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管、斜板沉淀池设计参考
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池计算案例

0.013
.
0.10
.
.
i=
槽内起点水深:h1=ℎ
0.040m2
.
0.152
51.41
0.00048
.
0.00048
5.3
0.10
超负荷 30%时出水槽内流量 Q=0.01215×1.3=0.01579m3/s,集水总槽内流速
取 0.3m/s,槽宽 b=0.2m。
.
槽内终点水深:h4=
池子总高度为:0.3+1.5+1.5+0.6+0.87=4.8m。
(3)参数复核
1)雷诺数:
水力半径 R=d/4=30/4=7.5mm
运动粘度=0.01cm2/s(t=20℃)
Re=0.75*0.2/=0.75*0.2/0.01=15
2)沉淀时间:
T=l/ =1000/2.373=421s=7.02min
絮凝池的反应过程共分为三段,第一段放置密型网格,过栅流速设置为
0.25m/s,第二段放置疏型网格,过栅流速设置为 0.22m/s,第三段放置栅条。第
一段过孔流速为 0.3~0.2m/s,第二段过孔流速为 0.2~0.15m/s,第三段过孔流速为
0.15~0.1m/s。
以下为絮凝过程中不同段的竖井隔墙上孔洞尺寸及过孔流速,共 15 个竖井,
(4)排水渠计算
集水槽坡降为 0.15,水面坡降为 0.035m。
排水渠底的标高在集水槽的基础上降低 0.2m,宽度设置为 0.4m。
七、排泥方式及计算
沉淀池日排泥量为 472.23m3/d,则每小时为 19.68m3/h。设置每小时排泥一
次。设置排泥管的管径为 DN200mm,管道横截面为 0.0314 m2,穿孔管长度为
斜管沉淀池

设计流量500每小时20.83333333每秒每日工作时间t=0.5沉淀池个数n=沉淀池清水区面积A=Q/0.91*q=15.262520.91为斜板管的面积利用系数表面负荷沉淀池长度及宽度B=A/L= 3.052503长B取3长取金水区分布在长度方净出口面积12.13592233斜管结构系数沉淀池总高度H=h1+h2+h3+保护高度清水区高度斜管区高0.3 1.30.87孔口总面积A2=Q/v=0.05787孔口流速孔口尺寸b*l 0.10.08沉淀池出水出水孔流速v1=0.6沉淀池的出水采用穿孔集水槽,出水孔口流速v1=0.6m/s,穿孔总面积穿孔个数N=A3/F=66单个孔口面积集水槽宽0.2间距1集水槽个数空口损失h1=0.000917进口阻力系数出水总槽宽0.2深起点终点不同,有坡降槽内水深0.3槽内流速0.048225309水里坡度出水总损失0.250917431取0.05沉淀池斜管管长1管径30排泥系统每天排泥次数1穿孔管管经150排泥槽顶宽0.4底宽0.1m 水平夹角0.3276454090.02250.15扣除无效长度0.5m(斜管长1m,与水平夹角60°时)A1=(B-0.5)*L/K1=进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1年版) GB 50014—2006 第6.12.6 条规定:沉其中换算斜管沉淀池表面负荷=斜管沉淀池的上升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1年版) GB 50014—2006 第6.12.6 条条文说明:关于深度0.0057870371自用水系数0.051.5《室外给排水规范》取值范围(9∽11),实际经验取值4~6,斜管沉淀池的上升流速551.03h4+h5= 4.52配水区高排泥槽高1.30.750.1实际流速0.080376(一般取值不大于0.15-0.20m/s 。
)个数:取9A3=Q/v10.0096450620.00160751孔径0.0452521每侧开孔3孔间距1取0.050.05槽内水头损失0.25壁厚0.45孔径3间距1共几条245斗高0.8进水系统定:沉淀工艺的设计,宜符合下列要求:斜管沉淀池的上升流速为0.4~0.6mm/s。
斜管沉淀池设计说明书1

4.3 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4.3.1 设计说明经过粗格栅之后废水中依然含有一些较小的悬浮物以及一些沙砾等杂质,故在泵房之后设置了细格栅和曝气沉砂池,以减少这些杂质在后续管线中的沉淀,避免堵塞;并减少其在后续构筑物中的沉淀形成死区,影响构筑物的功效;以及减少它们在后续物料输送中的混杂量,降低设备磨损和损坏。
4.3.2 细格栅设计计算设计流量:平均流量Q =50000m 3/d =2083m 3/h 。
水量总变化系数K =1.38,则最大流量Q max =2875m 3/h 。
设计参数:采用矩形栅条,栅条间隙b =6mm ,过栅流速v =0.61m/s ,安装角度α=550。
采用2座螺旋式格栅。
(1) 栅前水深进水渠道宽度B=1.4m ,渠道水流速度1v =0.61 m/s 。
则根据公式(4—4),渠道水深h 为:m B v Q h m 47.0)23600(4.161.0287511=⨯⨯⨯==(2) 底坡坡度 根据公式(4—6),有:43.028.028.04.147.0247.04.123/23/2===+⨯⨯=+= R m B h Bh R 根据(4—5),为保证1v =0.61 m/s 所需渠道底坡为:‰34.0013.061.0223/21=⎪⎪⎪⎪⎭⎫ ⎝⎛=⎪⎪⎪⎪⎭⎫ ⎝⎛=R n v i (3) 栅条间隙数根据公式(4—7),栅条间隙数为: n=bhv Q αsin max =21109.210)23600(61.047.0006.055sin 2875≈=⨯⨯⨯⨯︒条 栅条数为211-1=210条。
(4) 格栅建筑宽度设计采用宽度为5mm 矩形栅条,即s=0.005m 。
根据公式(4—8),则格栅建筑宽度: B e =s (n-1)+bn =0.005×(211-1)+0.006⨯211=2.3m ≈2.5m(5) 过栅的水头损失为设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断面,根据公式(4—9),过栅水头损失为:h 1=k β⎪⎭⎫ ⎝⎛b s 34g v 22αsin =3×2.42⎪⎭⎫ ⎝⎛006.0005.03409.055sin 8.9261.02=⨯⨯⨯︒ (6) 栅室总高度H 计算根据公式(4—10),栅室总高为: m h h h H 0.14.009.047.021≈++=++=(7) 栅室总长度L 计算根据公式(4—11)和(4—12)有:m tg tg H l l L m tg tg B B l e 9.2553.15.005.15.05.12024.15.222111=︒+++=+++==︒⨯-=-=αα则渐宽部分长度:斜管沉淀池设计说明书设计条件:用水量15000m 3/d 进水悬浮物浓度280mg/L污泥含水量97.50%出水悬浮物浓度30 mg/L设计参数:沉淀池个数n=4沉淀池表面负荷:q=2.4m 3/(m 2·h )斜管孔径为100mm斜管长1.0m斜管水平倾角为60o设计计算:1. 沉淀池表面积用水量 Q=15000m 3/d=625m 3/h=0.174m 3/s沉淀池数 n=4表面负荷 q 0=2.4m 3/(m 2*h ) ∴ A=91.0*0nq Q =91.0*4.2*4625=71.54m 2 2. 沉淀池平面尺寸 a =A =54.71=8.45m, 取8.5m3. 池内停留时间斜管区上部清水层高度h 2=1.0m斜管的自身垂直高度h 3=1.0m∴ t =qh h 60*)(32+=4.260*)11(+=50min 4. 污泥部分所需容积污泥储存时间T=24h进水悬浮物浓度 C 1=280mg/L=0.28⨯10-3 t/m 3出水悬浮物浓度C 2=30 mg/L=0.03⨯10-3 t/m 3污泥密度 γ=1t/m 3污泥含水率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斜管沉淀池计算

工程名称: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一、已知条件处理水量Q=195000 m3/d斜管沉淀池分两组颗粒沉降速度µ=0.35 mm/s清水区上升流速:v=2.5mm/s采用塑料片热压六边形蜂窝管,管厚=0.4mm,边距d=30mm,水平倾角θ=600。
二、设计计算1.每组沉淀池的流量Q:Q=195000/2 m3/d=97500 m3/d=1.13 m3/s2.清水区面积:A=Q/v=1.13/0.0025=452 m2 ,其中斜管结构占用面积按3%计,则实际清水区需要面积:A/=452×1.03=465.6 m2为了配水均匀,采用斜管区平面尺寸为15.8m×29.5,使进水区沿29.5m长一边布置。
3.斜管长度L管内流速:v=v/sinθ=2.5/sin600=2.5/0.866=2.89mm/s-µsinθ)d/µcos600=(1.33×2.89-0.35×斜管长度:L=(1.33 v0.866)d30/0.35×0.5=607mm考虑管端紊流、积泥等因素,过渡区采用250mm斜管总长:L/=250+607=857,按1000mm计4.池子高度:采用保护高度:0.3m工程名称:清水区:1.2m布水区:1.2m穿孔排泥斗槽高:0.8m斜管高度:h=L/sinθ=1×sin600=0.87m池子总高:H=0.3+1.2+1.2+0.8+0.87=4.37m5.沉淀池进口采用穿孔墙,排泥采用穿孔管,集水系统采用穿孔管,以上各项计算均同一般沉淀池或澄清池设计。
6.复算管内雷诺数及沉淀时间:/ξRe=Rv式中水力半径:R=d/4=30/4=7.5mm=0.75cm=0.289cm/s管内流速:v运动黏度:ξ=0.01cm2/s(当t=200C时)Re= 0.75×0.289/0.01=21.68沉淀时间:T= L// v=1000/2.89=346s=5.77min(沉淀时间T一般在4~8min之间)。
斜管斜板沉淀池设计参考

斜管斜板沉淀池设计参考1.沉淀池尺寸的确定:沉淀池的尺寸要根据处理水量、水质、絮凝剂用量等因素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沉淀池的长度应大于等于水的停留时间×水的流速。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沉淀池宽度和深度。
2.斜管设计:斜管是沉淀池的关键部分,其作用是加速颗粒物的沉降。
斜管的倾角通常在50度到60度之间,并且要保持均匀。
斜管的数量和布置也要根据处理水量和沉降需求进行合理确定。
3.斜板设计:斜板的作用是提高沉降效果。
斜板的倾角一般在45度到60度之间,倾角过大会增加水流的速度,倾角过小会增加挂水现象。
斜板的数量和间距要根据预期的沉降效果进行设计。
4.水流分布装置的设计:水流分布装置的作用是使水均匀分布到斜管上,提高沉淀效果。
常用的水流分布装置有水把板、水分布管等。
设计时要考虑水流分布的均匀性和水流速度的适宜性。
5.出水装置的设计:出水装置的作用是将经过沉淀的清水从沉淀池中排出。
一般使用水口或者水泵来实现出水。
设计时要考虑出水位置和出水量的合理分配,避免二次悬浮物的产生。
6.污泥排泄装置的设计:污泥排泄装置的作用是将沉淀池中沉淀下来的污泥排出。
常见的方式有人工排泥和机械排泥。
设计时要考虑排泥的频率和方式,避免污泥对系统的影响。
综上所述,斜管斜板沉淀池的设计参考包括沉淀池尺寸的确定、斜管的设计、斜板的设计、水流分布装置的设计、出水装置的设计和污泥排泄装置的设计等方面。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调整,以达到优化的处理效果。
斜管(板)式沉淀池设计计算书

④校核Gm
Gm= ( V12 V22 ) 2tv
式中
V1—配水孔水流收缩断面的流速,m/s,V1=Vn/ε,ε=1 V2—导流絮凝区平均向下流速,m/s,V2=Q/f
f—导流絮凝区环形面积,㎡
设导流絮凝区的宽度与配水槽同宽,则
V2=
QO(1 R) 3600πB(D+B)
=
5.615551 m/s
Gm= ( V12 V22 ) = 2tv
39.62 m3
237.74 m3,大于污泥设计量
(7)沉淀池的总高度H 设置超高h1 缓冲层高度h4 沉淀池总高度H H=h1+h2+h3+h4+h5
0.30 m 0.50 m
5.266 m
(8)流入槽设计 采用条形平底槽,等距设布水 孔径d 并加短管L
①流入槽 设流入槽宽B 槽中流速取v 则槽中水深h
Gm—导流絮凝区的平均速度梯度,一般可取10~30s-1
取
t=
650 s
Gm=
20 s-1
水温20℃时,v=
Vn=Gm× 2tv
布水孔数 n= QO(1 R)= 3600VnS
0.00000106 m2/s 0.74 m/s
78001 个
③孔距L
L1= L = n
水槽总长度
2.564060468 ㎜ 200 m
(4)校核固体负荷G G=2(4 1 R)QOX = A
49.14 [kg/(㎡·d)]
(5)污泥区的容积V
h2
qt
污泥区容积按贮泥时间t确定
3h
V=
2T(1 R)QX 24 (X+Xr)
=
每个沉淀池污泥区容积V' = 总污泥量
斜管沉淀池设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2斜管沉淀池设计方案1.二层池改建说明二沉池设在生物处理构筑物的后面,用于沉淀去除活性污泥或腐殖污泥取消MBR膜池,增加三个二次沉淀池,更好的对污水的处理、沉淀,达到排放要求。
再改建好氧区,各部分,多增加回流部分,充分利用污泥,并增设添加药剂管道。
池体结构复杂、设备安装和使用精度要求高,必须保证池体结构具有相当高的尺寸、标高和公差配合要求,以便顺利安装和保证正常使用,例如反应区池壁的标高、角度和斜板的平直度;过墙柔性套管的位置和标高以及平直度;各种设备基础、预埋螺栓轴线及位置和尺寸均需精确无偏差,反应区、集泥槽底部工艺混凝土的坡度控制、位置尺寸等必须精确控制。
池体平面为矩形,进口设在池长的一端,一般采用淹没进水孔,水由进水渠通过均匀分布的进水孔流入池体,进水孔后设有挡板,使水流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池宽的横断面。
沉淀池的出口设在池长的另一废水沉淀池端,多采用溢流堰,以保证沉淀后的澄清水可沿池宽均匀地流入出水渠。
堰前设浮渣槽和挡板以截留水面浮渣。
水流部分是池的主体。
池宽和池深要保证水流沿池的过水断面布水均匀,依设计流速缓慢而稳定地流过。
污泥斗用来积聚沉淀下来的污泥,多设在池前部的池底以下,斗底有排泥管,定期排泥。
【构造】根据水流和泥流的相对方向,可将斜板斜管沉淀池分为异向流(逆向流)、同流向和测向流(横向流)三种类型,其中异向流,应用的最广。
异向流的特点:水流向上、泥流向下,倾角60度。
初步设定为横向流。
【斜管沉淀池的排泥】斜管沉淀池由于单位面积出水量高,因而泥量亦相应增加,与普通平流式沉淀池相比,每单位面积的积泥量,将增加好几倍,积泥分布在整个底板上,虽比较均匀,但积泥不及时排除将会严重影响出水水质。
常用的排泥措施:A机械刮泥;适用于大型斜板沉淀池,管理简单,可以自动控制。
但加工维修困难,某些部件质量尚未过关,容易发生故障,影响使用,在国内积累经验上不多,有待提高和巩固。
B穿孔管排泥;应用于平流沉淀池已有相当历史,目前用于斜板沉淀池也不少,但须严格管理,不然容易堵塞,造成排泥困难,影响沉淀效果。
斜管斜板沉淀池设计

斜管斜板沉淀池设计一、斜管斜板沉淀池的原理二、斜管斜板的设计原则1.斜管斜板沉淀池的设计应考虑进水速度和不同污水流量的处理能力,要保证污水在沉淀池内停留的时间足够长,使悬浮颗粒物可以充分沉淀。
2.斜板设计应合理,使沉淀任意方向均匀,避免死角和漩涡的产生,保证沉淀效果的均匀性。
3.斜管斜板的倾角需要按照流体力学原理进行设计,使污水在通过斜管和斜板时可以充分展开、混合和分离。
4.斜管和斜板的材质应具有抗腐蚀性能,以免长时间使用后出现腐蚀和磨损。
三、斜管斜板沉淀池的设计步骤1.确定污水处理量和质量要求,根据需要设计沉淀池的尺寸和容积,一般来说,沉淀池的容积为进水流量的2至3倍。
2.确定斜管和斜板的倾角,一般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为45度至60度之间。
3.确定斜管和斜板的尺寸,斜管的长度和直径一般按照沉淀池尺寸进行设计,斜板的高度和宽度一般为沉淀池宽度的1/10至1/20。
4.设计污泥排放设备,包括污泥收集器和排泥管道,以保证沉淀池内的沉淀物可以方便地清理和排除。
5.设计出水装置,包括出水管道和溢流装置,以保证沉淀池内的澄清水可以顺利排出。
四、斜管斜板沉淀池的优点和应用范围1.沉淀效果好,可以有效去除悬浮颗粒物和泥沙。
2.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
3.设备占地面积小,适用于空间有限的场所。
4.设备维护简单,清理和维修方便。
综上所述,斜管斜板沉淀池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设备,具有沉淀效果好、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等优点。
在设计斜管斜板沉淀池时,需要考虑进水速度、斜板的倾角和尺寸等因素,以保证污水在沉淀池内停留的时间足够长,使悬浮颗粒物能够充分沉淀。
斜管斜板沉淀池适用于各种工业和市政污水处理工程,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污水处理设备。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书(完整版)

长宽比
2.5
120
两次清除污泥 间隔时间T(d)
2
斜板沉淀池进 水SS m20781 5.86009039 2.34403615
1
0.6
24
斜板沉淀池出 水SS mg/L
污泥含水率
污泥量 S(L/d)
圆形池
污泥部分所 需的总容积
V(m3)
每格池污泥 部分所需容 积V''(m3)
污泥斗高度 h5(m)
污泥斗上部 半径R(m)
污泥斗下部 半径r(m)
2
圆锥体V1 (m3)
12.03227271
1000
20
0.95
56448
28.224 14.112
方形池
泥斗个数 长边分个数 宽边分个数
污泥斗下部 边长a1 (m)
泥斗上部长 边a2(m)
污泥斗上部 宽边a3(m)
方锥体V1 (m3)
2
1
0.4 2.93004519 2.34403615 10.7685556
2
超高h1 (m)
0.3
2.29060391 0.2
斜板区底部
缓冲层高度 h4(m)
沉淀池高度 H(m)
0.3
4.2
工 业 污 水 斜 管 沉 淀 池设计计算书(完整版)
最大设计流量 Qmax(m3/h)
池子个数n
设计表面负荷 q' 一般3-6
(m3/(m2·h)
池子水面面 积F(m2)
圆形池子直 径D(m)
方形池子边 长a(m)
方形池子边 宽b(m)
斜板区上部 水深h2 (m)
斜板高度h3 (m)
池内停留时 间min
(整理)斜板沉淀池设计

环保设备课程作业环境与测绘学院作业1:斜板沉淀池设计计算采用异向流斜板沉淀池1.设计所采用的数据①由于斜板沉淀池在絮凝池之后,经过加药处理,故负荷较高,取q=3.0mm/s②斜板有效系数η取0.8,η=0.6~0.8③斜板水平倾角θ=60°④斜板斜长 L=1.2m⑤斜板净板距 P=0.05m P一般取50~150mm⑥颗粒沉降速度μ=0.4mm/s=0.0004m/s2.沉淀池面积A=Qq=2000024×60×60×0.003≈77m2式中 Q——进水流量,m3/d q——容积负荷,mm/s 3.斜板面积A f=Qημ=2000024×3600×0.8×0.0004=723m2需要斜板实际总面积为A f′=A fcosθ=7230.5=1447m24.斜板高度h=l×sinθ=1.2×sin60°=1.0m5.沉淀池长宽设斜板间隔数为N=130个则斜板部分长度为l1=130×0.05÷sin60°=7.5m斜板部分位于沉淀池中间,斜板底部左边距池边距离l2=0.1m,斜板底部右边距池边距离l3=0.8m,则池长L=7.5+0.1+0.8=8.4m池宽B=AL =778.4=9.2m校核:B′=A f′(N+1)×l=9.2m,符合故沉淀池长为8.4m,宽为9.2m,从宽边进水。
6.污泥体积计算排泥周期T=1d()()()()61232410020000200201010090100110096Q C C TV m nγρ--⨯⨯⨯-⨯⨯===-⨯-污泥斗计算设计4个污泥斗,污泥斗倾斜角度为67°,污泥斗下底面长a=0.4m ,上底面长b=2.1m 。
5 2.10.4tan tan 6722222b a h m θ⎛⎫⎛⎫=-=-︒= ⎪ ⎪⎝⎭⎝⎭污泥斗总容积: 3150.4 2.1249.29222a b V h n L m ++=⨯⨯⨯=⨯⨯⨯=>V=90m 3,符合要求。
[精品文档]斜管沉淀池简易设计方案(南京供水工程)
![[精品文档]斜管沉淀池简易设计方案(南京供水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5db06bc1551810a6f52486ec.png)
斜管沉淀池简易设计方案1.工程规模:依据贵单位提供相关资料,设计水处理量为8-10m3/h;已考虑到水量调整与余量需求。
2.进/出水水质:设计进水水质依据贵单位提供相关资料,参照贵单位要求及其他行业的相关资料;出水质达到饮用水标准。
进水水质为深井地下水,水中含有较高的锰、铁元素及其混浊度。
根据以上资料,现采用以下工艺。
3.工艺流程:原水(地下水)→机械混凝池→沉淀池→出水↓污泥排放4.工艺说明:原水为地下水,地下水含有锰、铁离子。
由水泵抽水进入曝汽池,水进入后打开风机进行曝汽,汽水经过充分混和,将水中的锰,铁离子进行氧化、分解,使之达到容易沉淀,然后进入PAC机械混凝反应池,计量投加PAC作为混凝剂,以利于污泥的凝结沉淀,并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
斜板沉淀池设置机械混凝反应区、主流区、过渡区、斜管区。
混凝反应区的主要作用是通过PAC的作用将水中细小的难以沉降的物质捕集,使之成为交易沉降的矾花。
主流区位于斜管沉淀池底部流动的流动区域,它的主要作用是传输待分离的混合液进入斜管区,沉淀后的污泥又从此进入斜板沉淀池污泥斗。
过度区的作用是消能和调整流态,防止污泥上翻,保证固液分离效果,斜管区是泥水分离的实际区域,即工作区,在这里,污泥絮花体形成并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斜管上,澄清后的污水进入清水区。
清水区能够分隔沉淀工作区与出水堰,使斜管工作区的沉降过程不受出水水流影响;锯齿形溢流堰比普通的水平堰更易加工更易保证出水均匀。
斜管沉淀池的污泥通过水的自身压力,定时排出池外。
5.主体设备尺寸:曝汽池:数量:1台规格:1200*2000*1500结构:A3钢制作(煤沥青防腐)机械混凝池:数量:1台规格:800*2000*1500结构:A3钢制作(煤沥青防腐)斜管沉淀池:数量:1台规格:2500*2000*2800结构:A3钢制作(煤沥青防腐)6.其它设备:一,风机:型号:HC-25S风量:0.29m3/min风压:0.4kgf/cm2功率:0.55kw二,搅拌减速机数量:1台型号:BLD10-43-0.75轴径:DN257.附件:一,报价单二,平面图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总结[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总结]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总结镇属于半山区镇,总人口2.5万,镇域面积69平方公里,所辖13个行政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总结。
斜板沉淀池设计

环保设备课程作业作业1:斜板沉淀池设计计算采用异向流斜板沉淀池1.设计所采用的数据①由于斜板沉淀池在絮凝池之后,经过加药处理,故负荷较高,取q=3.0mm/s②斜板有效系数η取0.8,η=0.6~0.8③斜板水平倾角θ=60°④斜板斜长 L=1.2m⑤斜板净板距 P=0.05m P一般取50~150mm⑥颗粒沉降速度μ=0.4mm/s=0.0004m/s2.沉淀池面积式中 Q——进水流量,m3/dq——容积负荷,mm/s3.斜板面积η需要斜板实际总面积为4.斜板高度°5.沉淀池长宽设斜板间隔数为N=130个则斜板部分长度为°斜板部分位于沉淀池中间,斜板底部左边距池边距离l2=0.1m,斜板底部右边距池边距离l3=0.8m,则池长L=7.5+0.1+0.8=8.4m池宽B=校核:,符合故沉淀池长为8.4m ,宽为9.2m ,从宽边进水。
6.污泥体积计算排泥周期T=1d()()()()61232410020000200201010090100110096Q C C TV m nγρ--⨯⨯⨯-⨯⨯===-⨯-污泥斗计算设计4个污泥斗,污泥斗倾斜角度为67°,污泥斗下底面长a=0.4m ,上底面长b=2.1m 。
5 2.10.4tan tan 6722222b a h m θ⎛⎫⎛⎫=-=-︒= ⎪ ⎪⎝⎭⎝⎭污泥斗总容积: 3150.4 2.1249.29222a b V h n L m ++=⨯⨯⨯=⨯⨯⨯=>V=90m 3,符合要求。
7.沉淀池总高度123450.3 1.0 1.0 1.0 2.0 5.3H h h h h h m =++++=++++=式中 h 1——保护高度(m ),一般采用0.3-0.5m ,本设计取0.3m ; h 2——清水区高度(m ),一般采用0.5-1.0m ,本设计取1.0m ; h 3——斜管区高度(m );h 4——配水区高度(m ),一般取0.5-1.0m ,本设计取1.0m ; h 5——排泥槽高度(m )。
斜板(管)沉淀池.

第四节沉淀池四、斜板(管)沉淀池斜板、斜管沉淀池是根据浅层沉降原理没汁的新型沉淀池。
与普通沉淀池比较,它有容积利用率高和沉降效率高的明显优点。
(一)浅层沉降原理设有一理想沉淀池,其沉降区的长、宽、深分别为L、B和H,表面积为A,处理水量为Q,表面负荷为q0,颗粒沉速为u0,则由公式(3-19),可得Q=u0A。
由此可见,在A一定的条件下,若增大Q,则u0成正比增大,从而使u≥u0。
的颗粒所占分率(1-p0)和u<u0的颗粒中能被除去的分率u/u0都减小,总沉降效率ET相应降低:反之,要提高沉降效率,则必须减小u0,结果Q成正比减小。
以上分析说明,在普通沉淀池中提高沉降效率和增大处理能力相互矛盾,二者之间呈此长被落的负相关关系。
但是,如果象图3-10那样,将沉降区高度分隔为n层,即n个高度为h=H/n的浅层沉降单元,那末在Q不变的条件下,颗粒的沉降深度由H减小到H/n,可被完全除去的颗粒沉速范围由原来的u≥u0扩大到u≥u/n,沉速u<u0的颗粒中能被除去的分率也由u/u0增大到n u/u0,从而使公值大幅度提高;反之,在E T值不变,即沉速为u0的颗粒在下沉了距离h后恰好运动到浅层的右下端点,那末由u0/v`=h/L和h=H/n可得v`=n v,即n个浅层的处理水量Q`=HBnv=nQ,比原来增大了n倍。
显然,分隔的浅层数愈多,E T值提高愈多或Q`值增加愈多。
图3-10 浅层沉降示意图此外,沉淀池的分隔还能大大改善沉降过程的水力条件,当水以速度v流过当量直径为d e的断面时,雷诺数Re=d e vρ1/μ,d e=4R(R为水力半径)。
若原沉淀池内水流的雷诺数为Re,则分隔为n个浅层后的雷诺数Re`=(B+H)Re/(nB+H)。
如果再沿纵向将池宽B也分为n格,即相当于n2个管形沉降单元,那末其雷诺数Re"=Re/n。
显然,只Re"<R`<Re。
实际上,普通沉淀池中,Re=4.O ×103-1.5×105,水流处于紊流状改而在斜板和斜管沉淀池内则可分别降至500和100,远小于各自的层流临界雷诺数103和2.0×lO3,可使颗粒在稳定的层流状态下沉降。
斜管(板)沉淀池技术说明

斜管(板)沉淀池技术说明斜管(板)沉淀池技术说明根据沉淀原理,在一定流量Q 和一定颗粒沉降速度U。
的条件下,沉淀效率E 与池子的平面面积A 成正比,即E=U。
A/Q。
将池子在高度上分成N 个间隔,使池子平面面积加大,沉淀时间缩短,提高沉淀效率。
结合排泥的需要,斜板沉淀池在池子中加入斜板,加大了水池过水面积和湿周,同时减少了水力半径,在同样的水平流速条件下降低了雷诺数,减少了水的紊动,沉淀效果好。
斜管沉淀池是在沉淀池内安装许多间隔较小的平行倾斜管的沉淀池,斜管沉淀池与斜板沉淀池的沉淀原理相同,在水力条件上,斜管比斜板水力半径小,因而雷诺数更低,沉淀效果更显著。
斜管沉淀池池容小,节省占地面积,被国内外众多水厂采用并积累了大量的运行和管理经验。
其问题是维护管理较复杂,斜管斜板需要定期清理和更换。
斜板和斜管沉淀池因沉淀时间短,故在运转中遇到水量、水质变化时应加强注意和管理。
采用此类沉淀池还应注意絮凝的完善和排泥的合理布置等。
(1)斜板沉淀池设计要点①斜板沉淀池水流方向主要有上向流、侧向流及下向流(同向流)三种。
②斜板沉淀池设计颗粒沉降速度μ,液面负荷宜通过试验或参照相似条件下的水厂运行经验确定,设计颗粒沉降速度可采用0.16~0.3mm/s,液面负荷可采用6.0~12m3/(m2·h),低温低浊水宜采用下限值。
③倾角O∶根据斜板材料和颗粒情况而异,一般为了排泥方便常用倾角60°。
④板距P∶即两块斜板间的间距,侧向流斜板P一般采用80~100mm; 单层斜板板长不宜大于1.0m。
⑤板内流速v∶上向流时根据表面负荷计算;侧向流时可参考相当于平流式沉淀池的水平流速,一般为10~20mm/s;下向流时,可根据下向表面负荷计算。
⑥在侧向流斜板的池内,为了防止水流不经斜板部分通过,应设置阻流墙,斜板顶部应高出水面。
⑦为了使水流均匀分配和收集,侧向流斜板沉淀池的进、出口应设置整流墙。
进口处整流墙的开孔率应使过孔流速不大于絮凝池出口流速,以免絮体破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斜管、斜板数据
异向流、同向流斜管斜板的某些数据参见下表
异向流斜管斜板絮凝体的下滑速度
絮凝体在异向流斜管斜板内的下滑速度可参考下表。
絮凝体下滑速度
注:水湿为5℃。
异向流斜管沉淀池设计要点
要求原水浊度长期低于1000度;
斜管沉淀区液面负荷可采用9.0~11.0m3/(h·m2);
管径为25~35mm,管长为1m;
水平倾角采用60°;
斜管上部清水区保护高度不宜小于1.5m。
同向流斜板沉淀池设计要点
同向流斜板沉淀池适用于浑浊度长期低于200度的原水;
斜板沉淀区游人面负荷,应根据原水情况及相似条件水厂的运行经验或试验资料确定,一般可采用30~40 m3/(h·m2);
斜板间距为35mm;
斜板长度为2.0~2.5m,排泥区斜板长度不小于0.5m;
沉淀区斜板倾角为40°,排泥区斜板倾角为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