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学案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咬文嚼字》学案

课前寄语

在现代汉语里,“咬文嚼字”并不是一个褒义词,它用来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精神实质。而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却借用这个词语来提倡“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治学精神。学习本文,一是要掌握文本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二是要养成咬文嚼字、随处留心玩索的习惯,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

预习与梳理

《咬文嚼字》选自《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表面上看,本文仿佛是一篇研究推敲文句、遣词造句的文章,实际上并非如此。朱光潜先生在本文中赋予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写作时要字斟句酌,讲究语言运用的准确、传神,力求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另外还涉及对作品语句的玩赏、品鉴。作者提倡咬文嚼字,是与他对文学创作的认识分不开的。作者认为:语言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关系,不是一表一里,一后一先,“思想是心理活动,它所借以活动的是事物的形象和语文,离开事物的形象和语文,思想无所凭借,便无从进行。在为思想所凭借时,语文便夹在思想里”。因此,“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这些观点,对理解本文至关重要。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安徽桐城人。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他的美学理论在中国当代美学流派中自成一派,影响甚大。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随笔,亦称杂文,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富有理趣。

1.注字音

2.写汉字

3.解词义

援例:引用成例。

平添:自然而然地增添;无端地增添。

流弊:滋生的或相沿而成的弊端。

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

锱铢必较: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

点铁成金:多比喻把不好的或平凡的事物改变成很好的事物。学富五车:形容书读得多,学问渊博。

才高八斗:形容富有文才。

自鸣得意:自己表示很得意(多含贬义)。

4.辨用法

(1)难免不免

当前叙利亚的形势______让人想到了利比亚,美国认定巴沙尔政权______倒台,但有人也认为,美国的看法未必正确,叙利亚毕竟不是利比亚。

提示

这两个虚词意思比较接近,都用作副词。“难免”指不容易避免,后面可以跟否定词,意思不变。除作状语外,还可以作谓语(常放在“是……的”中间)。“不免”侧重指免不了。后面只跟肯定形式。“不免”和“难免”同指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不如意的结果时,常常可以换用,如“脱离实际,难免(不免)要犯错误”。

(2)不即不离若即若离

①不知道你是否留意到,当一队自行车选手在公路上行驶,他们总喜欢______、衔尾相随。

②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一直______,有利益就联系紧密,有冲突就拉开距离。

提示

两者构词形式相似,也都表示关系“不亲密”,但侧重点不同。“不即不离”指对人既不接近,也不疏远,侧重点在“不离”。“若即若离”,好像接近,又好像不接近,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侧重点在“若离”。

答案:1.xián zījīn tàqiáng jiáo juéjiào yùn yūn luōzúcén zǎo zǐbōbāo jíjiè

2.婵蝉禅鞠掬牍渎黩嗦索

4.(1)不免难免(2)不即不离若即若离

探究与发现

1.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点评:①这是作者在文中直接表明自己对“咬文嚼字”的观点的一段话,这段话的表述十分严密,从中不难看出朱光潜先生严谨的治学精神,也可以作为我们锤炼语言的典范。

②“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中,“有时”一词用得很有分寸,其中隐含着作者对咬文嚼字的赞同,也指出了一般人对咬文嚼字的看法。

③“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中,“通常”表明是一般情况下;“不很好”的“很”字也用得极其恰当,“不很好”不是“不好”,只是程度上达不到“很好”的标准。

④作者用“但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必须”“一字”等词表明作者态度之坚决,用词之准确。

2.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点评:①这是作者对韩愈的“推敲”故事的进一步“推敲”,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敢于质疑的精神和研究语言文字的谨严态度。

②在文中,作者说“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但作者没有沿袭古人和今人的说法,而是结合贾岛吟诗的情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种敢于质疑的精神,正是做学问所必需的。

③在这段话中,作者一连用了两个“似乎”,这两个“似乎”体现了作者的谨严态度。如果去掉,这两句话的语气就变得十分肯定,没有了回旋的余地,也与诗的意境不合。可见语言的严谨正是思想的严谨。

3.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

点评:①这是议论文中少见的极富哲理又极富文采的语句,与其说这段话是谈文学创作,不如说是谈思想与认识。

②这段话先采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把“联想”与“习惯”、“习惯”与“熟路”三者的关系,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然后笔锋一转,指出“熟路”的危害——“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

③这段话阐述的是“联想”在创作中的作用,其实,在生活中,我们的思想与认识,不也常常喜欢走“熟路”吗?常常喜欢走熟路的思想,只能把生活引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

4.你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与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点评:①朱光潜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大师,学贯中西,但他的文章总是如春风化雨,那样的平易近人、循循善诱。在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先生对文学青年、对读者是多么富有爱心。

②他谆谆告诫我们“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这三个“不能”,足可以作为我们治学的座右铭。

③“文学是艰苦的事”是发自肺腑的感慨,先生并没有因为文学的“艰苦”、因需要“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