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重要知识点最全总结
物理专业知识点大全总结
![物理专业知识点大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f09996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a.png)
物理专业知识点大全总结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研究宇宙的基本规律和物质运动的规律。
它涉及原子、分子、宇宙、核能、电磁场等广泛领域,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和探索基础。
物理专业知识点囊括了许多领域和概念。
下面我们将对物理专业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
一、经典力学经典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在外界力作用下的运动。
它包括牛顿力学和运动学两个主要部分。
牛顿力学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它包括牛顿三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运动学研究的是物体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随时间的关系,是经典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二、电磁学电磁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电荷和电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包括静电学、静磁学和电磁感应三个主要部分。
静电学研究的是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静磁学研究的是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电磁感应研究的是磁场和电场的相互转换。
三、热学热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热力学和热传导。
它包括热力学和热传导两个主要部分。
热力学研究的是热量、温度、热功和热效率等热现象。
热传导研究的是热量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导规律。
四、光学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光的传播和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包括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两个主要部分。
几何光学研究的是光的传播规律和成像规律,物理光学研究的是光的波动性和光的衍射、干涉等现象。
五、原子物理原子物理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原子和原子核的性质和相互作用。
它包括原子结构、原子核结构和原子核衰变三个主要部分。
原子结构研究的是原子的电子结构和光谱特性,原子核结构研究的是原子核的结构和稳定性,原子核衰变研究的是原子核的衰变规律和辐射现象。
六、相对论相对论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时空的性质和物质的运动规律。
它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两个主要部分。
狭义相对论研究的是相对性和质能关系,广义相对论研究的是引力场和时空的弯曲规律。
七、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和性质。
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整理
![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0ffce4d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7b.png)
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整理一、牛顿定律牛顿定律是物理学中最基础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物体运动的规律。
牛顿的三大定律包括:1.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受到外力作用,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这个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
即便物体内的所有外力都没有受到外力的影响,它也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这个定律说明了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基本特性。
2.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合力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方向相同。
公式为F=ma,其中F为合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这个定律可以解释为: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它的质量成反比,而与它所受的合力成正比。
3.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都是相等的,方向相反。
这个定律也被称为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二、动能和势能动能和势能是研究力学的重要概念。
动能通常表示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由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决定,公式为K=1/2mv²,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势能则表示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通常用U表示。
在重力场中,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高度有关。
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滑雪者在下坡时将动能转化为势能,而在上坡时则将势能转化为动能。
三、牛顿引力定律牛顿引力定律描述了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是一种质点之间的作用力,大小与质点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具体公式为F=G(m1m2/r²),其中G为引力常量,m1和m2为两个质点的质量,r为它们之间的距离。
牛顿引力定律适用于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比如行星围绕太阳的运动。
四、牛顿理论的应用牛顿理论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例如,工程师在设计桥梁和建筑物时需要考虑牛顿理论,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汽车和飞机的设计也要考虑牛顿理论,以确保它们的性能和安全。
此外,牛顿理论也被应用在天文学、导航和航天领域,对研究宇宙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有很大的帮助。
五、电磁学电磁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了电荷和电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物理学常识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学常识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444af7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ab.png)
物理学常识知识点归纳总结物理学常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物质的组成物质是构成宇宙的基本单位,它由原子和分子组成。
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由带正电的质子、带负电的电子和中性的中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负责带电,中子负责维持原子核的结构稳定。
电子以轨道方式分布在原子核周围,与质子的电荷相互作用维持着原子的整体稳定。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结合而成的,可以是同类原子构成的简单分子,也可以是不同原子构成的复杂分子。
分子之间通过化学键相互连接,这种连接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二、物质的性质1. 弹性:物质在受力作用下发生形变,而在去除力后能够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弹性。
弹性力学研究物体在受力下的形变和恢复。
2. 导电性:物质中带电粒子的自由运动导致电流的流动,即导电性。
导体是指能够良好地导电的物质,如金属。
绝缘体是指不能导电的物质,如木头、橡胶等。
半导体是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在适当条件下可以表现出导电性。
3. 磁性:物质中带电粒子的运动产生磁场,并相互作用。
物质的磁性可分为铁磁性、顺磁性和抗磁性。
铁磁性是指物质在外磁场作用下,出现自发磁化现象,如铁、镍、钴等。
顺磁性是指物质在外磁场作用下,呈现磁场强度增强的趋势,如铁矿石中的氧化铁。
抗磁性是指物质在外磁场作用下,呈现磁场强度减弱的趋势,如铜、铝等。
4. 光学性质:物质对光的传播和相互作用的性质。
透明物质对光线的传播不产生明显的散射和吸收,呈现透明状态,如玻璃。
不透明物质对光线的传播会发生散射和吸收,呈现不透明状态,如金属。
半透明物质对光线的传播部分发生散射和吸收,部分能够透过,呈现半透明状态,如玻璃纤维。
三、力学1. 运动学: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及运动规律。
物体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是描述运动状态的重要物理量。
其中,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变化的量,与物体所受的力成正比。
2. 动力学: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及其规律。
力是物体发生变速运动的原因,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力与物体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高三物理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高三物理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7239974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90.png)
高三物理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随着高三学业压力的逐渐增大,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科目也开始变得更加关键。
为了帮助高三学生更好地备考物理,下面将对高三物理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希望对广大学生有所帮助。
一、力学部分1. 牛顿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是力学的基本定律,对于理解物体运动的规律非常重要。
2. 力的叠加原理: 多个力同时作用于物体时,可以将这些力按照矢量相加的原理,得到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3. 动力学: 物体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关系是物理学里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要仔细理解和区分物体的速度、加速度和力的关系。
4. 平抛运动: 平抛运动是物体在竖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一种运动状态。
要掌握物体的抛射高度、落点、落点速度等相关参数的计算。
5. 开普勒定律: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是描述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对于理解行星运动的规律非常重要。
二、热学部分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此方程描述了理想气体的状态,即PV = nRT。
要熟练掌握该方程的应用,例如计算气体的压强、温度和体积的关系。
2.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学中的应用,对于理解热能转化和热机效率等方面非常重要。
3.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描述热能传递不可逆性的定律,要理解熵的概念、熵增原理和热机的工作原理等。
4. 温度与热量: 温度是衡量物体热平衡状态的物理量,热量是物体之间由于温度差异而传递的能量。
要了解温度计的原理和热能的传递方式。
三、电学部分1. 电荷与电场: 电荷是基本电学量,电场是由电荷所形成的场。
要熟悉电荷分布对电场的影响,了解电场强度的计算和电势能的概念。
2. 电流与电阻: 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数量,电阻是材料对电流的阻碍。
要了解欧姆定律、电阻的计算和串并联电路的分析。
3. 磁场与电磁感应: 磁场是由磁荷或电流所产生的场,电磁感应是由于磁场变化而产生的感应电流。
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4de5352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71.png)
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研究物质和能量的运动规律及其相互转化的基本规律。
下面将重点介绍物理学中的一些知识点。
1. 力与运动: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牛顿三定律是力与运动的基本定律,分别是: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对于任何作用力,都存在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2.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的过程,可以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进行计算。
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的过程,可以利用三角函数进行计算。
3. 力的作用点与力矩:力的作用点是指力作用的位置,可以是物体的任意点。
力矩是描述力对物体产生转动效果的物理量,它等于力的大小乘以力臂的长度。
4. 动能与功: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功,它等于力与物体位移的乘积。
5.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一个封闭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动能来自物体的运动,势能来自物体的位置。
6. 弹性力学:弹性力学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时的力学性质。
胡克定律是描述弹性力学的基本定律,它规定了弹性体的形变与受力之间的关系。
7. 惯性与阻力: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阻力是物体运动过程中受到的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力,它与物体的速度成正比。
8. 重力与万有引力定律: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的吸引力,它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万有引力定律描述了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9. 力学运动学:力学运动学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包括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
其中,速度是位移随时间的变化率,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10. 波动与振动:波动是能量在介质中传播的过程,包括机械波和电磁波。
高考物理最全知识点归纳
![高考物理最全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1883b83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76.png)
高考物理最全知识点归纳高考是每个中学生都要面对的重要考试,其中物理科目作为理科的一部分,占据着相当的比重。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物理科目,以下是高考物理最全知识点的归纳。
一、力学部分1. 牛顿三定律:惯性定律、动量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2. 力的合成与分解3. 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4. 牛顿运动定律5. 平抛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6.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7. 圆周运动8. 耗散功与机械能守恒二、热学部分1. 温度与热量2. 热传导3. 热膨胀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与分子动理论5.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6. 热机效率三、光学部分1. 光的反射与折射定律2. 光的成像与光学仪器3. 球面镜与透镜的成像4. 像的位置与放大率5. 光的干涉和衍射6. 光的偏振四、电学部分1. 电荷与电场2. 导体与电场3. 电场的叠加4. 静电能与电势5. 电容与电容器6. 直流电路与欧姆定律7. 简单交流电路8. 电磁感应9. 麦克斯韦方程与电磁波五、现代物理部分1. 光电效应2. 单色光的光电效应3. 合金因为差异相对于纯石墨导电性会发生什么变化4. 库仑定律5. 原子核的稳定性和核裂变6. 半导体和PN结的特性以上是高考物理最全知识点的归纳,每个知识点都是高考物理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对于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
此外,理解物理问题的本质和物理规律的应用也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考生不仅可以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还能够为将来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物理题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也是备考的重要内容。
在解题过程中,考生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仔细阅读问题,理解问题的要求。
2. 清晰地画图,标明已知量和所求量。
3. 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
4. 注意单位的转换和计算过程的精确性。
5. 点评答案,检查解题思路的合理性和计算的准确性。
物理知识点总结7篇
![物理知识点总结7篇](https://img.taocdn.com/s3/m/2abbdd05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13.png)
物理知识点总结7篇篇1一、力学力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质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
在力学中,我们学习了牛顿的三个定律,这是力学的基础。
1. 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二、电磁学电磁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研究电荷和电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电磁学中,我们学习了库仑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基本概念和规律。
1. 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回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三、光学光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光的现象和规律。
在光学中,我们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等基本概念和规律。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速度保持不变。
2. 光的反射:光遇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折射角不等于入射角。
四、热学热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热现象和热运动规律。
在热学中,我们学习了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等基本概念和规律。
1. 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吸收的热量等于系统对外做的功加上系统内能的增加量。
即Q=W+U。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即宏观热现象具有方向性。
五、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新领域,研究微观粒子运动规律。
在量子力学中,我们学习了波粒二象性、测不准关系等基本概念和规律。
1. 波粒二象性:微观粒子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它们的行为既不同于宏观物体也不同于经典波。
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9e88224a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8b.png)
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本文总结了高中物理学科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以下为主要内容:
力学
- 牛顿三定律:物体的运动状态取决于作用在其上的力;
- 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等于其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的一半;
- 动量定理:物体的动量变化等于作用于它的力乘以作用时间;
- 弹力定律:弹簧的伸缩力与其伸缩程度成正比;
- 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热学
- 温度和热量:温度是物体内部粒子运动状态的度量,热量是
物体与外界之间传递的能量;
- 热传导:热量在物体内部的传递方式,遵循热量从高温区到
低温区的传递规律;
- 温度与热量的变化:物体的温度变化与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相关;
- 热膨胀:物体受热后体积膨胀,遵循热胀冷缩原理;
光学
-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在反射和折射时遵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或折射角的定律;
- 光的色散:光通过透明介质时会发生不同波长的光的偏折现象,形成光的色散;
- 光的干涉和衍射:光通过干涉和衍射现象呈现出干涉条纹和衍射图样;
电学
- 电流和电阻: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流动的程度;
- 电压和电功率:电压是电流在电路中的推动力,电功率是电流在电路中所做的功;
- 电阻和电流的关系:电阻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遵循欧姆定律;
- 并联和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电流分流,串联电路中电压分压;
以上为高中物理学科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全部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全部物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facbe40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f9.png)
高中全部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力学1.1 运动的描述1.1.1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1.1.2 平均速度、平均加速度的计算公式1.1.3 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和计算1.1.4 直线运动图像的绘制1.1.5 二维运动的描述和计算1.2 牛顿运动定律1.2.1 牛顿第一定律1.2.2 牛顿第二定律1.2.3 牛顿第三定律1.2.4 物体的运动和力的关系1.2.5 弹力、摩擦力、重力的性质和计算1.3 动能和动能定理1.3.1 动能的定义和计算公式1.3.2 动能定理的概念和计算1.3.3 动能定理的应用1.4 势能和势能定理1.4.1 势能的定义和计算公式1.4.2 势能定理的概念和计算1.4.3 势能定理的应用1.4.4 弹簧弹力的势能和应用1.5 力的做功和功1.5.1 力的做功的定义和计算公式1.5.2 功率的定义和计算1.5.3 功的计算和应用1.5.4 功的加减法第二章:热学与物态变化2.1 物态变化和热量2.1.1 基本概念:凝固、熔化、气化、凝华2.1.2 物态变化的热量计算2.1.3 变态物质的能量转化2.1.4 水的异常膨胀2.2 热力学定律2.2.1 热平衡和热传导2.2.2 火焰的构成和燃烧过程2.2.3 热的传播和传热的应用2.2.4 热功当量和物质内能的计算第三章:波动3.1 机械波3.1.1 波的概念3.1.2 机械波的特点和参数3.1.3 立体波和平面波的传播3.1.4 波的叠加和干涉3.1.5 波的频率和波长的计算3.2 声波3.2.1 声波的产生和传播3.2.2 声波和噪声的特点3.2.3 声速的测量和计算3.2.4 声的反射、折射和衍射3.2.5 声的共振和声音的应用3.3 光波3.3.1 光的特点:直线传播、波粒二象性3.3.2 光的波动理论和光的波动模型3.3.3 光的反射、折射和衍射3.3.4 光的干涉和衍射实验第四章:电学4.1 电荷和电场4.1.1 电荷的带电特点4.1.2 电荷守恒定律和库仑定律4.1.3 电场的产生和描述4.1.4 电场的强度和公式计算4.1.5 电势差和电势能的概念和计算4.2 电流和电路4.2.1 电流的定义和计算4.2.2 电阻和电阻率4.2.3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4.2.4 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4.2.5 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4.2.6 电源和电路的能量转化4.3 磁场和电磁感应4.3.1 磁场的产生和描述4.3.2 磁感线和磁场的强度计算4.3.3 洛伦兹力和安培环路定理4.3.4 电流产生磁场和磁能4.3.5 电磁感应现象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4.4 电磁波和电磁谱4.4.1 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4.4.2 电磁谱的组成和特点4.4.3 电磁波的应用和危害第五章:光学5.1 光的传播和折射5.1.1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速5.1.2 折射定律和绝对折射定律5.1.3 透镜的成像和应用5.2 光的成像和透镜5.2.1 成像规律和公式计算5.2.2 成像的特点和应用5.2.3 透镜的种类和功能5.3 光的干涉和衍射5.3.1 光的干涉现象5.3.2 干涉条纹的间距计算5.3.3 光的衍射现象5.3.4 衍射格的规律和应用5.4 光的偏振和波粒二象性5.4.1 光的偏振现象5.4.2 光的波粒二象性5.4.3 光的量子论和光的粒子性第六章:原子与分子6.1 原子结构和粒子模型6.1.1 原子的组成和结构6.1.2 原子的构建和粒子模型6.1.3 原子的尺度和电子云6.1.4 原子的质谱和元素周期表6.2 电子和核的结构6.2.1 电子的波粒二象性6.2.2 原子核的结构和尺度6.2.3 原子核的组成和放射性6.2.4 放射性的装置和应用6.3 分子结构和化学键6.3.1 分子的结构和形状6.3.2 化学键的类型和特点6.3.3 成键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6.3.4 分子的种类和性质第七章:一维运动7.1 平抛运动7.1.1 平抛运动的概念和参数7.1.2 平抛运动的计算和规律7.1.3 平抛运动的应用7.2 圆周运动7.2.1 圆周运动的概念和参数7.2.2 圆周运动的计算和规律7.2.3 圆周运动的应用7.3 万有引力7.3.1 万有引力的概念和公式7.3.2 行星运动和人造卫星的动力学7.3.3 引力场和引力的关系第八章:流体力学8.1 流体的性质和参数8.1.1 流体的密度、压强、密度和速度的关系8.1.2 流体的连贯和牛顿流体力学定律8.2 流体的运动和压强计算8.2.1 流体的运动和速度计算8.2.2 流体的压强和流速计算8.3 流体的压力和浮力8.3.1 流体的压力和压力计算8.3.2 流体的浮力和浮力计算8.3.3 流体的应用和压力控制总结:以上就是高中物理的全部知识点总结,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力学、热学、波动、电学、光学、原子与分子、一维运动和流体力学等多个领域,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高中物理必背知识点
![高中物理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78cf154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4.png)
高中物理必背知识点高中物理是一门逻辑性和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涵盖了众多的知识点。
掌握这些必背知识点对于学好高中物理至关重要。
以下是为大家总结的一些重要内容。
一、力学部分1、运动学公式位移公式:x = v₀t + 1/2at²速度公式:v = v₀+ at速度位移公式:v² v₀²= 2ax其中,x 表示位移,v₀表示初速度,v 表示末速度,t 表示时间,a 表示加速度。
2、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牛顿第二定律:F = ma,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功和能功的定义:W =Fxcosθ,其中 F 是力,x 是位移,θ 是力与位移的夹角。
动能定理:合外力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W 合=ΔEk。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4、万有引力定律F = Gm₁m₂/r²,其中G 是引力常量,m₁、m₂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 是它们之间的距离。
二、热学部分1、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 Q + W,其中ΔU 是内能的变化,Q 是吸收或放出的热量,W 是做功。
2、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一:不可能使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表述二: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三、电学部分1、库仑定律F = kq₁q₂/r²,其中 k 是静电力常量,q₁、q₂是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r 是它们之间的距离。
2、电场强度定义式:E = F/q,决定式:E = kQ/r²(点电荷的电场)3、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U = Ed(匀强电场)4、欧姆定律I = U/R5、电功和电功率电功:W = UIt,电功率:P = UI6、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 E/(R + r),E 是电源电动势,r 是电源内阻。
最详细的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最详细的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e519845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c3.png)
最详细的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最全版)高中物理是一门基础科学学科,涵盖了广泛的知识点。
下面将对高中物理的各个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涉及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和量子物理等多个方面。
一、力学篇1.物体的力学性质:物体的质量、重力、惯性与牛顿第一定律、可分为三类平衡、弹性与塑性变形。
2.运动与力学定律:速度、加速度与运动的描绘、牛顿第二定律、惯性系与非惯性系、牛顿第三定律、动量与动量守恒、功、功率与能量守恒、机械能、弹簧弹性势能。
3.圆周运动:角度与弧长、角速度与线速度、加速度与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离心力与引力。
4.万有引力与行星运动:万有引力定律、行星运动、开普勒定律。
5.静电场:电荷的产生与性质、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电场做功与电势能、电势与电势差、静电平衡和静电屏蔽。
二、热学篇1.温度与热量:热现象、温度和温标、热平衡和热量、热力学第一定律。
2.理想气体:气体微观模型、气体状态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理想气体的内能、理想气体的功和热。
3.热传导、辐射与对流:热传导、热辐射和对流、热平衡、热传导定律、热传导的应用。
三、光学篇1.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镜面成像。
2.光的折射和光的波动性:光的折射定律、光的波动性、干涉、衍射和偏振。
四、电磁学篇1.电荷与电场:电荷与电场、电场的叠加和电场线、电场强度、电势与电势差、电势的叠加、电偶极子。
2.电容与电容器:电容和电容元件、电容的计算和串并联、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电流与电路:电流、电路中的电压、电阻和电功率、欧姆定律、串并联电阻、电源和额定电流。
4.磁场与磁场中的电流:磁场和物体自由运动、安培力定律、电磁感应定律。
5.电磁感应和交流电: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互感和自感、交流电、变压器和感应电磁场的应用。
五、量子物理篇1.光电效应和光的粒子性:光电效应的实验事实、波动粒子二象性、波粒二象性的应用。
(最全)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汇总
![(最全)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042aa40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97.png)
初中物理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第一章 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 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1000m ;1dm=0.1m ;1cm=0.01m ;1mm=0.001m ;1μm=0.000 001m ;1nm=0.000 000001m 。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1h=60min 1min=60s 。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经典版)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经典版)](https://img.taocdn.com/s3/m/742b7f6f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b6.png)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经典版)
1. 运动与力
- 运动和力的概念和区别
- 牛顿第一定律
- 牛顿第二定律
- 牛顿第三定律
- 摩擦力和重力
- 弹力和浮力
2. 能量与功
- 能量的概念和种类
- 功的概念和公式
- 机械能守恒定律
- 功率和效率
3. 声音与光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的特性和传播速度
- 光的传播和折射
- 镜面反射和平面反射- 光的颜色和分光镜
4. 电学与磁学
- 静电现象和电荷
- 电流和电路的基本知识- 静电场和电场线
- 磁场和磁力
- 电磁铁和电磁感应
5. 力学与浮力
- 浮力的概念和原理
- 弥散力和离心力
- 万有引力和行星运动- 杠杆原理和浮力原理- 重力与物体的质量
6. 热学与能量转化- 热和温度的概念差异- 热传导和热辐射
- 物体的热膨胀与收缩
- 热量和热容量
- 热力学和热力学定律
7. 其他物理知识
- 压力的概念和测量
- 简单机械和机械优势
- 水密性和大气压力
- 密度的计算和变化规律
- 影子的形成和属性
以上是初中物理的主要知识点总结,这些知识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掌握了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的原理和应用。
希望这份文档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完整版)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完整版)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311b1f733687e21ae45a90b.png)
类平 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ot(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U/d)
抛运动 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
注:
(1)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量分配规律:原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分,
(2)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电场线不相交,切线方向为场强方向,电场线密处
2.欧姆定律:I=U/R {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
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
{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
}
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此W=Q=UIt=I2Rt=U2t/R
,顺着电场线电势越来越低,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
(3)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要求熟记〔见图[第二册P98];
(4)电场强度(矢量)与电势(标量)均由电场本身决定,而电场力与电势能还与带电体
(5)处于静电平衡导体是个等势体,表面是个等势面,导体外表面附近的电场线垂直于导
,导体内部合场强为零,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于导体外表面;
(5)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
最完整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完整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f8c6aaa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fb.png)
最完整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牛顿力学
1、牛顿第一定律:若一个物体处于静止或者相对空间恒定速度运动
状态,当受到外力作用时,物体实现加速运动。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外力作用,施加在物体上的加速力大小等
于外力的大小,但方向相反。
3、牛顿第三定律:施加在物体上的力之间存在定义的互相作用,两
个物体之间施加的力是互相等值而又相互作用的。
4、慣性定律:物体开始运动或者处于运动平面上,难以改变其运动
状态,物体想要改变运动状态,就需要有力的作用在其上。
5、力学,力的定义及特性:力是能够引起物体变形或者改变物体运
动状态的一种作用。
二、动能
1、动能的定义:任何物体都带有一定动能,其动能大小等于物体质
量乘以平方数除以2
2、动能守恒:动能大小不受物体的影响,只受外力的影响,外力只
能改变动能的方向,而不能改变大小。
3、势能守恒:势能大小由力量外力、物体的位置和物体的质量决定,只受外力的影响,外力只能改变势能的大小,而不能改变位置。
三、热力学
1、热力学定律:在宏观尺度上,物体转换热能和动能是有定律的,这就是热力学的定律,它包括热守恒定律、热力定律及热平衡定律。
2、热守恒定律:热能在宏观尺度上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它只能从一方传到另一方。
物理重要知识点全总结
![物理重要知识点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75c337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d5.png)
物理重要知识点全总结第一章:力学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通常用矢量来表示。
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或形状,包括动力学、静力学和弹性力学等方面。
2.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是力学的基础,分别是惯性定律、运动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这些定律描述了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及变化规律。
3.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其质量和速度成正比;势能则是物体在特定位置时的能量,通常与重力或其他力场相关。
4. 质点和刚体质点是物理学中很小的物体,被认为可以忽略其体积和形状;刚体则是尺寸可忽略不计,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不会改变。
这些概念在动力学和静力学中有重要的应用。
5. 动量和角动量动量是物体的运动量度,通常定义为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与力矩相关;角动量是物体绕某一点旋转的动量,与转动惯量相关。
第二章:热学1. 热量和温度热量是能量的传递形式,通常由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方式传递;温度是表征物体分子热运动程度的物理量。
2.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定律包括热传导定律、热膨胀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和卡诺定理等。
3. 热功转化热工转化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包括热机和热泵。
4. 温度尺度摄氏度、华氏度和开尔文度是常见的温度尺度,它们的转换关系及物理意义在热学中有重要应用。
第三章:电磁学1. 电场和电势电场是由电荷产生的物理场,描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电势是描述电场能量分布的物理量,通常与电势能相关。
2. 磁场和磁力磁场是由电流或者磁铁所激发的物理场,描述了磁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磁力是在磁场中运动的粒子所受到的力。
3. 电磁感应和法拉第定律电磁感应是由磁场变化引起的感应电动势,法拉第定律则描述了感应电动势与时间变化率之间的关系。
4. 麦克斯韦方程组麦克斯韦方程组是描述电磁现象的基本方程,它包括电场和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电磁学的基础。
第四章:光学1. 光的本质光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这是光学的基本特征。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6篇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cdff1c57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01.png)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6篇第1篇示例: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高三物理是高中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之一,也是考生备战高考的重中之重。
物理知识点繁多,考生需要掌握扎实,才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
以下是高三物理知识点的总结大全,希望对广大学生有所帮助。
1. 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高考中力学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考点,包括牛顿三定律、摩擦力、弹簧力、重力等内容。
3. 能量转化能量是物体运动、变形、热现象等的基本原因,能量转化是物理学的重要内容。
高考中会考察能量守恒、能量转化效率等知识点。
4. 电学电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电荷、电流、电场等现象。
高考中电学知识点涵盖电路、电磁感应、电磁波等内容。
6. 热学热学是研究热量和温度的物理学科,包括热传导、热膨胀、热力学循环等知识。
高考中常常考察热学知识点。
7. 原子物理原子物理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研究微观世界的原子结构及其现象。
高考中会考察原子结构、半导体、核物理等知识点。
8. 特殊相对论特殊相对论是近代物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研究高速物体的运动规律。
高考中会考察光速不变原理、相对论效应等内容。
第2篇示例: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电磁学1. 静电场:电荷相同的两个物体之间会斥力,不同的两个物体之间会吸引。
静电场中电场强度与电势在方向上有关,电势差等于电场强度与距离的乘积。
2. 电流:电流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单位为安培。
3. 电阻与电路: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通过的能力,串联电路中电阻相加,并联电路中电阻倒数之和等于总电阻的倒数。
4. 戴维南定理:电阻器的功率等于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值。
5. 磁场:磁场中物体受到的洛伦兹力与电荷速度和磁场强度有关。
6. 荷质比实验:通过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受力情况来测定电子荷质比。
7. 安培环路定理:环绕电流的环路上的磁场线圈数等于穿过环路的电流总和。
8. 楞次定律:感生电动势的方向和大小与导体运动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
最全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中
![最全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1297990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74.png)
最全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中一、力学1. 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力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圆周运动等。
在直线运动中,我们需要了解速度、加速度、位移等概念,掌握$v=s/t$、$a=\Delta v/\Delta t$等基本公式。
在曲线运动中,我们需要了解向心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的概念,掌握$a_c=v^2/r$等公式。
在圆周运动中,我们需要了解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概念,掌握$\omega=2\pi/T$等基本公式。
2.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的基石,主要包括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一切物体都具有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在力的作用中,有时会出现多个力同时作用的情况,这时就需要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指的是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合力,力的分解指的是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这在解决物体受力平衡和运动问题时很有用。
4. 力的矩力的矩是力矩变化的物理量,定义为力对某一点的作用线与该点间距的乘积。
力的矩与力和力臂有关,是描述力矩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是解决物体受力情况的重要概念。
力矩的大小等于力的大小与力臂的乘积,方向由力和力臂的方向决定。
5.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是质点之间引力的大小与质点质量和质点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定律,它是描述质点之间引力作用的基本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为$F=G\frac{m_1m_2}{r^2}$,其中$G$为万有引力常数,$m_1$和$m_2$分别为两个质点的质量,$r$为两个质点之间的距离。
二、热学1. 温度与热量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通常用温标来表示,常见的温标有摄氏温标和华氏温标。
热量是物体内能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热能的传递和转化的载体,通常用单位焦耳来表示。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6篇)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6篇)](https://img.taocdn.com/s3/m/bdb5664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6a.png)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运动的描述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
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a用Δv 与t比。
2.运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
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等g.竖直上抛知初速,上升最高心有数,飞行时间上下回,整个过程匀减速。
中心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相等数;求加速度有好方,ΔS 等aT平方。
3.速度决定物体动,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减,垂直拐弯莫前冲。
力1.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____分析受力要仔细,定量计算七种力;重力有无看提示,根据状态定弹力;先有弹力后摩擦,相对运动是依据;万有引力在万物,电场力存在定无疑;洛仑兹力安培力,二者实质是统一;相互垂直力最大,平行无力要切记。
3.同一直线定方向,计算结果只是“量”,某量方向若未定,计算结果给指明;两力合力小和大,两个力成q角夹,平行四边形定法;合力大小随q变,只在最大最小间,多力合力合另边。
多力问题状态揭,正交分解来解决,三角函数能化解。
4.力学问题方法多,整体隔离和假设;整体只需看外力,求解内力隔离做;状态相同用整体,否则隔离用得多;即使状态不相同,整体牛二也可做;假设某力有或无,根据计算来定夺;极限法抓临界态,程序法按顺序做;正交分解选坐标,轴上矢量尽量多。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二)一、运动的`描述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
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a用Δv 与t比。
3、速度决定物体动,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减,垂直拐弯莫前冲。
二、力1、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2、分析受力要仔细,定量计算七种力;重力有无看提示,根据状态定弹力;先有弹力后摩擦,相对运动是依据;万有引力在万物,电场力存在定无疑;洛仑兹力安培力,二者实质是统一;相互垂直力最大,平行无力要切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重要知识点最全总结(一)学好物理要记住:最基本的知识、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秘诀:“想”学好物理重在理解........(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能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表达,理解其适用条件)A(成功)=X(艰苦的劳动)十Y(正确的方法)十Z(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最基础的概念,公式,定理,定律最重要);每一题中要弄清楚(对象、条件、状态、过程)是解题关健物理学习的核心在于思维,只要同学们在平常的复习和做题时注意思考、注意总结、善于归纳整理,对于课堂上老师所讲的例题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把老师的知识和解题能力变成自己的知识和解题能力,并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这样,同学们一定就能笑傲考场,考出理想的成绩!对联: 概念、公式、定理、定律。
(学习物理必备基础知识)对象、条件、状态、过程。
(解答物理题必须明确的内容)力学问题中的“过程”、“状态”的分析和建立及应用物理模型在物理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
说明:凡矢量式中用“+”号都为合成符号,把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的前提是先规定正方向。
答题技巧:“基础题,全做对;一般题,一分不浪费;尽力冲击较难题,即使做错不后悔”。
“容易题不丢分,难题不得零分。
“该得的分一分不丢,难得的分每分必争”,“会做⇒做对⇒不扣分”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时不能只记结论,还须弄清其中的道理,知道AB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由来。
Ⅰ。
力的种类:(13个性质力) 这些性质力是受力分析不可少的“是受力分析的基础” 力的种类:(13个性质力)有18条定律、2条定理1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不同星球上不同) 2弹力:F= Kx 3滑动摩擦力:F 滑= μN4静摩擦力: O ≤ f 静≤ f m (由运动趋势和平衡方程去判断) 5浮力: F 浮= ρgV 排 6压力: F= PS = ρghs 7万有引力: F 引=G 221rm m 8库仑力: F=K 221r q q (真空中、点电荷)9电场力: F 电=q E =q d u10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F= BIL (B ⊥I) 方向:左手定则11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1万有引力定律B 2胡克定律B 3滑动摩擦定律B 4牛顿第一定律B5牛顿第二定律B 力学6牛顿第三定律B 7动量守恒定律B 8机械能守恒定律B 9能的转化守恒定律. 10电荷守恒定律 11真空中的库仑定律12欧姆定律 13电阻定律B 电学 14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B15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6楞次定律B17反射定律18折射定律B受力分析入手(即力的大小、方向、力的性质与特征,力的变化及做功情况等)。
再分析运动过程(即运动状态及形式,动量变化及能量变化等)。
最后分析做功过程及能量的转化过程;然后选择适当的力学基本规律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讨论。
强调:用能量的观点、整体的方法(对象整体,过程整体)、等效的方法(如等效重力)等解决Ⅱ运动分类:(各种运动产生的力学和运动学条件及运动规律.............)是高中物理的重点、难点高考中常出现多种运动形式的组合追及(直线和圆)和碰撞、平抛、竖直上抛、匀速圆周运动等①匀速直线运动 F合=0 a=0 V0≠0②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为零或初速不为零,③匀变速直、曲线运动(决于F合与V0的方向关系) 但 F合= 恒力④只受重力作用下的几种运动:自由落体,竖直下抛,竖直上抛,平抛,斜抛等⑤圆周运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最低点和最高点);匀速圆周运动(关键搞清楚是什么力提供作向心力)⑥简谐运动;单摆运动;⑦波动及共振;⑧分子热运动;(与宏观的机械运动区别)⑨类平抛运动;⑩带电粒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带电粒子在f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Ⅲ。
物理解题的依据:(1)力或定义的公式(2)各物理量的定义、公式(3)各种运动规律的公式(4)物理中的定理、定律及数学函数关系或几何关系Ⅳ几类物理基础知识要点:①凡是性质力要知: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②对于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动能要知参照物; ③状态量要搞清那一个时刻(或那个位置)的物理量;④过程量要搞清那段时间或那个位侈或那个过程发生的;(如冲量、功等)⑤加速度a 的正负含义:①不表示加减速;② a 的正负只表示与人为规定正方向比较的结果。
⑥如何判断物体作直、曲线运动; ⑦如何判断加减速运动; ⑧如何判断超重、失重现象。
⑨如何判断分子力随分子距离的变化规律⑩根据电荷的正负、电场线的顺逆(可判断电势的高低)⇒电荷的受力方向;再跟据移动方向⇒其做功情况⇒电势能的变化情况 V 。
知识分类举要1.力的合成与分解、物体的平衡 ⎥求F 、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 F=θCOS F F F F 2122212++合力的方向与F 1成α角: tg α=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 ⎥1(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0 或∑F x=0 ∑F y=0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按比例可平移为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三力平衡:F3=F1 +F2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μN说明:a、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2 ) 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围: O≤ f静≤ f m (f 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力的独立作用和运动的独立性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每个力各自独立地使物体产生一个加速度,就象其它力不存在一样,这个性质叫做力的独立作用原理。
一个物体同时参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动时,其中任何一个运动不因其它运动的存在而受影响,这叫运动的独立性原理。
物体所做的合运动等于这些相互独立的分运动的叠加。
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和运动的独立性原理,可以分解速度和加速度,在各个方向上建立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式,常常能解决一些较复杂的问题。
VI.几种典型的运动模型:追及和碰撞、平抛、竖直上抛、匀速圆周运动等及类似的运动2.匀变速直线运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下图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
选点迹清楚的一条,舍掉开始比较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地方取一个开始点O ,然后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A 、B 、C 、D …。
(或相邻两计数点间 有四个点未画出)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s 1、s 2、s 3 …利用打下的纸带可以:⑴求任一计数点对应的即时速度v :如Ts s v c 232+=(其中记数周期:T =5×0.02s=0.1s )s⑵利用上图中任意相邻的两段位移求a :如223Ts s a -=⑶利用“逐差法”求a :()()23216549Ts s s s s s a ++-++=⑷利用v -t 图象求a :求出A 、B 、C 、D 、E 、F 各点的即时速度,画出如图的v-t 图线,图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a 。
试通过计算推导出的刹车距离s 的表达式:说明公路旁书写“严禁超载、超速及酒后驾车”以及“雨天路滑车辆减速行驶”的原理。
解:(1)、设在反应时间内,汽车匀速行驶的位移大小为1s ;刹车后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大小为2s ,加速度大小为a 。
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有:⎪⎪⎪⎭⎪⎪⎪⎬⎫⎪⎪⎪⎩⎪⎪⎪⎨⎧><+=><=><+=><=4...............3...............22..........1..................21220001s s s as v m mg F a t v s μ 由以上四式可得出:><++=5..........)(220g mFv tv s μ①超载(即m 增大),车的惯性大,由><5式,在其他物理量不变的情况下刹车距离就会增长,遇紧急情况不能及时刹车、停车,危险性就会增加;②同理超速(0v 增大)、酒后驾车(0t 变长)也会使刹车距离就越长,容易发生事故;③雨天道路较滑,动摩擦因数μ将减小,由<五>式,在其他物理量不变的情况下刹车距离就越长,汽车较难停下来。
因此为了提醒司机朋友在公路上行车安全,在公路旁设置“严禁超载、超速及酒后驾车”以及“雨天路滑车辆减速行驶”的警示牌是非常有必要的。
思维方法篇1.平均速度的求解及其方法应用 ① 用定义式:ts∆∆=一v 普遍适用于各种运动;② v =只适用于加速度恒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2.巧选参考系求解运动学问题3.追及和相遇或避免碰撞的问题的求解方法:两个关系和一个条件:1两个关系: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2一个条件:两者速度相等,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关键:在于掌握两个物体的位置坐标及相对速度的特殊关系。
基本思路:分别对两个物体研究,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列出方程,找出时间、速度、位移的关系。
解出结果,必要时进行讨论。
追及条件:追者和被追者v 相等是能否追上、两者间的距离有极值、能否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
讨论:1.匀减速运动物体追匀速直线运动物体。
①两者v 相等时,S 追<S 被追 永远追不上,但此时两者的距离有最小值 ②若S 追<S 被追、V 追=V 被追 恰好追上,也是恰好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
S追=S 被追③若位移相等时,V追>V被追则还有一次被追上的机会,其间速度相等时,两者距离有一个极大值2.初速为零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追同向匀速直线运动物体①两者速度相等时有最大的间距②位移相等时即被追上3.匀速圆周运动物体:同向转动:ωA t A=ωB t B+n2π;反向转动:ωA t A+ωB t B=2π4.利用运动的对称性解题5.逆向思维法解题6.应用运动学图象解题7.用比例法解题8.巧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解题①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 这段时间中时刻的即时速度②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为一个恒量③位移=平均速度⨯时间解题常规方法:公式法(包括数学推导)、图象法、比例法、极值法、逆向转变法3.竖直上抛运动:(速度和时间的对称)分过程:上升过程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初速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全过程:是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