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连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连词

目录:

1、词语连词:常用于连谓短语:而、而且、以、则;常用于联合短语:而、以、且、且……且……、与、

及……………………………………………………………………………………… 1(1—7)

2、句法连词:(表转折)然、然而、然则;(表转折或让步)虽、虽然………………………… 7(7-9)

3、词句连词:常用的四个连词有:而、则、以、且……………………………………………… 9(9-12)根据所连接的语言单位的不同,连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词语连词,句法连词和词句连词。词语连词主要是用来连接词语,句法连词主要是用来连接分句,词句连词则连接词语和分句都较常见。第一类连词比较单纯,常用的有“与”、“及”等,与它们有关的内容可以参看第五章第四节、第八节中的连谓短语、连体短语和联合短语。第二、三类连词中用法比较简单的,请参看第八章复句。这里主要介绍第二、三类连词中用法比较复杂的几个。

一、词语连词(主要用于:连谓短语和联合短语中的词语连接。)

常用于连谓短语的连词:

1、而、而后、以、则等,表先后、承接和修饰关系。

1)而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而且;又。例如: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荀子·劝学》: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李白·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战国策·信陵君窃符救赵》: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贾谊·过秦论》: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陈情表》: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鸿门宴》: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宋·苏洵《六国论》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祭十二郎文》: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祭十二郎文》: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6表示原因或结果,可译为:因而;所以。例如:

○《游褒禅山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赤壁之战》表恶其能而不用也。

○《荀子·劝学》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宋·苏轼《石钟山记》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7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例如:

○《阿房宫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鸿门宴》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今可译为:着;地。例如:

○《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寡人之于国也》: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庄子·逍遥游》: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恂恂而起。

2)而后

○1表示顺承。可译为:以后;后来。例如:

○《礼记·丧服小记》:“其妻为大夫而卒,而后其夫不为大夫,而祔於其妻,则不易牲。妻卒而后夫为大夫,而祔於其妻,则以大夫牲。”

○《后汉书·王丹传》:“客初有荐士於丹者,因选举之。而后所举者陷罪,丹坐以免。”○明·李贽《与焦漪园太史书》:“至阳明而后,其学大明。”

○2表示转折。可译为:然后。例如:

○《论语·述而》:“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请他再唱一遍,然后和他一起唱。)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心定而后结音,理正而后摛藻。”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人之於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

(人的语言也同样如此,往往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才发言。)

3)以

○1表并列关系。可译为:和;而。例如: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夷以近。

○清·周容《芋老人传》:载以来。

○《聊斋志异·促织》:一鸡瞥来,径进以啄。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

○《石钟山记》: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鸿门宴》:樊哙侧其盾以撞。

○《促织》:各各竦立以听。

○3表顺承关系。可译为:才;就;接着。例如:

○宋·苏洵《六国论》: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后汉书·列女传》:以至于寸。(才达到一寸。)

○4表原因关系。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以贪勤民。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以捕蛇独存。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聊斋志异·促织》:成以其小,劣之。

○清·袁枚《祭妹文》: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

○《史记·陈涉世家》:以数谏故。

○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又如:以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了下文的结果);以人废言(由于人不好,对其言论也加以否定);以利累形(因追求利禄而危害身体);以私害公(谓因私情而损害公道或公德);以理去官(旧指官员因正常原因卸任);以噎废食(由于吃饭打噎,便不敢再进食。比喻因偶然受到挫折。就停止应做的事情);以辞害意(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5表条件关系。可译为:则;那么。例如:

○《战国策》:战而不胜,以亡随其后。

○6表目的或结果等关系。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例如:

○《列子·汤问》:智叟无以应。

○《廉颇蔺相如列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祭十二郎文》: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

○《六国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4、则

○1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

○《论语·学而》:入则孝,出则弟。

○宋·苏洵《六国论》: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唐·韩愈《师说》: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