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学校体育学复习题
学校体育学考试题
![学校体育学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11e0cba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32.png)
学校体育学考试题一、选择题1. 体育学的定义是:A. 研究体育现象和规律的学科B. 进行体育锻炼和竞技的运动项目C. 进行体育教学和指导的专业D. 进行体育赛事组织和管理的机构2. 以下哪一项属于体育学的内容之一?A. 物理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B. 大众健身和社区体育C. 运动训练与生理调节D. 体育伦理与职业道德3. 以下哪个学科与体育学关联最密切?A. 生物学B. 心理学C. 历史学D. 地理学4. 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A. 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B.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C. 发展学生的体育潜力D. 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5. 体育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是:A. 统一评价标准B. 等级评价制度C. 多元化评价方式D. 成绩与名次取舍二、简答题1. 请简述体育学的研究内容和目标。
2. 体育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3. 体育教学中如何合理进行评价与考核?4.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能面临的问题有哪些?如何应对?5. 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三、论述题体育学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身体健康还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体育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就体育学的发展与应用进行论述,以下是一些观点供参考:1. 体育学的发展体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发展与时代和社会的变革紧密相关。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健康意识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催促了体育学的发展。
体育学通过研究运动的规律、训练方法和保健知识,为人们提供了科学的健身指导。
2. 体育学的应用体育学的应用广泛存在于教育、训练、竞技和健康管理等领域。
在教育方面,体育学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训练和竞技方面,体育学通过研究运动技能和战术策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在健康管理方面,体育学为人们提供身体锻炼的建议和方法,帮助人们保持健康。
3. 体育学的挑战与机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体育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学校体育学期末重点复习题
![学校体育学期末重点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ab3b583f78a6529647d53d4.png)
学校体育学期末重点复习题学校体育学一.名词解释1.学校体育:在以学校教育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体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体育与健康课程: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强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3.课外体育活动:学校在课余时间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以健身、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单位,以满足广大学生多种身心需要为目的,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的体育锻炼活动。
4.课余体育训练: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某项运动的技术和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5.课余体育竞赛: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以运动项目、游戏活动、身体练习为内容,根据正规的,简化的或自定的规则进行的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和心理的相互比赛。
6.学校体育目标:在一定活动空间和时期内学校体育事件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7.体育课程实施:根据体育课程标准参照所选教科书,结合体育教师、学生、教学条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践显现体育课程本质、体现体育课程价值、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过程。
8.体育学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与运动技术,形成运动技能以及良好的运动和生活习惯,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个性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得体育运动经验、提高体育素质、规范和改善体育运动行为的过程。
9.体育学习策略:指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特定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果,而主动采取的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程序、方法和技能,。
10.体育课程资源:体育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体育课程与教学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11.课外体育活动:在体育课程之外,以健身、保健、娱乐为目的的课外体育活动(锻炼),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目的的课余体育训练。
学校体育学试题集(相当全)
![学校体育学试题集(相当全)](https://img.taocdn.com/s3/m/29da6ff7e87101f69f319595.png)
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1.体育2.大众体育3.竞技体育4."六艺"(西周)5."六经"二填空:(每空0.5)1."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年2.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至今不足()年3.现代体育是由()()()所构成4.全面发展的教育离不开()5.()和()是体育的本己目标6.学校体育是()的重要组成部分7.以健身.娱乐等为主要目标的体育被称为()8.在中国,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9.我国西周时期有了以()()()()()()为主体的学校教育内容10."六艺"中的()和()可以被看成是我国学校体育的萌芽11.汉代董仲舒用以取代"六艺"的"六经"包括()()()()()()12.()年公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草案>把"体操科"改为()13.<体育之研究>的作者是()14.新中国实施全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最早年份是()15.新中国成立至今,共进行了()次"千名优秀体育教师"的评选活动和()次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查研究16.邓小平所提出的教育的三个面向是()()()17.体育教学中的"三基"是指()()()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1."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2.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的历史不足()A:50年B:100年C:150年D:200年3.以“三基”为基本内容的体育被称为()A:大众体育B:竞技体育C:学校体育D:终生体育4.国民体育的基础是()A:大众体育B:竞技体育C:学校体育D:终生体育5.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A:礼乐B书数C:诗易D:射御6.“武举制”最草产生于中国的()A:秦B:汉C:唐D:宋7.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8.“武学"最早出现于中国的()A:唐B;宋C:元D:明9.中国清朝可被称为“体育家”的是()A:乾隆B:康有为C:梁启超D:颜元10.“体育科"最早出现于()A:1903 B:1913 C:1923 D:193311.《体育之研究》一文的作者是()A:周恩来B;毛泽东C:恽代英D:颜元12.中央(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A:1950 B:1956 C:1957 D:195813.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 A:1955 B:1956 C:1957 D:195814.《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的颁布年份是()A:1977 B:1978 C:1979 D:198015.《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颁发于() A:1990 B:1991 C:1992 D:199516.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场外性B:竞技性C:技术性D:基础性四.双项选择(每小题1分,答错扣0。
《学校体育学》试题(共36页)
![《学校体育学》试题(共36页)](https://img.taocdn.com/s3/m/cbad3daf804d2b160a4ec073.png)
《学校体育学》试题[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篇一:学校体育学试题集11.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科学,是培养各级体育师资、组织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2.体育教师: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培养体魄健壮的建设者和保卫者的园丁,是青年人健美的设计师。
3.教材体系:指以教学目标和任务为核心,遵循教材选编原则,将经过选择的各种教材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要求组合成统一整体。
4.定性评价:指对体育课中的各项评定内容,根据评价者的经验,从理论上对课的质量作出分析与评价。
5.竞技状态:指运动员达到优异成绩时所处的最佳准备状态。
6.体育教学:是以体育课程内容为中介,以学生身体实际参与为特征的师生双边活动7.教学常规:是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遵守的、保证体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一系列的基本要求8.重复练习法:是指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学生反复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9.课的密度:指在体育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10.教材比重:指各类教材的教学时数之比11.练习密度:学生全课练习的总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百分比。
12.体育课的结构:构成一节课的几个部分以及部分的几个教学内容,组织教法和时间分配等13.技术细节:在不破坏技术环节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细微的技术结构14.课的结构:是指构成一节课的几个部分和各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安排顺序,组织教法以及时间分配等15.运动负荷:指学生在课中做练习时身体所承受的生理负担。
16.淘汰赛:指逐渐淘汰成绩差的队或个人最后比出优胜者的方法。
17.综合密度:指一节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时间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
18.体育: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为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丰富文化生活,提高运动技术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的社会现象。
19.语言法:是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音指导学生的一种方法20.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
学校体育学复习题(相当全)
![学校体育学复习题(相当全)](https://img.taocdn.com/s3/m/9141a00af12d2af90242e6c1.png)
一、名词解释1学校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教育知识、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
2大众传播媒介:指的是由一些机构和技术所构成的专业化群体,凭借这些机构和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向为数众多、各不相同而又分布广泛的受众传播符号的内容3学校体育目标: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4体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各种内外因素和条件的总和5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校结果和目标6体育教学中交往:是师生在体育教学环境中,以特定的符号系统为中介,为传递体育知识的技能、沟通情感及交换意见而发生的直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活动7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不同层次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8体育教学过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师与学生等教学组成要素相互作用而发展的教学活动的行程。
9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根据某次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场地器材等教学实际情况,针对体育课题教学活动而进行的教学设计10体育课密度:它是指在体育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11教学评价:是一种中观评价和微观的教育评价,它是依据一点的教学目标和标准,对学会的学和教师的教进行系统的调查,并评价其价值和优缺点以求改进的过程。
12课余体育锻炼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多种体育手段,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愉悦身心为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13大学竞技体育是指大学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大学招收有一定体育特长和爱好的学生运动员,通过提高学生运动员的竞技运动水平,主要以参加国内外大学的竞技体育比赛,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过程二、填空1、1903年,没落的清政府为了维护其遥遥欲坠的封建政权,在推进“新政”的过程中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该章程规定各级各类学堂中设立体操课,小学堂每周3学时,中学堂每周2学时,高等学堂每周3学时。
学校体育学复习题
![学校体育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73c9f8a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f.png)
学校体育学复习题第一章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一填空题1、现代体育的雏形在中世纪后期已初现端倪;其中“骑士七艺”的内容与形式与现代体育相似;包括骑马、游泳、投枪、击剑、狩猎、下棋和吟诗..2、夸美纽斯是推动学校体育发展成为课程的先驱者;他确立了学年与班级教学制度;并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3、近代学校体育的开端的标志是由德国的德绍学校开设的体育教育;包括跑步、跳高、攀登、平衡、负重等闻名于世的学校体育课程;史称德绍五项4、裴斯泰洛奇是19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是体育课程臻于成熟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创立了和谐发展教育和要素教育理论..5 学校体育科学化最为明显的标志;是专门培养体育师资的体育师范学校的出现..二简答题1、简述主智主义体育理论的特点答:注重体育过程中精神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注重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掌握;注重教师和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课程结构由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组成;在教学原则上采用凯洛夫的五大教学原则即直观性、学生自觉性与积极性、巩固性、系统性和连贯性、通俗性与可接受性等..2、简述21世纪体育课程的新特征答:1图突破学科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体育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传授;强调学生体育兴趣和体育实践能力的形成;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2强调学生体育认知经验的重要性;关注学生体育经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健康状况的变化;而不仅仅是知识、技能和体质目标的达成;努力改变传统体育课程过于重视运动技能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3构建弹性化的课程内容结构;以适应多元化的体育需求;..4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学习评价改革;改变传统课程评价中过分强调运动成绩;过于注重甄别功能的倾向..5强调课程的分级管理和教师在体育额课程建设与实施中的作用..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名词解释1、社会适应能力:又称社会健康..之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人际关心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二、填空题1、学生心理发展是学生个体心理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主要包括学生的认知发展、情感与意志发展和个性发展三个方面..三、简答题1、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答:1促进智力和能力发展;2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3有助于情感的发展;4锻炼意志好;增强进取心;5培养与形成健康的个性..2、学校体育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答:1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交往能力;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即抵抗挫折的能力3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规范及协作精神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第三章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一、名词解释1、学校体育: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2、学校体育目标:是指在一定活动空间和时期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学校体育目的的具体化..二、填空题1运动教育的构成要素包括体育与健康课程、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和课余体育竞赛..2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的结构:学校体育目的、学校体育目标、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课外体育活动目标、课余运动竞赛目标、课余运动训练目标.. 2制定学校体育目标的四种取向: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表现型目标取向三、简答题1、学校体育目标和目的的特征答:1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终结性、2不同指向的方向性3激励进取的前瞻性4具有一定的曲折性..第四章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与编制一、名词解释1体育课程设计:体育课程设计工作者根据学校教育和体育目标制定体育课程目标、设计体育课程方案、制定体育课程标准的过程2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与颁布的对学生在体育与健康素养方面所应达到水平的基本文件;它体现了国家队不同学段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周四hi、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二、填空题1、认知分为概念认知、感觉认知和运动认知;体育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运动认知..2体育课程的特点1运动认知性课程2生活教育课程3情意类课程4综合性课程3体育课程的生物学基础1人体生理机能适应性规律2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3体能发展的适应规律三、简答题1、体育课要做热身运动的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答::在运动过程中;人体的机能活动能力是逐步进入工作状态的;有逐步上升;达到一定高度;最后逐步下降的阶段性特征..上体育课做热身运动目的是克服人体的物理惰性和生理惰性..通过热身运动可以给肌肉预热、促进血液重新分配;克服肌肉自身的粘稠度和阻力;以克服物理惰性..通过热身运动可以改善人体内部的新陈代谢水平逐步提高机体内部的能量供应;适应运动负荷的逐步提高以克服生理惰性..2、简述人体生理机能适应性规律答: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是根据生理学新陈代谢规律提出的..当身体承受运动负荷时;体内异化作用加强能量储备下降;身体进入工作阶段;当身体休息和调整之时体内的同化作用加强;能量储备上升;进入相对恢复阶段;当进一步经过调整和休息之时体内的能量超过原来水平;进入超量恢复阶段..3、体育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答:1健康第一的理念;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3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4激发运动兴趣、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第五章体育课程的实施填空题1从体育课程实施内部看;包括体育课程采用;体育课程调适和体育课程应用三个环节..2体育课程实施的取向有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创生取向..第六章体育教学一、名词解释1体育教学:是在学生和体育教师的共同参与下;有目的、有计划的体育认知、身体练习、情感和交往活动..2、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采取的教和学方式的总称..3、自主学习法:是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在体育教师指导下;薛恒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定目标、选择内容、规划学习步骤;完成学习目标的体育学习模式..4、教案:也叫课时计划;是体育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所设计出的教学基本结构和过程的书面表达形式..二、填空题1、体育教学内容的特点包括身体运动性、健身性、娱乐性和非阶梯性..2、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要求:基础性、实用性、兴趣性和科学性..3、新课程标准将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学习领域..4常用的体育教学方法有语言法、直观法、完整与分解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游戏与竞赛法..5、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包括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以及健康行为的评价等..6体育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有体育教学目标、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的条件等..7探究式教学步骤包括提出问题、分组讨论、验证方案、评价与提高..8现代体育教学方法包括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发现学习法、合作学习法以及领会学习法..9、体育学习评价方法实施应注意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三、简答题1、制定体育教学目标应注意事项答:1与体育课程目标相关2有教育价值3目标描述要准确4充分考虑学生实际5找到学生与内容的结合点6合理的目标分类..2、简述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过程答:1用教育的观点审视现有的体育素材2根据体育教学的目标对体育运动进行整合3选择运动项目4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有效的运动项目5可行性分析..3运用游戏法应注意的事项答:1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活动内容与形式;采取相应的规则和要求;在教育学生遵守规则的同时;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认真做好裁判的评判工作;要客观公正评价游戏的结果;包括胜负;以及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4、探究式学习法的注意事项答:1合理设置问题;要考虑学生的基础与学习内容的特点;要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2鼓励学生积极探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大胆创新;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应给与应有的包容与理解3充分发挥小组的集体智慧4注意运动技能学习的特点;解决学生会不会的问题;同时注意安全..5、编写体育课教案应考虑的问题答:1确定课的目标2根据单元计划的安排选定教学内容3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步骤4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组织及措施5对课中各种活动的时间进行恰当的安排和分配6教案力求简洁明了..6、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理念答:1内容的全面性和可选择性2评价方法的选择上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3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4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第七章体育课程学习与指导一、名词解释1、体育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特定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果而主动采取的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程序、方法和技能..二、填空题1、体育学习的元认知策略包括心理激活策略、制定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2、体育学习的认知策略包括选择性注意策略、复述策略、练习策略和精细加工策略..3、体育学习策略构成体育学习的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运动技能形成策略、体育学习的资源管理策略..4、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包括认知与定向阶段、联系形成阶段和自动化熟练阶段..三简答题1、运动技能形成后不易遗忘的主要原因答:第一运动技能是经过大量练习之后获得的..第二连续性的运动技能不易遗忘..第三运动技能保持主要依靠小脑和脑低级中枢;比大脑可能有更大的保持动作痕迹的能量..2、如何进行体育学习策略的指导答:1强化体育教师对体育学习策略指导的意识;提高指导能力2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策略进行体育学习和运用的兴趣3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体育学习方法4为学生提供灵活运用体育学习方法的机会和条件5加强对学生进行元认知训练;提高学生的元认知的能力和水平6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四、论述题1、论述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和基本要求P28-292、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和基本要求P31——34。
(完整版)346体育综合
![(完整版)346体育综合](https://img.taocdn.com/s3/m/5a816c73910ef12d2af9e794.png)
学校体育学(真题)一简答题1.简述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依据。
答:(1)社会需要(2)发展学生身心需要(3)学校体育的功能(4)国情条件2.什么是体育教学?体育教学有哪些特点?答:体育教学就是在体育目标的制约下,将教师设计的体育教学内容,通过教学策略,内化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体系中,转化为预期的学生行为,从而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过程。
特点:(1)教学目标的多元性(2)教学活动的复杂性(3)身心互动的统一性(4)内容编制的制约性3.什么是分组轮换?分组轮换有什么优点和缺点?答:分组轮换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体育教师的指导和小组长的协助下,各组同学先分别学习不同性质的内容,到规定时间相互轮换学习内容的方法。
优点:在场地器材不足,班级容量大的情况下,可使学生获得较多的练习机会,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
缺点:教师不宜全面照顾和指导学生,也不利于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顺序和运动负荷。
4.规范的体育教学目标包括哪些要素?请根据这些要素设计一项体育教学目标。
答:体育教学目标是在一定的时期内,体育教学所要达到的预期标准或结果。
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是评价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5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情境或条件,行为主题,行为水平。
二论述题1.结合体育教师专业理论论述体育教师的职责和条件。
答:职责(1)不断提高职业素养(2)认真上好体育课(3)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4)积极参与社会体育活动(5)努力开展学校体育教研活动条件(1)高尚的道德品质(2)宽厚的理论基础与广博知识(3)良好的专项技能技术(4)先进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5)全面的专业工作能力(6)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强健的体魄2.什么是说课?请选择自己熟悉的项目为教学内容准备一份说课稿。
答:说课是体育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教师或其他听众,阐述自己的教学构思及其设计过程。
挺身式跳远简洁说课(P130)运动训练学一简答1.现代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特点有哪些?答:(1)训练目标的专一性和实现途径的多样性(2)竞技能力机构的整体性和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3)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和组织实施的阶段性(4)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和劣变性(5)训练调控的必须性及应变性(6)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2.什么是有运动成绩,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有哪些?答: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运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
学校体育学
![学校体育学](https://img.taocdn.com/s3/m/9a6a446548d7c1c708a14517.png)
基本要求:
深入了解学生的一般情况和个体特点。
面向全体,兼顾两头。
从客观条件的实际出发。
身心全面发展原则:
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安排要全面多样,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依据: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和人体是在大脑平层统一调节下的完整统一的有机体。
15、语言法: 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作为基准,然后把各个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进而确定其在这个集团中所处的相对位置。
16、体育课:指的是一节体育课的基本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安排的顺序与时间分配等。是体育课的基本要素有序结合的形式。
17:体育课负荷:生理负荷 身体负荷
29、体能的组成部分: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两部分
30、发展体能的原则:全面性原则 适量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健康性原则
31、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的教授方法:讲授法 谈话法 演讲法 讲练法.
32、运动技能的基本教授方法: 语言法 直观法 分解法 预防与纠正错误动作法 游戏与竞赛法。
13、体育教材的排列方式;
直线排列 螺旋排列 混合排
14、体育教学手段的分类;
按教学手段的时代性特征划分:传统型和现代型。
按教学实践中运用的经常性特征划分:常规型合专门型。按各种手段作用于人的感官不同划
分:视觉型、听觉型、视听型和综合型。
16、循环法的分类:流水式 分组轮换式
17、分解法的分类:单纯分解法 递进分解法 顺进分解法 逆进分解法
依据:认识事物的规律;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
基本要求:提高教师素质。
制定教学文件。
学校体育学复习题(相当全)[1]
![学校体育学复习题(相当全)[1]](https://img.taocdn.com/s3/m/bd93253710661ed9ad51f3ba.png)
一、名词解释1学校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教育知识、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
2大众传播媒介:指的是由一些机构和技术所构成的专业化群体,凭借这些机构和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向为数众多、各不相同而又分布广泛的受众传播符号的内容3学校体育目标: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4体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各种内外因素和条件的总和5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校结果和目标6体育教学中交往:是师生在体育教学环境中,以特定的符号系统为中介,为传递体育知识的技能、沟通情感及交换意见而发生的直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活动7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不同层次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8体育教学过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师与学生等教学组成要素相互作用而发展的教学活动的行程。
9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根据某次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场地器材等教学实际情况,针对体育课题教学活动而进行的教学设计10体育课密度:它是指在体育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11教学评价:是一种中观评价和微观的教育评价,它是依据一点的教学目标和标准,对学会的学和教师的教进行系统的调查,并评价其价值和优缺点以求改进的过程。
12课余体育锻炼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多种体育手段,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愉悦身心为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13大学竞技体育是指大学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大学招收有一定体育特长和爱好的学生运动员,通过提高学生运动员的竞技运动水平,主要以参加国内外大学的竞技体育比赛,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过程二、填空1、1903年,没落的清政府为了维护其遥遥欲坠的封建政权,在推进“新政”的过程中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该章程规定各级各类学堂中设立体操课,小学堂每周3学时,中学堂每周2学时,高等学堂每周3学时。
2023年体育教师考试《学校体育学》考试题含答案
![2023年体育教师考试《学校体育学》考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cffd5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40.png)
2023年体育教师考试《学校体育学》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内容是()A、身体练习B、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C、增进学生健康D、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正确答案:B2.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方法多样,根据评价时间为可分为()A、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B、定性评价、定量评价C、绝对评价、相对评价D、自我评价、外部评价正确答案:A3.任何动作都可以分为4个主要元素:身体意识、空间意识、效果、关系。
其中,效果是指:()A、身体哪个部位移动B、身体往何处移动C、有什么关系存在D、身体怎样移动正确答案:D4.()是指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以及相关机构和社会体育组织制定并在学校实施的较固定的各种制度和办法的总称。
A、学校体育制度B、学校体育目标C、学校体育方法D、学校体育评价正确答案:A5.基础教育()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与颁发的对学生在体育与健康素养方面所应达到水平的基本文件,体现了国家对不同学段学生在体育与健康知识、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要求A、《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B、《学生体质健康检测评价办法》C、《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D、《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正确答案:C6.()是反应体育教师教学的最直接指标之一,在体育教师教学评价中处于核心地位。
A、教育科研能力B、教学实践能力C、职业道德D、课堂教学效果正确答案:D7.任何动作都可以分为4个主要元素:身体意识、空间意识、效果、关系。
其中,身体意识是指:()A、身体哪个部位移动B、身体往何处移动C、有什么关系存在D、身体怎样移动正确答案:A8.()是指学生学习活动预期应达到的标准和在体育教学的实际情景中产生的结果。
A、体育教学目标B、体育教学方法C、体育教学过程D、体育教学评价正确答案:A9.()的目的是使学生形成对新动作的练习方法、技战术等的正确概念与表象,并初步掌握。
A、新授课B、复习课C、考核课D、综合课正确答案:A10.()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学校体育学考试题
![学校体育学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f48ab6f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14.png)
学校体育学考试题一、选择题1. 体育是指()。
A. 跑步B. 游泳C. 打篮球D. 以上都是2. 体育锻炼有助于()。
A. 提高免疫力B. 塑造健康体魄C. 改善睡眠质量D. 所有选项3. 下列哪项不是体育锻炼的好处?A. 增强心肺功能B. 减轻肥胖C. 提高学习成绩D. 改善心情4. 体育锻炼的最佳时间是在()。
A. 早上B. 中午C. 下午D. 晚上5. 以下哪个动作属于基本的有氧运动?A. 仰卧起坐B. 俯卧撑C. 快走D. 举重二、简答题1. 体育锻炼对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发展有哪些好处?2. 你认为体育运动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应该起到什么作用?为什么?3. 请列举几种你喜欢的体育运动,并简要介绍一下每种运动的特点。
4. 体育锻炼对于保持健康有多重要?你平时有哪些体育锻炼的习惯?5. 你觉得学校应该如何促进学生进行体育运动?三、计算题1. 如果小明每天早晨跑步30分钟,中午打乒乓球1小时,晚上游泳45分钟,一周总共锻炼了多长时间?2. 体育课上,学校每个班级都要选出田径运动代表队参加校际比赛,如果一个班级有30名学生,每个代表队有选手5名,那么一个班级最多能有几支代表队参加比赛?3. 请计算一下:如果每次跑步后小红的心跳数降低了20%,那么在跑步前的心跳数是100次/分钟,跑步后小红的心跳数是多少次/分钟?四、综合题假设你是学校的体育委员,校长要求你组织一个体育运动周活动。
请你谈谈你会如何安排这个活动,包括活动的目的、内容、形式等方面。
以上就是学校体育学考试题的全部内容,希望同学们能认真思考,严格按要求回答问题。
祝大家考试顺利!。
《学校体育学》题集
![《学校体育学》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c784369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8.png)
《学校体育学》题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学校体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 学校体育教学B. 学校体育管理C. 学校体育活动D. 所有与学校相关的体育活动2.下列哪项不属于学校体育的基本功能?A. 教育功能B. 健身功能C. 娱乐功能D. 政治功能3.“终身体育”理念的核心是:A. 学生在学校期间的体育活动B. 学生毕业后的体育活动C. 贯穿一生的体育活动D. 青少年时期的体育活动4.下列哪项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A. 科学性原则B. 趣味性原则C. 全面性原则D. 所有选项都是5.学校体育课程目标设置的主要依据是:A. 学生的兴趣爱好B. 学校的教学资源C. 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学校的实际情况D. 社会的发展需求6.下列哪项不是学校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A. 科学性原则B. 实用性原则C. 趣味性原则D. 政治性原则7.学校体育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A. 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B. 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C. 改进体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D. 所有选项都是8.下列哪项不是学校体育管理的主要内容?A. 体育教学管理B. 体育设施管理C. 体育经费管理D. 体育赛事管理9.学校体育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主要作用是:A. 提高智力水平B. 培养意志品质C. 增强社交能力D. 所有选项都是10.下列哪项不是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A. 多元化B. 科学化C. 娱乐化D. 政治化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学校体育学是研究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一门学科。
2.学校体育的基本功能包括教育功能、_________和娱乐功能。
3.“终身体育”理念强调体育活动的_________性和_________性。
4.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应遵循_________原则、_________原则和可测性原则。
5.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遵循科学性原则、_________原则和_________原则。
学校体育学复习题
![学校体育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44f6b8383d049649b665861.png)
学校体育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合作学习法是指学生在()或()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学习的形式2.从体育课程实施的内部看,包括体育课程().体育课程().体育课程()于三个环节.4.完整法是指从(),不分部分与段落,()地传授某种动作的方法.5.自主学习的特点1()2()(3)创造性1.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学仍然是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2.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采取的()与()的总称。
5..<<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校体育工作是指体育与健康课.().()和(),是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根本途径.6.动作技能的形成,大致可分为粗略掌握动作阶段()_阶段和()阶段。
7.体育教学目标的内容包括()、()、()。
二.名词解释合作学习法是指体育教学语言法自主学习法课外体育活动体育完整法是指自主学习的特点动作示范体育教学发现式教学法同质分组小班化教学三.问答题我国学校体育的总体目标是什么?什么是动作示范?运用动作示范时应注意什么?常用的讲解方式有哪些?运用时应注意什么?体育课程的特点?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是?体育课程内容选编的基本要求?四.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开始出现于()社会A、奴隶B、封建C、社会主义D、资本主义()2.国民体育的基础是()A、大众体育B、终身体育C、学校体育D、竞技体育()3.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A、礼、乐B、书、数C、诗、书D、射、御()4.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A、1950年B、1956年C、1957年D、1958年()5.文艺复兴以后,第一个倡导“三育”学说的教育家是()A、洛克B、卢梭C、夸美纽斯D、斯宾赛()6.课时计划也称()A、年度计划B、教学进度C、单项计划D、教案()7..语言法主要有讲解,口令与指示,口头评价,( )A.完整法B.口头汇报C.教具运用D.批评教育( )8.( )标志着中国现代体育制度的正式确立A.<<原强>>B.<<大同书>>C.<<新民丛报>> D<<奏定学堂章程>> ( )9.( )是学校体育的对象,又是学校体育的主体A.校长B.老师C.学生D.体育科组长() 10.体育教学中,为显示动作的前后部位可采用()示范。
《学校体育学》试题与答案
![《学校体育学》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1fed3e998fcc22bdd10d14.png)
《学校体育学》试题与答案《学校体育学》试题A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学校体育管理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检查和总结四个基本环节。
2(循环练习法的主要特点是能增大_____和______。
3(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具有______和 _____特点。
4(体育教学应以______为主导______为主体______为主线。
5(体育教学大纲的结构一般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部分构成。
6(选择和安排准备活动的内容应注意____性、_____性和_____性。
7(测定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常采用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方法。
8(按竞赛进行的空间范围~学校运动竞赛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种。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用“?”和“×”表示。
每小题1分~共10分, 1(体育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就是动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
, , 2(人体只有承担合理的运动负荷~才能增强体质。
, , 3(体育课的一般密度应是越大越好。
, ,4(体育教学中~为显示动作的前后部位可采用正面示范。
, ,5(体育课的基础结构是根据人的认识活动规律提出的。
, , 6(运动训练的周期性原则是依据超量恢复的原理提出的。
, , 7(相对力量是指运动员每公斤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量。
, , 8(测定体育课的密度时~通常把教师要求学生跑步捡回器械的时间作为练习时间。
, ,9(技评属于体育课的客观评价标准。
, ,10(重复练习法是在两次练习之间没有严格规定的间歇时间。
,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学校体育管理:2(教材体系:3(运动负荷:4(定性评价:5(预先考核: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确定体育教学内容应遵循哪些原则,2(简述课外体育锻炼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确立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依据和基本要求有哪些, 4(何谓示范法,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选择示范的位置和方向, 5(怎样上好综合课,6(对少年儿童实施耐力训练应注意什么问题, 五、论述题:,共15分,结合当前的教育改革~谈谈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学校体育学》复习题
![《学校体育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7a72827482fb4daa48d4b04.png)
体育教育专业2010级《学校体育学》(上)复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军国民体育. 一种近代体育体系。
以培养国民的忠君、爱国、尚武精神为主旨,以兵士体操为主要内容,是军国民教育的重要手段。
★领域目标.指期望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
课程目标通过各个领域目标的达成而实现。
★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体育教学.是以体育课程内容为中介,以学生身体实际参与为特征的师生双边活动。
★体育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课程实施与生成的各种因素与条件。
★运动技能.是指表现在外部的,以完善合理方式组织起来并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复杂的肢体动作系统。
★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在身体活动中,各器官系统表现出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的机体能力。
★体育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各种途径和措施的总称。
★教学方式.是教学方法的细节或构成部分,其本身不能独立地完成某项教学任务。
★教学手段.是指为提高教学方法效果而采用的各种教学器具和设备。
主要是指教学信息和情感传递的媒介物,以及发展能力的操作物:包括实物、模型和图表等),也有人称为教学辅助手段。
★练习法.是根据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通过身体和思维活动对动作进行反复练习,以达到发展身体和掌握技术、战术的方法。
★诱导性练习.指体育教学中为正确掌握动作技术所采用的过渡性练习,特点是在动作的结构,肌肉的用力顺序和肌体所受的内外刺激等方面与所学动作大体相同,但较简易。
★辅助性练习.指体育教学中为发展某一动作所需要的身体素质练习或为达到活动性休息所采用的练习。
★语言法.是指体育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指导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方法。
体育教学中的语言法的形式有讲解、口令、指示和评价等。
★直观法.是体育教学中通过一定的直观方式,作用于人体感觉器官,引起感知的教学方法。
常用的直观法有动作示范:直观教具和模型的演示、电影和电视、助力与阻力、定向与领先等。
(完整版)学校体育学试题4,
![(完整版)学校体育学试题4,](https://img.taocdn.com/s3/m/91847341360cba1aa911da8c.png)
4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终身体育:终身体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
2、学校体育: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3、绝对评价:在评定学生体育成绩时,运用社会参照标准(即绝对标准)为中心,上下浮动一定程度的方法进行评价,叫做绝对评价。
4、健康: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5、课程:课程是指在学校指导下,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具有教育性的活动和经验。
这种相互适应的结构化的教育活动的方案及其实施过程就是课程。
6、课外体育活动:课前、课间和课后在校内进行的,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保健操,健身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单位,以满足广大学生多种身心需要为目的,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的体育锻炼活动。
7、体育学习:体育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学习体育知识、运动技术,形成运动技能,培养品德和发展个性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得体育运动经验,提高体育素养,规范和改善体育行为的过程。
8、元认知:即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以及与之有关的事项(任务、目标、方法等)的认知,其实质是个体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4分,对的打“√”,错的打“×”)1、西周时期学校教育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艺,六艺中乐、射和御具有体育性质。
(√)2、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可以归纳为具有高超的智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3、实施素质教育后,体育教学应取消体育测试。
(×)4、学校体育结构和学校体育功能之间没有什么联系。
(×)5、体育课和课余体育活动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组织形式,二者是可以独立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
(完整)学校体育学试题
![(完整)学校体育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becf1296f1aff00bfd51ef5.png)
学校体育学试题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终身体育:人们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
2、体能:有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3、运动技能:表现在外部的,以完善合理方式组织起来并能顺利完成某中活动任务的复杂的肢体动作系统。
4、综合密度: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项活动之间的时间比例。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3、我国现阶段体育教学目标是什么?答: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是向学生传授体育与健康知识基础知识和体育技术、技能,促进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表现为:(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两题,每题15分,共30分)1、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包括哪些阶段,各阶段的教法有哪些特点?答:运动技能形成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和提高阶段;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
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时的教法特点是:运用语言与直观方法;注意“分解”、“定位”、“阻力”、“助力”等方法的运用;适宜的运动负荷;注意教师语言和学生本身的视觉监督;尽可能缩短课与课之间的间隔;及时预防与纠正动作技术中的严重错误.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的教法特点是:以完整练习为主;注意运用讲解、示范以及“定向”、“领先”等方法的运用;适当加大运动负荷;注意区别对待、因材施教;适当采用变换联系的方法;注意提高学生对动作技能自我评价能力。
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的教法特点是:运用重复练习法和变换练习法;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增加运动负荷;加强动作教学与发展身体素质的结合;对学生动作掌握程度进行全面评价.2、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有何异同?答:相同之处是都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间接知识为主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现教育、教养、发展任务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学校体育学复习题一、选择题:1、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开始出现于()社会。
2、国民体育的基础是()。
3、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年。
4、国民体育的基础是()。
5、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
6、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开始出现于()社会。
7、《体育之研究》一文的作者是()。
8、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个倡导“三育”学说的教育家是()。
9、毛泽东做出“健康第一”指示的时间是()。
10、用以检查学生学习成绩为主的课称为()。
11、体育教师的首要职责是()。
12、体育教师的特殊语言是()。
二、判断题:1.《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要保证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每天有45分钟的体育活动时间。
2.对少年儿童运动技术训练的要求是全面训练打好基础。
3.不论技术环节有多少个其中必定有一个环节对动作的质量和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环节称技术关键环节。
4.实施学校体育管理的决策人是体育组长。
5.体育教师的特殊语言是口令。
6.体育课的练习密度越大越好。
7. 体育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就是动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
8. 只有承担合理的运动负荷,才能增强体质。
9. 体育课的一般密度应是越大越好。
10. 体育教学中,为显示动作的前后部位可采用正面示范11. 体育课的基础结构是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提出的12. 运动训练的周期性原则是依据超量恢复的原理提出的13. 相对力量是指运动员每公斤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量14. 测定体育课的密度时,通常把教师要求学生跑步捡回器械的时间作为练习时间15. 技评属于体育课的客观评价标准16. 重复练习法是在两次练习之间没有严格规定的间歇时间三、名词解释:1、学校体育过程2、体能3、社区体育4、体质5、专项密度6、语言法7、技术关键8、课的类型四、简答题:1.教师制定教学方案时,选择教学内容要符合哪些要求2.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3.如何对教师专业素质进行评价。
4. 体育实践课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根本区别是什么?5.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包括哪些阶段,各阶段的教法有哪些特点?6.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有何异同?四、论述题:1、论述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课外运动训练三者的关系。
2、什么是个性,举例说明体育教学对发展学生个性的作用及基本要求?3、你是如何认识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4、结合当前的体育改革,谈谈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C3、B4、C5、D6、A7、B8、A9、B 10、C 11、C 12、B二、判断题:1错2对3对4错5对6 错7错8 对9 对10 错11对12 错13 对14 对15 错16对三、名词解释1、学校体育过程:指传授和掌握健身知识、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的教、学、练,相统一的过程,最终达到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
2、体能:指有关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基本活能动力、身体素质和生理功能。
3、社区体育:指学生参加的由其所居住地区的有关部门组织的体育活动,通常是指学生参加的由所在地文化娱乐场所,青少年宫、体育场等组织的体育活动4、体质:指有关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基本活能动力、身体素质和生理功能。
5、专项密度:专项密度是指课中某项活动合理运用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
6、语言法:语言法是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指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方法。
7、技术关键:技术关键是指不论技术环节有多少个,其中必定有一个环节对动作的质量和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环节即为技术关键8、课的类型:根据课的教学目标、教材性质和学生的特点等因素所划分的课的不同种类。
四、简答题:1、(1)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2)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习兴趣(3)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4)对增强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5)简单易行(6)为了适应学生的身心特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对一些竞技运动项目惊醒适当的简化规划、降低难度(7)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学生喜爱的新兴运动项目,在少数民族地区或其他有条件还应该挑选、整理一些民族民间体育活动项目引入课堂教学,以增加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和自豪感。
2、(1)体育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社会制约性规律。
认识规律(感知、思维、实践)。
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与学辩证统一规律(主导作用、主体地位),教育和发展相统一的规律,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相统一的规律,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基本要素合力的规律,教育教学过程的控制反馈规律(2)教育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人体技能适应性规律(工作阶段、相对恢复阶段、超量恢复阶段),人体生理技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
3、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评价,应包括对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三方面的考核评价。
教学能力主要包括对教学内容的领会和掌握程度。
对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掌握及运用程度,从事体育教学必须的技能:激发和保持学生运动兴趣、促进学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能力,运用计算机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开发和运动体育资源的能力。
4、答:其他学科,通过思想活动来学习和掌握教师所传授的教学知识和技能,已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来传授和掌握知识、技术、技能5、答:运动技能形成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和提高阶段;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
粗略掌握动作阶段的教法特点是:运动语言与直观方法;注意“分辨”、“定位”、“阻力”、“助力”等方法的运用;适宜的运动负荷;注意教师语言和学生本身的视觉监督;尽可能缩短课与课之间的间隔;及时预防与纠正动作技术中的严重错误。
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的教法特点是:以完整练习为主,注意运用讲解,师范以及“定向”、“领先”等方法的运用,适当加大运动负荷;注意区别对待、因材施教;适当采用变换联系的方法,注意提高学生对动作技能自我评价能力。
巩固与运作自如阶段的教法特点是:运动重复练习法和变换练习法,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增加运动负荷,加强动作教学与发展身体素质的结合,对学生动作掌握程度进行全面评价。
6、答:相同之处是都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间接知识为主的由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现教育、教养、发展任务的过程。
不同之处是:其他学科教学主要通过思想活动来学习和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而体育实践课则是以师生思想活动为基础,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来传授和掌握知识、技术、技术。
体育教学有如下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体育教学组织的多变与复杂,体育教学中的人际交往频繁,体育教学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
五、论述题1、答:1、答:(1)三者的相同之处:三者同属于学校体育的范畴,都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都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的任务的途径和组织形成,三者都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并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形成的教育性活动,在活动的具体目标上虽有差异,但三者的活动最终指向都在于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实现与完成,由于三者同属于学校体育范畴且目标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以及基本手段的同一性,三者活动效果也具有一定的同一性。
(2)三者的不同之处:1、主要目标或任务的不同,体育课教学: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课外课外体育锻炼:侧重复习、巩固、运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体育知识、技能。
课外运动训练:测量提高少数有竞技运动潜力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2、要求的不同:体育课:必修课,具有强制性,课外体育锻炼,多数情况下是自由、自愿,不具有强制性。
课外体育锻炼,内容丰富多样,一般不受限制。
3、内容不同:体育课:受体育教学大纲的限制。
课外体育锻炼:内容丰富多样,一般不受限制。
课外运动训练:与运动项目密切相关的身体和战术训练4、组织形式的不同:体育课:课堂教学的形式。
课外体育锻炼,;灵活多样,一般不作形式上的要求。
课外运动训练:按训练计划,以队、组或个人形式5、承受的身心负荷不同:体育课:负荷较为适中。
课外运动训练:负荷适中,较明显的个人和项目特点,课外运动训练:较大的负荷,较明显的个人和专项特征。
6、效果的评价不同,体育课:方法和标准不因人尔变,具有统一性。
课外体育锻炼:方法和标准灵活多样。
课外运动训练:根据专项技术和相应竞赛规则进行评价(3)三者的相互关系,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课外体育锻炼是体育教学的继续、延伸或补充。
课外运动训练是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的促进因素,可以检验和提高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的水平。
(20)2、答:个性是指个人所具有一定心理倾向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体育教学对发展学生个性的作用有(1)体育教学能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展(2)体育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能起稳定作用(3)体育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起到调整作用体育教学对发展学生个性的基本要素有:(1)善于识别和承认学生的个性(2)辩证理统一要求与发展个性的关系认真钻研教材,设计新颖的组织教法。
(15)3、答:(一)学校体育目标多元化方向发展: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已经突破单一的生物体育观,向着生物、心理、社会三维体育观转变,从而引起学校体育认识上的巨大变化,促使人们对学校体育目标的追求也越来越广泛。
其目标概括地说,有增进健康、增进体质目标:教养的目标,教育的目标,竞技的目标,娱乐的目标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目标等。
(二)学校体育向着追求阶段效益和长远效益相结合的方向发展:随着终身体育思想的确立,学校体育也向着阶段效益和长远效益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与爱好以及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身体娱乐的能力、体育欣赏的能力以及体育意识的培养(三)学校体育向着与健康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健康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
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已成为我国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发展方向。
(四)、学校体育逐渐向整体化方向发展:学校体育包括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两部分,过去对体育课研究较多,对课外体育不够重视,近几年来重视从全面育人和终身体育的目标出发,强调学校体育的整体性。
(五)、学校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多样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教学方法向发展个性,培养兴趣,“学法“的方向发展,初步建立了综合的体育教学方法体系,近年来引进了许多新的体育教学方法,如发现法、程序法等。
(六)、学校体育管理逐渐向科学化方向发展:目前基本建立健全了学校体育的组织领导机构,国家出台了以系列学校体育的法规,如,《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大、中、小学《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
4、答:1.要具有较强的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创新成为了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先导。