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大有机化学精品课程
暨南大学有机化学第九章-1
R O
H
O R H O
H
由于形成氢键,要使醇液体变成蒸汽而沸腾, 由于形成氢键,要使醇液体变成蒸汽而沸腾,必 须打开这些氢键,因此醇的沸点比较高。 须打开这些氢键,因此醇的沸点比较高。
醇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另外,由于醇中的羟基 另外, 可以同水形成氢键: 可以同水形成氢键:
R H O O H O R H H O H
-OH 是一个邻对位定位基,且对苯环有致活作用,这也是由 是一个邻对位定位基,且对苯环有致活作用, 于上面所讲的p-π共轭导致苯环上电子云密度增加之故。 共轭导致苯环上电子云密度增加之故。 于上面所讲的 共轭导致苯环上电子云密度增加之故
α−碳上的亲核取代 碳上的亲核取代
机理
邻基参与效应
邻基参与效应
邻基参与效应
例:芥子气的水解速度比一般伯氯代烷快,动力学为 芥子气的水解速度比一般伯氯代烷快, 一级。 一级。
邻基参与效应
机理
邻基参与效应
邻基参与效应
例:下面反应的速率ktrans: kcis= 800 : 1,为什么?
与卤化磷的反应
酚的酸性 与FeCl3显色反应 芳环上的取代反应
酚的酸性
酚具有酸性,而醇是中性的, 酚具有酸性,而醇是中性的,苯酚的酸性比一般的有机酸 甚至比碳酸还弱,但能与NaOH等强碱成盐: NaOH等强碱成盐 弱,甚至比碳酸还弱,但能与NaOH等强碱成盐:
O H O N a O H + + N a H 2 O
与强碱反应
羟基氧的性质
作为碱: 作为碱:醇羟基的取代反应
Brönsted碱 碱
羟基氧的性质
作为碱: 作为碱:醇羟基的取代反应
Lewis碱 碱
作为亲核试剂
[暨南大学课件][分析化学][教案PPT][精品课程]第十六章-第一节-色谱法概述-2
空间排阻色谱法
▪ 根据空间排阻(steric exclusion)理论,孔 内外同等大小的溶质分子处于扩散平衡状态:
Xm
Xs
▪ 渗透系数: Kp =Xs/Xm (0<Kp<1 ) 由溶质分子的线团尺寸和凝胶孔隙的大小
所决定。在一定分子线团尺寸范围内,Kp与 分子量相关,即组分按分子量的大小分离。
2020/6/17
吸附色谱法
➢ 流动相 有机溶剂(硅胶为吸附剂) ➢ 洗脱能力:主要由其极性决定。 ➢ 强极性流动相占据吸附中心的能力强,洗
脱能力强,使k值小,保留时间短。
➢ Snyder溶剂强度o:吸附自由能,表示洗 脱能力。o值越大,固定相对溶剂的吸附
能力越强,即洗脱能力越强。
2020/6/17
2020/6/17
分配色谱法
▪ 洗脱顺序 由组分在固定相或流动相中溶解度的 相对大小而决定。 正相液液分配色谱:极性强的组分后被洗脱。 (库仑力和氢键力)
反相液液分配色谱:极性强的组分先出柱。
2020/6/17
二、吸附色谱法 (P346)
▪ 分离原理 利用被分离组分对固定相表面吸 附中心吸附能力的差别而实现分离。
▪ 吸附过程是试样中组分的分子(X)与流动相 分子(Y)争夺吸附剂表面活性中心的过程, 即为竞争吸附过程。
▪ 吸附色谱法包括气固吸附色谱法和液固吸附 色谱法
2020/6/17
X m + nYa
Ka
=
[X a ][Ym ]n [X m ][Ya ]n
Ka
[Xa ] [Xm ]
Xa / Sa X m /Vm
(2) 灵敏度高:
可以检测出μg.g-1(10-6)级甚至ng.g-1(10-9)级的物质量.
化学专业的有机化学 国家级精品课程名单
化学专业的有机化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名单标题:探究化学专业的有机化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名单在当今社会,化学专业是一门广受欢迎且重要的学科,而有机化学则是化学专业中的重要分支之一。
有机化学不仅在药物、材料、生物、环境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而且在理论和实践中均有重大的意义。
我们有必要通过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方式来全面评估有机化学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名单,并进一步探讨这些课程在化学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1. 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有机化学作为化学专业中的一大分支,是研究有机物(含碳的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备和反应等方面的科学。
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已经开始研究和应用有机物,如古埃及人就已经对乳香、肉豆蔻等进行了提取和使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机化合物的研究也逐渐深入,从简单有机物到复杂的生物分子,有机化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2. 有机化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名单在我国,有机化学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名单中包含了许多优质的课程,如《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有机合成反应》等。
这些课程涵盖了有机化学的理论和实践,旨在培养学生对有机化学的深入理解和研究能力。
这些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其应用领域,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有机化学课程的重要性有机化学在化学专业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其他化学课程的基础,而且在药物、材料、生物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学习有机化学是化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它为他们以后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国家级精品课程名单中的课程,不仅具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资源,而且拥有丰富的实践和科研条件,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个人认为,有机化学是化学专业中最具挑战性和发展性的一个分支,学习有机化学需要具备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同时也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国家级精品课程名单中的有机化学课程不仅是对学生学习的保障,也是对高校教学质量的认可和促进。
暨南大学有机无机化学水溶液习题讲解(与试卷题目配套)课件
(A) s0 > s3 > s2 > s1 >s4 (C) s3 > s0 > s2 > s4 >s1
(B) s3 > s0 > s1 = s2 >s4 (D) s3 > s0 > s2 > s1 >s4
13
欲配制pH = 7的缓冲溶液,下列几种物质的共轭 酸碱对中最合适的是
(A) 羟氨,Kb = 1.0 10-9 (B) NH3·H2O,Kb = 1.8 10-5 (C) NaH2PO4,Ka2 = 6.2 10-8 (D) 甲酸,Ka = 1.0 10-4
所需配制的缓冲溶液的pH尽量接近弱酸的pKa值,或 所需配制的缓冲溶液的pOH尽量接近弱碱的pKb值.
15
20 cm3 0.10 mol·dm-3 HCl和20 cm3 0.20 mol·dm-3 NH3·H2O混合,其pH为(NH3·H2O:Kb = 1.76 10-5
(A)11.25 (C) 9.25
多元弱酸第二步质子传递平衡所得的共轭碱的浓度近似等 于Ka2,与酸的浓度关系不大。
1
CaC2O4的Ksp为2.6 10-9,要使0.020 mol·dm-3 CaCl2溶液生成沉淀,至少需要的草酸根离子浓 度是
(A) 1.3 10-7 mol·dm-3 (C) 5.2 10-10 mol·dm-3
开始沉淀 Bi3+时,[S2-] = 3 1.11099 / 0.102 = 4.8 10-33 (mol·dm-3)
所以 Cu2+离子最先沉淀,其次为 Bi3+离子,Mn2+不沉淀。
24
H2S Ka1 = 1.0 10-7 Ka2 = 1.1 10-13
暨南大学有机化学14
.第二章烷烃一、选择题1、下列自由基最稳定的是,最不稳定的是。
提交答案A. B.C. D.2、在光照条件下与反应,可能的一氯产物有几种提交答案A. 3B. 4C. 5D. 63、下列化合物含有伯、仲、叔、季碳原子的是提交答案A.2,2,3—三甲基丁烷B.2,2,3—三甲基戊烷C.2,3,4—三甲基戊烷D.3,3—二甲基戊烷4、下列化合物含有伯、仲、叔氢的是提交答案A.2,2,4,4—四甲基戊烷B.2,3,4—三甲基戊烷.C.2,2,4—三甲基戊烷D.正庚烷5、2—甲基丁烷在室温下光照溴代,相对含量最高的是提交答案A.B.C.D.二、判断下列各组构象是否相同?1.相 同不相同和2.相 同 不相同和3.相同不相同和4.相同不相同三、写出下列反应的机理。
解答四、某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
氯化时(1)只得一种一氯代产物,(2)得三种一氯代产物,(3)得四种一氯代产物,(4)只得二种二氯衍生物。
分别写出这些烷烃的构造式。
解答第三章烯烃一、选择题1、下列烯烃,相对稳定性最大的是?提交答案A.2,3—二甲基—2—丁烯 B.2—甲基—2—戊烯C.反—3—已烯D.顺—2—已烯提交答案2、下列化合物既是顺式,又是E 型的是?A. B.C. D.提交3、下列化合物既是反式、又是Z型的是?答案A. B.C. D.提交4、下列试剂与环已烯反应得到顺式二醇的是?答案A. B.C. D.提交5、下列反应为碳正离子机理的是?答案A.B.C.D.6、下列化合物与加成的相对速度顺序最快的是? 提交答案A. B.C. D.7、下列化合物中有顺反异构体的是?提交答案A. 2—甲基—1—丁烯 B.2—甲基—2—丁烯C. 2—甲基—2—戊烯D.3—甲基—2—戊烯8、在过氧化物存在下,与反应,得不到反马氏物的是?提交答案A.2—甲基—2—丁烯B.1—戊烯C.2—甲基—1—丁烯D.环已烯9、下列碳正离子最稳定的是,最不稳定的是?提交答案A. B.C. D..二、完成下列反应式.1.答案2.答案3.答案4.答案5.答案6.答案1. 2.7. ( ). 答案 1. 2.8.答案9.答案10. ( )( )答案1. 2 .11.答案三、写出下列反应可能机理。
2024版有机化学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色谱分析法
利用色谱技术进行定量分析, 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
等。
06
有机化学在生活与科技中的应 用
Chapter
有机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 2
洗涤剂与表面活性剂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洗涤剂、洗发水、沐浴露等, 其去污、乳化、发泡等功能依赖于有机化学合成 的表面活性剂。
塑料与橡胶制品 塑料瓶、塑料袋、橡胶轮胎等日常用品,都是由 有机化学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
对已知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和改造, 优化其性能,满足特定需求。
有机合成的基本策略与方法
逆合成分析
从目标分子出发,逆向分析其结 构,设计合理的合成路线。
保护与去保护策略
在合成过程中,对某些官能团进 行保护,以避免不必要的副反应, 合成完成后再进行去保护。
01 02 03 04
合成子的选择与连接
选择合适的合成子,通过化学键 的连接形成目标分子。
药物剂型设计
通过有机化学手段,可以设计出具有特定释放性能的药物剂型,如缓 释剂、控释剂等。
有机化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高分子材料
通过有机化学合成,可以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如 聚乙烯、聚丙烯等塑料,以及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
功能材料
利用有机化学方法,可以合成出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如光电材料、 生物医用材料等。
0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Chapter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与命名
分类
按照碳架、官能团、同系物等进行分 类,如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
命名
采用系统命名法,根据有机化合物的碳 架结构和官能团进行命名,遵循IUPAC 命名规则。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暨南大学有机化学第九章-醚
先生成氧盐,然后随烷基类型的不同,发生SN1或SN2反
应:一级烷基发生SN2反应,三级烷基发生SN1反应。例如:
H3C
CH3
O H
O
CH3
+ H+
I-
SN2
CH3I +CH3OH
C(H3C)3
O
CH3 + H+
(CH3)3C
O H
CH3
SN1
(CH3)3C+ + CH3OH
I
+
(CH3)3CI
注意:如果烯烃有顺反异构,用过氧酸氧化后,取代基的相对位 置不变,再如:
H C C6H5 C
C6H5
CH3CO3H, C6H6
H
O
C6H5
H
C6H5
H
(2)β-卤代醇的环化(分子内SN2)
OH
NaOH, H2O
Br
O
反-2-溴环己醇
1,2-二氧环己烷
H3C C C H3C
H
Br
H3C
HOBr
H3C
(CH3)3C OCH3 + HI(1mol)
(CH3)3CI + CH3OH
I-
+ + (CH3)3C– OCH3 H
SN1
I- + (CH3)3C+ + CH3OH 碘负离子与碳正离子结合的 速率快,碘负离子与CH3OH 发生SN2速率相对较慢。
氧与二个1oC相连,发生SN2,
氧与2oC、 3oC相连,发生SN1。
四
Claisen 重排反应(苯基烯丙醚)
OCH2CH=CH2
OH
暨南大学有机无机化学第二次课的回顾酸碱及沉淀课件
6、 溶度积和溶解度之间的换算(纯水中适用)
对于溶质MaXb,溶解度为s(mol/L), 则:Ksp=(as)a(bs)b=aabbs(a+b)
6、 溶度积和溶解度之间的换算(纯水中适用)
对于溶质MaXb,溶解度为s(mol/L), 则:Ksp=(as)a(bs)b=aabbs(a+b)
7、溶度积规则:
IP = Ksp动态平衡 IP < Ksp 无沉淀析出 IP > Ksp有沉淀析出
8、弱酸(碱)、沉淀中的同离子效应及相关 计算——采取近似计算
HAc在NaAc存在下的解离度体系
AgCl在AgNO3存在下的溶解度
一、判断题
•
1.由于乙酸的解离平衡常数所
c(HAc )
• 8.凡是多元弱酸,其酸根的浓度近似等于其最 后一级的解离常数。×
• 9.在多元弱酸中,由于第一级解离出来的H+对
第二级解离有同离子效应,因此
K a1
Ka2
。×
•
10. ×K
Na2CO3溶液中,H2CO3的浓度近似等于
a2
。
• 11.若需要高浓度的某多元弱酸根离子时,应该 用弱酸的强碱正盐溶液,而不用其弱酸溶液。√
• 正视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 • 正视自己的缺点,知错能改, •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 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 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山外有
山,人外有人!
• 正视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 • 正视自己的缺点,知错能改, •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 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 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山外有
生活不必处处带把别人送你的尺子,时时丈量 自己。
对大部分人来说,工作是我们憎恨的一种乐 趣,一种让我们脚步变得轻盈的重负,一个没 有它我们就无处可去的地狱。
暨南大学有机化学
暨南大学有机化学1-14(总5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二章烷烃一、选择题1、下列自由基最稳定的是,最不稳定的是。
提交答案A. B.C. D.2、在光照条件下与反应,可能的一氯产物有几种提交答案A.3B.4C.5D.63、下列化合物含有伯、仲、叔、季碳原子的是提交答案,2,3—三甲基丁烷,2,3—三甲基戊烷,3,4—三甲基戊烷,3—二甲基戊烷4、下列化合物含有伯、仲、叔氢的是提交答案,2,4,4—四甲基戊烷,3,4—三甲基戊烷,2,4—三甲基戊烷 D.正庚烷5、2—甲基丁烷在室温下光照溴代,相对含量最高的是提交答案A. B.C. D.二、判断下列各组构象是否相同?1.和相同不相同2.相同不相同和3.相同不相同和4.相同不相同三、写出下列反应的机理。
解答四、某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
氯化时(1)只得一种一氯代产物,(2)得三种一氯代产物,(3)得四种一氯代产物,(4)只得二种二氯衍生物。
分别写出这些烷烃的构造式。
解答第三章烯烃一、选择题1、下列烯烃,相对稳定性最大的是提交答案,3—二甲基—2—丁烯—甲基—2—戊烯C.反—3—已烯D.顺—2—已烯2、下列化合物既是顺式,又是E型的是提交答案A. B.C. D.3、下列化合物既是反式、又是Z型的是提交答案A. B.C. D.4、下列试剂与环已烯反应得到顺式二醇的是提交答案A. B.C. D.5、下列反应为碳正离子机理的是提交答案A.B.C.D.6、下列化合物与加成的相对速度顺序最快的是提交答案A. B.C. D.7、下列化合物中有顺反异构体的是提交答案A. 2—甲基—1—丁烯—甲基—2—丁烯C. 2—甲基—2—戊烯—甲基—2—戊烯8、在过氧化物存在下,与反应,得不到反马氏物的是提交答案—甲基—2—丁烯—戊烯—甲基—1—丁烯 D.环已烯9、下列碳正离子最稳定的是,最不稳定的是提交答案A. B.C. D.二、完成下列反应式.1.答案2.答案3.答案4.答案5.答案6.答案1. 2.7.( )答案 1. 2.8. 答案9. 答案10. ()( )答案1.2.11.答案三、写出下列反应可能机理。
暨大有机化学精品课程
| 申请表格 | 教学大纲 | 教师队伍 | 课程录像 | 实验与指导 | 教学资源 | 习题参考 | 教学网站 | 交流论坛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有机化学课程是应用化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化学专业基础课程。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制备方法、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理论的科学。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内容有比较系统和比较全面的了解。
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熟悉各类有机物的相互转化及其规律;正确掌握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一些重要的单元反应,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一般了解本学科范围内重大的科学技术成就。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是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能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好专业知识,进一步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培养和造就高级技术人才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课程要求培养学生:1、熟练读出各种常见有机物的名称,写出结构式,掌握有机物的立体结构、异构及构象、旋光异构等。
2、运用有机物的结构理论,分析一般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学习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推测其性质的方法。
3、重点掌握有代表性的典型有机反应和实例,学习反应类型,理解反应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学习有机反应在有机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
4、适度理解基本有机反应机理,反应特征,找出貌似千差万别的反应的共同特征规律,对前后知识进行对比学习,加强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学习化学方法分离、检测一般有机物或其官能团的方法,根据化学实验结果,推导有机物的结构。
二、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重点1、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运用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等理解和解释分子的平面结构、立体结构、构象、结构异构及立体异构。
运用分子的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解释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特征。
2、官能团和反应类型为主线的有机化学反应:掌握各类官能团有代表性的典型反应,并掌握这些典型反应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将各章节的反应归类,并前后联系、比较,分为自由基取代、亲电加成、亲电取代、亲核取代、亲核加成、氧化和还原、水解、酯化、周环反应等类型,系统掌握其特点和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申请表格 | 教学大纲 | 教师队伍 | 课程录像 | 实验与指导 | 教学资源 | 习题参考 | 教学网站 | 交流论坛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有机化学课程是应用化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化学专业基础课程。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制备方法、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理论的科学。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内容有比较系统和比较全面的了解。
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熟悉各类有机物的相互转化及其规律;正确掌握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一些重要的单元反应,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一般了解本学科范围内重大的科学技术成就。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是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能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好专业知识,进一步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培养和造就高级技术人才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课程要求培养学生:1、熟练读出各种常见有机物的名称,写出结构式,掌握有机物的立体结构、异构及构象、旋光异构等。
2、运用有机物的结构理论,分析一般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学习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推测其性质的方法。
3、重点掌握有代表性的典型有机反应和实例,学习反应类型,理解反应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学习有机反应在有机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
4、适度理解基本有机反应机理,反应特征,找出貌似千差万别的反应的共同特征规律,对前后知识进行对比学习,加强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学习化学方法分离、检测一般有机物或其官能团的方法,根据化学实验结果,推导有机物的结构。
二、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重点1、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运用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等理解和解释分子的平面结构、立体结构、构象、结构异构及立体异构。
运用分子的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解释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特征。
2、官能团和反应类型为主线的有机化学反应:掌握各类官能团有代表性的典型反应,并掌握这些典型反应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将各章节的反应归类,并前后联系、比较,分为自由基取代、亲电加成、亲电取代、亲核取代、亲核加成、氧化和还原、水解、酯化、周环反应等类型,系统掌握其特点和规律。
3、学习逆合成分析法,掌握有机反应的综合应用,解开有机合成的难题。
4、有机化学反应机理:适度掌握许多重要反应的反应机理,通过掌握反应过程,理解反应的特征和规律,从深层次上掌握反应。
本课程的难点有机化学结构理论的学习和运用,有机反应的分类和比较、反应特征和限制条件,应用有机反应进行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有机反应机理的学习及应用有机反应机理解释反应规律。
三、教学安排与方式每周两次课,每次2课时或3课时各一次,教学时间共计18周。
采取面授的方式,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练习与讨论。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及要求在理论课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的思考,提高学习兴趣。
在实践性教学中要体现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教学实践主要体现在实验技能的培养,在相关实验课程中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实际,不断改进实践教学的方法和要求,追求实践教学的成效性,具体说明请参阅《暨南大学本科实验教学大纲》。
五、教材与主要参考文献《有机化学》郭书好主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新世纪网络课程配套教材主要参考书:1.邢其毅等,《基础有机化学》. 科学出版社,20032.胡宏纹主编,《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3.王积涛等,《有机化学》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34.《Organic Chemistry》, seventh edition, Graham Solomons, John Wiley & Sons, Inc.六、考核形式与成绩计算考试采用闭卷形式;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小测验、考勤等)共占30%,期末考试占70%。
七、基本教学内容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1.1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1.2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1.2.1 有机化合物结构上的特点--同分异构现象1.2.2 有机化合物性质上的特点1.3 有机化合物中的共价键1.4 有机化合物中共价键的性质1.5 共价键的断裂--均裂与异裂1.6 有机化学中的酸碱概念1.6.1 布朗斯特酸碱概念1.6.2 路易斯酸碱概念1.7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7.1 按碳链分类1.7.2 按官能团分类1.8 有机化学的发展及学习有机化学的重要性重点难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同分异构现象;共价键的属性及断裂;介绍布朗斯特酸碱和路易斯酸碱,及两者的异同;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第二章烷烃2.1 烷烃的通式,同系列和构造异构伯、仲、叔碳,烷基的结构和名称2.2 烷烃的命名2.2.1 习惯命名法2.2.2 衍生物命名法2.2.3 系统命名法命名规则2.3 烷烃的结构2.3.1 甲烷的结构和sp3杂化轨道2.3.2 其他烷烃的结构2.4 烷烃的构象2.4.1 乙烷的构象交叉式、重叠式2.4.2 丁烷的构象对位和邻位交叉式、全和部分重叠式2.5 烷烃的物理性质沸点、熔点、密度、溶解度2.6 烷烃的化学性质2.6.1 氧化反应2.6.2 异构化反应2.6.3 裂化反应2.6.4 取代反应氯代反应、伯仲叔氢原子的反应性2.7 甲烷氯代反应历程2.8 甲烷氯代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反应热、活化能和过渡态2.9 一般烷烃的卤代反应历程2.10 烷烃的来源重点难点:IUPAC命名法和构造异构、甲烷的四面体结构,在σ-键的基础上介绍乙烷的各种构象。
物理性质讲述分子间力与化合物沸点、熔点、溶解度的关系。
化学性质主要讲述氯代反应及自由基历程,氯代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第三章烯烃3.1 烯烃的构造异构和命名3.2 烯烃的结构3.2.1 乙烯的结构SP2杂化3.2.2 顺反异构现象3.3 E-Z 标记法 -- 次序规则3.4 烯烃的来源和制备3.4.1 烯烃的工业来源和制备3.4.2 烯烃的实验室制备消去反应:脱水、脱卤化氢3.5 烯烃的物理性质3.6 烯烃的化学性质3.6.1 催化加氢3.6.2 亲电加成反应加卤化氢、马氏规律、加硫酸、加水、加卤素、加次卤酸3.6.3 自由基加成 -- 过氧化物效应反马氏规律3.6.4 硼氢化反应3.6.5 氧化反应高锰酸钾氧化(烯烃的鉴别)3.6.6 臭氧化反应3.6.7 聚合反应3.6.8 α-氢原子的反应3.7 重要的烯烃 -- 乙烯、丙烯和丁烯重点难点:烯烃的结构主要讨论乙烯,说明乙烯分子的平面结构,sp2杂化轨道,л-键的结构,顺-反异构;命名主要讨论Z-E命名;化学性质主要讨论加成反应、硼氢化反应、氧化反应,加成反应中要说明亲电加成反应历程,提及产物的立体化学。
解释Markovnikov规则。
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4.1 炔烃的异构和命名4.2 炔烃的结构SP杂化4.3 炔烃的物理性质4.4 炔烃的化学性质4.4.1 叁键碳上氢原子的活泼性(弱酸性)乙炔钠、炔化亚铜、炔化银4.4.2 加成反应(1) 催化加氢顺式、反式加成(2) 亲电加成加卤素、卤化氢、水(3)亲核加成4.4.3 氧化反应4.4.4 聚合反应4.5 重要的炔烃--乙炔4.6 二烯烃4.6.1 二烯烃的分类与命名4.6.2 共轭二烯烃和共轭效应4.6.3 超共轭效应4.7 共轭二烯烃的性质4.7.1 1,2-加成和1,4加成4.7.2 双烯合成 -- 狄尔斯-阿尔德反应4.7.3 聚合反应重点难点:炔烃的命名主要讨论烯炔共存的情况;化学性质讨论亲电加成、亲核加成、氧化反应和酸性;二烯烃的命名主要讨论Z-E命名;结构主要讨论1,3-丁二烯的共轭结构和共轭效应;介绍双烯合成,重要的共轭二烯烃可与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结合讨论;提及环戊二烯亚甲基上氢原子的活泼性。
第五章脂环烃5.1 脂环烃的定义和命名5.2 脂环烃的性质5.2.1 环烷烃的反应取代、开环反应5.2.2 环烯烃和环二烯烃的反应加成、氧化、共轭二烯烃的环加成5.3 环烷烃的环张力和稳定性5.4 环烷烃的结构5.4.1 环丙烷的结构5.4.2 环丁烷的结构5.4.3 环戊烷的结构5.4.4 环己烷的结构椅式构象5.4.5 十氢萘的结构重点难点:命名重点介绍螺环和桥环的命名;环的稳定性从小环化合物的性质引出角张力,并以电子云最大重叠原理说明小环的不稳定性;脂环烃的构象,重点讨论环已烷的构象、环已烷衍生物的稳定性。
第六章单环芳香烃6.1 苯的结构6.1.1 苯的凯库勒结构式6.1.2 苯的稳定性6.1.3 苯分子结构的近代概念分子轨道理论、共振结构6.2 单环芳烃的异构现象和命名6.3 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6.4 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6.4.1 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卤代、硝化、磺化、付氏反应6.4.2 加成反应6.4.3 芳烃的侧链反应取代、氧化6.5 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6.5.1 定位效应和定位基邻、对位和间位定位6.5.2 定位规律的解释6.5.3 苯的二元取代产物的定位规律6.5.4 定位规律的应用6.6 单环芳烃的来源和制备6.6.1 煤的干馏6.6.2 石油的芳构化重点难点:重点讨论苯的结构和芳香性、大л-键,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及亲电取代反应的历程,σ-络合物及其稳定性,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及其电子效应的解释。
氧化反应重点讨论侧链σ-氢的氧化。
第七章多环芳烃和非苯芳烃7.1 概论7.2 联苯及其衍生物7.2.1 联苯的结构、制备、性质乌耳曼反应7.2.2 联苯型手性化合物7.3 稠环芳烃7.3.1 萘及其衍生物萘的结构、萘的性质(亲电取代、氧化还原)、同环取代和异环取代7.3.2 蒽、菲及其衍生物7.4 非苯芳烃7.4.1 休克尔(E.Hückel)规则7.4.2 非苯芳烃7.5 致癌芳烃重点难点:联苯的结构、制备、性质,萘的亲电取代反应及定位规律,休克尔(E.Hückel)规则和芳香性。
第八章立体化学8.1 手性8.1.1 手性分子与对映体8.1.2 对称性和分子手性8.2 旋光性和比旋光度8.2.1 旋光性8.2.2 比旋光度8.3 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的对映异构8.4 构型的表示法、构型的确定和构型的标记8.4.1 构型的表示法费歇尔投影式的要点8.4.2 构型的确定8.4.3 D-L标记法8.4.4 R-S标记法8.5 含有多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立体异构8.5.1 含有多个不同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的对映异构8.5.2 含有两个相同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的对映异构8.6 拆分与合成8.6.1 外消旋体的拆分8.6.2 手性合成(不对称合成)8.7 不含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8.8 含有其他手性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重点难点:对称性和分子手性、构型的表示法、构型的确定、D-L标记法和R-S标记法、对映体和非对映体、外消旋体和内消旋体、与立体化学相关的一些名词和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