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二煤矿西四采区8—2煤层地质构造的研究

合集下载

潘二矿煤层群开采的层位控制方法

潘二矿煤层群开采的层位控制方法

3煤 : 厚 1 2 9 1 m, 均 5 0 m。赋 存 煤 . 8~ . 7 平 .7 较稳定 , 全井 田可采 , 与下 伏 l 煤层 间距 l一 m, 2 平
均 15 . m。
1 : 厚 11 煤 煤 . 6—7 7 m, 均 3 7 m。赋存 .7 平 .8 较稳 定 , 全井 田可采 , 下距灰 岩平均 l 5米左 右 。
间距 4~1 m, 均 8 3 平 m。 4— 2煤 : 煤厚 0~ .6 平均 0 9 赋 存不 稳 3 6 m, .m,
定 , 田大部可采 , 井 与下伏 4—1 煤层 间距 0~ m, 3 平
均 l m。
4—1 : 煤 煤厚 0 7 8 4 m, 均 3 7 赋存 .2~ . 8 平 . m,
性及化石 特征 等方 法 , 确定煤层 群 开采 的层位 。 以便科 学地 指导煤 层群 开采 的层位控制 , 进矿 井 的安全 促
高效 生产。 关键词 : 煤层群 ; 层位控 制 ; 志层 标 中图分类 号 :P 1 T31 文献标识码 : A 平 均 25 . m。
潘 二煤矿 位 于淮 南复 向斜潘 集 背斜 的东部 隆 起 转折 端 , 层 走 向变 化 大 , 本 呈 一扇 形 展 布 。 地 基 总体构 造形态 为一 北 陡南 缓 且东 部倾 伏 端 呈宽 缓 型 的隐伏 背斜 , 区域构 造及南 北方 向的地应力 强 受 烈作用 , 田内的大 中型断 层 和褶 曲极其 发 育 , 井 其 中本井 田 内逆 冲断层规模 大 , 典型 的逆 冲迭 瓦型 是 构造 。大中型断层 分两 组 : 一组 为走 向和背斜轴 方 向基本 一致 的压扭性 逆断层 ; 另一 组为全井 田内广 泛发 育 的张扭 性 斜 交 的正 断层 。本 井 田分 为东 部 倾伏 区 、 西部倾 伏 区、 背斜 北 翼 和西 北 部逆 冲 断层 带共 四个构造 区。每 个构 造 区内且 都 是 由许 多大 的逆 断层 以及 它们 的伴 生 断层 组 成 , 有 “ 具 波状 ” , “ 铲式 ” 断层面呈 迭 瓦式 组合 。

淮南煤田潘二井田13-1煤层地质构造特征

淮南煤田潘二井田13-1煤层地质构造特征

文章编 号 : 2 0 9 5 — 7 2 6 2 ( 2 0 1 5 ) 0 1 — 0 0 2 2 —0 4
文 献标 志码 : A
Ge o l o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1 3 ・ 1 c o a l o f P a n j i N o . 2 c o a l mi n e
第2 5卷
第 1 期
2 0 1 5年 1 月
黑 龙 江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0 f 1 3 — 1 c o a l s e a m i n P a n j i N o . 2 c o a l mi n e m i n i n g i f e l d a n d f o r e c a s t i n g t h e s t r u c t u r e o f n o n — m i n i n g a r e a .
WA NG L i w a n g, PE NG J u n, Z H A NG Da i b o ( S c h o o l o f E a r t h S c i e n c e&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A n h u i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地质构 造特征 ,以便 对 未采掘 区的 构造 进行 预 测 预报 , 以大量 构 造 统计 资料 为依 据 ,运 用数理 统
计和趋 势 面分析 的方 法对 采 区的 构造 进行 统 计 分 析 ,研 究潘二 矿 矿 井构 造 特征 。结 果表 明 : 潘 二

潘二矿上保护层开采保护效果及参数考察研究

潘二矿上保护层开采保护效果及参数考察研究
产 ,对相 似矿 井 瓦斯 综合 治理具 有 一定 的指 导作 用 。
关键 词 :保 护层 开采 ;突出 ;保 护效 果
中图分类号 :T 7 1 D 3
O 引 言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号 :17 — 9 9 20 )5I4 -3 6 1 0 5 (0 7 0 -06I ) )
维普资讯

炭 工

20 0 7年第 5期
潘 二 矿 上保 护 层 开 采 保 护 效 果及 参 数 考 察 研 究
李青松 ,王兆 丰,陈 向军 ,覃木广 ,贺智 勇
(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学院 ,河南 焦作 4 40 ) 50 3
摘 要 :文章借助一般 的保护层开采理论及原理来分析潘二矿所采取 的上保护层开采区域防 突措施的保护效果及相关参数考察,从 而论证其 防突效果的可行性 ,保证了强突出煤层的安全生
12 上保 护层 防 突作 用 的理论 分析 .
保护层 的防突作用 随层 间距 的增大 而减小 ,达 到某 一 临界距离 时,防突作用 消失 。确定 上保护层 的有效层 间距 , 可 以采用 如下 三种方法确定 。
1 )根 据 《 防治煤 与瓦斯 突出细则》 的推荐 ,缓倾斜 和
倾斜 上保 护层 开采 的有 效垂距 为小于 5 m。 0 2 )根据保 护层 厚度 、顶板管理方法 、回采工作 面长度

。 ,
非突出煤层或弱 突出煤层 ,该 煤层 开采后 ,能 使邻近 的突 出煤层丧失或降低突 出危险性 ,从而达 到防 止煤与 瓦斯突
出的目的。

保护层的开采使得周 围 的煤 、岩层 向采空 区方 向变形 和移动 ,地应 力重新 分布 ,采空 区上方 ,压 力传 递给 采空

安徽理工大学(矿业科技)2010年第38卷总目次

安徽理工大学(矿业科技)2010年第38卷总目次

斌, 王楚 光 (8 1) 波 (4 2)
突 出煤 层应 力集 中 区安 全开采 综合 治理技术 …… …… ……… …… ………… …… ……… …… 张
新庄孜 矿井深 部 地质构造 浅 析 …… ……… ……… …… ……… …… ………… ……… …… …… 程 宗玉 ( 6 2) 采动 下新 庄孜矿 6 13工作 面地 质预警 微震 实践 ……… …… ……… …… ……… …… 周胜健 , 超 ( 8 21 刘 2)
… …… ・ …… ……… ・赵 ・ …
伟 , 发松 , 柏 吴 种 , 黄
桁, () 等 1
……… ……… …… ……… … 徐
晖 , 之奋 , ( ) 李 等 4
淮南 煤 田陷落柱 构造钻 探验 证特征 分析 … ……… ……… …… ……… ……… ……… …… …… 吕 霖 ( ) 7
尘 肺罹病 过程分 析 ……… ……… ……… ……… ……… …… …… ・ ……… ……… ……… ・ …… ・张世荣 ( 7 1) 淮南 矿 区矿井水 资源综 合利 用 的新 探索 ……… ……… …… …… ……… …… 李 翔, 李德 忠 , 志亮 ( 0 付 2)
砌 体裂缝 的原 因分析 与处理 方法 ……… ……… …… ……… …… …… ……… ………… ……… 宋 启 明(4 2) 周 油坊铁 矿 1措施 井快 速冻结 分析 与研究 …… …… ……… …… …… ………… ……… ……… 吴康 宁(7 撑 2)
薄煤层 综采 工作 面周 围 巷道 变形 特征 分 析 … …… …… …… …… …… …… …… 一 … ……… ・丁同军 ( 9 … 5) 潘 三矿 中 、 小型 断层 落差 与延 展 长度关 系的研 究 …… …… ……… … …… …… …… …… …… 洪 勇 (2 6)

18218综采工作面过地质异常区回采工艺探讨

18218综采工作面过地质异常区回采工艺探讨
I 芏 8 - 面 调 嚣囊 箍 } 1 ∞ J 8 1 .怍 Y 璧 I ;2 l # 串H嘲 l } 蜊 i I 啪
. 、 r
一 … "
藩 三 璧 囊 i 。 受 j ~ 。
? 菩 囊 ≥t 譬 囊
工作面并开始 回采。到 目 前为止 , 我矿采煤队伍正常配置已 初步定位为 “ 两综一准一炮”, 矿井产量有 了明显提高 ,但
倾斜 长 1 7 ,面 积2 3 1 ,煤层 总厚 30 ,煤层 结 构 9米 040 .米
根 据地质部 门提供 的地质 资料 ,提前分 析 ,制定 过异常 区的 预案 。根据 地质异 常带性 质 ,断层 面 附近 ,工作 面适 当破 上 盘 顶板和下 盘底板 的方式 直接 回采 ,进入 断层下 盘区域 , 保 持仰 采状态 ,及 时飘 车 ,直至跟 上煤层顶 板 ,再恢 复正 常 回 采。 隐伏 异常 区在 掘进 期 间没有 暴露 ,于5 0 早 班在 工 月3 日 作面第3 架至第6 架揭露,随后沿倾斜方向较快向上延伸,影 响最 大 时 ,全 岩段 1O ( 作面 倾斜 范 围 )。根据 异常 区 1米 工 在工 作面揭露 实际情 况 ,制定 预案 :工作 面过正断 层时 ,断 层 面附近适 当破 上盘 顶板和下 盘底板 的方式 直接 回采 ,进入 断层下 盘 区域 ,保持仰 采状态 ,及时飘 车 , 至跟 卜 直 煤层顶

简单 ,较 稳 定 ;煤 层倾 角 1 ~1。 ,平 均倾 角 6 ,老 顶 。 O 。 为 中粒 细砂 岩 8 米 ,直接 顶 为砂 质 泥岩 25 ,直接 底 为 . 5 . 米 砂质泥 岩2 米 ,老底 为 细砂岩 3 米 。根 据掘进 实 见资料 和 . 5 . 2 三维 地震 勘 探 资料 分析 :本块 段 内的地 质 构造 比较复 杂 , 中小断层 发 育 。在工作 面 内共 发育 1条 断层 及6 l 个地 质构 造 异 常 区 。在 工作 面 回采 过 程 中 ,影 响最 严 重 的有 两个 异 常

煤矿奥灰水处理及资源化研究——以淮南潘二煤矿为例

煤矿奥灰水处理及资源化研究——以淮南潘二煤矿为例

大[10] 。 潘二煤矿是淮南矿业集团的主力生产矿井,
位于淮南市境内的中北部边缘,距离淮南市约 25 km,
矿井年 生 产 能 力 380 万 t, 当 前 主 要 开 采 水 平 为 530m,即将开拓 - 800m 水平。 潘二煤矿矿井涌水量
为 600m3 / h,底板灰岩承压水威胁很大,甚至有可能
的关键问题,常规奥灰水防治采用的疏排方法又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 基于对潘二矿奥灰水的长期监测数据的
分析,针对其高矿化度、高悬浮物的特点,搭建了预处理与深度处理相结合的试验系统,并提出了分级处理分质利
用以及全面资源化的整体思路。 系统试验证实,煤矿奥灰水资源化处理采用的常规反渗透工艺可实现水资源的稳
treatment, qualitative utilization and overall reclamation general idea. The pilot system testing has verified that the conventional reverse
osmosis used in coalmine Ordovician limestone water reclamation treatment can realize stable retrieve of water resource, rate of desalination is exceeded 99. 2% stably, simultaneously the recovery of inorganic salts and precious metals can also bring about certain economic values.
图 2 三阶段设计构思图
Figure 2 Three staged design conception

揭煤期间过较大断层的顶板加固技术及应用

揭煤期间过较大断层的顶板加固技术及应用

揭煤期间过较大断层的顶板加固技术及应用发布时间:2022-03-31T07:37:50.437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25期作者:张建军[导读] 潘二煤矿4、5煤层为缓倾斜突出煤层,由于受DF14(H=10m)断层影响,张建军淮河能源控股集团煤业公司潘二煤矿安徽淮南 232091摘要:潘二煤矿4、5煤层为缓倾斜突出煤层,由于受DF14(H=10m)断层影响,在掘进过程中需二次揭煤,且顶板破碎,难以控制。

本文为了确保揭煤过断层的施工安全,通过施工探煤孔控制煤层层位、排放孔超前排放瓦斯,然后利用所打钻孔对顶板破碎区域超前注水泥浆、施工期间动态注化学浆的治理模式,实现了安全、快速揭煤。

关键词:揭煤;较大断层;顶板加固;瓦斯治理1 工程概况18115上顺槽回风联巷位于潘二矿一水平西四采区,东起18124底抽巷联巷,西至18115上顺槽,南临18114底抽巷,北邻18126下顺槽联巷。

巷道设计总工程量144m,设计断面5400mm(宽)×3500mm(高),揭煤和过断层期间采用架喷注支护,棚距700mm。

拨门处巷顶距4-1煤底法距16m,距4-1煤底板煤线法距12m。

拨门平巷施工28m,然后按16°上山施工7m、16m、45m、72m、98m分别揭露4-1底板煤线、4-1煤、DF14(H=10m)断层下盘4-1m、4-2煤、5-1煤这五层煤,揭煤长度81m。

上山施工30.5m揭露DF14断层(倾角65°,落差10米,带宽0.8-1m),断层带内充填有构造煤。

受断层影响,断层附近伴有牵引现象,岩性较为破碎,共计影响19m。

4-1煤底板向下5m范围内,发育三层厚度平均为0.2m的煤线,4-1煤厚度平均为3m;4-1煤与4-2煤层间距平均为2.4m,4-2煤厚度平均为3.2m,内部发育一层均厚1m的夹矸;4-2煤与上覆5-1煤层间距平均为8.2m,5-1煤厚度平均为1.5m。

煤层底板灰岩水地面区域探查治理装备与工艺技术

煤层底板灰岩水地面区域探查治理装备与工艺技术

煤层底板灰岩水地面区域探查治理装备与工艺技术发布时间:2022-08-26T08:28:39.614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4月第8期作者:石德洲1,文东明2 [导读] 本文结合我处施工的潘二矿D1孔工程,介绍地面区域探查治理相关的两大核心技术——钻探技术及注浆技术德洲1,文东明2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地质勘探工程分公司,安徽,淮南,232000)摘要:本文结合我处施工的潘二矿D1孔工程,介绍地面区域探查治理相关的两大核心技术——钻探技术及注浆技术,并列举施工中的难点及解决办法。

工程实践表明,地面大钻机设备在地面区域探查治理工程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很好满足A组煤安全开采需要。

关键词:地面大钻机区域探查治理注浆底板灰岩水引言潘二矿西四系统巷道及首采面底板巷底板灰岩水害地面区域探查治理工程D1孔是我处首次使用石油大钻机施工的第一个地面L型水平井,通过该项工程的顺利施工,我们积累了石油大钻机操作经验,总结了地面多分支水平井成套工艺技术。

本文结合具体施工案例,介绍煤层底板灰岩水地面区域探查治理的施工装备与工艺技术。

1概况淮南矿区A组煤受底板灰岩水害威胁,为实现的工作面安全回采,需要在采掘活动前进行地面区域治理。

潘二矿根据生产接替规划,急需解放西四采区A组煤层,依据底板灰岩水害防治思路,实施潘二矿西四系统巷道及首采面底板巷底板灰岩水害地面区域探查治理工程。

该工程共设计D1、D2、D3三个孔组,其中D1孔组负责探查治理采区系统巷道。

D1孔组设计一个主孔,三个分支孔,总钻探工程量约2900.80m,预计注浆量1万m3,水泥用量0.51万t,钻孔探查治理目的层为C39灰。

2施工设备现场施工设备主要分两大部分:钻探设备和注浆设备。

施工设备的配置,要充分考虑工程设计要求,性能参数满足施工需要。

钻机型号可钻深度一般是钻孔直井段加水平段总长度1.5倍左右,泥浆泵根据钻孔结构设计、泥浆上返速度以及定向需要进行配备,注浆泵则考虑注浆排量、压力要求以及满足注浆结束标准等方面。

复合支护技术在受采动影响巷道巷修中的应用

复合支护技术在受采动影响巷道巷修中的应用
复合支护技术在受采动影响巷道巷修 中的应用
莫俊 仁 ( 矿业集团 二煤矿) 淮南 潘
摘要 : 分析研 究潘 二煤矿西四采区 B 8轨道大巷、 7胶 带机 大巷受采动 射 砼 时 按 15— .m 距 离 先 帮 后 顶 , 凹 后 凸 , 裂 隙 后 表 面 分 段 B . 2O 先 先 影响及变形严重的原因 , 提出了采用复合支 护方案 , 该技术能很好 的满足巷 喷射 , 相邻两段要喷成斜交接头 , 接茬长度为厚度 的 2倍 以上。喷嘴 修支护的需要 , 提高了巷道支护效果和服务年 限 , 达到 良好 的经济及使 用效
果。
至 受喷面距离保持 05 m, l~O8 喷嘴处风压保持 O1 a .Mp 左右。机器 的压力表风压值按管路长度每 1 O 提 高风压 O0 Mp m O .5 a来控制 , 保 关键词 : 复合支护 固棚锚杆 注浆 底板 加固 证喷嘴风压维持在 O1 a左右 , .Mp 风压维持在 02 a以上。同时喷 .Mp 1 概 述 枪垂直于受喷面, 螺旋式喷射时一圈压半 圈轨迹 , 循环进行。螺旋 圈 潘二煤矿 井田为全隐蔽区 , 系地 层为石炭、 煤 二叠系 , 1 9~ 被 3 直径不大于 3 0 0 mm。按规定厚度 喷实、 喷平 , 确保止浆 、 止漏。复喷 3 O 厚 新 地层 所覆 盖 。 二 叠 系有 可采 煤 层 1 1m 0层 , 均 可 采 总厚 为 平 前应先喷水润湿混凝土表面 后才进行喷浆。 2。 84 2米。受构造运动影Ⅱ , 向 各煤层走 向及厚度 变化较大。加上地质 注 浆 : 用 深 、 孔 间 隔布 置 ( 排 浅 孔 , 排 深 孔 ) 方式 进 行 采 浅 一 一 的 构造 复 杂 , 中小 断 层 发 育 , 断 层 的切 割 , 层 的连 续 性 受 到 严 重 破 受 煤 注浆。 深孔不小于 2 a 浅孔不小于 O8 a 围岩设计加固厚度为 Mp , .Mp ; 坏: 巷道顶板 岩性大部 分为泥岩 、 砂质泥岩 的复合顶板 而西 四采 区 2 ; m 设计 注 浆量 为浅 孔 2 m , 孔 :t 深 1/ 深 孔 排距 为 3 0 mm , m。 00 孔 开采强度大,随着受采动影响, 8轨道上 山、 7胶 带机上 山巷道压 B B 深 为 1 0 mm , 孔 距 为 1 0 mm ;浅 孔 排 距 为 3 0 mm , 深 为 50 50 00 力大、 变形严重 , 已影响严重正常 的安全生产 , 而这两条巷道原来均 60 0 mm , 距 为 1 0 mm。 深 孔 采 用 2 .5× .5 5 0 孔 50 67 32 X1 5 mm 的 为被动架棚支护 , 因巷道压 力大 , 近几年进行 了反复 改棚 , 单仍为单 孔管 , 浅孔采用 中2 .5×32 67 5×6 0 m 的孔管 , 5r a 不用托板。注浆使 架棚支护 , 改棚效果较差。 每次扩修后不长 , 又被压坏 , 又需要重新 用 PS 3 . 矿渣硅酸 盐水 泥 , . 25 浆液水灰 比为 O7 :。封孔使用外 l5 1 巷修 , 为改变这种 现状 , 决定采用复合支护技术 , 来保证巷修后能满 径 :0 m, 4 r 内径 :8 a 2 mm, :0 mm 矿用环状密封卷。 长 30 采用限压、 限 足安 全 生 产 需要 。 量 , 歇 式 、 隔 式 注 浆 。 浆前 首 先连 接 好 注 浆 管路 , 用 清 水调 定 间 间 注 并 2 复 合 支护 技 术 理 论 及技 术 关 键 注浆压力 ,将吸注管放在清水桶 内一注浆 阀半开一逆旋调压阀至零 巷 道 因 受采 动 影 响 , 上 这 两条 巷 道 原 来均 为被 动 架 棚 支 护 , 加 结 位一 开 机 , 缓 旋 调 压 润 正 常 出水 后 , 慢 关 闭注 浆 阀一 调 至规 定 压 缓 缓 合巷道修 复与掘进过程不同的支护环境 , 所采用 的修复支护原则 为: 力 。 后 按 设计 的水 灰 比制 备好 浆液 , 始 注 浆 。各排 孔 施 工 由下 向 然 开 修复固结、 主动支 护与被动刚性支护三者结合复合支护技术。 前期支 上逐孔注浆。注浆 中当注孔达到设计 压力后,降低流量 2 0~3 O分 护未将锚 网和底板支护措施落实 , 针对这一现状 , 巷修过程重点在底 钟 , 液初 凝 后 , 止 单 孔 注 浆 ; 浆 液达 到相 邻 孔 或上 水 平 孔 位 时 , 浆 停 或 板 支 护和 帮顶 高 强预 应 力锚 杆 扩 大 围岩 承 载 圈 ,以及 深 孔 补 注 等 永 也可停止单孑 注浆。每孔注浆结 束后 , L 先停机关闭注浆 阀, 再开启泄 久 性 支护 措 施 上 。 压 阀后才能换 孔。 注浆阀需在半/ B ( J  ̄ 浆液初凝 ) \ 后方可拆卸。 封孔要 喷射混凝土与棚架可联合形成钢构混凝土衬砌 ,并可兼做止 浆 求封堵密 实,封堵后间隔 2 4小时后方可注浆 ,以确保注浆中不泄 层, 同时改善锚杆托盘与巷道表面的密贴性 与受力状态 ; 注浆可起 到 露。 围 岩 固结 、 损伤 修 复 的 作 用 ; 应 力锚 杆 和 全 断面 注 浆 补 强 加 固起 永 预 底板加固 : 采用 2 mm×2 0 mm 锚杆进行加 固。垂直底板 2 20 久支 护的作用 , 实现巷道围岩稳定的根本控 制 预应力锚杆支护起到 按 7O O mm ×7 0 O mm 间排距进行布 置施工锚杆 , 每根锚杆采用两卷 恢 复和 改 善 围岩 应 力 状 态 并 增 强围 岩 的 作 用 :底 角 注 浆 锚 管 与两 帮 Z 3 5树 脂 药 卷 。 25 下部 的帮脚锚杆共 同作用起到阻止底角剪应 力集 中区的剪切滑移 , 32 复合 支护技术施工关键 为防止在巷修过程 中松 动圈的扩 . 并对剪应力集中区围岩加固增强的作用 ,通过底角锚管注浆使剪应 大, 在拆除原有支护前 , 先喷注浆进行加固。 拆除原 有的支护 , 开挖到 力集 中区破裂损伤 的围岩得以固结修复 ;底板锚杆起到抵抗底板 中 设计断面 。 扩刷时以风镐 、 手镐作业为主, 尽量不放炮 , 以减少放炮对 央区拉伸破 坏的作用 ;底板注 浆使底板中央拉伸破坏区破裂损伤 的 围岩的破坏。架设 U型支架时 , U型棚卡缆必须卡牢 , 每棚还必须用 围岩得以固结修复 , 同作用控制底臌 变形。 共 4根金属拉杆将所架支架联成一个整体 。 施工固棚锚杆时 , 固棚锚杆 3 复 合 支护 技 术 及 分 析 要均 匀布 置 , 锚杆的锚固力必须过到 8, 喷厚必须达到要求 , 初喷 、 复喷时间安排得 当, 通过注浆 , 将松软 311 复合 支 护技 术 施 工 顺 序 先 刷 扩 卧 底 ,预 留变 形 量 .. 围岩 成 整 体 , 必须 注 实 。注 浆 压 力达 到 5 a时 , 浆 结束 。 必须 在 MP 注 10 20 O ~ 0 mm、 U型棚 、 架 壁后充填、 固棚锚杆 加固、 后注浆、 滞 底板 合适 的时 机 对 底板 进 行 有 效 加 固 , 行 封 底支 护 , 进 与帮 顶 形成 互 相 约 加 固等联合 支护 方式对需要巷修的巷道 进行修复。 束 的统 一 的 承 载 结构 。 清理 底 板 至 实 底 , 后 施 工 管缝 式 锚杆 进 行 先 然 312 复合 支护技术施工工艺 改棚支护 : .- 改棚按 原巷道 中腰线 注浆 , 最后 浇 筑 混 凝 土 地坪 。 施工 , 使用 2 U # 型棚支护。施工时采用手镐 、 94 风镐、 子、 钎 铲子等 33 复 合 支 护 设 计 效 果 分析 此 次矿 压 观 测 主 要 是 对 巷 道 采 取 . 工具进行。先采用 5 T手拉葫芦进行拉棚 , 然后逐 棚架设 4} }型棚。 复合支护后 , 对巷道变形情况进行观测。 观测 内容主要对巷道两帮收 改棚 棚距 为 6 0 0 mm,所 改棚 使用 四道拉 条 ,两边腿 子底 板 向上 敛、 顶板 下沉 、 底鼓 进 行 监 测 。 在每 个监 测 断 面 的拱 项 、 腰 、 板 中 两 底 40 0 mm 各一道 , 梁腿搭 接处 向上 3 0 0 mm 各一道 , 拉条压茬成 线紧 间各 设 置 1个 测 点 。 跟迎头。改棚采用 6 0 0 mmX7 0 0 mm 钢筋 笆片进行腰 帮过顶 , 片 笆 复合支护 完成后 , 1周 每天监测 1次 , 第 以后三周 内每 2天监 连接 处必须 钩紧连成整 体。迎头 正常使用 两根长度 不小于 4 的 m 测 1次 , 2个 月每 3天 1次 , 以后每 月监 测 2次 , 第 再 直到 变形 稳 1 #工字钢超前探梁 , 1 并使用 2 mm 的探梁挂钩防下窜装置并用 2 定。变形稳定 的标准 :当相邻 两次监测得的位移 变化率 <01 mm/ .5 木楔垫实。对所改的 U型棚棚腿底板 向上 6 0 0 mm、 0 mm 的位 1 0 5 天 。 续 出现 3次 。 连 置, 两边各补打两根 2 mm X2 0 mm 锚杆 配合 U型棚前盖对 U 2 2 0

潘二煤矿1811(1)工作面综采设备快速安装工艺研究

潘二煤矿1811(1)工作面综采设备快速安装工艺研究
第 3 卷第 5期 1
VoI No. . 31 5
企 业 技 术 开 发
T CHNOL E OGI AL DE C VEL MEN T RP S OP T OF EN E RI E
21 0 2年 2月
F b2 1 e .0 2
潘 二 矿 1 1 ( ) 作 面综 采设 备 煤 8 1 工 1 快 速 安 装 工 艺研 究
统工程 , 尤其是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的安装更为突出。 安 装质量不仅直接影响接产期 ,更重要的是关 系到 回采工 作 面整个生产过程 , 本文就潘二煤 矿 11 ( ) 8 1 1 综采工 作 面设备的快速安装进行做具体的介绍 。
26 N, 2 4k 支架选用 Z 7 0 Z 00型支架 , 额定工作 阻力 70 0 0 k >26 N, 足顶板压力的要求 。 N 24k 满 运输机配置包括运
4 主要设备安装技术工艺要点
41 转载 机 、 . 破碎 机 的运 输及 安 装
在运输转载机 、破碎机时 ,为 了提高运输 速度及安 全 ,在地面将减速机 和电机用联接罩组装在一起整体下 井运输到转载机头安装位置 ;两块 中部槽在井上组装在 起下井运到安装位 置 ;事先把转载机各零部件运到安 作者简 介 : 永 兴( 9 5 ) 男 , 徽 利 辛人 , 理 工程 师 , 要研 装地点上 , 贺 16 一 , 安 助 主 按总体装配顺序放好 ; 最后把破碎机主机和 电
贺 永 兴
( 淮南矿业集团潘二矿 , 安徽 淮南 2 20 ) 30 0
摘 要 : 章 结合 潘二 煤矿 具体 地 质 条 件 , 工 作 面设 备 选 型 的依 据 进 行 了 简要 的 分析 , 体 的介 绍 了 11 文 对 具 81

潘二矿1811(1)工作面构造规律分析

潘二矿1811(1)工作面构造规律分析

其附近揭露一次生断层 F a 2( H = 2 m ) ,对回采有 很大的影响;工作面 收作位置 附近的断层 F x 6与 D F 1 l( H = 5 m )和 F x 3 4( H = 5 ~8 m )构成 了断层 组 ,断层组 附近 的煤层 极其不稳定 ,煤层厚度变化很大 ,甚 至发生尖 灭。落差大于 5 m的断层 附近次生断层发育 、顶板较破碎 , 煤层厚度及覆层情况有较大变 化。但其次断层生尖灭较快 ,影 响范 围小。 3 . 2工作面坑透工作分析 工作面回采前 ,为 进一 步查明工作面 内中小构造和地质异 常体 的赋存 情况,采用 了无线 电波透视 C T 成像法探测工作面 内地质异 常, 坑透 工作由淮南矿业集团地质勘探工程处井下物探队于 2 0 1 1 年 1 0月份完成,共圈定 出 2个异常 区域 。但受现场施工条件的限制及 干扰因素的影响 ,解释结果存在 一定的误差。引起这样结果 的原 因 有 :( 1 )本工作面构造 复杂 ,且断层 落差相 对较大,受构造影 响, 煤层厚度 变化和煤层起伏极大 。( 2 )受顶板砂岩 水影响 ,工作面部 分 区域项板淋水 ,并且 煤层潮 湿。 3 . 3 水 文 地 质 情 况 1 8 1 1( 1 )充水因素主要有:顶板砂岩水 :富水性强,可 能会顺 裂 隙带 导入 工作面,造成工作 面顶板 淋滴水,恶化工作环境 。新地 层水 : 本 工作面 为上提 工作面 , 上顺槽最小防水煤柱为 6 2 米,受断 层影响新地层水 可能顺 裂隙面导入 工作面。 工作 面正 常掘进 及回采 期间,生产单位严格执 行了 “ 先探后掘 , 先探后采 ”的技术措施 。如在 回采之 前,对 工作面进行 了瞬变 电磁 探测 ,共 探测 出 3个积水异常区 ,针对每个积水异常区分别布置探 放水钻孔进行探 放水,确保 了工作面的安全 回采 。 4 煤炭 资源利用情况 工作 面采 出量 1 6 8 6 1 6吨, 巷道 出煤量 1 9 4 7 2吨, 落煤损失 1 2 2 7 吨 ,工 作 面顶 底 煤 损 失 3 0 6 0 5吨 ,采 区煤 柱 摊 销 3 0 8 9 2吨 ,工 作 面 回采率 8 4 . 1 % ,采区回采率 7 5 % 。 因工作 面构造 条件复杂 ,揭露 断层较 多且影响范围大 ,造成 工作 面丢顶底 煤较多,导致工作面 回 采率及采 区回采 率低 。 5 结 语 本工作面地质条件 复杂 ,揭 露断层较多且断层落差较大 ,造成 工作面 丢顶底煤较多 。工作面在过 断层 期间,煤层厚度有较大 的变 化 ,对 回采有很大的影响 。生产单位在 回采期间按照地质预报提前 编 制了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及 过断层和地 质异常区措施 ,确保 了本 工作面 的安全 正常回采 。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异常带实践与思考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异常带实践与思考

在煤壁 松散 的地 段 , 防止煤 壁片 帮 , 取 局 为 采 部 注玛 丽散 及使用 聚 氨酯锚 杆 的方 法加 固煤体 。
411 玛丽 散加 固 ..
采 用 玛 丽散 K S加 固 , 在煤 壁采 用 电钻 打 眼 , 眼深 8I, 眼距 视 现场煤 体 破碎 情况 而定 , n 采用 专
1 工 作 面 概 况
潘 二煤 矿 12 8 作 面 位 于该 矿 西 四采 区 , 82 工 可 采走 向长度 1 0 n 0I,倾 斜 长度 10i,主采 8 2 5 n 煤, 煤层 均 厚 32m, 均倾 角 7 , . 平 。 回采 工 艺 为 综 采 。该 工作 面沿 回采方 向煤层 有 0 1。 山 , ~ 2上 回采 大体 上是仰 采 ,增 大 了工作 面 的煤壁 及顶 板管 理 难度 。同时 , 该面地 质构 造复 杂 , 有大 小断 层 l 共 2
4 过地质 异常带采取 的主 要措施
41 煤壁 加 固 .
2 地质 异常带煤壁顶板特征
1地 质异常带在— 曹 』j影响走 向长度约 10 . 0 m, 下顺 槽影 响 走 向长度 约 9 ,斜 交 整个 工 作 面 , 0i n 累计 影 响走 向长 度 10i,造 成 工作 面煤层 变 薄 5 n
() 2 锚杆施 工扭矩 不低 于 1 0N・ 5 m。
() 3 根据现场顶板情况 , 当补打单体锚索 适
固定 顶板 。
按 1 比例配合使用 ; : 1 ③采用 ‘ 0 m×1 0 m p 2m 0 8 m 的塑料锚杆插入钻眼中,用锚杆将 4 卷聚氨酯充
分搅 拌 , 到增强 煤壁 稳定性 的效果 。 达
20 08年第 6期
能 源 技 术 与 管 理

淮南潘二井田西四采区5煤层赋存特征研究

淮南潘二井田西四采区5煤层赋存特征研究

淮南潘二井田西四采区5煤层赋存特征研究摘要:根据潘二井田地面勘探钻孔及井下实见资料,分析了西四采区5煤层厚度及顶底板岩性、5煤层与相邻煤层层间距变化特征,为采区5煤层工作面布置及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关键词:煤层赋存;层间距;地质构造;潘二井田煤层赋存特征是影响矿井安全生产、采区工作面布置、采煤方法选择的重要地质条件之一。

潘二煤矿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5煤层以上煤层基本开采完毕,B组煤主力采场变化为西四采区5煤层、4-1煤层。

研究做为保护层先期开采的5煤层赋存特征,对矿井安全高效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井田概况潘二井田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境内,距市政府所在地约25Km。

南起F5断层、潘集背斜轴、F2断层,北至F1、F66断层,西起Ⅸ勘探线,东至13-1煤层-800m等高线地面投影线。

东西走向长约11Km,南北宽1.3~3Km,面积约19.6Km2,开采标高-260~-800m。

井田位于淮南复向斜潘集背斜东部隆起转折端,地层走向变化大,基本呈一扇形展布[1]。

构造形态总体上为一北陡南缓的单斜构造,受区域构造及南北向的地应力强烈作用,井田内大中型断层和褶曲极其发育,大中型断层分为两组:一组为走向和背斜轴方向基本一致的压扭性逆断层;另一组为全井田内广泛发育的张扭性斜切正断层。

根据构造特征差异,井田分为东部倾伏区、西部倾伏区、背斜北翼和西、北部逆冲断裂带。

井田含煤地层为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和下、上石盒子组。

石炭系煤层赋存差,无工业价值;二叠系可采煤层11层,平均总厚27.5 m,自上而下煤层编号为17-1、13-1、11-2、8、7-1、6-1、5、4-2、4-1、3和1煤层。

2 西四采区地质构造特征西四采区位于陶王背斜西部转折端,枢纽向西倾伏,地层走向呈弧形转折70~130°;地层倾角平缓,北翼地层倾角3~10°,南翼倾角2~5°。

采区地质构造极其复杂,主干断层均为斜切断层,落差大,延展较长,对工作面布置影响较大;小断层在相邻煤层继承性差,同一煤层延展短,对掘进影响较大。

浅谈18318综采工作面过1#地质异常区的经验总结

浅谈18318综采工作面过1#地质异常区的经验总结

煤矿技术2015.12︱379︱浅谈18318综采工作面过1#地质异常区的经验总结胡晓磊(淮南矿业集团潘二矿,安徽 淮南232091)【摘 要】潘二煤矿地质结构比较复杂,中小断层发育,在综采工作面过地质异常区时,工作面很容易发生片帮、抽冒以及掉顶现象。

尤其是8槽煤,顶板岩性为砂质泥岩,非常破碎,片帮、抽冒以及掉顶现象就更突出,严重制约了工作面的正常循环和进尺,甚至造成工作面压死架、倒架等,直接导致工作面不能生产,对安全的威胁也很大。

本文主要介绍了潘二矿18318综采工作面过1#地质异常区的经验总结,通过经验的总结和积累,为以后的顺利回采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地质异常区;片帮;抽冒;掉顶;经验总结中图分类号:TD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465(2015)12-0379-011 概述潘二煤矿的地质条件是复杂多变的,在采区设计时也尽量避开地质构造复杂的区段合理不知采区,然而随着综采设备的改进大型化,工作面生产能力的高产化,采区的设计也长走向、长倾向、大采高的发展方向,这也就避免不了采区内部地质构造多、复杂多变的情况。

综采工作面由断层、煤厚变化等地质构造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地质异常带,直接制约回采进度及安全高效开采。

因此,及时分析并总结过地质异常区的方案措施和管理方法是很重要的,可以更好的为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奠定基础。

18318综采工作面位于该矿西四采区,东以西四南翼轨道上山为界,西以18318切眼为界,北以18218采空区为界,南以-477.5m等高线为界。

工作面走向平均长678m,倾向长217m,主采8槽煤,煤层均厚3.2米,平均煤层倾角6°,基本上无伪顶,直接顶为2.5m 左右的砂质泥岩,顶板破碎,煤层松软成粉沫状,煤岩层产状变化很大,根据通防科提供资料:本工作面回采期间,预计瓦斯相对涌出量为5.19 m 3/t、瓦斯绝对涌出量为21.6 m 3/min。

工作面回采大体上是仰采,增大了工作面的煤壁及顶板管理难度。

深部煤层构造探测地震地质条件与探查效果分析

深部煤层构造探测地震地质条件与探查效果分析
中 图分 类 号 : P 6 3 1 . 4 文 献标 识码 : A
S e i s mi c — - Ge o l o g i c Co n d i t i o n a n d Pr o s p e c t i n g Ef fe c t An a l y s i s i n De e p Bu r i e d
Co a l S e a m S t r u c t u r e P r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o s p e c t i n g
Xu Cho ng , Gu o Li qu a n a nd L i n Ch e n g ha o
( 1 . C o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H u a i n a n Mi n i n g I n d u s t r y ( G r o u p ) C o L t d . , H u a i n a n , A n h u i 2 3 2 0 0 1 ; 2 . S c h o o l o f E a r t h a n d E n v i r o n m e n t , A n h u i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Hu a i n a n , A n h u i 2 3 2 0 0 1 )
c u r e n c e d a t a c o r r e c t l y . T a k i n g t h e c o a l s e a m s t r u c t u r e s e i s m i c p r o s p e c t i n g i n a w o r k i n g f a c e i n t h e P a n j i N o . 2 c o a l mi n e , H u a i n a n a s a n

潘二矿薄煤层综采工作面旋转回采技术实践研究

潘二矿薄煤层综采工作面旋转回采技术实践研究

图 1工作 面 旋转 回采 示 意 图
图 2 工作 面循 环进 刀 示意 图
工作面在过断层影响区时,支架支护阻力明显增加, 动载系数明显加大。在断层影响区内, 支架支护阻力 在断层下盘影响区比在断层上盘影响区的值要大, 而 动载系数则是在 断层上盘影响 区大 。 支架在整个断层 影响区内 ,其支护 阻力在 断层面附近 区域相 对较小 , 但是此区域顶底板围岩较为破碎, 是重点加强顶板支 护控制的区域。在断层下盘影响区, 老顶失稳时的支 架支护阻力最大 , 但是影响范围最小, 而在断层上盘 影响区, 老顶失稳时的支架支护阻力较小 , 但是影响 范围却最大。 通过 对综采设 备三机配 套进 行合理优化 、有针 对l 生地设 汁和组织生产工序 , 大大提高 了工作 面的生 产 能力 , 并实现顺利 回采。该技 术实践为实现 薄煤 层 综采 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 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 对 类似工 作面的 回采有很好 的借 鉴和指导意义 。
头空刀向机尾返回, 从机尾向机头方向推移 运输机;第六短刀采煤机从机尾开始向机头 割煤, 跟机移架但不推移运输机, 然后将运输 机凋直 , 采煤机到机头后, 再空刀返回 1 5架 处, 完成一个循环 。 2 . 载机拉移管理 4转 皮 带机拆 除后 , 机需 向外 拉移 。由 转载 于转 载机跑道一个循 环只有 3 米左右 ,所 以 转采期间必须反复拉移转载机才能使转载机 与皮带机搭接。 在拉移过程中, 由于转载机周 围为挑棚支柱, 拉移前必须先进行改棚。 考虑 巷道顶 板压力大 的实 际隋况 , : 规定 每次替棚 只能替 23 ,  ̄ 米 严禁大面积替棚。替棚后, 拉 移转载机, 再补棚, 如此为一个循环 , 反复几 个循环地完成转载拉移工作。 2 5机头 、 机尾处顶板管理 转采期间,下出口严禁大面积替改挑 棚 , 板破碎处替改棚 时 , 顶 必须在替 改棚附近 先进行临时支护后, 方可进行替改棚。 上顺懵 超前 2 米范围内用单体配合铰接顶梁或工 O 字钢加强挑棚, 挑棚必须做到迎山有劲 , 防倒 绳栓齐。下J槽除超前 2 米范围内用单体配合铰接 J 瞬 O 顶梁或工字钢加强挑硼, 刷帮处用单体配合工字钢加 强挑棚。端头大棚一梁四柱正常使用, 根据现场顶板 情况及时对 端头增补挑棚 ,以加强端 头的顶板支护 。 下J 顿槽从 K1 0向外 3 米处至 K 0 1 1 向外 4 米段 由于 1 转弯刷帮宽度较大, 加之巷道顶板压力大, 所以在下 帮用道木增设单独井字型木垛支护下顺槽断面较宽 的地点 。 2 . 6机尾支架联 网管 理 转采期 间, 由于机尾 相对机头长 时间推进 缓慢 , 顶板相对空顶时间较长, 顶板较破碎。为了保证转采 期间的顶板安全 ,从 8 1 架采用联 金属网的方法 %9# 加强顶板管理。纫第一茬网时 , 采用 中2c X . 0 m 3 m的 0 半圆木, 将网折叠在半圆木上, 然后两人将半圆木举 到架前合适的高度, 在用一根单体将半圆木送到架头 上, 之后操作支架伸缩梁将网和半圆木紧住。架前余 网长度以方便工 ^ . 操作为标准, 不要过长或过短。在 用单体打起半圆木、金属网时工作面运输机必须闭 锁, 老塘侧设专人观察顶板和煤壁 睛况, 同时留有安 全退路 , 严禁空顶作业。煤机在作业地点附近时必须 停水 、 停电闭锁, 滚筒落地。 施工地点 5 架范围内支架 不得动作。工作面使用单体打半圆木上网时, 必须采 用远控供液, 支柱拴防倒绳 , 周围人员必须站到安全 地点, 防止单体崩弹伤及人员。煤机司机存机尾段操 作时必须防止滚筒割坏金属网, 如有损坏必须及时修 补。金属网搭接重叠长度 20 m网扣用双股 1# 0m , 6 铁 丝拧紧, 网扣问距 20 m。 0m 3结论 通过对 115 2 薄煤层综采工作面旋转回采技术 1 实践研究 ,得 出 面旋转 回采过程 中的一些特点 : T 作

大倾角煤层开采覆岩破断机制研究

大倾角煤层开采覆岩破断机制研究

大倾角煤层开采覆岩破断机制研究肖家平;杨科;刘帅;周波【摘要】为了探究大倾角煤层开采覆岩变形、失稳、破断的演化特征,结合潘二矿1212(3)工作面地质与工程条件,采用数值模拟、物理模拟、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大倾角煤层开采覆岩变形破坏规律,探讨了巨厚砂岩直覆和无坚硬岩层2种条件下大倾角煤层开采顶板破断失稳形式.研究结果表明:受倾角影响直接顶冒落、滑移,充填下部采空区,基本顶中上部挠度最大而发生断裂,破断裂纹逐渐向基本顶两侧及相邻岩层演化;大倾角煤层倾向岩层间的联动时序性破断是形成非对称拱形承载结构的主因;预裂爆破巨厚砂岩顶板、充填开采软弱岩层工作面可促使关键块体组成的拱形承载结构形成,保证大倾角工作面安全回采.【期刊名称】《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年(卷),期】2019(015)003【总页数】6页(P75-80)【关键词】大倾角煤层;覆岩断裂;联动时序性;非对称拱结构;破断机理【作者】肖家平;杨科;刘帅;周波【作者单位】淮南职业技术学院能源工程系,安徽淮南232001;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安徽淮南232001;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安徽淮南232001;淮南职业技术学院能源工程系,安徽淮南232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9360 引言研究大倾角煤层(埋藏倾角为35°~55°的煤层)覆岩破断过程及垮落形态是矿井顶板冒落、支护系统失稳等灾害防治的理论基础[1-2],特别是对生态脆弱矿区的地表再绿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国内外专家学者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覆岩破断规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大倾角煤层开采提供了理论基础与现场借鉴。

关于不同条件下的大倾角煤层开采覆岩破断过程,石平五等[3]研究了大倾角特厚煤层开采过程中围岩的破坏过程,实现了国内西北地区采空区上部的地表绿化;高明中等[4]研究了厚冲积层大倾角煤层群开采岩体破断运移特征;丁德民等[5]对大倾角煤层充填开采条件下不同开采方式对覆岩破断的影响进行了分析;Kulakov[6],Bodi[7]基于现场宏观现象,探讨了坚硬顶板下覆岩破断后顶板安全控制问题;周波等[8-10]研究了顶板三维板梁结构的传力机制及其承载能力特征,提出了破碎煤巷围岩预强化技术。

煤层群开采上覆采空区积水探放实践与认识

煤层群开采上覆采空区积水探放实践与认识
公 式 :Q —K e M ̄ , m
COS
( 1 )
式中:Q 一采 空区积水量 ( m 。 ) ; K 一采空区充水系数 ( 8煤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 ,充水系数取
0 . 1 5) {
根据 1 8 3 2 7下顺槽打钻探 放水的实际揭示 ,1 8 3 2 8采空 区积水 线 在 标 高在 - 4 9 5 按 照 运 用 回 采 空 间 法 预 计 积 水 量 0 = 0 . 1 5 X 3 . 2 ×8 1 4 4 0 ÷c o s 5 。= 3 9 2 4 0 m 。但 采 空 区 实 际 放 水 量在 9 8 8 5 8 I l 1 3 ,实际量远大于预计量。 由于 1 8 3 2 8工作面上两个阶段 1 8 1 2 8 、1 8 2 2 8均 已回采,阶段煤

2 1 8 3 2 7工作面探放水认识与结论 2 . 1 对 探 放 水钻 孔 布 置 方 案 的 认 识
1 8 3 2 7工作面切眼位于矿井的西边 界,工作 面西端 最低 处无采 区巷道利用打钻探放水 ,针对 1 8 3 2 7工作面的实际情况 ,可 以考虑 先施 工 4 煤高 ( 底 )抽巷,利用 4 煤高 ( 底)抽 巷打钻探放水 ,联 合疏放 4煤之上 的 5 ~8煤 的采空 区积水, 为各个煤层 的开采提供安
累计放 出水量 1 2 8 5 6 m 。 ) 。 1 8 3 2 7下顺槽共施工钻孔 5组 ( 1 1个 ) ,钻孔工程量 4 i 5 . 8 m ,
共放 出 水量 9 8 8 5 8 。
5 。,平均煤厚为 3 . 2 m 。工作面 回采标高为一 4 0 1 . 8 ~一 5 5 9 . 4 。1 8 3 2 7 工作面上覆为 1 8 3 2 8 、 1 8 2 2 8 工作面采空区, 层间距 1 0  ̄2 2 m 1 8 3 2 8 、 1 8 2 2 8工作面 间留设 1 0 I n 阶段煤柱。 1 . 2 1 8 3 2 8工作面积水量预计 根据 1 8 3 2 8工作面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 即收作线位置高 ,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个 以上 的 地震 断 点 控 制 , 中部 分 断 层 是 井 巷 、 其 钻探 与地 震 断点综 合 解释成 果 。
对本 区 内工 作 面布 置 和 煤 层 的 正 常 开采 造 成 很 大
的影 响 。 西 四采 区处 于天 窗 区以 下 , 掘进 回采过 程 中局
根据 统计 , 四采 区 8煤 层 落差 大 于 5 的断 西 m 层有 3 0条 , 中落 差 大 于 10 的断 层 有 两条 , l 其 0m F
区在今 后很 长一 段 时 间 内都将 作 为 潘 二 煤矿 的 主 力 采 区 。因此将 已 回采 的西 四采 区 8— 2煤层 揭露 的地质 构造 进行 对 比分 析 , 后续工 作 面的 回采将 对
起 到积 极 的作 用 。
2 构 造 的探 采 对 比
2 1基 本构 造 形态 .
和产状 变 化较 大 , 局 部有 煤 层 变 簿 带 或 缺 失 带 。 且
相对 高差 7 m 左 右 ; 明 了 主 要 可 采 煤 层 的 赋 存 5 查 状态 , 煤层 厚 度 可靠 , 煤层 露头得 到有 效控 制 ; 本 基 查 明 了采 区 内落 差 1 m 以上 的 断层 , 断层 均 有 0 各
程 度较 高, 对影 响 工作 面回采 的 小构造 控 制程度 不够 , 需要 利用 综合勘 探 手段 和 方法 才能有 效提 高勘探 精
度 和 经济 效益 。
关 键 词 : 造 ; 层 ; 四 采 区 ; 采 对 比 构 断 西 探
中图分 类号 : D 6 T 23
文 献标 识码 : A 2 . % 和 2 . % , 矿 井 的发 展 规划 来 看 , 四采 17 99 从 西
3 ~l 。 南翼 倾 角 2 一5 ,5下 盘发 育 次级 褶 曲 , 。 0, 。 。F 位 于背斜 西 端南 翼 , ~Ⅶ ~Ⅷ线之 间 的 F Ⅵ 5下 盘 ,
1 西 四采 区概 况
西 四采 区位 于 陶王 背斜 北翼 及西 部 转折 端 , 煤
系地层 被 巨厚 的新 生界 地层 所覆 盖 , 度 为 2 0— 厚 8
探 与高分 辨 率采 区地 震勘探 , 终形成 的测 网密 度 最
为 1 5m X2 0 7 0 m。查 明 了第 四系底界 面深度 变 化 , 新地 层东 部 薄 , 部厚 , 板标 高 …2 3 西 底 2 30 2 m,
复杂 , 中型 断层 多 , 断层 也很 发育 , 层受 断层 大 小 煤 切割破 坏严 重 。在 断层 附近 煤层有 变 薄现 象 ; 区 受 域 构造 影 响 , 区 内次 生小 褶 曲较 发 育 , 层 厚度 本 煤
部为 1 2 。 局 部 有 岩 浆 岩 侵 入 , 田构 造 复 杂 8— 2 , 井
程度 属 于 中等 (Ⅱ ) 类 。
2 0 、 至 F ( = 2 m) 地层 走 向呈 弧形 转 4 m) 南 5 0— 7 , 折 。地 层倾 角 平缓 , 枢纽 向西倾 伏 , 翼 地层 倾 角 北
21 0 0年 9月
矿 业 学 技 术
第3 8卷 第 3期
潘 二煤 矿 西 四采 区 8—2煤 层 地 质 构 造 的 研 究
陈 国 军
( 南矿业集 团潘二煤矿地测科 , 徽 淮 安 淮南 22 8 ) 3 0 2

要 : 西四 采 区 8—2煤层 的 实见 断层 进行 了统 计 分析 , 为勘 探 资料 对 于 落差 大 于 5 的 断层 控 制 将 认 m
顶板 均 出现 过滴 淋水 现象 。 截止 20 0 9年底 , 潘二煤矿储 量 4 2 . 587 7万吨 , 可采储 量 1 7 . 92 3 6万吨 , 中西 四采 区储 量 99 7 其 3 万吨 , 采储 量 5 7 5 1万 吨 ,分 别 占全 矿 井 的 可 6.
( , 正 H=0~ 4 m) F 3 逆 , =5~ 0 m) 2 0 和 1— ( 2 8 都 是作为 边界 断层 ; 差 3 落 0~lO 的 断 层 共 有 4 Om
部有 滴 淋水 。在 已 回采收 作 的 5个 8— 2煤 工作 面
的掘进 回采 期 间及一 个准 备工 作 面掘 进期 间 , 煤层
淮 南 矿 业 集 团 潘 二 煤 矿 17 9 7年 动 工 建 井 , 18 9 9年 1 2月 2 日投 产 , 计 生 产 能力 2 0万 吨/ 设 1 年 ,0 6年 核定 生 产能 力 2 0万 吨/ 。矿 井 采 用 20 2 年 立井 多 水 平 , 中 石 门 开 拓 , 、 山 开 采 , 一 集 上 下 分 5 0 一 0 m二 个 生 产 水 平 , 用 走 向长 壁 冒 落 3 m、 8 0 采 采煤 法 , 目前 开 采 一 3 m 水 平 , 大 开 采 深 度 一 50 最 50 3 m。矿井 位 于潘集 背斜 东 段 的 陶 王背 斜 北 翼 及 其转 折端 , 次级褶 曲构 造 不 明 显 , 本 形 态 总 体 上 基
为一 单斜 构 造 , 区域构 造 的影 响 , 受 断裂 构造 发育 ,
煤层倾 角 接 近轴 部为 3~ 。 一 般 1 5, 6~1 。 北 翼 深 9,
西 四采 区位 于 陶王 背斜北 翼及 西部转 折端 , 总
体 上为 一 向西倾 伏 的单 斜构 造 。北 起 F ( = I H 0~
4煤 向斜 发育 在 一5 0 水平 , 向北 西 5 。 轴 长 3m 轴 5,
约 8 0 波 幅 2 m。 0 m, 0 2 2勘 探成 果 . 西 四采 区 Ⅵ ~Ⅶ ~Ⅷ线 经 过采 区精 查补 充 勘
30 4 m左 右 。采 区西南 边 为边界 断层 F 5 ( = 2 2 H 6— 8 m) F ( 0~ 7 , 边 以西 四采 区上 山 为 8 和 5 H= 2 m) 东 界 , 边 以断层 F ( = 2 0 和 逆 断 层 F 一3 北 1 H 0~ 4 m) l ( H=5~2 8 为 界 , 间 穿 插 D 3 2( =0~ 0 m) 中 F8 H 3 m) F 4 H= 0 和 1— ( 0~1 m) 区 内地 质 构 造极 其 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