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近似数》优质课教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8课时 近似数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8课时  近似数

第8课时近似数教学目标:1.通过准确数与近似数的比较,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2.初步知道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区别,会正确辨别准确数与近似数,并会恰当选用近似数。

3.通过学生的数据收集与交流,能对近似数和准确数互相转化。

4.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合理地取近似数。

教具准备:课件、铅笔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把铅笔,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手中的铅笔有几支?让学生充分地、大胆地猜。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地提示“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面板书。

现在老师想请你们猜一猜手中的铅笔是几十支?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后出示准确的数据。

(18支)现在让你们猜手中的铅笔是几十支,你会怎样说?(学生回答:大约20支)像这样大概的数就是近似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近似数。

二、交流共享1. 汇报课前调查各个年级的学生数。

师:老师要求你们课前调查各个年级的学生数,你们做到了吗?来看大屏幕:二年级(1)班有学生50人,那么二年级三个班大约有多少人呢?请你们猜一猜。

学生猜,老师板书后出示准确数,留下接近的数。

师:如果让你们用两句话来说这两个数字,你会怎样说呢?师引导说:二年级有学生154人,大约150人。

师:二年级有154人,那么全校有6个年级大约有多少人呢?学生猜,老师板书,出示正确的数后留下最接近的数字。

提问:现在我们来观察一下,前面一排的数字和后面一排的数字有什么特点?(前面一排是准确的数,后面一排是大概的数)。

像这样大概的数我们就把它叫做近似数,板书。

2.教学例9创设情境:小明是龙岗小学的学生,小华是东山小学的学生,一天他们俩相遇了,都说自己学校的人最多,看大屏幕。

显示:小明:“我是龙岗小学的,我们学校大约有700人”。

小华:“我是东山小学的,我们学校大约也有700人”。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个学校到底哪个学校的人数多吗?在小组里面说一说。

【最新配套】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近似数》优质课教案

【最新配套】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近似数》优质课教案

备课笔记班级:二(教师姓名:总备课第课时单元四课题近似数课时8 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准确数与近似数的比较,理解近似数的含义2.初步知道准确数和近似数的区别,会正确辨别准确数和近似数,并会选用。

重点难点理解近似数的含义,合理地取近似数教学准备课件,铅笔教学程序和内容一、情境引入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把铅笔,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手中的铅笔有几支?让学生充分地、大胆地猜。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地提示“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面板书。

现在老师想请你们猜一猜手中的铅笔是几十支?根据学生的问答,板书后出示准确的数。

(18支)现在让你们猜手中的铅笔是几十支,你会怎样说?(学生回答:大约20支)像这样大概的数就是近似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近似数。

二、互动新授1.汇报课前调查各个年级的学生数师:老师要求你们课前调查各个年级的学生数,你们做到了吗?来看大屏幕:二年级(1)班有学生50人,那么二年级三个班大约有多少人呢?请你们猜一猜。

学生猜,老师板书后出示准确数,留下接近的数。

师:如果让你用两句话来说这两个数字,你会怎样说呢?师引导说:二年级有学生154人,大约150人。

师:二年级有154人,那么全校有6个年级大约有多少人呢?学生猜,老师板书,出示正确的数后留下最接近的数字。

提问:现在我们来观察一下,前面一排的数字和后面一排的数字有什么特点?(前面一排是准确的数,后面一排是大概的数)像这样大概的数我们就把它叫做近似数。

2.教学例9创设情境:小明是龙岗小学的学生,小华是东山小学的学生,一天他们相遇了,都说自己学校的人数最多,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动画显示:小明:“我是龙岗小学的,我们学校大约有 700 人”。

小华:“我是东山小学的,我们学校大约也有700人。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个学校到底哪个学校的人数多吗?在小组里面说一说。

学生在充分讨论后老师指名回答,只要有道理都要给予肯定。

师:现在我来告诉你们答案吧!教师出示龙岗小学695人,东山小学703 人,并引导得出:695人比700人少一些,接近 700人,所以说大约有700人;703人比700人多一些,也接近700,所以也可以说大约有700人。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4 简单的近似数》-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4 简单的近似数》-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4 简单的近似数》-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4 简单的近似数》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和基本的数学运算规则,但是对于近似数的概念和方法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知道什么是四舍五入法。

2.让学生能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并能够解释求近似数的理由。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为什么要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四舍五入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四舍五入法的讲解和练习题。

2.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应用题。

3.教学道具:例如小球、卡片等,用于直观展示四舍五入法的原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如果你有3个苹果,你想要4个苹果,你会怎么办?”让学生回答,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近似数来解决问题。

2.呈现(15分钟)讲解四舍五入法的原理和步骤,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演示,让学生理解四舍五入法的意义和作用。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近似数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四舍五入法的理解和掌握。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四舍五入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购物时的估算、时间的重量等,并让学生举例说明。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八单元近似数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八单元近似数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八单元近似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知道近似数与准确数的区别。

2. 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3.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近似数的概念2. “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3. 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2.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近似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计算器、草稿纸、铅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近似数。

2. 新课导入:讲解近似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近似数与准确数的区别。

3. 案例分析:分析“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具体步骤,让学生学会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4. 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近似数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1. 近似数2. 主要内容:近似数的概念“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出给定数的近似数。

2. 提高题:让学生解决一些与近似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测量长度、计算面积等。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近似数概念的理解,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区分近似数与准确数。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近似数的应用价值。

4. 课后作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要有基础题,也要有提高题,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通过讲解近似数的概念、求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旨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年级数学下册《近似数》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近似数》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
2.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发现数学规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如游戏、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近似数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理解近似数与精确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2.指导学生掌握四舍五入法的具体运用,特别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灵活运用。
3.引导学生克服对近似数的恐惧和抵触情绪,培养他们在面对数学问题时勇于尝试、善于思考的品质。
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引入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a.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b.四舍五入法的具体运用;
c.近似数与精确数之间的关系。
2.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实例,共同探讨近似数的知识。
3.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近似数的概念。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待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乐趣。
2.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善于思考的品质,提高学生面对困难时的自信心和毅力。
4.通过对近似数的认识,让学生明白精确与近似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2.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近似数的概念,例如:“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我们需要近似数?它有什么作用呢?”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近似数》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近似数》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近似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近似数》主要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能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近似数,并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四则运算、统计和概率等知识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认识和运算,对小数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近似数,如身高、体重等数据的表示。

但学生对近似数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知道求近似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以及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发现法等。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近似数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近似数的作用。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发现求近似数的方法,并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生活中的近似数实例。

2.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身高、体重等数据卡片,用于引导学生求近似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近似数实例,如身高、体重等,引导学生关注近似数。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近似数,并提问:这些近似数是怎么来的呢?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引导学生发现求近似数的方法,并进行总结。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4.8《简单的近似数》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4.8《简单的近似数》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4.8《简单的近似数》苏教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4.8《简单的近似数》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具体章节为4.8《简单的近似数》。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概念,能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难点:能够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小明有32粒糖果,他想把糖果平均分给他的4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多少糖果呢?让学生思考并讨论。

2. 教学新课(15分钟)通过情景引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每个朋友能分到的糖果数。

讲解近似数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练习题包括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以及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4.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求一个数的近似数:1. 确定要近似的数。

2. 找到要近似的数的下一位数。

3. 如果下一位数大于或等于5,则将要近似的数加1;如果下一位数小于5,则要保持要近似数的不变。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32.827.345.6答案:1. 332. 273. 46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初步理解了近似数的概念,并掌握了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练习环节,发现部分学生对四舍五入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二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四单元第7课时近似数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四单元第7课时近似数教学设计
1.请同学们回顾课堂所学内容,用自己的话总结什么是近似数,四舍五入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完成课本第47页的练习题1、2、3。注意在解题过程中,运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并检查计算结果是否准确。
3.结合生活实际,每人至少找两个例子,说明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测量房间面积、计算购物金额等。
4.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以下问题:
4.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掌握近似数的概念,理解四舍五入法的基本原则,能够灵活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让学生在给定误差范围内进行合理估算,培养他们运用近似数的实际应用能力。
1.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书写规范,保持卷面整洁。
2.家长签字确认,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鼓励他们在学习中遇到问题积极思考、勇于请教。
3.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提高学习效果。
3.学生分享测量过程中的发现,如测量结果存在小数、测量值略有差异等。
4.教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测量和描述事物,但由于各种原因,测量结果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近似数来表示这些测量结果。”
(二)讲授新知
1.教师通过PPT展示教材例题,引导学生学习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2.讲解四舍五入法的规则,如:当小数点后第一位大于等于5时,向前一位进1;小于5时,直接舍去。
二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四单元第7课时近似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近似数的概念,了解在现实生活中近似数的重要性,能正确运用近似数进行计算和描述事物。

(教学设计)第四单元 简单的近似数-二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学设计)第四单元 简单的近似数-二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学设计第四单元简单的近似数-二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一. 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简单的近似数的概念。

2.理解近似数的意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培养学生精确估算数值和加减乘除的能力。

二. 教学重点1.简单近似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考查学生的精确估算能力。

三. 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精确估算数值和运算的能力。

2.如何将近似数的思想与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

四. 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1)通过读数器或投影仪呈现一幅物体的图片,并询问学生对该物品的尺寸进行估算,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通过将图片上标注出准确的尺寸与学生进行比对,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估算误差,并且概括出近似数的概念。

2.讲授环节(1)讲解近似数的定义和意义。

(2)通过常见实际问题,导入近似数的运算,包括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

(3)针对近似数的计算方法,从直观图像的角度出发,进行具体而详细的讲解。

3.练习环节 1)通过微生活案例呈现实际问题,并切实让学生领悟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通过简单易懂的计算题,在操作阶段巩固学生对近似数思想的掌握和对运算方法的使用熟练度;3)在小组竞赛的过程中进行复杂性的操作,并为子任务设置不同的难度等级,以加深学生对近似数的理解和体验。

4.总结及归纳 1)我们总结了关键的知识点和运算方法,并充分运用教学资源来讲述; 1)我们对于教材内容的掌握易深化学生对今日内容的理解。

2)通过小结与归纳,带领学生完整的掌握近似数思想,在文化上和实际应用中学以致用。

五. 教学评价1.学生精确估算数值和运算的能力。

2.学生对于近似数思想的掌握程度。

六. 教学反思1.在微生活中,我们发现学生很难将近似数的计算方法带入到实际问题当中,需要多次明确的引导;2.学生对于小组竞赛的任务进行复杂化操作存在困难,于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难度等级的重点优化。

3.本次教学需要将知识点的讲授与计算方法的引导环节进行安排,同时提供足够的江景径与练习。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8近似数丨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8近似数丨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8 近似数丨苏教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8 近似数丨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具体章节为第4章第8节,主要讲解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

在这一节中,学生将学习到利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以及如何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近似数的概念,理解四舍五入法的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四舍五入法的原理,能够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2. 教学重点:掌握近似数的概念,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个实际问题:妈妈去超市买苹果,每千克3元,想买2.5千克的苹果,请问需要多少钱?2. 例题讲解: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2.5千克的近似数。

学生可能会想到2千克或者3千克,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四舍五入法的原理,即当要舍去的数字小于5时,舍去;大于等于5时,进位。

所以2.5千克的近似数可以四舍五入为3千克。

3.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几个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如:1.8千克的苹果,近似数是多少?答案是2千克。

4. 团队合作: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个实际问题,例如:小华的身高是1.68米,请问他的身高近似是多少米?让学生小组合作,运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1. 近似数: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得的数。

2. 四舍五入法:当要舍去的数字小于5时,舍去;大于等于5时,进位。

七、作业设计1. 请用四舍五入法求下列数的近似数:(1)2.3;(2)1.8;(3)2.5。

2. 实际问题:妈妈去超市买苹果,每千克5元,想买3.2千克的苹果,请问需要多少钱?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和团队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近似数的概念和四舍五入法的求法。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简单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简单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简单的近似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简单的近似数》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能够熟练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学生在求近似数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理解近似数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近似数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近似数的应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粉笔、练习题。

2.学具:学生作业本、铅笔、橡皮。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近似数的概念。

例如,老师去超市买苹果,每斤苹果3.5元,老师给了5元钱,问老师应该找回多少元钱?引导学生思考,这里用到了近似数。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近似数的定义,让学生了解近似数的概念。

同时,教师解释四舍五入法的原理,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练习求近似数。

例如,让学生计算1.23的近似数,并说明求近似数的方法。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年级科学下册 近似数教案 (新版)苏教版

二年级科学下册 近似数教案 (新版)苏教版

二年级科学下册近似数教案 (新版)苏教

教学目标
- 了解近似数的概念和应用场景。

- 掌握近似数的取舍原则和简单的近似计算方法。

- 培养学生对数值的敏感性,提高他们的估算能力。

教学准备
- 课本:《二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

- 教学辅助工具:数学练册、白板、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引入
1. 呈现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购物中的近似金额、步行距离的估算等,引发学生对近似数的认识与思考。

探究
1. 向学生提出问题:“什么是近似数?”引导学生思考,并让学生就自己的理解给出答案。

2. 通过多个例子的展示,解释近似数是指对某个数进行近似估算时所采用的数,它不是精确的数,但在一定范围内十分接近。

3. 引导学生发现近似数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讲解
1. 详细讲解近似数的取舍原则,即接近原则和舍去原则。

2. 介绍常见的近似计算方法,如四舍五入、简便计算法等。

3. 结合实际示例,给予学生练和理解近似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拓展
1. 鼓励学生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应用近似数进行估算和计算,并向同学展示解决过程和结果。

2. 提供一些延伸练,巩固学生对近似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总结
1. 简要总结近似数的概念和应用。

2. 强调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鼓励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近似数。

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简单的近似数》苏教版(2023秋)

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简单的近似数》苏教版(2023秋)
(2)近似数与准确数的区别:理解近似数并非精确值,而是与准确数接近的估计值。
难点解析:学生可能会误认为近似数就是准确数,需要通过实例解释说明,强调近似数是在一定精度范围内的估计。
(3)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近似数:将近似数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合理的估算和计算。
难点解析:学生在运用近似数解决问题时,可能会忽略实际情境,导致估算结果与实际相差较远。教师需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境进行合理的近似计算。
此外,课堂总结环节,学生对近似数的理解有了进一步提升,但仍有个别学生提出疑问。这说明我在教学中还需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近似数的概念:让学生掌握近似数的定义,明确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解近似数与准确数的关系。
举例:通过测量身高、体重等生活实例,让学生体会近似数的意义。
(2)掌握四舍五入法:学会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举例: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值,如236,让学生练习将其四舍五入到最近的十位数。
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简单的近似数》苏教下册数学教材第七章《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第二节。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认识近似数: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近似数的作用和意义。
2.掌握四舍五入法:学会使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近似数》教案优秀6篇

《近似数》教案优秀6篇

《近似数》教案优秀6篇《近似数》教学设计篇一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意义2.给一个近似数,能说出它精确到哪一痊,它有几个有效数字3.使学生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二)能力训练点通过说出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培养学生把握关键字词,准确理解概念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近似数的学习,向学生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四)美育渗透点由于实际生活中有时要把结果搞得准确是办不到的或没有必要,所以近似数应运而生,近似数和准确数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学法引导1.教学方法:从实际问题出发,启发引导,充分体现学生为主全,注重学生参与意识2.学生学法,从身边找出应用近似数,准确数的例子→近似数概念→巩固练习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理解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

2.难点:正确把握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及它的有效数字的个数。

3.疑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个数。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自制胶片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者提出生活中应用准确数和近似数的例子,学生讨论回答,学生自己找出类似的例子,教者提出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概念,教者提出近似数的有关问题,学生讨论解决。

七、教学步骤(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师:有10千克苹果,平均分给3个人,应该怎样分?生:平均每人千克师:给你一架天平,你能准确地称出每人所得苹果的千克数吗?生:不能师:哪怎么分生:取近似值师:板书课题2.12 近似数与有效数字【教法说明】通过提出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研究近似数是必须的,是自然的,从而提高学生近似数的积极性(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师出示投影1下列实际问题中出现的数,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1)初一(1)有55名同学(2)地球的半径约为6370千米(3)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有31个省级行政单位(4)小明的身高接近1.6米学生活动:回答上述问题后,自己找出生活中应用准确数和近似数的例子。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近似数》一等奖创新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近似数》一等奖创新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近似数》一等奖创新教案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5~46页的例9、“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5题。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准确数与近似数的比较,理解近似数的含义;认识“≈”,并能用“≈”表示一个接近整百、整千数的近似数。

2.使学生初步知道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区别,会正确辨别准确数与近似数,并会恰当选用近似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学生对数据的收集与交流,能对近似数和准确数互相转化并感受求近似数方法的合理性。

4.练习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合理取近似数的方法。

多媒体课件。

▍流程一:激发矛盾,产生认知需求1.创设情境,激发需求。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个学生吗?指名口答,明确:我们可以用一个非常准确的数来表示我们班学生的人数。

提问:那你能知道我们年级一共有多少个学生吗?我们学校呢?我们生活的城市有多少人呢?咱们中国一共有多少人呢?指名说一说,肯定推测合理的学生。

谈话:当我们不能用一个准确数来表示数量的多少时,可以找一个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

这个和准确数很接近的数,我们就称为近似数。

一般来说,近似数会选择整百数或者整千数。

2.揭示课题。

谈话:以前我们都是用一个准确数来表示数量的多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简单的近似数表述数量。

(板书课题:简单的近似数)▍流程二:联系现实,体会近似数的含义1.设置情境,收集信息。

出示例题9的主题图。

谈话:老师这里有两张龙岗小学和东山小学的图片。

仔细观察,看看,你从图上能收集到哪些有用的信息?指名回答,明确:龙岗小学有学生695人,东山小学有学生703人。

2.提出问题,感受近似数。

(1)认识近似数。

谈话:现在我们可以知道这两个学校分别有学生多少人。

如果用近似数来说,你能知道这两个学校大约有多少人吗?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说出:695比700少一些,所以龙岗小学大约有700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立完成后集体评价。
总结:我们在说近似数的时候通常都是约等于几百或几千。
4.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4题。
师引导依次讨论三个子问题。
5.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5题。
怎样摆接近2000的数?先摆一摆,再读一读。你知道怎么摆接近9000、5000、1000的四位数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价。
1.课件出示教材第45页“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数轴上面的数有什么规律,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师向:我们一共填了哪些数,这些数中哪些接近500,哪些接近600?
2.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2题。
引导学生读题后强调题目要求:大约是几百或几千元,独立完成后集体评价。
3.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3题。
备课笔记
班级:二(教师姓名:总备课第课时
单元

课题
近似数
课时
8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通过准确数与近似数的比较,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2.初步知道准确数和近似数的区别,会正确辨别准确数和近似数,并会选用。
重点难点
理解近似数的含义,合理地取近似数
教学准备
课件,铅笔
教学程序和内容
一、情境引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把铅笔,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手中的铅笔有几支?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近似数,近似数是一个大概的数。
【板书设计】ຫໍສະໝຸດ 近似数154 1501012 1000
准确的数大概的数
695≈700 703≈700

约等号读作:约等于
【教学反思】
师:二年级有154人,那么全校有6个年级大约有多少人呢?
学生猜,老师板书,出示正确的数后留下最接近的数字。
提问:现在我们来观察一下,前面一排的数字和后面一排的数字有什么特点?(前面一排是准确的数,后面一排是大概的数)
像这样大概的数我们就把它叫做近似数。
2.教学例9
创设情境:小明是龙岗小学的学生,小华是东山小学的学生,一天他们相遇了,都说自己学校的人数最多,看大屏幕。
让学生充分地、大胆地猜。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地提示“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面板书。
现在老师想请你们猜一猜手中的铅笔是几十支?
根据学生的问答,板书后出示准确的数。(18支)
现在让你们猜手中的铅笔是几十支,你会怎样说?(学生回答:大约20支)
像这样大概的数就是近似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近似数。
板书:695≈700 703≈700
师边板书边引导学生说:695约等于700,703约等于700。
师问:这个符号怎么读的?(约等于)这个符号就叫约等号。
3.教学“试一试”
课件出示:实验小学有学生2016人,大约是几千人?
让学生充分地猜以后,优化得出2016大约是2千人,所以写成:2016≈2000
三、巩固练习
二、互动新授
1.汇报课前调查各个年级的学生数
师:老师要求你们课前调查各个年级的学生数,你们做到了吗?来看大屏幕:
二年级(1)班有学生50人,那么二年级三个班大约有多少人呢?请你们猜一猜。
学生猜,老师板书后出示准确数,留下接近的数。
师:如果让你用两句话来说这两个数字,你会怎样说呢?师引导说:二年级有学生154人,大约150人。
课件出示动画显示:
小明:“我是龙岗小学的,我们学校大约有700人”。
小华:“我是东山小学的,我们学校大约也有700人。”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个学校到底哪个学校的人数多吗?在小组里面说一说。
学生在充分讨论后老师指名回答,只要有道理都要给予肯定。
师:现在我来告诉你们答案吧!
教师出示龙岗小学695人,东山小学703人,并引导得出:695人比700人少一些,接近700人,所以说大约有700人;703人比700人多一些,也接近700,所以也可以说大约有700人。我们可以这样用数学的方法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