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规范
草业要发展,种业要先行。草种是生态环境建设、天然草原改良、人工草地建植、城乡绿化的特殊生产资料,更是确保中央惠牧政策落实、畜产品有效供给、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生态安全和草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草品种区域试验是草品种"选育-审定-推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品种审定的主要依据,是评价品种优劣的基础。只有通过严格、规范的区域试验,才能对品种材料做出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才能确保品种审定质量,才能为国家重大草原政策落实、草产业发展和草原建设工程实施提供良种支持。
自我国开展草品种审定以来,区域试验均由品种申报单位自行安排,试验区域、试验标准和对照品种选择等缺乏统一的标准,试验结果有很大程度的主观性,难以保证区域试验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2008年,在农业部财务司的大力支持下,启动了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项目,由全国畜牧总站组织实施,旨在通过第三方统一开展的区域试验获得科学、客观和公正的审定依据。通过各项目单位不懈努力,过去的5年中,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工作保持了健康、有序和持续的发展,取得了令人欣喜的阶段性成果。
一是区域试验网络初步建成。目前,国家草品种区试网的试验站(点)数量已达到51个,基本覆盖了我国主要牧草栽培区域,其中21个通过考核的试验点成为第一批"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国家级区试网的完善不仅为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统一安排区域试验提供了重要保障,还带动了省级区试网的建设。省级区试网将为各省区草品种审定工作提供科学、客观、公正的技术支撑。
二是区域试验结果获得广泛认同。截至今年4月底,国家区域试验网络已累计完成38个参试品种的多年多点测定试验,其中甘农7号紫花苜蓿等20个品种在区试中生产性能表现优异,通过了国家审定,即将进入到大面积推广阶段。各试验站(点)按照科学、统一的试验方案所获得的试验结果,已成为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新草品种的主要依据。申报者也对试验结果表示接受。
三是制度建设卓有成效。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5年间,全国畜牧总站制定了《草品种区域试验规范》、《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承试单位考核方法及标准》和61类草品种区域试验技术方案,各省区也依据《草品种区域试验规范》制定了项目实施、试验站建设管理、资金使用等方面配套办法和制度,确保了试验结果的科学、客观、公正和项目实施的规范、高效、安全。
四是项目经费大幅增加。2008年项目启动时,年度经费仅为500万元,2009年增至600万元,资金与项目任务相比缺口较大。但各项目单位想方设法
克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各年度区试任务。在全国畜牧总站积极争取下,农业部财务司综合考虑草品种区试工作的重要意义、国家草品种区试项目实施5年来取得的成效和实际困难,决定从2013年起将项目年度经费增加到1600万元。这将为下一个阶段的区试工作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促进区域试验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6年,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工作任务繁重,不仅要完成234份试验材料的区域试验、抗性评价和试验站点考核评价等常规工作,还要重点开展紫花苜蓿、多花黑麦草、柱花草、披碱草、苏丹草、结缕草等品种"三性"(即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的编制、验证完善和DNA指纹图谱辅助鉴定技术体系构建等相关工作,为下一步正式开展草品种"三性"测试进行技术储备。
国家农作物品种区试站建设仪器清单
区域试验是品种审定推广的科学依据,它包含有预备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新品种展示、示范等多个过程,建立农作物区域试验站可通过统一规范的试验管理,有效降低试验失败率及误差,缩短优良品种的选育审定推广速度,从而有效解决优良品种供应不足问题,进而完善农作物新品种创新体系,切实为增产增收作出贡献,推动良种事业的发展。托普云农特根据区域站建设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