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抗滑桩的设计要点

合集下载

抗滑桩质量控制要点

抗滑桩质量控制要点

抗滑桩质量控制要点抗滑桩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滑坡治理工程中的支挡结构,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了确保抗滑桩的质量,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各个环节。

以下是抗滑桩质量控制的一些要点:一、施工准备阶段1、地质勘察在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滑坡体的地质结构、岩土性质、地下水情况等。

这对于确定抗滑桩的位置、深度、桩型和设计参数至关重要。

2、设计方案审查仔细审查抗滑桩的设计方案,包括桩的尺寸、间距、配筋、混凝土强度等。

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同时要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3、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设备、人员安排、质量保证措施等。

施工组织设计应经过审批后严格执行。

4、材料准备确保施工所用的钢筋、水泥、砂石等原材料质量合格,符合设计要求。

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和试验,保存好相关的质量证明文件。

5、场地准备平整施工场地,修筑施工便道,确保施工设备和材料能够顺利运输到施工现场。

同时,要做好排水和防护措施,防止雨水浸泡和滑坡体的进一步滑动。

二、施工过程阶段1、桩孔开挖(1)桩孔的定位和垂直度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桩孔的定位,确保桩位的准确性。

在开挖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桩孔的垂直度,采用吊线锤或其他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2)开挖方法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开挖方法,如人工挖孔、机械挖孔或爆破挖孔等。

在软弱地层中,应采用分段开挖、护壁支护的方法,防止孔壁坍塌。

(3)孔内排水和通风及时排除孔内的积水,保持孔内干燥。

在深挖桩孔时,要加强通风,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2、护壁施工(1)护壁材料和厚度护壁一般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其厚度和强度应根据地质条件和桩孔深度确定。

(2)护壁的连接和稳定性上下节护壁之间要连接牢固,不得出现脱节现象。

护壁混凝土要振捣密实,确保其稳定性和抗渗性。

3、钢筋笼制作与安装(1)钢筋质量和规格钢筋的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规格和型号要与设计要求一致。

边坡防护之抗滑桩类型、设计及计算

边坡防护之抗滑桩类型、设计及计算

边坡防护之抗滑桩类型、设计及计算一、概述抗滑桩是将桩插入滑面以下的稳固地层内,利用稳定地层岩土的锚固作用以平衡滑坡推力,从而稳定滑坡的一种结构物。

除边坡加固及滑坡治理工程外,抗滑桩还可用于桥台、隧道等加固工程。

抗滑桩具有以下优点:(1) 抗滑能力强,支挡效果好;(2) 对滑体稳定性扰动小,施工安全;(3) 设桩位置灵活;(4) 能及时增加滑体抗滑力,确保滑体的稳定;(5) 预防滑坡可先做桩后开挖,防止滑坡发生;(6)桩坑可作为勘探井,验证滑面位置和滑动方向,以便调整设计,使其更符合工程实际。

二、抗滑桩类型实际工程应用中,应根据滑坡类型及规模、地质条件、滑床岩土性质、施工条件和工期要求等因素具体选择适宜的桩型。

三、抗滑桩破坏形式总体而言,抗滑桩破坏形式主要包括:(1)抗滑桩间距过大、滑体含水量高并呈流塑状,滑动土体从桩间挤出;(2) 抗滑桩抗剪能力不足,桩身在滑面处被剪断;(3) 抗滑桩抗弯能力不足,桩身在最大弯矩处被拉断;(4) 抗滑桩锚固深度及锚固力不足,桩被推倒;(5)抗滑桩桩前滑面以下岩土体软弱,抗力不足,产生较大塑性变形,使桩体位移过大而超过允许范围;(6)抗滑桩超出滑面的高度不足或桩位选择不合理,桩虽有足够强度,但滑坡从桩顶以上剪出。

对于流塑性地层,滑体介质与抗滑桩的摩阻力低,土体易从桩间挤出。

此时,可在桩间设置连接板或联系梁,或采用小间距、小截面的抗滑桩,因流塑体的自稳性差,当地下水丰富时,开挖截面过大的抗滑桩易造成坍塌,对处于滑移状态的边坡,还可能会加速边坡的滑移速度,甚至造成边坡失稳。

四、抗滑桩设计01基本要求抗滑桩是一种被动抗滑结构,只有当边坡产生一定的变形后,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因此,抗滑桩宜用于潜在滑面明确、对变形控制要求不高的土质边坡、土石混合边坡和碎裂状、散体结构的岩质边坡。

抗滑桩宜布置在滑体下部且滑面较平缓的地段;当滑面长、滑坡推力大时,可与其它加固措施配合使用,或可沿滑动方向布置多排抗滑桩,多排抗滑桩宜按梅花型布置。

抗滑桩的设计考虑因素

抗滑桩的设计考虑因素

抗滑桩的设计考虑因素
抗滑桩的设计考虑因素包括:
1. 地质条件:对于不同的地质条件,需要考虑地层的稳定性、土层的强度等因素,以确定合适的抗滑措施和桩基设计。

2. 设计荷载:需要考虑桩基所承受的静力荷载、动力荷载等,并根据荷载大小确定桩基的尺寸和强度。

3. 桩的类型:抗滑桩的类型有许多种,例如搁置桩、吉尔桩、混凝土搁置桩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桩型。

4. 桩的长度和直径:桩的长度和直径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荷载确定,以确保桩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5. 桩的布局:桩的布局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设计,以确保抗滑桩能够均匀地分布在受力区域内,提供足够的支撑和抗滑性能。

6. 抗滑力的计算:需要根据桩基的设计荷载和地层条件,计算抗滑力的大小,并根据计算结果设计合适的桩基。

7. 施工工艺:抗滑桩的施工工艺需要合理安排,确保桩身的质量和强度,并保
证桩与地层之间的紧密结合。

8. 监测与维护:抗滑桩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维护工作,确保桩基的稳定性和抗滑性能。

抗滑桩设计步骤

抗滑桩设计步骤

沙伟奇 2抗滑桩设计步骤1、选定桩的位置。

一般设置在坡体的前缘。

2、根据滑坡推力,地基土性质、桩用材料等资料拟定桩的间距、截面形状和尺寸和埋置深度间距:单桩不考虑间距截面形状及尺寸:钢筋混凝土桩的截面形状有矩形、圆形。

当滑坡推力不能确定时,多采用圆形桩。

埋置深度:桩长宜小于 35m,锚固深度约为全桩长的 1/2~1/4 3、计算作用在抗滑桩上的各力滑坡推力:由前步骤计算得知桩前土抗力 :滑动面以上的桩前土抗力,可由极限平衡时滑坡推力曲线在设置桩处的值,桩前被动土压力确定,二者选小值。

桩前滑坡体可能滑走时不考虑桩前土抗力。

锚固段岩土体抗力,通常由弹性地基系数法确定。

4、地基反力计算、确定地基系数, K 法, M 法1) 地基反力:P y CB p X yP y——地基反力( KN/m2)C ——地基系数(kpa/m)B p——桩的计算宽度( m)X y——地层y处的位移量(m)2)地基系数2C m( y y0)m——地基系数随深度变化的比例系数n——随岩土类别而变化的比例常数y0——与岩土类别有关的常数①K 法当 n=0,C为常数,即C K适用于较完整的硬质岩层,未扰动的硬粘土和性质相近的半岩质地层。

②m 法当 n 1 , y 0 时, C my ,C值呈三角形变化规律,适用于一般硬塑至半坚硬的沙粘土、碎石类土或风化破碎呈土状的软质页岩以及密度随深度增加的地层。

参考:表 5-1、表 5-23)抗滑桩的计算宽度矩形桩 B b 1pb——桩的宽度圆形桩B p 0.9( d 1)d——桩的直径5、计算桩的变形系数α或β及换算深度αh或βh,来判断按弹性桩或刚性桩来计算a)K法4CB p4EIh 1刚性桩h f 1弹性桩b) m 法5mB pEIh 2.5 刚性桩h f 2.5 弹性桩6、受荷段内力计算,确定滑面处的弯矩 (M 0 )、剪力( Q 0)按材料力学计算7、锚固段内力计算。

根据桩底的边界条件采用相应的计算公式求算滑面处的水平位移和转角及其下若干点(刚性桩一般每深1m取一点,弹性桩0.2m )的侧向弹性力、截面剪力,弯矩等,同时求出最大剪力及其位置,最大弯矩及其位置。

边坡防护之抗滑桩类型、设计及计算

边坡防护之抗滑桩类型、设计及计算

边坡防护之抗滑桩类型、设计及计算边坡防护之抗滑桩类型、设计及计算⼀、概述抗滑桩是将桩插⼊滑⾯以下的稳固地层内,利⽤稳定地层岩⼟的锚固作⽤以平衡滑坡推⼒,从⽽稳定滑坡的⼀种结构物。

除边坡加固及滑坡治理⼯程外,抗滑桩还可⽤于桥台、隧道等加固⼯程。

抗滑桩具有以下优点:(1) 抗滑能⼒强,⽀挡效果好;(2) 对滑体稳定性扰动⼩,施⼯安全;(3) 设桩位置灵活;(4) 能及时增加滑体抗滑⼒,确保滑体的稳定;(5) 预防滑坡可先做桩后开挖,防⽌滑坡发⽣;(6)桩坑可作为勘探井,验证滑⾯位置和滑动⽅向,以便调整设计,使其更符合⼯程实际。

⼆、抗滑桩类型实际⼯程应⽤中,应根据滑坡类型及规模、地质条件、滑床岩⼟性质、施⼯条件和⼯期要求等因素具体选择适宜的桩型。

三、抗滑桩破坏形式总体⽽⾔,抗滑桩破坏形式主要包括:(1)抗滑桩间距过⼤、滑体含⽔量⾼并呈流塑状,滑动⼟体从桩间挤出;(2) 抗滑桩抗剪能⼒不⾜,桩⾝在滑⾯处被剪断;(3) 抗滑桩抗弯能⼒不⾜,桩⾝在最⼤弯矩处被拉断;(4) 抗滑桩锚固深度及锚固⼒不⾜,桩被推倒;(5)抗滑桩桩前滑⾯以下岩⼟体软弱,抗⼒不⾜,产⽣较⼤塑性变形,使桩体位移过⼤⽽超过允许范围;(6)抗滑桩超出滑⾯的⾼度不⾜或桩位选择不合理,桩虽有⾜够强度,但滑坡从桩顶以上剪出。

对于流塑性地层,滑体介质与抗滑桩的摩阻⼒低,⼟体易从桩间挤出。

此时,可在桩间设置连接板或联系梁,或采⽤⼩间距、⼩截⾯的抗滑桩,因流塑体的⾃稳性差,当地下⽔丰富时,开挖截⾯过⼤的抗滑桩易造成坍塌,对处于滑移状态的边坡,还可能会加速边坡的滑移速度,甚⾄造成边坡失稳。

四、抗滑桩设计01基本要求抗滑桩是⼀种被动抗滑结构,只有当边坡产⽣⼀定的变形后,才能充分发挥作⽤。

因此,抗滑桩宜⽤于潜在滑⾯明确、对变形控制要求不⾼的⼟质边坡、⼟⽯混合边坡和碎裂状、散体结构的岩质边坡。

抗滑桩宜布置在滑体下部且滑⾯较平缓的地段;当滑⾯长、滑坡推⼒⼤时,可与其它加固措施配合使⽤,或可沿滑动⽅向布置多排抗滑桩,多排抗滑桩宜按梅花型布置。

边坡工程处治技术05 抗滑桩设计

边坡工程处治技术05  抗滑桩设计
式中,β 、α 均定义为桩的变形系数,单位为 m 1 ,按下式计算:


mH B p EI
1 5


KH Bp 4 EI
1 4
式中: KH ——K 法的侧向地基系数,KN/m3 ; Bp ——桩的正面计算宽度,m; mp ——m 法地基系数的比例系数,KN/m4 ; E,I ——桩的弹性模量,KPa,桩的截面惯性矩,m4。
§5.2.2 地基反力的确定
1. 地基反力 桩将滑坡推力传递给滑面以下的桩周岩(土)时,桩的锚固 段前后岩(土)体受力后发生变形,并由此产生反力。 反力的大小与岩(土)体的变形状态有关。处于弹性阶段时, 按弹性抗力计算;处于塑性阶段时,情况比较复杂,但地基反力 应不超过锚固段地基土的侧向容许承载力。 2. 地基反力系数 (1)地基反力系数:桩侧岩土体的弹性抗力系数,是地基承 受的侧压力与桩在该位置出产生的侧向位移的比值。也即单位岩 土体在弹性限度内产生单位压缩变形时所需施加于其单位面积上 的力。 (2)地基反力系数的三种假设方法: ① K 法 地基系数为常数,试验获取或查表 ; ② m 法 地基系数随深度呈直线变化; ③ C 法 地基反力系数沿深度按凸抛物线增大,Cx=Cx1/2, C为地基反力系数的比例系数。
抗滑桩设计要求和设计内容
(1)抗滑桩提供的阻滑力要使整个滑坡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同时保证坡体不从桩顶滑出,不从桩间挤出; (2)抗滑桩桩身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即桩的断面要 有足够的刚度,桩的应力和应变满足规定要求; (3)桩周地基抗力和滑体的变形在容许范围内; (4)抗滑桩的埋深及锚固深度、桩间距、桩结构尺寸和桩
j
H
A1
x
A2 l 0
x0
m
y
m

抗滑桩质量控制要点

抗滑桩质量控制要点

抗滑桩质量控制要点引言概述:抗滑桩是一种用于防止建筑物或结构物在地震或风力作用下发生滑移的一种基础工程措施。

为了确保抗滑桩的质量,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施工过程。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抗滑桩质量控制的要点。

正文内容:1. 抗滑桩设计要点:1.1. 基础条件评估:对地质条件、土壤性质、地下水位等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抗滑桩的设计参数。

1.2. 抗滑桩布置: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地质条件,合理布置抗滑桩的位置、间距和深度。

1.3. 桩身材料和尺寸:选择适当的桩身材料和尺寸,确保抗滑桩的强度和稳定性。

1.4. 桩顶锚固:采用合适的桩顶锚固措施,确保抗滑桩与建筑物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

1.5. 荷载计算:根据建筑物的荷载特点和地质条件,合理计算抗滑桩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2. 抗滑桩施工要点:2.1. 桩身施工:采用适当的施工方法和设备,确保抗滑桩的垂直度、直径和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2.2. 桩顶锚固施工:采用专业的锚固施工工艺,确保抗滑桩与建筑物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

2.3. 桩基检测: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桩基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2.4. 施工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抗滑桩的质量和稳定性。

2.5. 施工记录和验收:做好施工记录,进行抗滑桩的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3. 抗滑桩质量监控要点:3.1. 施工过程监控:对抗滑桩的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2. 桩基检测监控:对抗滑桩的桩基进行定期检测,确保抗滑桩的质量和稳定性。

3.3. 施工记录和档案管理:做好施工记录和档案管理,便于后期的质量追溯和问题处理。

4. 抗滑桩质量评估要点:4.1. 抗滑桩质量评估标准:制定抗滑桩质量评估的标准和方法,对抗滑桩的质量进行评估。

4.2. 桩基检测数据分析:对桩基检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抗滑桩的质量和稳定性。

4.3. 质量问题处理:对抗滑桩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处理,确保抗滑桩的质量符合要求。

抗滑桩质量控制要点

抗滑桩质量控制要点

抗滑桩质量控制要点引言概述:抗滑桩是一种用于防止土质边坡滑动的重要工程措施。

为了确保抗滑桩的质量,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本文将从桩基设计、桩材选择、施工过程、检测方法和质量验收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抗滑桩质量控制的要点。

一、桩基设计1.1 确定桩基类型:根据边坡的土质特征和工程要求,选择适当的桩基类型,常见的有磨擦桩、端承桩和磨擦-端承桩等。

1.2 桩长和桩径的确定:根据边坡的高度、坡度和土质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抗滑桩的长度和直径,确保桩基能够承受边坡的滑动力。

1.3 桩基布置方式:根据边坡的形状和工程要求,确定桩基的布置方式,常见的有等距布置、交叉布置和分段布置等。

二、桩材选择2.1 选择合适的桩材:根据抗滑桩的设计要求和工程环境,选择合适的桩材,常见的有钢筋混凝土桩、钢管桩和复合桩等。

2.2 桩材的质量要求:对于钢筋混凝土桩,要求钢筋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并进行钢筋的防锈处理;对于钢管桩,要求钢管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并进行防腐处理。

2.3 桩材连接方式:根据桩基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桩材连接方式,常见的有焊接、螺栓连接和搭接等。

三、施工过程3.1 桩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场地清理、测量定位和标志桩的设置等。

3.2 桩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包括桩身的垂直度控制、桩顶水平度控制和桩身的沉拔控制等。

3.3 桩基施工后的验收工作:包括桩基的外观检查、尺寸检测和质量验收等。

四、检测方法4.1 静载试验:通过在已施工完成的抗滑桩上施加静载,测量桩身的变形和承载力,评估桩基的质量。

4.2 动力触探:通过在桩顶施加冲击力,测量桩身的反弹速度和阻力,评估桩基的质量。

4.3 桩身质量检测: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如超声波检测和电磁波检测,评估桩身的质量和缺陷情况。

五、质量验收5.1 桩基质量验收标准: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制定桩基质量验收标准,包括桩身的垂直度、桩顶水平度和桩身的沉拔等指标。

5.2 桩基质量验收方法:根据桩基质量验收标准,采用静载试验、动力触探和桩身质量检测等方法进行桩基质量的验收。

抗滑桩专项施工设计方案

抗滑桩专项施工设计方案

抗滑桩专项施工方案第一章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本工程属于广南高速公路广元连接线新建工程(万源至龙潭)K2+260~K2+420段。

因该段为老滑坡体,经地质钻探,该段为粉质粘土,其天然密度:20.5kn/m3,抗剪强度:土体内聚力C=23.5kpa,内摩擦角A=13.9o,基地摩擦系数:0.25,计算滑坡推力589~660kn/m。

本段共用到18m、20m和22m三种桩长的抗滑桩,其截面分别为□1.5x2.0m,□2.0x2.5m和□2.0x2.5m三种。

2.1、工程地质情况及周边环境2. 1 自然地理本合同段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山区,地形地貌为低山丘陵地貌,全线以元山观山脊为分界线,从线路起点至元山观,海拔从500米左右升至850米,属于升破线路,路线总体沿沟谷走向布线,沟谷由宽逐渐变窄,坡度越来越大,岸坡越来越陡;线路大部分沿岸坡坡脚延伸,局部沿破腰展布,桥止处一般为河谷地貌;沿线多为斜坡缓台地形,路线地势较高,地表植被发育、农田广布。

沿线多条季节性河流。

2. 2气象水文广元市利州区位于四川盆地北端,处于盆地向山区过渡地带,气候温和湿润,雨量较充沛,光照适宜,四季分明,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带。

因地形起伏较大,垂直气候分带较明显,因此在小范围、小区域内气候有差异,气温随高程升高而稍有降低,河谷山口风多且强,将于充足,时空分配不均,灾害天气频繁,常出现冬干、春旱、夏洪、秋涝及春秋二季低温灾害。

冬春季节常受北方冷空气干扰,水汽含量低,降雨少、蒸发大,干旱尤为严重。

根据气象部门统计,每隔1.5年就发生一次较为严重得旱灾。

而降雨多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大暴雨,引发洪涝灾害,江河猛涨,山洪爆发。

2. 3地质根据1:20万区域地质图,境内地质西北受龙门山断裂带的影响,东受米苍山东西向构造带与巴中莲花壮构造的控制,西南受绵阳带壮构造制约,属川中坳陷燕山褶皱带的川岩层均具有单斜构造特征,地质构造较简单。

3、工程特点与难点(1)本段高边坡防护工程工程量大,防护形式多,施工工序复杂多样,由于此处地形陡峭,施工中可利用的施工场地较小,给施工带来较大的施工难度。

抗滑桩设计与计算

抗滑桩设计与计算

抗滑桩设计与计算1抗滑桩设计的要求和步骤 1.1抗滑桩设计的要求1整个滑坡体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即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满足设计要求值,保证滑体不越过桩顶,不从桩间挤出。

2桩身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桩的断面和配筋合理,能满足桩内应力和桩身变形的要求。

3桩周的地基抗力和滑体的变形在容许范围内。

4抗滑桩的间距、尺寸、埋深等都较适当,保证安全,方便施工,并使工程量最省。

抗滑桩设计的任务就是根据以上要求,确定抗滑桩的桩位、间距、尺寸、埋深、配筋、材料和施工要求等。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常常要经过分析研究才能得出合理的方案。

1.2抗滑桩设计计算步骤1首先弄清滑坡的原因、性质、范围、厚度,分析滑坡的稳定状态和发展趋势。

2根据滑坡地质断面及滑动面处岩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滑坡推力。

3根据地形地质及施工条件等确定设桩的位置及范围。

根据滑坡推力大小、地形及地层性质,拟定桩长、锚固深度、桩截面尺寸及桩间距。

桩的计算宽度,并根据滑体的地层性质,选定地基系数。

据选定的地基系数及桩的截面形式、尺寸,计算桩的变形系数(α或β)及其计算深度(αh或βh),据以判断是按刚性桩还是弹性桩来设计。

4根据桩底的边界条件采用相应的公式计算桩身各截面的变位(位移),内力及侧壁应力等,并计算确定最大剪力、弯矩及其部位。

5校核地基强度。

若桩身作用于地基的弹性应力超过地层容许值或者小于容许值过多时,则应调整桩的埋深或桩的截面尺寸,或桩的间距,重新计算,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6根据计算的结果,绘制桩身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7对于钢筋砼桩,还需进行配筋设计。

2抗滑桩设计的基本假定 2.1作用于抗滑桩上的力系作用于抗滑桩上的外力包括:滑坡推力、受荷段地层(滑体)抗力、锚固段地层抗力、桩侧摩阻力和粘着力以及桩底应力等。

这些力均为分布力。

1滑坡推力作用于滑面以上部分的桩背上,可假定与滑面平行。

由于还没有完全弄清桩间土拱对滑坡推力的影响,通常是假定每根桩所承受的滑坡推力等于桩距(中至中)范围内的滑坡推力。

抗滑桩质量控制要点

抗滑桩质量控制要点

抗滑桩质量控制要点引言概述:抗滑桩是一种用于反抗土壤侧向滑移力的基础工程技术。

在建造、桥梁和其他重要结构的基础设计和施工中,抗滑桩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抗滑桩质量控制的要点。

正文内容:1. 抗滑桩的设计要点:1.1 桩的直径和长度:抗滑桩的直径和长度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土壤条件来确定。

直径和长度的选择应确保桩的抗滑能力和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

1.2 桩的材料选择:抗滑桩的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常见的材料包括钢、混凝土和木材。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

2. 抗滑桩的施工要点:2.1 桩的安装质量:抗滑桩的安装质量直接影响其抗滑能力。

桩的安装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包括桩的垂直度、水平度和桩顶标高的控制。

2.2 桩的固结与加固:为了增强抗滑桩的抗滑能力,可以采用固结和加固措施,如在桩身周围注浆或者加固材料,提高桩的磨擦阻力和抗滑能力。

2.3 桩的质量检测:在抗滑桩的施工过程中,应进行质量检测,包括桩的尺寸、强度和抗滑能力等方面的检测。

质量检测可以确保桩的施工质量和抗滑能力符合设计要求。

3. 抗滑桩的监测要点:3.1 监测方案的制定:在抗滑桩的使用过程中,应制定监测方案,包括监测参数的选择和监测设备的布置等。

监测方案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以实时监测抗滑桩的工作状态。

3.2 监测数据的分析与评估:监测数据的分析与评估可以判断抗滑桩的工作状态和抗滑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监测数据的分析与评估应定期进行,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或者加固。

3.3 监测报告的编制与归档:监测报告应详细记录抗滑桩的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和评估结论,并进行归档保存。

监测报告的编制与归档可以为后续的维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4. 抗滑桩的维护要点:4.1 定期巡视与检测:抗滑桩应定期进行巡视与检测,包括桩的表面状况、固结和加固措施的情况等。

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

4.2 桩身的清理与防腐:抗滑桩的桩身应定期进行清理和防腐处理,以延长桩的使用寿命和保证其抗滑能力。

抗滑桩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抗滑桩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抗滑桩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一、设计概述二、施工桩型选择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本工程选用了灌注桩作为抗滑桩。

灌注桩具有承载力大、抗拔杆、抗滑性能好等优点,适合用于抗滑工程。

三、施工工艺流程1.地质勘查: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勘查和分析,确定桩的类型和参数。

2.竖向排布: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桩的排布方案,按照一定的间距、间隔,进行竖直排布。

3.钻探:根据设计要求,在每个桩位上进行钻孔取样,检测地下水位、岩层分布等情况。

4.灌注:使用混凝土泵将混凝土从桩顶灌注至桩孔中,在灌注过程中,要进行振捣和放松,确保混凝土能够充分填满桩孔。

5.现场试验:根据需要进行抗滑桩的现场试验,测试桩的承载力和抗滑性能。

6.检验验收:完成施工后,进行抗滑桩的质量验收。

四、施工质量控制为保证抗滑桩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严格控制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质量: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混凝土等材料,并进行检测和验收。

2.现场施工:按照施工工艺流程进行施工,严格控制桩孔的直径、深度等尺寸参数。

3.施工设备:选用经过认证的设备,保证施工过程中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4.质量验收:每个施工阶段都进行质量验收,确保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及时发现和纠正。

5.现场监测:在施工过程中设置监测点,对桩位、桩身变形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施工质量问题并采取措施。

五、安全防护措施1.工地围挡:在施工现场设置围挡,限制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2.通风排毒:进行地下空气采样,根据检测结果进行通风排毒,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3.安全防护用品: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头盔、安全带等安全防护用品,确保施工期间人员的安全。

4.防火措施:在施工现场设置灭火器等消防设施,以应对突发火灾。

5.防滑措施:在施工现场设置防滑带,确保施工人员在高处施工时的安全。

六、环境保护措施1.沥青漏损能:对施工现场进行沥青捕捉,防止沥青漏入土体中,造成污染。

2.垃圾处理: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并合理处理。

滑坡治理中抗滑桩桩位分析

滑坡治理中抗滑桩桩位分析
在桥梁桩基防护中,土工膜可以铺设在桩基周围,防止水分渗透和膨胀力的 影响。同时,抗滑桩可以穿过滑动面,深入到稳定的地层中,提供强大的抗滑力。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桩基的稳定性,防止桩基受到膨胀力的影响而产 生位移或破坏。
四、结论
四、结论
膨胀土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给滑坡治理和桥梁桩基防护带来了较 大的挑战。然而,通过采用土工膜结合抗滑桩结构进行治理和防护,可以有效地 提高滑动面和桩基的稳定性,防止滑坡和桩基破坏的发生。因此,土工膜结合抗 滑桩结构在膨胀土地区的滑坡治理和桥梁桩基防护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施工实施: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各 项治理措施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
4、环境影响评估:评估治理措施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包括施工噪音、尘土污 染等方面,以确定治理方案的可行性。
参考内容三
内容摘要
膨胀土是一种具有高塑性、高液限、低密度、易膨胀和收缩的特殊黏性土壤。 膨胀土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给滑坡治理和桥梁桩基防护带来了较大的 挑战。近年来,土工膜结合抗滑桩结构在膨胀土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 良好的治理效果。
3、施工实施: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各 项治理措施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
2、结构荷载分析:对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结构进行荷载分析,确定其承载能力, 并评估其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性。
3、施工实施: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各 项治理措施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
3、施工过程模拟: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以预测滑坡体 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和受力情况,从而评估治理方案的稳定性。
一、土工膜结合抗滑桩结构的特 点
一、土工膜结合抗滑桩结构的特点
土工膜是一种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的土工合成材料,具有较好的变形适 应性和抗拉强度。在滑坡治理中,土工膜可以铺设在滑动面以上,阻止土壤向下 滑动,同时可以防止水分渗透,提高土壤的稳定性。抗滑桩是一种常见的滑坡治 理结构,具有抗滑性能好、施工方便、耐久性强等特点。将土工膜与抗滑桩结合 使用,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治理效果。

第六章 抗滑桩的计算与设计

第六章 抗滑桩的计算与设计
前土体剩余下滑力和被动土压力的较小值, 取桩前土体剩余下滑力和被动土压力的较小值,若桩前滑动面以 上滑体可能滑走,则桩前无抗力作用。根据设桩的位置及桩前滑坡体 上滑体可能滑走,则桩前无抗力作用。 的稳定情况,抗滑桩可分为悬臂式和全埋式两种。 的稳定情况,抗滑桩可分为悬臂式和全埋式两种。当桩前滑坡体不能 保持稳定可能滑走的情况下,抗滑桩应按悬臂式桩考虑; 保持稳定可能滑走的情况下,抗滑桩应按悬臂式桩考虑;而当桩前滑 坡体能保持稳定,抗滑桩将按全埋式桩考虑。 坡体能保持稳定,抗滑桩将按全埋式桩考虑。
(二) .滑坡推力确定
• 桩后荷载: 桩后荷载: 滑坡推力作用于滑面以上部分的桩背上, 滑坡推力作用于滑面以上部分的桩背上,其方向假定与桩穿过滑面 点处的切线方向平行。 点处的切线方向平行。通常假定每根桩所承担的滑坡推力等于两桩中 心间距宽度范围内的滑坡推力。 心间距宽度范围内的滑坡推力。
s
一般情况下, 一般情况下,所算得的 滑坡推力f 滑坡推力f为单位宽度 滑体的推力, 滑体的推力,作用在桩 单排桩) (单排桩)上的推力应 f*S。 为f*S。
抗滑桩形式及其布置 圆桩②矩形桩③ ①圆桩②矩形桩③板桩
预制桩
巴东红石包滑坡
奉节153水田坝滑坡 奉节153水田坝滑坡 153
奉节153水田坝滑坡 奉节153水田坝滑坡 153
奉节144茶土坡滑坡 奉节144茶土坡滑坡 144
二.抗滑桩的分类
打入桩 刚性桩
施工方式
钻孔桩 挖孔桩 圆形桩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北研究所和第一、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北研究所和第一、二、四勘测设计院《关于〈滑坡 四勘测设计院《关于〈 地区铁路勘测细则〉的建议》 1973年 地区铁路勘测细则〉的建议》(1973年8月)

抗滑桩质量控制要点

抗滑桩质量控制要点

抗滑桩质量控制要点1.设计合理性:(1)根据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确定抗滑桩的数量、位置、尺寸和长短比等参数,确保满足工程需求。

(2)合理设计桩基础的布置,确保桩与土体之间有足够的承载力和滑移抗力。

2.材料质量:(1)选用优质的混凝土和钢筋材料,保证抗滑桩的强度和耐久性。

(2)对所使用的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并保持材料的稳定性。

3.施工工艺:(1)清理施工场地,确保施工现场整齐、干净,以减少外界因素对施工的影响。

(2)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严格控制桩的尺寸和位置误差,确保桩基础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3)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措施,如静载试验、动力触探和动力钻探等,以保证桩基础的承载力和抗滑能力。

4.质量检验:(1)进行桩基础的质量检验,包括桩身的强度检测、桩身和桩顶的尺寸检测、桩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检测等。

(2)对滑动力的计算进行验证,确保滑动力的计算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3)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质量验收,保证抗滑桩质量符合标准。

5.监督管理:(1)建立健全的质量监督体系,对抗滑桩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和记录,确保施工过程的质量可控。

(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质量意识。

(3)积极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业主单位沟通合作,共同推进质量控制工作。

6.施工时机:(1)选择适宜的气候和地质时机进行施工,避免因恶劣气候或地质条件影响施工质量。

(2)根据工程进度和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施工顺序,确保施工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7.桩的防腐措施:对抗滑桩进行防腐处理,使用适合地质环境的防腐材料和技术,提高抗滑桩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总结:抗滑桩质量控制要点包括设计合理性、材料质量、施工工艺、质量检验、监督管理、施工时机和桩的防腐措施等。

通过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和检验,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可以确保抗滑桩质量符合标准,保证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抗滑桩的勘察、设计以及布置

抗滑桩的勘察、设计以及布置

抗滑桩的勘察、设计以及布置。

(1)抗滑桩是比较常见的滑坡处理方法,一般对于土质滑坡和岩质滑坡均可以进行治理,现对于勘察、设计以及布置提出自己的一些经验以及想法。

希望大家多多讨论。

先谈谈抗滑桩的设计要求(引用论坛里的另一贴)::1.整个滑坡体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即安全系数满足设计要求,保证滑体不越过桩顶,不从桩间挤出;2.保证桩周的地基抗力和滑坡的变形控制在容许范围内;3.桩身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配筋合理,满足桩的内应力和变形的要求;4.抗滑桩的间距、尺寸、埋深等较适当,保证安全,方便施工,节约成本。

(2)其次谈谈对于滑坡应该注意的问题:一、土质滑坡的桩后抗滑力较小,桩底嵌入土层导致了桩底的支撑方式变为自由。

因此在土质滑坡治理时,如果滑坡规模较大,滑体较深,选择单一的抗滑桩不太经济也不太安全,一般采用复合的模式,另外还需采取其它的处理措施相结合。

二、桩一般不容许出露太长,最好的方式为全埋式比较好,如果需要出露,所采取的高度一般为4-6m,支挡后部坡体应尽量放缓坡体,至少其坡率要达到1:0.75-1:1左右。

桩之间可以用挡土板或浆砌片石墙。

桩的长度相对滑坡土体厚度来说,一般需要嵌入滑动面下一半的桩长。

三、对于滑坡体来说,需要计算桩前的主动土压力、滑坡体的剩余下滑力。

取值为两者其中的大值,一般来说滑坡体剩余下滑力往往大于桩前土体的主动土压力,但是也有一些滑坡话题厚度较薄,但是桩前坡体坡度较陡、高度较大,就会有主动土压力大于剩余下滑力。

所以需要取其大值,也就是最危险破坏的土压力值,因为剩余下滑力是由于整个滑坡体产生的,而主动土压力是桩后土体部分范围土体的破坏。

而取其大值的话就保证了我们设计的桩后能把两种土体破坏支挡住。

四、土体滑坡剩余下滑力的计算采取折线法,一般不采取瑞典圆弧法,这是因为滑坡的滑动面不可能以完美的圆弧滑动。

其次,土体参数的取值很重要,在剩余下滑力计算中需要两类数值,一个是滑体的重度、内摩擦角以及粘聚力,另外是滑带土的内摩擦角及粘聚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抗滑桩设计要求
1.整个滑坡体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即安全系数满足设计要求,保证滑体不越过桩顶,不从桩间挤出;
2.保证桩周的地基抗力和滑坡的变形控制在容许范围内;
3.桩身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配筋合理,满足桩的内应力和变形的要求;
4.抗滑桩的间距、尺寸、埋深等较适当,保证安全,方便施工,节约成本。

二、设计步骤
1.分析滑坡的原因、性质、范围、厚度、分析其稳定状态、发展趋势;
2.根据滑坡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滑坡推力;
3.根据地形、地质及现场施工条件等确定设桩位置和范围;
4.根据滑坡推力大小、地形和地层性质,初定桩长、锚固深度、桩截面尺寸及桩间距;
5.确定桩的计算宽度,并根据滑坡体地层性质,选定地基系数;
6.根据选定的地基系数及桩的截面型式,尺寸,计算桩的变形系数及其计算深度,
7.根据αh或βh,判断桩是刚性桩还是弹性桩;
8.根据桩底的边界条件计算桩各截面的变位、内力及侧壁应力等,确定最大剪力、弯矩的位置;
9.校核地基强度(若桩身作用于地基的弹性应力超过地层的容许值或小于其容许值过多,则应调整桩的埋深、截面尺寸、间距,重新计算,直至符合为止.
10.根据计算结果,绘制桩身的剪力图和弯矩图,根据剪力图和弯矩图对桩进行配筋设计;
三、计算过程
具体计算过程可以软件进行计算。

这里不在熬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