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调研分析报告(doc 7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埠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调研分析报告
张兴臣
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舞台。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好新课程标准,认真实施我校“自主合作高效学习”课堂模式,开学后,结合学校工作安排和新教师培训等工作,我们数学教研组对本校全体数学教师普听了一遍课,认真开展了评课,并对市局提出的“三步四环节五课型”和初中数学教学建议进行了交流,现对听评课情况进行总结如下:
一、主要优点
(一)课前充分准备
多数教师在课前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准备了教具、学案。我校现有数学教师7人,全部参与了听评课活动。其中6人自制了学案,1人因年龄原因,未采用学案,但对课堂进行了认真的准备,使用了“自主合作高效学习”课堂模式。新型课堂模式和学案的使用,使课堂容量大、密度大、知识面广,信息量广,而且使课堂充满生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模式统一但不僵化
老师们讲授的都是新授课,教材内容虽有不同,但都使用了“自主合作高效学习”课堂模式。根据学校工作要求,该模式体现“学、助、
展、教、达、思”六步,比较接近市局提倡的“三步四环节五课型”模式。
(三)科学创造情境,重视课题揭示
《课标》对第三学段(7-9年级)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的确,新课的引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好的问题情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索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积极思考具有重要作用。王艳老师在“二次根式”的概念教学中,用“蚂蚁和大象一样重吗”引入新课,引起了学生求知的强烈愿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设计中,老师们真正把握住了新课引入的标准,那就是找到了与课题与传授对象最佳的衔接点,这些情境的创设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学生能从中发现问题,进而自主的进行合作与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内驱力。
(四)探索设计重视形成过程
知识或者方法的获得不是作为结论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作为思维的结果。其中,特别注重了操作与探索,通过操作探索让学生来感受,让学生形成基本的活动经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去思考研究,指导学生“开放式学习”,加强学生的自主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满足他们作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的需要,切身体验知识发展的全过程。实现从“坐中学”向“做中学”的转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潜能得到发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均能得到培养。大部分老师在知识的形成之前,都设计了一定的活动由学生去探索,从而帮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五)注重课堂教学,努力体现有效
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
1.花架子比较少。
2.例题精选精讲。
3.注意例题变式。
4.注重知识应用。
(六)注意思想教学,提高学生素养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核心和灵魂,是学生能力形成和思想素养提高必不可少的催化剂。在活动中一部分老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还注重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二、主要问题
(一)钻研教材还很不够
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
1.不熟悉教材及教师用书。新分教师对教材不够熟悉,对教材的把握不够,学校为教师配备的教师用书发放不及时。
2.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重难点。有的老师在学案中,对一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把握不到位,把教学目标中的,只需要知道、了解的内容说成是一节课的重难点。
3.随意增加教学内容。比如,九年级一元二次方程教学中有的教师增加了根与系数的关系。
(二)教学随意性比较大
有的教师的数学素养不够,教学用语不规范不严谨,甚至有错误。有的老师上课或徒手画图,或在图上随意标数据。还有老师在出示例题的解题过程时,过程不全,例题解题格式的呈现应该非常的全面、严密,因为它给学生起到的是一个示范的作用。
(三)课标理念体现不够
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有些教师的课标理念体现不够,有乱贴标签现象。
主要表现有以下三点:
1.对课标就不熟悉。由于各方面原因,全校只有一本课程标准,大部分老师手中没有课标,并且多数教师没有认真研读过,对课标内容严重不熟悉。
2.学生主体作用体现不够。老师讲解过多,或者以讲代练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问题提出后,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过短,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体现不明显,出现自主学习的夹生饭,教师讲的过多或小老师现象较严重。学生没有足够思考的时间,能力培养如何得到落实?
3.师生之间情感交流不够。在学习中学生难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当学生没有答出老师的问题时,有些老师投给学生严厉的眼神;有老师挥挥手,示意其坐下;甚至,当学生没有能够及时按照老师预先设想的来回答时,有的老师小声斥责学生说废话。某种程度上讲,这是对学生的侮辱与伤害。《课标》中指出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采用鼓励性语言,以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让每一个学生体会到只要自己在某个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获得公正客观的评价。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是课标的核心理念之一,所有教师都要好好反思。
(四)驾驭课堂能力不高
教师预设的能力与课堂驾驭的能力有待提高,尤其是缺乏教学急智。大部分教师在应对课堂突发事故时,不能做出很科学、合理的处理,要么简单处理,要么不处理,或者处理了,但影响了课堂效率。
(五)多媒体应用少
是不是应用多媒体上课不是评价一堂课好坏的标准,但从我校实际来看,老师们普遍存在不使用多媒体上课的习惯,使上级为我们配备的现代化资源闲置,造成资源浪费。同时老师们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也有待提高。
(六)探索讨论过于形式化
在授课过程中,为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一些老师设计了探索活动,但是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教者并没有给予充分的时间,而是草草收场,留于形式,对于探索所得出的发现也没有让学生表述,而是由教师自己得出。在教学中为了体现生生互动,有好多老师多处让学生进行讨论,但是在问题一出示,并没有给学生单独考虑问题的时间,就让学生一窝蜂的进行讨论,忽视了学生独立思维的过程。
三、几点建议
(一)正确把握教材与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关系
数学教材是数学基础知识的载体,希望老师们要重视教材,在教材研究上狠下一番功夫,活用教材进行施教,《课标》在对第三学段的教学建议中指出“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所以老师们要正确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学会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做到“信奉而不唯是”、“遵循而有所立”。
(二)重视知识形成过程与重视知识应用过程并重
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是课标下教材跟大纲下教材相比一个突出的特点。但这并不是说,只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不需要关注知识的应用。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应用,在应用中能够得到比较好的落实。事实上,《课标》中也明确指出了“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三)注意双基的培养和能力的培养要齐抓共管
不能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只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双基的教育。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为依据,注重双基教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