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日工业化道路研究
非选择题热考题型训练08+启示、认识类 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非选择题热考题型训练08 启示、认识类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先秦时期,燃料获取逐渐成为困扰人们的难题之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不少篇章提及采伐薪柴的方法、数量、时间以及薪柴的市场价格。
唐宋以降,北方燃料问题愈发突出。
宋代发生了木柴、木炭的危机,即传统燃料危机。
——摘编自赵九洲《宋代传统燃料危机问题新论》材料二下表关于宋代燃料危机的不同观点——摘编自柴国生《“燃料荒”还是“燃料危机”:再论宋代燃料安全问题》等(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析宋代“传统燃料危机”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你认同哪种观点,试说明理由。
据此谈谈你对历史研究中史料问题的认识。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朝的发展轨迹上,承载着晚唐五代以来太过沉重的历史教训。
“祖宗之法”立意于防范“意外仓促之变”,以制度的平缓调适来保证政治的稳定。
这一方针,有效杜绝了内部的重大变局,使得宋代以后,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通过兵变或所谓“禅让”等方式篡取中央政权而成功者,也没有发生严重的地方分裂割据局面。
防范纤悉的小心与牵制,一方面使这一朝代政治上步履蹒跚,因而难免“因循”之讥;另一方面,却也出于对“防弊”的重视,使其制度建设颇为细密,且调整更革不断,渗透出务实与创新的精神。
——摘编自邓小南《创新与因循:“祖宗之法”与宋代政治变革》材料二在中国古代,“祖制”特指“先皇制度”。
具体而言,祖制是本朝开国皇帝以及先代皇帝构建的关于国家治理根本制度的规范体系,其内容涉及:国家权力分配与制衡、朝廷运行机制、重大事件决策、重要职官任免、朝贡外交以及对于特定群体的规制、对于特殊事件的处理等等。
祖制的名称,各朝不一,有称“祖制”“祖训”“圣政”“圣训”,也有称“本朝家法”“祖宗故事”“祖宗之法等。
历代的皇帝都十分重视祖制,将祖制作为一种原则,一种政治惯例,在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与社会控制方发挥着重要作用。
——摘编自朱勇《“祖制”的法律解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时“制度建设颇为细密”的表现并分析这些措施的历史作用。
2023年高考海南卷文综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旳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旳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25小题,每题2分,在每题给出旳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规定旳。
1.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等级C.推行礼乐仁政 D.实行严刑峻法2.“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
东汉时旳这一说法反应出当时A.礼制观念淡化 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C.崇尚法家思想 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3.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旳家中“遍观子弟”。
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旳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
这重要反应了当时A.女性地位低下 B.婚姻讲究门第C.择婿方式独特 D.大臣拉帮结派4.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根据制度占有一定数量旳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规定男子到达l5岁、女子到达13岁,必须嫁娶,不得迟延。
均田制旳目旳是A.克制土地吞并 B.增进人口增长C.增长财税收入 D.稳定个体小农5.唐代否认了按门第选官旳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旳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旳科举制,这反应出唐代A.官员特权受到否认 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C.选材重视知识水平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6.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停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氏锦”。
这表明A.外来文化变化了唐代旳社会生活 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C.外来旳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7.明中后期简介商路、商业信息旳书籍大量出现,徽商黄汴旳《天下水陆旅程》记载了全国143条水陆交通路线旳里程。
1941资本主义与中国社会(1941)
资本主义与中国社会①“资本主义”是一个被滥用了的名词。
葛拉斯(N.S.B.Gras)教授在其近著《商业与资本主义》一书里几乎把整个人类的历史都叫做资本主义,因此最初有所谓“先期商业资本主义”、最后有“共产主义的资本主义”。
至于“上古”,“中古”或“先期资本主义”,更是习见不鲜的名词,不过在多数的社会经济史学者,“资本主义”是用来代表欧洲从13、14世纪以至现在,特别是18世纪以后的经济发展。
他们对于资本主义的看法.虽然各有自己所注重的地方,我们仍可以分别为广泛的与严格的两类:广泛的看法,着眼在资本主义社会与封建社会及社会主义社会的区别。
封建社会的基础是人与人的直接从属关系,资本主义则系建立在契约关系上面。
社会主义的基本条件是公有财产、各尽所能与各取所需;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则是私有财产与利润制度,许多学者所特别注意的资本主义的特征、如亨利·赛(Henri See)所注意的理性,霍布孙(J.A.Hobson)的大规模生产及生产工具的专有,与熊沛德(J.A.Schumpeter)的信用制度,都是从利润制度演绎来的。
严格的看法,是把资本主义看作一个全体性的文化阶段(interrelated and integrated Culture)。
在马克思、思格斯及其以后的唯物论者,文化阶段的构成因子是生产关系,每一阶段内的政治经济社会关系甚至宗教思想都因生产关系而决定,在曼克思韦伯(Max Weber)与桑巴德(Werner Sombart),则这种主宰的力量.不是生产关系,而是所谓资本主义的精神:贪婪,竞争与理性;由(P166)这种精神所表现出来的形式是经济自由主义,个人企业、生产工具的专有,生产的分工与市场化。
因为资本主义社会是导源于资本主义桔神,所以韦伯才有他的名论;新教教义,特别是加尔文派的教条(Calvinism),实有助于资本主义的产生。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资本主义没有系统明白的讨论,不过从他们的剩余价值学说、与唯物辩证历史哲学,可以知道他们心目中的资本主义的现象实与上述韦伯,桑巴德的看法无甚殊异。
新型工业化的理论依据及实现机制
specific way from aspects
ofencouraging,operating,and
conducting
mechanism.
Keywords:Industrialization,The
mechanism
new type of industrialization,Theorefical support,Realizing
工业化的实现机制。
本文在对国内外工业化理论进行批判性回顾的基础上,对工业化理论的演变及 工业化理论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梳理。在对国内外工业化历程及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分
析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的必然性。本文从认识深化与实践发
展两个层面论证了新型工业化选择的依据。并运用现代化理论、后发优势理论、跨 越式发展理论对新型工业化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阐述了新型工业化的理论创新性 及现实意义。对于如何推进新型工业化,本文以企业、市场、政府为参与主体,从 激励机制、运作机制、传导机制等方面具体论证了新型工业化的实现机制。
Paper type:Study for application
841416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我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
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 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或其他人在其它单位 已申请学位或为其它用途使用过的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
更为重要的作用。
1.2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工业化问题一直被学术界所关注,新型工业化提出后,国内学术界纷纷开始 了对新型工业化问题的研究,但大部分是从工业化发展趋势及我国工业化面临的 矛盾和问题开始,分析新型工业化的必要性及相应对策。这些研究多从表面凸现 了新型工业化的政策意义,而缺乏从经济学科的专业角度系统论证新型工业化的 科学性及合理性。同时,在新型工业化的实现机制上,新型工业化涉及信息化、 技术进步、经济效益、环境和就业等多重目标,而不同目标的实现机制可能存在 着矛盾。系统探讨新型工业化实现机制的研究成果还比较缺乏。新型工业理论的 最终形成尚有大量工作要做。
全球工业化模式
全球工业化模式(资料)英美模式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内生型模式世界各国由于经济发展的背景和起始条件不同,因此工业化特点各不相同,并形成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式。
综观世界各国工业化的道路可以发现,英国、美国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内生型工业可以归结为一种模式;其后,有德国、日本模式,特点是以较完善的市场机制为前提,通过强有力的政府干预和军事力量实现工业化;此外,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东亚模式的工业化道路自成体系,具有明显的特点。
虽然英国和美国的工业化进程在时间上并不一致(英国是在19世纪上半叶以工业革命为开端掀起工业化浪潮,美国则在19世纪末开始工业化),但是,两者的工业化的动力机制具有类似性,都是依靠市场方式自发推进工业发展,是在经济系统内生地实现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转变的。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自由放任”一直指引着英国的工业化进程。
可以将英国的工业化路径总结为:“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市场经济完善,出口扩大———部门利润率变化(以毛纺工业为代表的工业利益大于传统农业部门利益)———生产结构转变的需求———圈地运动(土地产权和农业经营方式、生产组织的变化;为工业提供原料和廉价劳动力)———资本积累———工业革命(技术革新)———以纺织为先导的工业部门的扩张———工业化向其他行业的进一步扩散———经济结构的变化———实现工业化。
美国的工业化可以看作是英国工业化模式的延伸。
不过,美国作为稍后工业化的国家,在吸收英国的市场经验基础上,政府强有力的指导政策也具有一定作用。
更重要的是,美国的工业化不但建立在市场基础上,而且是以工厂体制和生产组织的内部创新为起点和动力的,形成了“股份有限公司”、“通用制”等适合企业发展的大型生产组织,从而在较短时间内聚集资源,实现社会化大生产,以机器工业代替了手工劳动的生产方式,从而完成了工业化。
德日模式在不利的国内外环境下,通过政府主导的赶超政策实现工业化德国、日本的工业化道路被认为具有类似性,都是在强调一系列政策重点的基础上,通过政府主导型模式推进工业化。
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问题
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报告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这个主要任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提出的。
它高度概括了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目标和要求。
本文仅就基本实现工业化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问题,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关于我国工业化所处的阶段和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是十六大报告基于对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客观分析和基本实现工业化目标的正确估量提出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我们已经为工业化奋斗了半个世纪,取得了重大进展。
我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大国,转变成为拥有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并有一部分现代化水平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国家。
但是,对照国际经验和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水平,我国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
突出表现在:我国现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接近1 000美元;城镇化水平比较低,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2%;三次产业生产结构和就业结构同工业化国家相比明显不合理: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劳动力的50%,而服务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明显偏低。
因此继续完成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
国际上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水平,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指标: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按照世界银行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提出的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按汇率法换算为1998年美元,工业化初期人均GDP为1 200~2 400美元,中期为2 400~4 800美元,高级阶段为4 800~9 000美元。
人均GDP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富裕程度的综合指标,它和工业化水平有直接的关系。
新中国现代化核心理念的四次转变
新中国现代化核心理念的四次转变作者:何爱国来源:《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04期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现代化追求。
从目标模式看,现代化核心理念历经四次转变,即由三民主义现代化到新民主主义现代化;由新民主主义现代化到有一定中国特色的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由有一定中国特色的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由发展到科学发展,由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现代化核心理念转交对中国现代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现代化核心理念;现代化进程;转变;影响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8-410X(2010)04-0080-0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现代化追求。
先是提出工业化与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则提出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
从目标模式看,现代化核心理念历经四次转变,即由三民主义现代化到新民主主义现代化;由新民主主义现代化到有一定中国特色的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由有一定中国特色的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由发展到科学发展,由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现代化核心理念及其相关理念的每次转变,都对现代化的重心、方向、结构、效度、程度、进度、广度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从三民主义现代化到新民主主义现代化新中国现代化核心理念的第一次变迁,发生在新中国建立之时,主要是从旧中国的三民主义现代化转变到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现代化。
旧中国现代化的核心理念是三民主义,尤其是民生主义,具体体现在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中,包括心理建设、物质建设与社会建设。
以振兴实业为中心,“第一工业革命”(易手工用机器)与“第二工业革命”(工业统一与国有)“同时并举”,优先发展交通运输(特别是铁路与港口)、水利与市政建设,其次是钢铁工业、农业与矿业。
发达国家资本,节制民营资本,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大规模引进外资、先进技术与设备,实现国际合作共同发展中国实业。
10主要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主要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英国通过政治革命与工业革命,首先崛起,开辟了世界近代化进程的先河。
法国、美国继起成为世界强国。
德、俄、日在19世纪中后期也相继跻身于世界近代化国家的行列。
通过本主题的学习,知道主要发达国家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的经验和教训,以史为鉴,理解改革开放、科教兴国、和平发展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为什么要选择这一主题?现代化意味着人类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的历史转型,是文明结构多侧面、全方位的重塑,包括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和观念领域的理性化等内涵。
现代化肇始于西欧。
16—18世纪,西欧科学革命、思想革命、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接踵而至,首先在英、法等国塑造了现代社会的原型。
18世纪60年代后,工业革命释放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工业文明由西欧向全球扩展,作为工业文明载体的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在19世纪后期形成,由此迈入现代化的全球性发展阶段。
从世界历史的演进看,现代化进程在不同国家起步有早有晚,现代化动因或产生于内部或来自外力,形成了“早发内生”,和“晚发外生”两种现代化类型。
主要发达国家走上近代化道路则有三种途径:革命、改革、王朝战争,可谓殊途同归。
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各国受到本国国情的影响,选择了不同发展模式以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大势,对本国及其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
对于正身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学生,本主题将有助于他们通过审视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历程,加深对当代中国和平发展的认识。
(二)如何理解这一主题及其学习要求1. 英国英国革命之所以被称为“清教革命”,从现象上看,是英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政治斗争以宗教派别之争的形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而且贯穿始终。
从革命的直接导火线、对革命进程的影响而至“光荣革命”,都离不开宗教因素。
引导学生分析英国革命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17世纪的英国虽然资本主义经济已有相当发展,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尚未展开,意识形态仍受宗教影响,披着宗教外衣的反映社会各阶段的思想往往更容易被接受。
【原创】2021届高三大题优练15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教师版
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列宁十分重视吸收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早在1914年,初步提出了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思想。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危机,列宁指出:“同其他先进国家的国家托拉斯实行这种联合,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我们的经济危机是这样深重,没有外国的装备和技术帮劝,我们单靠自己的力量就无法恢复破坏了的经济。
”为了发展国民经济,苏俄政府兴办了一批由国家资金和外国资本合资经营的企业和公司,通过这种形式吸收外资和学习外国企业经营管理的经验。
苏俄开始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最初实践。
——摘编自张彩琴《关于苏维埃俄国的对外开放》材料二 1978年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经过认真讨论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装备的重大决策,由此确定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揭开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序幕。
——摘编自刘新民《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确立及开放过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对外开放政策实施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俄与中国对外开放采取的相似举措及意义。
【答案】(1)背景:新生的苏俄政权面临危机;国内经济落后;一些帝国主义国家与苏俄进行“贸易接触”;列宁的倡导和要求。
(言之成理即可)(2)相似举措:兴办合资企业;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言之成理即可)意义:引进了世界先进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根据材料一“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危机……”,这说明新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危机促进了苏俄的对外开放;根据材料一“因为我们的经济危机是这样深重,没有外国的装备和技术帮劝,我们……”这说明当时苏俄国内经济落后,单靠自己无法走出危机;根据材料一“列宁十分重视吸收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早在1914年,初步提出了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思想”,这反映出列宁的重视和倡导推动了苏俄对外开放;而此时一些帝国主义国家与苏俄进行“贸易接触”进一步促进了苏俄的对外开放。
中西近代化比较
中西近代化比较一、相同点:1、本质一样:所谓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领域上的工业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2、手段有相似:都采用两种方法,即改革和革命;二、不同点:1、西方国家的近代化变革是自发的,由生产力发展后自然而然产生了改革社会制度的需要;而中国的改革是外力推动的;中国由外国入侵导致社会危机,促使统治者进行改革;2、而西方国家近代化变革中主要是自下而上的革命,如英国、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乃至美国的独立战争都是如此,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推翻封建统治的革命;革命之后重建新的社会制度;中国在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的近代化,主要是由统治者清政府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是从引进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始,然后才有限地接受外国的社会制度;3、西方的近代化有各种因素促进;而中国的近代化是受到各种因素的阻碍,发展艰难;4、西方的近代化是政治,经济,思想交织进行,思想为首;中国的近代化是由表及里,由浅到深,逐层递进,思想最末;5、西方近代化是一重任务,即反封建,实现资本主义;中国近代化是双重任务,既要近代化反封建,实现资本主义,又有实现国家独立;三、中国近代化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一起步阶段1840~1895年主要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主要特征是: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1.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军工企业,主要有"三局一所":最早的是1861年曾国藩创立的安庆内军械所,最大的是曾国藩、李鸿章主办的江南制造总局;2.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主要有"三局一厂":最早的是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3.这一时期,政治体制近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投资形式也由官办、官督商办到商办,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4.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就此开启;二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是中国近代化最重要的阶段;主要特征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1.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它分为两个时期:①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棉纺织业的发展最为突出;背景②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背景2.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实现了重大突破;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①其上层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立宪派领导了立宪运动和保路运动;②其下层革命派则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有力地推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3、这一时期中国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呈现出波浪式推进的特点:①从清政府来看,经历了从镇压维新变法到推行"新政"的失败;②从资产阶级内部来看,发生了保皇派、立宪派与革命派的斗争;③从北洋军阀的统治来看,对内专制独裁,对外投靠帝国主义,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遇到了逆流;④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来看,制定民主革命纲领,领导工农运动,进行国共合作,开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近代化的新纪元;4.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主要表现在:①西方文化大量涌入,"西学东渐"达到高潮,向西方学习,已从生产技术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②资产阶级维新派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主张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维新思潮;③资产阶级革命派则把从西方学到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并把理论学习和革命宣传变为实际行动,发动了辛亥革命;民主共和思潮④资产阶级激进派知识分子则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⑤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科学理论;⑥新的教育体制开始确立;1905年废除科举制,为教育体制的改革扫除了障碍;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了教育部,对教育的内容和学制进行改革,使民国初年的教育得到了发展;产生了新型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特点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总特点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与欧美各国的近代化相比,它具有非常明显的具体特征:①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②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的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③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的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主要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④发展畸形;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配套,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影响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一先天的不利条件:①资金准备不足,没有资本的原始积累,缺乏资金储备②技术准备不足,只有手工技术,缺乏机械化操作技术③人才准备不足,只有经济型的人才,缺乏通晓国际现代化大势和能经营管理大机器生产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④思想准备不足,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重陆轻海、重义轻利等观念,都是发展近代工业的思想障碍二面临三大政治障碍:A、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破坏:①西方列强依据不平等条约取得的关税协定、海关管理权、片面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等特权,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使中国资本主义始终得不到正常的充分的发展②帝国主义还和中国封建主义结合起来,支持反动派作为他们统治中国的支柱B、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中国封建专制统治长达两千多年,封建的政治制度特别完善,封建的意识形态特别顽强;当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之后,清朝统治者并没有从鸦片战争的失败中清醒过来,反而愚昧无知,不思进取,白白延误了20年的宝贵时间;C.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在中国资本中,官僚资本占有压倒优势,民族工业无力与之抗衡;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日、美等帝国主义势力和官僚资本的摧残、压迫下,日益萎缩;三缺乏正确的道路、科学的决策和安定的环境:①从道路上来看,欧美各国的工业化一般是从轻工业开始,而后延伸到重工业;在工业化的同时,农业都有一个相应的较大变化,给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中国的近代化在从重工业领域中开始后,农业始终没有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拖了工业化的后腿;无论是欧美还是日本,工业化开始之前,资产阶级都通过政治革命掌握了统治权,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中国的民主革命直到新中国的成立才最终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②从决策上来看,历届统治者都没有把知识结构的变革放到极其重要的地位,致使中国在长时期内一直是一个文盲半文盲的国家;缺乏现代知识的推动,使中国的近代化一直为缺少人才、技术而困扰;由于历届政府都代表了反动落后的阶级,违背广大人民的利益,不可能从发展生产力的主观愿望出发来制定内外政策,因而都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中国近代化的正常进行;③从环境上来看,战争和革命不断,使中国政局社会环境长期动荡;中国近代化的启示一中国近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不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要想实现近代化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有共产党在领导各族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后,中国的近代化才迎来新纪元;二从闭关自守到对外开放,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长期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也正是对外开放,使中国得以吸收和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一切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使中国走向世界;中国要真正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中国近代化的启动与发展过程,充满着前进与倒退、革新与守旧的斗争,每一次斗争都是对封建思想的批判,都使价值观念得到逐渐更新;但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形态,顽固地阻碍着中国近代化的前进;清除它的影响将是一项十分艰巨繁重的任务;四知识结构的变革是现代化的核心和终极源泉;其中,科技和教育水平是衡量知识结构变革程度的基本内容;欧美等国的近代化过程贯穿着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而中国近代的科学技术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没有发展起来;日本在明治维新中一开始就宣布要"求知识于世界",确立教育作为立国之本的国策;在30年左右的时间里,造就了一个庞大的现代知识分子群体,为日本的现代化源源不断地输送强大的动力;而在中国,直到1905年才废除科举制,开始建立新式的教育体制;新中国建立前,知识结构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它仍然是一个文盲和半文盲占绝大多数的国家,仍然是一个和现代知识隔膜的国家;由此可见,国家要富强,经济要发展,首先是教育要先行;科教兴国是实现中国四个现代化的科学决策;四、世界潮流中的西方政治现代化历程1、资本主义政治发展阶段概况⑴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初步建立: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革命的过程导火线、议会斗争、光荣革命;革命的意义和君主立宪制的形成与发展;②美国独立战争: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革命过程导火线、爆发、独立宣言、转折、胜利,美国联邦政府成立的内容,独立战争的意义,比较独立宣言与人权宣言的异同点,认识美国1787年宪法的地位③法国大革命: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背景,革命过程攻占巴士底狱、君主立宪派颁布法令、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推翻君主制度、成立共和国、抵抗外敌、雅各宾派专政、热月政变、拿破仑帝国;革命意义,英法革命的异同点;⑵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扩张①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1861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掌握改革内容农奴人身自由、农奴与份地,农奴制改革的历史地位,改革后俄国政治的特征及影响②美国内战:美国1861内战的背景领土扩张、西进运动和矛盾焦点,内战的过程导火线、爆发、扭转、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转折、结束,内战的意义和影响③德意志的统一:1870统一的背景,统一的过程俾斯麦政策、三次王朝战争、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德意志统一的意义;德国统一后的政治特征及影响④日本明治维新:1871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倒幕运动,维新的主要内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改革成功的原因,改革的作用,改革后日本政治的特征及影响⑶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民主与专制两种政治道路①以英、法、美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民主道路英、法、美等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较为充分发展,实行的是政党政治、公民自由的体制,同时以较为健全的代议制度,即议会政治制度作为实际上的保证;其中,英国以自由主义改革着称;法国以共和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为突出表现;美国则典型地体现了两党政治的制衡作用;②以俄、日、德为代表的专制主义道路封建专制色彩比较浓厚的德、俄、日等国,这些国家没有经历过比较彻底的革命,在政治上较多地保留了旧的封建残余,统治方式未发生根本变化,旧传统根深蒂固;其中,德国具有军国主义传统;俄国沙皇专制统治,对内专制主义和对外扩张主义;日本呈现出垄断、专制、侵略三位一体的特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控制垄断组织的资本家为了攫取更多的利润,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政治,归纳其政治民主道路与专制主义道路的典型国家,分析其选择不同政治道路的原因⑷一战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危机与调整①美国罗斯福新政与民主制度的巩固: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中美国的政治危机,美国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制度巩固的作用②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前的政治危机,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过程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希特勒出任总理并成为国家元首,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内、外政策,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后的影响③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前的背景,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过程及特点军部势力,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内、外政策,比较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点⑸“二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改革与“问题”①战后对德、日法西斯势力的惩治战后国际军事法庭对纳粹党战犯与日本法西斯战犯的审判及惩处的力度,比较德日法西斯受惩治的不同点②战后德国、日本社会民主改革:“二战”后联邦德国和日实行政治改革、实行非军事化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与“问题”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矛盾仍然存在、矛盾冲突时有发生如麦卡锡主义、黑人民权运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种族歧视现象难以消除、极右势力沉渣泛起2、资本主义政治思潮⑴文艺复兴运动:①时间:14—16世纪;②主要社会思潮:人文主义;③性质: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④代表人物:马基雅维利、莫尔等;⑵启蒙运动:①时间:18世纪;②主要观点:批判专制王权和封建等级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③代表人物:霍布斯、洛克、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百科全书派等;⑶自由主义思潮: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反对社会革命,主张改良;如19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革命和改革运动、1848年欧洲革命、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南北战争、德意志统一、日本明治维新;⑷社会主义思潮: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反对资本主义制度;⑸民族主义:主张建立各民族统一的主权国家;其一是是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范围的运动,就是争取民族自强与振兴,加强民族凝聚力的运动;如德意志的统一;其二是反对外国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即被压迫民族的反抗斗争,一种是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独立运动,如波兰反抗俄国统治的民族起义,另一种是发展程度较低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以19世纪中期的亚洲革命风暴为典型;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建立⑴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1688年进行了“光荣革命”,1689年国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用一系列的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利,确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这一制度一直为英国沿用,并不断得到完善;英国建立起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所效仿;⑵美国:根据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联邦共和制⑶法国:大革命发生在1789年,经过反复斗争,到1870年才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此后一直实行共和制;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⑷俄国:1861年改革后仍然是沙皇专制君主政体,直到1917年十月革命才建立起苏维埃人民政权;⑸意大利:1861年意大利王国成立后,实行君主立宪制⑹日本: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掌权后重新实行君主专制政体,1889年颁布宪法,确立半封建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体,史称近代天皇制;1945年后在驻日美军的干预下确立了新的君主立宪制政体,史称现代天皇制;⑺德国:1871年完成统一后,实行统一后实行君主立宪政体⑻德国、日本、意大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度建立起法西斯统治4、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制建设⑴英国权利法案: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故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⑵法国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雅各宾派法令和拿破仑法典等:法国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和特权;1791年宪法确立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雅各宾派专政法令和拿破仑法典对法国及世界民主化进程的意义⑶美国独立宣言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787年宪法1933年工业复兴法等美国独立宣言,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根据,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也被视为最早的“人权宣言”;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的一整套国家体制,如联邦制、共和制、三权分立等,是对启蒙思想的首次实践,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其中体现的民主思想对美国和世界民主化进程有重要意义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933年工业复兴法5、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⑴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①工场手工业时期:主要殖民国家:较早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其后是英、法、荷等西欧国家;殖民区域:主要是在大洋沿岸;殖民特征:海盗式的掠夺;②工业资本主义时期:全球扩张,主要殖民国家:除老牌殖民国家外,俄、日、德、美等国也加入殖民行列;殖民区域:遍布世界各地;殖民特征:殖民扩张以争夺殖民地、抢占原料产地和产品市场为目的;殖民国家间不断爆发争霸战争;③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瓜分世界,主要殖民国家:几乎所有帝国主义国家都参加了殖民扩张;殖民区域:非洲几乎被瓜分完毕,拉丁美洲成为实际上的半殖民地,亚洲除日本外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殖民特征:以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企图从政治上瓜分殖民地;⑵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①内容: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②形成过程:a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后的西、葡殖民扩张,以及17—18世纪英、法、荷等国的殖民扩张和争夺,使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开始形成;17—19世纪初,英、法、美等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在欧美先进国家确立;b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由于工业革命的扩展,俄、德、日意、等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变本加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c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帝国主义国家已控制和奴役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和世界市场最终形成;6、资本主义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116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式强大的国家,但由于其制度是封建的君主制,所以很快衰落; 217世纪初,荷兰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俄等国仍然是封建国家;⑶17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大陆以封建制度为主体;这一阶段世界政治重心在欧洲;⑷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欧洲主要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美日虽然势力大增,但欧洲政治重心地位不动;⑸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向帝国主义的过渡,政治制度日趋完善,美日日渐强大,向欧洲政治重心地位提出挑战;⑹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法西斯和反法西斯集团,最终反法西斯联盟战胜法西斯集团;⑺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大改组,欧洲在资本主义世界政治舞台上黯然失色,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新的资本主义世界政治格局;820世纪90年代后,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政治局面;二、世界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近代化历程1、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历程:1萌芽——简单协作时期14—17世纪:重大事件: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2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17—19世纪初期:重大事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3发展——蒸汽时代19世纪初~1870年:重大事件: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美国内战、日俄改革、意德统一、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国际、巴黎公社、民族解放运动亚洲革命风暴4成熟——电气化时代前期1870年—1917年: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导致一战爆发;5相对稳定发展——后电气化时代1917~1945年:①战后初期1918~1923,一战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严重破坏,美国开始取代英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②二十年代1923--1929,经济复苏,相对稳定繁荣③三十年代1929--1939,爆发世界经济大危机,法西斯上台并对外侵略扩张④二战时期1939--1945,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6进一步发展——信息时代1945年~初:①1945-1950年,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复苏并达到战前水平,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②1950—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强西德、日本经济崛起,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发展美日欧三足鼎立③1973-80年代初,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相互交织“滞胀”阶段④1980初-90年代初,经济回升并增长7共同发展——后信息时代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来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兴起2、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主要经济思想⑴重商主义略⑵自由主义:19世纪以后与工业革命密切联系欧洲的主要社会思潮;代表人物是被誉为“经济学之父”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核心内容: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实践措施:资本家自由经营工厂,国家不干涉其内部事务;消除关税堡垒,各地正常贸易;。
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及其历史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业化道路的选择及其历史发展东⽅论坛2012年第5期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业化道路,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然⽽,对于中国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业化道路这个复杂的历史问题,却少有⼈作详细的研究,致使⼈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停留在肤浅的层⾯上——或者认为,中国要搞社会主义,所以选择了社会主义⼯业化道路;或者认为,中国要搞⼯业化,于是照搬了苏联经验。
这些观点,不⽆道理,但失之简单。
在此,试图作⼀番研究,从中架起⼀座沟通历史与现实的桥梁,以便深⼊地认识这个问题。
⼀、可供选择的两条不同的⼯业化道路所谓⼯业化,通俗地说,就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将以农业⽣产为主转变为以⼯业⽣产为主,同时以机器⽣产代替⼿⼯劳动,推动社会⽣产⼒快速发展。
实质上,就是由农业⽂明变为⼯业⽂明,是⼀场⽣产⼒的⾰命。
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决定迈开⼯业化步伐的时候,从世界上已实现⼯业化的国家所经历的实践看,可给中国提供两条不同的⼯业化道路,⼀条是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法国和美国等)实现⼯业化的道路,⼈们将其谓之资本主义⼯业化道路,⼀条是社会主义国家(如苏联)实现⼯业化的道路,⼈们将其谓之社会主义⼯业化道路。
从实践结果来看,这两条⼯业化道路都是成功的或⽐较成功的。
资本主义⼯业化⼤踏步地实践始于18世纪中叶英国的⼯业⾰命(亦称产业⾰命)。
早在14⾄15世纪,在欧洲地中海沿岸的⼀些城市,如⽶兰、佛罗伦萨等,稀疏地出现了使⽤雇佣劳动者的⼿⼯作坊为主的⽣产经营,即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随后,它作为⼀种新的⽣产⽅式迅速地发展起来。
与此同时,⼿⼯作坊主阶层迅速发展成为资产阶级,并登上历史舞台,逐步主宰了历史的发展。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资本主义时代。
随后,北美英属殖民地、法国等国家的资产阶级相继⾰命,并获得成功,步⼊了资本主义⾏列。
18世纪中叶⾄19世纪,从英国开始然后迅速发展到欧美各国的⼯业⾰命,使⼤机器⽣产取代了⼿⼯⼯场劳动。
工业化战略的国际经验
工业化战略的国际经验纵观国际上关于工业化的发展战略,综合考虑各国工业化的起始时间、国家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可将国际工业化发展战略概括为率先发展、赶超发展、中央计划以及新兴发展等四种类型英美等率先发展式工业化战略及特点英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其工业革命的进程是自发演进产生的,美国的工业化总体上也是依照英国这种工业化模式发展起来的。
这种模式一般被称为内生型工业化,是在已经相当发达的市场经济前提下发展起来的。
英国工业化战略的开始有以下几个先决条件和动因:第一,圈地运动和农业改良。
圈地运动使英国的土地所有权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改变了先前的农业经营方式和生产组织形式,实现了商品化的集约经营,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农业产量,而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则导致了对农业机械的需求结构升级,从而为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第二,劳动力剧增与政治体制变化。
英国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为工业制成品提供了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和广阔的国内市场,而靠工资生存的劳动力市场则形成了相对较低的工资报酬;此外英国国内所经历的一系列政治变革,使得适合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组织和机构不断地建立起来。
国外殖民地的扩张,也为英国开拓了广阔的国际贸易市场,带来了丰富的廉价原材料。
第三,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的转变。
珍妮纺织机与蒸汽机的发明,拉开了英国产业革命序幕,各项机械设备的发明创造使英国工业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其中以纺织业为先导,带动了采矿业、冶金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进而扩散到其他工业部门再延伸至交通运输部门,超额利润的追求使得英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农业产值不断下降,而工业和贸易业及交通运输业的产值不断上升,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至此,英国开辟了世界上史无前例的工业化道路。
同时,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研发的各种机械设备和技术成果,都被后来者所利用,使它们也开始了自己的工业化进程。
综上,英国的工业化是伴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变化而实现的经济社会的现代化,是一种自发演进的过程。
论日本集团主义的特点及其启示日本式经营的奥秘再探精选版
论日本集团主义的特点及其启示日本式经营的奥秘再探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第15 卷,第4 期1998 年8 月科学技术与辩证法Science , Technology and DialecticsVol . 15 , No . 4 Aug . , 1998论日本集团主义的特点及其启示―日本式经营的奥秘再探刘友金内容提要现在人们大多认为,以孺家文化为其精褪的集团主义是日本式经营的奥耘。
才限铃作者的研究和作者在日本东京大学留学期间多次去企业“见学”和“研修”所浑的亲旁休验,认为,汉炸家丈化为其精髓的集团主义并仆日本一个国家所特有,日本集团主义本身所其育的书一称性即特.资,才多口本式经营的真正奥秘所在。
关键词集团主义特.点启示日本式经.: .奥秘在探讨儒家文化传统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时,曾先后出现过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一种是以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为代表的一些学者认为,儒家文化传统中存在着阻碍经济发展的内容,缺乏基督教新教伦理中的一些有利于现代经济发展的因素,儒家思想与现代化水火不容;另一种以H ·卡恩( Kahn )为代表的学者则认为,儒教比西方社会更强调人与人的相互依赖,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和亚洲新兴工业国(地区)出现已证明,儒家文化在今天比西方文化更适合现代化的需要,并有学者提出了“儒家动力学”。
认为以儒家文化为其精髓的集团主义就是日本式经营的奥秘所在。
但是,理性地思考一下,不得不提出这样一个疑问:集团主义在东方国家普遍存在,而作为其精髓的儒家文化又是来源于中华民族,那么以儒家文化为其精髓的集团主义为什么迟迟没能使“她”的“本土”产生经济起飞呢?这就要求我们从日本集团主义的特点上去寻找答案和启迪。
一日美学者认为集团主义是日本式经营的原点美国研究日本式经营的经营学家詹姆斯·阿贝格林(JamesC · Abegglen )在1958 年出版的((日本企业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最早提出了“日本式经营”一词,从此该词汇在经营学领域里变成了固定词汇,得到了社会的认同。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
•
第三,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经过社会 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 矛盾,则完全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内得到解决, 可以通过调整和改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 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得到 巩固和完善。这正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生命力的 根本所在。
• • 总方针:民主 • 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 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说服教 育和讨论的方法;
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 矛盾,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 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 • 对于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要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克服政府机关的官 僚主义,也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 • 对于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通过自 由讨论和科学实践、艺术实践去解决;
1957.02,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 问题》。
1956年秋冬,国 内一些地区出现了部分 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等 现象。国际上,苏联赫 鲁晓夫政府全盘否定了 斯大林。国内外社会主 义实践的曲折与挫折, 引发了毛泽东对社会主 义社会矛盾问题的理论 思考。
1957年2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 盾的问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 • • • • •
• •
思考题: 人民内部矛盾包括什么? 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 农民阶级内部的矛盾; 知识分子内部的矛盾; 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 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 工人阶级和其它劳动人民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 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民主同集中之间的矛盾; 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矛盾;国家机关某些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 作风同群众之间的矛盾;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比较正确地反映客观规律的一些人同比较不正确地反映客观规 律的一些人之间的矛盾。
世界近代化及其模式
二、经济发展的两个趋势
• 资本主义国家由单一的私有制和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向以 私有制为主的混合经济和国家干预的市场经济转变。
• 社会主义国家由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以 公有制为主的混合经济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转变。
三、主要经济理论的演变
• 重商主义经济理论:重商主义是西欧原始资本积 累时期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经济理论和 政策体系。重商主义就是重视商业。它有两大基 本前提:首先,充分挖掘国内资源,甚至榨取殖民 地资源,这是国家生存的基础;其次,把国内过 剩产品输出到国外,出口必须大于进口,这是一 个国家繁荣的条件。很明显,重商主义的基本动 机是剥削殖民地,为英法殖民扩张制造舆论。( 政府干预经济)
经济领域 现 ( 近 ) 代 化
工业化 市场化 城市化 民主化 法制化
政治领域
思想领域
理性(智)化 科学化(合理化) 大众化(世俗化)
原发内生型(英法美) 现代化的途径
传导型(后发外生型)
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西欧、北美、俄德日) 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苏联、中国、东欧) 发展中国家(混合型)现代化模式(印度等) 第一次现代化 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 (18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 初) 信息化和知识经济为 特征的新型现代化 (20世纪中期以来)
现近代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民主化法制化法制化化思想领域理性智化科学化合理化大众化世俗化现代化的途径原发内生型英法美传导型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模式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西欧北美俄德日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苏联中国东欧发展中国家混合型现代化模式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混合型现代化模式印度等现代化的进程第二次现代化第一次现代化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18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信息化和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新型现代化20世纪中期以来一现代化的模式?1第一种工业化模式即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西欧北美俄德日表现为两种类型
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工业化模式的演进与选择
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工业化模式的演进与选择内容摘要:工业是创造国家财富的主要源泉,是构成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
从我国工业化进程来看,在不同历史阶段,根据不同时期的国情和发展需要,历经了多个发展阶段,体现了不同的发展模式。
本文综述了我国工业化发展模式的演进过程,同时对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工业化发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并简析了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内涵。
关键词:工业化发展模式新型工业化工业化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国民经济中,工业生产活动取得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
工业化是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最初只是一种自发的社会现象,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
20世纪以来,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化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目标。
1945年4月,毛泽东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因此,依靠工业化建设来维护国家的安全利益,是我国很长时间以来推动工业化建设的主导思想。
从工业化发展过程来看,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后发外生型”国家,中华民族长期被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两大问题所困扰,中国工业化的最初动因就是为了解决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这两大问题。
基于此,本文对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的工业化发展特征进行了总结,并简析了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内涵。
国外工业化发展模式综述工业化发展模式虽然没有统一的理论界定,但从世界各主要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历程来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分类方式和发展模式:按国别划分,可分为英美模式、法国模式和德日模式。
英国是世界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其工业革命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自发产生和进行,被称为内生型工业化。
美国工业化可以看作是英国工业化模式的延伸,美国在英国的基础上进行了工业化内部创新,建立了更先进的生产模式,并且通过灵活的经济体系和政府强有力的指导政策,对工业快速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法国社会把建立民主体制视为经济发展的前提,法国模式是一种介于内生型和应激型两种模式之间的类型。
解读中国制造2025规划-用20年赶超德日
解读"中国制造2025规划":用20年赶超德日2014-06-05 15:07:36 | 来源:国际在线专稿 | 编辑:王珊 | 原标题:解读“中国制造2025规划”:用20年赶超德、日国际在线报道(记者陈雨实习记者王雅琨):虽然近些年中国的制造业发展突飞猛进,然而,提到“中国制造”,人们还是会想到廉价、没有核心技术、大而不强。
日前,有专家表示,中国正在制定“中国制造2025”规划,即到2025年步入制造强国行业,到2035年时赶超德国、日本。
据悉,去年1月,中国工程院启动并开展“制造强国战略研究”咨询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和原常务副院长朱高峰院士担任项目组长。
项目明确中国成为制造强国的阶段性目标和各项指标,并于今年初提出在2025年进入制造强国行列的指导方针和优先行动。
对此,本台记者专访了负责规划制定的课题组成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屈贤明,请他进行介绍。
记者:请对这份规划及其目前的进展进行介绍,规划有望何时出台?屈:“中国制造2025”的意思是,在制造业领域,到2025年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一大国,还进入世界强国行列。
当然,这个强国不是第一。
这份规划有望在明年中旬出台,最终将由国务院发布,是大的战略规划。
目前规划班子已经落实,总体纲要都已落实到具体单位,有的已经开始动了。
记者:这份规划提出用20年的时间赶超德国、日本的制造业。
这个目标能否实现?屈:应该能够实现,这个结果是经过科学分析、预测的。
2012年,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已经达到了2.08万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大国,也远远超过日本、德国,这是一个基本条件。
我们对8个国家: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韩国、印度和中国,从1946年到2012年制造业的数据进行趋势分析。
上世纪90年代,我们国家还在世界处在第8位。
经过这些年,我们已经处在第4位,和德国、日本还有一定的差距。
根据发展趋势,我们发展在快速上升。
《论十大关系》的产生背景、形成过程和基本思想
《论十大关系》的产生背景、形成过程和基本思想作者:祝太文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20年第08期[摘要]毛泽东通过调查研究,在总结建国以来建设经验和以苏联模式的缺点和错误为鉴戒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走自己的建设道路所要解决的十大矛盾问题和解决这些矛盾问题的基本思路。
《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思想,不仅对当时的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依旧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十大关系;形成背景;调查研究;基本思想“伟大的理论产生于伟大的实践,又指导着伟大的实践;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无止境”。
《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学习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和深入调查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建设情况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关于如何建设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探索,其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所提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经济、政治建设的方针、政策,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理论方法和战略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论十大关系》产生的背景(一)新中国成立之初建设模式的选择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试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新生状态,在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对中国进行封锁,世界上只有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情和支持新中国。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又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将战火烧向中国,一直得到美国支持的退居台湾的国民党政权还时刻准备着反攻大陆。
在这种情况之下,新中国实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政策,同苏联结盟以抗衡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可能的军事进攻。
在国家建设上,刚成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还没有多少经验,只能根据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设想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来建设国家。
政治上,苏联实行的无产阶级专政强有力地保证了人民政权的稳固性。
经济上,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依靠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了以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独立的工业体系,这对处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国有着切实可行的示范作用。
苏联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完整)
一、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认识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党按照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一个落后的大国里着手建立新社会制度。
工农苏维埃政府通过大企业国有化、银行国有化、全民计算和监督,直接管理国家,组织竞赛,提高劳动生产率,全面恢复工农业生产,新生的政权得到巩固。
对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胜利,帝国主义国家极端仇视,从1918年初开始,英、法、日等14国联合起来进行武装干涉。
帝国主义与国内反革命势力勾结起来,从四面包围,向新生的人民政权进攻。
为了战胜内外反动势力,苏维埃政权实行了一系列战时的政策和措施:(1)实行粮食贸易垄断和余粮征集制。
为了保证战争需要和城市的口粮供应,从1918年5月起实行粮食垄断和专卖政策。
1919年1月颁布余粮征集法令,实行余粮征集制。
这些政策的实行,保证了战时的粮食需要,虽然也规定了富农多征,中农少征,贫农不征,但农民除了留有极少口粮外部算余粮,而且征集的价格很低,所以处一种和战争条件相联系的强制性的非常政策。
(2)实行全面国有化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
除已国有化的大企业外,1918年6月国家颁布法令将一部分中小企业也收归国有。
1920年11月的国有化法令,几乎将全部企业实行国有化。
工业管理和计划集中于最高经济委员会各部门的总管理局,以垂直的行政方法管理企业,直接决定企业生产,调拨企业人力物力,对企业产品实行包收。
(3)禁止自由贸易,消费品实行配给制。
由于国家征收的对象扩大到几乎所有的农产品,私人贸易已被禁止。
在禁止自由贸易的同时,对生活消费品实行按阶级属性确定口粮标准和工业必需品配给制,单位之间无货币结算,经济关系实物化。
1918年底决定取消货币。
1920年.供给制的范围扩大。
(4)实行强制性的义务劳动制。
为保证战争胜利和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1918年10月,人民委员会作出决议,对非劳动者实行强制劳动。
在同年12月颁布的劳动义务实施办法中规定只有完成劳动义务,才能领取分配的口粮,实行严格的不劳动者不得食。
第10章 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
第三节 新型工业化:我国工业化战略 的创新
首先是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和冲击。 其次是资源利用粗放,生态环境恶化。 再次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 最后是工业制造业整体素质不高。
广义概念: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农业社会向 工业社会的转化,以及工业社会的自身发展 过程,还包括人们的分工工、工作方式管理 体制,直到思想观念的全面变革。
第一节 工业化的基本理论
二、工业化的主要模式
(一)内生型工业化模式——英国和美国
英国和美国的工业革命是自发产生和进 行的,这种模式一般被称为内生型工业化, 这是世界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特殊模式。
第三节 新型工业化:我国工业化战略的 创新
根据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以及十九 大全面建成小康的各项要求和我国的主要矛 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 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势必要走新 型工业化道路。
第三节 新型工业化:我国工业化战略的 创新
二、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新型工业化又被赋予了新内涵。因此,对其 内涵的理解应着重于从提高科技含量、信息 化、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最 终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
1992~2002年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阶段的工业化。
2003年至今为新型工业化。
第三节 新型工业化:我国工业化战略的 创新
一、新型工业化的提出
工业化道路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一成不 变的,会随着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西方发达国家在农业经济时代后期所走上的 传统工业化道路,已经不适应工业经济时代 的要求;因此,后发国家必须不断探索新的 工业化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起之秀-------德日工业化道路研究及启示摘要:世界各国由于经济发展的背景和起始条件不同,因此工业化特点各不相同。
德国、日本的工业化道路被认为具有类似性,都是在强调一系列政策重点的基础上,通过政府主导型模式推进工业化进程。
在不利的国内外环境下,通过政府主导的赶超政策实现工业化。
本文在德日政府主导型工业化模式下具体分析德日工业化的特点。
关键词:德国日本工业化政府主导型世界各国由于经济发展的背景和起始条件不同,因此工业化特点各不相同,并形成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式。
德国、日本的工业化道路被认为具有类似性,都是在强调一系列政策重点的基础上,通过政府主导型模式推进工业化进程。
在不利的国内外环境下,通过政府主导的赶超政策实现工业化。
1871年德国统一后,仅仅用了30年时间,就完成了工业化,并成为工业强国,居欧洲之首,世界第二,重要原因就是德国政府在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中起了巨大作用。
为实现国家经济发展,德国在社会军事组织基础上建立了强有力的政府官僚体系,成为实现产业保护、统一市场、投资科技的有效组织基础。
在英、美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压力下,德国通过强有力政府干预、通过适当的保护政策很快实现了经济赶超。
日本的工业化也是在政府强制基础上实现的。
明治维新后,政府一方面通过大力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加速本国工业发展,实行出口导向型政策促进本国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注重发展教育科技,并在政府干预下迅速改革传统生产体制。
同时扩张侵略、掠夺财富加速了日本工业化的进程。
一、政府主导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在德日的应用德国工业化进程中,政府的作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为尽快摆脱落后局面,促进经济腾飞,德国各邦政府都充分发挥了国家政权干预经济的作用,大力推进革命。
其主要改革措施有:实行高关税政策,以保护民族工业;兴办国营企业,资助私营企业;派遣官员出国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招聘外国工程技术人员,组织成立科学研究团体,及时介绍国外新技术和科研新成果等。
在国家干预方面,普鲁士堪称表率。
早在工业革命准备时期,普鲁士政府就组织成立了技术委员会,颁布了专利法,两次派遣官员赴英国考察学习。
30年代末,普鲁士政府制定了铁路法,以加强对铁路建设的统一规划、指导和监督。
40年代由政府拨款设立了铁路基金,资助私人铁路公司。
从1848年起,政府开始直接修建铁路,到60年代时,国有铁路已占普鲁士铁路总数的一半以上。
在其他行业,政府也较深的卷入了经济活动,通过政策扶植,直接定货等多种方式来影响其发展,克虏伯军事和钢铁企业的发展,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普鲁士还兴办了许多国营煤矿和炼铁厂。
在普法战争中,德国从法国勒索了50亿法郎的赔款和重要工业区间尔萨斯——洛林,更是对德国工业化的直接刺激,战争赔款大部分都直接投入工业发展之中了。
在19世纪后半期工业化腾飞时,德国政府对经济的改革措施都是以政令方式颁布实施,十分有效地干预和推动了工业化发展,使得德国工业生产以超常的速度发展,迅速赶上和超过了英法等国而雄居欧洲首席。
德国工业化的这种特殊发展道路也决定了其工业化中的一系列特点,出于战争和不断对外扩张的需要,德国的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纺织业、服装皮革业、食品加工业)发展速度远远比不上生产资料部门(煤炭、矿业、钢铁业)的发展速度,德国重工业很快居于世界前列。
而且德国的生产集中程度较高,由于国家扶植,财富向极少数人手中集中的程度较快,大的企业主与国家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不仅如此,出于政治原因,德国工业经济的发展还表现出了区域间的极大不平衡,工业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地区。
比如鲁尔在德国工业中所占的位置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在一段时间内鲁尔就成了德国工业的代名词。
政府推动工业化在日本表现得更加明显。
日本的工业化从开始到基本完成,起主导作用的都是明治政府。
在明治政府的主导下,日本大力推进殖产兴业、贸易立国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掀起了日本工业化的高潮。
明治政府通过发行“金禄公债”,设立“创业基金”和“劝业基金”,增加财政信贷以及“处理”国营企业等一系列措施,支持、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在日本,财阀对政府是有依赖性的。
明治政府在工业化中提供了大量的公共产品,兴建了有利于军事工业的社会基础设施。
通过公共产品的提供,进一步确立了政府在工业化中的地位。
那些与政府关系非常密切的官商,也形成了日本工业化中的私人资本和国家权力之间的特殊关系。
二、德国工业化的特点:(一)、德国的工业化具有创新性,有明显的本国特色。
一方面是工业化的指导思想具有创新性。
德国没有完全照搬于别国的模式,而是根据自己的国情,根据自己所处的国际环境,采取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来实行工业化。
德国同英美的自由贸易主义政策不同,他们摒弃了英国的自由经济发展理论和个人资本主义模式,而是选择适合后进国家发展的有组织的资本主义模式,采取民族工业的保护主义政策。
从19世纪70年起,容克地主与工业资本家结成“麦与铁”同盟,实行关税壁垒保护民族产业的发展。
德意志地区在1834年元旦就建立起了关税同盟,普鲁士与德意志中部和南部一些邦的关税卡在这一天取消。
关税同盟采取温和的保护工业政策,主要内容:(1)参加同盟各邦间货物往来无须纳税,但对未参加各邦的货物须课以一定税率;(2)关税政策应该由参加各邦每年开会共同决定;(3)币制与度量衡应设法统一;(4)税收收入按各邦人口比例分配;(5)各邦关税行政自主,各邦有任命税吏的权利;(6)设置特定机构,研讨各成员修改税率的建议,并考察关税制度的施行;(7)在不违背关税同盟规定下各邦仍有订立条约之权。
关税同盟促进了各邦的商业繁荣,保护了各邦制造工业的发展,使得国家没有统一前就实现了经济统一,为德国统一后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统一后的德国,重新统一了度量衡和币制,废除了国内贸易的各种障碍,改革了原有的关税制度,并对工农业继续实施保护主义政策,终于使德国经济快速发展,完成了德国的工业化历史使命。
可以说,没有思维和意识形态的创新,就没有强大的德意志。
另一方面是德国的经济发展制度环境和组织具有创新性。
德国的国情不同于英国,工业化起步较晚。
在这样的情势下,势必要培育促进企业快速崛起的制度和组织架构。
德国通过银行对企业的参股、贷款解决企业所需的资本问题,并且大型银行重点支持大型企业,对发展中的强者进行援助,从而促进大企业的发展。
为了解决达到系统的供求平衡,国家认可卡特尔组织。
通过卡特尔,保证生产者和金融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从而避免过度竞争。
横向联合的卡特尔促进了企业生产的纵向一体化,从而使企业战略和结构发生了变化。
在管理体制上,股东和各大银行的代表始终是董事监事会的主要成员,这样就构成了德国企业管理的双层管理体制。
除了大型企业,德国还拥有大量的中小企业集团,它们在德国的经济发展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二)、铁路建设给德国工业化以直接而巨大的推动作用。
交通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当时英法等临海国家已经开辟海上航道,开始大规模的海外贸易,而作为当初欧洲十字路口地带的德国现在已经越来越闭塞,陆上交通的改善成为当务之急,也成为德国工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所以铁路的发展对当时德国经济的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德国铁路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自1835年第一条铁路建成以来,与差不多同时期建立的关税同盟相得益彰,彼此促进,发展相当迅速。
随着时代的进步,铁路运输自身的优势越来越明显:降低运费,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1839年,德意志铁路长度已经超过法国。
铁路建设给德国其他工业行业以直接而巨大的推动作用。
由于铁路建设对钢铁、机车等的需求,从而大大地刺激了德国钢铁、煤炭以及机器制造工业的发展。
在19世纪以前,德国的煤炭资源很少得到利用,其冶铁业一直采用木炭熔矿和手工操作的古老方式经营着。
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焦煤取代木炭成为冶金业的燃料。
到1847年,在普鲁士的227个熔铁炉中已有32个使用煤炭进行冶铁。
因此,1815年以后,作为莱因工业区核心的鲁尔煤田开始得到有效开采。
到40年代,德国的一些矿井已开始运用机械采煤。
对煤炭的需求使煤产量扶摇直上。
1820年,德国的煤产量仅120万吨,1830年仅140万吨,而1840年则猛增至260万吨,1850年更增至670万吨。
19世纪30—40年代,德国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机器生产是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而德国的机器生产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铁路建设发展带动的,所以铁路在德国工业化进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三)、教育和科技为德国工业化发挥了巨大作用工业化初期,德国一方面积极引进英国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努力发展教育,以尽快提高国民文化素质,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
早在18世纪末期,德国就确立了所有6-13周岁的儿童都应该接受普通教育的原则。
1825年,普鲁士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到60 年代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5%,基本实现了普及教育。
与此同时,各邦(州)政府还兴办了多种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职工补习学校。
在普通中学中,增设了自然科学课程;在高等学校中,贯彻教育、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方针。
教育使得德国国民科学文化水平普遍提高,文盲率降低到欧美各国的最低水平,还培养出一大批像西门子那样的集企业家、科学家和工程师于一身的优秀人才,获得了发电机、电炉、煤气发动机、电车、合成染料等一系列重大发明,这时的德国可以说是世界科技中心。
二、日本工业化道路特点:(一)、因为日本工业化的历史背景,所以其工业化首先从军事工业开始,并伴随着对外的军事侵略。
1854年,在美国炮火的威逼下,日本幕府被迫与美国缔结了不平等的日美亲善条约,日本从此被打开了大门。
面临着民族存亡,日本各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终政府采取“全盘西化”的策略,开始其“富国强民”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道路。
日本是在面临着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开始工业化进程的。
特殊的历史环境决定了日本的工业化首先从军事工业开始。
军事工业不断发展并且壮大,为以后日本掠夺他国资源奠定了军事基础,同时也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与保障。
在明治政府的主导下,以“富国强兵”作为其发展目标,日本大力推进殖产兴业、贸易立国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掀起了日本工业化的高潮。
为给工业化发展初期敛聚大量的资金,弥补本国资源和资本的不足,日本一开始就把对外侵略扩张作为自己的基本国策。
由于地域上的邻近性,中国和朝鲜很自然成为日本进行资源掠夺和扩张的目标。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中国被掠夺了总计为2亿两的白银,极大地缓解了日本现代工业启动的资金问题。
由于本国国土面积狭小和资源稀缺,使得日本从未熄灭过向外扩张的梦想。
军国主义的不断扩张,终于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积极向欧美国家学习,移植西方近代产业和先进技术装备,并实现赶超。
日本工业化的核心是“追赶”,就是追赶欧美先进工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