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
中西医结合在治疗糖病中的应用研究
![中西医结合在治疗糖病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ebee929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98.png)
中西医结合在治疗糖病中的应用研究中西医结合在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研究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公共卫生问题。
传统的西方医学在控制血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将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研究。
一、中西医结合的理论依据中医学认为糖尿病属于中焦湿热,肺肾阴虚等病因病机,强调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气血运行等来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西医学则主要通过药物治疗、胰岛素注射等手段来控制血糖水平。
中西医结合则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的优势,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结合了中医的辨证施治和西医的药物治疗,使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二、中西医结合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优势1.辨证施治:中医强调个体化调控,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通过望、闻、问、切辨证施治,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病人的病情和病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这种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在糖尿病患者中尤为重要,可以帮助患者快速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
2.草药调理:中医药物治疗糖尿病主要采用中草药的中药调理,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等优点。
不同的中药可以通过调节胃肠功能、改善肝肾功能等多方面起到治疗糖尿病的作用。
与西药治疗相比,中药治疗更加温和,对人体的副作用较小。
3.生活方式干预:中医注重调整患者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调理、运动干预等。
通过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适量的运动,中医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血糖控制水平,促进身体健康。
这种综合干预的治疗方式在糖尿病患者中非常有效。
三、典型案例患者张某,50岁,患有糖尿病多年。
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他的病情得到了明显改善。
在诊断时,中医师通过望、闻、问、切辨证施治,认为他属于脾胃虚弱、肺肾阴虚型糖尿病。
然后,在西医的指导下,他通过控制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的干预,同时配合中药调理,他的血糖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经过3个月的治疗,他的血糖水平稳定在理想范围内,相关症状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
![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47ea07d5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ba.png)
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糖尿病属于代谢性疾病,是胰岛素作用异常,胰岛素分泌功能出现障碍,引起的高血糖相关疾病。
与患者的饮食习惯、运动缺乏等密切相关,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西医用于糖尿病治疗主要是保护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从而缓解临床症状,控制并发症发生,起到控制病情进展的作用。
而中医治疗糖尿病坚持清热活血和益气养阴为基本原则,中西医结合治疗互相弥补也成为临床常用治疗方案。
本文对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仅供参考。
1.西医治疗糖尿病控制患者饮食,指导患者每日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基础上。
给予西药二甲双胍治疗,每次给药0.5g,每日给药1次,选择晚餐随餐服用。
如果血糖水平控制效果不佳要每日用药2次,选择午餐、晚餐两个时间段随餐用药,每次用药剂量0.5g。
2.中医治疗糖尿病为糖尿病患者选择中药汤剂治疗,药物组方有山药、天花粉、牡丹皮、黄精、泽泻、党参、麦门冬、生地黄、石斛、知母等。
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给药,其中肝热津伤型患者,药物组方有天花粉15g、葛根15g、麦冬15g、生地15g、黄连15g、黄芩15g、知母10g、地骨皮12g、桑白皮8g;针对阴虚内热型患者,药物组方有山茱萸15g、何首乌15g、生地15g、茯苓15g、山药15g、丹皮10g、泽泻9g;针对血瘀型患者,药物组方有丹参10g、川芎10g、郁金10g、红花10g、泽兰10g、鬼箭羽10g、山楂10g、当归10g、益母草12g、赤白芍12g、木香10g、葛根8g。
所有药物以水煎服,每日口服1剂,分早晚两次口服,连续用药2个月,针对患者病情差异,及时调整用药。
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经验总结糖尿病患者确诊后要及时治疗,患者要终身服药治疗,很多患者担心药物疗效与安全性,很难长期用药治疗。
西药二甲双胍作为一线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经肝细胞膜G蛋白促进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提高外周组织摄取糖分能力,以此降低肝糖输出水平,使机体代谢维持在平衡状态,以此起到改善血糖水平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148aa0e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c8.png)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研究一、背景介绍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病,现在已经成为了全球性健康问题。
据统计,全球有将近4.25亿人患有糖尿病。
在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在快速上升,成为了当下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
糖尿病病情的严重与复杂性让传统的治疗方法难以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为了一种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治疗方法。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1. 西医治疗糖尿病西医治疗糖尿病主要采用的是药物疗法。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很多针对糖尿病的药物,比如降糖药、胰岛素等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的进展,但是对于不同病情的患者,所需的药物类型和治疗方案也会有所不同。
2. 中医治疗糖尿病中医治疗糖尿病秉承的是“以人为本”的治疗思想。
中医主张个体化的治疗,通过针灸、推拿、中药等方式来促进身体的健康。
中医中对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降糖、增加体力、补脾的方式来控制病情的发展。
3.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目的在于将传统中西医的优点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全新的治疗体系。
通过创新技术和疗法,可以更好地促进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和恢复。
比如使用中药和针灸等中医疗法,结合使用降糖药物和胰岛素等西医治疗方法。
在针对不同的病情和患者个体差异化的治疗方面也更加灵活。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点1. 缩短治疗时间传统的中医和西医分别有各自的疗效和治疗时限,但是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实现疗效的互补和协同作用,从而更快实现病情的缓解和控制。
2. 提高治疗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更全面地促进患者康复。
比如通过中医药和针灸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副作用和药物耐受性问题,同时针对西医治疗的疾病方面也具有强大的治疗效果。
3. 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和提升生活质量。
中医的针灸和推拿以及西医体育锻炼等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减少压力,缓解疼痛并促进身体的康复。
四、研究结果1. 2010年,广东省肿瘤防治院发布了针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效果的数据。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ae88499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14.png)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4亿人,且这一数字仍在不断增长。
糖尿病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传统的药物治疗虽然有效,但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和副作用,且无法根除疾病。
中医作为中华传统医学宝贵的资源,被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和患者所重视。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包括针灸、草药、饮食调理等,这些方法在根本调理和改善患者体质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西医在糖尿病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物等。
西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注重对症治疗,能够迅速降低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风险。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逐渐受到更多关注,结合了中西医的优势,能够在调理体质、降低血糖、延缓并发症进展等方面取得更好的疗效。
本文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可靠依据。
1.2 研究目的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逐渐增加,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中医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调理患者的体质、改善微循环等方面有独特优势。
西医则注重通过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来控制糖尿病病情。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将中医的辨证施治与西医的药物治疗相结合,可以更全面地治疗糖尿病,减少药物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旨在通过系统性地总结和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势和近期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帮助更多患者管理好糖尿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1.3 研究意义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为什么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效果更好!
![为什么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效果更好!](https://img.taocdn.com/s3/m/37a5d355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84.png)
为什么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效果更好!1、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势在西医治疗中,一般是调整患者的血糖,常用的治疗方式包括胰岛素、降糖药等,虽然控糖效果显著,然而一些症状依然存在,如大便干燥、失眠、头晕、乏力、燥热等。
若是患者身体气血两虚,燥热阴虚,阴虚火旺,阴阳两虚,会影响血糖控制效果。
部分患者虽然打了胰岛素、吃了西药,然而血糖并未降低。
因此,除了西医治疗之外,还要和中医进行组合应用,前者能够控制血糖,后者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
除了能够让患者血糖保持稳定,还能标本兼顾。
正本清源,提升血糖控制效果,预防并发症的产生。
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从中医层面对患者进行整体调理,可以减少西药用量以及对肝肾的影响,恢复肾功能,提升抵抗力。
很多中药可以针对病因实施指标,能够极大的减少疾病复发的概率,患者康复后无需服用药物,通常在一到两个月能够看到效果,三个疗程可以实现标本兼治。
2、中西医结合如何治疗糖尿病?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需要先通过西医检测,合理的评估患者胰岛功能,结合其胰岛功能情况,确定适合患者的降糖方案。
若是患者的胰岛功能良好,可以引导患者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水平,促使其符合标准;若是患者的胰岛功能较差,胰岛素分泌不足,需要为患者注射基础胰岛素或是预混胰岛素,帮助患者控制血糖。
待其胰岛功能恢复之后,停止使用胰岛素,依据中医辨证论治,优化患者的并发症,提升其生活质量。
通过合理的应用中药,能够帮助患者降低血糖、血压、脂肪以及粘度,减轻症状,从而预防各种并发症,提升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常用中药包括补气、清热、活血、补血等。
除了中西医治疗之外,患者还要从其他的方面进行干预,如饮食、运动等,调整生活方式,提升血糖控制效果,预防及延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3、糖尿病的日常护理合理饮食。
结合患者的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
患者需要定期复诊,依据患者最新情况,对饮食方案进行调整。
患者应该多食用五谷杂粮,例如玉米面、荞麦面、紫山药、燕麦片等,其中的维生素B、食物纤维、微量元素含量较多,患者可以将低淀粉、低糖的食物或粗粮和蔬菜等当作主食;豆类和豆制品。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fe4684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f.png)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其列为全球十大死因之一。
传统的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现代医学对糖尿病也有较深入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以下将对其研究内容进行阐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物治疗方面。
中药在治疗糖尿病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有一定的疗效。
研究人员通过对中药的成分进行研究,筛选出对糖尿病有治疗作用的药物。
通过对人参、黄芪等中药药材进行提取工艺的研究,提取到一些具有降糖作用的有效成分。
研究人员通过不同药物的组合使用,发现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也包括针灸治疗方面。
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已被广泛运用于临床治疗中。
有研究表明,针灸能够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增加人体胰岛素分泌,从而起到降糖的作用。
研究人员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并对其进行血糖监测,发现针灸治疗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还包括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的制定。
中医理论认为,糖尿病属于中医的“消渴”范畴,讲究的是整体的调节。
研究人员通过将中医的辨证论治方法与西医的病理分析相结合,制定出适合糖尿病患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这些方案既能针对糖尿病的病因和病理进行治疗,又能通过调整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全面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较为显著。
中药的研究发现一些具有显著降糖作用的有效成分,针灸治疗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起到降糖的作用,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的制定可以全面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况。
相信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不断深入研究,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会越来越好。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d48f15a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c4.png)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针对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有许多,如代谢调控、药物治疗、营养干预等,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旨在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
中医药的治疗糖尿病主要通过中药配方、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等手段来调节患者体内的气血平衡,以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例如,有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如黄芪、当归、枸杞、山楂等,这些中药都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
另外,中医的草药配方也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例如,四物汤有补血和调和气血的作用,对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显著。
针灸疗法是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又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进行针刺刺激,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提高体内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达到降糖的效果。
一些研究表明,针灸疗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水平,还可以缓解一些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
通过结合中西医治疗糖尿病,可以综合发挥中西医的优势,从而更好地解决糖尿病的问题。
例如,中医的营养学治疗和西医的营养治疗相结合,可以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在中医中,食疗在治疗糖尿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食疗的核心思想是根据体质、症状和病情制定相应的膳食方案,使体内的气血平衡达到最佳状态,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同时,西医的营养治疗主要是通过控制膳食糖份的摄入量、选择低GI食物、适量摄入膳食纤维等方法来控制血糖,这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也非常重要。
通过中西医的综合治疗,可以更好地调节体内的气血平衡,达到治疗糖尿病的效果。
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代谢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实践中,医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具体方法和治疗方案,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中西医结合在糖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中西医结合在糖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0ec34e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14.png)
中西医结合在糖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中西医结合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全球人民的健康。
传统的西医药物治疗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限制和不足。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逐渐受到关注,并在糖尿病治疗中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本文将介绍中西医结合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并探讨其优势和挑战。
1. 中医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对糖尿病的治疗有着独到的见解。
针对糖尿病的病因,中医强调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调节。
在治疗中,中医重视饮食调理、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
其中,中药方剂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中药方剂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并对血糖控制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2. 西医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西医药物治疗糖尿病已经有了较长时间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目前主要采用的药物有胰岛素类药物和口服降糖药物。
胰岛素类药物可以通过补充胰岛素,降低血糖水平。
口服降糖药物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以及降低体内的胰岛素抵抗,从而起到控制血糖的作用。
此外,西医还注重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控制、适量运动和规律作息等。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血糖水平。
3. 中西医结合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糖尿病患者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主要思想是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法,通过相互补充和协同作用,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糖尿病治疗中,中西医结合可以综合运用中药治疗、针灸和西医药物,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通过中药的辅助治疗,可以提高西药的效果,降低西药的剂量和不良反应。
同时,针灸疗法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4.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和挑战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个体化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8ce8d05e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3.png)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式,在糖尿病的治疗中逐渐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进行述评。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理论基础是通过理顺人体阴阳平衡、调整脏腑功能实现对疾病的调理。
而西医治疗基于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技术,主要通过药物治疗、胰岛素注射和饮食控制等手段控制血糖水平。
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已经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
一项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可以有效地调节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减轻胰岛素阻力。
采用中医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血糖稳定性更好,药物副作用也较小。
此外,中医药中一些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改善内分泌功能的药物也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
同时,西医的药物治疗和胰岛素注射也是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手段。
现代医学的进展使得人们能够通过不同的药物来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
此外,胰岛素注射被广泛用于1型糖尿病的治疗,帮助身体正常利用血糖。
饮食控制和运动也是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环节,西医注重科学的营养摄入和合理的运动方式,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前景非常广阔。
一方面,中医药中的许多有效成分和治疗方法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近年来,许多研究已经发现中医药中的多糖、生物碱和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胆固醇、保护胰岛等作用。
这些成分可以通过中药制剂、中草药煎剂、膳食补充剂等形式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中。
此外,中医诊断和治疗准则的发展也为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规范和指导。
另一方面,西医在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和胰岛素注射方面也在不断进步。
现代医学的发展使得西医能够研发更安全、更有效的药物来控制血糖水平,同时还在开展各种胰岛素的研究和改进,使得注射胰岛素更加方便和准确。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验案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验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80573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6.png)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验案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可分为1型和2型糖尿病两种主要类型。
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则是一种由免疫系统错误攻击甲状腺组织导致的疾病,常见的类型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在慢性病治疗中的应用不断深入,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成为了一种新的治疗思路。
下面将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一例成功治疗的验案。
患者王先生,男,56岁,因反复多饮、多尿、体重下降3公斤于5月16日到我院就诊。
患者平素喜食肥甘厚味,少食蔬菜水果,平素体形肥胖,工作压力较大,情绪时常焦虑不安。
患者入院查体:血压160/100mmHg,身高175cm,体重80公斤,腹型肥胖,胸闷短气。
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亢进,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刺激素(TSH)水平异常,T3:3.46nmol/L(正常值1.3-3.11nmol/L),TSH:0.017μIU/ml(正常值0.37-5.57μIU/ml);糖化血红蛋白(HbA1c):8.6%,随机血糖18.2mmol/L。
确诊为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
为了控制血糖与甲状腺功能,治疗首先进行了西医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
但患者在西医治疗一段时间后血糖控制依然不理想,同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有所缓解,但并未完全康复。
考虑到西医治疗疗效不佳,且长期使用药物对身体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医生决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
中医首先根据患者的脉象、舌象和病情分析,确定了患者的证候为瘀滞痰浊、气滞血瘀、肾气亏虚。
综合辨证施治后,采用了宣通化滞、益气养阴、清热泻火的方剂。
联合针灸治疗,选用补肾益气、理气止痛的穴位进行针刺。
在中医治疗的患者也进行了中药泡脚疗法,以增强下肢微循环,促进身体新陈代谢。
经过一段时间的中医治疗后,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控制,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从8.6%下降到6.2%,血糖水平也从18.2mmol/L下降到7.0mmol/L。
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有哪些
![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acfc377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87.png)
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有哪些糖尿病是我国人口常发病症之一,糖尿病的病发与患者的胰岛素分泌障碍有关,是一组代谢类疾病,多饮、多尿以及多食是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糖尿病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多以血糖检测而被诊断,糖尿病通常会伴有系列的并发症,比如血糖的长期升高会导致患者视网膜血管的病变,引起患者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此外会有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肾功能衰竭的风险,但在临床的治疗中,糖尿病症无法被治愈,通常只有通过药物以及饮食的护理来控制患者的血糖,从而稳定患者的病情,治疗糖尿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会进行长时间的药物治疗,本研究中,将针对糖尿病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糖尿病糖尿病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也是平常所说的“三高”之一,糖尿病通常会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患者需终生依靠注射胰岛素调节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在尚未达到确诊的阶段,可通过饮食调节和运动治疗的方式进行调节,长期患2型糖尿病患者则需终生进行药物治疗。
2.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2.1中医治疗中医认为糖尿病的病因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坚持滋阴清热,阴虚体质的典型表现就是易“上火”,即身体缺水,以致眼干、鼻干、口干、皮肤粗糙、头发干枯,此外容易失眠多梦、头晕眼花、腰膝酸软,小便次多量少、心跳偏快、夜间盗汗、手足心发热、耳鸣。
糖尿病患者的多饮就与此有关,滋阴常用沙参、玉竹、天冬、石斛等,适用于阴虚潮热,盗汗,或热盛伤津而见舌红、口燥等症状。
(1)消渴丸:由葛根,地黄,黄芪,天花粉,玉米须,南五味子,山药,格列本脲构成,主治:气阴两虚所致的消渴病,症见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倦乏力,眠差,腰痛,滋肾养阴,益气生津,具有较好的降低血糖的作用,主要治疗2型糖尿病。
黄芪补气升阳,布津摄液;地黄滋肾养阴,清热生津;共为君药。
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山药补脾益肾养阴;共为臣药。
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止渴;玉米须清热利尿消肿;葛根升阳布津,生津止渴;格列脲为降血糖的西药。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51adb1c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82.png)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研究进展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疾病,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
传统的西医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胰岛素注射和口服降糖药物,但长期使用可能出现副作用,且部分患者对药物不敏感。
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目光投向了这个领域,试图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基本原理是充分发挥中医和西医的优势,以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本质是阴虚燥热,需从调理脏腑、祛瘀活血、扶正固本等方面进行治疗。
而西医则主要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和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
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满足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需求。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已取得了显著进展。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观察和经验总结上,后来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机制逐渐得到阐明。
例如,研究发现许多中药成分具有明显的降糖作用,如黄连、黄芪、山药等,同时还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轻并发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还注重整体调节,通过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和心理状况等方面来达到治疗目的。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也取得了许多新的突破。
例如,中药联合胰岛素治疗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和副作用;中药调节血脂可以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发生风险;中西医结合治疗还能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研究者还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更好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存在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需要进一步明确中药的作用机制和有效成分,以便开发出更具针对性的药物。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如何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仍是一个挑战。
如何将中西医结合治疗融入到日常诊疗工作中,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也是未来需要的问题。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19c7e2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0.png)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巨大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从现状和研究进展出发,探讨了中药、针灸、运动疗法和营养疗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研究发现,这些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控制血糖水平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结论部分展望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同时指出未来研究应该更深入地探讨这些治疗方法的机制和有效性,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案。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具有巨大潜力,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药, 针灸, 运动疗法, 营养疗法, 研究进展, 前景, 未来方向1. 引言1.1 糖尿病概述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常见的类型包括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自身免疫破坏胰岛素产生的胰岛β细胞而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需要外源性胰岛素补充治疗。
2型糖尿病则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多与生活方式、遗传等因素有关。
糖尿病患者常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和视力模糊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控制会导致许多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甚至威胁生命。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重要性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性在于综合运用中西医的优势,充分发挥各种疗法的效果,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中医注重治未病,强调调整体内阴阳平衡,促进自身康复能力;而西医则注重症状和病理学的分析,依托药物和手术治疗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能够综合利用中药、针灸、运动疗法和营养疗法等多种疗法,通过调理体内气血,改善机体代谢功能,减少并发症风险,延缓病情发展。
相较于单一治疗方式,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实现“阴阳调和,标本兼治”,更全面、更有效地治疗糖尿病,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获得更好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不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也是未来糖尿病治疗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0077c4f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0b.png)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疾病,世界范围内的患病人数快速增加。
传统上,中医和西医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各有自己的方法和理论。
然而,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包括其理论基础、临床应用及前景展望。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理论基础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基于中医与现代医学的融合。
中医认为,糖尿病是由于“痰淤、湿困、气滞”所致,而西医则将糖尿病视为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导致血糖升高的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理念是通过调整患者的整体平衡来提高胰岛素的分泌和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从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应用1. 中药治疗中药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人体内环境的作用。
近年来,研究表明一些中药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的分泌和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例如,苦瓜、葛根、金银花等中药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中。
此外,一些中药复方的临床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 饮食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饮食疗法也备受关注。
根据中医的理论,合理的饮食习惯可以平衡人体内的阴阳五行,从而改善糖尿病的症状。
西医则强调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
中西医结合的饮食疗法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包括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以及合理搭配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
3. 西医药物治疗西医药物治疗糖尿病的目标是降低血糖水平并改善胰岛素分泌和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糖尿病的治疗通常采用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注射。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表明,西药与中药的联合应用可以发挥协同作用,增强疗效,同时减少西药的副作用。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展望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为糖尿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
中医的理论和经验可以为西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现代技术和研究方法也可以为中医的临床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b2e428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74.png)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一种以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不足导致的高血糖症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控制血糖水平,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疾病的进展。
传统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和丰富的经验,而现代西医药也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模式。
本文将介绍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理论基础1. 中医理论基础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病与气、血、津液、阴阳等多种因素有关。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方法包括祛痰、清热、泻火、养阴、益气、健脾等,以调节体内阴阳平衡、气血调畅为治疗原则。
2. 西医理论基础西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病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有关。
西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主要包括胰岛素替代治疗、口服降糖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理论基础是中西医理论的结合,既考虑了糖尿病的内因外因,又兼顾了病情的整体性和个体差异性。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应用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主要包括调补气血、益阴清热、健脾化湿、和解毒热等。
充分发挥中药药材的多成分、多靶标特点,调动机体内部自身多系统协同作用,避免了长期应用单一治疗药物的弊端。
2. 针灸疗法针灸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主要包括针刺、灸法、拔罐、耳穴等。
通过针刺等手法调和气血、益脾健脾、润肺养肺、活血化瘀,调整体内阴阳失衡,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3. 西医治疗西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主要包括胰岛素替代治疗、口服降糖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
采用糖尿病药物和胰岛素降低血糖,控制糖尿病发病。
结合中西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并逐渐受到广大医生和患者的认可和接受。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进展1. 中医药与西医药联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近年来,不少研究表明,中医药与西医药联合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可能更好。
西医和中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实践
![西医和中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45ef0d8e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9.png)
西医和中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实践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其治疗方案也得到了更多关注。
传统的西药治疗糖尿病已经逐渐受到了限制,而中医的中药治疗糖尿病也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
因此,结合中西医方式,治疗糖尿病成为了一种新的实践方法。
一、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优劣中医对糖尿病的治疗利用的是中药配方疗法,比如,利用大黄、枸杞等药膳的饮食疗法很有效果。
此外,针灸、拔罐等手段也可以缓解症状。
但中医方法也存在难以达到治愈效果、疗效缓慢、不适用于急性胰腺炎等缺陷。
二、西医治疗糖尿病的优劣现代西医学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方案已经逐渐完善,现有的药物和胰岛素注射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但现有的西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也有比较明显的缺点,比如治愈效果不理想,副作用明显、高昂的治疗成本等。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劣相比中医和西医分别单独治疗糖尿病的方案,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更具优势。
中西医结合可以更好的发挥各自的特点,中药可以起到治疗糖尿病的根本作用,西药则可以达到控制血糖水平的目的。
此外,结合中西医形成的治疗方案可以更科学地定制,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和费用。
四、临床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是趋势逐渐的,越来越多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案例出现。
例如,全国众多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及医院,不仅推出了配方中西医结合的中药治疗方案,还结合针灸、推拿、气功等手段,治疗糖尿病效果显著,受到许多患者的追捧。
同时,也有一些结合中西医的临床研究得到了证明,治疗效果有很大改善。
总之,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中西医结合是一种非常切合实际的方法。
但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套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
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发挥中西医结合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优势,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势](https://img.taocdn.com/s3/m/1dfa26da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0f.png)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势糖尿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会导致身体的各种软组织受到损害,如果在生活上不注意的话会导致病情加重。
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有着许多的优势,如可以快速降糖在合理范围,并且远期疗效稳定等。
因此可以了解各自的优势,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帮助病情快速恢复。
1、糖尿病概述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组异质性代谢性疾病,造成糖尿病的因素多与遗传、自身免疫以及环境因素相关。
通常高血糖是因为受到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出现分泌缺陷或是生物作用受损,而造成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出现异常。
如果不及时治疗长时间会引起系统损害,会导致血管、心脏、神经、肾脏等组织器官的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的类型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1型糖尿病经常发生在青少年中,在早期时没有明显的表现,主要通过血糖检测方式检测。
而2型糖尿病多发生于成年人中,一般常在40岁以后发病,多数的患者当出现慢性并发症或是在体检时发现。
糖尿病还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如视网膜血管病变引起视力下降、糖尿病足、心血管疾病和肾病等。
2、如何判断是否是糖尿病在发生糖尿病时,如何自己判断是否是糖尿病呢?首先查看是否有皮肤瘙痒,一般糖尿病会造成皮肤瘙痒,对于一些女性来说阴部会伴有瘙痒,这也是糖尿病的症状。
还有可能会经常感到疲乏或是劳累,因为在早期时由于血糖升高,导致患者会出现两脚无力,容易疲乏以及腰膝酸软等症状。
另外如果是糖尿病的话,一般上就愈合非常缓慢,主要是因为血糖高黏膜屏障作用减小,因此会容易使伤口愈合。
以及多尿等,因为随着血糖的升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就越多。
还有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或是经常性的困倦、乏力等现象,那么也有可能是患上糖尿病。
想要进一步确证是否是糖尿病,可以通过血糖检查、尿糖检查、糖基化血红蛋白检查进行进一步检查。
血糖检查是诊断糖尿病的唯一标准,如果患者有明显的糖尿病症状就只需要做异常的血糖值就可以诊断,而如果没有明显的症状,需要进行两次异常的血糖值检测,才能初步明确病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其中独具特色的中医药学,曾在世界医学史上留下了许多辉煌的记载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20世纪初,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并迅速发展,使中国得以建立起自己的现代医学,与此同时中西医学的接触和交流加深了两个医学体系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一条新的医学发展道路——中西医结合开始在中国不断的扩展、发展,至今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一、糖尿病.消渴病的由来
公元前四百年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就记载过消渴症这一病名,据考证糖尿病在古代为帝王贵族之病多发生在肥胖多食富有者之中。
世界上最早确认和治疗糖尿病的医生是中国唐代名医王焘,王焘根据其父患口渴难忍饮食大增,身上有疥疮,小便水果味,并根据其制定了治疗方案,辅以调整饮食,故父亲病情得到控制。
他把这些经验写到《外台秘要》一书当中,这是世界最早的医学记载。
古代埃及:公元1550年人们在法老王贵族墓群里发现了一张珍贵的莎草纸古抄本,里面记载了多种贵族疾病,其中包括一种叫多尿的疾病,并对这种病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直到17世纪英格兰医生才终于发现甜尿这一事实把这种病命名为Diabetes。
一百年以后,英格兰医生才进一步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血清竟然同尿液一样含有糖分,这一发现糖尿病是单纯脏器病变所引起疾病的理论被改变了。
1788年英格兰在一起意外事故病人救治过程中,发现胰腺损伤竟然可以引起糖尿病。
二、发病率
我国80年代初患病率0.67%,而在1996年已经增长到3.67%而到2009年我国城市人口中,成年人患病率已达9.7%,目前糖尿病发病率约为5%,糖尿病人数仅次于印度,世界第二,糖尿病前期德患病率为15.5%
糖尿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但从来没有象当今这样有如此高的患病率,以及惊人的增长速度,其致死及致残率已成为世界医学家棘手的问题,每年世界各国耗费巨资对此进行研究,由于其病因的复杂性,给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自从1921年班替从动物胰腺提取出来胰岛素,从而给糖尿病人带来了可以生存下去的希望,目前已有人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问世,但仍未有突破性的进展只有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治疗才能更有效。
三、糖尿病发病原因
1、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
在公元400年-500年《皇帝内经》在解释消渴病何以得知时曾说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目前已公认肥胖是糖尿病一个重要发病原因,国内外调查材料都一致认为,当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饮食增多了,体力活动减少了,人体肥胖了,糖尿病也随之增多了,由于肥胖脂肪组织的增多,高血脂也是引起2型糖尿病的原因之一。
2、精神神经因素与糖尿病的关系
在我国自古就有关于精神因素和消渴病关系的记载。
现代医学认为伴随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心理的压力以及突然发生的创伤等,会引起某些应激激素的增加,胰岛α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以及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皮质激素,这些都是使血糖升高的激素。
此外糖尿病与遗传与与饮酒与服药之间的关系不再一一陈述,当然在遗传方面现代医学有了很大的进展。
四、关于糖尿病症状
中国历代对消渴病的症状有大量记载,如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也一斗,消渴饮水不止,渴欲饮水,口干舌燥。
饮食过人而不觉饱能使尔瘦等等。
与现代医学多吃多喝多尿消瘦是完全一致的。
五、关于糖尿病并发症
1、呼吸系统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结核病是不少的。
中医历代很多医术都有消渴病的记载,例如肺瘘痨咳,肺瘘即系肺结核。
2、眼科并发症糖尿病可以起白内障即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是失明的主要原因。
中国历代对眼科并发症的记载是很多的,夫消渴者多变盲目疾,或三消久之,则目无所见。
3、泌尿系统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微血管病发症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历代在消渴病的记载中,把水肿与痈并列,消渴病久不愈,能为水肿痈疽之病。
4、糖尿病性下肢坏疽坏疽是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等综合因素造成的。
在古代医书中,曾记载足膝发恶疮,至死不救,又如一男因服药后作渴,左足大指患疽,色紫不痛,若黑,若紫即不治疗。
5、其他并发症均有记载
六、糖尿病的诊断
古代中国对于糖尿病的诊断出依靠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以外,还需知道尿是甜的,因而亲尝病人小便是常有的事,有时系子女为之。
现在无论中医与西医均采用禁食10小时以上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11.1mmol/L,但是必须得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血糖增高才能诊断糖尿病,例如嗜鉻细胞瘤、急性胰腺炎等。
2009年美国糖尿病协会提出HbA1c≥6.5%为糖尿病诊断的参考标准
七、关于糖尿病治疗
1、饮食疗法:在西方国家中,糖尿病饮食管制从1796年开始直到现在,虽其原则与内容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原始的饮食治疗已将有了很大的区别,但饮食治疗仍视为糖尿病最基本的治疗。
在古代中国不仅知道对消渴病人要限制碳水化合物,而且还知道避免食之过饱即饮酒的重要性,他们把这些看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2、体育疗法:多于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许多益处,已经是举世公认,中国古代对体力活动早就给与很大的注意,华佗曾经说过人体欲得劳动,血脉流动并不能生,古书中说消渴病人应当先行120步,多者千步然后食。
3.精神疗法记载很多不再详述
八、关于糖尿病药物治疗
中国历代医书中,有着大量治疗糖尿病的中药,这些中药有治疗糖尿病本身的,有治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何止千万,有方剂,有丸剂,有散药,总之有着丰富的临床积累。
西药治疗糖尿病本身,注射的有胰岛素,口服的有降糖药①促泌剂①双胍类③α-糖苷酶抑制剂④胰岛素增敏剂
中医治疗糖尿病是以辨证论治即望、闻、问、切四诊参为宗旨,根据现代的中药研究有些中药有明显的降糖效果。
与胰岛素相比中药降糖作用比较温和,病人不会发生低血糖,但对改善胰岛功能疗效卓著。
中药适合治疗2型糖尿病中轻中型病人,或糖尿病前期的病人,对改善糖尿病症状效果明显。
西药适合治疗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中重型病人,对并发症治疗中西药联合治疗效果好,例如糖尿病肾病,神经病变,冠心病等。
可以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用汤药降低尿蛋白,泡脚改善脚麻木,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
总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只有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病人才能得到最好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