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合同描述货物的条款及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合同(DAF)5篇

国际贸易合同(DAF)5篇

国际贸易合同(DAF)5篇篇1国际贸易合同(DAF)一、合同背景国际贸易合同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商品的买卖、价格、交货方式、交付地点、支付方式等。

其中,DAF(Delivered At Frontier)是一个常用的交货方式,它是指卖方将货物交付至指定边境前的地点,而买方需要承担货物的进口清关手续及费用,并自指定的交货地点开始承担货物的风险。

二、合同条款1. 货物描述:合同中应明确描述货物的品名、规格、数量、质量标准等信息,以确保双方对交易内容的理解一致。

2. 交货方式:合同中应明确规定交货方式为DAF,即卖方将货物交付至指定的边境前的地点,买方须自该地点开始承担货物的风险。

3. 交货地点:合同中应明确定义交货地点,确保双方对货物的交付地点有清晰的了解。

4. 交货时间:合同中应规定货物的交付时间,双方应按照约定的时间进行交货,以确保交易按时完成。

5. 价格条款:合同中应明确规定货物的价格及支付方式,双方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支付安排。

6. 运输责任:合同中应明确规定货物的运输责任,包括运输费用、保险责任等内容,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7. 违约责任:合同中应规定双方的违约责任及违约赔偿方式,确保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能够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三、合同履行流程1. 确定交货地点和时间:买卖双方应在合同中明确规定货物的交货地点和交付时间,以便双方按时履行合同。

2. 准备货物及装运:卖方应按照合同约定准备货物及装运,确保货物按时交付到指定的交货地点。

3. 完成清关手续:买方应按照合同规定自指定的交货地点开始承担货物的风险,并完成进口清关手续及支付相应费用。

4. 签订交货单:卖方和买方应在货物交付时签署交货单,确认货物的交付及接收情况。

5. 结算款项:买方应按照合同规定的价格及支付方式结清货款,完成交易流程。

四、风险防范1. 交货风险:买方在货物交付至指定边境前的地点后即须自行承担货物的风险,应保证货物在此过程中不受损坏或丢失。

国际货物贸易合同案例

国际货物贸易合同案例

国际货物贸易合同案例随着人们对法律的了解日益加深,越来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它也是减少和防止发生争议的重要措施。

那么合同书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合同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国际货物贸易合同案例篇一地址:____________邮码: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邮码: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经卖买双方友好协商一致同意成交下列商品,订立条款如下,共同遵守:1.商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规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单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总价:u.s.d(大写:)___________6.包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装运期:________________收到信用证后____天。

8.装运口岸和目的地:从____________经____至____________。

9.保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付款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买方须于____年__月__日前将保兑的、不可撤销的、可转让、可分割的即期信用证开到卖方。

信用证议付有效期延至上列装运期后____天在________到期。

(2)买方须于签约后即付定金________%。

11.装船标记及交货条件:货运标记由卖方指定。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案例及分析6篇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案例及分析6篇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案例及分析6篇篇1甲方(买方):XYZ公司地址:[地址]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姓名]联系方式:[联系方式]乙方(卖方):ABC公司地址:[地址]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姓名]联系方式:[联系方式]鉴于甲、乙双方本着公平、公正、诚信的原则,经过友好协商,就甲方向乙方购买货物事宜达成如下协议:一、货物描述1. 货物名称:[货物名称]2. 型号/规格:[型号/规格]3. 数量:[数量]4. 质量标准:[质量标准]5. 包装要求:[包装要求]6. 货物价值:[货物总价]二、交易条款1. 价格条款:甲乙双方同意按照合同规定的价格进行交易,货物总价为[货物总价]美元。

2. 付款方式:甲方应在货物验收合格后支付货款。

具体支付方式为[支付方式],支付期限为[支付期限]。

3. 交货期限:乙方应在合同签署后[交货期限]内完成交货。

4. 交货地点:货物应在[交货地点]交付。

5. 运输方式:乙方应按照甲方的要求选择运输方式,并保证货物安全送达。

6. 风险转移:货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甲方验收合格后转移给甲方。

三、合同执行1. 甲乙双方应遵守合同条款,履行各自的义务。

2. 甲方有权对乙方的履约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3. 如乙方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承担违约责任。

4. 如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双方应及时沟通,协商解决。

四、质量保证及售后服务1. 乙方应保证货物的质量符合合同约定,如存在质量问题,甲方有权要求退货或换货。

2. 乙方应提供售后服务,对于因制造原因导致的货物故障或损坏,乙方应负责维修或更换。

3. 售后服务期限为[售后服务期限]。

五、争议解决1. 如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2. 如协商无果,任何一方均有权将争议提交至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诉讼解决。

3. 本合同的签订、履行、解释及争议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六、其他条款1.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案例及分析6篇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案例及分析6篇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案例及分析6篇篇1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案例及分析一、案例分析:某家国际贸易公司与一家位于德国的企业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合同约定了贸易商品、价格、数量、交货地点、支付方式等相关条款。

然而,在货物运输过程中,货物发生了意外损坏,导致一部分货物无法交付给买方。

双方在此次交易中存在如下问题:1. 货物损坏:由于运输途中的意外事件导致货物损坏,买方无法收到完好的货物,并怀疑货物质量是否符合合同要求。

2. 交付时间:由于货物损坏,部分货物无法按时交付给买方,导致买方无法按计划进行生产。

3. 质量争议:买方认为货物损坏是由于卖方在包装或运输上存在疏忽,要求卖方承担责任并进行赔偿。

4. 违约责任:双方在合同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在货物损坏情况下的违约责任及赔偿方式,因此在处理这起纠纷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二、法律分析:根据国际货物买卖法的相关规定,我们对此案进行法律分析如下:1. 货物损坏:货物损坏属于合同违约事件,卖方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规定,在货物交付给买方前,货物应当符合合同规定的标准,否则卖方应承担货物质量不符合约定的责任。

2. 交付时间:根据合同约定的交付时间,卖方未能按时交付货物,应当承担延迟交付责任。

根据《公约》的规定,延迟交付一方应承担延迟交付给对方造成的损失。

3. 质量争议:如果买方认为货物质量不符合合同要求,可以要求对方提供质量证明,并保留权利进行技术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买方可请求对方进行赔偿或替换货物。

4. 违约责任: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规定违约责任和赔偿方式,以避免类似纠纷发生时的不确定性。

可以通过协商或者在合同中明确规定相应的违约责任条款来减少纠纷的发生。

三、解决建议:在解决此类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纠纷时,建议双方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解决:1. 协商解决:双方可以协商一致,调整相关条款并达成补偿协议,避免法律纠纷的发生。

2. 仲裁解决:双方也可以选择通过仲裁机构进行调解,以较快速、有效地解决争议。

国际贸易合同纠纷案例分析范文精简处理

国际贸易合同纠纷案例分析范文精简处理

国际贸易合同纠纷案例分析国际贸易合同纠纷案例分析案例背景案例描述第一段:在某国际贸易交易中,一家中国公司与一家美国公司签订了一份合同。

根据合同条款,中国公司应向美国公司提供一批商品,并在约定的时间内运送到目的地。

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商品无法按时到达,并且商品的质量也出现了问题。

第二段:美国公司认为中国公司违反了合同条款,并拒绝支付全款。

中国公司则认为运输问题是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并请求法院判决美国公司支付合同金额。

案例分析在这个案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运输问题:货物无法按时到达目的地,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后果。

这个问题可能涉及到物流公司的责任,如何确定责任是解决纠纷的关键。

2. 商品质量问题:美国公司声称收到的商品质量存在问题,这需要由第三方进行鉴定。

如果商品质量确实存在问题,中国公司可能需要承担责任,并提供赔偿。

3. 合同条款解释:合同条款对于争议解决非常重要。

美国公司认为中国公司违反了合同条款,而中国公司则主张运输问题是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

法院需要对合同条款进行解释,并决定争议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法为了解决这个合同纠纷,以下几个步骤可以被采取:1. 对运输问题展开调查:确定货物无法按时到达目的地的原因,并判断责任归属。

如果是物流公司的责任,可以考虑追究其责任并要求赔偿。

如果是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可以尝试通过谈判解决。

2. 商品质量鉴定:由第三方机构对收到的商品质量进行鉴定,确定是否存在问题。

如果商品质量确实存在问题,可以尝试与中国公司进行协商,寻求赔偿或其他解决方案。

3. 合同条款解释:法院应对合同条款进行解释,并根据事实和证据做出公正的判断。

如果运输问题确实是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中国公司可能会获得有利的裁决。

结论国际贸易合同纠纷需要谨慎对待,各方应该积极寻求解决方案,避免长时间的纠纷。

通过调查、鉴定和法院解释合同条款等方式,可以帮助解决合同纠纷,维护贸易关系的稳定和合作。

国际货物买卖法法律案例(3篇)

国际货物买卖法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某国际贸易合同纠纷案涉及我国某进出口公司与国外一家贸易公司之间的货物买卖合同。

以下是具体案情:我国某进出口公司(以下简称“原告”)与国外一家贸易公司(以下简称“被告”)于2019年5月签订了《货物买卖合同》,约定由被告向原告出售一批电子产品,总价款为100万美元。

合同约定采用即期信用证支付方式,货物于2019年7月底前运至我国指定港口。

合同中还规定了货物质量、数量、包装、运输、保险等条款。

2019年7月,被告按照合同约定将货物运至我国指定港口。

然而,在货物检验过程中,我国检验检疫部门发现货物存在质量问题,部分产品存在功能故障。

原告遂向被告提出索赔,要求被告承担货物质量责任,赔偿原告损失。

被告认为,货物质量符合合同约定,且已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了交货义务。

原告索赔无理,拒绝赔偿。

双方协商未果,原告遂向我国某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货物质量是否符合合同约定;2. 被告是否应当承担货物质量责任;3. 原告的损失如何计算。

三、法院判决1. 关于货物质量是否符合合同约定法院认为,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35条规定,卖方应保证货物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

本案中,合同明确约定了货物质量标准,被告提供的货物存在质量问题,不符合合同约定。

因此,法院认定货物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

2. 关于被告是否应当承担货物质量责任法院认为,根据公约第36条规定,卖方应承担因货物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而产生的责任。

本案中,被告提供的货物存在质量问题,且无法证明其不存在过错,因此被告应当承担货物质量责任。

3. 关于原告的损失如何计算法院认为,根据公约第74条规定,原告因货物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而遭受的损失,应当包括合同价格、运费、保险费、检验费、处理货物的费用以及因货物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而遭受的其他损失。

本案中,原告因货物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而遭受的损失为合同价格、运费、保险费、检验费、处理货物的费用等共计30万美元。

国贸法律案件案例分析(3篇)

国贸法律案件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外贸公司(以下简称“我方”)与某国际供应商(以下简称“对方”)于2019年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合同约定我方购买对方的一批货物,总价为100万美元。

合同中明确规定了货物的质量、数量、交货时间、支付方式等条款。

然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因货物质量、交货时间等问题产生了纠纷。

二、案件事实1. 货物质量纠纷根据合同约定,我方要求对方提供的货物质量必须符合我国相关标准。

然而,在货物到港后,经检验发现,部分货物质量不符合合同要求。

具体表现为:部分货物存在尺寸偏差、表面划痕、材质不符合要求等问题。

2. 交货时间纠纷合同约定,对方应在2019年12月31日前将货物全部运抵我国港口。

然而,对方实际于2020年1月10日才将货物运抵我国港口。

这导致我方无法按时将货物销售给客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三、法律分析1. 货物质量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质量要求交付标的物。

出卖人提供有关标的物质量说明的,交付的标的物应当符合该说明的质量要求。

”本案中,对方提供的货物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已构成违约。

2. 交货时间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三条规定:“当事人约定履行期限的,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履行。

当事人没有约定履行期限的,可以随时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本案中,对方未按合同约定时间交货,已构成违约。

四、案件处理1. 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我方有权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包括:(1)退还部分货款,以弥补我方经济损失;(2)承担我方因对方违约而发生的合理费用;(3)赔偿我方因对方违约而遭受的其他损失。

2. 要求对方承担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案例及分析5篇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案例及分析5篇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案例及分析5篇篇1甲方(买方):XYZ公司地址:[买方公司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电话:[电话]电子邮箱:[邮箱地址]乙方(卖方):DEF公司地址:[卖方公司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电话:[电话]电子邮箱:[邮箱地址]鉴于甲、乙双方同意进行国际货物买卖交易,为保护双方权益,明确交易双方的责任与义务,达成如下协议:一、交易背景本次交易为国际货物买卖交易,交易商品为[商品名称及型号],数量为[数量],总价值为[总金额]。

双方经过友好协商,同意按照本协议的规定进行交易。

二、商品描述及规格甲方购买的商品为[商品名称及型号],具体规格如下:[商品详细规格描述](包括但不限于尺寸、材质、颜色等)。

乙方应确保所售商品符合甲方所提出的要求和规格。

三、价格条款1. 交易价格:本次交易的总金额为[总金额],具体价格按照附件中的报价单执行。

2. 货币单位:本次交易的货币单位为[货币单位],如双方另有约定,按约定执行。

3. 支付条件:甲方应在收到货物并确认无误后,按照约定支付货款。

乙方应在收到货款后,按照约定交付发票等相关文件。

四、交货条款1. 交货期限:乙方应在签订本合同后的[交货期限]内完成交货。

2. 交货方式:双方约定采用[交货方式](如海运、空运等)进行交货。

3. 交货地点:交货地点为[交货地点]。

4. 风险转移:货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乙方完成交货后转移给甲方。

五、质量保证与售后服务1. 乙方应确保所售商品符合质量标准,且为全新、未使用过的商品。

2. 如甲方在收到货物后发现质量问题,应当在合理期限内通知乙方,乙方应按照甲方的要求进行调整或退货处理。

3. 乙方应为甲方提供售后服务,具体售后服务内容详见附件。

六、保密条款双方应对本合同的内容以及履行过程中所知悉的对方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等信息予以保密,未经对方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泄露。

七、违约责任1. 若一方未按照本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应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对方因此造成的损失。

国际货物法律案例分析(3篇)

国际货物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年,我国某外贸公司(以下简称“原告”)与国外某公司(以下简称“被告”)签订了一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约定由原告向被告出售一批货物。

合同约定了货物的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限、付款方式等条款。

合同签订后,原告按照约定完成了货物的生产、检验和装运工作,并向被告发出了货物。

然而,在货物到达目的地后,被告以货物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为由拒绝接收货物,并要求原告承担退货和赔偿损失的责任。

原告对此表示异议,认为货物质量符合合同约定,且已按照约定完成了交货义务。

双方协商未果,原告遂向我国某法院提起诉讼。

二、案件争议焦点1. 货物质量是否符合合同约定;2. 被告是否有权拒绝接收货物;3. 原告是否应承担退货和赔偿损失的责任。

三、案例分析1. 货物质量是否符合合同约定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35条规定,卖方交付的货物必须与合同所规定的数量、质量和规格相符。

在本案中,原告提交了货物检验报告,证明货物质量符合合同约定。

被告未能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货物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

因此,法院认定货物质量符合合同约定。

2. 被告是否有权拒绝接收货物根据《公约》第39条规定,买方有权拒绝接收货物,如果货物与合同不符,且这种不符构成了根本违约。

在本案中,被告未能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原告的货物构成根本违约。

此外,被告在收到货物后并未及时提出质量异议,已超过法定期限。

因此,法院认定被告无权拒绝接收货物。

3. 原告是否应承担退货和赔偿损失的责任根据《公约》第46条规定,卖方有义务承担货物因不符合合同约定而产生的风险。

在本案中,原告已按照约定完成了交货义务,且货物质量符合合同约定。

因此,原告不应承担退货和赔偿损失的责任。

四、法院判决根据以上分析,法院判决如下:1. 货物质量符合合同约定;2. 被告无权拒绝接收货物;3. 原告不应承担退货和赔偿损失的责任。

五、案例分析总结本案涉及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纠纷,涉及货物质量、合同履行、违约责任等方面。

国际贸易合同描述货物的条款及案例分析

国际贸易合同描述货物的条款及案例分析

国际贸易合同描述货物的有关条款及案例分析——商品的品名,质量、数量、包装条款一、合同中的品名、品质条款品名:区别于其他商品的称呼或概念案例分析1、广东省新会县历来盛产桔子,并形成了一种优质品种,称为新会柑。

新会柑品质上乘,一直享誉东南亚地区。

新会县出口公司曾与某港商订立了一项向香港出口大宗柑皮的合同,合同的品质条款仅规定:“新会种柑皮” ,货物交收后,港商提出异议,称这柑皮不是新会县当地出产的,因为他已派人调查了全县所有产地,即使用全县生产的所有柑子也无法剥出这么多皮。

我方出口公司解释说,合同仅规定“新会种柑皮” ,只要是新会“品种”的柑皮就符合合同规定。

对方认为,合同规定“新会种柑皮”必须是在新会县当地“种”植的柑皮才符合合同要求,双方各持己见,最终,中方为维持双方业务关系赔偿港商了结此案。

质疑:我方处理是否得当?分析:订立合同时的品质条款应尽量做到准确与严密,过分笼统造成对合同不同理解而引起纠纷。

按照长期的业务习惯来说“新会种柑皮” 表示新会品质柑皮,一般泛指新会县及其附近县市一带生长的该风味的柑子,不一定是特指新会县种植的柑子。

品质条款1、品质的重要性及其对品质的要求2、表示品质的方法(1)以实物表示商品的品质看货成交凭样品买卖。

(Sale by Sample) 凭卖方样品买卖( Sale by Seller's Sample)。

凭买方样品买卖( Sale by Buyer's sample) 对等样品( Counter Sample),( Confirming Sample )。

关于"品质与样品大致相同" (Quality shall be about equal to the Sample ) "品质与样品近似"(Quality is nearly same the Sample) 。

"仅供参考( for reference only ) "(2)以说明表示商品品质A、凭规格买卖( Sale by Specification)B、凭等级买卖( Sale by Grade) Chinese Green Tea Special Chunmee Grade 1C、凭标准买卖( Sale by Standard)企业标准-- 指一个企业范围内所制定的标准。

国际贸易法律风险案例(3篇)

国际贸易法律风险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某外贸公司A(以下简称“A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主要经营各类商品的国际贸易业务。

某日,A公司接到国外客户B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的订单,要求购买一批货物。

双方通过电子邮件进行沟通,就货物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支付方式等事项达成一致,并签订了国际贸易合同。

二、合同内容根据双方签订的国际贸易合同,主要条款如下:1. 货物规格:A公司按照B公司要求提供一批符合国际标准的货物。

2. 货物数量:共计1000件,每件货物价值1000美元。

3. 交货期:合同签订后30天内交货。

4. 支付方式:B公司通过电汇支付货款,货到付款。

5. 违约责任:如一方违约,应向守约方支付相当于违约部分10%的违约金。

6. 争议解决:如发生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提交仲裁机构仲裁。

三、合同履行A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在规定时间内将货物备妥,并通过国际快递将货物寄送至B 公司指定地址。

B公司收到货物后,对货物进行了验收,确认货物质量符合要求。

四、纠纷发生在货物到达B公司后,B公司发现货物数量与合同约定不符,实际收到的货物数量为950件,短缺50件。

B公司认为A公司存在违约行为,要求A公司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A公司则认为,货物数量短缺是由于运输过程中的原因造成的,与自己无关,拒绝承担责任。

五、法律分析1. 合同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双方签订的国际贸易合同合法有效,具有法律约束力。

2. 违约责任:根据合同约定,如一方违约,应向守约方支付相当于违约部分10%的违约金。

在本案中,A公司未能按照合同约定提供足额的货物,构成违约。

3. 运输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的规定,承运人应当妥善保管货物,保证货物安全运输。

在本案中,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短缺,运输公司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六、解决争议1. 协商解决:双方可以通过友好协商,就货物短缺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如退还部分货款、赔偿损失等。

2024年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案例及分析(二篇)

2024年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案例及分析(二篇)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案例及分析(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案例及分析(二)在国际贸易领域中,货物买卖合同是交易双方之间的重要文件,用于明确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介绍一个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案例,并分析其中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

案例背景:甲方为中国某公司,乙方为美国某公司。

甲方希望购买乙方生产的机械设备,双方就货物买卖展开合作。

合同条款:1. 货物描述:机械设备型号、规格、数量等详细信息。

2. 价格:货物总价、支付方式、货币种类等。

3. 交货方式:装运方式、日期、地点、费用承担等。

4. 检验和验收:甲方有权对货物进行检验和验收,并有权拒绝次品。

5. 运输保险:由甲方负责购买货物运输保险。

6. 违约责任:违约方应支付违约金。

关键问题及分析:1. 货物描述的准确性:在合同中,货物描述应准确无误,包括品牌、型号、规格、数量等。

因此,在签订合同时,甲方和乙方应对货物描述进行详细确认,以避免后期纠纷的发生。

2. 价格支付方式:在国际贸易中,常见的支付方式有电汇、信用证等。

在本案例中,甲方和乙方应就支付方式达成一致,并明确支付货款的时间节点,以确保资金的安全和交易的顺利进行。

3. 交货方式和费用承担:买卖双方应就货物的运输方式、日期、地点以及相关费用的承担进行明确约定。

在本案例中,双方应确定货物的装运方式(如船运、空运、铁路运输等)、交货日期、交货地点,并明确运输费用的分担方式(如FOB、CIF等),以避免因运输问题引发的纠纷。

解决方案:1. 确保货物描述准确:甲方和乙方可以通过书面确认方式,将机械设备的品牌、型号、规格、数量等详细信息再次明确,以确保合同中的货物描述准确无误。

2. 确定支付方式:甲方和乙方可以充分沟通,选择适合双方的支付方式,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支付货款的时间节点,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

3. 明确交货方式和费用承担:甲方和乙方可以就货物的装运方式、交货日期、交货地点以及相关费用的承担进行详细协商,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以避免后续因交货问题引发的争议。

国际贸易及合同管理知识条款案例分析题

国际贸易及合同管理知识条款案例分析题

国际贸易及合同管理知识条款案例分析题背景:某公司与一家国外公司签订了一份国际贸易合同,合同涉及商品的采购和销售。

然而,在交货和货款支付阶段发生了纠纷。

本案例分析将围绕国际贸易及合同管理知识条款展开讨论。

一、交货问题根据合同条款,交货地点是卖方工厂的门口。

但是,在卖方准备交货时,买方提出要求将货物交付到其指定海港。

这导致了卖方与买方之间的不满,卖方拒绝改变交货地点。

分析:根据国际贸易惯例,交货地点应按照合同约定,而卖方是不应该随意改变交货地点的。

买方的要求属于变相修改合同的行为,违反了双方在合同中达成的协议。

建议: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应明确约定交货地点,并在合同中做好明确的约定。

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应首先参考合同中的相关条款,如果卖方不能满足买方的要求,应及时沟通并寻找解决方案。

二、货物质量问题在交货后,买方发现货物的质量存在问题,与合同规定的规格不符。

买方提出索赔要求,要求卖方退还货款或重新交付符合合同约定的货物。

分析:在国际贸易中,货物质量问题是常见的争议。

卖方在交付货物之前,应确保货物的质量与合同约定的一致。

如果货物存在质量问题,买方有权要求退款或重新交付。

建议:对于卖方来说,应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生产和检验,以确保货物的质量符合合同约定。

对于买方来说,应在货物交付前进行质量检验,并在发现问题时及时提出索赔要求。

三、货款支付问题根据合同条款,货款应在交货后的一个月内支付。

然而,在卖方交货后,买方未按时支付货款,导致卖方对买方的违约行为提出索赔。

分析:货款支付问题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纠纷之一。

根据合同约定,买方应按时支付货款,否则将构成违约。

卖方有权要求买方支付违约金或提起法律诉讼。

建议: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应明确约定货款支付的时间和方式。

对于买方来说,应按时支付货款,并遵守合同中的相关条款。

对于卖方来说,应及时催款,并在买方未按时支付货款时采取合适的法律手段。

结论:国际贸易及合同管理知识对于参与国际贸易的企业非常重要。

货物贸易法律风险案例(3篇)

货物贸易法律风险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A公司与B国C公司签订了一份货物贸易合同,合同约定由A公司向C公司出口一批货物,总价款为100万美元。

合同中约定了货物的规格、数量、质量标准、交货时间、付款方式等条款。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A公司发现C公司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现将此案例进行分析。

二、案例分析1. 合同条款不明确在合同签订过程中,A公司与C公司未就合同中的关键条款进行充分协商,导致合同条款存在不明确的情况。

具体表现为:(1)货物质量标准不明确:合同中未对货物质量标准进行详细规定,仅约定了“符合双方协商一致的标准”。

在实际履行过程中,双方对质量标准的理解存在分歧,导致争议产生。

(2)交货时间不明确:合同中未对交货时间进行明确规定,仅约定了“在收到预付款后30天内”。

在实际履行过程中,C公司以各种理由推迟交货,给A公司造成经济损失。

(3)付款方式不明确:合同中未对付款方式进行详细规定,仅约定了“采用电汇方式”。

在实际履行过程中,C公司提出以承兑汇票方式支付货款,增加了A公司的收款风险。

2. 货物出口手续不完善在货物出口过程中,A公司未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办理出口手续,导致货物在出口过程中遭遇法律风险。

具体表现为:(1)未办理出口许可证:A公司未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办理出口许可证,导致货物在出口过程中被海关查扣。

(2)未办理出口退税:A公司未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办理出口退税手续,导致公司无法享受出口退税政策,增加了公司的税收负担。

3. 货物运输风险在货物运输过程中,A公司未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运输风险,导致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失。

具体表现为:(1)未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A公司未根据货物特性和运输距离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导致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

(2)未投保货物运输保险:A公司未对货物进行投保,导致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失时,无法得到保险公司的赔偿。

三、法律风险防范措施1. 完善合同条款在签订合同时,A公司应与C公司充分协商,明确合同中的关键条款,如货物质量标准、交货时间、付款方式等,避免因条款不明确而产生的法律风险。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案例及分析4篇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案例及分析4篇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案例及分析4篇篇1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案例及分析一、案例描述:小明是一家电器贸易公司的销售经理,公司主要经营国际贸易业务,与各国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最近,小明与一家来自德国的家电零售商签订了一份合同,内容为小明公司向对方销售1000台空调,并约定在合同生效后2周内发货。

然而,在合同生效后的第2周,由于国际运输受到新冠疫情影响,船运公司暂停了货运船只的航班,导致货物无法按时发货。

小明立即联系了对方客户并说明情况,但德国客户却坚持要求按时交货,否则将取消订单并索赔。

在考虑了各方利益及合同内容后,小明向公司律师寻求帮助,律师建议对方客户延期发货并支付一定的违约金,以保留双方关系并尽力履行合同责任。

二、合同分析:1.合同有效性:根据国际贸易法规定,双方当事人签署的书面合同是有效的,其约定具有法律约束力。

因此,小明与德国客户签订的合同是有效的,双方应当按照合同内容履行各自的义务。

2.不可抗力:根据国际贸易法的相关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可预见、不可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可免除合同责任。

在本案中,疫情导致的运输中断符合不可抗力的标准,小明公司可以主张不可抗力免除合同责任。

3.违约责任:虽然小明公司可以主张不可抗力免除责任,但可以考虑向对方提出延期发货的请求,并支付一定的违约金以维护双方的商业关系。

在合同约定的基础上,双方可协商调整发货时间或责任分配,以达成共识并避免进一步冲突。

三、解决方案:在经过公司律师的专业建议后,小明决定向德国客户提出延期发货的请求,并愿意支付一定的违约金以表达诚意。

通过双方的协商和沟通,最终达成以下协议:1.双方同意延期发货至疫情结束后,具体发货时间另行商议确定。

2.小明公司愿意支付违约金作为延期发货的补偿,具体数额为订单总金额的10%。

3.双方保留对合同的解除权,但需提前书面通知对方并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通过以上协议,小明公司成功解决了与德国客户的纠纷,保留了合作关系并减少了风险。

国际贸易法法律案例分析(3篇)

国际贸易法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跨国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主要从事高科技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产品销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享有较高的市场声誉。

2018年,公司与美国一家知名企业(以下简称“美企”)签订了一份出口合同,约定由公司向美企出口一批高科技产品。

合同主要内容包括:产品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限、付款方式等。

根据合同约定,公司于2018年6月完成了产品生产,并在约定的时间内将货物运至美企指定的港口。

然而,在货物抵达美国后,美企以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为由,拒绝接收货物并要求公司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案件争议焦点1. 产品是否存在质量问题?2. 如果存在质量问题,责任应由哪一方承担?3. 美企是否有权拒绝接收货物?三、案例分析1. 产品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公司认为产品不存在质量问题。

公司提交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检验报告、产品合格证以及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证明产品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

而美企则提供了产品质量检测报告,显示产品存在多项不合格项。

在分析这一争议焦点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合同中关于产品质量的约定:合同中应明确约定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方法以及质量责任的承担。

(2)产品检验报告:双方应提供真实、有效的产品检验报告,作为判断产品质量的依据。

(3)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可以作为判断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

根据以上因素,本案中,公司提交的证据较为充分,证明产品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

而美企提供的检测报告仅作为其主张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依据,不足以推翻公司的证据。

2. 如果存在质量问题,责任应由哪一方承担?在分析这一争议焦点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合同中关于质量责任的约定:合同中应明确约定质量责任的承担方式,如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损失由哪一方承担。

(2)产品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产品质量问题的原因,判断责任应由哪一方承担。

国际贸易货物买卖合同的主要条款及多场景使用说明

国际贸易货物买卖合同的主要条款及多场景使用说明

国际贸易货物买卖合同的主要条款本范文包含合同主体+特殊应用场景说明+多方为主导下的附加条款合同编号:_______第一条:货物描述1.1货物名称:_______1.2数量:_______1.3规格:_______1.4质量标准:_______1.5产地:_______第二条:价格与支付2.1货物总价:_______2.2支付方式:_______2.3支付时间:_______第三条:交货与运输3.1交货地点:_______3.2交货时间:_______3.3运输方式:_______3.4运输费用:_______第四条:风险转移货物在交货地点交付给买方或其指定代表后,风险转移给买方。

第五条:包装与标记5.1货物应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包装,确保货物安全无损。

5.2货物应明确标记,以便识别。

第六条:检验与索赔6.1货物到达目的地后,买方有权对货物进行检验。

6.2如发现货物存在质量问题,买方应在收到货物后_______天内向卖方提出索赔。

第七条:不可抗力如因不可抗力事件导致卖方无法履行合同,卖方应及时通知买方,并免除相应责任。

第八条:争议解决本合同的解释、适用和履行均应适用_______国法律。

如发生争议,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应提交_______国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第九条:附加条款9.1如双方同意对合同进行变更,应以书面形式签订变更协议,并作为本合同的附件。

9.2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可另行签订补充协议,并作为本合同的附件。

第十条:合同的生效与终止10.1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10.2本合同在履行完毕或双方协商一致解除时终止。

附件:1.货物详细规格和质量标准2.支付方式和时间3.交货和运输条款4.争议解决条款卖方(盖章):_______买方(盖章):_______签订日期: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本合同更广泛的场景,特设场景及条款==这个合同是关于国际贸易的,就是咱们中国人和外国人做生意,买卖东西的一个合同。

国际外贸法律案例分析题(3篇)

国际外贸法律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甲公司(以下简称“甲方”)是一家位于中国的出口商,主要从事机械设备出口业务。

乙公司(以下简称“乙方”)是一家位于美国的进口商,主要从事基础设施建设。

2018年,甲乙双方签订了一份机械设备出口合同,合同金额为100万美元。

合同约定,甲方负责将机械设备出口至乙方,乙方在收到货物后30日内支付货款。

合同中还明确了交货时间、质量标准、运输方式等条款。

二、案例经过1. 交货时间:根据合同约定,甲方应在2019年1月31日前将货物运至乙方指定的港口。

然而,由于生产过程中出现了质量问题,甲方未能按时完成生产,导致交货时间推迟至2019年2月15日。

2. 质量问题:在货物到达乙方后,乙方发现部分机械设备存在质量问题,经检验,不合格率达到10%。

乙方认为甲方提供的货物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要求甲方承担相应的责任。

3. 货款支付:由于货物存在质量问题,乙方拒绝支付货款。

甲方与乙方多次协商,但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乙方遂向美国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方承担违约责任。

三、案例分析1. 违约认定根据合同约定,甲方应在2019年1月31日前将货物运至乙方指定的港口,但实际交货时间为2019年2月15日,超过了合同约定的交货时间,构成违约。

关于质量问题,乙方提供的检验报告显示,不合格率达到10%,超过了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

因此,甲方提供的货物存在质量问题,也构成违约。

2. 违约责任(1)甲方应承担的违约责任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46条规定,卖方应保证其交付的货物与合同相符。

在本案中,甲方提供的货物存在质量问题,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应承担违约责任。

(2)乙方应承担的违约责任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50条规定,买方应在合理时间内检验货物,并在发现货物与合同不符时,及时通知卖方。

在本案中,乙方在货物到达后及时进行了检验,并在发现质量问题后及时通知了甲方,履行了相应的义务。

3. 救济措施(1)甲方可以采取的措施① 修复货物:甲方可以对存在质量问题的货物进行修复,以达到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

国际贸易法律案例分析(3篇)

国际贸易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0年,我国某公司与某外国公司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合同约定某外国公司向我国某公司购买一批货物,总价为100万美元。

合同中明确规定了货物的质量、数量、交货时间、支付方式等条款。

然而,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双方因货物质量、支付方式等问题产生纠纷。

二、案情分析1. 货物质量问题在货物交付过程中,我国某公司发现某外国公司收到的货物存在质量问题。

经检验,该批货物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

我国某公司要求某外国公司承担退货责任,但某外国公司以货物质量符合当地市场标准为由拒绝退货。

(1)合同约定质量标准根据合同约定,货物质量应符合国际标准ISO 9001:2008。

我国某公司提交的检验报告显示,该批货物不符合该标准。

(2)当地市场标准某外国公司提出,货物符合当地市场标准,但未提供相关证明。

根据国际贸易惯例,货物质量应以合同约定为准,而非当地市场标准。

2. 支付方式问题合同约定,某外国公司应在货物交付后30日内支付货款。

然而,在货物交付后,某外国公司以各种理由拖延支付。

我国某公司多次催款无果,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1)合同约定支付方式根据合同约定,某外国公司应在货物交付后30日内支付货款。

某外国公司未按约定支付,已构成违约。

(2)违约责任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53条规定,卖方未按约定支付货款,买方有权要求损害赔偿。

三、案例分析结论1. 货物质量问题根据合同约定,货物质量应符合国际标准ISO 9001:2008。

某外国公司收到的货物不符合该标准,我国某公司有权要求退货。

鉴于某外国公司未提供相关证明,法院应支持我国某公司的诉讼请求。

2. 支付方式问题某外国公司未按约定支付货款,已构成违约。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53条规定,我国某公司有权要求损害赔偿。

法院应支持我国某公司的诉讼请求。

四、法律依据1.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五、案例分析总结本案涉及国际贸易法律纠纷,主要涉及货物质量和支付方式两个问题。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案例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案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案例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案例案例背景:甲公司是中国一家进口贸易公司,拥有丰富的贸易阅历和资源。

乙公司是欧洲一家制造业公司,专注于生产高品质的机械设备。

甲公司了解到乙公司生产的某种特殊机械设备,很适合中国市场的需求,于是打算与乙公司进行货物买卖合作。

案例概述:依据协商,甲公司打算以选购商身份购买乙公司的机械设备,并在中国市场进行销售。

双方就货物买卖合同的具体条款、价格、交货期等进行了具体的商谈和协商,并最终达成全都意见。

合同条款:1. 买卖双方:甲公司作为买方,乙公司作为卖方。

2. 商品描述:乙公司供应的机械设备,包括设备的规格、数量、质量标准等具体信息。

3. 价格条款:双方商定对机械设备的单价、交货价格、货币单位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并规定了付款方式和付款期限。

4. 交货期:双方商定乙公司将在合同签署后30天内交付机械设备,甲公司接收货物的地点为中国广州港口。

5. 包装和装运:乙公司将负责合理包装和装运机械设备,确保设备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

6. 样品和检验:乙公司同意在交货前向甲公司供应一台样品,甲公司将有权对样品进行检验,确保设备符合质量标准。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7. 质量保证:乙公司保证供应的机械设备符合国际质量标准,并保证设备在合理使用状况下的质量问题在一年内予以修理或更换。

8. 不行抗力:如因不行抗力大事影响到交货或履行合同的任何一方,双方同意在合理的时间内实行合理措施进行协商解决。

9. 争议解决:双方同意任何与本合同有关的争议应提交至国际商事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并接受仲裁结果的约束。

案例分析:本案例涉及到国际贸易中的货物买卖合同,双方在协商中达成了全都意见并签署了合同。

合同中明确规定了买卖双方、商品描述、价格条款、交货期、包装和装运、样品和检验、质量保证、不行抗力等方面的条款,保障了双方的合法权益。

合同中对商品描述进行了具体规定,确保了买方能够清楚了解所购买的产品的规格、数量和质量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合同描述货物的有关条款及案例分析——商品的品名,质量、数量、包装条款一、合同中的品名、品质条款品名:区别于其他商品的称呼或概念案例分析1、广东省新会县历来盛产桔子,并形成了一种优质品种,称为新会柑。

新会柑品质上乘,一直享誉东南亚地区。

新会县出口公司曾与某港商订立了一项向香港出口大宗柑皮的合同,合同的品质条款仅规定:“新会种柑皮”,货物交收后,港商提出异议,称这柑皮不是新会县当地出产的,因为他已派人调查了全县所有产地,即使用全县生产的所有柑子也无法剥出这么多皮。

我方出口公司解释说,合同仅规定“新会种柑皮”,只要是新会“品种”的柑皮就符合合同规定。

对方认为,合同规定“新会种柑皮”必须是在新会县当地“种”植的柑皮才符合合同要求,双方各持己见,最终,中方为维持双方业务关系赔偿港商了结此案。

质疑:我方处理是否得当?分析:订立合同时的品质条款应尽量做到准确与严密,过分笼统造成对合同不同理解而引起纠纷。

按照长期的业务习惯来说“新会种柑皮”表示新会品质柑皮,一般泛指新会县及其附近县市一带生长的该风味的柑子,不一定是特指新会县种植的柑子。

品质条款1、品质的重要性及其对品质的要求2、表示品质的方法(1)以实物表示商品的品质看货成交凭样品买卖。

(Sale by Sample) 凭卖方样品买卖(Sale by Seller's Sample)。

凭买方样品买卖(Sale by Buyer's sample)对等样品(Counter Sample),(Confirming Sample)。

关于"品质与样品大致相同"(Quality shall be about equal to the Sample)"品质与样品近似"(Quality is nearly same the Sample)。

"仅供参考(for reference only)"(2)以说明表示商品品质A、凭规格买卖(Sale by Specification)B、凭等级买卖(Sale by Grade)Chinese Green Tea Special Chunmee Grade 1C、凭标准买卖(Sale by Standard)企业标准----指一个企业范围内所制定的标准。

团体标准----指由团体或学会等所制定的标准。

如美国材料试验学会(ASTM)标准,美国保险商试验室(UL)安全标准。

国家标准----指由国家制定的标准,如美国国家标准(ANSI),日本国家标准(JIS)。

区域标准----指由区域标准化组织,如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等制定的标准。

国际标准----指由国际性机构制定的标准,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所制定的标准等D、凭说明书买卖(Sale by Illustration)凭说明书买卖方法除要求所交货物必须符合说明书所规定的各项指标外,往往还订有品质保证条款和技术服务条款。

E、凭商标或牌号买卖(Sale by Trade Mark and Brand)商标是生产者或商号用来识别它所生产或出售商品的标志。

它可以由一个或几个具有特色的单词、字母、数字、图形或图片等组成。

牌号是指工商企业给其制造或销售的产品所冠的名称,以便与其他企业的同类产品区别开来。

在国际市场上,一些名牌商品的品质比较稳定,并且在市场上已树立了良好的信誉,买卖双方在交易时,就采用这些商品的商标或牌号来表示其品质F、凭产地名称买卖(Sale by Name of Origin)在国际贸易中,有些农副土特产品因生产地区的自然条件、传统的加工工艺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品质方面具有其他地区产品所不具备的独特风格或特色,对于这部分产品,习惯上以产地的名称来说明其品质要求。

如:祁门红茶、良乡板栗、龙口粉丝、天津红小豆等。

案例2、我国某出口公司向德国出口大麻一批,合同中的品质条款如下:含水(最高):15%含杂质(最高):3%在谈判过程中,我方曾向买方寄送样品,订约后又电告对方成交货物与样品相似。

结果货到德国后经检验,虽然品质达到合同规定的规格要求,但是,买方拿出货物的品质规格比样品低7%的检验报告,要求我方赔偿600英镑。

我方出口公司陈述说,这笔交易在交货时商品是经过挑选的,因该商品系农产品,不可能做到与样品完全相符,但不至于比样品低7%。

由于我方已将留存的样品丢失,对自己的陈述无法证明,我仲裁机构难以处理,最后只好赔付。

质疑:1、此交易是按什么买卖?2、我方错误何在?分析:1、签合同前按规格买卖,后我方寄样品,变成按样品买卖。

2、错在不该寄样品给对方,在能按规格交易时就按规格交易,当为了达成交易或宣传产品时才寄样品。

在寄样时要注明(for reference sample),并注明有效期。

另外当寄样后要保留样品,在有效期内不能丢失样品。

在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必须确定合同中的数量条件,否则不能构成合同。

一般在合同该条款中应该规定:具体的数量、计量单位、计量方法等计量单位:公制、英制、美制、国际单位制二、合同中的数量条款1、计量单位目前,国际上度量衡制度主要有:国际单位制(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公制又称米制(The Metric System)、英制(The British System)、美制(The U.S.System)等。

我国的基本计量制度是米制,今后发展方向是逐步采用国际单位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节、天)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国际贸易中通常使用的计量单位有以下几类:按重量(Weight)计算。

按个数(Number)计算。

按长度(Length)计算。

按面积(Area)计算。

按体积(Volume)计算。

按容积(Capacity)计算。

2、计量方法计算重量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毛重(Gross Weight)。

净重(Net Weight)。

公量(Conditioned Weight)。

理论重量(Theoretical weight)。

法定重量(Legal Weight) 实物净重(Net Weight)。

3、合同中的数量条款合同中的数量条款(Quantity Clause)是买卖双方交接货物和处理争议的根据,在买卖合同的数量条款中,一般需订明数量和计量单位,以重量计量的,还须明确计量的办法。

为了订好数量条款,在交易磋商和签订合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正确掌握进出口商品的数量(2)数量条款应具体明确(3)合理地规定数量机动幅度5000 M/T,with 5% more or less at seller’s option. 数量机动幅度的大小要适当数量机动幅度的选择权要合理数量机动幅度部分计价应公平有关数量的国际惯例(UCP500)案例:1、我方某进出口公司与德国某贸易公司订立一份出口合同,CIF条件出口500吨大豆,双线新麻袋包装,每袋50千克,价格为每吨200美元CIF热那亚。

我方交单收款后,买方来电称:你公司所交货物扣除皮重后,不足500吨,现要求你方退回因短量而多收的货款。

问:对方的要求是否合理?对方要求是合理的。

分析:按照国际惯例,合同中未规定商品重量计算方法时,应按照净重计算。

因此,对于以重量计量的低值商品,可在合同数量条款中规定“以毛作净”2、甲、乙订立一份合同,甲出售200箱番茄酱罐头给乙,合同规定:每箱24罐*100克。

即每箱装24罐,每罐100克。

但卖方甲在出货时装了200箱,每箱24罐,每罐200克。

货物的重量比合同多了一倍,但买方乙拒绝收货,并主张撤销合同。

问:在该情况下,买方乙有该权利吗?为什么?按本案例情况,买方乙有拒绝收货并撤销合同的权利。

分析:1、违反品质条款。

属于重大违反合同,也就是违反要件。

2、扰乱买方商业计划。

可能造成无法适应市场、消费者爱好习惯等。

3、违反买方当局规定。

如有进口许可证时买方会被当局认为报少进多、偷漏关税等违法行为。

会造成严重损失。

三、合同中的包装条款1、包装的意义:商品生产的继续,为各方面提供了方便,对外竞销的重要手段,有利于顺利的履行合同。

2、运输包装运输包装的标志运输标志(Shipping Mark)指示性标志(Indication Mark)警告性标志(Warning Mark)3、中性包装、定牌和无牌(1)中性包装。

(2)定牌。

(3)无牌。

4、包装条款包装条款也称包装条件,它主要规定货物的包装方式,包装材料、包装规格、包装费用和运输标志等。

5、制定包装条款时应注意:(1)考虑商品的特性和运输方式的要求。

(2)包装的规定应具体明确。

(3)明确包装费用由谁负担。

案例:某公司出口自行车800辆。

合同规定用木箱包装,信用证亦规定:PACKED IN WOODEN CASE 。

我公司对三个字母的含义并不清楚,亦未引起注意,因此仍按平时习惯将自行车半拆卸后装入木箱,并在发票及其他有关单证上照样打上。

结果货到目的港被海关罚款,买方因此向我方索赔。

为什么?分析:是(COMPLETE KNOCK DOWN)缩写,意为:全部拆成散装。

另外还有KNOCK DOWN)意为:部分拆开,也称半拆卸。

本案例出口方未准确理解此缩写含义即装船,违反信用证要求,造成进口国海关罚款,是应该赔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