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系统接入平台
MSAP多业务接入平台&产品简介(1)
![MSAP多业务接入平台&产品简介(1)](https://img.taocdn.com/s3/m/0e112de8102de2bd9605882d.png)
6. 19英寸机箱,高度4U。体积小,方便机架安装。 7. 双电源盘,支持1+1热备份。
中小型局端平台:MSAP-E6200
主控盘槽位 群路盘槽位 GE盘槽位
设备特点 :
1. 支持以太网网管、级联。内置DCN网管通道。
2. 业务盘槽位兼容E6300所有业务板卡
MSAP的内涵--接入层MSTP
1. 2. 3.
什么是MSAP?本质上是MSTP在接入层上的一种产品形态,由局端汇聚设备和多种类型光纤远端组
成。也可以说MSAP是MSTP设备的延伸。
应用市场和特点:大客户接入,多场景下的小颗粒业务汇聚和端口复用。 设备特点:
局端设备采用标准IP和TDM双模 架构,
3. 4个业务盘槽位,扩展8或16路光方向接入。 4. 提供STM-1/4上联接口,支持2个STM-1群路光口1+1保护。 5. 集成度高,模块化设计,主控板提供2xSTM-1接口,4个E1,2个FE,2个FX 6. 提供线性复用段保护,线性VC保护,子网连接保护,实现快速保护倒换。
7. 所有板卡支持热插拔,业务盘可混插。
多业务PDH远端设备:MSAP-EE1500
MSAP-EE1500是具备了网管、远程监控及测试功能的光端机,可提供4/8/12路E1接口和1 路以太网接口。可用于端到端通信,也可与集中型设备MSAP-E6300组成星型、链型和环形网 络。 整机使用1U机箱,采用单体式结构; 提供4/8/12路E1,E1接口阻抗可选非平衡75欧和平衡120欧。
最大扩展为18路以太网光方向;
局端平台:汇聚型协议转换器MSAP-EC8100
功能特性:
最多可提供2路STM-1上联接口,支持FC/SC接口类型, 支持光接口1+1保护 以太网协转支持标准的GFP封装
浅谈多系统合路平台(POI)
![浅谈多系统合路平台(POI)](https://img.taocdn.com/s3/m/3a98dbf7524de518964b7d5d.png)
浅谈多系统合路平台(POI)【摘要】: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到来,无线数据业务将得到迅猛发展,而数据业务又大都发生在室内,因此,如何把现有的GSM、CDMA、WLAN等无线通信系统与3G通信系统的室内覆盖有机整合,避免重复投资建设,成为各大运营商和设备集成商关注的焦点。
而POI即为上述室内覆盖建设要求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它具备行业内常说的综合性集约化建设方案的特性。
【关键词】:多系统; 平台一、POI多系统合路平台概述POI(POINT OF INTERFACE)即多系统合路平台。
可引入包括GSM900、CDMA800、DCS1800、PHS1900、WCDMA、CDMA200、TD-SCDMA、WLAN、数字电视、调频FM、公安消防等多个系统多种频段信号。
为避免干扰,POI采用上、下行两个平台,分别将上行和下行链路信号分开传输。
POI作为连接无线通信设施主信号与分布式覆盖信号的桥梁,其主要功能是对各运营商的上行及下行射频信号分别进行合路及分路,滤除各频带间的干扰成分,并为监控系统设置了标准的传输接口。
同时对各系统的上行信号进行分路,并抑制各频带间的无用干扰成分。
POI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扩容性好;能满足不同系统/频段的个性需求;系统具有整体监控功能,维护方便;信号合路损耗小;功率容量大;三阶互调性能好;可以预留端口,方面升级。
最重要的的是可以节省运营商的覆盖系统的重复建设的问题。
避免了错综复杂的走线,避免了天花板上安装多个全向天线,避免了电梯井道内布放多个板状天线、多根同轴电缆。
二、POI多系统合路平台的应用主要应用在移动通信需要多网合路系统及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中。
特别是需要多网络系统接入的大型建筑、市政设施内,如大型展馆、地铁、火车站、机场、政府办公机关等场所。
该POI产品实现了多频段、多信号合路功能,避免了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的重复投资,是一种实现多网络信号兼容覆盖行之有效的手段,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共建共享分析
![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共建共享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b46aecb376baf1ffd4fad7b.png)
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共建共享分析目前国内三家运营商独立运营,多制式并存的格局,造成了通信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为提高投资利用率,共建共享是必然发展趋势。
本文着重分析了室内分布系统共建共享所面临的干扰问题,找到兼容办法,搭建室内多系统工程的建设模式。
移动通信室内分布共建干扰前言:移动通信的共建共享是将基站、天线、网络等电信基础设施进行整合运营的一种模式,可实现资源节约、保护环境等目标,在国外已经过多年经营,得到广泛实施。
我国移动通信共建共享的起步较晚,20__年工信部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联合发文《关于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享的紧急通知》,确定了由政府引导的共建共享推进思路。
但是,真正大规模实施还是近两年的事。
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由我国的通信网络格局所致,一方面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各自采用的是三种不同制式的网络,各有利弊,技术上融合难度较大;另一方面,三家运营商业务发展不均,一旦资源共享必将会损伤利益,尤其20__年2月三大运营商均获取4G牌照后,竞争愈加激烈,我国的移动通信共建共享推进阻力较大。
此种情况之下,工信部再次强势介入,责令运营商强制共建共享,要求室外基站选址不得重复建设,已建成的基站以租赁方式分享给其他运营商;在室分建设上也逐步推行共建共享。
20__年7月8日,国资委批准成立了中国铁塔通信有限公司,以最大限度地实现通信资源统一规划布局,这是我国在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方面向前迈出的一大步,开始向第三方承建,运营商租赁的模式探索,此种情况下,克服技术瓶颈,搭建合理有效的共建共享模式就非常重要了。
一、室内分布系统的概念目前,我国三大运营商移动用户有50%的语音话务量、70%的数据业务量是发生在室内的,所以用户的室内业务需求是运营商所必须着重考虑的。
室内建筑材料、装饰装潢材料的无线信号的衰减和屏蔽作用,导致室内空间存在弱覆盖区域甚至盲区;同时,在大型商业中心、大型场馆、车站等人群汇集区域,人口密度大,话务量高,易导致出现无线信道拥塞,通话质量差、数据传输慢等影响移动用户使用感知的情况。
POI多系统接入平台技术交流资料.
![POI多系统接入平台技术交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bec6f0231126edb6e1a1011.png)
内容纲要
一、多系统共建共享的难点 二、共建共享解决方案简介 三、共建共享POI解决方案 四、POI产品介绍 五、共建共享POI应用案例 六、室分建设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POI系统性能参数
指标分类
重点A类指标:互调抑制、隔离度、功率容量 A类指标:插入损耗、驻波比 B类指标:带内波动
注:A级关键指标,覆盖效果影响大;B级非关键指标,覆盖效果影响小。
多系统共建共享方案
4G时代
系统合路
合路器方案 无源器件级联方案 多系统接入平台(POI)方案
GSM
DCS
FDD-LTE
WCDMA
TD-LTE
扩容升级
…
多系统共建共享方案---合路器
多系统共建共享方案---合路器
端口1 端口2
信源端口
端口n
滤波器1
滤波器2
……
滤波器n
公共端口
问题
合路端口增多 (端口>5)
1m 31.5 37.5 38.8 40.0 40.7
5m 45.5 51.5 52.8 54.0 54.7
10m 51.5 57.5 58.8 60.0 60.7
15m 55.0 61.0 62.4 63.5 68.7
自由空间损耗
内容纲要
一、多系统共建共享的难点 二、共建共享解决方案简介 三、共建共享POI解决方案 四、POI产品介绍 五、共建共享POI应用案例 六、室分建设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LTE1800:1765-1780/1860-1875 LTE2300:2370-2390 LTE2600:2635-2655
GSM900: 890-909/935-954 DCS: 1710-1725/1805-1820 TD-F&A:1880-1920&2010-2025
基于大数据的多平台数据融合系统
![基于大数据的多平台数据融合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21dc4bd3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c.png)
基于大数据的多平台数据融合系统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了各个行业的重要资源。
然而,不同平台上的数据格式和存储方式各不相同,给数据的整合和分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因此,建立一个基于大数据的多平台数据融合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个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二、系统设计1. 系统目标本系统的目标是将来自不同平台的数据进行整合和融合,以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数据支持。
系统需要具备以下特点:- 支持多种数据源:系统应该能够接入各种不同平台上的数据源,包括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日志文件等。
- 数据清洗和整合:系统应该具备数据清洗和整合的能力,以保证数据的质量和一致性。
- 高效的数据存储和查询:系统应该能够高效地存储和查询大规模的数据,以满足用户的实时查询需求。
-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系统应该具备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能力,以保证用户的数据不被泄露或滥用。
2. 系统架构本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包括以下几个核心组件:- 数据接入模块:负责从不同平台上的数据源中获取数据,并进行初步的清洗和整合。
- 数据存储模块:负责将清洗和整合后的数据存储到分布式文件系统或分布式数据库中,以支持高效的数据查询。
- 数据处理模块:负责对存储在系统中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以提供更加有价值的信息。
- 数据查询模块:负责接收用户的查询请求,并将查询结果返回给用户。
- 安全与隐私模块:负责对数据进行加密和权限控制,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3. 数据整合和清洗数据整合和清洗是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
在数据接入模块中,系统会对来自不同平台的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和字段映射,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同时,系统还会对数据进行去重、去噪和纠错等处理,以提高数据的质量。
4. 数据存储和查询系统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统或分布式数据库来存储数据。
这样可以提高数据的存储和查询效率,并且能够支持大规模数据的存储和查询需求。
同时,系统还可以根据数据的特点和访问模式,进行数据的分区和索引,以进一步提高查询效率。
铁塔公司室分多系统合路建设策略分析
![铁塔公司室分多系统合路建设策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75593e2f60ddccda38a044.png)
2017年第8期信息通信2017(总第176 期)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S (Sum. N o 176)铁塔公司室分多系统合路建设策略分析李卓,王佳,柴跃林,于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0)摘要:基于铁塔公司承建的多运营商多制式多系统共址室分工程,需要打破传统室分建设思路和方式,从合理利用资源、节省投资、建网速度快、方便扩容、维护简便、规避协调等角度分析,通过多系统接入平台POI进行合路,既满足现有各运 营商需求,同时又预留未来各运营商的接入需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可扩展性,文章就基于POI合路器浅谈铁塔公司 室分多系统合路方案策略。
关键词:铁塔公司;室内分布系统;PO I策略分析中图分类号:T N929.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131(2017)08-0218-02〇引言铁塔公司承接室分建设工程,为满足多家运营商不同需 求,以精准建设,快速投产,快速见效的原则进行建设;以覆盖 效果良好,各系统指标良好,系统稳定,客户满意的原则进行 建设;以节省建设成本、减少资源浪费的原则进行建设;以系 统可扩展以及后期维护升级便捷的原则进行建设。
在满足各系统的设计指标,包括干扰、容量、场强等覆盖 指标的前提下,同时分布系统建设应考虑多系统间的干扰,以及多系统合路器的干扰抑制指标等。
1室内覆盖简介1.1铁塔公司与运营商分工界面室内分布系统方案的选取有别于各运营商自行建设方案,铁塔公司应分析楼宇建设用途、信号穿损插值、施工难易程度 等因素,结合测试评估软件等手段制定建设方案,同时,方案 还应综合考虑经济性、灵活性、可扩展性,综合权衡系统性能 和整体指标。
划分好分工界面,POI前端的主设备(B B U、R R U 等)由各家运营商负责,铁塔公司负责所有的配套建设,包括 POI、分布系统、电源、光缆、接地等。
1.2室内覆盖测试对室内覆盖范围及周边进行路测,记录场强分布,根据D T 测试结果,掌握室内覆盖区域室外信号场强分布情况;开展 C Q T测试,根据C Q T测试指标,对覆盖区域分等级标注,标记 出呼叫失败区域、呼叫断续区域、呼叫切换频繁区域等情况,作为指导方案设计的依据;结合功能分布区域和话务量密度,确定天线布放点位和天线选型。
新郑机场二期T2货运楼多系统共建分布系统设计方案-20150819
![新郑机场二期T2货运楼多系统共建分布系统设计方案-20150819](https://img.taocdn.com/s3/m/213e68dd8762caaedc33d417.png)
新郑机场二期货运楼多系统共建分布系统工程名称:新郑机场二期货运楼多系统共建分布系统设计单位: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设计时间:2014年10月1日负责人:张磊(TEL:XX)审核:赵勤堂(TEL:XX)目录一、概述 (2)二、建筑物情况描述 (2)1、地址、用途 (2)2、建筑面积、层数与高度 (3)3、建筑物地理位置图(电子地图&卫星航拍图) (3)4、建筑周边基站分布情况图 (4)5、小区划分及邻区关系 (4)6. 2G/3G/4G整体分区对应关系 (5)7、设备安装位置及覆盖范围 (5)8、各楼层功能和面积 (6)三、设计方案描述 (6)1、建筑物目前信号覆盖情况描述 (6)2、本室内覆盖系统覆盖的面积 (16)3、设计思路 (16)5、无源器件的安装 (21)6、GPS安装 (21)7、干扰分析 (21)8、机房情况 (22)9、机房、弱电井立体图(详细标注长宽高) (22)10、交流引入 (22)11、器件损耗表 (23)四、模测数据 (23)五.系统原理图 (27)六天馈安装图 (47)附件、附图 (53)附表一、所用器件的性能参数表 (53)附图二、覆盖站点照片 (55)附表三、主设备无源器件的数量 (56)一、概述本方案为室内覆盖系统工程新郑机场二期货运楼多系统共建覆盖系统设计方案。
本室内覆盖系统工程采用2G/3G/4G+POI+室内分布系统的综合覆盖方式。
设计使用移动GSM设备1台ESMC+4台900MRRH作为2G信源,设计使用1台TD-BBU+4台RRU3152-fa作为移动TD-F/A信源,使用1台LTE-BBU+4台RRU3152e作为移动LTE信源;设计使用1台BBU+ 4台RRU 作为联通DCS1800M信源,使用1台BBU+4台RRU作为联通WCDMA信源,使用1台BBU+4台RRU作为联通LTE1.8G信源;设计使用1台BBU+ 4台RRU作为电信CDMA800信源,使用1台BBU+ 4台RRU作为电信LTE1.8G信源,使用1台BBU+ 4台RRU作为电信LTE2.1G信源。
基于大数据的多平台数据融合系统
![基于大数据的多平台数据融合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8aa67ca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ed.png)
基于大数据的多平台数据融合系统引言概述: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技术的成熟,多平台数据融合系统成为了解决数据碎片化和信息孤岛问题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基于大数据的多平台数据融合系统的概念和优势,并详细阐述其实现的四个关键部分。
一、数据采集与清洗1.1 数据源的选择:多平台数据融合系统需要从各种不同的数据源中采集数据,包括社交媒体、传感器设备、企业数据库等。
在选择数据源时,需要考虑数据的质量、可靠性和实时性,以确保融合系统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1.2 数据清洗与标准化:从不同数据源中采集的数据往往存在格式和结构的差异,需要进行数据清洗和标准化。
清洗过程包括去除重复数据、处理缺失值和异常值等,标准化过程则是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转化为统一的格式和结构,以便进行后续的数据融合和分析。
1.3 数据质量控制:在数据采集和清洗过程中,需要进行数据质量的控制。
通过建立数据质量评估模型和指标体系,对采集和清洗后的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和监控,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数据融合与集成2.1 数据模型设计:在数据融合与集成过程中,需要设计合适的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应考虑不同数据源的特点和需求,以及融合系统的应用场景和目标。
常用的数据模型包括关系型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和图模型等。
2.2 数据匹配与融合:在融合系统中,不同数据源的数据需要进行匹配和融合。
数据匹配包括基于属性匹配和基于语义匹配两种方式,通过匹配算法和规则,将相似的数据进行匹配。
数据融合则是将匹配后的数据进行合并,以生成一致、完整的数据集。
2.3 数据集成与存储:融合后的数据需要进行集成和存储。
数据集成包括将融合后的数据与其他数据源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数据集。
数据存储则是将融合后的数据存储在合适的存储介质中,如数据库、数据仓库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
三、数据分析与挖掘3.1 数据预处理:在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变换和数据规约等步骤,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
分布式系统统一接入平台
![分布式系统统一接入平台](https://img.taocdn.com/s3/m/c401169e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1d.png)
分布式系统统一接入平台分布式系统统一接入平台分布式系统统一接入平台是现代企业在面临快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中,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协调各个分布式系统而引入的一种技术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平台的定义、特点、优势等方面来介绍分布式系统统一接入平台。
首先,什么是分布式系统统一接入平台?简单来说,它是一个集成了多个分布式系统的平台,通过提供统一接入接口,帮助企业实现对多个分布式系统的集中管理和协同操作。
这样,企业可以更加高效地管理分布式系统,降低系统运维成本,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
分布式系统统一接入平台有以下几个特点:1. 统一接入:平台提供统一的接入接口,将不同的分布式系统整合在一起。
无论是基于云计算、----宋停云与您分享----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分布式系统,都可以通过平台进行统一接入。
2. 集中管理:平台实现了对多个分布式系统的集中管理。
通过平台,管理员可以对不同的系统进行统一的配置、监控和维护,简化了管理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3. 协同操作:平台提供了协同操作的功能,使得不同的分布式系统可以进行协同工作。
例如,可以通过平台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任务调度等操作,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和效率。
分布式系统统一接入平台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通过平台,企业可以很方便地将新的分布式系统接入到现有的系统中。
这样,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业务发展情况,灵活地扩展系统的功能和规模。
----宋停云与您分享----2. 降低系统运维成本:平台提供了统一的管理接口,简化了系统的运维工作。
管理员可以通过平台进行集中管理,减少了重复劳动,降低了系统运维成本。
3. 提高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平台对分布式系统进行集中管理,可以更好地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平台还提供了故障自动恢复和负载均衡等功能,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促进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通过平台,不同的分布式系统可以进行协同工作,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流。
多系统合路时的地铁覆盖解决方案及切换分析
![多系统合路时的地铁覆盖解决方案及切换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1ed08eb9d528ea81c7795a.png)
行链路信号分 开传输 。P 作 为连接无线通信 施主信 号与分 OI
布覆 盖信 号 ( 泄漏 电缆 和天线阵等 )的桥梁 ,其主要功能是 对各 运营商的上行及下行射 频信 号分别进行合路 和分路 ,并 滤除各频带间的干扰成分 。不同制式 的手机发 出的信号经过 天线收集 及馈线传 输至上 行P ,经 P 检出不 同频段 的信 OI Ol
设备等均安装在各地下车站 的通信机房 内,各运营商的信号
经P ( on nefc OI P it lt e,多系统接入平台 ,包含相 应信 Of r a
源 的 功 率 放 大 器 )合 路 后 ,经 天馈 系统 的传 输 和 辐 射 ,完 成
对地下车站所有站厅、站台层及 区间隧道 的无线覆盖 ,如图
◆P S H 信号通过合 路器合路到站厅 、站台覆盖天线 阵的
信号覆盖不均匀 ,某 些拐角区域 由于楼梯等建筑阻挡致
责任编辑 : 左永君 j6 @13cm >> i 8 6. 7 o
—
2 0  ̄ 1 (上 ) —I 0 8 1月 ■
网规 网优 专 栏
使信号急剧下降 ,部分 工作区域 、设备 间等 区域难 以覆盖 。 另外此种方式不便伪 装 ,影响地铁整体 内饰 。但是天线数量 少 ,施工简单 ,无法使 用室内吸顶 天线 阵覆盖 时,可作 为备
2 地铁覆盖方案分析
2 1站 台、站厅层覆盖 方式 分析 .
站 台及站 厅覆 盖 主要 有三 种方 式 :室 内吸顶天 线阵覆 盖 ,室 内定 向天线覆盖 ,泄漏电缆覆盖。
号后 送往不 同运 营商 的基站 。P 下行部分 的主要功能 是将 OI 各运 营商 、不同频段的载波信 号合成后送往覆盖 区域 的天馈
动 广 东公 司 江 门分 公 司总 经理 。
系统平台对接方案
![系统平台对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58ca0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f5.png)
系统平台对接方案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应用的推广,企业之间的系统平台对接变得越来越重要。
系统平台对接是指不同系统、平台之间的数据、接口、功能等相互连接和交互的过程。
通过对接不同的系统平台,企业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等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本文将介绍系统平台对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制定系统平台对接方案,以便企业能够顺利进行系统平台对接。
二、系统平台对接的重要性系统平台对接对企业发展和运营具有重要的意义:1.资源共享:系统平台对接可以实现不同系统平台之间的资源共享,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
2.信息共享:通过系统平台对接,不同系统平台之间的信息可以进行相互传递和共享,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有利于企业的决策和运营管理。
3.业务协同:系统平台对接可以实现不同系统平台之间的业务协同,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效率,减少信息传递和处理的时间成本,促进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4.降低成本:通过系统平台对接,企业可以避免重复购买和维护系统软件和硬件设备,降低相关的成本和风险。
5.提升用户体验:系统平台对接可以实现不同系统平台之间的无缝连接,提供一站式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三、系统平台对接方案的制定制定一个合理的系统平台对接方案是系统平台对接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制定系统平台对接方案的步骤和要点:1. 确定对接目标在制定系统平台对接方案之前,需要明确对接的目标。
对接目标应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业务需求和发展规划相一致。
例如,对接目标可以是实现两个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或实现不同系统平台之间的业务流程协同等。
2. 分析系统平台的接口和功能在制定系统平台对接方案之前,需要详细了解待对接的系统平台的接口和功能。
这包括了解系统平台的数据结构、接口协议、安全机制等。
通过分析系统平台的接口和功能,可以确定对接所需的技术和资源。
3. 选择对接方式根据对接目标和系统平台的接口和功能,选择合适的对接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chematic diagram&product picture
Electrical performance index requirements
Project code CX-POI0902001-150
Index requirements
Test project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Port name Uplink frequency Downlink frequency
Frequency range 移动/联通GSM900 889-915 934-960
移动GSM1800 1710-1735 1805-1830 移动TD-LTE(F频段) 1885-1915
移动TD-LTE(E频段) 2320-2370
电信CDMA800 820-835 865-880
电信LTE FDD1.8G 1765-1785 1860-1880 电信LTE FDD2.1G 1920-1940 2110-2130 联通GSM1800/LTE
FDD1.8G
1735-1765 1830-1860 联通WCDMA2100 1940-1980 2130-2170
Insertion loss ≤6dB Ripple in band ≤1.5dB VSWR ≤17.9 dB /1.3
Rejection 移动GSM1800与联通GSM1800/LTE FDD1.8G之间的端口隔离度
≥25dB;
移动GSM1800与电信LTE FDD1.8G之间的端口隔离度≥50dB;
联通GSM1800/LTE FDD1.8G与电信LTE FDD1.8G之间的端口隔离度
≥25dB;联通WCDMA2100与电信LTE FDD2.1G之间的端口隔离度
≥25dB;
电信LTE FDD1.8G与移动TD-LTE(F频段)之间的端口隔离度≥50dB;电信LTE FDD2.1G
移动TD-LTE(F频段)之间的端口隔离度≥50dB;其他端口之间的隔离度≥80dB。
Intermodulation ≤-150 dBc(3rd order with 2×20W)
Power 信源侧端口:平均功率容量200W,峰值功率容量1000W;
天馈侧端口:平均功率容量500W,峰值功率容量2500W Impedance 50 Ω
DC/AISG path NA
Lightning protection NA
Environmental Specifications
Operating temperature -25°C to +65°C
Storage temperature -45°C to +85°C
Relative humidity 5% - 95%
Indoor or outdoor Indoor
Mechanical Specifications
Connectors
9Pcs N-Female 2PcsDIN-Female 14Pcs SMA-Female
Dimension 560*434*222 mm(without connectors) Weight 约32 kg
Packing 1Pcs/box
utine Dra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