。
其次,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还促进了公民身份意识的增强,加强了社会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
旅游业发展战略
![旅游业发展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95d3b29a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4.png)
旅游业发展战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逐渐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旅游不仅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还能够促进地区间的经济交流与文化交流。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旅游业发展战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旅游业现状分析在制定旅游业发展战略之前,我们首先要对当前的旅游业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
目前,旅游业在我国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不仅在国内贡献了大量的经济收入,还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游客。
与此同时,国内旅游者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然而,虽然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旅游产品单一、服务质量不高等。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套旅游业发展战略来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业发展战略的目标旅游业发展战略的目标是通过增加旅游投资、改善旅游服务、拓宽旅游市场等手段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实现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具体目标包括:1.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加强对游客的接待和服务能力。
2. 拓宽旅游市场:积极引进新的旅游产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创新意义的旅游线路,提高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3. 深化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加强旅游与餐饮、酒店、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合作,形成旅游产业链条,提升整个产业群体的竞争力。
4. 促进文化交流与体验:推动旅游与文化、艺术、体育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三、旅游业发展战略的措施在实现旅游业发展目标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落实旅游发展战略。
1. 增加旅游投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旅游投资,通过投资兴建景区、提升旅游设施等方式,提高旅游产业的投资热情和效益。
2. 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建立健全旅游服务投诉机制,更好地保障游客权益。
3. 开展旅游宣传推广:利用互联网、传统媒体等多种方式,宣传旅游目的地的特色和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
海南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海南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8a89638a680203d8ce2f2477.png)
海南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SWOT分析法(自我诊断方法)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现实情况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的、如何去规避的因素,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
文中借助这一方法,对海南旅游业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适合海南旅游业实际的发展战略。
(-)优势(Strengths)分析1.海南区位独特,旅游资源丰富国家旅游局编制的《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认为,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格局中,海南是唯…具备条件建成热带海岛海滨旅游度假胜地的地区。
海南是我国唯的热带岛屿省份,中国第一个生态省,位于东经108度37分-111度05分,北纬18度10分-20度10分之间,年平均气温23-25℃,最冷的2月平均16-20C,最热的8月为25——29C,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长夏无冬、四季如春。
海南具备国际旅游流行的五大要素——阳光、海水、沙滩、绿色植被和洁净空气,在我国,能与世界著名的海岛度假胜地夏威夷、巴厘岛、普吉岛等相媲美的只有海南.在海南岛长达1528千米的海岸线上,沙岸约占50-60%,沙滩宽数百米至1000多米不等,向海面坡度一般为5。
缓缓延伸;多数地方风平浪静,海水清澈,沙白如絮,清洁柔软;岸边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海水温度一般为18-30℃,阳光充足明媚,一年中多数时候可进行海浴、日光浴、沙浴和风浴。
热带海岛风情、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众多的民族,造就了海南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
三亚万年人类遗址落笔洞表明,远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海南历史文化遗迹保存完整,有着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石山火山口及其火山溶洞,有一批史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很高的人文景点:五公祠、琼台书院、东坡书院、宋庆龄故居,及明代名臣邱浚和清官海瑞的墓陵等。
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441381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80.png)
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分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旅游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而且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生活体验和旅行体验。
但是,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也给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压力,如何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保持竞争优势并实现稳定发展成为了每一个旅游从业者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一、旅游市场发展趋势1. 国内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国内旅游市场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达到59.32亿人次,同比增长10.8%。
在此基础上,国内旅游业的年均增长率预计将保持在10%以上。
这种高速增长的趋势不仅为旅游从业者提供了无限商机,而且也为国家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2. 旅游市场结构的多元化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拓宽和多元化,旅游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旅游产品和服务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从传统的景区、酒店、餐饮等服务向更广泛的旅游领域延伸,如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农业旅游、体育旅游等,有效地满足了不同层次旅游市场需求。
3. 自由行时代的到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旅游需求的多样化,自由行越来越成为旅游市场的主流方式。
自由行以其自由、独立、个性化等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同时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新兴业态如OTA(在线旅游平台)、民宿、打车软件等随之而来。
二、旅游产业发展趋势1. 线上线下融合成为发展方向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智能设备的不断发展,线上消费市场不断增大,线上旅游市场成为旅游市场中日益重要的一部分。
同时,原本线下独占的传统旅游市场也面临线上平台的竞争。
因此,线上线下融合成为了旅游行业势在必行的发展方向。
2. 旅游产品个性化定制需求日益增加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促使旅游产品不应再是单一、标准化的线性产品,而应考虑旅游产品的多样化、个性化和可定制性。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旅游发展战略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旅游发展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e630b39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39.png)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旅游发展战略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
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战略对于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旅游发展战略。
一、提倡文化保护与传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对本土文化的尊重、保护与传承。
在制定旅游发展战略时,应注重挖掘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推动文化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为此,政府应加大对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提供资金支持,推动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工作。
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对于提升旅游业的发展水平至关重要。
在旅游发展战略中,应注重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交通、通信、酒店、景区服务等方面的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和服务。
同时,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促进旅游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三、开展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市场营销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旅游发展战略中,应注重开展市场调研,了解游客的需求和偏好。
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通过市场品牌推广、线上线下宣传推广等手段,扩大文化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国际旅游交流合作等方式,吸引更多外国游客来我国旅游,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四、加强人才培养与创新研发人才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旅游发展战略中,应注重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
同时,要鼓励创新研发,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科技创新。
加强高校与产业界的深度合作,建立人才培养与科研机制,提供更好的科研环境和创新平台,培养出更多旅游专业人才和创新型企业。
五、加强国家旅游品牌建设国家旅游品牌的建设是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制定旅游发展战略时,应注重加强国家品牌推广,树立和提升国家旅游形象和知名度。
通过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游客,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分析与预测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分析与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0ef6b529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2.png)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分析与预测随着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旅游业成为了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
这里,我们将从多个方面分析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中国旅游业的现状分析1.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了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旅游消费占国内消费总额的比重逐年增大。
同时,旅游业也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创造了马蜂多计的财富。
2. 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中国的旅游市场非常庞大,市场份额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规模均处于不断增长之中。
尤其是随着旅游品质的提升,国内游成为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首选,旅游消费水平不断提升。
但是,中国旅游业在发展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旅游资源的不合理开发、旅游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
二、中国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趋势1. 未来旅游市场的规模有望继续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未来十年内,中国旅游市场的规模有望再次翻倍。
特别是在建构新的文化新旅游时代下,越来越多的游客将充分领略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2. 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加速未来的旅游产品不仅仅是凭借着门票、景点或美食,更是将提供全方位的旅游服务体系,如精准化的定位、个性化的定制、线上线下联动的旅游产品等等。
未来的旅游产品将会通过多元化、高品质和个性化的服务来满足游客的需求。
3. 旅游技术的不断革新未来,旅游技术将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例如:AR/VR、AI等技术将被广泛应用,旅行消费者将会更加便捷地规划旅游路线;而旅游企业则可以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行业趋势预测等数据进行分析,实现旅游企业数字化运营,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
4. 文化旅游的前景广阔近年来,随着人们审美的不断提升,文化旅游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不少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景点通过开发旅游市场,实现了资源变资产,传统手工艺制品、传统医药、佛教文化、历史文化等都可以通过旅游从而实现文化保护和文化传承,这些文化旅游产品也将成为未来重要的旅游类型。
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144713ea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5.png)
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情况一、旅游产业总体发展情况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得到了快速、持续的发展。
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不断完善,旅游市场日益活跃。
据统计,2019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达到了6.6万亿元,同比增长9.4%,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同时,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不断提高,成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旅游产业规模与增长我国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
据统计,2019年,全国旅游业直接收入达到5.5万亿元,占GDP的5.5%,间接收入达到1.1万亿元,占GDP的11.3%。
同时,旅游业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商业服务、文化娱乐等。
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将达到10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
三、旅游产业市场结构、竞争格局分析我国旅游产业市场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竞争激烈的格局。
从市场主体来看,主要包括旅游景区、旅行社、酒店、航空公司等。
其中,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的核心,旅行社是旅游产业的龙头。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呈现出大型旅游企业主导、中小旅游企业竞争激烈的格局。
同时,旅游产业的政策环境也不断优化,为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旅游产业市场痛点、机遇分析我国旅游产业市场存在一些痛点,如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服务质量不稳定、旅游安全问题等。
同时,也存在一些机遇,如消费升级、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等。
针对这些痛点和机遇,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强旅游产品创新、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旅游安全管理等。
五、旅游产业重点企业分析我国旅游产业中的重点企业包括携程、去哪儿、途牛等在线旅游企业。
这些企业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实现了对旅游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
其中,携程是我国最大的在线旅游企业,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
这些重点企业的发展,为我国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六、旅游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未来,我国旅游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持续的发展态势。
南京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设想
![南京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设想](https://img.taocdn.com/s3/m/d09b1c5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f.png)
南京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设想引言南京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具有广阔的旅游发展潜力。
本文旨在分析南京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设想。
一、南京市旅游业发展现状1. 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南京作为中国古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南京城墙、明孝陵、夫子庙等著名景点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的光临。
得益于悠久的历史积淀,南京在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2. 自然景观的吸引力南京地处长江流域,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
钟山风景区、瞻园、玄武湖等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光顾。
南京市政府通过保护自然环境和开发旅游资源,不断提升自然景观的吸引力。
3. 旅游基础设施的改善近年来,南京市大力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加快了旅游交通网络的建设,提升了旅游设施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同时,南京市加大对旅游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旅游业发展。
4. 国内外游客数量的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能力的增强,旅游成为了人们休闲度假的重要方式。
南京市充分利用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游客数量不断增长,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二、南京市旅游业发展战略设想1. 提升品质,塑造品牌南京市旅游业发展应注重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
通过开展文化体验活动、推出精品旅游产品等方式,提升游客对南京旅游的满意度,形成品牌效应,吸引更多游客。
2. 创新营销,拓宽渠道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南京市可以通过创新营销策略,拓宽市场渠道。
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线上推广,并加强与旅行社、OTA平台的合作,提升南京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访。
3. 多元发展,形成产业链南京市旅游业不应仅仅局限于景点的开发和旅游设施的建设,还应注重发展与旅游相关的产业,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
可以发展旅游休闲业、文化创意产业、特色美食产业等,与旅游业相互促进,实现多元化发展。
4. 提升旅游体验,改善服务南京市应注重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改善旅游服务。
旅游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旅游发展战略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dd3abb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ca.png)
旅游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旅游发展战略研究报告1. 研究背景旅游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提升国家形象、刺激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因此,制定旅游发展战略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2. 研究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研究和分析旅游发展战略,探讨如何制定有效的旅游发展战略,以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3. 主要内容(1)分析市场需求:通过调查、研究市场需求,了解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和偏好,为制定旅游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2)优化旅游资源:对于一个地区而言,旅游资源是其发展旅游业的基础。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旅游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价值,提升旅游吸引力。
(3)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改善旅游服务设施和环境,提高服务质量。
(4)多元化产品开发:根据市场需求和游客偏好,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5)加强市场推广:通过市场营销手段,提升地区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更多游客。
4. 研究方法本报告采用了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等方法,综合研究和分析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制定旅游发展战略提供有力的依据。
5. 结论和建议(1)制定旅游发展战略应综合考虑市场需求、旅游资源、旅游服务以及市场推广等因素,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生态系统。
(2)优化旅游资源的规划和管理,确保其能够最大程度地吸引游客,并且能够可持续发展。
(3)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培养专业化的旅游从业人员,改善旅游服务设施和环境,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4)开发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提高游客的停留时间和消费水平。
(5)加强市场推广,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宣传和推广地区旅游,提升其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制定旅游发展战略是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研究和分析市场需求、优化旅游资源、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多元化产品开发和加强市场推广等措施,能够为制定有效的旅游发展战略提供有力的依据。
安庆市旅游发展与策略分析
![安庆市旅游发展与策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01f5f41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17.png)
安庆市旅游发展与策略分析一、安庆市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二、安庆市旅游资源优势分析三、安庆市旅游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四、安庆市旅游发展的战略构想及路径探讨五、安庆市旅游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策略一、安庆市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安庆市地处皖西南,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在皖南旅游城市中具有独特性和竞争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目前,安庆市旅游整体发展水平与趋势良好,但旅游产业的单一发展模式及旅游产品的公共性较强仍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安庆市旅游资源优势分析安庆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文化资源优势。
其拥有道教圣地——九华山、五岳之一——天柱山、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徽黄山的主要突破口——翡翠温泉,以及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地方特色小吃等,具有较强的旅游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安庆市旅游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当前,安庆市旅游市场已初具规模,旅游收入呈逐年增长。
同时,由于龙头企业对市场的垄断和旅游产品的单一,导致市场竞争格局不尽完善,市场需求不足,旅游消费结构单一。
此外,旅游服务的质量也亟需提高。
四、安庆市旅游发展的战略构想及路径探讨针对安庆市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应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主要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完善旅游产品供给体系,推出个性化、差异化的旅游产品。
二是通过“多走一步”、加强旅游业的组织与管理。
三是加强旅游市场的积极宣传与推广。
需要深入了解安庆市旅游的消费市场及市场需求,推进旅游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五、安庆市旅游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策略安庆市作为一个具有较强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的旅游城市,应注重旅游品牌建设,通过树立鲜明的旅游市场形象和品牌形象,提高旅游市场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市场竞争力。
此外,在市场推广策略方面,应加强市场数据分析,寻找市场发展机遇,满足市场需求,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案例分析一、九华山旅游开发九华山被誉为道家的圣地,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自然景观。
在九华山的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注重发掘其历史文化价值,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中体现出其独特性和文化底蕴,同时注重构建完善的旅游产品供给体系和管理体制,加强对游客人群的分类、管理和服务,从而提高九华山旅游的品质和特色。
旅游策划书产业规划3篇
![旅游策划书产业规划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99b366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b1.png)
旅游策划书产业规划3篇篇一《旅游策划书产业规划》一、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旅游产业正迎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
本旅游策划书产业规划旨在深入分析市场需求、挖掘区域特色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推动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地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注入新的活力。
二、市场分析(一)宏观环境(二)市场需求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包括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生态旅游、主题旅游等多种类型。
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在线旅游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三)竞争态势旅游市场竞争激烈,既有传统的旅游目的地,也有新兴的旅游项目和品牌。
需要通过提升产品品质、打造独特品牌形象来脱颖而出。
三、产业定位(一)目标市场以本地及周边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市场,同时积极拓展国内和国际旅游市场。
(二)产品定位打造具有地域特色、文化内涵丰富、体验性强的旅游产品,包括自然风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民俗风情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
(三)品牌定位树立“[具体品牌名称]”旅游品牌,强调品质、特色和服务,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发展策略(一)资源整合与开发对区域内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和整合,重点开发具有独特魅力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迹、民俗文化等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二)产品创新与升级不断推出新颖、独特的旅游产品,如特色主题旅游活动、定制化旅游服务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同时,加强旅游产品的包装和营销,提升产品吸引力。
(三)基础设施建设(四)市场营销与推广制定全方位的市场营销策略,包括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推广方式,利用社交媒体、旅游展会、广告宣传等手段,提高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加强与旅行社、旅游电商等合作,拓展客源渠道。
(五)人才培养与引进重视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吸引旅游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加入旅游产业发展。
五、实施步骤(一)近期(1-2 年)完成旅游资源普查和规划编制,启动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开展市场营销推广活动,提升旅游品牌知名度。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与战略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与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4728ea5c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09.png)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与战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掌握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并制定合适的战略,成为了旅游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旅游业发展趋势1.个性化定制旅游成为新热点近年来,受到消费升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追求旅游体验的个性化和定制化,特别是随着年轻游客的增多,世界范围内的独立旅游和体验式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
因此,发展个性化定制旅游成为了未来旅游业的一个热点和趋势。
2.智慧旅游加速走向普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旅游业也开始向智慧旅游转变。
智慧旅游是以智能终端为媒介,依托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打造智能旅游服务系统和全方位旅游体验,成为了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未来,智慧旅游将进一步推进旅游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3.文化+旅游成为新方向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旅游业将通过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打造独特的文化旅游品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文化体验的需求。
同时,文化+旅游也将为相关产业提供更多的商机和发展空间。
二、旅游业发展战略1.打造个性化定制旅游服务旅游企业应关注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积极打造个性化定制旅游服务。
通过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针对不同的旅游消费群体提供个性化定制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做到更加细致周到的服务。
2.推进旅游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旅游企业需要抓住信息化发展的机遇,推进旅游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推动智慧旅游的发展,优化信息化服务体系,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3.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推动文化旅游发展旅游企业应该注重本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开发,建立和完善本土文化旅游体系。
通过打造文化旅游线路、主题旅游产品等方式,推动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文化体验的需求。
4.促进旅游业与周边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旅游业作为一项庞大的产业,因为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联系紧密,所以需要促进旅游业与周边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8fb7ffe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21.png)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文化内涵的追求不断升级,旅游业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之一,也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
文化旅游产业在旅游业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成为一个被大家关注的焦点。
与此同时,中国的文化旅游产业亟待加快发展。
本文旨在探究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
一、市场形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受到市场形势的影响。
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的旅游需求的增长是文化旅游发展的基本市场形势。
当前我国旅游市场的特点是,旅游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旅游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市场呈现多层次、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的发展趋势,文化旅游消费呈现多样化的发展,其中文化旅游品牌效应越来越凸显。
文化旅游产业的市场形势向好,需要政府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和加强对文化旅游开发投资的力度,以更好地激发市场的巨大潜力。
二、发展策略1、建设文化旅游品牌要建设文化旅游品牌,需要首先将文化旅游业作为丰富旅游产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需加强旅游产品创新,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文化旅游产品要注重文化价值、旅游消费趋势和市场需求。
同时还需关注旅游消费者体验,在服务过程中注重细节和个性化服务,来打造全新的文化旅游品牌。
2、深化旅游文化与金融合作如何为文化旅游产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已经成为了业内人士广泛的关注的话题。
银行和保险公司作为金融机构,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可以通过开展专项融资、保险等业务,来降低文化旅游企业的融资负担和风险,从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3、加强文化旅游产业与国际接轨文化旅游发展与国际接轨的发展策略,是迫切需要推进的。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
比如,加强与国际旅游组织的合作、拓宽文化旅游交流渠道、建设文化旅游服务平台、加强文化旅游人才培养等,这些都是推进文化旅游产业与国际接轨的关键举措。
三、市场前景文化旅游产业的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旅游品质和文化内涵的追求不断提高,对文化旅游产品需求潜力的释放也逐渐加速,文化旅游的主题、渠道、形式、手段以及创意和设计等均有大幅提升的空间。
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57eb9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2d.png)
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摘要】云南是中国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历史底蕴。
本文通过SWOT分析,对云南旅游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
云南旅游产业的优势包括丰富的旅游资源、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劣势则主要体现在交通不便利、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等方面。
而机会和挑战则分别来自于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旅游市场竞争的激烈。
通过对SWOT分析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云南旅游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需要面对诸多挑战。
本文提出了发展建议,展望了未来并对文章进行了总结,为云南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云南、旅游产业、SWOT分析、优势、劣势、机会、挑战、发展建议、展望未来、结论、旅游资源、地理优势、多元文化、生态环境、人才储备、政策支持、旅游市场、竞争压力、人文历史、交通建设、数字化转型。
1. 引言1.1 简介云南是我国西南部的一个旅游胜地,素有“云南神奇之地、人间仙境”之称。
作为中国的一个旅游重要省份,云南旅游业一直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壮大,云南也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本文将从云南旅游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等方面进行SWOT分析,以便为云南旅游产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通过对云南旅游产业的SWOT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云南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同时针对劣势和挑战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推动云南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到此结束。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对云南旅游产业进行SWOT分析,以揭示该行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为云南旅游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深入分析云南旅游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该行业的优势所在,提出有效的发展建议,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研究旨在为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促进云南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推动云南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和提升,为云南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分析贵州省是一个后发展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明显滞后。
贵州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已经具备雄厚的资源优势[1,2]。
它现在正面临着六大机遇:第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第二,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所带来的机遇;第三,新经济浪潮带来的机遇;第四,借鉴东部地区的经营管理经验的机遇;第五,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第六,假日经济的机遇等。
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旅游业,对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带动区域经济腾飞具有重要意义。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观念问题,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发展战略、管理体制与机制、品牌创建与景区建设、旅游促销和区域产业发展等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在后发展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 战略定位1.1 实施“科教兴省”、“可持续发展”和“开放带动”三大战略这是贵州人民的明智选择。
这三大战略中,“科教兴省”是根本,只有大力发展教育,“治穷先治愚”,大力提高贵州人民的科技文化水平,贵州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富裕;“可持续发展”是目标,贵州是生态极其脆弱的地带,发展旅游产业等,必须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建设和发展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自然、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放带动”是手段,通过全方位改革开放,创新机制与体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社会环境,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借鉴外地的资金、人才和管理优势,实现贵州社会经济文化的腾飞。
1.2 后发制人中共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无疑对贵州省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机遇。
但如果只依靠自然资源的优势,走传统的资源导向型的经济道路,势必重蹈高投入、低产出,并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恶性循环,继续处于落后的传统经济境地。
因此,贵州省旅游产业的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和方法,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开拓大市场,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把旅游业发展成为区域的支柱产业,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贵州省旅游业要以知识化、信息化、数据化和国际化为主要特征的人类文明社会中的历史定位,通过体制与机制创新,实施以人才为本的旅游科技创新战略,以更新观念、提高人口素质为本的旅游开放带动战略,以资源、环境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区域产业结构的市场化调整和技术升级,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跨跃式大发展。
后发展地区,要想后来居上,就必须“敢为天下先”,创造制度与体制新优势。
只有通过创新体制与机制,优化投资环境,才能有效地解决资金与人才等问题。
想当年,深圳特区、海南省成立之时,吸引了多少人才,形成迁移大潮,势如“孔雀东南飞”,不就是因为人们看中了其制度与体制新优势吗?再如浙江省的温州、义乌、永康等地的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不也就是因为其具有制度与体制新优势吗?因此,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创造制度与体制新优势,对于后发展地区的贵州省来说,尤其重要。
要实现后发展地区的后发制人,就必须与东部地区广泛合作,借鉴其改革开放的经验,应用其已经取得的成果,吸取其失败的教训,最大限度地减少“摸石头过河”消耗的成本和时间,实现后来居上。
我们承认,要发展经济首先要发展教育。
但后发展地区经济条件不优越,不可能投入很多资金来发展教育,更何况今天的教育投入,不可能马上转变为区域的经济产出,这是一个长远的发展过程。
这也正是落后地区为何教育投入严重滞后的原因。
因此,我们认为,通过教育培养人才固然重要,但对于社会经济后发展地区来说,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好现有人才的作用,才是最重要的。
不然的话,培养的人才大量流失,后发展地区要后发制人,就是一句空话。
贵州省如何创造制度和体制新优势?笔者认为,在众多产业中,旅游业关联度最大,开放程度又最高,因此有条件在制度和体制方面实现跨越,率先与国际接轨、与东部地区接轨。
如实现改革产权制度、改革人事制度等,改革投资体制实现多元化投资体系,大规模吸收东部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实现跨越式发展。
有人担心,西部地区观念落后,改革会遇到预想不到的困难。
我们承认观念落后是一个问题,但我们决不能等待观念转变,换句话说,没有阻力的改革是不存在的,在一定程度上观念的转变是只有靠强制性的。
国家的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对于后发展地区来说,制度与体制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2 品牌创建与景区建设2.1 再造本底文化,形成优势品牌贵州的本底文化并不优越,如“夜郎自大”、“黔驴技穷”等,这很不利于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因此要再造贵州本底文化,形成优势品牌。
要结合西部大开发,创造体制与机制新优势,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千方百计积聚人才,实现人杰地灵;要及时发掘与创造贵州的闪光点,结合“遵义会议”、“茅台酒文化”等优势资源,运用文学创作等手段塑造贵州的形象;结合“黄果树”等著名旅游资源精心创造旅游精品和旅游示范工程,形成优势品牌。
2.2 寻求切入点,择优开发精品与优势黄果树瀑布——世界瀑布博物馆:世界上的瀑布景观不少,贵州黄果树瀑布是世界第二大瀑布,但要形成无可替代的吸引力,就必须创造特色,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系统、图片展览、夜游项目,通过软件建设,创造世界瀑布集锦,成为世界一绝。
织金洞、龙宫洞、天生桥——建设国家岩溶公园:黔中地区石灰岩分布集中,岩溶地貌类型齐全,这是贵州的一大优势。
可考虑利用国家正在实施地质公园计划的大好时机,精心设计积极创造条件力争列入首批国家地质公园计划,建设成为“世界岩溶地貌观止”,早日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集科教、旅游、娱乐为一体的基地。
红枫湖——高原避暑胜地、民俗博物馆:贵阳气候得天独厚,气温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素有“春城”和“南方的北戴河”的美誉。
我们认为“贵阳春城”比“昆明春城”更加宜人。
因为昆明的海拔比较高,紫外线较强;而贵阳的紫外线相对较弱,如今太阳黑子增多,紫外线异常强烈,“贵阳春城”更加迷人。
红枫湖,湖光山色,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是理想的避暑胜地。
建设红枫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可以考虑利用其岛屿较多和贵州少数民族多的优势,实施“一岛一族”,建立民俗博物馆,充分展示贵州真正的民俗文化。
舞阳河、习水自然保护区——世界最大的高原生态博物馆:由于交通、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这里目前仍然属于潜在的旅游资源,还不具备大规模的开发条件。
舞阳河、习水自然保护区作为科学考察旅游和生态旅游的重要目的地,首要的任务是发展教育,提高经济水平,强化保护意识,将其建设成为世界最大的高原生态博物馆。
我们认为,只有区域人口素质、经济、交通及管理等相关条件具备了,舞阳河、习水等地才适宜开展大规模的大众化旅游。
目前讨论发展大众化旅游业,为时尚早。
3 旅游促销3.1 市场定位与市场细分旅游市场定位与市场细分是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如上所述,贵州的品牌优势重要在于瀑布、岩溶、气候、民族等,因此其吸引对象应该是度假避暑的都市人群,国内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地区为主,国际则以热带和亚热带的大都市为主。
在此区域范围内,又以与中华文化有渊源关系或对中华民俗文化向往的人群为主。
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宣传促销和旅游服务,是发展贵州旅游业成败的关键。
贵州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千万不可不分主次先后,盲目草率开发,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根据目标旅游市场的需求特点,要不断转换卖点,实现有效供给。
3.2 优化宣传与促销系统宣传与促销,是直接关系到区域旅游品牌创建和旅游市场开拓的大问题。
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说,如何抓住新闻热点和目标市场的注意力,进行营销策划、宣传与促销策略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比如,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太阳黑子增多,紫外线强,夏季酷暑难熬,宣传贵阳春城热忱欢迎来避暑度假;利用国家建设地质博物馆的时机,针对高等学校等目标市场大力进行贵州岩溶博物馆的宣传与促销,热忱欢迎旅游者来贵州考察修学。
抓住时机,利用电视、电台、报纸对细分的目标市场进行有效宣传和科学报道,把贵州的特色全方位展示出来,把更多的旅游消费者吸引到贵州来,不断拓展贵州旅游市场,扩大市场的有效需求。
4 整体开发与协调发展4.1 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城镇,发挥集聚效应,降低旅游产业成本和风险旅游产业是综合性和依托性强的第三产业,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城镇,建设和发展旅游设施,可以较大幅度降低旅游投入成本,减少旅游业发展的风险。
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集聚效应,加快区域城市化进程,促进城镇发展,实现城镇的辐射效应,通过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关联,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区域旅游业发展目标[3]。
4.2 转变观念、大力发展区域经济文化贯彻实施“三大战略”,全方位开放。
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机遇,积极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转变观念,“筑巢引凤”,借鉴东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创新体制与机制,最大限度地吸引人才、技术和资金,在维护国家整体利益的前提下,扩大合作领域和资源共享,加快旅游商品、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的生产,形成贵州特色菜系,丰富和发展贵州酒文化、岩溶文化、生态文化和民俗文化等。
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十分重要,除了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大力扶持和发展旅游教育与培训外,还必须建立健全机制(如上岗证),要求企业不断强化员工的培训,实施继续教育工程,发展教育产业,努力提高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和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文化水平及服务水平,扩大旅游市场的有效供给,提高旅游业经济效益,努力增加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的关联度,进而带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交通业是贵州社会经济发展,也是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贵州要尽快研究创建新的交通投资机制,大力引进资金,借鉴浙江省金温铁路的经验,加快发展股份制交通业。
我们认为,贵州的旅游交通业应以发展高等级旅游公路为主,适当发展支线旅游飞机。
以便满足不同层次的旅游消费者的需要。
宾馆业要完善结构,提高质量,形成特色。
贵州宾馆业不要盲目发展高星级宾馆,要针对国内旅游消费者的需要,大力发展中低档宾馆,完善结构,增加有效供给;贵州宾馆业要设法加强管理和营销,实施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绿色饭店,尽快提高质量,并形成特色。
努力使宾馆业成为贵州省的一大品牌,成为贵州重要的避暑度假旅游吸引物。
旅行社要完善管理体系,提高效益。
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贵州省旅行社可以考虑试行西方的旅行社垂直分类体系,尽快与国际接轨。
最大限度地开拓国内国际旅游市场,不断发掘新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提高旅游促销水平,强化市场竞争力,提高旅行社经济效益。
5 结语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后发展地区贵州旅游产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首要的问题是战略定位,在实施“科教兴省”、“可持续发展”和“开放带动”三大战略的基础上,创新体制与机制。
其次,要发展贵州的旅游业,就必须更新观念,在确保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基础上,面向目标市场,加快景区精品建设,创建品牌,并不断转换卖点,实现有效供给;优化旅游宣传和促销系统,不断开拓旅游市场,扩大有效需求,进而实现区域旅游经济系统的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